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徐”的历史和由来?
徐姓起源
1、以国为氏。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周初,以今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吴国吞并。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从若木至徐偃王共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击败。后又封徐偃王子宗为徐子。春秋时,徐国被吴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
2、清代满族姓氏舒穆禄氏改为徐氏,如徐元梦,为满洲正白旗人。
徐姓郡望堂号
暂无!
徐姓家乘谱牒
暂无!
徐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江苏海县山东巨野县、沂水、临沂河南濮阳。
徐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徐偃王:周穆王时徐国之子爵诸侯,以仁义治国,因得朱弓矢,以为天瑞,遂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从之者三十六国,穆王令楚伐之,偃王爱民不战,遂为楚败。
徐福:秦时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详。始皇闻东海祖洲有不死之药,遣福乘楼船,载童男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或作“徐市”。
徐敬业:唐徐绩之孙,有勇名,屡从绩征伐,袭英国公爵,坐事贬柳州司马。后与骆宾王等共讨武后,兵败,为其部下所杀。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明代濠州人。助朱元璋起兵,屡立战功,率兵北定中原,入燕京,为开国功臣,官至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徐悲鸿(1892~1952):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毕业。历任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义等国展览。以改良国画,发扬中华艺术为终身事业。工西画,善写动物,国画以马为最驰名,笔法简练明快,富有生气,能够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着有中国画改良论、美与艺及画集。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以字行。浙江海宁县人。曾留学英美,以新诗、语体散文著名,风格瑰丽。历任北京、东吴、中国各大学教授,为北京晨报诗刊及新月月刊主编。
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2位。姜姓源自炎帝神农氏,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另外,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例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目录
姜氏起源
迁徙分布
姜姓名人姜子牙
姜小白
姜维
姜夔
姜才
姜立纲
姜肱
姜彭
姜宸英
姜宜
姜思周
姜炳璋
姜桂题
姜镜堂
姜东
姜亮夫
姜姓郡望
姜姓堂号
姜姓辈分
姜姓诸氏姜氏起源
迁徙分布
姜姓名人 姜子牙
姜小白
姜维
姜夔
姜才
姜立纲
姜肱
姜彭
姜宸英
姜宜
姜思周
姜炳璋
姜桂题
姜镜堂
姜东
姜亮夫
姜姓郡望
姜姓堂号
姜姓辈分
姜姓诸氏
展开 编辑本段姜氏起源
姜姓起源有三: 1、炎帝神农氏。《说文》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 传说中的炎帝,即 炎帝神农氏
神农氏,相传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2、出自桓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唐代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据《宋书·吐谷浑传》所载,宋时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满八旗姜佳氏改为姜姓;除此以外,今满族、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1)、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辅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建吕国,复赐以祖姓姜,以续炎帝香火。炎帝部分子孙,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为其他姓氏,姑且不论。夏商以来,姜姓,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显诸侯,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一支,为 姜姓
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炎帝出生的姜水,姜姓的发源地,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金学孟曰:“其中一支西迁甘,史误为姜戎,其实为中原炎帝部落后裔”。 (2)、“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国,创建始祖是吕国的吕尚(潘承祥语)”。史书记载说:“吕尚,姓姜名牙,掌四岳有功,子孙从封姓。”吕尚,既为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姜子牙,因他治四岳有功,被封于吕,故从封姓改叫吕尚。和封底其子孙世袭齐国国君,历29世。后来齐国在战国时被田和所灭,齐国变为田氏政权,其子孙后代分居各地,多以吕为姓。也有姜姓《左传-桓公十八年》述其事(此为《左传》中第十五项用“通”记载之事):“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这些婚外恋活动,《春秋》载作“纯客观报告”状。如“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3)、战国时期(据史书记载),田和灭齐姜子牙后代西迁移西戎---姜戎一支,东渐入陕,公元前368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约于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领迁至晋南,属于晋国。西汉以前,姜姓,其后代继续东归河南等地,不断繁衍发展,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省境内的姜氏,到了汉代已发展成为一大望族。西汉初,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西汉为充实关中人口,时刘邦采纳娄敬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关东大族迁至关中,姜氏望族被迫从关东迁徙至关中,此后遂世居天水(今属甘肃),又返回西戎故地,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 (4)东汉末、三国---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后姜氏已有徙居到今四川者,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南)。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居川。汉代到唐代,天水一直是“姜氏发展繁衍中心(姜方语)”。两晋南北朝时期---为避战乱,姜族纷纷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四川姜族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张友茂语)”。 (5)、唐代,四川姜族一支,出蜀北,转汉中,入天水,继续融入姜姓发展繁衍中心地。便是蜀国北出汉中,西迁甘肃天水的那支,姜方为三国名将名臣----姜维后裔。其中天水姜维后裔,乃唐舒州刺史姜神翊的先人。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神翊后裔,为保血脉,继续远迁蛮荒之地,发展成中派天水分支---九真姜姓,因其族人仕途而南移福建,后沿海岸线西迁广西。 (6)、南宋末期---姜氏河南。姜方的先人,因忽必烈军团,远征大理国,姜族一部自广西北还中原故里---河南,融进当地姜族土著居民之中。明洪武年间---此支系继续在豫繁衍生息,复成望族。清---其一脉,就是姜世良11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其一脉,迁往海岸城市青岛等地,暂居齐鲁境内。 (7)、其族人居小青岛,以捕鱼为生。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改名为“青岛百合”,或“百合绿岛”。姜先人退出该岛,去海岸内定居。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侵占了青岛,地名全换成日文名称。姜方曾祖父,因抗拒日本黑暗的殖民统治,而投身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牺牲。其祖父,于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一律将日文的名称改为中国的名称)前夕,“西返中土河南故地,形成现代姜方的河洛近祖(日不落语)”。当代,全国已形成四川西部、山东东部、东北、河南四大块姜姓聚集区。 姜姓图腾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西戎也有以姜为姓的,故称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后逐渐东迁,约于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领迁至晋南,属于晋国。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省境内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到西汉初,为充实关中人口,姜氏从关东迁徙至关中,此后世居天水(今属甘肃),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到了汉代,姜氏已有徙居到今江苏、四川者。但是,直到唐代,天水仍是姜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唐、宋时期,姜氏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等地方及广东琼山。到了明、清时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陕西、湖南、贵州、湖北等地。据姜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姜世良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并在此发迹。其后代子孙繁衍,又有分支徙居广东陆丰盐墩乡,继续繁荣发展。后来姜世良11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此后,闽、粤姜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有的又远播海外。
编辑本段姜姓名人
姜子牙雕像
姜姓名人,最早的是周时的姜子牙。此后,历代不乏杰出人物。东汉的隐士姜肱,史书称其“家世名族”,他不仅学问高,而且与二弟姜仲海、姜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兄弟相互友爱, 姜子牙
常同被而眠,后人常用“姜被”比喻兄弟友爱。东汉还有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其后发展成为姜氏较为繁盛的一支。 三国时有蜀汉的姜维,天水人,本为魏将,后归蜀,得到诸葛亮的信任。曾继诸葛亮之后继领其军,后任大将军,是位有名的大臣;唐代,有两位姜姓宰相,除姜公辅外,还有唐高宗时宰相姜恪;南宋有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工诗,精通音乐,满腹经论,可惜由于当时秦桧当政,因姜夔唾弃他的为人,后隐居;南宋还有名将姜才;明代有书画家姜立纲;清代有文学家姜宸英,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善工书法,能诗文,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姜镜堂等。
姜子牙
本名吕尚,姜姓吕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小白
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 姜小白
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
姜维
(202年—264年)字伯约, 汉族,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
姜夔
(jiāng kuí 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
姜才
(-1276)南宋末抗元将领。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位蚌埠市东南))人。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姜立纲
(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中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肱
字伯淮,东汉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它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后与徐稺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暗,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新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欲借宠贤德,以释众望,乃白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身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诏书至门。肱使家人对云“久病就医”。遂羸服间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召命得断,家亦不知其处,历年乃还。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颂之。
姜彭
江苏扬州人,清初著名书画家,画翎毛当时盛称第一,于山水则法明代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
姜宸英
浙江慈溪人,清初书画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能诗文,工古文,善画墨,精书法,行草尤入妙,年七十始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有《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后人辑有《姜先生全集》。
姜宜
如皋(今属江苏)人,清代女书画家,善墨兰及竹石,工诗。
姜思周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
姜炳璋
象山(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石泉县知县,多善政,民有“慈父母”之称,又署江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姜公堰”。
姜桂题
安徽亳县人,清军将领,早年效力僧格林沁麾下,后投左宗棠,历任直隶提督、热河都统、兼毅军军统,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爵,袁死后,归附皖系。
姜镜堂
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等。
姜东
当代著名画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姜亮夫
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
编辑本段姜姓郡望
姜姓在长期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 1.天水郡:西汉置郡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移治上圭阝(今甘肃省天水市); 2.广汉郡:西汉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3.河南郡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堂号:姜姓以“天水”、“龙泰”、“稼穑”、“渭滨”、“敬睦”、“云磬”、“森阳”等为其堂号。 4.渭川郡:姜子牙的后裔,分布未详。江苏连云港赣榆县志里面记载,姜姓,石桥镇居住,乃是姜子牙的后裔。
编辑本段姜姓堂号
中华姜氏堂号大汇集 这是本人多年来收集的姜氏堂号:(目前已知堂号有56个,以下未尽录入) 堂 号 分布地 天水堂:湘阴姜氏始祖:[后周]姜松年; 先祖:姜应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后裔、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姜姓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 渭水堂:江苏沭阳、福建。山东盐城姜姓始迁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诏自姑苏迁徙、合肥姜氏始迁祖永贵,明洪武初自句容迁合肥东乡浮槎山。 渭滨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庄,为汉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传世,大被流芳。 敬义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南湘潭中湘姜兴禄、添恩、添佑派下、四川、湖北阳新、大冶、武汉等地以及浙江遂安城西敬义堂、新定渭川姜氏。 寅清堂:为孝友堂分支,为孝友堂分支,湖北华荣郭店姜姓 表海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北武汉黄陂姜家湾2500人,江苏赣榆县石桥镇人近6000人。 孝思堂:福建石狮市姜厝姜姓,目前135户,男丁300余人。 敬睦堂: 敬胜堂:浙江馀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 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荫堂:湖南宁乡 森阳堂: 龙泰堂: 云磬堂:湖南长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宁乡始迁祖:[后唐]姜德厚 瀚静堂: 河北 始迁祖浩,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 安徽安庆地区和湖北黄梅地区 宝璜堂:湖北湖北汉阳、打虎庄16庄、 崇本堂:浙江鄞县姚江姜氏、鄞东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东青林姜氏 经草堂:东禅来经草堂,浙江黄岩,黄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馀庆堂:(余庆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苏丹阳滕村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敦睦堂:山东莱阳姜氏 孰乐堂:湖南宁乡 敦伦堂:湖南邵回 瀚静堂:始迁祖:[清]姜浩 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致远堂:昌邑姜氏 享典堂(惇典堂):浙江金华姜氏 贻安堂:凰林姜氏 聚仪堂:浙江省龙泉市城北乡,字辈“洪、昌、乾” 东海堂:山东 仁德堂 : 山东烟台福山肖家沟,始迁祖姜苛 忠仪堂:山东 贵三堂:清朝年间,姜洪令、姜申令、姜玉令带领姜贵春、姜贵林、姜贵芝,在辽宁庄河县鼓山沟,开办的以抬钱生意为主。后因枪支官司和经营不善而关闭。 善庆堂(善庆堂) 开阳姜氏 获胜堂(获胜堂) 养拙堂 山东峄县姜氏 始祖姜垒于清乾隆年间由滕县迁入 700人 (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堂号系清咸丰帝所赐) 璜瑛堂 湖北枣阳,明代从江西迁移到枣阳 峝支堂:山东海阳,始迁祖:[元]姜朝阳,字桐臣,元时自海阳猪湾村迁居同邑槐树底。 寿世堂:浙江江山文溪姜氏,始迁祖:[宋]姜屿; 先祖:[宋]姜璿。以及潭源姜氏、嘉湖姜氏 飞熊堂:先祖:姜东道; 先祖:姜东述; 先祖:姜东遐 叙伦堂:浙江兰溪泽口姜氏,始祖:[明]姜文二。 乐颜堂:延令姜氏始祖英四,原籍江西南昌之沙湖,明嘉靖时,其子真九[明]、先三[明],迁居当涂洪山,真九之子後归南昌,先三子孙落籍当涂,清初,其後裔再徙泰兴 追远堂:江苏武进西林姜氏始迁祖宗扬,谱称明永乐初自濑水(或云云阳)迁武进西林 鲁文盛堂:湖南岳阳巴陵姜姓始祖松年,北宋初人。始迁祖十三世孙时升,宋嘉定间由江西分宁县陂山迁巴陵一都梅田。
编辑本段姜姓辈分
姜姓字行辈分严谨有序: 《唐姜公辅主修姜氏统总谱合大成派系50世》 世运承先泽 光华继后如 家国文明远 廷贤任尔思 一邦登政仕 永绍吉人图 三伯从公久 天壁可为谟 子能辉前志 兆泰俊良储 井泉庄姜氏为接“储”字辈下延 储文茂胜永 大守志兴启 贤能道仲时 金常必正家(之) 迁至北京的姜姓氏族字辈,接“家”字辈下延: 书文仲永严 才丰志训贤 侯武德秀昌 丁书相信唐 英双乔如坦 祖士育卞恒 义全工画炽 海言东慧婵 姜姓合大成统一字派如下: 孝友本厚 俊秀芬香 前传衍庆 勋烈降昌 肇基建业 丹书训详 英才左汉 忠信相唐 封侯赐爵 祖武留芳 姜姓特殊的字辈: 1.循环用字字辈 2.按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的字派来进行循环 赣榆石桥镇姜家辈分:(……开知银 守先启厚 同月效贤 天伦红日…………)始于元时端祖,我辈厚字,祖父讲从姜太公算起,我是117代。
编辑本段姜姓诸氏
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经考证,从姜尚起到现在,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的起源,但是姜姓却是他们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吕姓、许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章姓、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卢姓、骆姓、左姓、充姓、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1]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话,姜姓的分支姓氏则达到247个。[2]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
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渤海郡:
“勃海郡”的历史最早设立于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属幽州。治所在浮阳(今天河北沧县东南旧沧州)。下辖二十六个县,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的无棣、乐陵、庆云和河北的海兴、黄骅、盐山、孟村、南皮、沧县、东光、阜城、青县、大城、文安、安次以及天津的静海、武清等县。东汉时辖县有变动,文安等县划归河间国,原属信都国的莜县划归勃海郡。东汉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勃海郡治迁到南皮。改由冀州管辖。至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改勃海郡为渤海郡。
另外,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先称为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国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陆量堂:汉朝时有须无封爵为陆量侯,四代世袭,其后裔子孙因以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务本堂:常州、无锡、常熟等地须氏之堂号。资料有待补充。
孝义堂:浙江绍兴虞南须氏之堂号。资料有待补充。 3须姓家乘、谱谍、家谱文献
江苏常州须氏续修宗谱二十卷,(清)须敏来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务本堂木刻活字本。注:始迁祖为[明]须良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家谱学会苏慎处。江苏须氏续修宗谱四卷,外编一卷,(清)须惠清、须应模修,清朝末期“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注:记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江苏常州三河口须氏家谱,(现代)须氏合族编修,苏慎协助,在溯起元朝的老家谱基础上续修,2008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镇须氏宗祠。并公开发行。
注:清朝末期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是(清)须敏来、须惠清、须应模三人共同纂修,都乃须姓江南第十七世孙,(无锡)金匮须姓后裔。
浙江绍兴虞南须氏宗谱三卷,(清)徐辅臣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孝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注:卷端题《古虞须氏宗谱》。
4江苏南部地区须姓起源、分布、迁徙状况:
现生活在江苏南部地区(无锡、常州、常熟)一带的须姓、上海市嘉定、宝山、普陀、松江等区的须姓以及浙江绍兴须姓,据能够查得到的可靠资料,都系出自周初须句国须氏后裔,世居渤海。这一支毗陵(常州)须姓的先祖是于元末明初为避战乱,从“渤海郡”的河北、山东一带(具体地点出处不详)迁徙到江苏南部的常州浮桥定居。
江南常州浮桥须姓第一世祖是须良德,字克遐,生于元代至治元年(1333年),卒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享年八十七岁。以后,良德公下传到第七世时,有卿长、仰长兄弟同迁常熟花林,后世分为南、北须家巷、黄草堂、小渠里、东田头、塘桥、查家桥等支派。分支到当时的地名为金匮怀仁乡常熟查家桥,第九世会萱公迁无锡(金匮)怀仁乡,后世分为羊尖、荡口、萧家坝、顾山等支派。第十二世季由公迁江阴,后世分为祝塘、长寿、花塘、跳头等支派。另常州须氏后裔有迁居丹阳大华支、宜兴屺山支等。自良德公到江南定居至今已约有六百六十多年。
在1905年老谱的基础上,常州须姓氏族后代经过许多的辛苦和努力,终于在2008年8月8日“务本堂”新的家谱在江苏常州出版, 并于2009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八,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镇举办隆重的祭祖仪式,分发了新谱。非常可喜可贺。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1905年以后在无锡、江阴、常熟一带的须姓人员因外出求学而远走他乡,因战乱中须氏家族遭受重创等原因,大部分须姓人就分散到了全国各地、也有漂洋过海分布到海外,导致有许多情况还不清不明,我们仍在继续努力的寻访中。若有须氏后裔发现此帖,或发现浏览此贴的朋友,在您周围有须姓的朋友,敬请提醒告知其留意此帖,并可以在此贴回复中与本人联系。我乃平民百姓,文章实属一家之言,如有错误或不当、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前辈、老师、专家、学者给予指正、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先秦时帝王的子孙多称王子、王孙,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就称为王氏。例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晋、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王子无忌以及田氏齐王等等,都有子孙称为王氏。由于来源不一,分支众多,王氏后来繁衍成中国人数最多的大姓之一。
[王氏来历]
王姓来源复杂,派别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相传周灵王姬泄心,太子晋曾对其直谏,触怒龙颜而被废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属山西)、琅邪(今属山东胶南县一带)等地,因晋及其后裔祖宗为周天子,因此人们便称其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氏了。
匡[kuang]
姓氏源流
匡姓起源有五:
①、据《风俗通义》、《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以邑为氏。
②、据《尚友录》载,古有匡国,春秋周定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③、春秋时卫有匡邑,或有以邑为氏者。
④、据《姓源》载,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
⑤、出自他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匡姓。
始祖:匡句须。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以匡为地名者共有两处,此两处究竟与我国的匡姓家族有没有关系,由于缺乏文献,不得而知。但匡姓发祥于山东,后世又称盛于山东却是不争之史实。匡姓由鲁人句须而始,战国时齐有将领名匡章,表明已有匡姓移居山东北部,加之其它源流的匡姓加入,先秦之际匡姓已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省地。西汉元帝时,匡姓历史上最知名的人士诞生了,他就是少时凿壁偷光后来位居宰相的匡衡,他是东海承人,即现在的山东枣庄人,说明鲁西南还是匡姓人的分布地带,鲁西南地近安徽、江苏两省,其播迁于上述之地区应该比较早。据《郡望百家姓》、《姓氏考略》所载,匡姓郡望为晋阳,表明匡姓之大宗曾长期繁衍滋长于今山西太原一带,是故后世匡姓有以晋阳为其郡望堂号的。汉魏三国及其以后,匡姓逐渐播迁河北、陕西等黄河中下游诸省。匡姓南迁甚早,南北朝时已有匡姓落籍于今江西省境。唐末五代十国至宋元间,匡姓由于避难、仕宦、谋生、逃荒等原因渐散布于今湖北、湖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广西等南方诸省。明初,山西匡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明中叶以后,渐有河北、山东等地之匡姓迁居于关外辽东之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有两湖之匡姓入填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之贫民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播迁于东北三省的,作为很早即扎根于山东大地的匡姓当然也不能例外。历民国而今,匡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匡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目前匡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七十九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晋阳郡 古唐国地。春秋时为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设县,治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
②、堂号
凿壁堂、乐安堂 汉匡衡,幼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
其它堂号:晋阳堂。
自立堂号:结庐堂等。
宗族字派
字辈:
四川某支匡氏字辈:明定逢清,世颂麟振,敬修先泽,惟是俊英,道隆作述,德裕志行,声名远大,千载显荣。
重庆合川匡氏字辈:德成古本家,治国有良才,文明延世泽,林凤应田怀。
湖南益阳匡氏旧字辈:禄福惟时雍,松国正昌隆,贤良诏上封,英才常蔚起,明哲耀先宗。新字辈:修齐至治平,科技雅章精,丕显宏民泽,累迁增祖荣。
湖南双峰匡氏原字辈:学通朝法,武应梦明,景贤才元,安继再发,文尧太祖,良臣佐国。重修字辈:定逢清世,颂肇麟振,敬修先泽,惟是俊英,道隆作述,德裕志行,声名远大,万载显荣。四修字辈:时际昌盛,礼乐淑陶,诗书诵读,业广功高,谋求廷□,益赞皋赓,泰运长庆,海宇升平。
历史名人
匡 章,战国齐将领。又叫章子、匡子。齐威王时曾率军击退秦国进攻。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派他率“五都之兵”(常备军)和北地之众攻燕,攻入燕都蓟城(北京),杀子之(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和燕王哙。齐军因行为残暴被迫撤走。前312年秦军侵齐,打到濮水(经山东郓城至茌平东入济水),齐将声子被俘,他败走。湣王即位,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他率军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沫。
匡 衡 (-约前32),西汉臣、经学家。字稚圭,东海承县(今山东峄城)人。出身农家,少年好学,世传其凿壁偷光故事。精明博识,为众学者佩服。但因宣帝不喜儒术,仅官至太常掌故,补平原文学。元帝后,遂为博士、给事中,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又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前36年,代韦玄为丞相,封乐安侯。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官吏腐败,主张整治吏制,举贤良,罢奸佞,崇尚仁义礼让。后因兼并土地及奏劾中书令石显事被免为庶人,卒于家。
匡 咸,西汉臣。东海承(今山东峄城)人。匡衡之子。因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为左冯翊。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匡 源 (1815-1881),清臣、学者。字木如,号鹤泉,胶州郭家庄人。清道光进士,继任翰林院编修,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1858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1862年任随称赞襄政务大臣,咸丰帝病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慈棺罢匡源官,匡迁居济南。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历时十七年。其著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名山卧游录》、《奏议存稿》等。
其他匡姓名人有春秋时隐士匡裕;汉大臣匡昌;南朝宋齐间孝子匡昕;元将领匡才,名士匡国策;明大臣匡文贞、匡翼之,将领匡福,医学家匡愚,学者匡如桐;清大臣匡开益等。近当代匡姓名人有 将领匡裕民、匡斌,政治家匡吉,数学家匡继昌,力学专家匡震邦,物理光家匡定波、匡光力,通信专家匡镜明,电子专家匡龙海,海洋学家匡国瑞,地球化学专家匡耀求,生物学家匡达人,动物学家匡溥人,植物学家匡廷云,建筑设计专家匡涌、匡振鶠,中药学家匡海学,医学家匡培根、匡调元、匡琴芳,心理学家匡培梓,教育家匡互生、匡亚明,哲学家匡萃坚,历史学家匡珊吉,社会学家匡长福,编辑家匡继先,作家匡文立,美术家匡剑,书画家匡亚夫,作曲家匡天齐,摄影师匡树山,戏剧演员匡冰颖,篮球运动员匡鲁彬等。
匡姓宗祠通用联
源自匡邑;
望出晋阳。
指匡姓源流和郡望。
结庐得术;
凿壁偷光。
上联:周朝匡裕,字子孝,传生具神灵,成年学道,得神仙术,隐居南障山,结庐而居。定王派人征召,却只见草庐。当地人便叫此山为“匡山”,又叫“庐山”。下联:西汉东海人匡衡,字稚圭,少贫而好学,曾凿壁借邻居家灯光读书,成年后善说《诗》,人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元帝时官太子少傅、丞相,封乐安侯。
号呼苏母;
诗说解颐;
上联:南齐匡昕,有至性,母亡经日,昕号叫,母即苏,时称孝感。下联:匡衡。
结庐体国;
凿壁偷光。
上联:周代匡侯后裔匡裕等兄弟七人,于庐山结庐而居。下联:匡衡。
疏傅宸极;
读借邻光。
全联指匡衡。
倒履传佳话;
结庐见壮心。
上联:匡衡一次与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对方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倒穿着鞋溜走了。下联:匡裕兄弟。
河东元帅传名远;
齐国将军建树多。
上联:元代名将匡才,以军功卓著,晋沂邳河东元帅。后战死。下联:战国时齐国名将匡章,又称匡子、章子。屡立战功,卓有建树。
精通医术名中外;
善于说诗解人颐。
上联:明代名医匡愚,字希贤,精于医术,曾随三保太监郑和三次三使外国,以名医家闻于当时。下联:匡衡。
军功炳炳武德将;
政绩赫赫安乐侯。
上联:明匡福(1333-1399),原籍江苏赣榆。元末官河南行省参政,辞职隐居。张士诚聘以元帅不就,投奔朱元璋。洪武元年以战功授山东沂州守御所百户,四年升莱州卫副千户,十四年授武略将军,率军在山东沿海抗击倭寇,多次大败倭寇,屡建奇功,使“东莱之人不复知有寇”。后以老病请致仕,升为胶州守御所正千户,由其长子匡德袭其职,移镇胶州,匡福被胶州匡姓后人尊为始祖。下联:匡衡。
兰州固美、孟渎尤佳,百世迁居名胜地;
凿壁引光、借书佣力,一朝封拜乐昌侯。
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
祠址已三迁,水秀山明人杰地灵名永著;
乐安传一脉,瓜绵椒衍祖功宗德泽长流。
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
吾族姓氏源出于姬姓。周成王营建东部洛邑,称为成周,封少子姬臻于单,即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伯,作为成周的甸内侯。单伯世袭周朝卿士,后代称为单氏。
东汉有车骑将军单超,隋末有名将单雄信,宋代有水利家单锷,明代有顺天巡抚单明诩、兵部尚书单安仁、词人单恂。单氏家族,历史悠久,老家在河南省中南部郑国,后来定居在山东西南部春秋时属鲁邑、秦设置单县,是吾族祖先发祥地,社会不断发展,历代封建王朝更迭与变迁,年深日久,族衍丁繁,遍及全国各地。
洪武朝苏州单氏一脉大谟公徙居阜宁北乡单家港;大海公徙居响水县境内;大来公徙居兴化南乡刘陆乡古庄;大江公、大海公兄弟二人徙居盐城南乡大纵湖北、北任庄,大江公择居北任庄,大海公分,居盐城西乡漕沟河南岸定名单家庄立足生根,并在单家庄东首建立一所宗祠,供奉列祖列宗,春秋祭祀。既可发扬祖先之丰功伟绩,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又可教育子孙敦厚和睦遵纪守法树立优良文明新风。源远则流长,根本盛大则叶枝茂。单家庄一脉又分三房,大房仍住家庄;二房分居小官庄人丁不旺,现住沿河乡祁骆庄;三房分居马鹿垛,奈因人丁旺盛难以集中同祭。一八七O年三房在马鹿垛建立支,分支祭祀。孰料抗日战争时期即一九四三年单庄宗祠被毁,列祖列宗木主、牌位、插屏荡然无存。民国初年先祖登祥公重修宗谱,化费心力,不惜代价,修成四本,分门头保存。在十年动乱期间保存人骇然烧毁,实属难以弥补之极大损失。由此祭祀停顿几十年。毋怪少数—子孙取名混淆,长晚班辈难分,有失庄重,岂非谱牒不修之过也。当今改革开放,国泰民安,乡村各族,多数举行祭祀修谱,吾族有识老人德锦、德宽、德生叔、上海启权、鸿潮兄弟不远千里,专程前来,共倡续修宗谱,为避免后世子孙数典忘祖。奈因族者老年凋零,事迹湮没,无法顺序,则有从十二世登字班辈起编成一簿简谱,以便认祖归宗。待后寻访古迹,寻根究底,正本清源,再行完善,防止今后取名再有混淆,族人共议,仍遵照先祖确定的二十个字,从十四世起用,“德启绍咸正,模维继有光,汉章传国志,济世振宏昌。”作为今后排班顺序、长晚班次。既无悖祖乱宗之弊,亦无犯上侵下之讥。
历史发展
姓氏起源
单(Shàn)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周成王给小儿子臻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路史》、《通志·氏族略》等史料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少子姬臻于单邑(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南),为甸内侯,因氏焉。其子孙后代便以封地为氏,世代相传姓单至今。
单氏一族于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氏。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族弟,姓氏来源不明,可能是以地名为姓。据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逨盘铭文显示,单高祖曾辅佐文王、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周朝王室成员。在整个周王朝期间,单氏均为重要的公侯成员,并于东周期间一度把握周室大权,成为周王室的实际统治者,史称单氏取周。
源流三
源于远古尧、舜时期商贤哲善卷,善卷为九黎族首领蚩尤直系子孙。“善”通假“单” ,善卷,亦称单卷。父,即古人对长辈男子的尊称,是古人对单(善)卷的尊称。
古人为纪念这位先哲,把善卷所居之地称为单父,在夏、商时期为单父邑,在秦朝时期置单父县,直到明朝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去其父字而称为单县。单父城是山东菏泽地区具有四千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之一,与菏泽牡丹一起名扬天下。
源流四
源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羽父单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源》记载:“春秋时鲁大夫羽父单之后。”
春秋时期,鲁国有大夫羽父单,其支庶后裔子孙一分位二,一支称羽父氏,一支称单氏。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东周时期卿大夫单伯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单伯,全名姬朝,是著名的具有“先见之明”的单襄公之孙、单顷公之子,是姬姓单国的第三位君主。单国,是东周王朝京畿内的一个特殊地名,只有单伯家族,因以为“国”,伯爵。史书记载:“单伯,天子之卿,世仕三朝,从单文公之世皆称单伯,单成公以下常称单子。”
单伯逝世后,西周王朝赐其谥号为“靖”,史称单靖公。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单氏;也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靖氏。
源流六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鄡单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鄡单,字子家,为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后世称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载,不过,在《孔子家语》中没有记载。唐朝开元年间,鄡单被唐玄宗李隆基敕封为聊城侯。
在鄡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单氏。
源流七出自他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出自匈奴孪鞮氏。在匈奴王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谐音汉字称之为“单于氏”,后其族亦因之,世代相传,后省文简改为汉字单姓单氏、于氏者,其单氏正确读音作chán(ㄔㄢˊ),不与姬姓单氏读音shàn(ㄕㄢˋ)混淆。
⑵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中有可单氏、阿单氏、渴单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一并将这些部落氏族的姓氏改为汉字单姓为单氏。
⑶出自蒙古族斡鲁徳氏,亦称斡鲁朵氏,实际上源出古契丹族人的姓氏,是古契丹族人夫妻联名为孩子起的名字,后成为姓氏。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有一种“妻连夫名”的姓氏、部落构名形式。辽国被金国所灭后,该部契丹族人被融并入蒙古,遂成蒙古姓氏,后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单氏。
⑷出自回族。回族单氏实际源出女真族徒单氏。徒单氏,是金国时期辽王完颜·宗干(完颜·斡本)的正室亨妃,没有子嗣。完颜·宗干的次妃李氏生长子完颜·充,后封郑王,三妃大氏生三个儿子,长子就是海陵王完颜·亮。为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回族在世系上有所区别,一部分徒单氏回族将已经汉化的单氏加“门”部首改为“阐”,称阐氏,以示先入为回,早就在教,读音仍为shàn(ㄕㄢˋ),是姓氏字增加笔画后读音不改的特例之一。
⑸出自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傲雷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黑龙江多金城(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拉夫凯(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以西一带)、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汉义“山”。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满族敖拉氏多冠汉姓为单氏、敖氏、山氏、阎氏、苏氏、鄂氏等。
⑹出自满族。满族都善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徒单氏,满语为Dusan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单氏、杜氏、沈氏等。
满族图克坦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秃丹氏,以及金国时期女真徒单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uktan Hala,汉义“初始”,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苏完(今吉林双阳双阳河流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单氏、都氏、图氏、杜氏等。
满族额木特理氏,满语为Emutri Hala,汉义“孤单、单个”,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所冠汉姓即为单氏。
姓氏始祖
姬臻、单靖公、鄡单、单逨、单公、单于。
迁徙分布
综述
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三位,人口大约一百零二万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五。
历史上单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单姓一直下活动于河南。宋朝时期,单姓大约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山西、浙江、河南等,少数在湖南南部。明朝时期,单姓大约有5万6千人,占全国人口的0.06%,全国单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这三省单姓大约占全国单姓人口的65%,江苏为单姓第一大省,约占单姓总人口的29%,其次分布于河北、广东、安徽、湖南、山东等。
当代单姓的分布与图谱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单姓人口增加率与全国的平均值一致。当代单姓的第一大城市为上海,大约占全国单姓人口的13%。单姓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吉林、黑龙江,这五省集中了单姓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辽宁,这三省又集中了单姓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东苏鲁皖、北黑为中心的两块单姓分布区。在苏沪、鲁皖浙大部、黑吉辽、内蒙甘肃中部、新疆西北、云南中部、广东珠江口地区,单姓在当地人群中1%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居住了大约61.5%的单姓人群。在粤桂湘赣鄂大部、皖浙西南、福四川北段和南部、云南大部、豫陕、甘肃南部、宁夏北部、青海东部、山西南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西部,单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05%一o.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6%,居住了大约29%的单姓人群。彭州、资州本木本。前十卷等,类皆绛帖之别也。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2014年6月,由单姓族员发起成立的中华单氏宗亲联谊会,主要职责是负责联络全球的单姓宗亲,并定期举办单姓宗亲联谊活动,定期举办单姓祭祖活动。
堂号
梓桂堂:据江苏赣榆县志记载:翻阅族谱前言有记,我族单氏原址吴山惠王庙前单家集。长支迁居于本县单家留村,次支迁居山东高密,三支迁居于本县单家店村,四支迁居于本县半路村。
南阳堂:以望立堂。
南安堂:以望立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镛氏字单,封单叔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长治久安之意,单叔之后以字号赐封地为姓,后代遂成为单氏,是单氏家族最古老的堂号。
仁孝堂:待完善(单氏族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清宣统辛亥年仁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孝友堂:待完善(有单氏宗谱十卷,(民国)单宗朴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孝友堂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燕诒堂:待完善(浙江萧山西河单氏家谱,(清)单轮等修,清朝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如今仅存第二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萧山单氏家谱七卷,(明)单金初撰,清乾隆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如今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培心堂:江苏阜宁县大漠公后裔一支堂号。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自苏州迁移至阜宁。
忠孝堂:定居山东单县及周边地区的单氏分支,为本地古单氏消失后周边地区单氏返迁单县的新支系,立堂于明朝后期,是单氏家族出现较晚的堂号之一。
家谱文献
“诗礼彰庭训,家声周鲁培,洪昌谟自远,湘岳绪常恢,祖以初封显,系承可见来,本音原作善,忠厚启贤才。”
源流·派语:1938年(衡山)《单氏十修族谱》"源流序"称"吾族源流自周成王封少子臻为侯,赐姓单,则其音为善。厥然以有功王室进封公。而襄公、穆公皆其苗裔。"递传至南宋,"尚志官郎署,世居东鲁,上书论韩侂胄败,荫其子积庆知南昌,故以南昌家焉。积庆子流芳,乡进士,居南昌。至祖曰电,行小三郎,乡贡士,才优学博,随荆湖制置使赵范至衡山,足迹大都会,独有意于衡攸两境,于淳祐三年携家择里以居。此由吴之楚盖自电祖始也。二世传荣黻,三世祖仁昭,举进士,官重庆府同知,四世传汝城,五世祖曰国宾,仕元为武德将军,六世祖惟寅,七世祖万钟 。钟子四:长景南,派分东粤。次景明,子二:长侯孙,籍名尧佐,当明初分居攸之大旺田;次仁孙,籍名尧英,分居攸之渌田湖头。钟三子景真,子添孙,生子九:长葛政,当明初分居衡之螺岩村;次葛用,分住衡之旱塘;三葛华,分住衡之义塘;四葛琦,分住衡之三眼塘、铁塘;五葛琳,分住衡之龙塘、三眼塘;六葛瑞,分住衡之马口垅;七葛隆,分住衡之冬茅岭;八葛富,分住衡之柘塘;九葛贵,分住衡之木塘。钟四子景诚,子四:长瑚孙,籍名公石,当明初分住攸之江口、石湖头;次囗孙,籍名公胜,分住衡之大洲;三球孙,籍名公兴,分住安(仁)之南湖塘;四珍孙,籍名公瑞,分住攸之唐公渡。自是而支分派衍,人文鼎盛。"是谱即为衡山、攸县、安仁三邑单姓合修谱。又据1948年(衡山)《单姓氏族源流》云:开基祖电,字月朗,迄今递传29代,男女丁口11000多人。人口聚居最多之处在衡山县南市乡草市。分布于衡山、衡阳、攸县、茶陵、安仁、湘潭、醴陵、祁阳、邵阳、湘乡、益阳及江西萍乡等处。
天津宝坻单氏家乘,著者待考,(清)单崐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通通州单氏族谱八卷,(清)单思恭编,单嘉居等增订,清道光年间刻版,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浙江萧山单氏家谱七卷,(明)单金初撰,清乾隆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萧山西河单氏家谱十六卷,(民国)单世雄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鄞县四明同道单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古林乡。
浙江鄞县鄞西古林单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古林乡。
浙江奉化晦溪单氏宗谱四卷,(民国)王静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晦溪单氏宗谱五卷,(民国)竺子侃重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山东高密单氏家乘,著者待考,(清)单嵩龄续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北新洲单氏宗谱首一卷,(民国)单恩富、单恩棠等续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新洲县单岗乡单岗村。
湖南攸县单氏十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东莞岭南单氏十修族谱一卷,(清)单广仁编辑,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东莞星江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民国)单绍圭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卷、第七~十五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单氏宗谱十卷,(民国)单宗朴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孝友堂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辽宁本溪关氏谱单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本溪东营坊乡东营坊村。
辽宁本溪詹氏家谱单一卷,(清)詹恒悦纂,清光绪年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本汉市草河城满族乡沙河沟村。
单氏族谱三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统辛亥年(公元1911年)仁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单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199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卷首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阴单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荷塘单氏重修宗谱二十卷,(清)单式梅等重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十二卷、第十四~十五卷、第十七卷、第二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崇明崇川镇场单氏宗谱十二卷,(清)单国宠等主修,单国华等编辑,清末民初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锡山单氏宗谱六卷,(清)单蓉坡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6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单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南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单氏十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南阳堂铅印本七册,今仅存第十八卷、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八卷、第三十一~三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西河单氏家谱,(清)单轮等修,清朝年间燕诒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排行
江苏赣榆单氏梓桂堂字辈:“继,文乐思基,鹏鹤升清,芝兰长茂,克念作圣,邦家永耀……”
江苏阜宁单氏字辈:大广在仲,五兆尔永,玉芝惟于,宗克连遐,宝如怀正,国学元华,其英曰步,可秀言嘉,观光尚廷,开启文章,基有以立,同本得长。
蚌埠固镇县湖沟镇单氏字辈:忠学钦玉(凤)桂 永乃祖训传家宝······
湖南平江单氏南安堂字辈:心树长荣茂楩楠国干桢动名纪青史诗礼振家声。
裕昆公房旧派:“士功年季干胜信宗德万志伏启嘉报说禹梦仲士功良文寇希天有拱玉庆惟士功九时宗文万福文升昭开本大用世楚希以为兴显达光明远攸隆福荫深衡应凤大世元文龙祖希邦永攸隆福荫深”;
峰仑两房旧派:“启嘉报说禹梦雄士功建立必昌隆壮志升霄汉玉友琢秀豪添仁仕显胜世代学归朝理道傅先圣心源继古贤”;
新合派:“心树长荣茂楩楠国干桢动名纪青史诗礼振家声”。
湖南湘阴单氏字辈:“开本大用世楚希以为兴显达光明远攸隆福荫深”。
浙江萧山西河单氏仁孝堂字辈:
原派:“休嘉筑钧锡梦雄士功建立必昌隆”;
续派:“壮志升霄汉玉友琢秀豪添仁仕显胜世□学归朝”;
新派:“理道传先圣心源继古贤国家培植厚发达自珠聊”。
浙江湖州单氏字辈:“楚君涵克士朝林喜志明家学忠和厚功成育秀梁扬发前才美辉朗长兆延吉祥兴隆盛荣华富贵根”。
浙江温州单氏字辈:“华明君子道德良存荣祖亦可以正肇乾山世林忠光士文宗殿嘉永茂国定献金圣贤豪杰官员功勋”。
河南邓州单氏字辈:“仕福明清建振德丰化元兴仁世界昌”。
山东禹城单氏字辈:“树传兆吉玉”。
山东东明双井村单街单氏字辈:“大忠思琳克章美国文纲鸣世昭全德才宽惠泽长振家延富庶天道锡纯良广建志宏伟开进运吉祥”。
山东单县单氏字辈:“永怀继宗志 绍承衍世长法正联同德 绪乃兆延祥 恩誉仰师敬 吉盛庆恒扬 千秋传孝义 和睦繁荣昌 开来鸿康泰 隆运生晓光 文武家振远 礼智化万方”。
山东高密单氏:“祜传昭际亦既联葆体徯余人具旃胥今慕式心于兹弥睦与协勿自施原引普肖亘由而”。
山东滕州大坞镇东洋汶村单氏十五世起字辈:“孝若群荣家 祥之兆庆远 贤绍宜永长”
江苏盐城南安堂单氏字辈:
马鹿垛祠堂十六世起字派:“楚君涵克士朝林喜志明家学忠和厚功成育秀深扬发前才美耀朗长兆延吉祥兴隆盛荣华富贵根”;
马鹿垛祠堂二十二世起字派:“守同保眉春长宝兆玉昌”;
马鹿垛祠堂二十三世起字派:“全福凤堂涌公”;
马鹿垛祠堂二十四世起字派:“恒永佩堂”;
马鹿垛祠堂二十五世起字派:“九如金山玉胜长年庆”;
马鹿垛祠堂二十六世起字派:“洪观国有中根成俊”;
马鹿垛祠堂二十七世起字派:“干根彬玉春忠彩爱建军喜绍正秋东龙圣小金秀大芹兰凤银杰巧霞慧成招爱阿玉翠林洪汉燕兄娟婷建忠飞玢景海留友莹彩莲娣艳晓书珍靓雷腊琴”。
吉林德惠单氏字辈:“有永文国成魁(奎)清(青)亚宇”。
安徽单氏一支字辈:“玉永言孝……”
安徽颍上单庄单氏一字辈:“玄士德华家红"
贵州单氏一支字辈:“嘉升周鲁培……”
单氏一支字辈:“起克守宝”。
单氏一支字辈:“可洪尔言之普克大明学广有维士功勤茂思治佩”。
单氏一支字辈:“铭瀚楦肇云敦应分建文永月维谷开华恒元岳福”。
山东济南商河县单元村字辈:“文长传金祥天桂荣庆昌经济召梅林建凤世家梁”。
单氏一支字辈:“纪国正其礼兵新”。
湖南衡山单氏字辈:诗礼彰庭训,家声周鲁培,洪昌谟自远,湘岳绪常恢,祖以初封显,系承可见来,本音原作善,忠厚启贤才。
安徽定远单氏字辈:宏良学友廷,国正其新顺。
河南柘城以单桥为主迁居的字辈:从二十二世为:广修文德 传 继 恭 良 仁 义 礼 智 兴 国 其
姓氏“徐”的历史和由来?
本文2023-10-09 07:25: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