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有后代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洪秀全有后代吗?,第1张

洪秀全一生共育有十个孩子,除次子早夭外,明确知道所终的仅有被清廷俘获后杀害的长子洪天贵福,三子天光、四子天明,五子天佑和次女天姣在天京城破时被困城中,想必凶多吉少。

洪天贵福还有一个姐姐和三个妹妹,在1861年天王亲自排定的《朝天朝主图》上有“天东驸马”、“天四驸马”、“天西驸马”、“天八驸马”四位驸马的位次,未知这四女当时是否业已成亲,但亦下落不明。

洪秀全后裔:

据说,近年来有人称发现洪秀全后裔,整个家族约有200余人,在安徽淮南生活。

清军攻陷天京时,洪秀全的一名王妃携幼子来喜混在逃难人流中逃出天京,母子俩一路逃荒来到了安徽定远。王妃改嫁程姓,来喜亦过继给程姓人家,改名程文起。

王妃去世前,将子孙们召集到床前,告诉了他们身世秘密,并要求孩子们严守秘密,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程文起于1924年去世,时年68岁。1993年,程家修家谱时,表示要在适当时候恢复洪姓。

据说,安徽淮南程氏已被正式载入《洪氏家谱》。

根据程文起去世时的年龄推算,他应该生于1857年前后。

由于洪秀全的三子天光、四子天明在天京城破时均为11岁,大约在1854年前后出生,来喜惟一的可能性就是幼子洪天佑,其出生年月不详,在1861年被封为幼东王,建有正九重天廷,即幼东王府。

在洪天贵福被俘后所作亲笔供词中,提到天光、天明两个弟弟及其在天朝宫殿中的住处,并未提到幼弟洪天佑,可见此时洪天佑并未居住天朝宫殿,而是住在自己的王府内。

据考,幼东王府在今建康路淮清桥原清江宁织造署旧址。

天京破城时,一片混乱,一向深居内宫的王妃要跑到五里开外的东王府,找到自己的儿子并携之出城,似乎有些出乎想象。

洪秀全是否有直系后代存世,至今难下定论。但在洪氏族人中,确实有逃脱者,其中最有名的当数瑛王洪春魁。

洪春魁是洪秀全族侄,跟随洪秀全参加金田起义,后封瑛王,人称三千岁。

太平天国失败后,他藏匿于广东东莞,为避清廷追捕,逃到香港,在外轮上做厨师。

晚年,他加入了兴中会属会党洪门,改名洪全福。

他念念不忘为天国复仇,与兴中会会员谋划,联络会党在广州起义,准备建立“大明顺天国”,拟举容闳为临时大总统。

1903年,广州各路人马准备起义,因泄密失败。洪全福避走新加坡,1910年去世,终年75岁。

1843年,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一些东西,成立了拜上帝教,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在鼎盛时期,太平军占领了清朝一半的领土。作为一个领导者,洪秀全也因他的时代而闻名。

然而,太平军在鼎盛时期并没有急于推翻清朝的统治。相反,他们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太平军内部爆发内讧,被占城市被清军侵蚀。同治三年期间,洪秀全病逝,尸体藏于宫中,无人哀悼。一个多月后,天京被清军占领,太平天国被摧毁。不管是哪个朝代,反叛都是严重罪行。在那之后,所有与洪秀全有关的人都被杀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洪秀全已经断子绝孙了呢?不是的。早在洪秀全看到情况不对时,他就偷偷派了洪家的一小部分人去日本,为的就是保全族系。但洪秀全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去世多年后,他的后代成为了日本侵华的成员。1943年,一个名叫洪矢崎义郎的日本人带着骑兵来到洪秀全出生的官禄埔村,这个日本人的身份并不简单,他是日本华南总情报局局长。

洪矢崎义郎来到村里,看上去很兴奋。他来到洪氏宗祠参拜,并举行了特别的祭祀仪式。村里的人不太了解情况,也不知道日本人想干什么。后来,洪矢崎义郎解除了村民们的疑虑,他解释说他是天王洪秀全的后裔,这是他祖母告诉他的,他也来到这个村庄来实现他祖母的遗愿拜祭祖先,并且要借洪秀全夫妇的画像和族谱,说是带回日本让父亲瞻仰一番,并承诺第二年还回来,当时被带走的还有祠堂里的一对石狮子。第二年洪矢崎义郎派人把借走的东西都还回来了,但族人们发现这些都是赝品,却也敢怒不敢言。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进行,一队日本兵来到官禄埔村里烧杀抢掠,还准备拆除洪氏祠堂。村民没有退路之际想到了洪矢崎义郎,便派人去找他帮忙。洪矢崎义郎立马派人找到带头军官阻止了抢掠和拆除祠堂,已经拆除的责令恢复。几天后,他又亲自赶到官禄埔村,在祠堂门口贴了一张有他亲笔签名的告示,这才保住了洪氏宗祠。

三十多年后,又有四个日本人来到官禄埔村,也自称是洪秀全的后裔。当他们获悉宗祠里的族谱和画像被当年的洪矢崎义郎调换之后,回到日本后开始寻找。并且在两年后找到了族谱和洪秀全夫妇画像原件,还有那对石狮子,将他们一并还给了洪氏宗祠,如今这些文物都保存在南京博物馆里。

搜索

洪秀全湖北后人

在日本的洪秀全后裔

石达开子孙后代

洪秀全照片

傅善祥和洪秀全关系

石达开女儿照片

洪英伦可能是洪秀全的上五代直系太祖。

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西晋怀帝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婺源、福建汀州等而入广东。南宋名臣洪皓的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晋江。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古代县名)的布心(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

据史料和洪秀全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四世,有洪氏念九郎(即梅州市梅县区石坑洪氏始祖)率妻子由丰顺布心迁到广东程乡县石坑堡杨梅圳(即后来的嘉应州石坑)定居,始建围屋“梅魁第”。

清朝康熙年间,洪秀全太祖随其父由嘉应州石坑堡(今梅州市梅县区石坑)迁往花县(今花都区)官禄布村居住(另有一说是:先迁福源水村后再迁官禄布村,但族谱中并无记载福源水村,只记有官禄布村,而洪秀全题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诗序说:洪英纶系由嘉应州石坑迁居花县福源水村)。

洪秀全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村后的第六代。 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和反金爱国民族英雄。

据传说,清朝嘉庆初年,梅县嘉庆州有洪族第十一世祖洪㳂三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洪㳂三去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

洪㳂三生有4个儿子,老二洪英伦懂得风水相术,他得知风水大师赖布衣在花县发现芙蓉嶂是块风水宝地,于是便按照诗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此诗云“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左有莺蜂窦,右有覆船岗。鲤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这是赖布衣诗中前几句。至于诗中的最后两句“谁人葬得中,世代出公侯。”就使英伦难解其中奥妙。他想来想去,认为把父亲洪㳂三的墓迁葬到这里,可以福荫后代子孙,得到“封侯”。后来他邀请了另一位风水师再到土地坛堪察,在土地坛南面山麓,选定位置,这才把父亲尸骸迁葬到此,重建了坟墓。墓形像一座太师椅,用青砖砌结,正中有载冠花岗石造的墓碑,碑上款刻“嘉庆二十年秋谷旦吉日重修”,正中是“清显祖考讳㳂三洪大人墓”,落款是“祀男英绎、英伦、英缄、英纬、孙会玄同立。”

到1851年,洪㳂三的第六代传人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定都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天王。

洪秀全有后代吗?

洪秀全一生共育有十个孩子,除次子早夭外,明确知道所终的仅有被清廷俘获后杀害的长子洪天贵福,三子天光、四子天明,五子天佑和次女天姣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