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了“尊孔崇儒”采取了哪些措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朱元璋为了“尊孔崇儒”采取了哪些措施?,第1张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实行内蒙外汉、蒙古本位的国策,将原本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学边缘化。他虽也兴办学校,但却迟迟不开科举,又使儒士边缘化。

元仁宗延祐年间复开科举,明令“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指程颢,程颐兄弟),朱晦庵(朱熹号晦庵)注解为主”,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定为官本,使理学完成官学化的过程。但元廷仍然坚持蒙古本位的国策,儒学与儒士边缘化的状况并未改变,因此,以华夏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便受到严重压制与阻滞。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尊孔崇儒,倡导理学,制礼作乐,立法定律,兴办学校,推行科举,大力振兴传统文化。

明朝刚建立,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即下诏以太牢(牛、羊、豕三牲全备)祭祀孔子于国子学,遣使前往曲阜祭孔,并郑重戒谕使臣说:

“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尽礼,修其祀事。朕今为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儒学于是又重新恢复了独尊的地位。

为了树立儒学的崇高地位,朱元璋大力提倡尊孔崇儒。他在登基的次月,即下诏召元代最后一位衍圣公、国子祭酒、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孔克坚入京。四月,孔克坚入京朝觐,朱元璋说:“尔祖明先圣之道,立教经世。万世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有赖焉。”并赐田二千大顷,赐宅一区,马一匹,月给米二十石。十一月,诏以孔克坚之子孔希学继为衍圣公、品秩由元代的三品升为二品,赐银印,置衍圣公官属,以其族人孔希大为曲阜世袭知县,立孔、颜、孟三氏教授司,立尼山、洙泗二院,并免除孔氏子孙及颜、孟大宗子孙的徭役。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诏全国通祀孔子。五月,京师国子监落成,又释奠于先师孔子。到第二年二月,据谏官关贤报告:“国朝崇尚儒学,春秋祭享先师,内外费至巨万。”崇儒之风盛极一时。

在儒家学说中,宋代的程朱理学在先秦儒学的“外王”之外,着力于解决“内圣”问题,将内圣与外王有效地贯通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精致的理论体系,因而也更加适应在战乱之后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因此,朱元璋对程朱理学的提倡更是不遗余力。登基之后,他继续任用朱学在金华(婺州)的传承人物与学者如宋濂、刘基、王祎、许存仁等,让他们参与国家大政的决策,或礼乐制度、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进一步树立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朱元璋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倡读经。他反复告谕大臣:“道之不明,由教之不行也。夫五经载圣人之道,譬之菽粟布帛,家不可无。人非菽粟布帛,则无以为衣食;非五经、四书、则无由知道理。”他除经常命儒士为太子、诸王和文臣武将讲授儒家经书外,还规定学校生员必修《四书》《五经》,并特命国子祭酒许存仁教授生员“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全国的科举考试,一概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以程朱注疏为准。这样全国上下的思想言论,都被纳入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轨迹中。

朱元璋自己,更是努力学习《四书》《五经》,他小时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流浪淮西三年,眼界大开,返回於皇寺后,“始知立志勤学”,跟几个老和尚学习佛经,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参加起义后,在战斗的空隙,更是抓紧时间读书,“甚喜阅读经史”,并四处寻儒问道,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儒士,留置幕府,朝夕相处,讲论经史。明朝建立后,虽未确立经筵制度,但仍不定期地令儒士为之讲读经书,如命宋濂、王祎等进讲《大学》,陈南宾讲《尚书·洪范》九畴,朱善讲《周易》。自己在宫中无事之时,“辄取孔子之言观之”。经过长期的学习、钻研,他对儒家经典不仅烂熟于心,而且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之作为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朱元璋对元代施行的蒙汉杂糅的礼法之制深恶痛绝,明朝建立后,即致力于构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礼法制度,说:“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礼与法两手,朱元璋尤重礼制的建设。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被视为“国之柄”。儒家传说的礼,一般包括乐在内。礼的含义非常宽泛,它既是国家典制、仁义道德的规范,也是人际行为的准则,具有定尊卑、明等威、叙长幼的作用。儒家的乐,指被赋予某种道德属性的德音雅乐,起到陶冶性情、淑化人心、协调人群、团结社会的作用。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的矛盾。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在吴元年(1367年)六月,他务未遑,即首开礼、乐两局,广征耆儒,分曹究讨。到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修成《大明集礼》五十卷,“其礼准五礼而益以冠服、车辂、仪仗、鹵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此后,又陆续修成《孝慈录》《洪武礼制》《礼仪定式》《诸司职掌》《大礼要义》《皇朝礼制》《大明礼制》《洪武礼法》《礼制集要》《礼制节文》《太常集礼》《礼书》等书,厘定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在内的各种礼制。这些礼制皆“斟酌古制”而定,《明史》称“其度越汉、唐远矣”。一些懂音律的儒臣,还根据朱元璋“锐意雅乐”的旨意以及乐章要“章和而正”、乐曲要“协天地自然之气”、和谐自然的指示,相继制成朝贺、祭祀、宴飨的乐歌和祭祀之乐歌节奏、朝贺之乐歌节奏及祭祀朝贺之乐舞器服制度。朱元璋还亲自动笔,撰写了《圜丘乐章》《方丘乐章》《合祭天地乐章》和《先圣三皇历代帝王乐章》。

在强调“明礼以导民”的同时,朱元璋也重视“定律以绳顽”。明朝建立前夕,他即于吴元年(1367年)十月下会议定律令,于当年十二月编定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二百八十五条,与记载诸司制度的令一百四十五条合在一起,编为《大明律令》。洪武建国后,律条经过洪武七年、九年、十六年、二十二年的几次修订,最后于洪武三十年正月正式颁行全国,这就是通行于明一代的《大明律》。除大明律外,朱元璋还亲自汇集一批针对“情犯深重、灼然无疑”的“奸顽刁诈之徒”施行法外加刑的案例,加上一些峻令和自己的训话,编成《御制大诰》四编,先后颁行于洪武十八年十月、十九年三月和十二月、二十年十二月,作为《大明律》的补充。洪武三十年正月重新颁布改定的《大明律》时,又择取《御制大诰》的有关条目,与有关律文一起编成《钦定律诰》,附载于《大明律》之后,规定“其递年一切榜文禁例,尽行革去。今后法司只依律与大诰议罪”。

《大明律》以唐律为蓝本,但在体例结构与内容方面均较《唐律》有了发展。在体例结构上,洪武七年编成的《大明律》将唐律的末篇《名例律》列于首篇,洪武二十二年修订时,又将唐律其余十一篇归并为六篇,按六部官制分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这样,不仅分类更为合理,而且内容更为集中,条理更加分明,也更接近近代按部门的分科立法。在内容上,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大明律》设立“奸党”条,增加有关惩治思想言论犯罪的条款;并设立《受赃》的专卷,加重对官吏贪污的惩罚;适应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明律》还加大经济立法的比重,设立《户律》和《工律》两个专篇和《课税》《钱债》《市廛》等几个专卷,并取消了唐律中有关“占田过限”的规定。明律充分反映了明代统治阶级的意志,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高度成熟的一部法典。

基于礼法结合的精神,明律远引礼入法。《大明律》特在卷首开列《二刑图》(《五刑之图》《狱具之刑》)与《八礼图》(以儒家纲纪伦常为依据制定的丧礼服制图)。朱元璋说:“此书首列《二刑图》,次列《八礼图》者,重礼也。”从重礼的原则出发,《大明律》还立有“犯罪存留养亲”的条款,规定犯有死罪之人,所犯死罪不在“大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者,可奏请免于处死,留下性命以奉养亲人;还立有“亲属相为容隐”条款,规定同居亲属犯有“十恶”之外的罪行,可以互相容隐,不加举报。此外,明律还规定,除了“十恶”大罪,奴婢不得告发主人,子孙不得告发父兄;告人祖父,不得指其子孙为证;弟不得证兄,妻不得证夫,奴婢不得证主人。

元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极为有限,又迟迟不开科举,元仁宗复开科举后,汉族儒士仍不受重用,“凡负大器、抱大才、蕴道艺者,俱不得与其政事”。朱元璋对这种状况极为不满,说:“自胡元入主中国,夷狄腥膻,污染华夏,学校废弛,人纪荡然,加以兵乱以来,人习斗争,鲜知礼义。今朕一统天下,复我中国先王之治,宜大振华风,以兴治教。”龙凤五年(1359年)正月,即在婺州设立郡学,十一年九月又在应天设国子学。洪武建国后,更是大力发展教育,形成国学、郡学和社学三类学校。

国学是由中央设立的高等学府,前身是龙凤十一年在应天设立的国子学,洪武十五年改为国子监。洪武八年三月还在凤阳设立一所国子监,二十六年并入京师国子监。两所国子监合并后,生员人数多达一千一百二十四名,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监生分为官生(包括品官子弟、土司子弟和海外留学生)和民生(包括贡监即地方官从府、州、县学中选拔的岁贡生员,和举监(即保送入监补习的会试下落举人)。监生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御制大诰》《大明律令》,汉代刘向的《说苑》外,还要学习数学和书法,并兼习骑射。考试结业后,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参加科举,及第后做官。

郡学又称儒学,是由府、州、县设立的中等学校。龙凤五年开设于婺州的郡学是最早的一所儒学。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朱元璋诏令“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各地陆续开设儒学。整个洪武年间,全国共有儒学一千三百一十一所。

儒学的生员,起初规定府学四十名,州学三十名,县学二十名,后来又命扩增,不限名额。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驾车)、书、数设科分教”,并学习《御制大诰》和《大明律令》。生员经过考核,成绩优异者可岁贡为国子监生;也可参加乡试成为举人。如果入学十年学无所成,或有大过,则送吏部充吏,追夺廪粮。

此外,同府、州、县儒学相近的还有都司、卫所所设的儒学。洪武年间,全国计有都司、卫所设置的儒学二十六所。另外,还有边疆少数民族土司设立的土司儒学。

社学是设在基层的启蒙性质的初级学校,遍布于府、州、县的乡里城坊。最初属于官办,后来由于地方官经常借此扰民,一度停办。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月,朱元璋下令民间自立社学,于是又出现民办社学。社学也以《御制大诰》和《大明律令》作为必修课程。洪武年间,各府州平均设有社学六十一所。至明中后期,虽穷乡僻壤,也“莫不有学”。

除上述几类学校,还有为宗室子弟开设的宗学,为武官子弟开设的武学,等等。

为了推动教育的发展,朱元璋采取了许多措施。第一,考核地方官吏的办学成绩。洪武五年(1372年)规定,“今后有司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违者降罚”。如所在地方“师不教导、生徒惰学者”,地方官“皆论如律”。第二,重视教官的选拔,稳定师资队伍。洪武十五年十月,朱元璋特命各按察司严格考核学校教官,不通经术者送吏部调任他职,有通经术、能文章而受压制,任用不当者,由朝廷另作安排。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十月又制定教官考课法,规定教官在任九年,所教生员,府学有九人、州学六人、县学三人中举,本人经考试又精通《四书》《五经》者提升官职;所教生员中举人数较少,本人又不通经,则降黜之,调任教官以外的职务。此外,朱元璋还严禁随意将教官调离学校,担任其他部分的职务。第三,优礼师儒。规定在学生员由官府供给廪粮,并享受免役特权,除本人外,又免除其家二丁的差役。对教官,规定有司不得随意差遣,教学成绩优异者,可升任中央和地方的官职。第四,规定书籍笔墨免税。这些措施的施行,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从而形成“无地而不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的局面,“此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学校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播阵地,洪武年间学校之盛,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大办学校的同时,朱元璋还大兴科举。吴元年(1367年)三月,他就下令设文武二科取士,命各级行政机构“预为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科之岁,充贡京师”。洪武建国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下诏正式建立科举制度,定于当年八月举行科举考试,务“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四年三月,又令各行省连试三年,以后每三年一举。连试三年后,发现录取的多为后生少年,缺乏工作能力,洪武六年二月又下令停止科举,别令察举贤才。此后停止科举十年。但举荐上来的人,滥竽充数者也不少。朱元璋又决定对被荐举者实行考试,国时恢复科举,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命礼部制定科举之式,颁行各行省,遂为定制。

洪武年间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内容,与学校教育相一致,专取生员所学的《四书》《五经》命题,“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四书》《五经》以指定的程朱注疏为准。乡试录取的名额,开始定为五百名,除直隶一百名,广东、广西各二十五名之外,其他行省各四十名,“才多或不及者,不拘数额”。洪武十七年,又下诏不限数额,以实际成绩录取。中试者称为举人。会试的参加者,必须是乡试中试的举人,录取名额临期奏请朝廷定夺。中试者称为贡士,可参加殿试。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仅取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所取进士,或授翰林院官,或到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实习,称庶吉士,待熟悉政务,再擢任具体官职。其他或授中央部门的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等官职,或授地方行政机构的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举人、贡士多次参加科举落榜的,可以考入国子监,卒业后也可担任小京官,或做府佐和州县正官,或做儒学的教官。元代儒士被边缘化的局面,也就因此得到根本的扭转。明代官员的任用,国初是荐举、监生、吏员三途并用。由于朱元璋规定应“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者毋得与官”,科举逐渐受到朝廷的重视,“内外重要之司,皆归进士”,后来就逐渐形成所谓进士、科贡、吏员三途并用的格局,儒士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承者。儒士特别是进士受到重用,恰恰印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学校读书,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并采取措施安定社会、发展生产、振兴传统文化,奠定了明初盛世的基础,这些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滥用刑罚、屠戮功臣,对当时和后来都曾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这也是必须指出的。但总的说来,他不愧是封建帝王中一个有作为、成就较为突出的人物。

大明律

朱元璋身世之谜 :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明史・本纪第一 ・太祖一》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按照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即四世祖。其后,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长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这个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往后,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人。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到朱初一这一辈,他娶了王氏,生子二人,名字分别为五一、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元朝初年,朱家在金陵句容,属于淘金户籍,按规定应该为官府淘金纳税。但当地并不出产黄金,朱家要到别处买金向官府交纳赋税。朱初一为官府赋役所困,便舍弃田庐,带着两个孩子迁到泗州盱眙县,就是现在江苏省淮河岸边的盱眙县。朱初一在盱眙曾经置田置产,但朱初一死后家境日益败落,竟至无法为生。朱五一、朱五四兄弟二人就流落到五河,不久,五一带着全家迁到濠州钟离县东乡(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落户;五四一家则流落到灵璧、虹县,后来也追随五一到了钟离东乡。朱五一娶刘氏,在盱眙生有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五四娶陈氏,在盱眙生有朱重四和一女。到了钟离后,朱五一又生了朱重五,朱五四在灵璧又生了朱重六,在虹县生了朱重七和一个女儿。朱五四迁往钟离之东乡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按排行叫做朱重八,这就是朱元璋,其时在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按照公历推算,是公元1328年10月21日。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添丁进口只会使生计更困难。可以想象,当时朱元璋的出生不会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太多喜悦,但是,因为后来成了皇帝,朱元璋本来平淡无奇的出身却由后人附会出许多灵异来――

一本叫做《天潢玉牒》的书是这样讲的:在朱元璋还没出生时,有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麦场坐着,这时候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长着长胡子,头戴簪冠,身穿红服,手拿象简。道士坐在麦场中,用象简在手中拨弄白丸。陈氏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道人回答说:“这是大丹。你若要,给你一粒。” 陈氏用手接过大丹,一不留神,竟然情不自禁地把它吞了下去。她吞下大丹后,那个道士却忽然不见了。不久,陈氏就生了一个男孩,就是朱元璋。传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自东南飘来一股白气,贯穿房屋,奇特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历经一夜都没有散去。

另一本叫做《龙兴慈记》的书上说:朱元璋诞生时,本来位于路西的二郎神庙竟然搬了家,搬到路东数十步之外靠近河边的地方。于是,他母亲就抱了新生儿到河中洗澡。这时,水中忽然漂来了一方红罗,他母亲就拿这方红罗做了婴儿的襁褓。后来,那漂来红罗的地方就被叫做“红罗障”。这本书上还附会说:朱元璋诞生时,屋上红光烛天,於皇寺(后改称皇觉寺)僧人远远地望见了,都惊疑是发生了火灾。第二天早晨一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孩子出生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后十年,又迁到了钟离之西乡,后又迁到太平乡县孤庄村。关于朱元璋少年时的事儿,也有一些逸闻:朱元璋小时候跟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靠替人放牛过活。有一次,嘴实在太馋了,就把东家的牛犊给杀了,然后大伙儿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后怎么办呢,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 地里,骗东家说:“地开裂了,小牛陷进去了!”东家跑过去拽住牛尾巴,结果牛尾巴真的往地里钻了,东家见状,无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话,没让他赔偿牛犊。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玩拜皇帝的游戏。他们拿车辐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篮子做龙椅。然后,大伙儿轮流做“皇帝”,坐上“龙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过,奇怪的是,当其他人坐上篮子的时候,都坐不稳,没几下就摔下来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时候却稳稳当当的。大伙儿见状,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着“笏”参拜他。从此以后,朱元璋在放牛娃中俨然成了小首领。虽然这些传说不免有附会或神化的地方,但还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时候要比一般孩子聪明、顽皮。

朱五四夫妻,对这个叫重八的小儿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望子成龙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如果他将来能够治点产业,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小康生活,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朱元璋的母亲曾经对丈夫说:“人家说我们家要出贵人。现在看来,我们家其他儿子混得都不怎么样,没什么产业,难道所谓的贵人,会是重八?”

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难能可贵的是朱元璋并不想掩饰他卑微的身世,他在《御制皇陵碑》中关于自己身世的坦白叙述正显现了他的胸襟,而这也是他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尽管朱元璋的子孙中出了很多不肖之人,明朝国祚还是延续了二百七十七年。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从朱元璋当年的叙述中找到蛛丝马迹。

中国人崇拜祖先,重视家世,喜欢把祖先的荣耀当作自己的荣耀,喜欢从祖先辉煌的历史中寻找成功的原因。因此,中国人有修家谱的传统,而且喜欢在家谱中把自己的家族历史说得很久远、很辉煌。历史上,许多血统并不高贵的皇帝在获得天下以后,也常常要拉一个显赫的古人作为自己的祖宗――隋文帝获取皇位后,拉来汉代太尉杨震做祖宗;唐高祖定鼎后,把自己的李姓扯到了春秋时的老子身上。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也要追忆自己的祖上,同时不少人也对这个名不见经传、无根无据的人的家世产生了兴趣。他们从情感上主观地认为,朱元璋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先祖。于是,有人揣摩朱元璋的心理,一定要为朱元璋找一个了不起的先祖,以示其出身高贵。他们找来找去,七拐八拐地找到了南宋大儒朱熹。

朱熹是徽州(今江西婺源)婺源人,按照那时候的地域划分,与朱元璋算是大同乡了。他在南宋历事四朝,曾任秘阁修撰,著有《四书集注》――有这样的大学问家兼高官作为祖上,朱氏家族就很有面子了。但是,朱元璋对此很不以为然,他不愿意借别人来荣耀自己,也用不着找一个古代名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他要把自己赤贫的身世原原本本地告诉世人和子孙,这显示了他超乎常人的自信心和博大的胸襟。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命令儒臣们著文详细记录他的身世和经历,但儒臣们总不愿直接写朱元璋当年艰难窘迫的处境,不免笔下留有余地,或稍稍加以润饰。不过,朱元璋对这些稍事粉饰的文字并不满意,于是就干脆自己动笔来书写自家的历史――其实,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把当年那些真实的感受准确地写出来,他的贫穷家世和早年的艰苦经历一再在他的文章中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写的《御制皇陵碑》,这块石碑现在就立在安徽凤阳的朱氏祖坟前,碑文写道:

予时秉缆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俾世代见之。

他说,我常常照镜子,只见自己面貌也老了,头发也白了,忽然想起了往年的艰难困苦。以前写的皇陵碑文,都是儒臣们粉饰的文字,不足以给子孙留下鉴诫。所以我要特意记述艰难的身世,让后人明白我们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昌盛的,我的奋斗史,要让世世代代都能见到。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朱元璋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最奇之处在于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个游方僧成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底层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样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这样一个开创一代帝业的皇帝,他的出身究竟怎样?他究竟又为何曾经出家为僧?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他的属下揣摩他的心理,要为朱元璋立家谱。于是,历史上就流传着各类版本的朱元璋家谱,更有家谱表明,朱元璋的祖上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在传说和野史中,对于朱元璋的出生地,有着很多的说法,那么,朱元璋究竟是哪里人?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何曾经一度为僧?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朱元璋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特别的经历呢? 朱元璋身在寺院,多年如一日,本该不问世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朱元璋离开寺院,从军而去,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 (全文) (看到明朝十七位皇帝的说法,很多观众或许会疑惑不解。明朝不是只有十六位皇帝,怎么又会多出一位呢?是历史记载有什么错误?还是又有了新的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揭开明十七帝疑案的第一疑案,再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前世今生,揭秘他身世的四大谜团。)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开始讲《明十七帝疑案》。为什么我们说是十七帝呢?我想有这几方面原因。第一个,明朝建都于南京。只是到了永乐十八年以后,明朝才迁都北京,最后确定北京为明朝的首都是在正统年间,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呢,就是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度。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的中心并没有取消。北京是京师,南京是陪都,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军队攻克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清朝军队进入北京,占领北京城,明朝还不能算做灭亡。第三点,在明朝北京陷落以后,江南的大片土地仍然在明朝的势力控制之下。明朝的军队和大臣们又在南京拥立了一个叫做“弘光帝”这样一个皇帝,年号叫做“弘光”,我们称他做弘光帝。这个弘光帝他仍然是明朝各派势力,各个宗室都承认的正统的中央政权。弘光帝的政权结束了,明朝才算灭亡。这样,把最初在南京建都的朱元璋和在南京做皇帝的建文帝和在北京朱棣明成祖以后的几个皇帝再加上在南京的弘光帝,这样正好是十七帝。因此我们说,明朝是多少位皇帝呢?是十七帝。明朝的灭亡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公元1645年。它全部的时间是多少年呢?是从1368年到1645年,这样是277年。 (当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困扰我们的疑问之后,277年王朝的风云变幻以及17位帝王的命运浮沉也将渐渐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第一位走进我们视野的就是这位显赫而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有的皇帝。不仅是他治理天下,他的方法、策略少有。他的出身奇特,也是少有的。他是从赤贫,社会最底层,成功地登上帝座,建立一个辉煌的皇朝。延续了二百余年。这样一个大明皇朝的皇帝。以前也有出身底层的皇帝:刘邦。刘邦是亭长,也是地方的小官吏。朱元璋不同,没有尺寸之地。他的出身十分奇特,为什么这样一个赤贫的,出身的普通人,能够最后登上帝座呢?他的身世有什么暗藏的秘密吗? 我们先讲他的出身地之谜, 大家知道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民谣,这民谣写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花鼓》。第三句就说了朱元璋的出生地,出身之地。自从出了朱皇帝,那就是凤阳出了朱皇帝,他的出身之地没有争议,但是有的朋友就问,我可看到一些材料说,朱元璋不是生在凤阳,是生在泗州盱眙,江苏苏北。这个地方还有朱元璋的祖陵在那里。为什么朱元璋的出生地,会有这样的争论呢?我们查一下最早的记录,按照朱元璋本人,最早的说法,我生在濠州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没错啊,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到了清朝以后,就出现了泗州盱眙的说法,为什么呢,怎么这么容易就混淆了,这两个地方,我们在往前推,查一查《元史》,《元史》上记载,泗州盱眙是属于安丰路,《元史》的,《地理志》上写的,安徽的濠州钟离呢,在元朝的时候属于淮安路,所以在朱元璋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根本不能混淆,为什么到了中后期,就混淆了,后来就混淆了呢?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他提高了他老家的地位,他把他的老家,建立成了中都,而且称为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钟离,濠州钟离,而且把泗州盱眙,也纳进来了,所以这一大片都是凤阳,而泗州盱眙,又有朱元璋的祖陵,所以就容易造成混淆,我们怎么判断呢?我们根据朱元璋自己的回忆判断,朱元璋说,他的父亲从泗州盱眙,迁到濠州钟离之东乡,在五十岁的时候,“而眹生焉”,有没有盱眙这一说呢?有,当时他父亲,是从泗州盱眙迁过来的,迁到了濠州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在五十岁的时候,生了朱元璋,后人把这两条,这两个地方弄混了,但是我们以朱元璋,自己的说法为准,确认他生在安徽的凤阳。 (在刚才的那首歌谣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为什么一位开国皇帝,反倒使他的老家,十年到有九年荒呢?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这和朱元璋当皇帝以后,实行的一项政策有关系。大家知道,这首歌,这首歌谣什么人唱,一般都是打着凤阳花鼓,流浪的乞丐唱,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学习汉高祖当年,把齐、楚、十万户富民,迁移到关中,充实关中的地区,这个做法,(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呢,就把江南富户,15万户迁到凤阳,凤阳这个地方,是他老家啊,老家不能贫穷,不能没有有钱有势的人,他就把江南富户,十几万户都迁到凤阳周围,凤阳是中都,一定要让它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显得非常繁荣,加强他老家的势力,但是这些人来到凤阳以后,并不安心啊,离开江南富庶之地,到了安徽贫穷之地,经常想家,又不敢明着回去,怎么回去呢?一路装扮成乞丐要饭,讨要回到老家探望,这样就有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是不是荒年,他们都要回家探望,经常回家探望,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朱元璋做皇帝以后,所以民谣就留下来这一句,“十年倒有九年荒”。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贯重视修家谱,尤其是要在家谱中,写下一些光宗耀祖的名字,以显示家族的显赫,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不会例外,但朱元璋的家谱,却奇特得出乎人们意料,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朱元璋的家谱,究竟有什么不同,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家谱呢?) 朱元璋家谱之谜,朱元璋的家世怎么样呢?他做了皇帝以后,也有的臣下,揣摩朱元璋的心理,想给他找一个辉煌的祖先,他们找到了谁呢?找到了宋朝的大官僚,大学者朱熹,这个朱熹做过大官,又是一个大学问家,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如果朱元璋祖上,有这么一个人,他也很有光彩,朱元璋说,不用,我就是我,我就是朱元璋,我们家非常穷,我要原原本本地,把我的出身告诉大家,朱元璋他们家,什么情况呢?他的先世住在,江苏金陵的句容,从金陵句容,迁到了泗州的盱眙,又从泗州的盱眙,迁到到了濠州钟离,就是迁到了凤阳,他的家当时什么情况呢?他曾经让儒臣,给他写他家庭情况的,回忆的文字,儒臣写了以后,(朱元璋)不满意,再写以后,(朱元璋)还不满意,两次写他的家史,(朱元璋)都不满意,于是(朱元璋)自己,亲自执笔回忆他的家史,这个家史记载在,《御制皇陵碑》上,《御制皇陵碑》在哪里?在现在的安徽凤阳的皇陵,前不久我们到了,安徽凤阳皇陵,看到了皇陵碑,我们身后的这个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御制皇陵碑》,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皇陵,在皇陵碑上,朱元璋,想到他过去的生活,写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朱元璋《御制皇陵碑》。那么“是方”在哪儿呢?就是指的这块土地,皇陵碑碑文,记载了(朱元璋)的历史,皇陵碑文怎么写的呢?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这几句话什么意思?他说,我经常拿着镜子,看自己的模样,“予时秉鉴”拿着镜子,“窥形” 看自己,“但见苍颜皓首”面目苍老,“皓首”白头发,“忽思往事之艰辛” 想到往年的艰辛,可是我想到往事艰辛,儒臣们不是这样,他给我回忆的时候,都给我把过去的生活,粉饰了,没有实事求是地说出来,没有把我的苦难,告诉后世子孙,不能够作为他们的借鉴,我要原原本本地说,我是怎么样出身,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那么朱元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碑文接着写,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朱元璋《御制皇陵碑》 说过去我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住,“寓居是方”“农业艰辛”做着艰苦的农业生活,“朝夕彷徨”早晚都没有依靠,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土地,他给别人去放牛,但是这个小放牛童,是非常聪明的,关于朱元璋小的时候,有一些传说,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和一群小孩放牛,他们经常做游戏,朱元璋是这些小孩子们的头,是小领袖,跟他一起放牛,都有什么人呢?有汤和这些人,汤和比他大三岁,一起放牛,他们装扮成在朝廷当中,朝拜的情况,朱元璋用这个车的幅板,做成朝天冠,用散板做成芴板,大家朝拜朱元璋,山呼万岁,还传说,没有金銮殿,坐在哪儿呢?没有宝座怎么坐呢?他就把割草的篮子摞起来,在上面朱元璋坐上,大家朝拜,几个孩子都往上去坐,坐上去就摔下来,只有朱元璋坐上去稳稳当当,大家朝拜,这些小孩子们,包括汤和,都信服朱元璋,(朱元璋)是他们的小领袖,以后汤和也是重要人物,我们还要说,就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他家乡,现在的安徽凤阳遭了大灾,什么灾呢?先是旱灾,紧接着是蝗灾,蝗灾过后是瘟疫,父亲、母亲、(大哥), 先后死去,无处掩埋,朱元璋跟他(二哥),一起去求田主,别人的土地不能让他掩埋,田主对他说,呼斥昂昂,这是在《御制皇陵碑》,写的词汇,我们身后的这个土坡,就是明朝的皇陵所在,当年朱元璋一家几口人,在蝗灾、旱灾当中,死去以后,没有地方埋葬,田主对他“呼斥昂昂”,他得到田主哥哥的照顾,最后才埋在这里,当时是什么情况?当时是一片荒土。 朱元璋父母埋葬的时候,情况非常凄惨,葬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葬无棺椁”,没有棺材,埋葬的时候,身上盖着件破衣服,“体被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拿三尺浮土把他掩埋了,没有任何吃的,任何喝的东西,给父母供奉,坟前都要摆一点,果品、食品、点心供奉先人,祭奠先人,没有,“浮掩三尺,奠何肴浆”,非常凄惨。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当过和尚的皇帝并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一当就是四五年,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走进佛门,是他历经世态炎凉,看破红尘了,还是他雄心泯灭,遁入空门,朱元璋出家之谜。) 做和尚的原因,有一些传说,一种传说,说是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能吃东西,小孩一般生下来以后,马上就要吃东西,但朱元璋不会,他的父母非常着急,父亲就去请大夫,到了大夫,到了医生那里,医生没有办法,不得而已,又返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位道士,这道士说,先生,您干什么去了?他说我家生了一个小孩,不能吃东西,我非常着急,请大夫了,大夫也说没办法,道士说:不用着急,这个孩子命很大,到了午夜子时,这孩子就能吃东西,他父亲将信将疑,说如果照您说的,我的孩子,到了午夜能吃东西的话,长大了我就让这个孩子,出家当和尚,(朱元璋父亲)许这个愿。于是后来,朱元璋当了和尚了,这是一个铺垫,一种说法。 按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中,写的情况,没有这么浪漫,碑中怎么写的呢?“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说安葬了父母以后,“既葬之后,家道惶惶”,我们的家境,仍然是没有办法,“仲兄少弱”,“仲兄” 老二 二哥,“少弱”,年纪不大,“生机不张”,也没什么生计啊,“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大嫂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大哥这个时候也死了,他的哥哥,父母都死了,灾荒瘟疫并没有过去,旱灾以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碑文当中写道,“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无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朱元璋《御制皇陵碑》,粮食都吃尽了,草木都吃尽了,我有什么呢?“予亦何有”,我没有呀,没有,“心惊若狂”,我们当时心急得要发疯了,贫穷,没有饭吃,皇陵碑继续写道,“兄云此去,各度凶荒。我为兄哭,兄为我伤。皇天白日,泣断肝肠”,--朱元璋《御制皇陵碑》,我对哥哥说,我们就此分手吧,大家度过这个荒年,他为哥哥哭,哥哥为他伤心,光天化日之下,各奔东西,他哥哥走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朱元璋入寺当了和尚。皇陵碑有这样几句话,“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兄弟分手了,悲痛感动了上苍,感动上苍也感动了,邻居一个汪母,汪妈妈,汪妈妈备了一份礼物,让她孩子到寺庙求人,到寺庙里送礼,要求寺庙的主人,留下朱元璋当和尚,这时候朱元璋,才走上了为僧之路,朱元璋当和尚,是万般无奈,走头无路,并不像传说当中,说的那么浪漫,朱元璋在寺庙里头,每日做功课,念经书,最重要的是有饭吃,因为他就是为了吃饭,才到寺庙里,但是,因为周围都闹灾荒,寺庙也不能够维持长久,刚过50天,寺主就把和尚们,叫到一起,告诉大家,庙里头没有吃的了,大家四处云游,从此朱元璋托着一个钵子,四处云游。 云游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是这样两句话,”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说早晨起来,走在路上,看见哪家烟囱里,冒烟着火了,一定是这家做了早饭,或者做了饭了,要赶到人家吃饭的时候,去要一口吃的,如果去晚了,要不着了,所以是,“突朝烟而急进”,赶快走,“暮投古寺以趋跄”,晚上投奔寺庙好歇脚啊,不能在荒天野地里睡觉,但是一身疲惫,又没有歇脚之处,尽管很累,但还是踉踉跄跄,投奔寺庙,他在外面云游,经常是月夜、寒风、霜雪,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有这样两句话:“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朱元璋《御制皇陵碑》。靠在山石上,看着高高的山峰,看着天空,月亮照在身上,想着父母,天人异路,猿猴叫着,凄凉、寒冷、无依无靠,如同漂蓬,朱元璋原原本本,把他当和尚,当游方僧的艰苦生活,写在《御制皇陵碑》上,朱元璋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云游就是三年之久,三年之后,朱元璋又回到了寺庙,做他的和尚,这三年的云游,对于朱元璋来说,很重要,长了见识,有了经历了,他知道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开出一条生路,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知道怎么样和社会相处,朱元璋可以说,在他的智力身心上,有了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如果朱元璋,每日只是如此地,在寺庙中读书、扫地,或许佛门会多出一位高僧,但命运之手,却把朱元璋推上了,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从一个普通的和尚,到一代帝王,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奇迹,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命运?朱元璋身世之谜四,从军之谜。) 朱元璋做和尚,平静的生活,有一天被打破,一个人带了一封信,送给朱元璋,什么人,汤和,刚才我们说小的时候,他们一起放牛,汤和比他大三岁,这些人都把朱元璋,看成他们的小领袖,他们的头。郭子兴起义以后,汤和带着家乡的十几条汉子,投了郭子兴军中,汤和投了军,他必然想到,小的时候他们的小领袖,他很信服朱元璋,他很自然地就想到朱元璋,把他请到军中来,朱元璋就接到了,这样一封信,这封信在朱元璋心里,是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在他地回忆中,也有一段话,“既忧且惧,无可筹详”,说既担心也害怕,拿不出办法来,怎么办?与知者相商,与他的知心的人,商量商量吧,大家可能会问,说汤和让你去,你就去吧,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不是,形势非常复杂,红巾军起义之初,军队并没有严格的纪律,到处抢掠烧杀,用朱元璋自己的回忆,烧杀的情况非常惨,是屋没有一个完整的椽子,墙没有一垛完整的墙壁,四处杀人,“焚荡城郭,屠戮士夫”,当然,红巾军当时,主要打击的对象是富人,“屠戮士夫”嘛,朱元璋担心,如果我出去遇见红巾军,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把我也杀了,还不如在庙里待着,可是还有一个危险,遇到元军也不安全,元军去讨伐红巾军起义,但是他们不敢直接,跟红巾军作战,这些当官的怎么办,就让这些士兵,到处抓老百姓,抓了老百姓以后,就把老百姓头上,裹上一块红头巾,说这是红巾军,送给上级请赏,朱元璋就说,我要留下的话,红巾军也肯能杀我,我出去的话,元军也可能害我,怎么办呢?这时候来了一封信,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叫“无可筹详”,他的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到庙中,去算一褂呢? 于是朱元璋就到了,庙中的佛前,给自己求卦,用什么来算,用珓杯,这个珓杯,是用竹木做成的,一个象杯形的算挂的工具,叫做珓杯,两个杯仍上去,落在地上,扣着是阴,仰着是阳,朱元璋说,如果你说我离开这里,可以平安的话,请你给我两个阳杯,如果你希望我留在这儿,留在这儿也能够平安的话,那么你给我一阴一阳杯,这是朱元璋本身的盼望,他投,投珓杯落下,得到两个阴杯,既不让他走,也不让他留,朱元璋心里盘算,这个不能定,第一次不算,再投,他心里想,我还是希望走,你一定要让我,得到两个阳杯,我带着干粮就离开寺庙,再投又是两个阴杯,朱元璋不甘心,怎么又是两个阴杯,既不是走也不是留,再投第三次,第三次什么都不是了,既不阴也不阳,(珓杯)斜着站着,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在盘算,莫非你是让我自己起事吗?自己挑起来来做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再给我两个阴杯,朱元璋又投起来,落地一看,两个阴杯,这一件事记录,在朱元璋自己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当中,这个文章叫做《记梦》,说往事像梦一样,《记梦》,这是朱元璋写的回忆,我们说朱元璋,经历了四处的云游,见到了天下大乱,看到群雄并起,他自己不能不有所心动,但是他在决定取舍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力,来坚定他的信心,古人迷信,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算卦之后,朱元璋决定投军。从此离开寺庙,朱元璋从此走上了,他成功之路。

朱元璋为了“尊孔崇儒”采取了哪些措施?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实行内蒙外汉、蒙古本位的国策,将原本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学边缘化。他虽也兴办学校,但却迟迟不开科举,又使儒士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