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序的第五届续修宗谱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6收藏

源流序的第五届续修宗谱序,第1张

前四届谱序对宗谱要义的论述十分精辟,现代学者认为正史、方志、宗谱三者组成了中国的历史大厦,而数量之多,影响之广首推宗谱,宗谱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典籍的组成部分,它不但为正史和方志提供可靠资料,还为人口学、遗传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

宗谱是本着同根相系,长幼有序的原则,祥明记载了本族渊源和祖辈勤劳节俭、艰苦创业的绵长历程,表彰孝敬长上,睦邻和亲,道德高尚的族人和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优秀宗亲,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激励族人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它不同于只记载帝王将相或少数代表人物的历史书籍,也不同于各种人物词典只记载与专业有关的人物简介。马克思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们都认为劳动人民和普通百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都为历史的前进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他们竖碑立传是理所当然,用文字记录他们平凡的一生正是体现了普通百姓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我国早在周代就设立“小吏”,掌诸侯志乘,是宗谱之始。秦汉时期中央设“宗正”,位列九卿,其职责主要是“掌亲属”,编修和保存帝室及诸侯王族的谱牒。东汉时一些名门望族编修民间家谱,如《杨雄家谱》、《邓氏家谱》和颍川太守卿氏《万家谱》先后问世。东晋贾弼撰《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氏簿状》,萧梁王僧儒撰《十八州谱》、《百家姓》、《东南谱集抄》史称贾氏谱学和王氏谱学,成为两个典型的谱学世家。民间修谱从此盛行,家必有谱,官必有籍,婚礼选择都依据谱籍。到了唐代开科取士,门阀观念减弱,谱牒为用也渐次减弱,但一些著名文人和历史学家如刘知等许多人物仍然纷纷参与编撰谱牒和谱学著作。到了宋代欧阳修和苏洵又各创谱式,在理论上更加完善,使民间修谱规范化,形成欧苏两大派,到了明代,欧苏二体逐渐合流,演变成欧苏合体的规范化模式。司马光、郑樵、王安石、文天祥等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也都参与谱牒和谱学的编著,明清以来修谱之风更盛,遍及全国。民国时期各族各姓普遍续修一至二次,我崇让堂抗战前夕续修一次,至德堂抗日前后各续修一次,有的姓氏修全国大统谱,1947年吴氏在《大公报》上刊登启事,发起编修吴氏全国大统谱,因战事暂辍。解放初始完成付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人都潜意识的认为宗谱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为避嫌,多将宗谱当废纸处理掉了,看到宗祠被改作他用或被拆毁,续修宗谱一事更是无人提及,但是也没有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批判宗谱的文章,也没有听说过政府在大小会上批判过宗谱的事,即使是在那极“左”的年代和政治运动中,人们也只是将宗谱收收藏藏,从没有听说过因宗谱而获罪名的。相反某些人和事在宗谱上得到印证者常常批露于报端,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路过家乡时,还按古代谱式亲笔书写了本房亲属的家谱谱稿,北京图书馆清理出2250种宗谱供人阅读,上海图书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派人到全国各地抢救宗谱,广乏收购,收藏了一万二千多种近十万册家谱,包函3328个姓氏,其中吴氏宗谱就收集到436种,前几年还编纂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供人们查阅。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精神振奋,意气风发,面貌为之一新,如我族岳西一支成员,是清嘉庆年间,正极公去世后夫人背着丈夫遗骨,带着四个儿女逃荒到岳西高山垦荒,相传九代已繁衍到110多人,改革开放解决温饱之后,子弟都进了学校,现在涌现出六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女研究生。这样的好时代,值得大书特书,如实记载,因此全国各地民间修谱已很普遍,三环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姓氏通书》、陈、罗、赵、吴、陆、李、刘、王、黄等姓的通书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出售,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韦氏通书》《廖氏通书》《覃氏通书》最近也正在编写《吴氏通书》。山西社科院出版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编印了《中国宗谱目录》,《光明日报》、《文汇报》不断发表宗谱的有关信息和谱学文章,中央电视台和不少省市电视台,都连续播映了《百家姓》和表扬了“松花江畔修谱人”——尹律山的感人事迹。1994年已故胡耀邦总书记的故乡编印的《胡氏家谱》就得到了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指导和支持,1999年元月上海举行了“全国谱牒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1983年台湾举行了“亚洲族谱学术讨论会”,美国每年出版上万种各式家谱。江西、浙江、广西等各个省、市、县的许多姓氏大都续修了宗谱,安徽省各县市也都印刷了几百种家谱,安庆新编的《高氏家谱》、《马氏家谱》、《李氏家谱》、《刘氏家谱》、《戴氏家谱》、《斯氏家谱》等等几十个姓氏的家谱,谱式各异,五彩纷呈,印刷也很精美。今年四月无锡吴氏再次发起编修《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我崇让堂趁此归宗,将本届宗谱呈送泰伯始祖庙。

纵观我国谱牒,无不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层面,本届续修家谱,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有序的记载我族成员。以期达到敬祖、存史、育人的目的,续修不是单纯的延续补充,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编辑,收入对象是:1937年健在和本年以后出生的男女成员凡自愿入谱者,均详明载入,女儿和儿子一样列为传主,传文栏内记载配偶和有血缘关系的人,女儿可记到第三代,其后代愿随吴姓,则按传主另书传文,以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传文记载生、卒、葬、时间、地点和对社会某一方面作出的贡献。除载明职业外均是务农,生不立传已是约定俗成,为了表彰宗亲对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鼓励族人求学升造,积极向上,设《鸿爪篇》,将有一定社会地位,学位,和职称的个人简历一一编入,虽不同于老谱模式,意义却十分重大。对于老谱原有内容一般不做更动,依照老谱的凡例给予编印,为便于阅读,将《源流序》译成白话文附后,其他古文字的七篇序言和记加以标点和注释,《书讳书字辨》也加标点印于卷首,老谱的传记也由福歆加以标点和注释。为了便于查阅,不少卷的采编人编制了世系简表,附在每卷之末,一目了然,也是创新。对于十条家训,四种礼说和五篇祭文,已跟不上时代要求,以法治国,无须另立规矩。社会在前进,礼制、祭祀亦有新的风尚,所以将这些内容加以标点编入附录,供后人和学者们以作资料研究,还有三大本公堂契据和法院判词,已无保留意义了。老谱古文的标点注释皆经祚宁先生校勘、补注,照片由祚林拍摄。

认祖归宗,热忱欢迎,怀宁县小市镇,禅师村,兰桥队我吴氏连松公房曾单独修谱,因乱谱失,仅保存先祖牌位,记载了历代先人的名字,其字辈是“神武成周德,诗书发世昌,曹邦传祖志,君伐永贤良,谋事补诹知,斋悦映吾疆。”他们每年清明节祭祀时都在老屋旁向崇让堂原三公房的国祥、国圣、国贤三公之墓祭拜,认定此墓是他们的祖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这次得到崇让堂修谱的消息,即派世烈为代表与谱馆办公室主任福钦联系。要求认祖归宗,理事会一致表示欢迎,七月十四日由邵绿、怀宁、福潭、福钦、祚林五位代表前往兰芝桥会见宗亲,受到世烈、世鼎、世恒、世节、世新、世明、昌质、小平、昌节、小龙、昌龙、昌南、昌飞、昌燕、昌虎等十五宗亲鸣鞭迎接,亲切握手,相互问好,议定连松公后裔108人全部载入崇让堂第五届宗谱,字辈从世字辈改为自字辈,余类推。因祠堂被焚,尚未恢复,连松公等先人牌位置原厅供奉。话别时又鸣鞭远送,依依不舍。

由于我族面广人众,在谱人数巳达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三人(传主人数二万四千四百四十一人 夫人数一万五千八百八十九人 女儿未列入传主者一万四千零四十一人)其中在世入谱人数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在世传主数一万零五百三十人 在世夫人数五千零二十六人 在世未列入传主女儿数一千九百五十四人)。分散在海内外及各省市,无法联络,遗漏者数千,新谱问世就可以起到宣传作用,望各地族人闻讯后主动与谱馆联系,将自家谱稿寄来,在适当的时候再编一本补遗。

本人才疏学浅,谱成匆匆,漏舛讹,统叙失谋,创新亦或违例有待后贤重纂完善。本届宗谱全赖各位副总编、责任编辑、特约编辑以及征稿采访者的共同努力,他们不但分文不取,不少人还私下贴补邮电、交通费用,难能可贵,两年半的努力终于修成五届宗谱。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世孙怀宁敬撰

二000年十月

《说文》中有“姓”字,从女旁,生亦声。此字始出现时已比较晚。殷墟甲骨卜辞文字中虽已有几片残辞中见到“姓” ,但与《说文》所列这种会意兼形声的“姓”字似有不同,由于甲骨卜辞残破,其在卜辞中用法多不详,仅一片略能知道是作女子之名或字,此种加了女旁(性别符号)之字,一般只作为女子个人名号使用,不同于《说文》中的姓字。西周古文字中尚未见姓字。春秋时代中期末叶的齐器铭文中有一汉字,左边是“亻”字旁,右边是“生”,不从女,从人。这个汉字亦见于战国时代玺印文字 。战国时代晚期秦诅楚文方有“姓”这一汉字。由此可知,“姓”字古义上要需从对文献记载爬梳整理去求得。

杨希枚著《姓字古义析证》,对“姓”字在文献中的用法详加整理,得出结论是“姓”字古义有三:其一,训子或子嗣;其二,训族或族属;其三,训民或属民。 朱凤瀚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将“姓”字在先秦时代的含义如下:

其一,实前义是女子所生的子女。《说文》:“姓,人所生也。占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户,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所谓“人所生也”即母所生之子女。《左传·昭公》所谓:“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 《左传·昭公》:“二后之姓,于今为庶。” 《礼记·丧大记》:“父兄子姓立于东方。 (郑玄注:子姓,谓众子孙也。姓之言生也。)”等例中之“姓”皆属此种本义。

其二,“姓”即是子女,子女相为亲,相组为族。所以广其义,姓可作族属、族人解,亦可以进一步将之理解为泛称的“族”的意思,如殷墟卜辞中之“多生”西周春秋金文中之“百生”。在卜辞中“多生”是指占卜主体(王)的亲族。西周金文中的“百生”,从铭文内容看,可以用来称本族族人,也可以泛指没有亲族关系的其他族的族人。至于东周文献中所见的“百姓”,则不仅可以有以上“百生”之义,而且有的含义更广泛,几乎近于今日所说之百姓,即民众,旧解或将”百姓”释为“百官”,其说不可信。

其三,“姓”本义既为女子所生子嗣,则同一女子所生子嗣组成的亲族也可以称为“姓”。以表示其同出于一个女性始祖的这种特殊的亲属关系。这是“姓”的另一引申义。此种亲族组织强调女性始祖,则当如许多学者所推拟的。其最初必形成于母系氏族社会中,即夫从妻居,子女属于母族,世系以母方计。对于这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组织的名称,杨希枚先生主张称为“姓族” 。典籍所记姬姓、姜姓,最初应皆属母系姓族,姬、姜则是此种母系姓族之名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妻从夫居,子女不再属母族而归于父族,世系以父方计,所以母系姓族遂转为父系姓族。此后,父系姓族仍然使用着母系姓族的名号。今日所见古姓族名号如姬、姜、姒、妫等皆带女旁,虽造字时间不早,但从女可能表明其本原与母系姓族有关。父系姓族所以沿用之,则当是因为在母系向父系转变之初,子女虽已属父族,但仍以其母之姓族名号为族名,后延续作为父系姓族的名号,同于传说的黄帝诸子异姓之例。在商代、周代这一历史阶段,诸父系姓族实皆已分化为若干独立的、以宗族形态存立的分支(即卜文所谓氏)但姓族在商代的作用仍比较明显,仍有实体性质,可以认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家族。姓族到周代后多只有名义上与观念上的作用,已非实体,不具有组织上共同的联系与政治、经济或宗教生活,亦即不属于所谓的家族。

其四,“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 ,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又如《左传·哀公》“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 很明显“姓”在这里是指吴女所属姓族之名号,即“姬”。所谓姓族之“姓”与作姓族名号讲的“姓”是一实一名,属于两种概念范畴,所以会发生此种混同,当如杨希枚先生所言是由于名代表实,积久而以实为名,于是产生姬、姜之类姓之名号就是姓的概念。司马迁在《史记》中常言姓某氏,没能区别古代姓与氏之不同,但他所说的“姓”意思即是指姓族之名号。 “氏”字最初造字时本义已难知。《说文》以巴蜀方言训解之,当非其本义。此字在殷墟甲骨刻辞中仅一见,刻辞残破,含义亦不明。西周文字中“氏”字巳较常见,其字义与东周文献中“氏”的含义有彼此相同者,故并在一起分析,其主要用法大致是:

其一,指称个人。有多种用法:如可以接在官名后,作官称,像师氏、尹氏等。《左传·昭公》讲少昊氏诸鸟官名 ,亦是鸟名加氏为称。接在爵位后表示尊称,如“侯氏”。接在字或亲称后表示一种较亲近的称谓,如伯氏、叔氏、舅氏。接在姓后,指属于该姓族的女子,如“姜氏”“姞氏”“任氏”等等。接在作为家族组织讲的“氏”之名号后,指称属于该家族的个人,如叔孙氏、雍氏、庄氏。 除以上用法外,东周典籍中称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部落首领亦在其名后加氏为称,如“黄帝氏”、“少昊氏”、“共工氏”等。

其二,与表示姓族之“姓”义同,如《左传·昭公》:“姜氏、任氏,实守其地。” (杜预注:姜,齐姓;任,薛姓。)又如《国语·周语上》:“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此“姜氏”即“姜姓”,但这种用法较少见。

其三,指一些上古的部族,《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除此所谓有夏氏、有吕氏外,《左传·襄公》的所谓陶唐氏、御龙氏、豕韦氏、唐杜氏 等等,以及《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述诸上古国族,均未必是单纯的血缘组织。刘师培《释氏》论及此种氏:“是氏即所居之土,无上则无氏。”其实质乃是一种非单纯血缘关系的政治区域性集团。 先秦典籍在记述商周时代的历史时,已很少使用此种含义的氏的概念,只是偶用以称一些边远地外的部族,如《国语·周语上》中“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之“犬戎氏” 。

其四,指一种家族组织。此种例子很多,如《左传·昭公》叔向曰:“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 可见羊舌氏即叔向所属宗族的十一支分族之一。《国语·晋语八》:“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韦昭注:“宗,同宗也。” 由知羊舌氏本身亦构成宗族。《左传·昭公》:“子皮之族饮酒无度,故马师氏与子皮氏有恶。” 子皮氏显即子皮之族。《左传·襄公》:“初,子驷与尉止有争……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候氏、子师氏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这五氏亦即五族。《左传·哀公》中宋皇氏、灵氏、乐氏又称“三族”。 《国语·晋语九》:“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辅氏即从智氏中所分立出来的,智果本人之近亲家族。以上文字可说明氏即族。实际上《左传》、《国语》中凡列国卿大夫家族多称“某氏”,如鲁桓公之后称“孟氏”、“叔孙氏”、“季氏”,齐国的“崔氏”、“田氏”,郑穆公之遗族统称“穆氏”等,皆属于氏的此种用法,显然不同干上述那种非单纯血缘关系的政治区域性集团之氏。指称家族之氏,已经见于西周金文,如散氏、虢季氏等。春秋金文中所见厚氏、干氏、彪氏、京氏也是。这种属于家族组织的氏与姓族的关系,当如《史记·高祖本纪》索隐引《世本》所言:“言姓即在上,占氏即在下。”即是说氏是统于姓族之下,二者有主体与分支的关系。

其五,“氏”亦可专指族氏这种血缘亲族组织之名号,也可以说只是一种标志。如《左传》中可见有“某氏之族”之称,如“游氏之族”,细析之,所谓“某氏”在这里实仅专指该族氏之名。又如《左传·隐公》:“公命以字为展氏” ,即是命以“无骇”之字“展”为其氏名,称展氏。郑樵《通志·氏族略》列举了多种氏名来源,如“以官为氏”、“以地为氏”等,此种“氏”均是指族氏之名号。“氏”亦与“姓”一样,具有名(族名)实(族之实体)两种含义。由此也可以进一步领悟到作为亲族组织的氏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凡称“氏”,皆表未该亲属组织有自己独特的名号。按照典籍中旧有说法,也可以说是有个独特的家名。所以所谓“立氏”不仅意味着在组织上相对独立,而且意味着起一个足以表示其独立性的名号。

其六,在西周、春秋时代,作为贵族家族之“氏”,虽本身是血缘组织,但往往不是以单纯的血缘组织形式而是以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休的形式存在,其自身只作为这共同体的核心。此种共同体有时亦可以“氏”相称。如《左传·昭公》记载昭公伐季氏,叔孙氏之司马言于其众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因。凡有季氏与无,于我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也。” 可见这些家臣、私属是将“我”归入叔孙氏之内。此时的叔孙氏严格起来讲,不是指叔孙氏家族组织,而是指包括其家臣、私属在内的共同体。但是,此种用法的“氏”显然是由“氏”的亲属组织含义引申而来,并不能因为有此种用法,而认为所有的“氏”皆是指此种共同体。 第一:皆是血缘亲属组织。

第二:以外婚制为正常属性。

第三:均是一种单系的继嗣群,即父系的继嗣群。 第一: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第二: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如晋卿士会,以士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当是以官为氏,但士会由于食采于随、范,在《左传·文公》曰随会 ,《左传·昭公》曰范会 。《国语·晋语九》所记晋智氏之族人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即是智果,又称辅果 。

第三: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层次的氏组织随着血缘关系与其作用范围的减弱而渐渐不再盛行,渐向单层次发展。但较大的氏组织内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第四: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此从周代青铜器铭文资料可知,如:父为其女制媵器,在铭文中称其女名为“夫氏加女姓”,如辅伯鼎铭。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称其名为“夫氏加己姓”。夫为其妇制器,在器铭中称妇名为“妇之父氏加妇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铭。可见出嫁女子在夫家并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阳),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源流序的第五届续修宗谱序

前四届谱序对宗谱要义的论述十分精辟,现代学者认为正史、方志、宗谱三者组成了中国的历史大厦,而数量之多,影响之广首推宗谱,宗谱是中华...
点击下载
上一篇:薛姓是怎么来的下一篇:家谱是什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