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山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7收藏

河南光山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第1张

1、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2、蔡毅中

蔡毅中(1548—1631)明光山(今属河南)人,字宏甫,号濮阳,人称中山先生;万历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时矿监税使肆虐害民,他尝集祖训会典诸书有关禁戒内容二卷,注释呈上,后称疾归。

天启间迁果子监祭酒,擢礼部右侍郎。

杨涟劾魏忠贤,被严旨切责,他率部属抗疏继之,极言阉党之害;忠贤大怒,嗾使其党弹劾,罢职归。

3、胡煦

胡煦(1655-1736年),字沧晓,号紫弦。

光山南向店老虎山人。

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

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周易函书》50卷,《释经文》49卷,《约图》、《孔朱辨异》、《易学须知》各3卷,《篝灯约旨》10卷(续2卷),《卜法详考》4卷,《约注》18卷(续16卷),计158卷。

胡煦之子胡季堂精通文、史、哲学,擅长书画。

1964年文化部将其列为唐至清代全国知名书画家之一。

4、胡季堂

胡季堂(1729年-1800年),字升夫,号云坡,河南光山人,清朝大臣,系礼部侍郎胡煦之子。

胡季堂最初以荫生的身份担任顺天府通判,此后历任刑部员外郎、甘肃庆阳知府、甘肃按察使、江苏按察使、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山东巡抚、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

嘉庆五年(1800年),胡季堂因病乞求解职,同年病故,终年七十二岁。

追赠太子太傅衔,谥号“庄敏”。

5、喻时

喻时(1506-1571),字中甫,号吴皋,河南光州(今光山县)人。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吴江县令,擢御史,由应天府丞改南京太仆寺卿。

迁巡抚福建右佥都御史,改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拜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入为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

改南京兵部、户部右侍郎。

隆庆五年(1571)正月二十九日逝世,年六十五岁。

有《吴皋先生文集》、《海上老人别集》。

太极图,众所周知是中国道家的符号,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人们广泛知道的太极图形状,像是阴阳两条鱼互相纠在一起。白鱼示为阳,黑鱼示为阴。白鱼中间一个黑眼,黑鱼中的一个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万物负阴抱阳,阴阳平衡才能育化万事万物。由于整个宇宙在运动着,所以太极也在强健地执行不息。

太极图的来历

太极图起源何时?最早由何人之手绘制?学界对此各持己见,难有定论。最常见的有四种说法:

太极图起源于远古,由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这种说法在古代典籍中有广泛记载。 太极图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漩涡纹、鱼纹等。 太极图起源于东汉魏伯阳所作的《周易参同契》。 太极图为宋朝前后的大师如北宋周敦颐、五代宋初的陈抟、宋元之际的佛徒寿涯等人所绘。

实际上,在公元前四世纪,在凯尔特艺术中就出现了和太极图相似的图案。在罗马帝国军服的徽章中也出现了与太极图几乎完全一致的图案,只是颜色不一样。在东欧乌克兰发现的史前文化特里波耶文明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太极图,和中国的太极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公元前四世纪的凯尔特金饰上的太极图

西罗马帝国步兵的盾徽上的太极图

西罗马帝国的盾徽

太极图是对阴阳学说的完美诠释,人们对太极图诠释历史的溯源常常追溯到《易经·系辞》。一般认为,“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太极图的种类

后世所绘太极图种类有很多,如:

1、天地自然河图

明朝初年赵㧑谦在《六书本义》中首次公布了阴阳鱼图,命名为“天地自然河图”,据他称是蔡元定得自蜀山,秘而不传,然后被他发现了。由于周氏太极图和黑白点河图已经成为官方图样,因此不能叫太极图或河图,只能命名为天地自然河图。

2、太极先天图

在宋人张行成的《翼玄》中,载有一张阴阳相含图,就叫“先天图”而不叫“太极图”,它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阴阳鱼太极图”。

3、北宋周敦颐的周氏太极图

此图为北宋周敦实(后为避英宗讳改名曰敦颐)所著《太极图易说》中的《太极图》。因周敦颐历来被称为“理学开山”,所以当今多数学者皆称为《周氏太极图》。

4、明朝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

来氏太极图,明来知德易学图式。其图白者为阳仪,黑者为阴仪。黑白二路,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说明气机生生不息、回圈不绝之理。

5、明张景岳制作的景岳太极图

明张景岳制,用于概括宇宙阴阳变化之理。其内圈左黑右白,二黑左白右黑,外圈全白,以示阴阳回圈,生生不息之意。张景岳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般认为此图从立论到作图,均源于周敦颐太极图。

6、明朝左辅制作的左辅太极图

左辅太极后图,明左辅制。见于其著《泾川文集•太极后图》。左辅在其《太极后图说》中认为,周氏“太极一图,别立于阴阳五行男女万物之上,则有异乎形而上下之谓焉。此其图之所以不尽意也。”故“窃取夫子之意而发挥于周子之图”,乃作太极后图。其图包含阴阳、四时、五行内容。将四时一分为二,八个节气配属四正四维八卦,中有由立夏到立冬之间的太极图曲线。其太极一分为二的分界线已经不是子午线,而是戊己连线,且呈曲线形式,揭示了立夏与立冬二节的运动变化规律。曲线两边各有一条狭窄的曲线表示阴中有阳和阳中有阴。另外,《太极后图说》虽言“后天卦位”,图中实为先天伏羲八卦序位。

6、清朝胡煦所制的回圈太极图

清胡煦所制太极图式。图见《周易函书约存》。本于明来知德太极图。胡氏认为此图与河图及先天八卦相似,均体现回圈不息之机。

河图之象,一奇生于北内,三奇长于东内,然后七奇出于南外,九奇尽于西外。二偶生于南内,四偶长于西内,然后六偶出于北外,八偶尽于东外。传统以为先天八卦图乃则河图而画,除坎、离为交接之际外,其震之一阳生于坤内,即一奇生于北内;兑之二阳盛于东内,即三奇之长于东内;干之三阳,极盛而外出,即七奇之极盛而外出。其巽之二阳消于外,艮之一阳尽于外,即九奇之尽于外。其巽之一阴,生于干内,即二偶之生于南内;艮之二阴,盛于西内,即四偶之生南内;艮之二阴,极盛而外出,即六偶之极盛而外出。其震之二阴消于外,兑之一阴尽于外,即八偶之尽于外。先天八卦图上下盛衰、内外始终之方位,与河图相似。说明河图先天八卦原本具有回圈之义。

此图内外三分,则可以配三画之卦;内外六分,则可以配六画之卦。阳之初生,必在子中,及返而就消,即在子初;阴之初生,必在午中,返而就消,即在午初,既分位不移,以定其上下之体;阴阳之生,皆必在内,及盛而就消,乃始外出。与八卦、六十四卦横图、方图相合。震、巽居中,兑、艮居外,体现《周易彖》自内为来、以外为往之义;干虽位上,而始终必交至于坤,坤虽位下,而始终必交至于乾,以定其下交上跻之理;阴虽极盛,必不离阳,阳虽极盛,必不离阴;以阴终阴始,即在纯阳极盛之时,阳终阳始,即在纯阴极盛之时,以定其两相依附、根阴根阳之理;阴阳皆旋始而旋终,均体现流行不息之用;又纯干纯坤,分位所得,只于六爻以合于周天三百六十,为六十卦所得前三后三之数;阳进则阴退,阴进则阳退,以别其更迭著作之体;阳多则阴少,阴多则阳少,以辨其分位各得之宜;阳有进退,阴无进退,以别其行止动静之节;虚其中间以为天心,使人知卦爻所起,以象其肆应不穷之妙。此图蕴含河图与先天八卦的精义。

太极图的含义

太极图是研究周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太极图主要体现观点有三点:

第一就是阴阳本是一,白为阳,黑为阴,把阴阳画到一个圆内,这是阴阳为一; 第二就是阴阳互化的特点,由一点点的小阳发展到阳极的时候,一个小阴生出来,同理太极图的另一面,一个小点点的阴,发展到阴极的时候,一个小阳生出来了; 第三阴阳互为能量,我们这个宇宙是个能量的世界,阴阳互相转换需要能量的概念,没有能量这个世界就是一潭死水了,也就没有了宇宙万象与山川河流,没有了生命。

孔子认为“太极”不仅是宇宙之“本”,也是宇宙演变之大道。宇宙之“本”执行,使阴阳相分并产生天地两仪。阴阳不断相分,便产生春、夏、秋、冬四象与宇宙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也同样表达了一元论与变化论的“太极”哲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是“一”,是宇宙万物之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运动与发展是太极之真性。

与孔子不同的是,老子参透了太极法则中的矛盾论与和谐论。太极之“道”天然包含着对立的阴阳两面,但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与矛盾运动最终成就了宇宙新的和谐体。后世人们据老子、孔子的太极哲思而图解太极图,并逐渐推演出成熟的太极观念。

三国的魏孟康以“太极元气,含三为一”解释太极图。“三”指阴阳鱼太极图中的白、黑及白黑的分界线。“含三为一”的字面意义是指白、黑及其分界线都包含在太极图的大圆圈内。实际上,后人认为“含三为一”既指事物由正、反、合三者组成的矛盾整体结构,也指天、地、人“三极”合一的宇宙结构。魏孟康之说既继承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太极思想,同时也将前人的太极观念从宇宙万物链结至社会人生。

到了宋代,儒学大师以人学视角解读太极图,把太极法则设定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从而把“太极”学说发展为“人极”学说。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如是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该文承继了前人太极学说中的一元论、发展观、矛盾论与和谐论等思想,但特别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对太极之道的参悟,并提出“立人极”即树立“中正仁义”的做人标准。周敦颐的人学解读思路影响了后人对太极图的诠释。北宋邵雍,南宋胡宏、陆九渊,乃至清代的戴震都从太极图中阐释了以人为万物之秀,以人为天地之心的思想。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太极图虽简单明了,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两条黑白鱼图形,但经过历代的图解与诠释,它构成了一个涵义丰富深邃的庞大的“太极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的关键词就是阴阳。阴阳既蕴含着形而上的宇宙之道与天人之际的大法则,也包括形而下的人生法则。

河南师范大学,简称河南师大,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胡煦师范奖益清代雍正年间的国师国丈胡沧晓命名,由河南师范大学牵头,设立了胡煦师范奖,用来奖励师资优秀的老师。胡煦曾担任康熙的老师,官位极高,被认为是湖南教育事业的名人先驱。

河南光山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