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书魏郑公传》原文及翻译
导语: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下面我就来分享曾巩《书魏郑公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①,而魏郑公之徒②,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③,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④,而益知郑公之贤焉。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⑤,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⑥。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⑦,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⑧,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⑨,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或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诤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孔光之去其稿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其焚之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令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益知其贤云,岂非然哉!岂非然哉![1]
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
唐太宗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缺点,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缺点呢又说:“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孔光删去他奏章的内容,究竟是正直还是邪僻,已经不清楚了;而那些用焚稿来迷惑后世的人,又怎么知道不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利呢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这也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道理,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国家大事,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怎么会是禁止告诉万世!
唉!用忠诚守义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也不欺瞒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我在前面说过“更加理解了他的贤良”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注释:
①太宗: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
②魏郑公: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封郑国公。
③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④恨:遗憾。
⑤灭:灭绝,杜塞。掩:掩盖,遮没。
⑥怠:疏慢。忌:避忌,讳饰,掩盖。
⑦辽东之败:唐太宗进攻辽东,损失惨重。辽东战役后,太宗怅然于魏征辞世,无人谏阻其远征。
⑧伊尹:名挈,商初大臣,助汤灭桀,汤去世后又佐继位者。周公: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辅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佐成王开创盛世。
⑨太甲:成汤孙,即位三年间暴虐乱德,伊尹放之于桐宫(成汤葬地);三年后悔过反善,被接回复位。见《史记殷本纪》。成王:武王子姬诵。让:谦让。桀:夏末代君主。纣:商末代君主。幽:西周末代君主。厉:即周厉王即姬胡。始皇:秦始皇(前259—前210),嬴政。前221年统一全国。《春秋》之法:春秋文字简短,每于一字间寓褒贬,后世即称此为春秋笔法。《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载鲁隐公元年(前722)—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计二百四十二年史事。戾:违反,背叛。小亮:小聪明。亮:亮察。孔光:字子夏,鲁人,孔子十四代孙,西汉末年大臣。庸讵:反诘之词,难道,哪里。造辟:朝见君主。诡辞而出:用假话敷衍,不泄露实情。令:即令,即使。杜:断绝,阻碍。
曾巩 书魏郑公传 曾巩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曾巩 书魏郑公传
原文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1,而魏郑公之徒2,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3,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4,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5,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6。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7,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8,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9,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或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诤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孔光之去其稿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其焚之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令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益知其贤云,岂非然哉!岂非然哉!
注释 1太宗: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 2魏郑公: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封郑国公。 3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4恨:遗憾。 5灭:灭绝,杜塞。掩:掩盖,遮没。 6怠:疏慢。忌:避忌,讳饰,掩盖。 7辽东之败:唐太宗进攻辽东,损失惨重。辽东战役后,太宗怅然于魏征辞世,无人谏阻其远征。 8伊尹:名挈,商初大臣,助汤灭桀,汤去世后又佐继位者。周公: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辅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又佐成王开创盛世。 9太甲:成汤孙,即位三年间暴虐乱德,伊尹放之于桐宫(成汤葬地);三年后悔过反善,被接回复位。见《史记·殷本纪》。成王:武王子姬诵。 让:谦让。 桀:夏末代君主。纣:商末代君主。幽:西周末代君主。厉:即周厉王即姬胡。始皇:秦始皇(前259—前210),嬴政。前221年统一全国。 《春秋》之法:春秋文字简短,每于一字间寓褒贬,后世即称此为春秋笔法。《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载鲁隐公元年(前722)—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计二百四十二年史事。 戾:违反,背叛。 小亮:小聪明。亮:亮察。 孔光:字子夏,鲁人,孔子十四代孙,西汉末年大臣。 庸讵:反诘之词,难道,哪里。 造辟:朝见君主。 诡辞而出:用假话敷衍,不泄露实情。 令:即令,即使。 杜:断绝,阻碍。
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 唐太宗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缺点,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缺点呢?又说:「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孔光删去他奏章的内容,究竟是正直还是邪僻,已经不清楚了;而那些用焚稿来迷惑后世的人,又怎么知道不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利呢?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这也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道理,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国家大事,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怎么会是禁止告诉万世! 唉!用忠诚守义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也不欺瞒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我在前面说过「更加理解了他的贤良」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评析 文章从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说起,提出君与臣之间应以「大公至正之道」为行动准则,认为君主不应「灭人言以掩己过」,臣下不应「取小亮以私其君」。同时以史实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把诤谏之事载入史册,将会产生积极的政治效果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然后逐条批驳隐瞒君主过错和掩盖历史真相等封建伦理观念,在君臣关系上提出「诚信」二字,在撰述历史上主张「不欺万世」。文章见解深刻,议论晓畅,确实可称「杰作」。
魏征一生节俭,生活清贫,宅无正寝,素褥布被,这是人们对他的一贯印象。其实,作为朝廷重臣,魏征除了工资高外,隐性收入也是相当惊人的。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他的外快大多靠的是进谏的硬功夫。
武德九年(626年),右仆射封德彝上奏要征招未满18岁的壮男当兵,太宗同意。敕令传出,魏征反对,不肯签署。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魏征以此举可能造成失信于民为由,制止唐太宗征兵,为此得到一只金瓮。这是魏征进谏尝到的第一份甜头,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了。
贞观元年(627年),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岭南部落首领冯盎谋反,太宗命令大举讨伐。魏征分析后,认为冯盎反叛尚未成形,不宜兴师动众,建议太宗派使臣前往安抚。十月,太宗派人持旌节往岭南慰问冯盎,冯盎则让他的儿子随使臣返回朝廷。这一次,魏征得到绢帛500匹。
贞观六年,长乐公主要出嫁,太宗以公主是皇后亲生,敕令陪送很多。魏征以汉明帝分封皇子采邑时,不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为例,劝说太宗长乐公主的陪送不能高于长公主。太宗觉得有理,告知皇后,皇后大喜,派宦官去魏征家中,赏赐钱200万,绢400匹。
除了进谏之外,魏征下半盘棋也能得到不菲的好处。皇后所生公主满月时,太宗宴请群臣,命魏征赌围棋。魏征才走数十子,太宗就说:“你赢了!”遂赐上乘马一匹,并金装鞍辔勒,赐绢千匹。
另外,魏征通过编书作文,也得到一些辛苦钱。他缮写戴氏礼并为其注解,得物一千匹。为《隋史》作绪论,为《梁》《陈》《齐》各为总论,史成。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赐物两千段。
据不完全统计,魏征得到的赏赐中,仅绢一项大约有5600匹,是当时二品官员112年的工资收入。另外的奖励中,十斤的金相当于100万钱,加之得到的现钱35万,说魏征腰缠万贯,一点不为过。
从史料记载看,魏征没有拒绝过太宗的赏赐,也没有做过什么公益事业。他的家庭支出也很简单,除了养活一妻四子外,似乎没有太多开支。那魏征为何不敢放手花呢因为魏征干的大多是“咬人”的活儿,着实也得罪了一批人。如果在经济上再出风头,必定成为群起而攻的对象,这也许是魏征低调消费的主要原因。
魏征不是神仙。
历史上的魏征不是神仙,只因为魏征为人比较正直所以被民间的老百姓传说成了门神,并且在西游记当中被神化成了神仙并且在睡梦中斩了泾河龙王。
真正的魏征在公元580年出生于北周时期的巨鹿郡下的曲阳县,是隋朝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619年的时候魏征最先跟随的李密因为被王世充击败,随后两人一起归降了李唐。
在归降李唐之后魏征因为直言进谏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并封魏征为丞相,之后魏征便辅佐李世民一起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后世人成为一代名相。
在魏征辅佐李世民期间,官职先后做到了光禄大夫和郑国公,在公元643年的时候,魏征因为生病去世,魏征去世以后李世民非常的伤心,并且为魏征废朝五日,随后追封魏征为司空和相州都督,赐谥号为文贞。
扩展资料:
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个大臣魏征,他虽然在人间做丞相,还可以到天上去做天官。当时有条小白龙,因为下错雨,玉帝叫它下一寸三的雨,它下了一尺三的雨,把所有的农田都淹没了很多,人也淹死很多。这样子,它就犯了天上的法律,天上就派魏征去斩这条小白龙。
小白龙知道这个消息,于是就先给唐太宗托梦,说:明天你应该救我,你是龙,我也是龙,你这个龙应该救我这一条龙,唐太宗说:你我既然都是龙,那么我们是兄弟啦,你有事情,我一定要帮忙的。我应该怎么样才可以救得你呢。
它就说:我犯天上的法律,因为我下雨下错了,明天就要受被斩的果报。斩我的人就是丞相魏征,明天只要你把他绊住,要他陪着你,不要叫他做什么事情,那么他就不会杀我了。唐太宗说:这容易,他一个丞相,做我的官,听我招呼的,你不要担心了。
第二天,唐太宗就叫魏征来和他下棋,言下之意就是:我和他下棋,他不能离开我,一定不能去斩那小白龙了。于是两人就奕棋,正当中午的时候,大约十一点到十二点,魏征下着棋就睡着了。唐太宗很欢喜地想:你这回睡着了,一定不会去斩小白龙去了。我这回不用担心了。
殊不知,魏征是睡着了,可是他的神识就出去了,跑到天上去拿他的尚方宝剑,就把小白龙杀了。然后他的神识又回来,再和唐太宗继续下棋,下过了十二点钟。小白龙说只要过了午时,魏征就不能杀它了,唐太宗这回很欢喜,心想:我把我这个兄弟救了,这回我功德大约也很大吧。
到了晚间,这小白龙来向唐太宗要命:你总说和我是兄弟,要救我,那你为什么不救我,让你这个臣把我杀了。现在我一定也要你赔我这条命,因为我就等于你杀的一样。唐太宗醒来,原来昨天给他托梦这条龙来向他要命,于是骇得不得了。
第二天,他就和军师徐茂公一讲,徐茂公说:不要紧,我们这儿有两个人可以镇得住它,就是秦琼和敬德。您用他们两人在寝宫前守门口,这小白龙就不敢来。秦琼是黄脸的,使着金锏。
而尉迟恭是黑脸的,黑得像用黑油漆油的会放光。于是就用这两个人守门口,果然小白龙晚间就没来。可是他们都是国家的大将,如果每一天晚间,都用这两个人在这儿看守门口,太辛苦了。
于是把他们两人的画像贴到门上,给唐天子看门口,这龙也就不敢再来了。所以中国人每到过年的时候,也就都买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个人的画像,贴到门上,说妖魔鬼怪就不敢来了,称他们是门神。
—魏征
魏征简介>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河北省晋州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魏征死后半年,可谓尸骨未寒。因魏征曾经举荐过先后被黜戮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称赞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便怀疑魏征私结朋党。加之又有传闻,说魏征生前曾自录下给皇帝的谏词,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更加火冒三丈。他不仅取消了衡山公主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也就是说,李世民自己砸毁了自己的“镜子”。>为什么英明的太宗对死后的爱卿魏徵恨得如此切?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后分析,在太宗心目中,因魏徵既非山东贵族,又非山东武人,其责任仅是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集团之妙用。如果魏征的行动越过太宗赋予的这种权力,就犯了太宗大忌。魏徵推荐杜正伦为相,而杜正伦出自山东之盛门,则太宗赋予魏徵监视山东贵族之作用消失,转过来有联合山东社会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侯君集这人在两唐书本传虽没有详载其家世,只说他是个武将,据陈先生考证,候君集与太宗都属于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书上说,他的才能出将入相没有问题,魏徵举荐杜候二人,等于 了当时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他自己身为其枢纽,这是太宗最不能容忍的,幸好这些事暴露在魏征死后,否则后果也是个现行,新唐书魏征传中所说“停婚仆碑”这样的惩处应该算是轻的。看来万世师表背后同样也是丝丝入扣的名利场争斗。>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君臣在商议是否对高丽用兵时,再次提到已经去世一年多的魏征。李世民自负地说,魏征生前劝他不要东征高丽是个错误,过后很快就后悔了。之所以没有再提这件事,主要是怕堵塞良谋。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征的话,十分丢面子,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征在,决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反省话,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了魏征墓,并且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魏征的明君暗君之别,创业守成之辨>“为君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治国,魏徵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总是适时地利用太宗的一些发问,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不仅解决了太宗的疑难,也达到了规劝的目的。这也是魏徵的聪明之处。>贞观元年(627),太宗刚刚即位,对于为君还充满了疑惑。有一天他问魏徵:“爱卿,你说何为明君,何为暗君?”>魏徵听到此问,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自己想提醒皇上的话吗。他从容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主如果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要是只相信一个人的说法,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聩的君王了。昔日尧经常咨询下民的意见,所以有苗的恶行他才能了解;而舜善于听取四面八方的声音,故共、鲧、欢兜这些奸臣都不能蒙蔽他的视听。反之,秦二世只相信赵高,最终导致亡国;梁武帝任用朱异一人,才引发侯景之乱;隋炀帝偏听虞世基之言,天下大乱而不自知。这都是反面的例子。所以人君应该兼听广纳,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而不会受到一两个大臣的蒙蔽啊。”>太宗点头称善,说:“若不是因为有了爱卿,朕听不到这样的话啊!”>君主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也同样是儒家治国理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魏徵继承了这种思想,并通过太宗运用到了贞观政治中去。魏徵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原则在贞观前期的决策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坚持,太宗遇事经常会与朝臣们广泛地讨论。而这也是贞观政治风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贞观十二年(638),有一次大宴群臣,太宗又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是创业难啊还是守成难呢?”>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竞起。陛下身经百战,历经重重危险,才打下今日江山,这么说来自然是创业更难。”>魏徵回答说:“帝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天下大乱。乱世方显英雄本色,也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而得天下之后,渐渐有了骄逸之心,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滥用民力,最终导致国家衰亡。以此而言,守成更难啊。”>太宗总结说:“玄龄当初跟朕打天下,出生入死,备尝艰苦,所以觉得创业难。魏徵与朕一起治理天下,担心朕生出骄逸之心,把国家引向危亡之地,所以觉得守成更难。现在创业时期的困难已经成为往事了,守业的艰辛,朕跟大家一起谨慎面对吧。”>群臣都贺:“陛下能这样想,真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而贞观十五年(64),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难易的问题,魏徵说:“守业很难啊。”太宗反问:“只要任用贤能之人,虚心接受进谏,不就可以了。为何说很难呢?”魏徵进一步作了发挥,说:“看看自古而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险的时候,往往能够任贤受谏。但到了天下安乐之时,必定会懈怠,这样日积月累,问题渐渐出现,最终导致国家危亡。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所在。天下安宁还能心怀忧惧,岂不是很难吗?”>其实,创业与守成,打天下与治天下,是历史上经常被讨论的有关君道政体的一个重要话题。辩证地看,创业与守成同样是艰难的。创业时期的出生入死,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到战胜了所有的敌手建立了新政权之后,从艰苦的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似乎还有想想都后怕的感慨。正如太宗所说,房玄龄经历过战争的艰苦,九死而后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但是,在新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如果还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变得骄傲自满,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再关心人民疾苦,就会引起新的社会矛盾,导致政权的衰亡。魏徵认为,打天下还存在着“天授人与”的机遇,只要顺应时势人心,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而治天下就必须始终保持谨慎的头脑,不能对个人的欲望有丝毫的放纵,这才是最难的。>其实魏徵也是经历过隋末动乱的,只不过在太宗掌权以前,没有跟随他夺取皇位而已。说他不懂得创业的艰难,这是不可能的。但魏徵的政治修养令他比房玄龄更明白这个时候应该关注的是守成、是治国。当然也是因为魏徵没有创业的功劳可居,没有那方面的发言权罢了。>关于魏征的几个小故事>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今河北晋州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一)>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二)>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三)>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四)>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1 《魏徵讽谏》的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却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为戒慎的。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一年三次来作为限制;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主)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2 魏徵传八下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2008年镇江市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⑤劳:慰劳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l)孰视之(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4)思竭其用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文: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 乙 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 2 分)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答: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 分)答:13( 4 分)( 1 )同“熟”,仔细 (2 )认为 (3 )受蒙蔽 (4 )完,尽(答对一个给l 分)14 ( 2 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l 分)15(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16(3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要点: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于直谏”得1分意思对即可)17 ( 2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 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l 分;② 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 ,得l 分 惫思对即可)戴震难师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先生是年乃能言/ 乃不知有汉B师应之曰/不应有恨C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春冬之时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日数千言不肯休译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B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译文:(戴震)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曾子记述的?”C曰:“几二千年矣”译文:(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译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震很迟才会说话,但他很聪明,跟随老师读书,读过的文章都能背下来B戴震不仅勤奋,而且好问,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寻根究底问为什么C私塾先生被戴震的问题问住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说:“你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D戴震自幼读书即不能不唯师,不唯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很值得我们学习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贯中以天下是汉家的天下的立场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孙权和曹操这三个主要人物形像B“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对宋江说的一句慷慨激昂的话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赞颂的理想人间D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等都是《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D 9D 10C 11D。
3 文言文阅读题:魏征状貌不逾中人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4 文言文魏徵讽谏翻译,告诉我本文道理,魏徵是个怎样的人
1、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极其漂亮,私下里(在内宫,非朝堂)把鹞鹰架在胳臂上玩,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里。
魏征知道这件事(看出来了),就走向前去汇报事情,就势(向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暗地劝谏太宗。(魏征故意)说得时间很长,太宗担心鹞鹰捂死,因为太宗向来尊敬魏征,(不敢直接轰他走,只是婉转地)想让他把话说得短些。
然而魏征说个没完,鹞鹰(最终)捂死在(太宗)怀里。 2、仅从本文来看,魏徵是一个忠君爱国、耿直坦率却又不乏艺术修为(间接指出太宗不应贪图享乐)的人。
但从其一生经历来看,他也并不是每次都是间接指出,更多还是直谏,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和他是封建社会比较罕见的一对君臣,因为魏徵直谏往往就会造成“犯上”,可是唐太宗却能容忍并且采纳他的说法,这说明唐太宗本身也是胸襟开阔之君。 3、本文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向学习魏徵站在对方立场用艺术手段表示自己观点的办法。
注意:有的也写作“魏征”,“徵”是“征”的繁体。
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小题:C 小题:C 小题:C 小题:C 小题:A 小题: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
(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
(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小题:(卒,最后,终于) 小题:(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小题:(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小题:(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小题:(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小题:见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
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
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
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
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
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
"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魏征后来跟随李密来到京城,很长时间都没有知名。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被提拔为秘书丞,快马来到黎阳。
当时李绩还是李密所封的太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帅几十万众,他的威势掩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再无振作,最终归附唐朝,本来就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那么就成就不了大事了!"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而后大量派送粮食给淮安王的军队。
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和裴矩一起逃往关内,隐太子引荐他为太子洗马。
魏征看到秦王功高,暗中劝说太子早做打算。太子事败以后,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不会遭遇今日之祸!"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
6 《有关“魏征”的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7—21题。
(19分)甲 贞观六年,有人告尚书右丞魏征,言其阿党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此事,乃言者不直,彦博奏称,征既为人所道,虽在无私,亦有可责。
遂令彦博谓征曰:“尔谏正我数百条,岂以此小事,便损众美?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迹。 ”居数日,太宗谓征曰:“昨来在外,闻有何不是事?”征曰:“前日令彦博宣敕语臣曰:‘因何不存形迹?’此言大不是。
臣闻君臣同气,义均一体。未闻不存公道,唯事形迹。
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国之兴衰,或未可知!”太宗瞿然改容曰:“前发此语,寻已悔之,实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怀隐避。 ”征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
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使身获美名,群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
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太宗曰:“君但莫违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计。 ”乃赐绢二百匹。
乙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①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
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注:①魏郑公:指魏征。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⑴ 温彦博案验此事( ) ⑵ 寻已悔之( )⑶ 而魏郑公之徒( ) ⑷ 恨其不思(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乃言者不直 岂以此小事A B。
乃赐绢二百匹 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虽在无私 征既为人所道C D。 虽其忠诚所自至 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 未闻不存公道,唯事形迹。
⑵ 能知其有此者,以书存也。 20乙文称太宗为“贤主”,认为魏征是“贤臣”,从甲文看,太宗之“贤”具体表现是⑴________ ⑵_________ ⑶________;魏征之“贤”具体表现为⑴________ ⑵_________ ⑶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21结合甲文君臣“对话”和乙文君臣“对立”,试对唐太宗或魏征作简要评价。(3分)参考答案:三、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7—21题。
(19分)17(3分)⑴审查,追究 ⑵随即,不久 ⑶这些人 18(2分) C 19(4分)⑴没有听说过大臣不留心安邦治国的大事,而只注意检点平日的细小言行。(2分) ⑵能够知道魏郑公有谏诤之事,是因为有他的奏章还存在。
(2分)(意到即可) 20(6分)太宗之贤:重事实,不偏听偏信;不因小事而否定别人的大美;主动询问自己的过失;善于反思,勇于改错;虚心向大臣请教,奖励忠良之臣等(任一点得1分,共3分) 魏征之贤:用人无私心;劝谏太宗几百次;敢于指出太宗说话不足之处;表明以身许国,直道而行的决心;希望做良臣等(任一点得1分,共3分) 21(3分)观点:1分;分析有理有据、客观辩证: 2分。
7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小题1:D小题2:A小题3:C小题4:(1)自其逝也,虽过莫彰。
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2)①你难道没有看见黄金(金属)在矿石中,怎么值得珍贵呢?好工匠锻冶做成器具,就被人们当做(视为)宝贝。②从这以后,各自尽献你们的忠诚。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错误),就直接说出,不要隐瞒。 小题1:D项,“遂”这里是动词,解释为“成全”。
小题2:略小题3:A项“一开始”不正确;B项“假托生病”错误;D项“放弃自己建造小殿”错误,文中只是说“辍其材为造”。小题4:(1)略(2)①“独”“何足”“为……所”,每句一分。
②“斯”、“已”通“以”、“乃”你们的、“是非”偏义复词,侧重于“非”。文言文译文:魏征,是河北巨鹿人。
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内黄 。武德末年,他担任太子洗马,看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
太宗已经杀了隐太子,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 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的处境担心,魏征镇定自如,缓缓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太宗昕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 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
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没有不高兴 用户 2017-10-06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2";。
8 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任贤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小题1:(1)已经 (2)屡次、多次小题1:(1)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2)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小题1:任人唯贤;胸襟宽广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氏,后来全家迁徙到相州的临黄。
武德末年,官至太子洗马。他看见李世民与李建成明争暗斗,便多次劝太子提早做打算。
太宗杀了隐太子后,召见魏征并责备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但魏征神情自若,答道:“皇太子若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后严肃起来,更加厚重地对待魏征,提升他为谏议大夫。
多次把魏征叫到寝室询问政务。魏征素有治国之道,性情耿直,敢于进谏。
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因为碰上了明君而非常高兴,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
太宗抚慰他说:“你前前后后提的200多条建议,都合乎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如此尽职尽责,天下怎会如此安定!”贞观三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多重大的帮助。
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犯下的罪甚至比管仲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还要重,但我信任你却比齐桓公信任管仲还要多。近代君臣之间,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
9 文言文阅读李世民畏魏征答案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答案:(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答案: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娆雪+语文网)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内容来自raoxue] 答案: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分) 征 状 貌 不 逾 中 人 答案:征状貌/不逾中人 译文: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
曾巩《书魏郑公传》原文及翻译
本文2023-10-09 08:41: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