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的名胜古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温县的名胜古迹,第1张

温县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以及古温国遗址、司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处等众多人文景观。

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因村中原有一座常阳古寺而古名常阳村。它南临黄河,与古虎牢关、伏羲台、河洛文化遗址等隔河相望。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慈胜寺

慈胜寺(元代)位于温县城西番田镇大吴村内,坐北面南,旧县志云写、画、塑世称三绝,俗称“三绝庙”,始建于唐代初年,历经金、元、明、清屡修。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所遗址

梁所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温县温泉镇西梁所村西北岗地上,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王薛民居

王薛民居(清)位于温县杨垒镇王薛村内王陶金家。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为清代朝义大夫家宅。

北平皋遗址

北平皋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位于温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赵堡镇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等历史时期。

州城遗址

州城遗址(春秋)位于温县城东北125公里处的武德镇西张计村。北依沁河,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1400米,大部分城墙今已无存,仅东城墙还有部分残垣,高约10米。

遇仙观

遇仙观(明至清)位于温县城北12公里武德镇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座北向南,两进院落,内外总面积三千平方米。

康定国公墓

康定国公墓(元)位于温县城西岳村乡五里远村北纸厂院内。墓冢原高7米,面积278平方米,现已削平。墓前立有元代梁国公墓碑一通,巨碑尚存,俗称关关碑。

司马故里旧址

司马故里旧址(汉、清)位于温县城西13公里的招贤、古城、安乐寨一带,原为温县故城,也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家乡,故称“司马鼓里”。

温城遗址

温城遗址(夏至三国)位于温县城西16公里处的招贤乡上苑村北地,故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近400米,城内高处周边地表2米,南城墙和北城墙依稀可见,夯层6~7厘米。

太极拳的发源地是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1。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该行政村隶属温县赵堡镇,距县15分钟车程,交通方便。

太极拳是人们熟悉的拳种之一,武侠小说对其的渲染和它独特的养生技法则是人们熟知它的原因。太极拳流派众多,大致可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下面我就谈谈他们之间的关联。 陈式太极拳据说为陈王廷所创。甲申年(1644年)明皇朝复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他的遗词上半有:"叹当年,披坚执锐,……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心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五路、长拳一百八势一路(势名没有重复)、炮捶一路。 后来陈式太极拳有先后分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这是不争的实时,所以有人说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即如此我们不妨推敲一番。 传说中太极拳始祖大致有这么几人: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那么我们一一阐述。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因此有人以无史料记载,仅此不足为由以为此乃荒谬。此事暂且不提一会再说。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有人又以“ 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予以否定。此事仍然暂且不提。待我慢慢道来。 张三丰以后的太极拳史,难于得到连续系统的记载。而近代太极拳的传播,却是由王宗岳传蒋发而连续继承下来的。蒋发传给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及赵堡镇的邢喜怀,陈长兴传杨禄禅,此后发展为陈、杨、吴、武、李、孙、赵堡架及国家套路等太极流派。 杨家的记载,见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惟一之弟子。” 武式太极拳,源于杨氏太极和赵堡架。由武禹襄所创,禹襄之甥李亦畲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此文乃近代太极拳源流之最早记载。李氏写序时,杨禄禅、武禹襄均健在,故《小序》当为可靠之作。 陈氏太极拳传人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载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一首。杜育万为赵堡传人。可见陈鑫当时也承认太极拳得传于王宗岳、蒋发。山西师传者,乃王宗岳无疑。年逾百岁的考古学家、太极名师吴图南先生,早在1917年就访问过陈家沟,亲自听到正撰写《陈氏太极拳图说》的陈鑫作介绍。陈鑫朴实地说,他们陈家世传炮捶,属少林拳,己有几百年历史。村人称他们为炮捶陈家。太极拳是一个在西安开豆腐坊的河南开封人蒋发传给陈长兴的。陈氏族人甚至认为这是炮捶陈家的耻辱,从此不准陈长兴再教炮捶。陈鑫还向吴图南引见了杜育万,让杜育万演了一遍太极拳 (见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可见上述历史当时在陈家沟也是被公认的。 唐豪的《王宗岳考》,证明了王宗岳为山西人,清乾隆五十六年 (1791)在洛阳,后至开封,乾隆六十年 (1795)尚健在。蒋发亦为乾隆时人,陈鑫笔记中有记载,陈长兴生于1771年,卒于1853年,王宗岳逝世时,长兴最少25岁。此与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在时间上正相符合。 近年,李派太极传人公布了陈长兴关于太极拳源流的一篇《序》,对王传蒋、蒋传陈作了具体记述。全文如下: 具之总角之年,每于读书之暇,即从师学习武术。夫拳勇一道,真传甚稀矣。惟我师蒋先生,为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也。幼时因出天花,为闷痘而毙被弃于郊野。忽被狼将头皮咬破,一痛而苏,一声大哭,将狼惊走。适有邻人经过,闻其哭声甚雄,视之为蒋氏之子也。遂抱之送归其家。后来痘痊愈,惟头皮半边成一大疤,故后人皆称先生“疤头”焉。名满海内,凡拳勇者,无不拜服也。 余在先生门下,学艺廿载,蒙恩师教诲,技艺尽授于我矣。吾夫子幼年,亦练少林外家拳棒。于乾隆初年夏间,在庙会上,同众人围场操演拳术。忽见场外有二客牵马立观。其中有一客,年纪稍长者,对操演拳棒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怜惜之情形。 先生正在凝想之际,有同窗学友将先生引至无人之处,告之云:“适才牵马二人甚为赞美先生,并云:‘可惜此子未得真传,若在吾兄门下,不出十年,学必能成名于天下。’” 先生闻此语,知二客实为练艺之高人,必有惊人绝技在身。因尾随之,行至无人之处,跪而求之:“愿吾师垂悯愚诚,收在门下,弟子愿受教诲。”二客笑曰:“童子谬矣,吾二人不通技艺,岂能教诲尔耶”先生长跪不起,一再恳求,至于泣下。一客赞之云:“不料尔乃幼童,竟灵敏若此,实属可喜可爱之至。”乃向年长之人云:“此子真诚之至,吾兄何妨收此子于门下,而教诲之以弟观察,将来能代吾辈传授技业者,此子定能胜任也。”年长者似有许可之意,便向先生云:“童子尔既决心从吾学艺,可于下月某日午时,在此垂杨柳下候昔兄弟可也。”言讫,二客遂乘马而去。 先生于所约之日,五更即至其地敬候。正午,方见二客乘马而来。见先生正在道旁敬立恭候。笑曰:“童子果不失信,在此等候多时矣乎!”先生笑曰:“弟子在鸡鸣时即来此敬候吾师矣。”二客嘉云:“孺子可教也。由此吾知童子尊师重道信念之坚诚矣。倘余再推辞,是负英才也。今即拜吾为师,从吾学艺,保尔十年之内,定能成功。”先生遂请二客至其家拜师焉。方知二客年长者为山右王宗岳先生,稍次者,乃江南甘凤池先生也。二公皆为当代高人,名震寰宇之士。 吾师从太夫子王宗岳先生学艺十载,尽得内家真传,又得甘凤池、张凤仪二先生传授,遂练成绝技,无敌于天下,为侠中之高人。 兴从吾师,学习太极拳术各层功夫,并各般枪法、刀法、剑法,及内功练气诸法。不但为武术之正宗,实为修身养气之至宝也。余今代师传艺,兹将吾师之颠末笔之于书,使后学者,知本门拳术之渊源。一览此序,即知河南温州派,自蒋氏始。庶乎可报吾师门教诲深恩于万一也。嘉庆 元年 菊月温州 陈长兴 谨序 据李派传人称,《陈序》由杨禄禅晚年传给王兰亭,王传李瑞东,李氏后人密藏至今,禄禅当由其师陈长兴处所得。(见雍阳人《太极拳源流考证》体育文史·1988·4) 《北平实报》1934年夏所载王矫宇访问记一篇。记者王柱宇,言矫宇年八十余,昔曾受教于杨班侯。文曰:“本人曾闻之杨禄禅先生,……王宗岳先生因呼蒋发为秃小子,致激起蒋发之大怒,于盛怒之下,与王宗岳较,结果被王宗岳击出十丈以外者凡三次。至此,始知王宗岳为非常人,急奔至王宗岳先生之前,跪地呼师父,求收为弟子。忏悔叩首,至于出血。王宗岳先生察其意诚,始允收为同门。”此文与“陈序”情节有异,其实均有夸张润色之词,然于王传蒋发之说,则不失为一佐证。 王宗岳的师承关系,已不可考。但他对于近代太极拳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由王而蒋及至现代各派太极,身为先驱,其功一也。特别是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极尽太极拳理论与实践之真谛,被各大太极流派尊为经典之首。王宗岳的阴符枪谱总诀,又是练习太极枪 (后被杨家发展为太极杆)之准绳。阴符枪实即太极枪。只是其诀流传不广。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实际是对张三丰的六首拳经的解释文字。由于流传的疏漏,使张三丰的拳经与王宗岳的拳论脱节,以致造成很多误解和混乱。这也便是有人说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原因,但察其根源是始于张三丰。太极拳无论何派,皆是一理,所以是何人所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它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吴海涛

很偶然的机会,从兰州友人处获赠一册《陈家沟延鼎家史》,因工作忙碌无暇翻阅,一直闲置架上。一日午后,忽来兴致,信手翻开打算读上几页。谁知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黄昏掌灯,我竟一口气看完了全书。掩卷沉思,心中颇有几分不平静。

作者陈贵辉兄与我素昧平生,他略长我数岁,但他笔下的家史与我的父辈更为接近,甚至如出一辙。从偏僻乡村的贫寒学子成长为县委副书记,直到今天的省直机关负责人,贵辉兄算是农村孩子中很拔尖的那一茬。但他在尚未退休赋闲的盛年,苦心经营的这一本书,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十年扒梳考证、四方奔走访谈,其实和他的业务没有任何瓜葛,无助于他升职,也似乎无助于他获得太多社会名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我是做出版的,对一部书稿是否应该出版总是习惯评价它的价值,或者有经济效益,或者要有社会效益。一般来说,个人的家史甚少有公开出版,顶多花点钱打印装订数百册,馈赠亲族友人而已。说实话,最初拿到这部《延鼎家史》我也有这方面的疑虑。但潜心读下来,我认为这部书很值得出版,也值得被社会大众以及各地图书馆购买、收藏,让它在更大更广的范围传播、流通。 

这是一个家族流迁史研究的典型范例。也许是长期从事地方行政管理的关系,作者的视野是深邃和开阔的。他知道说清楚一个家庭的历史和传统,须得从根上溯源。本书留了不少的篇幅给他从未逢面的几百上千年前的远祖先人,不惮琐细,究根问底。虽然作者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史学训练,但他却很自觉地运用了文献检索、碑刻铭文、实地访谈、田野踏勘等多种研究手段,把陈氏先祖自明代从安徽迁来兰州,继而开枝散叶、生息繁衍的历史基本梳理了出来,当然主线一直紧紧围绕陈家沟一脉。对这近千年陈氏家族史的复原,一方面是明晰了世系传承的生理血脉,更重要的是疏通了“耕读传家”的精神血脉。兰州及周边的陈氏一族自明代军户起家,数百年间,有读书做官的,也有弃农经商的,但主体还是乡居务农。也许是外来客户特有的危机意识,这个家族一直很注重对后代的教育,能读书出仕更好,哪怕读不出来也能做过识文断字的庄稼汉,有机会也鼓励后人学手艺、做买卖出去闯荡,增长见识。因此,陈家的子弟普遍都不闭塞,思想都比较开通,能够较快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抓住机遇。这在陈延鼎父子身上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这是一个新中国农村家庭史的典型个案。陈延鼎家庭在1949年之后的跌宕起伏,是很有些时代典型意义的。作为地主(尽管是开明地主)的后代,陈家几十年都生活在“成分过高”的阴影里,生存受排挤、婚姻受歧视、升学就业受限制,一度穷困潦倒,甚至全家外出乞讨糊口。七十年代后期,政策的逐渐松绑让陈家被扼住喉咙的命运又出现了重大转机,儿女顺利成家,能够创收发家致富了,能够上学就业改善社会地位了。可以说,这七十年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能够遭受的罪陈家都经历了,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也体现得很充分。陈家现在有不少国家干部,第三代子女普遍都受过高等教育,都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陈氏的家庭史,就是现代中国农村家庭发展史的一个典型缩影,可以作为很多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参考的素材。而且很难得的是,本书还展现了陈家一个可贵的传统:善于保存家族档案。伴随着叙述祖辈、父兄和作者自己艰辛的农村生活,他随文展示了很多实物,有早年去世的母亲缝制的女红作品、劳动的用具,有父亲在50年代在刘家峡水电站工作获得的奖状,有六十年代父亲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还款凭据,70年代大哥学习兽医开药方的纸烟盒,二哥学习画棺材手艺的手绘图纸,80年代父亲手抄的秦腔唱词,甚至还有父亲80年代葬礼时的客事清单……,这些记载着日常琐细的残章碎纸,跨越半个世纪还能留存是很不容易的。不知道为什么陈家能够保留得如此完好,让他们的家族历史有了可靠的“信物”。

这也是一部陇上风土人文志。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这个发现是最让我惊喜的。每一个家族都是生活在一片特定地理环境和精神土壤里,都会受到乡土人文的熏染。作者很自觉地意识到这点,也不时把视角从家庭的小院落扩展到陈家沟所在的十里八乡、日常百态。追忆父亲青年时干农活样样精通,他在里会详细列举出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农家常用的八种农具。八十年代初,农村生产生活重现活力,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开始恢复起来。父亲带头在陈家沟大队玩春节社火。作者乘机逐一介绍了西北社火构成的各种细节,有太平鼓、舞龙、舞狮、跑旱船、高跷、竹马、跑驴……,以及父亲导演的秦腔大戏。而在回忆父亲去世时,沉痛之余,他把丧事经过的十四个环节一一做了描述,也是为了有意保留一份甘肃农村丧葬习俗的真实记录。这些口耳相传于乡间的习俗文化、仪礼规范,也许上不了大雅之堂,却是维系着乡土人伦情感的精神力量,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这些细节都不是他从某种志书上抄录来的,而是他一一亲历、耳濡目染过的少年往事。他记录这些,其实是怀有某种使命感的,因为他清楚陈家的第三代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随着城市化的扩张,都在远离土地和乡村,祖辈和父辈们赖以庇护身心的那个乡土社会,将渐渐被他们遗忘。好在还有文字,可以让有的记忆变得永恒。

这是一册哀而不怨的家风传承谱。家谱记载的是生理上的世系传承,祖先的优良品格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家史(古人有墓志铭、行状)来呈现。本书是以作者父亲陈延鼎为核心展开的,他五十多年的人生短暂却跌宕、平凡却丰盈。他中年丧妻,独自拉扯五个孩子成人,长期被贴着“地主子孙”的另类标签受尽歧视,刚有条件享受晚年却撒手人寰。在苦水中浸泡了一生,他却给陈家儿孙们留下了至少三种正能量。一是正直。比如,他亲自给儿子讲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诫勉人宁愿不要生命也要讲道义。这种见识在他同龄的农人中是少见的;二是责任。无论如何把孩子拉扯大,让他们立业成家,不走邪路,陈延鼎倾其一生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种对家庭、家族乃至对社会无私尽责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后代,陈氏兄妹在处理大家庭事务时很少见推诿卸责,共同处理父母后事、一起督责幼弟求学、帮助亡兄抚养子侄等,一向都是主动分担、能者多劳。三是希望。陈延鼎曾经给儿子们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他们无论何时,无论怎样困难,都不要放弃。他本人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什么苦活脏活都干,从来不怨天尤人,只是坚信熬过去好日子就会到来。大儿子要结婚了,他第一时间就是整饬院落、独立门户。包产到户,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他就尽情地去组织社火、唱秦腔。他总是善于这样赋予生活庄重的仪式感,因为心中有着不灭的希望火种。其实,正是每一个人都怀揣希望,每一个家庭都不放弃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才能够有希望。

孔子评价《诗经》:“乐而不浮,哀而不怨”。意思是情感拿捏适度、过犹不及。《陈家沟延鼎家史》该书当得起这个评语。贵辉兄在行文中有深深的眷恋,也有淡淡的惆怅,但总基调是温暖的。他描述家族的境遇,无论是不幸抑或幸运,都怀着对生活的感恩心态,记住生命中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个人。泰戈尔说:生命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贵辉兄以这部《家史》为哲人的生活态度做了很好的呼应。

                            完稿于2020年5月2日

 太极拳是谁发明的是中国武术史的重大事件。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源流观。

 太极拳的源流观

 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初,唐豪投枪,说:“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创造的。”从此,一场太极拳源流之争在武术界掀起。1959年,唐豪殁,顾留馨继承唐豪观点。在1964年,顾以唐豪、顾留馨名义出版《太极拳研究》一书,肯定了太极拳为陈王廷所创,并批判张三丰创造太极拳为“仙佛附会”之封建迷信。在这以后,《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武术拳械录》和《中国武术名人辞典》,以及体育院校教科书《中国武术史》,都以唐、顾之说为定论,似乎太极拳源流问题已经解决。然而在民间,许多武术家、武术理论家、武术史研究家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包括港台和海外的太极拳爱好者,对此提出否定意见,连续发表文章批驳唐、顾的论点。然而,对这些意见,中国武术权威界却视而不闻,无动于衷,顽固地坚持唐、顾之说为定论,在国内外有极大影响的大部头著作,如上所述,设专条肯定“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太极拳的真正源流被污染。似乎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已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成“定论”,其势之不可挡,已不可扭转。然而,就在这个时刻,《武当》挺身而出,利用《武当》这块阵地,组织了一大批太极拳界的专家、教授、学者,对太极拳源流进行了严肃认真深入的考证。这是一个太极拳正本清源的战役。战役是从1993年《武当》第2期打响的。《武当》为此发表了《编者按》,现今录之如下:

 “新时期,中华民族之瑰宝,传统文化之精华——武当内家拳法,面临着自身不断发展和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时代要求,其自身理论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我们自本期开始,将在‘武当论谭’栏目相继发表有关武当内家拳法各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性文章。本期首先刊出于志钧先生的《〈陈氏家乘〉质疑——与〈论关于太极拳源流的一个新说法〉作者商榷》。本刊欢迎海内外各门派武学同仁、专家学者参与研讨,踊跃投稿,各抒己见。”

 此后,《武当》连续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数十万言,从历史、理论、拳法、史料、资料(包含陈家沟陈氏家谱、家乘、拳械谱)全面考证,证明太极拳不是陈王廷创造的,唐豪、顾留馨所提出的三个证据(陈氏家乘〈长短句〉的一句话“闷来时造拳”;陈氏家谱陈王廷旁注“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陈家沟两仪堂和文修堂拳械谱〈拳经总歌〉)完全是站不住脚的,被批驳的体无完肤。这个战役一直延续到1997年9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出版《中国武术史》,历时四年半,总算告一阶段。在该书中,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第一次改变过去坚持“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立场。我们指出,尽管改变是非常不彻底的,但能迈出这一步却是很不容易的,值得欢迎。然而,太极拳源流事关重大,我们必须把这一改变的前前后后说个清楚,以使今后太极拳源流的讨论能更健康地进行。本文将告诉人们,以前是如何坚持“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的。1997年《中国武术史》的改变在哪里这一改变的不彻底又在何处下面我们就谈谈这三个问题。

 太极拳的源流观一、以前是如何坚持“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太极拳〉条释说:“1、太极拳创始于清朝初年;2、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陈王廷;……6、陈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武术拳械录》(中国武术协会审定)中的〈太极拳•源流〉说:“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创编人是陈王廷。陈文武兼备,谙熟黄老之学,他在练武实践中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和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及中医经络学说理论,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博采众家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式长拳,创编了太极拳、器械及对练套路。后人以陈姓冠以此拳,称陈式太极拳。”

 《中国武术大辞典》〈太极拳〉条有云:“关于此拳的起源,大致有五种说法:①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传。②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③明初十四世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所创。④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创。⑤据唐豪考证,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出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说。”

 〈陈式太极拳〉条下说:“太极拳流派之一。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陈王廷〉条说:“(-1719)字奏廷,温县人。自幼习文练武,承袭祖传武技。后考为文、武庠生。文武兼优”,“在山东成名手”。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经颠险,受过恩赐。明亡后,隐居家乡,陶情于鱼水,盘桓于山川;忙时耕田,闲时“造拳”……。“陈王廷所造拳法,即今陈式太极拳的雏形。此拳是以陈式祖籍山西洪洞旧传的拳艺与阴阳开合之理为基础,吸收和借鉴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结合《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方法创编而成。此外,陈王廷始传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术,不用载防护衣帽,就可练习徒手搏击和持枪戳革的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贡献。遗有《拳经总歌》、《拳势总歌》等拳技论著和《遗词》一首。”

 《中国武术人名辞典》〈陈王廷〉条称:“(1600-1680)亦陈王廷,字奏廷(庭)。河南温县人。陈氏第九世孙。”……晚年隐居,“忙时耕田,闲时造拳”。“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依据《易经》阴阳之理,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吸收和借鉴《拳经三十二势》,创造了太极拳械,成为当今陈式太极拳的雏形。其中太极拳五路、炮拳一路、长拳108势及刀、枪、剑、棍、锏、钩、梢、杆等太极十八般兵器,尤其是‘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具有独特风格,并创太极拳理论。”

 

 太极拳的源流观二、1997年9月出版的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改变的有关段落。

 第250页有“《王征南墓志铭》最早提出了张三丰创内家拳的说法。其文云:内家拳“盖为之误——笔者盘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诏之,道梗不得进,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后来《宁波府志》又重叙张三丰创内家拳说:“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言起于宋之张三丰”,“……《明史方伎传》等也提到过张三丰,但说他是明时辽东人,没有提到他会武术。……张三丰是明代道教重要人物,一些道教典籍提到他‘善剑’,但语焉不详。故张三丰与内家拳之渊源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这与唐、顾的说法相比较,有了下述几点重要的改变。

 第一,唐、顾是把张三丰与“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联系起来批判的;而《中国武术史》在这里并没有提及陈王廷。

 第二,唐、顾攻击张三丰创造太极拳是统治阶级士大夫和御用文人假托仙佛圣贤等所创造,使它神化起来,以达到麻醉人民意志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把学术讨论扣上政治帽子。而《中国武术史》并没有把学术讨论拉扯到政治问题上。

 第三,唐、顾完全否定张三丰,而《中国武术史》认为,“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第295页说:“咸、同年间,杨露禅设教北京,传授太极拳技,讲授太极拳理。杨氏技法,得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十四世陈长兴。据唐豪、顾留馨考证,陈氏拳械创自明末、清初陈家沟九世陈王廷。陈氏拳械,历代传承,不乏名手。但陈氏后裔从何时起采用,太极拳,名称待考。”

 这段文字与前面的“陈王廷创造了太极拳械”(《中国武术名人辞典》、“太极拳……创编人是陈王廷”)(《中国武术拳械录》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相比较,明显地把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改为“陈氏拳械”,取消了“太极拳”三个字,并明确指出“从何时起采用,太极拳,名称待考”。这就是说,把陈王廷与“太极拳”脱钩,这是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对太极拳源流观点的重大修改。但是,我们指出,这一修改虽然是重大的,然而是很不彻底的,它仍然没有完全尊重历史。

 太极拳的源流观三、改变的不彻底在何处

 《中国武术史》第318至319页中说:“关于太极拳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据武术史家唐豪等考证,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陈氏拳技始自陈王廷。陈王廷所编拳套七路,另有专门练习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性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手法。”

 这段文字,前后含糊其辞,转弯抹角地影射“太极拳”,不尊重历史和以唐顾为史十分严重。文中说:“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那么,我们问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是不是“太极拳”文中没有说明是什么拳。此含糊之一也。又说:“陈氏拳技始自陈王廷”,此处的“陈氏拳技”又没有说是什么“拳技”。此含糊之二。又说“这些拳械在陈家沟五传至十四世陈长兴”,又没有说“这些拳械”是不是“太极拳械”。此含糊之三。

 不尊重历史和以唐顾为史就更为严重。

 文中说,“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这不符合历史。其一,赵堡太极拳有自己的传承系统,就不是陈家沟的拳法,打拳风格也完全不同于陈氏拳法。其二,民初有袁世凯的文书名宋书铭者,太极拳的水平极高,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等与之推手,也奔腾于宋的腕下。宋书铭的太极拳也并非出自陈氏。其三,《道藏》中有道家的太极拳,也不是出自陈氏。至于名字不叫太极拳的“太极拳”就更多了。反之,陈氏太极拳倒很像八极拳。20世纪五十年代初,笔者首次看到陈发科的弟子演练的拳,我就当成“八极拳”了。因为,躲脚震足、滚缠肘靠、钩挂戳踢、抖弹发力,都与八极拳相同。

 文中说,“据武术史家唐豪等考证”。唐豪本来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早年学点六合拳,后去日本学点刺枪术。他的发迹,不是因为研究中国武术史,而是“考证”太极拳源流,首先发难,提出“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批判张三丰是“神仙附会”。这是他的资本。事实上,唐豪是西方拳击和日本刺枪术的崇拜者,他看不起中国武术,甚至也看不起太极拳,包含陈氏太极拳。我们说这些话都是有证据的,请看:

 1、唐豪于1935年,《太极拳根源》中写道:“西洋拳斗,不甚讲势,亦不以胜负为愧为奇,使戚氏(指威继光)生乎今世而及见此艺,必将引之为理想中的拳法。”

 2、同书云:“使戚氏而生乎今日,决不将那些不合时宜花法虚套的武艺,尊为救国的良图。使戚氏而生为今日中国之大将,决不将十九路军抗日大刀,满足地以为曾经杀胜过敌人而自豪。”

 3、唐豪在同书中批刊在1928年张之江创立的中央国术馆,说:“生于三百年后(指距威继光)的今人,识不足以知因变,明不足以察实虚,糜人民的脂膏,设广大的馆舍,集江湖食之徒,演古所吐弃之物,曰:是救亡之良图也!不知此真将亡的现象,吾复何言!”

 4、同书,唐豪引用吴志青《六路短拳》自序中提到美国体育专家麦克乐对中国武艺的批判说:“西人每视我国武术为一种花法,即一种装饰动作之运动;谓体育,则不按生理之次序;讲实用,则为一种配合而成的假式击打术。非若欧美之武术,均系对击而无单练,其攻击防御之法,至为周密巧妙云。”唐豪说:“麦克乐就他所见到的花法套数,下那样一个极正确的批判,当然要为一般依靠这类玩意来安身立命的拳师们所不服。”

 唐豪的这些话完全证明,他是一个崇拜西方拳击五体投地的人,认为中国武术是“吐弃之物”。把这样一个人捧为“中国武术史家”和“现代中国武术史学科的奠基人”(见《中国武术大辞典》唐豪条)是错误的。他实际是个民族虚无主义者,这可由上面列举的他的言论中得到明证。

 《中国武术史》在这段文字中说,陈王廷编了“拳套七路”、“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这种说法,来自唐豪、顾留馨信口开河的主观之见,是不尊重历史的妄言之说。所谓“拳套七路”,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1992年第2版)第4页写道:“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势一路(势名没有重复)、炮捶一路”。为了核实,我们找到徐震编著的《太极拳考信录》,附有陈家沟陈氏两仪堂和文修堂《陈氏拳械谱》旧抄本的全部内容。两个旧抄本含五套捶(拳),这就是被唐顾称谓的“太极拳五路”。我们指出,这两个抄本的五套,两仪堂本称“拳”,文修堂称“捶”,都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同时也没有署姓名,“陈王廷”三字,两本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唐顾说“陈王廷造太极拳五路”纯属主观臆造。陈沟旧抄本称二套为“炮捶”,也不称太极拳。两仪堂本有“太极拳”。注,一名头套拳,一名十三势,即十三折,亦即十三摺也。也没有署名。值得注意的是,四套歌诀标题为“四套——此名红拳”(文修堂本)及“小四套,亦名红拳”(两仪堂本);歌诀内容有“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这明确指出,四套拳是“红拳”、“太祖拳”。这两套拳都是少林拳而非太极拳。

 “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陈氏拳械谱》旧抄本中是没有的,更无陈王廷创造的记载。纯属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一书中信口开河的胡诌。

 《拳经总歌》无作者名,内容有“迎风接步红炮捶”,明确是红拳和炮捶。

 《拳势总歌》也无作者名,内有“探马拳太祖留传”,显系太祖拳。也不是一百零八势,是一百三十三势,大部分是戚继光“长拳三十二势”和《纪效新书》中的枪法、棍法等内容。也无太极长拳字样。

 由上看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对太极拳源流问题,改变了“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立场,是值得欢迎的。然而这一改变是模棱两可的,随时都可以倒退回去。因为他们肯定“陈氏拳械”是陈王廷“创造”的,同时说“从何时起采用‘太极拳’名称尚待考”。这里既没说“陈氏拳械”不是太极拳械,也没说太极拳不是从“陈王廷”开始的。所以,修改是迫于近年来民间的太极拳专家、学者、传人发表大量批驳“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的论文之压力,有充足的史料,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提出有力的证据,不得不修改的。因此,不能认为是修正。他们的根本错误是“以唐顾为史”,并不认真直接研究史料,至今仍奉唐顾为中国武术史家,形成崇拜,把他们信口开河的胡诌视为史料。因此,这一场在二十世纪中国武术史上全球性的空前大辩论,仍将继续下去。对此,我们信心十足,必将把太极拳源流的真实情况告诉全世界的太极拳爱好者,还古人一个公道。

温县的名胜古迹

温县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以及古温国遗址、司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处等众多人文景观。陈家沟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