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一一阳光文化的打造者
大山顺子:汲取信息精华,塑铸太阳之心
太阳心语:陶澍,黑夜里的一束光芒;一生积极进取,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打造了阳光文化。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第一。
民族英雄林则徐: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标榜经世,受陶澍、贺长龄之薰陶者也。
陶澍是清朝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特别是在任安徽巡抚时,大刀阔斧,对安徽进行了全面治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任江苏巡抚时首倡海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最重要、最典型的成果。
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可认为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晚清清流派领袖人物张之洞、张佩纶常以品评人物为事,曾明确提出:“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澍)为第一。”林则徐平生对陶澍也有极高的评价;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陶澍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在清嘉庆时加太子少保衔,官至两江总督,有什么样的背景,在所谓黑暗的封建社会还能做出如此巨大的事情,把人生过得风风火火,把人生价值做到极致。
仔细看看陶澍的所有资料,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也没有什么特别背景,他的人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同的是,他心中永远有一盏明灯,发光发热,温暖身体,照亮人生征程,将人生活出光彩。这盏灯就是积极进取,无论何进何地都能发光发热的阳光心态。
这种心态使他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在人生之路上,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微笑面对,迎刃而解,顺利通行,走出一条阳光大道,并打造了一种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阳光文化。
一、出身农家,展转求学,科举路照样轻松抵达人生目标
陶澍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在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塾师。七岁的陶澍跟随父亲陶必铨远走长沙,在岳麓书院读书。乾隆五十年(1785年),其父陶必铨因母老思亲,回小淹镇资江上游的江南红泥田王虎文(名王崇焯,为陶必铨知交好友)家中设馆授徒,陶澍仍跟随读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陶必铨回家务农并钻研学问;陶澍亦在身边读书,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并参加一些农业劳动。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陶必铨应邀到安化县城(今梅城镇)主持修复南宝塔,陶澍亦跟随在安化学宫读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陶必铨到益阳曾润攀家中设馆教书,前后四年,陶澍仍跟随在侧读书。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陶澍幼年时还是打过柴、放过牛、捕过鱼,粗茶淡饭,生活还是比较艰苦,与当时出生在农村的绝大多数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要随父母到处漂泊,岳麓书院、父亲的朋友家、安化学宫等,父母走到那儿他就跟到那儿,当然都是读书,并且还要农业生产劳动。父亲是教书先生,家境并不算很拮据,还有四书五经可读,这也是他与其他陶氏名人相同的地方。
乾隆六十年(1795年),陶澍参加县学考试,得补邑诸生。嘉庆三年(1798年),陶必铨转赴益阳石井,在刘静园家中设馆授徒,陶澍仍跟随父亲读书。同年,陶澍与安化县一都河曲溪人黄德芬结婚。嘉庆五年(1800年),随父赴长沙参加湖南乡试。
嘉庆六年(1801年),陶澍离家北上,参加会试,却名落孙山。遵父嘱,留京温习功课,准备再试,以图进取。嘉庆七年(1802年)春,陶澍在京参加壬戌科会试,中进士,为第63名;四月,参加殿试,为二甲第15名;朝考,嘉庆帝召见,定为第55名,成为安化第一个进士。
陶澍年轻时所时期所走过的路与其他同时代的人一样,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的读,参加了县学考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走的都是大家认为腐朽堕落的科举路,与我们现在的求学路也没有什么两样,也曾经名落孙山,一再补习。但他听从父嘱,积极上进,努力读书,最终这糟糕腐朽的科举路照样抵达陶澍的亮丽人生,终于以第63名的成绩中进士,成了安化县第一个进士。
不抱怨,不苦逼,不计较,努力在大家都走的路上拼命奋进,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最终照样能走到终点,达成目标。这就是陶澍青少年时期努力走过的科举路,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但经过自己的努力,照样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二、以民为本,改革创新,有所作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陶澍出生在农村,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知道农民的疾苦。少年时又读过四书五经等会儒家经典,在内心世界中还是要有所作为,为自己为社会为穷苦的农民做点事情。
陶澍有很强的民本思想,懂得“民心”、“民力”的重要,“民本”思想在陶澍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具体地表现于他对人民的重视、关心、同情、爱护、保护等诸多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教农民种植双季稻,兴修水利。关心人民生活,每遇灾荒,总是深入灾区积极赈济。
同情人民的困苦,多次向朝廷反映人民的困难,申报减税缓赋。保护人民的安定生活,对欺压人民的官吏、恶棍,竭力惩处。他的许多诗歌,更形象地说明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广大的老百姓。如吃饭不忘耕夫,“常恐七尺身,远愧一囊粟。”
喝茶不忘茶农,“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充分表达了他对广大老百姓的深切关怀。以民为本,为民当官,为民做事,是陶澍的为官之道,也是他人生有所作为的最大追求。
陶澍在负责治水时处处想着民众,特别注意继承传统又不泥成说,敢于改革,勇于创新。为国做事,为民分忧,是做事的目的,但在做事的过程中针对几千年来形成的僵回的机制体制,必须大胆构想,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突破原来的沉积,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同,才是陶澍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治理淮河时在两岸筑堤束水,提高洪泽湖水位,蓄以敌黄。在治理洪泽湖时,针对黄河倒灌造成洪泽湖淤积成灾的实情,疏通与洪泽湖相通各水,又抽水入湖,设法增加洪泽湖水量,从而使黄河之水难以倒灌入湖。
在治理吴淞江的历史中,都是在入海处修建石闸,当海潮来时,关闭石闸,以防泥沙进入。待海潮退时,开启闸门,使江水畅通入海。陶澍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建闸有阻止大海泥沙进入吴淞江的作用,也有使海湖泥沙停于闸外、江水泥沙淤于闸内的害处,且害大于利。
海潮有挟沙而来的本领,但退潮亦有挟沙而去的力量,且能稍带挟走江流冲下的泥沙。对比之下,退潮的作用更多、更有利。建闸费工、费力、费财,且有阻碍船只往来之害,不利交通。故陶澍改“建闸拦潮”为“撤闸通海”。
在治理浏河、白茆河时,陶澍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将浏、白二河挑成不通海的清水长河。这是因为浏、白二河“尾阎皆有堈身,外高于内,若必开通海口,恐潮汐倒漾,转易停淤,且口门皆有拦沙,挑浚倍为费力。即开通之后,涨沙恐复相连。今为农田起见,期于利灌溉而便疏消,则莫若挑成清水长河。
不必求通海舶,既节目前之工费,且免日后之受淤。其为利益农田,似有把握。”这一创举受到魏源的高度赞赏。
三、勇敢担当,遵从理规,把事情做好是人生最大的功德
陶澍自称“生性素锐,每以没世无称为惧。”遇事能“奋不顾身”,有始有终。陶澍非常钦佩历史上以天下为己任、奋发有为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张居正不顾阻力和反对,不避嫌怨,整肃吏治,起而改革,选贤汰庸,终于开有明一代新风。陶澍非常佩服张居正的勇气,称其为“旷古之奇才”。
陶澍为政,处处体现了勇往直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陶澍善于政事的行政才能,首先是其丰富的学识为之奠定了做事的基础。陶澍自幼以神童著称,聪颖机敏,思维清细,长于记忆,善于理解。
陶澍不仅认真学习了四书五经、子史文集等儒家经典和官方文集,而且博览了野史、笔记、方志、族谱、小说等杂书。进入官场后,又在翰林院、国史馆任职,多和文人、学者打交道,学识大进,知识面更加广泛。
陶澍极爱学习,家中藏书极多,左宗堂在小淹时曾说:“吾在此最快意者,以第中藏书至富,因得饱读国朝宪章掌故有用之书。”左宗棠在晒书时,偶然发现沙漠寻水之法,后在西北作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此一例,说明陶澍藏书广泛实用,也说明陶澍读书的广泛和知识的丰富。
陶澍善于政事的行政才能,其次是其丰富的经历为之奠定了基础。陶澍入仕后,任京官十年以上,接触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考试、教育各个部门;外任时,又去过四川、山西、安徽、江苏以及路过许多省份。
从所担任的职务来说,从中央部门的编修、御史、考官、给事中;到地方的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阅历的丰富,不仅积累了经验,特别增长了行政能力,既能在复杂情况下处理各种难题,又提高了综合全局的指挥决策能力。
陶澍善于政事的突出表现,在于能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即他所说的“正本清源”“提纲挈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抓主要矛盾”“牵牛鼻子”。魏源称其“生平所至兴革,务挈大纲,导大窾。”在盐政问题上,官盐滞销、私枭猖獗、盐课无着,陶澍抓住官盐成本太高这一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强调解决的办法就是“减价敌私”,盐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治理江苏水利,陶澍从全局出发,作了深刻的分析:“天下之水利,莫大于江南,太湖又江南水利之大者也。其泄而注海之道,曰吴淞、曰浏河、曰黄浦。而洞庭东西山支河别港,随地得名者,则有三十六浦。旱潦于是乎备,衣食于是乎生,财赋于是乎出。故江南水利,必先治太湖。治太湖,不惟治其下游之吴淞、浏河、黄浦而已,其支流河港,亦必次第治之,而后小水治,而大水益治。”江苏水利的治理,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次第兴修的。
陶澍善于政事的又一突出表现,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知人善任,充分发挥下属官员的积极作用。封建官场,多用人唯亲,相互结党,又官官相护。皇帝也利用官员矛盾,驾驭群臣。如地方大吏总督、巡抚分别向皇帝负责,总是互相猜疑斗法,皇帝也利用其控制封疆大吏。陶澍胸无城府,待人表里如一。
从京官开始,就团结了一群官僚,如宣南诗社,就是陶澍与同僚联络感情的一个团体。陶澍任巡抚时,与总督孙玉庭、琦善、蒋攸銛关系友好,并先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任两江总督后,又能和三省巡抚卢坤、程祖洛、林则徐、陈銮、张师诚、邓廷桢、裕泰、钱宝琛等人团结合作。清代两江总督与河运总督因职责和地域的牵扯,一直矛盾颇多,相互指责。
陶澍却和前后河运总督张井、麟庆和衷共济,相互支持,为有清一代少见的奇事。陶澍不仅能在错综复杂的封建官场应付自如,而且善于识人、用人。《清史稿》说:陶澍“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风生、俞德渊、姚莹、黄冕诸人之力。”陶澍在政治上的成功,和他善于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有密切的关系。
面对不同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陶澍勇于任事,敢于担责,努力排除错误的意见,遵照事物发展的逻辑,寻找事物之间的辩证规律,大胆设想,寻找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努力把事情做好才是人生最大的功德。
四 心无止境,做事陈理,打造光辉灿烂的中华阳光文化
陶澍为政的座右铭是:“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勤于政事,身体力行,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是陶澍吏治的基本原则。任职吏部时,“案牍如鳞,亦以一手治之,未尝假之书吏。”在川东,他一反官场因循疲软的拖踏作风,雷厉风行,“有诉立讯,剖决如流”,所有诉讼积案,都得到妥当的处理。
在安徽清理钱粮,“日夜栗栗,伏案勾稽,如老诸生目耕之不遑也。”任考官评阅试卷,每卷阅读三篇,才动笔写评语,作结论,不致使优卷落榜。陶澍位至封疆后,手下幕僚、书役成群,仍然坚持自已动手,事必躬亲。
魏源称其“手不释卷,奏议下笔千言,无能代具草者。”“洪音环辩,上下古今,往复曲折,无不达之意。接见寮属,自辰至午,指麾区处,不遣钜细。”大小兴革,从决策到实施,均亲力亲行,井井有条,水到渠成。
陶澍勤政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重调查、重实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他强调只有深入调查实际情况,了解各方利弊,才能求得真理。
为政一地,就要了解地方的山川、风土、人物、官师、学校、财赋,才能从实际出发,办好政事。四川总督蒋攸銛说,陶澍每到一地,对地方情形的了解,便透彻无遗;而别的人到一地,总需数月才熟悉地方情形。
陶澍主持海运,“宵旦讨论,寝食筹度,徵之属吏,质之滨洋人士,诹之海客畸民,众难解驳,愈推愈审,万举万全。”只有全面周密地把各方面的情况调查清楚,才能制定政策,采取行动,海运的成功才有可能实现。
陶澍勤政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不仅勤于动口,调查了解情况,而且勤于动手、动腿,经常检查督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曾有人记载陶澍检查、验收吴淞江水利工程情况:“屏舆从,徒步视察,不受属吏欺,风霜劳淬弗恤。”亲自以水尺测量坝内外深浅宽窄,凡不符合规定的,予以严诘,立即返工。
陶澍主持的水利工程,都经受了洪水的考验,发挥了长期的作用。当时,一般官员验收工程,多是“骑从如云,堤上拥八驹疾驰而去”,丝毫不顾工程质量。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陶澍和林则徐经过认真的调查、考察,共同提出了以“自铸银币”为中心的改革货币的主张。这能抵制国外货币的侵掠、保障本国货币的稳定,解决当时最大的财政问题,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魏源曾评价陶澍是“骋古今之学,剚繁剧之才”“为翰林能诗,为御史能言,及备兵川东,摘伏发奸,又为能吏。” “能诗”,指文学才能;“能言”,指有胆有识;“能吏”,指行政能力。陶澍进入官场后,以能员著称,特别善于处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难题。
陶澍的一生积极进取,努力做事,书不释手,学识丰厚,思维敏锐,下笔成文,出口成章。故一生著文赋诗,造诣不浅,著述颇丰,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著有《陶云汀先生奏疏》七十六卷、《陶文毅公全集》,《陶云汀先生题稿》八卷,《印心石屋文钞》三十五卷,《印心石屋诗钞》初集四卷(包括《出山草》《玉堂草》《江湖草》、《太史草》),《印心石屋诗钞》二集(即《皇华草》)三卷,《抚吴草》四卷,《蜀輶日记》四卷,《陶渊明集辑注》十卷,《靖节年谱考异》二卷。
还有无论陶澍在什么地方做官,对当地的民间艺术特别感兴趣,并且注意广泛地收集这些资料,主编成书。他曾主编或校刊的书籍有《资江耆旧集》《海运全案》《重浚吴淞全案》《云台新志》《吴中唱和集》《吴淞口唱和诗》《和治水诗》《漕河祷冰诗录及图谱》《云台山唱和诗》《印心石屋五秩诗文荟》《咏印心石屋诗》《御书印心石屋诗文荟》《印心锡祜萃言》《皖藩政要》等。另外,他还主编各种地情资料,为资政育人服务,如《安徽通志》《水利七案》《沅江县志》《安化县志》《洞庭湖志》《陶氏族谱(四续)》等。
这些著作就是陶澍自己行为的最好总结,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造出来的光辉灿烂的陶氏文化。陶澍的一生是积极行动的一生,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沉规漏习都进行实地调研,按照事物的规律大胆设想,制定可靠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工作之余,奋笔疾书,做事陈理,把观察思考的东西归纳整理,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打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阳光文化。
注释
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光明网[引用日期2014-10-14]。
易永卿 陶用舒,《陶澍和“湘军三杰”》(A),湖南城市学院,2005年。
360个人图书馆,陶澍:中国近代经济改革的先驱。
陶澍,《试安化茶》诗中的句子。
豆丁网,《陶澍的为官之德及其评价》中的句子。互动百科,陶澍,《清氏总督》。
王朝网络,《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
携程网,《带着思想去旅游——第三站:安化陶澍墓地》。
《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六》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5-08-28]。
原话见历史吧,百度贴吧,陶澍。
《干国良臣陶澍》:“悬河之辩,不可复闻;骋古今之学,剚繁剧之才,不可复见。漕盐边防,日棘一日,朝廷拊髀之思,无可复慰。乌乎!匪公之功,维斯民之恫。”
1 纪信代死文言文答案
原文
汉时,纪信、从刘邦为将。项羽摧荥阳迫。邦不能脱。信乃自请与邦易服,乘其车,黄屋左纛。出东门以诳楚。邦乘间出西门而遁。信遂被焚。后立庙于顺庆曰忠佑。诰词云。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当荥阳急,纪信不忍邦遭擒。杀身代之,仁也。知楚难识,易而诳之,智也。乘汉王车。坦然以赴死,勇也。一举而三,达德兼全,岂仅忠而已哉。
白话解释
汉朝时,纪信在刘邦手下做将军。项羽即将攻破荥阳城时,刘邦无法逃脱。纪信就自己请求和刘邦换了衣服,坐了刘邦的车子,车里是用**的缯绸做里子、左边竖起了牦牛尾做的大纛旗。从出东城门出去诳骗楚国。刘邦则乘这个时机,打从西城门逃走了。纪信因为这个事情,被楚国人用火烧死。后来刘邦在顺庆为纪信造了一座忠佑庙。 刘邦的诰词里面说:”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当时荥阳战事很急,纪信不忍心刘邦被楚国擒获。用生命代替刘邦,这是仁义之举。知道楚国人很难识破,换衣服诓骗楚人,这是智慧之举。坦然赴死,这是勇气之举。一举获得三个荣誉,品德高尚,并不仅仅是忠君而已。
2 《蚨版之死》的文言文翻译应该是 蝜蝂之死
蝜蝂(fù bǎn)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疲惫到极点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蝜蝂)如果能爬行,又像早先一样抓取东西。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直到(从高处)摔下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望采纳 O(∩_∩)O谢谢
3 韩非之死 文言文翻译韩非之死:
韩非来到秦国,秦始皇马上召见,但由于两地语言之差,加之韩非口吃,两人很难交流,只靠李斯翻译,秦王表达了对韩非爱慕,和真心向韩非求教之意,韩非应允作答。交流片刻,李斯提出,如此交谈费劲,莫不如让韩非回去书写成文,秦王应允。
韩非回到住所,欣然命笔,写下“圆天纲”一文,又深知李斯心胸狭窄,在文后书下:“我乃韩国王子,不宜秦国为官,只求在师弟李斯帐下做一名谋士,为秦国效力。”交由李斯呈王。
秦王观后,拍案叫绝,李斯见状,进言道,韩非之才确过人,但用一纲字,不用策或略字,显然轻视秦国君臣,有钢绳牵引之意,太过了!
秦王应道,他文末只求在你帐下做一谋士,并非狂士?李斯答对,世人皆知韩非乃一孝子,来秦之后,已向我表明只求将来我看在同门之谊,帮他回国尽孝,是他最大愿望了。秦王听后,沉吟片刻,突然怒下旨意:将韩非打入大牢,示他,若不明为秦臣,只有一死!
韩非入狱,知李斯不容,写下半篇“制方策”,并在后面书下无全策,秦无长六字,以求暂时保命。请李斯呈上。李斯见王,告曰,韩非应我之求,写治国良策,但只写半篇,后书,无全策,秦无长六字,便当我面大笑掷笔,显侮秦之君臣无能,狂极也!并将竹简打至最后,展六字于秦王观。秦王大怒,立下旨意,赐韩非死,李斯领旨急行。
李斯走后,秦王稍透闷胸,打开“制方策”细观,渐感心如畅流,至末意犹未尽,此时再看末尾六字,突然似明,此乃韩非求生,忙下新旨,毒下留人!然士片刻捧旨回,告知,晚矣!
4 翻译文言文: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年进士第,移西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
登绍圣元年进士第,调临江军司法参军,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
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
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曰:“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
纯礼泣下。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
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
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祐学术。
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立额买扑,破田畴,发墟墓,厚赂乃已,朴至,请罢之。
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
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曰:“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竢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
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曰:“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
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5 《九思》文言文翻译第一节 九思 《九思》写作时间在汉顺帝时,创作目的,王逸自己说:“逸与屈原,同土同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
窃慕向褒之风,作颂一篇,号曰《九思》,以禅其辞。” 《九思》在艺术上,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深化主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由九个短篇组成,代屈原抒发忧愤之情。 本节包括 逢尤、怨上、疾世、悯上、遭厄、悼乱、伤时、哀岁、守志 共 9 篇作品。
第一篇 逢尤 诗写现实黑暗,是非不分。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暗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于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蠢怅立兮涕滂沱。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于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念灵闺兮隩重深,愿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第二篇 怨上 直接埋怨楚怀王忠奸不辨,以致奸臣当政。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朱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纽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进恶兮九旬,退顾兮彭务。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凄。 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蝼蛄兮鸣东,蟊蠽兮号西。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 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
第三篇 疾世 表现痛恨黑暗现实,寻求理想境界。 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鴳雀列兮哗喧,鸲鹆鸣兮聒余。
抱昭华兮宝璋,欲炫鬻兮莫取。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纷载驱兮高驰,将咨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逾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从昂遨兮栖迟。
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 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
望江汉兮濩渃,心紧絭兮伤怀。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忧不暇兮寝食,咤增叹兮如雷。 第四篇 悯上 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揭露现实的黑暗。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众多兮阿媚,骫靡兮成俗。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 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蘮蕠兮青葱,槀本兮萎落。 睹斯兮伪惑,心为兮隔错。
逡巡兮圃薮,率彼兮畛陌。 川谷兮渊渊,山峊兮峉峉。
丛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庇荫兮枯树,匍匐兮岩石。
蜷跼兮寒局数,独处兮志不申。 年齿尽兮命迫促,魁垒挤摧兮常困辱。
含忧强老兮愁无乐。须发苎悴兮顠鬓白。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 待天明兮立踯躅,云蒙蒙兮电倏烁,孤雌惊兮鸣呴呴。
思怫郁兮肝切剥,忿悁悒兮孰诉告。 第五篇 遭厄 悼念屈原遭逢厄运自沉汨罗。
悼屈子兮遭厄,沈王躬兮湘汨。 何楚国兮难化,迄于今兮不易。
士莫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指正义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殦雕游兮华屋,鵕鸃栖兮柴蔟。 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訽。
载青云兮上升,适昭明兮所处。 蹑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云霓纷兮晻翳,参辰回兮颠倒。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径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志阏绝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
攀天阶兮下视,见鄢郢兮旧宇。 意逍遥兮欲归,众秽盛兮沓沓。
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第六篇 悼乱 哀悼乱世,意欲避世归隐。
嗟嗟兮悲夫,肴乱兮纷挐。 茅丝兮同综,冠履兮共絇。
督万兮侍宴,周邵兮负刍。 白龙兮见射,灵龟兮执拘。
仲尼兮困厄,邹衍兮幽囚。 伊余兮念兹,奔遁兮隐居。
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菅蒯兮野莽,雚苇兮仟眠。
鹿蹊兮■■(←足→断),貒貉兮蟫蟫。 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黄昏。
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鸧鹒兮喈喈,山鹊兮嘤嘤。
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 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
垂屣兮将起,跓竢兮须明。 第七篇 伤时 和《遭厄》、《悼乱》一样,着重抒发诗人去国恋国的内心矛盾。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风习习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
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凋兮莹嫇。 愍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
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览往昔兮俊彦,亦诎。
6 古文 林则徐巡抚江苏时原文,急巡抚又名巡抚都御史。明代开始,专设巡抚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正式以巡抚为省级地方 长官,总揽一省民政、军事、吏治、刑狱等,和总督一样直接向朝廷汇报。辛亥革命后废巡抚职务,改称都督。
林则徐
道光十二年至十七年(1832—1837) 任“江苏巡抚”。
道光十五年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林则徐手书江苏省司道知府考语: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嘉庆年间进士,历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十二月任两广总督,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革职充军伊犁后,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此考语为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手书道光十五年(1835)江苏省司道知府年终考语底稿。清制,各省年终向中央报送司道知府考语,以定官员升降。此考语第一行书“江苏省司道府考语清单”,全单共20人,内列杨簧、裕谦、俞德渊、唐鉴、善庆等官员,每官员名下都有林则徐的行书考语。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内,疏陈连年钱漕之累、小民之苦,坚请缓征,并修白茆、浏河等水利,是一位讲究实干的地方官吏。因此,在此道光十五年江苏省司道知府的考语中,多为“朴直老练”、“留心察访”、“勤劳刻苦”、“办事勤奋”、“办事周详”、“办事认真可靠”、“公事奋勤”等,显示了林则徐选拔考核所属官员的态度。卷后有丁丑年七月曾孙林灏深跋语,盛赞先祖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内,上疏所提真知灼见:“察吏莫先于自察,必举一省之事一一书之于心,然后知属吏之尽心与否。”
摘自《江苏省地方志》
7 跪求 这篇文言文的 名字屈原《离骚》中的一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
8 古文“阑珊”何意阑珊
阑珊
1衰减;消沉。
唐 白居易 《咏怀》:“白髪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明 王錂 《春芜记·讯病》:“情思转阑珊,更粉消珠泪,翠锁眉山。”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三:“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2暗淡;零落。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一:“南斗阑珊北斗稀, 茅君 夜著紫霞衣。”
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残,将尽;衰残 。
宋 贺铸 《小重山》词:“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云锁 巫 阳,霜凋 楚 关,堪悲乡梦阑珊。”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
南唐 李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4零乱;歪斜。
唐 李贺 《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清 纳兰性德 《一丛花·咏并蒂莲》词:“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
清 洪升 《长生殿·仙忆》:“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
清 李斗 《杨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说白而已。”
5窘困,艰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罗邺 〕既而俯就督邮,因兹举事阑 珊,无成而卒。”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培林培厚李象鹍 李宗传 王凤生黄冕 俞德渊 姚莹古
林培林培厚,字敏斋,浙江瑞安人。嘉庆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四川重庆知府。啯匪带刀异常制,禁锻者毋制卖,有犯则坐。沿江渡船为盗资,籍而稽其出入,刻姓名船侧,盗为衰息。民习天主教,搜其书,批抉缪妄,闻者多悔悟。署川东道,所属雷波民、夷忿争,或觊觎邀功,请发兵,培厚不应,立缚治其魁,馀悉贷遣。总督蒋攸銛器之,称为蜀中良吏之最。母忧归,服阕,授直隶天津府。畿辅大水,天津地洼下,灾尤剧,培厚遍行属县,赈活饥民七万有奇。奉天、台湾商米先后抵海口,议以官钱收买,委曲剂量,商民交利,而官不费。时蒋攸銛移督直隶,诏举贤吏,遂荐之,不旬日,擢大顺广道。畿南涝后,大兴水利。培厚先在天津治淀河,至大名治新卫河、洺河,浚筑悉中程度。培厚数以时事利病、属吏贤否语攸銛,为布政使屠之申所忌。及攸銛入相,那彦成代之,坐河北旱荒施赈不如法,解培厚任,宣宗夙知其能,改授湖北粮储道。时河患浅涸,漕舟数阻。攸銛以大学士出督两江,期八省漕以首夏毕渡河,乘清水盛涨,浮渡遄利。培厚所部尤速达,为嘉庆以来数十年所未有,攸銛特疏陈给叙。历三运无误,上意方乡用,以劳卒於通州运次。主
李象李象鹍,字云皋,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年,出为直隶宣化知府。岁饥,禁奸贩,安屯户,煮粥以赈,民无失所。课士有法,一变边郡弇陋之习。调正定,再调保定。蒋攸銛、那彦成先后为总督,皆倚如左右手。象鹍持正无挠,擢通永道,调河南盐道。治漕严,弁丁懔懔,禁胥役藉雇剥船扰民,请潞盐仍归商运,民便之。丁父艰归,服阕,补江西吉南赣宁道。辖境与粤东犬牙相错,多伏莽,属县僻瘠,几不可治,象鹍扫除积弊,境内秩然。擢江苏按察使,署江宁布政使。时陶澍为总督,赖其佐理焉。调贵州按察使。仁怀奸民为乱,株连众,治之无枉纵。擢布政使,禁汉奸盘剥苗民,多惠政。二十四年,以假去职。洎入觐,诏以三品京堂候补。未几,乞归。知
李宗李宗传,字孝曾,安徽桐城人。嘉庆三年举人。授浙江上虞知县先摄丽水、平湖、瑞安、建德、平阳,所至求民隐,锄豪强,平反冤狱。在丽水断积案七百馀事,捐赀河工,叙知府,擢浙江督粮道。道光三年,杭、嘉、湖三府大水,宗传建议,浙西诸水尾闾,下由江苏入海,必宜江、浙两省通筹疏濬,大吏用其言,疏请合治。坐事左迁,巡抚程含章荐之,以知府用,授湖南永州,葺濂溪书院,崇节义,劝种植。擢四川成绵龙茂道,累摄盐道、布政使。斋
十三十三年,瓘边属倮夷降复叛,势甚张,总督鄂山既奏劾提督杨芳,檄宗传往察治。宗传上言:“四夷环山为巢,嗜利顽钝,愈抚愈嚣。去年添兵设防,夷转四出焚掠,攻垒窥城,略无忌惮。虽扰一,实四安危所系,不可姑息贻患。”乃建三路进剿之策,倡助军需,治兵选士,声威大振。三路大军犹未至,宗传先以计诱降十三支夷,絷之,勒还所掠人口,有业者复之,无业者给赀,纵俘归,使谕威德。夷犹豫未决,大军由冷迹关逼老林巢薮,大破之於石门坎,擒斩数百,毁贼寨二百馀所,夷落悉平。论功最,擢山东按察使。捕大盗刘二鞍子置之法,群盗远遁,迁湖北布政使。年逾七十,引疾归。斋
宗传宗传征叛夷出奇有功,然居恒时以计取伤仁,意不自慊。尝从同县姚鼐游,能文章。知
王凤王凤生,字竹屿,安徽婺源人。父友亮,乾隆四十六年进士。由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精究法律,治狱矜慎。改御史,巡城、巡漕,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直声。以诗名。主
凤生凤生,嘉庆中,入赀为浙江通判,屡摄知县事。任兰溪仅数月,清积案七百馀事。任平湖,有民数百户,诵经茹素,传授邪教,凤生悯其愚惑,开谕利害,治为首数人罪,馀释之。补嘉兴府通判。道光初,浙江清查仓库,以凤生总其事。署嘉兴知府,迁玉环同知。会浙西大水,江、浙两省议合治,调凤生乍浦同知,勘水道,乃由天目山历湖州、嘉兴,沿太湖以达松江。计画甫就,事未行,值淮南高堰溃决,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未几,擢河南归德知府,濬虞城、夏邑、永城三县沟渠。寻擢彰卫怀道,道属河工五,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以岁修有定例,另案无定例,在任三年,力删另案以杜弊。寻以疾乞归。知
九年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銛荐起原官,署两淮盐运使。凤生以淮盐极敝,条上十八事。攸銛采其议,改灶盐,节浮费,濬河道,增屯船,缉场私、邻私之出入,禁江船、漕船之夹带,及清查库款,督运淮北诸条,疏陈待施行,会诏捕盐枭巨魁黄玉林,凤生计招出首,责缉私赎罪。攸銛已入告,旋因告讦置之狱,又得玉林所寄其党私书,意反复,密疏请处以重法。上以前后歧异,谴攸銛,凤生亦降调。陶澍继督两江,与尚书王鼎、侍郎宝兴会筹盐法,合疏留凤生襄议,於是大有兴革,略与凤生初议相出入;又奏以凤生察湖广销引,勘议淮北改票事,凤生虽去官,仍与盐事终始。十二年,湖北大潦,总督卢坤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袤亘数百里,半载告竣,秋水至,新堤有溃者,凤生引咎乞疾归。寻淮北票盐大畅,陶澍以凤生首议功上闻,促之出,未行而卒。斋
凤生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成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四方大吏争相疏调,少竟其用,惟治淮盐尤为陶澍所倚藉焉。斋
黄冕黄冕,字服周,湖南长沙人。年二十,官两淮盐大使,治淮、扬赈有声。初行海运,巡抚陶澍使赴上海集沙船与议,尽得要领,授江都知县。历元和、上海,署太仓州,擢苏州府同知,晋秩知府,署常州、镇江,有大兴作,大吏悉倚以办。疏治刘河海口,上海蒲汇塘,常州芙蓉江、孟河,冕皆躬任之。海疆兵事起,从总督裕谦赴浙江。裕谦死难,冕牵连遣戍伊犁,既而林则徐亦至戍,议兴屯田,冕佐治水利有功,赦还。江苏巡抚陆建瀛复调冕治海运,革漕费,岁省银数十万,为忌者所中,劾罢归。咸丰初,粤匪围长沙,冕建守御策。及曾国籓治兵讨贼,冕创釐税,兴茶盐之利,军饷取给焉。又开东征局,专饷曾国籓一军。起授江西吉安知府,复以事劾免归,仍以饷事自任,湘军赖以成功。寻授云南迤西道,辞病不赴,卒於家。知
冕仕冕仕宦初为陶澍、林则徐所知,晚在籍为骆秉章所倚任。时称其干济,被谤亦甚云。斋
俞德俞德渊,字陶泉,甘肃平罗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江苏荆溪知县。始至,遮诉者百十辈,逾年,前诉者又易名来控,一见即识之,群惊为神。调长洲,甚得民心。迁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初行海运,以德渊董其役,章程皆出手定,以忧去。八年,服阕,擢常州知府,调江宁。斋
十年十年,宣宗以两淮盐法大坏,授陶澍为两江总督,命尚书王鼎、侍郎宝兴赴江南会议改革。时议者多主罢官商盐,归场灶科税,以德渊有心计,使与议。德渊具议数千言,略谓:“盐归场灶,其法有三:一曰归灶丁按钅敝起科,然其中有难行者三:一在灶丁之逋欠,一在钅敝镬之私煎,一在灾祲之藉口;二曰归场官给单收税,难行者亦有三:一在额数之难定,一在稽查之难周,一在官吏之难恃;三曰归场商认钅敝纳课,难行者亦有三:一在疲商之钻充,一在殷户之规避,一在垣外之私售。以上三法,共有九难。如就三者兼权之,则招商认钅敝,犹为此善於彼。苟得其人,或可讲求尽善。顾事关图始,果欲行之,则宜先定章程。清灶佥商、改官易制诸事,非三年不能就绪。此三年中,额课未可长悬也,场盐未可停售也,各岸食盐未可久缺也。新旧接替之时,非熟思审处,何能变通尽利乎?向来捆盐之夫,淮北永丰有万馀人,淮南老虎颈不下数万人,皆无赖游民以此为事业。一旦失所,此数万众将安往?其患又不止私枭拒捕已也。”议上,陶澍深然之,乃与朝使定议,不归场灶,仍用官商如故;惟奏罢盐政,裁浮费,减窝价,凡积弊皆除之。荐德渊超擢两淮盐运使。知
德渊德渊精会计,又知人善任。诸滞岸商惮往运,改以官督办,千里行盐,稽覈价用,琐屑悉当。每运恒有馀利,尽以充库,无私取。两淮本脂膏地,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馀赡给寒畯,取声誉,皆出商赀。德渊谨守筦钥,失望者众,言者时相攻讦,不顾也。在任五年,力崇节俭,妻子常衣布素,扬州华侈之俗为之一变。尚书黄钺子中民为场大使,欲得美职,德渊曰:“美职以待有功,中民无功不可得。”坚不与。陶澍益贤之,荐其才可大用,以循良久在盐官可惜,上亦嘉之,未及擢用而卒。主
姚莹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平和知县。调龙溪,俗健悍,械斗仇杀无虚日。莹擒巨恶立毙之,收豪猾为用,予以自新。亲巡问疾苦,使侵夺者各还旧业,誓解仇雠。择强力者为家长,约束族众,籍壮丁为乡勇,逐捕盗贼,有犯,责家长缚送。械斗平,盗贼亦戢,治行为闽中第一。调台湾,署海防同知、噶玛兰同知,坐事落职。寻以噶玛兰获盗功,复官。父忧归,服阕,改发江苏,历金坛、元和、武进。迁高邮知州,擢两淮监掣同知,护盐运使。先后疆吏赵慎畛、陶澍、林则徐皆荐其可大用。斋
道光道光十年,特擢台湾道。及海疆戒严,莹与总兵达洪阿预为战守计。达洪阿性刚,与同官鲜合,莹推诚相接,一日谒谢曰:“武人不学,为子所容久矣,自今听子而行。”二十一年秋,英兵两犯鸡笼海口,明年正月,又犯大安港。莹设方略,与达洪阿督兵连却之,大有斩获,收前所失宁波、厦门炮械甚多。敌构奸民煽乱,海寇亦窃发,皆即捕戮,一方屹然,诏嘉奖,加二品衔,予云骑尉世职。知
洎江洎江宁议款求息事,遂有台湾镇道冒功之狱。故事,台湾以悬隔海外,加兵备道按察使衔,得与镇臣专奏事。鸡笼、大安之捷,飞章入告,总督怡良心不平。英兵留驻鼓浪屿,前获俘欲解内地,势不能达,奏请便宜诛之,以绝内患,已报可,怡良仍令解省。莹与达洪阿谋曰:“大府意欲市德,藉以退鼓浪屿之兵。兵不可退,徒示弱,不如杀之!”怡良愈怒,诸帅并忌之。款议既成,交还敌俘,以妄杀被劾,逮问。莹与达洪阿约,义不与俘虏质,即自引咎。宣宗心知台湾功,入狱六日,特旨以同知直隶州知州发往四川效用,至则复为总督宝兴所忌。会西藏两呼图克图相争,檄往平之。莹谓:“夷人难以德化。失职下僚,孑身往,徒损国威。”不听。及至乍雅,果不得要领而返。总督劾其畏难规避,责再往。事竣,补蓬州。在州二年,引疾归。斋
文宗文宗即位,黜大学士穆彰阿,诏宣示中外,并及莹与达洪阿被陷状,於是复起用,授湖北武昌盐法道,未行,擢广西按察使,命参大学士赛尚阿军事。时广西寇渐炽,诸将不合,师久无功。莹至,任为翼长。大军围贼紫金山,莹言流贼如水,必环攻以断其逸,不听,贼遂窜永安。又上书请斩偾事将,复不听。永安城小,都统乌兰泰军西南,提督向荣军东北,合滇、黔、楚、蜀兵四万馀人,贼数千壁险死斗。水窦者,永安东北之隘也,缘山径可达桂林。莹与乌兰泰皆主击水窦,绝贼外援,向荣不从,自由龙寮岭进而败,乃议开水窦一路纵贼逸,尾追击之。莹力辩其失,赛尚阿仍用向荣策,贼果突围出犯桂林,乌兰泰战死,赛尚阿逮问。贼势益炽,连陷兴安、全州,犯湖南,遂不可制。莹随军至湖南,巡抚张亮基奏署按察使,忧愤致疾,卒於官。知
莹师莹师事从祖鼐,不好经生章句,务通大意,见诸施行。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所著东溟文集、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康輶纪行及杂著诸书,为中复堂全集,行於世。主
子濬子濬昌,能继家学。曾国籓以名家子留佐幕,官江西安福、湖北竹山知县。工诗,有五瑞堂集。古
论曰论曰:林培厚救荒治河有实绩,而以察吏招忌。李宗传便宜平夷,功在边方。王凤生、俞德渊佐陶澍治淮盐,尤济时之才。姚莹保岩疆,挫强敌,反遭谗谴,然朝廷未尝不谅其忠勤,海内引领望其再用,亦不可谓不遇矣。
曹文正廉澹
道光朝,曹文正公振镛当国,陶文毅公澍督两江,兼盐政,时以商人籍引贩私,国课日亏,私销日畅,至有根窝之名,谋尽去之。而文正世业鹾,根窝殊夥。文毅又出文正门下,投鼠之忌,至费踌躇,因先奉书取进止。文正覆书,略曰:「苟利於国,决计行之,无以寒家为念,世宁有饿死宰相乎?」文毅遂奏请改章,尽革前弊,此其廉澹有足多者。
李龠通却鹾商重赆
两淮运使拥东南财赋之雄,此席得人,於库储、鹾政均有裨益。道光中叶,陶文毅整理淮纲,选江宁守平罗俞德渊为运使。俞初至扬,运库若洗,次年遂有三百万之储。稍後则为高阳李廉访龠通,亦能一尘不染,诸务肃然。去任时,鹾商例有重赆,李力却之。陈臬两浙,卒後灵榇过邗,商家仍申前请,其妻子仍力却之,谓遗命然也。
张亮基却河弁餽金
铜山张督部亮基,初以中书从王文恪治扣工,适林文忠谪襄河务,见而契之.时张尝却可弁餽金三千,文忠密识诸简,未以告人也.逮张为永昌守,文忠方由西域赐环,授滇督,道谒焉.文忠懽甚,出手籍示之,则记有却金日月也.张( 双)然异之,盖不复省记矣.
林文忠却赎锾
林文忠戍西域时,南中绅民有募集赎锾之举,不期而会,集白金至钜万。林闻之,邮书婉谢,而公子汝舟言尤切至,遂不果行。未几,即赐环,且重膺节钺矣。
何子贞受水返银
何子贞太史绍基为湖南道州人,道州产荷花,何每携其种分赠友人。或报之金,则怒,某太守餽白银二百、惠泉水一甕,何乃受水而返银。
柏静涛却五千金
柏静涛相国葰,以咸丰戊午科场事被戮,世皆知肃顺、端华之修夙憾也。柏尝於道光朝以少宰使朝鲜,朝鲜国王餽五千金,却之,请益坚,携归奏闻,请存礼部,还其使臣。
钱晓庭不妄受人惠
秀水钱晓庭教谕聚朝为箨石宗伯曾孙,早岁綦贫,而性甚介,不妄受人惠。一日,尝语人曰:「昨晚断炊,仅馀白米少许,供老母饘粥,而我则以炊饼二枚度一日。」然意气自如,绝不露寒乞相。及举於乡,家稍裕。大挑,得淳安教谕,未满任,即弃官归。归後以书画自给,不问外事。
罗忠节行军不取银谷
罗忠节公泽南尝率师过江右某县境,有秀才某故与令稔,因往询罗之行军状况,令叹曰:「罗公真圣人,吾见行军者多矣,未见有如是整肃者。」某因往谒,将至营,适有数营兵牵一牛至,曰:「秀才来,甚好。适有民来营,愬牛为他营兵盗去,帅命吾等往索,他营兵不服,与鬬,胜之,遂以牛归。而牛主闻鬬,惊惧逸去,吾等无所归牛,今当请秀才代交牛主。」忠节克复某城,某又与他绅往谒,忠节曰:「君辈来,甚佳。今寇未受重伤,虽得城无益,吾须即往,此间现存银谷甚多,吾已命兵运置一处,汝辈可即以此办保甲团练也。」语讫,即驰马去。已而他将所带录营兵至,掠取存物,无一存者。
吴养源却鹾商赙金
吴文节公鎔抚浙时,鹾商献羡馀八千金,却之。及殉难湖北,家无馀赀,商人感其清德,欲以此为赙。公子养源曰:「若义也,先公早受之矣。先公却而某受之,是堕先公之德也,敢辞。」强之,卒不受。
吴文节检视供张
吴文节督云贵时,於到省先二日,发传单,内载柴炭若干,米肉蔬果若干,馀概不必备,并亲笔标识,到馆亲验。到日,乘舆至馆,於内外各室供张一一检视,次至厨,按单中所载一一收讫。次晨将行,饬所随员役皆先出,复至馆内外各室及厨覆视一周,无短失,乃登舆去。一宿所费,仅数十金而已。
姚学塽不取印结银
归安姚镜塘,名学塽,居官端谨,不履要津。部曹每月有印结银,姚独不受。旧制,中外大小官员引见验看,须同乡京官出印结,结费之多少,视品位之崇卑,既出结,得分结费,輭红薄宦恃此为樵米资矣。京曹有印官可出结者,为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宗人府起居注主事、光禄寺署正、顺天府治中粮马通判、大兴宛平两县知县。而五六品京堂、给事中、御史弗与,体制崇也。翰林院修撰、编检、内阁中书亦弗与,无印也。某省印结事务,由本省出结官分年轮管,结费即由管结官分送。
李雨苍自谓所用无毫发私
李雨苍都护云麟为汉军世家,性豪迈,有奇略。同治初,官新疆,以领队大臣驻塔尔巴哈台。回人犯境,募兵讨平之,用银三十万两,上计户部,部臣奏驳,下使核减。李抗疏曰:「臣所用实无毫发私,部胥索臣资,臣无以应,故为是难臣耳。臣即复上,度终不能中程式,请径下臣刑部,以盗帑律斩臣头以谢户部,不能复上计也。」穆宗知其忠,诏勿问。
吴廷栋清操绝俗
吴彦甫少寇廷栋幼时欲著好衣,又欲以功名显,太夫人训之曰:「人以衣服爱汝慕汝,是汝徒以衣服重矣。功名者,傥来之物,无学以济之,何贵乎功名耶?」吴恍然曰:「儿知之,天爵为贵。」太夫人曰:「然。」邻有质库,吴尝嬉戏其中,司事某欲试之,闻吴来,以碎金散置於地,自匿帐中。吴入门,见之,即扬声止步,不入。某起,询之,吴谓金在而不见人,脱遗失,岂能自白,某大惊叹。其後敭历中外四十馀年,清操绝俗,引疾後,归无一椽,日食不给,处之晏然。时曾文正公国藩督两江,念吴贫,值中秋节,欲以三百金赠之,携以往。晤对良久,微询近状,吴答曰:「贫,吾素也,不可干人。」文正唯唯,终不敢出金而去。
翁文端母却州牧金
海州学正翁咸封之夫人,文端公母也。学正尝奉檄查赈,海州牧某欲更饥民册,馈重金於夫人,请补印,夫人峻却之。
曾文正愿法林文忠之廉
曾文正尝致其弟忠襄公国荃书云:「闻林文忠三子分家,各得钱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产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庞佑还金珠
长洲庞佑,字申甫,性严介,取与不苟。有卖珠妪过其家,遗金珠一箧。妪归,暴病死,物主向妪家索金珠不得,讼之官,责鬻产以偿。申甫迹知之,还其箧,封识宛然,讼得解。谢以金,不受。
罗鹤山却席敬
曾忠襄督两江时,幕有罗鹤山者,总角交也,性刚介,忠襄待之独厚。留连旬月,将归,忠襄语之曰:「君乏政治才,久苦无位置,奈何!适有城守营兵,照章应遣人巡视一周,即以劳君可乎?」及莅事,鹤山奉职惟谨,凡城中走倅贩夫为各营朦补行列者,术艺窳败,斥责尤厉,各营惶恐,军政为之一肃。事毕,诸僚举酒相庆曰:「君可归矣,行囊当富。」鹤山愕然曰:「余奉檄时,各营有假席敬名义相餽遗者,暮夜投金,古人所愧,悉屏斥之矣。」诸僚变色起敬。事为忠襄所知,自是视鹤山益重,及其行,以二千金赆之。
陈国瑞不受无名钱
陈国瑞因事被谪,时有某侍臣重其人,怜其遇,赆以兼金。国瑞性直率,恒自称老子,乃大声谓来使曰:「老子向不受人怜,亦不受此无名钱。」力却之,来使乃怀金而退。某侍臣闻其言,因喟然曰:「国瑞固佳,然亦太野矣。」
蘇老五不受贵人金
光绪朝,杭州驻防旗人有蘇老五者,能左手按三弦,右手拨琵琶,调合而声圆,绝技也。尝至京师,贵人试其技,予金,不受,岸然而归。
吴某不没人之金囊
光绪朝,吴人某甲习商於上海租界某洋货肆,主人嘉其诚,信任之。端午前数日,使携小革囊收款南市,晨出至日中,得银币千八百馀元,匆匆饮於十六铺茶楼,归而失其囊,仓卒莫省所失地。主人疑其诈,皆申申詈,且谓不立返者,必送之官,甲百口莫能辨,遂大哭。
有浦东人某乙者,亦习贾租界中,方失志懊丧。是日,将渡浦归,与甲差一二分时,同过十六铺,登楼茗饮,适见有囊遗於案,取而启视之,则巨金也,既惊且喜,旋又自忖曰:「此纍纍者,吾若取以归,宁不足疗吾贫,且半生温饱有馀矣。顾物各有主,彼或以是金故,丧名誉而殒身命,於吾心奚安!贫富,命也。吾今既见之,宜尽吾责,坐待其主者来,得归乃已耳。」於时亭午,座客仅八九可数,遍视颜色,无一似失金者,乃忍饥坐,目炯炯注人丛中,卒无得。至夕照横江,疏灯点水,楼中人尽鸟兽散,甲面色凄白,随二人仓皇至,盖甲几费唇舌,其主人始牵率以出也。乙察其真,笑迎之曰:「子岂失金囊者乎?吾望子久矣。」言已,以革囊示之。甲感激涕零,不知所以谢,且告之曰:「非子,余今晚欲自缢。」既相叙姓名,甲以五之一为寿,不可;则十之一,又不可;则百之一,乙峻拒勿受。乃曰:「然则饮乎?」乙仍坚辞。三人者,约明日必枉顾而去。
翌晨,乙果赴约,谢曰:「吾赖子失金,得免葬江鱼之腹。昨吾将以午後一时渡江,讵渡者二十三人,中流遇急浪,闻皆溺死矣。」以一举而全两人,皆啧啧称贺。甲之主人谓乙有至性,更留与谈,俾管领簿记。女年十九,美而慧,主人契乙甚,数月,遂置甥馆。乙得凭藉,致力商业,竟拥资数十万,为富家翁。
黄土老爷却四百金
黄土老爷者,满人也,谈者不言其名。光绪乙酉,选授湖南靖州吏目,家故贫乏,独行至楚,不挈僮仆。至,将纳部文於布政,乃徧谒台司,上谒,谒者索钱,不与,遂不为通。久之,不得之官,资用乏绝,衣装俱尽,流落廛市间为人担荷黄土,日得钱数十以餬其口。一日,因所与佣值不足其数,齗齗与争。时涂朗轩中丞宗瀛方为布政使,适出而见之,驻舆问故,其人以告,自称卑职。涂疑其人有心疾,置不问,麾使去。又久之,益困,至代行夜者击柝。有某官者,实主夜禁,闻柝声而不见其人,使人呼之,则自棚中出。怒曰:「汝职行夜,乃高卧欤?」将笞之。其人呼曰:「不可,吾乃官也。」某官异其言,转怒为笑,问:「汝何官?」曰:「靖州吏目。」某官大惊,而察其声,则北音也,乃曰:「信乎?」曰:「信。」「信则明日可於公廨见。」曰:「诺。」及明日,不至,问之,曰:「吾短布单衣,仅至骭耳,可以行夜,不可以见长官。」某官曰:「此吾之疏也。」以衣假之,其人乃至。审其家世及官秩次第履历,则真靖州吏目也。遂以见长沙太守。太守言於涂,涂唶曰:「然则曩称卑职者,即此君欤?」召而见之,曰:「君良苦矣。」命吏稽籍,「今靖州吏目谁也?」则摄事者瓜期久满,以代者不至,未得交卸。涂命吏趣治文书,俾靖州吏目之官,已而又谓太守曰:「此君良苦,宜稍佽助之。」乃共醵金得四百两,以资其行。
居数日,靖州吏目入辞,涂又见之,语曰:「吾前命太守以四百金为赆,小助行色。君久历艰苦,宜益刻励,勉为好官。」其人顿首曰:「敢
陶澍一一阳光文化的打造者
本文2023-10-09 06:26: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