这个地方的史家人文武兼备,有“史半城”之称
编辑︱史家郎 来源︱史氏家族 图︱史轩溢
史家郎︱原深大创业之星、资深自媒体人、国学学者、思想者、家庭教育倡导者、历史学者、教育学者、湘青创业促进会联合发起人、创咖学院副院长。史家郎个人终身使命:帮扶100万人实现互联网创业就业,成就100名具备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有格局的优秀创业家。抖音/微博/微信公号 @史家郎
在徐州城西,有一个名叫史庄的村子,徐州的史姓后人有不少都曾在这里居住。在村子里有一个祠堂,里面是一块一块碑刻,上面清楚记载着史姓的世系辈分。据当地老人说:“史姓迁到徐州城西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最早是从丰县迁徙而来,从此在此扎根,开枝散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史庄也就慢慢成型。也就是说,徐州市内的这一支史姓是丰县史家的族人。而在丰县,史姓可以说是当地非常有名望的一个姓氏,史姓在徐州丰县地区的历史已经有650余年。据丰县史氏的家谱记载,最初之所以迁来徐州丰县是为了躲避兵乱。
由于当年史姓在元朝做官,元末之际担心被明朝清算,在河北真定的史姓后人便四处迁徙。其中有兄弟4人一起来到了徐州丰县,从此隐姓埋名,藏于乡里。在那之后,兄弟4人中的3人决定留在丰县生活,而老四子义带着家眷再次踏上迁徙之路。在丰县,史姓始迁祖的祖陵依然保存完好,当年为了安全地生活,史家先人可以说非常的低调。
由于史家先人曾在朝为官,而且文武兼备,因此后人也是能文能武,在丰县有一块英武壮士碑,就是纪念当时的打虎英雄史得而立。从元末明初迁徙到丰县来以后,史氏族人恪守祖训,耕读传家,逐渐发展成丰县的望族。在丰县宋楼镇魏楼村,有一片规模很大的史氏祖陵,这里是古丰史氏二房族人的安寝之地。在丰县的历史上,这一支史氏族人可以说影响和名望最高,清初之时曾有史半城之称。
说起史姓,有一句话叫:天下史姓出溧阳。
在常州市溧阳县埭头镇,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史侯祠,这也是江南最大的一座祠堂,祭祀的就是史姓的一世祖史崇。在溧阳史侯祠内,有一座历史名人馆,里面是史崇后人中在宋元明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杰出代表,其中有南宋宰相的史浩,元代的重臣史天泽,明代英烈史可法,清代三朝元老史贻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首任部长史良。
南宋的史浩更是直接为岳飞平反,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现在湖南80%的史姓均为“四明”支,也就是南宋史浩的后裔;明末史可法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在清军入关后任扬州都师死守扬州城,宁死不降,誓与扬州城共存亡,最终杀身成仁,成就千古英烈。元代史天泽出将入相五十年,他一生谨慎,多谋善断,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徐州丰县的史姓族人,就是史天泽的后裔;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史良,是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之一、“民国十大才女”之一、中国当代的法学家。这些历史杰出代表人物均为出自溧阳一世祖史崇后裔。
明末史可法更是将这种特质展现无遗,而在史侯祠内特别设有廉政堂,尚贤厅,分别介绍了历史上30多位勤政清廉的官员。史氏族人将先祖的家风家训凝练,并用刚直不阿、忠勇为国、谨身勤业、诗礼传家十六个字进行了总结。
↓ ↓ ↓
低投入快消品奶茶店火爆加盟
终生免费享受”史家郎“创业辅导课程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 史佚的远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一生为人严正, 《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他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
史佚-西周太史令佚(辛甲三子)。因官而得姓。
史鱼-春秋时卫国史官。
史大奈
史恭-汉宣帝舅公,凉洲刺史,抚养、辅佐宣帝有功,赠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崇-史姓家谱始祖。东汉溧阳侯。
史万岁-杜陵人(今陕西西安)。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史大奈-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唐朝开国功臣。
史务兹-唐朝武后之宰相。溧阳侯21世孙。
史思明 ,[1] 宁夷州(今 辽宁)突厥人, 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居营州柳城,初名崒干, 其貌不扬,懂六蕃语。姿癯露,鸢肩伛背,廒目侧鼻,寡须发,躁健谲狡史 。突厥族,宁夷州人,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著名唐朝叛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
史朝义:(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长子;楼烦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乱”叛将。
史浩-南宋朝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溧阳侯35世孙。
史浩
史弥远-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阳侯36世孙。
史嵩之-南宋朝将军宰相。史浩侄子。溧阳侯37世孙。
史嵩之
史天泽-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镇阳王。
史天泽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夔-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阳侯51世孙。
史贻直-清朝文源阁大学士,宰相,军机大臣。溧阳侯52世孙。
史籀:(生卒年待考),周朝初期著名史官史佚后裔。著名周宣王时太史、书法家。
史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晋国大夫。
史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鲁国宰相。
史丹:(生卒年待考),字君仲;鲁国人,徙杜陵。著名汉朝大臣。
史游:(生卒年待考),西汉人。著名西汉书法家。
史道硕:西晋画家,他有四个弟子,皆以善画得名。
史弘肇:(生卒年待考),字化元;郑州荣泽人(今河南郑州)。著名五代后汉名将,以武功显名。
史伦:(生卒年待考),燕京永清人(今河北永清)。著名宋朝教育家。
史达祖:(生卒年待考),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人(今河南开封),居杭州。著名南宋词人。
史际:(生卒年待考),江苏溧阳人。著名明教育家。
史孟麟:(生卒年待考),江苏宜兴人。著名明朝理学家。
史震林:(生卒年待考),字岵冈;江苏金坛人。著名清朝文学家。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史荣椿:(生卒年待考),字荫堂;直隶大兴人(今北京大兴区)。著名清朝抗英将领。
史良-前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史玉孝-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史可-**演员。
史玉柱-企业家
史泰祖-香港著名皮肤科医生
史量才-民国爱国报业家
史东山-**导演
史久镛-海牙国际法庭庭长
史群-当代水产学家
史克信:(公元1928~),黑龙江克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史泽波:(公元1899~1986年),字恩澍;河北献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十九军军长。
史宏烈:(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前华北“剿总”军法执行部主任。
史文桂:1947年任澎湖列岛要塞司令,1948年9月授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炮兵司令。1954年退役。
史锐: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联合后勤司令部副总司令。
史玉波:(1954年10月~),河北枣强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史兰芽:浙江省杭州市人,影视演员。因为出演电视剧《围城》而成名。
史冬鹏:中国男子110米栏项目的运动员。
史文清:江西省政府副省长。
史文中: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讲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地球资讯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史和平:江苏省政府副省长。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史佚的远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一生为人严正, 《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他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 目录 [隐藏] 1 来源 2 始祖 3 初祖 4 史姓分布 5 史氏迁徙 6 郡望堂号 7 史姓家谱 8 史氏祖训 9 各房字辈 10 宗族特征 11 史侯祠 12 历史名人 13 现代名人 史姓-来源 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突厥种。 史姓-始祖 黄帝玄孙帝喾高阳氏之子弃。 史姓-初祖 尹佚:周成王史官,史家称为史官典范,后人以其职为姓史。 史姓-史姓分布 史鱼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姓-史氏迁徙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史氏起源复杂,自以官为姓称史氏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至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北方就已形成了五个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于汉朝史丹之后。 另据学者考证,源于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为仓颉之后,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氏族人则为尹佚(史佚)的后裔。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族人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离开中原迁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为姓石。 西汉朝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史恭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固城镇)。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汉时期,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四川青神)。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孙、后汉归义侯史苞的后人,在西晋时期因避永嘉之乱迁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遂形成当地望族;史丹孙史均,其儿子崇东汉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阳县侯(今江苏高淳固城镇),后遂率子孙定居溧阳,形成宣城史氏望族;史丹裔孙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山东高密),后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孙史圹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其中遂为京兆望族。这期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为史氏后,在河南一带繁衍,成为当地一大姓氏。西汉末,史氏族人已入迁广东、广西。东汉时,迁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至唐、宋之际已分布江南许多地方,宋、明以后,史氏族人遍布全国。 唐末五代时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时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时期,史氏族人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后,史氏族人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东为多,两省史氏约占全国史氏人口的37%以上。 史姓-郡望堂号 史浩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郡望: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史姓-史姓家谱 史嵩之 全国:史氏谱録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史姓-史氏祖训 史氏八行垂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史氏皇祖十戒训:戒不孝不悌、戒不睦宗党、戒不尚节俭、戒赌博、戒奸盗、戒嗜酒、戒行凶、戒误入优隶、戒出入衙门、戒不完国课。 史氏家训:立身、孝友、敬祖先、睦亲族、敬师、取友、教弟子、和邻里、肃闺门、御仆蜱、酬恩释怨、排难解纷、治家敬宾、施药传方、不妄杀、官箴。 史姓-各房字辈 1、 江苏埭头分支---47世开始:以--忠--良--显--瓒--述--是--景--企--嘉--彦--庆--斯--衍--方--正--守--宗--法--诗--书--佩--圣--贤 2、江苏夏庄分支---47世开始:继--致--顺--积--美--乔--期--仍--愈--贤--来--裔--仪--悠--远--会--运--昭--简--编 3、湖南永兴、桂阳分支---54世开始:尚--学--德--义-世--维--昌--昭--承--久--济--美--习--庭--顺--XX-财--明--高--阳--慎--忠--仁--福--初--达--重--其--勇--从 4、山东栖霞分支---24世开始:大--本--汝--先--树--峻--德--志--克--明--统--绪--务--可--继--延--世--善--永--存 5、河北沧州史家楼支---56世开始:锡--汝--林--焜--淑--铭--清--树--炳--坮--祖--恩--贻--泽--远--万--世--永--承--昌--忠--信--振--国--运--孝--友--传--家--本--和--善--秉--先--久--端--品--在--淳--良--贤--达--惟--圣--学--文--方--保--济--祥 6、河南邓州-----天 清载德政代传永流芳 7、济南淄川县---振,海,俊,宪,克,向 8、山东省莒县鸡山沟村----永、桂、兴、高、力、业、成 9、江苏丰县:迁丰后长房11世~30世 :一--惟--克--敦--宗--九--运--复--肇--宏--友--恭--延--绪-- 广--蔚--起--焕--家--乘 迁丰后二三房13世起:以宽厚作基,用忠孝为先,志经德蔚起,庶百世永绵 31世起长二三房共用:乐遵砚祖训,教诲见天真,业隆声誉远,品端由学纯 史姓-宗族特征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指引前行的明镜,史姓族人多以此铭为鉴。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汉有名臣史丹,宋有词人史达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学家史震林等,举不胜举。 3、史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孙士壁编史姓字行为:“缵述多俊奇,丕泽承嘉顺,京昌众深衍,后代存兴贤。”又史良书新续《史氏宗谱》,内载浙江余姚史姓后嗣辈份派语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国,世贵端良彦,德及忠厚嗣。” 史姓-史侯祠 史天泽 史侯祠为史氏家庙,祭祀东汉溧阳侯赠司空史崇。从汉朝兴建,三国吴时和晋朝世代保持(史侯祠旧址,即埭头中学现址)。有司空庙碑略可证。 据《重修司空溧阳侯庙记》中记载宗庙的建置,由来很久。“宗”是说尊,“庙”是说貌,尊崇祖先容貌的处所,尤其不可不严格确定它的规章制度。司空御灾捍患,后汉光武帝刘秀赐封溧阳侯于此,子孙继承封爵,成为世嗣的开始。后代一直祭祀不缺,朝列九禅,泽垂千载,古树茂盛,高接楼墙,供享洁净,帏帐肃穆,不行动就产生敬意,不发怒就显示威严,全县都仰承他的神灵保佑……然而殿堂久远,土木颓坏,屋瓦分散,横梁倾斜,漏雪透风,积年累月,虽然神灵好象仍在,可是殿堂的形状不存。因此,二十三代孙,朝议郎,前杭州临安县令,上柱国史有则,官居五命之尊,也是宗族中各支之首,化育全宗族的德行,以和睦安抚千万家,发出号召,别人马上响应,大家乐于完成,他认为难以依照旧有制度,就建立了新的规章,与众人商量,意见一致,得心应手,子孙愿出力出钱,行动十分迅速,不满三月,参差纵横,房屋蔽日,飞脊遏云,宏丽坚固,周环密致,使得神灵能够永远安住。他就这样努力地继承旧业。 唐朝会昌六年农历8月21日,宗长二十三代孙,朝议郎,临安县令,上柱国史有则,连同各院弟侄和各支长,孔目职司等,一起料理修建。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境内大旱,后人把对史侯的尊崇化为祈雨的希望,当时知县郭延绍在庙中求雨,其后果然下了雨,立碑记载这件事(有祷雨碑。南唐升元三年农历7月15日,尉迟胜撰,吴仁赡书,知县事郭延绍,守县尉张说立碑)。 到了宋朝,又屡次求雨正巧应验。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尚书省发下文书,皇上诏赐“显惠庙”匾额,县丞方洙撰写碑文(匾额和石碑都曾存放侯祠)。宋政和六年(公元1124年)加封“灵济公”。 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庙被烧毁。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浮梁教授史礼之禀知官府,溧阳知州,东平人史光祖捐出薪俸,倡议修建,教授长沙人张崇写了碑记(明朝洪武年间重立碑石,曾存侯祠)。
世赫 子 应举 应宦 应孝
世禄 子 应魁
世福 子 应升 应承
应举 子 九常
应宦 子 九朋 九宝
应孝 子 九祥
应魁 子 九恭 九杰(此以上为万金孙)
应升 无子(绝)
应箕 子 九祯
应承 无子(绝)
应斗 无子(绝)(此以上为万银孙)
十二世始祖
九常 子 明扬
九朋 子 明生 明性
九宝 子 明住
九祥 子 明嗣 明新 明文(此以上为世赫孙)
九恭 子 良民(外出在京东大曲池)
九杰 子 良法(此以上为世禄孙自九常至九杰万金之曾孙也)
九祯 子 良翰 良干(此以上为世福孙万银之曾孙也)
十三世始祖
明扬 子 开佐 开来 开业(此为应举孙)
明生 子 开旺 开兴 开子
明性 子 开仁
明住 子 开宗(此以上为应宦孙)
明嗣 子 开初 开元 开泰
明新 无子(绝)
明文 子 开基(此以上为应孝孙明扬至明文为世赫曾孙也)
良法 子 智 ·成(此为应魁孙世禄之曾孙)
良翰 子 效仲
良干 子 效曾(此以上为应箕孙世福之曾孙)
十四世始祖
开佐 子 坤
开来 子 佩 ·琇
开业 子 记 ·琦(此以上为九常孙应举之曾孙也)
开旺 无子(绝)
开兴 子 春
开子 子 智 ·振 ·愚
开仁 子 林 · 瑗(此以上为九朋孙)
开宗 子 山 ·贵 ·璨(此为九宝孙开旺至开宗为应宦之曾孙也)
开初 无子
开元 子 三
开泰 子 瓒 ·存
开基 子 玵 ·玟(此以上为九祥孙应孝之曾孙开佐至开基皆世赫五世孙也)
智 子 玺玉
成 子 福全(此为九杰孙应魁之曾孙世禄之五世孙开佐至成皆万金之后也)
效仲 子 邦用 邦贤
效曾 子 宗尧 宗武 宗孟(此以上为九祯孙应箕之曾孙世福之五世孙万银之后也)
十五世始祖
坤 子 梦鳌(外出居常刘庄子)
佩 子 梦龙 梦龄
琇 子 梦尧 梦说(梦尧外出居鲁台汉沟)
记 子 梦周
琦 子 梦熊(此以上为明扬孙九常曾孙应举之五世孙也)
春 子 梦祥
智 子 德厚 德章
振 子(不详)
愚 子 德芳 德潜 连芳(此以上为明生孙)
林 子 梦逊
瑗 子(不详)(此以上为明性孙自春至瑗皆为九朋曾孙也)
山 (无子)
贵 子(不详)
璨 子 梦来 德朋(此以上为明住孙九宝曾孙自春至璨皆应宦五世孙也)
三 子(不详)
瓒 (外出)
存 子(不详)(此以上为明嗣孙)
玵 (无子)
玟 子 永贵(此以上为明文孙自三至玟皆九祥曾孙应孝之五世孙自坤至玟皆世赫六世孙也)
玺玉 子(不详)
福全 子 寿(此以上为良法孙九杰曾孙应魁之五世孙世禄之六世孙也自坤至福全皆万金之后也)
邦用 子 成山 成祥 成玉 成林 成业
邦贤 子 成华 成海(此以上为良翰孙)
宗尧 子(不详)
宗武 子(不详)
宗孟 子(不详)(此以上为良干孙自邦用至宗孟皆九祯曾孙应箕五世孙世福六世孙万银之后外出居关东)
十六世始祖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史」源出
一﹕以官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佚亦作「逸」,史乃官名,亦称「作册逸」,「尹佚」主要职责是纪录天子言行。有人将史佚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其后以史为氏。二﹕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史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史氏。三﹕阿史那氏,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茹茹(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年,逐灭茹茹,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年间更为史氏。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迁徙分布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恭:汉宣帝舅公,凉洲刺史,抚养、辅佐宣帝有功,赠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明朝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史震林:(生卒年待考),字岵冈;江苏金坛人。著名清朝文学家。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姓史的名人有:史崇、史高、史浩、史夔、史墨、史晨、史丹、史伦、史游、史万岁。
1、史崇:史姓家谱始祖。东汉溧阳侯。
2、史高:乐陵侯、车骑大将军、辅佐汉元帝有功。
3、史浩:溧阳侯之35世孙,南宋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出自宁波东钱湖下水史家,一门三宰相,七十二进士;四世两封王。
4、史夔:溧阳侯之51世孙,清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主笔。
5、史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晋国大夫。
6、史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鲁国宰相。
7、史丹:(生卒年待考),字君仲;鲁国人,徙杜陵。著名汉朝大臣。
8、史伦:(生卒年待考),燕京永清人(今河北永清)。著名宋朝教育家。
9、史游:(生卒年待考),西汉人。著名西汉书法家。
10、史万岁-杜陵人(今陕西西安)。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这个地方的史家人文武兼备,有“史半城”之称
本文2023-10-09 09:55: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