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当初跟秦始皇要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了一个岛上,这个岛是否就是现在的日本?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徐福当初跟秦始皇要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了一个岛上,这个岛是否就是现在的日本?,第1张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论语 公冶长第五》)

最早记载中国人到海外定居不返的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该书说到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派遣方士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各1500人乘船出海求仙不返。五代後周时的《义楚六帖》说徐福等是去了日本。日本的和歌县熊野山前至今还有徐福村,建有徐福祠堂及“徐福之墓”和徐福纪念碑。日本於西元815年编成的《姓氏录》记载:仁德天皇时(约西元前1世纪)“秦氏流徙各处”,统计有18760人。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纷纷逃难,出现民族大迁移。从日本一部古老的家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记载中可以看出,当今日本姓“原田”的大家族,其祖先原来是中国汉朝王族,于汉朝末年率几万人迁往日本定居,当时日本应神天皇还特意派军队迎接他们。

秦始皇的使者「徐福」

相传济州岛很早以前就流传著。在中国秦始皇时代有一个叫徐福的人,率领童男童女和船工来此寻找不老草的传说。

秦始皇统一了幅员辽阔的中国大陆之後,可以说在这个世上已没有什麼奢望了。可他还是对一件事感到非常遗憾。那就是无法延长人的寿命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秦始皇有一天遇到了徐福,听到了令人吃惊的事情,在遥远的东海之中有三座神山,生活在那裏的神仙们都采吃不老草,固而长生不老。听到这些话,秦始皇非常高兴,对徐福说可以让他实现他所有的愿望,但命令他必须采用不老草。

徐福砍下千年古木,做成一艘大船,带领年青的童男童女各1500名,还有具有卓越技能的梢工,登上了遥远的航海之路。徐福一行首先到达的地方就是济州岛,当时的济州岛以瀛洲而闻名。第二天早晨徐福看到海上日出,便认为生死未卜的航程终於成功。为纪念一行人平安无事地到达目的地,他在海边的岩石上刻下了〝朝天〞两字。这个地方如今被称作北济州郡朝天邑朝天里。从那开始,徐福就率领著童男童女登上了瀛洲山(汉拏山的别称)寻找不老草。当时他们找到的不老草被称为〝岩高兰〞,一说称为〝灵芝〞或〝芝草〞。徐福一行人从山上下来,经过正房瀑布,惊叹於那里的美丽景色,便又在该处岩壁上刻下了〝徐福过之〞。此处的刻字一直到1950年还可以看得见,但随著岁月的流失,如今已经看不见了。

徐福离开济州岛时又留下〝向西回家〞的话,因此现在把他离开时的那个渡口称作西归浦。现在的西归浦市便因此而得名。但是徐福一行人没有像他说的那样西行,相反,不但没有回到中国,反而向东逃到了日本。

这个事情记录于司马迁的《史记》,古时候的人都比较迷信封建,尤其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而那些地位高贵的人更是如此。所以当年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老,就派遣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各1500人乘船出海。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回来,为这件事情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而后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五代後周时的《义楚六帖》里就提到过徐福一行人,原来他们去了日本定居。而在现在的日本我们甚至还可以发现有徐福的祠堂和徐福的墓碑等等。

在一本古老的家谱里,我们还可以知道,现如今的原田一族最原始的祖先就是中国汉朝的徐福一行人。

那时候的秦始皇已经一统天下,就是不能够长生不老所以很遗憾,而徐福听说过一个仙岛,而他可以去求仙问药。秦始皇定然不由分说的让他去操持。

在那次出行的时候他们其实去的是济州岛。也实行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情,并且为了纪念还在岩石和岩壁上刻了字,表示自己“向西回家”,但是他虽然写着向西回家,最后他们的行程却是相反的,他们最后东逃到了日本。

那么为什么他要去日本呢?据人猜测,很有可能是因为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怕自己掉脑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种欺骗的方式逃跑了。

但是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徐福说的东海有三座仙岛其实按照日本的史书记载这三座岛正是现在的日本。所以仙药的事情成了一个迷。

 徐福是秦国的一名术士,当时的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渴求更长远的寿命。这万世的帝业梦,他还没有做够,而这天下的繁华,他还没有看够。因此,他在这个时候便萌生了与秦帝国永生的思想。与其说是长寿,不如说是这个严苛的男人,第一次对死亡感到如此恐惧。死亡,让这个帝王也颤抖着也害怕着,因而寻求着。

 徐福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关于他的身世和事迹在史书上可能并不多见,因为其本人的早年跟随着鬼谷子学习,也有一种说法是跟随着吕不韦学习,而使得早年间的事迹多不可考证,因此这个人还颇带神秘色彩。徐福,嬴姓,徐氏。即徐,字君房,相传是齐地琅琊郡人,也就是江苏连云港赣榆人。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

 而其他的事迹则零散地被记录在《南洲徐谱》和《徐懋功家谱》里面,《南洲徐谱》里面记载:“南洲高士徐稚,字孺子,祖籍东海,于战国末年其祖先该公奉祖命隐南洲,永不仕,耕读传家,淡泊名利,自食其力……”又曰:“徐仲公,为徐偃王二十六裔孙。仲生二子,长讳长,次为延,延即尚也。长生猛,猛生咨与福(),福率祖人入东海祖洲。”这里的东海祖洲就是日本这个地方。

 唐代著名的学者徐懋功在其《徐懋功家谱》也有提及:“徐福者,又称徐或希,谱名徐议,字君房,其父讳猛,祖父讳长,从祖父讳延(即尚),曾祖父讳仲,高曾祖讳诜(即金文铣)。福之长兄讳谱,福率振男女各三千人入东海祖洲。谘居琅邪,今山东徐氏者为徐偃王二十九裔孙徐谘之后。徐福一支入东海祖洲,不复返也。”

 由此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上确实有徐福此人,而且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体恤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此前,秦始皇出游时,在出游途中也很关心寻求长生不死的方法。他多次先后派人搜寻可以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万岁不死”的方法。

 徐福能够接受这个任务,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徐福毛遂自荐,上书秦始皇说,海外有仙山,这些仙山称为蓬莱、方丈、瀛洲,仙山上有仙人。只要找到了这些仙山,就有机会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始皇帝听说了十分向往,于是便派徐福前往。据说,徐福去了两次。第一次徐福的方士率领5000名童男童女和大批的工匠、学者、典籍、礼器分乘大船二十余艘,登上了前往东方神秘仙岛的旅途,但是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了琅琊这个地方,徐福没有找到仙山为了推脱责任,徐福说自己出海后碰到了巨大的鲛鱼,无法前行。于是秦始皇帮助徐福接触阻碍,增派射手对付鲛鱼,在射杀了一条鲛鱼后,徐福再次率领着一干人马前往所谓的仙山。

 以寻找东海仙山的目的,徐福受命于始皇帝开启了他的旅途。徐福东渡也是一次大规模的航海壮举,然而,第二次航海,徐福本人以及航海人员,在这次入海后,杳无音讯,全部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有人说他去了日本,有人说他去了一个新的地方,自己在那里当王,也有人说他死在了航海途中,他们的去向也就成了千古之迷。

首先,徐福确有其人,而且去日本了,这一点在连云港徐福村徐福的后代还保存的家谱中有记载。

其次,徐福到达日本了。这一点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都有记载,而且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徐福的纪念堂,上面的碑文中记录了徐福到此一游的经过。但是徐福在哪里登陆并长期居住在哪里,史书并没有记载。主要也是因为那个时代日本还没有记载历史的方法和行为。

神武天皇不是徐福,这个传说是国内流传的,并不是日本流传的。同时传说中徐福把稻谷传入日本的说法也不正确,日本记录的稻谷种植和传入时间与徐福年代不服。

下面的链接是徐福的日文版资料,里面记录的很详细。

http://wwwasukanetgrjp/tobira/jofuku/jofukuhtm

徐福建立日本没有任何依据,徐福出生时大概是战国后期,秦朝统一全国后徐福成为秦始皇手下的一名方士,因为他在药学上颇有些造诣,加上他道家身份,始皇帝就让他东游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出发时大概是公元前3世纪初期,而日本在公元前7世纪时就已经成立了,即使那时候日本还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但是人家毕竟已经以国家自居了。

所以徐福即使真的去过日本,也绝对不是一手创建了日本国,而更有可能是给日本带去了先进的制陶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帮助日本发展了生产力。徐福去过日本这件事是有比较可信的证据的,日本宫下义孝先生家中藏有的《宫下富士古文书》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徐福来到日本之后的所作所为,徐福在日本结婚生子,将家族发扬光大。

而且宫下先生藏有的这本书全书都用汉字书写,想想在一个日本人家中拥有一本历史如此悠久的汉字书确实难以置信。徐福协会副会长曾经亲自查看,也认为书中记载可信度较高,所以徐福东渡去过日本这件事大概率是发生过的。而且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徐福一行人乘船到达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从我们现在出土的文献记载来看,徐福最后到底是定居日本,还是回国住在了蓬莱崂山一带,或者在途中遇难而亡,都无法确定。史书的修撰者也不会大篇幅记载一个江湖道士的经历,徐福最后到底去了哪里已经是未解之谜。

徐福是秦史人物中一位传奇色彩很浓的人物。徐福第一次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登场,是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 (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后在《太平广记·徐福》和《十洲记》中都记载有:“徐福,又写作徐輗,字君房,齐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却毫无记载。

从徐福的职业看,据《史记》记载:徐福为“方士”,即可与神仙沟通的人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灵者”。他出现的目的是为秦始皇服务,是去“入海求仙人”,来为始皇帝指点长生不老之路的。

徐福的功绩如何呢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笽。方士徐輗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从这段记载来看,徐福的第一次行动失败了,失败的理由犹如他向始皇帝汇报的那样:“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而秦始皇帝呢因求长生心切,非但没有问徐福的罪,还有了“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的心理反应,并让解梦人解梦。解梦的骗子又告诉始皇帝:“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听了解梦人的话,糊涂的始皇帝“乃令入海者备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笽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始皇帝除掉求仙寻药道路上的恶神:“大鲛鱼”后,便再次命令徐福招兵买马,带领大量善射者、工匠、手工艺者、农艺师以及数千童男女,五谷种籽及百工等再度入海求仙药。徐福藉此机会,便溜之大吉。

那么,徐福求药寻仙最后去了哪儿呢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将军武被与淮南王刘安在谈论徐福入海求仙药时说:“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词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各男妇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徐福最后到达“平原广泽”之地,竟“止王不来。”也就是说,徐福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重返故里,而是长居在他求仙求药的人间仙境,直至终老。此后,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上便不再有徐福这个角色,余下的便只有人们相互传唱的徐福东渡后的故事和传说了。

日本学者奥野利雄先生的徐福论以及徐福对日本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在日本学术界,研究徐福事迹的学术团体、学者和专家有很多,也有很多研究徐福事迹的文章、著作和专著。这次借去日本出差之机,我收集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在此我要着重介绍一下奥野利雄先生的著作《罗曼之人·徐福》一书的内容,并由此可知日本人对徐福的态度,了解徐福对日本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罗曼之人·徐福》一书共分五个章节。首先作者从徐福的生平入手;接着考证了徐福故里;记述徐福东渡;分析徐福渡海后的生活;最后根据所收集的家谱资料对徐福一生作出概括。

奥野先生在记述徐福生平时认为:开始撰写徐福的司马迁在著《史记》时,距徐福生活的时代仅仅只有百年时间,所以《史记》中的描述应具有真实的价值。同时奥野先生还确定所谓的“平原广泽”应该是日本而非他处。徐福东渡后主要活动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带。

本书的第二章节:作者确认徐福的故里是中国的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在当地徐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咒术师、祈祷师、药剂师。徐福的后代在中国已繁衍到第73代。

第三章节:奥野先生主要分析了徐福东渡的动机,为报亡国之仇,消灭族之恨而策划的一次叛离始皇恶政统治的行动。并为实现目标,徐福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始皇一再拨发经费、赏赐宝物、申请船只、组织人员、集结各种有用人士、准备粮食种子,为逃离后的安居乐业做好一切准备。

第五章节:记述的是徐福东渡后的情况。在两千多年前,人们的航海技术还有限,船只也较落后。所以徐福在渡海前往日本时,因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影响,历经了许多磨难,才到了日本。至今在日本本土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与之有关的遗址、地名及传说故事。奥野先生在本章详细地论述了日本六大区域内二十余处与徐福有关的地名及故事。这些地名、故事中渗透着徐福到日本后艰苦创业的情形。也昭示出徐福所到之处,便把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技能、文化传统传授给当地的居民,使当地的土著居民们很快过上稳定、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徐福因此而倍受人们的推崇和尊敬,人们开始把他视为救世的神灵,为他建寺修庙,书文立碑,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而这种崇敬的情愫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日!

奥野先生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利用所收集的历史资料及徐氏等家谱,推测出:[1]徐福生年为公元前278年;[2]比始皇帝大19岁;[3]并据《富士古文书》研究家铃木贞一先生的研究看,徐福是70岁去世的。

总之,在日本学术界,除奥野利雄先生认为徐福的确到了日本之外,还有很多学者,史料都记述徐福到日本的情况,在日本的文字记载中,认为徐福东渡到达日本的有《神皇正统记》《林罗山文集》《异称日本传》《同文通考》等文献。林下见林在《异称日本传》中说:“夷洲、澶州皆日本。相传纪伊国熊野之山下有徐福墓。熊野新宫东南有蓬莱山,山前有徐福祠。”新井君美在《同文通考》中说,BF“今熊野附近有地曰秦住,土人相传为徐福居住之旧地。由此七八里有徐福祠。其间古坟参差,相传为其家臣之冢。如斯旧迹今犹相传,且又有秦姓诸氏,则秦人之来往乃必然之事”。另外,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徐福等人东渡日本的事实,日本学者粟山一周在《日本的阙史时代研究》一书中认为:秦人由朝鲜半岛大举南下,是以公元前206年为中心。而日本在绳文文化后产生了弥生文化。日本学者金关丈夫认为:绳文时代与弥生时代之间,在文化上存在着显著变化。伴随着弥生文化的到来,有新的人种移居日本。通过了解学者们的观点可以说:是徐福东渡,将进步的秦文化,即种植、制陶、养蚕、纺织、建筑等等技术传到了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使日本社会走上文明之路,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徐福的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日本民众的尊崇与爱戴。

现代的日本人,恍然于编纂伪史的无聊,才渐渐敢于说真话,不过有时又过火,认为他们的历史都不可信,尤其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皇室是由中国传流下来的。但是我们的学者卫挺生博士,在他不朽的大作中,确实证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日本之有正史始于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在壬申之后,这位君主认为当时所传的史实误谬颇多,真实的情形常常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便走了样,必须制订正史。他于是命令了一位二十八岁有照相板记忆力的稗田阿礼,根据史料《帝纪》、《旧辞》等,重加整理,去伪留真,来制订一部正史,以传后世。

但是经过三十余年后,稗田阿礼并没有能完成他修史的大业,而阿礼已经老迈不堪,到了元明女帝时代,不能不另外敕谕一位文笔非常秀丽的太朝臣—— 安万侣,来帮忙阿礼共同续写那未完成的著作,这就是所谓的《古事记》 (公历712年完成)。在古事记之外,天武天皇还创立了一所历史编纂馆,任命了一大批编纂委员,要他们仿效中国的《史记》、《汉书》的纂写方式,广搜数据成为一部完备的国家纪录。

经过整整四十年的工夫,这部巨作完成了,就是现今还流传的用汉文写下来的《日本书纪》,公历720年完成,共三十卷,一、二两卷是神话,第三卷是日本正史的开始 ——《神武纪》。 神武纪》是神武天皇本纪,其中最重要的描述,是东征的一役,虽然很像是一篇神话,但叙述的行踪忽东忽西、忽行忽止,尤其他在不同地区留滞的期间忽长忽短,不像是故意的虚构。据卫博士的考证,根据《神武纪》的记载:

一、“可确知神武天皇不生长于日本,乃乘天盘船自高天原飞降者。天盘船谓航海之楼船。‘飞降’谓操纵风帆而来,‘高天原’乃指海外之一地而言。”

二、当时日本文化的程度,停留在绳文文化时代,并没有任何冲击,能使日本忽然飞跃到青铜的弥生文化。据卫博士的研究:“近年,自筑紫至远贺川口,出土青铜器时代之刀剑戈矛镕范甚多,与《神武纪》所云,居‘吉备’数年以蓄兵食之语相应,‘兵’即兵器。神武东征途中先折而西行,停驻远贺川口多日,因其地为其兵器制造区,故亲往视察制造情形,从已出土之兵器而言,其形式与先秦之大陆中原之刀剑戈矛无异,可见神武兵工之技工来自大陆。

日本产铜之各地,多在伊豫安艺以东,而当日制造兵器之场所,反集中九州岛的西北,去矿场甚远,显然当时日本铜矿尚未被发现,不得已乃自大陆齐楚沿海运铜入倭,铜矿笨重,故将其冶铸集中于日本去齐楚海岸最近之港湾,因而自唐津以至冈田皆成其冶铸之工业区。”以上说明了神武东征武器的来源。

神武是谁呢?卫博士肯定地说,他必然是徐福。徐福到了日本之后,为了避免秦始皇的追踪、侦访,甚至于讨伐,他利用了语言的隔阂来保持他的秘密。

他禁用当时通用的中国语言,甚至采用了秦始皇的愚民政策,认为人民有了知识之后,便会兴风作浪,“以古而非今”了。文字是罪魁,是知识思想最可怕的媒体,所以他根本废弃了文字,在文字还没有流布很广的时候,便扼杀了它。那时其手下还有几千名由齐楚各地征调而来的童男女,他不授以中国文化,反而让他们倭化。

这时大局已平定,他这批青年战友,一个个也已长大成人,便让他们和当地土著男女婚配,创立家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他为了示范,娶了原始居民木族中的贺茂氏的女儿——媛蹈鞴五十铃媛为正妃,翌年并立她为皇后。他自己在辛酉年即位于橿原宫,称帝了。

以上是卫博士根据《神武纪》,再考证了我国各书类中有关徐福的记载而推断的,合情合理。显然的,神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唯独有一点不能符合的是神武即位之年。照《神武纪》中明确的记为辛酉之年,为纪元前660年,约当春秋齐桓公葵丘之会一匡天下的时候,距离徐福之生,四百有余年,所以徐福似乎不可能就是神武。

不过神武时代,日本根本尚未纪年。日本本来无历,是从钦明天皇时代,由百济的历博士一位名叫观勒的高僧传授得来,到了推古女帝九年辛酉,才由当时主政的圣德太子推行历法于全国。除了历法之外,圣德太子还制订了冠位、朝仪、宪法,确实应了中国谶纬家的预言,辛酉是个革新之年。圣德太子为了修史,不能不订一个大吉祥的日子,作为日本的开国之期,因此他认为辛酉年最能象征革故鼎新,而为了表示日本是与我国相埒的古国,于是订了推古九年辛酉以前的第二十一个辛酉,为神武即位之年。

是神武千余年后,他四十余代的子孙硬替他装上去的,焉能可信!不过辛酉每逢六十年必有一次,假定真的是辛酉年,如若不是第二十一个,而是第十七个辛酉,那也能吻合了。

总之卫博士的研究,解答了历史上的大谜。为什么徐福三次出海?三千童男女的踪迹何处去了?日本何以忽然由绳文时代,一跃而到了精美的青铜器时代?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我们与日本之间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绝日本与大陆的关系的。

姑不论日本的学者有没有雅量来承认这一事实,日本的第一位君主的来源,我们总算是清楚了。神武以后,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有八代帝王,而无事迹。据日本学者水野佑的研究,这八代帝王根本无其人,名字是虚构的。这当然可能。那是因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当然产生了很长的空隙,为填这四百年的空档,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当然只能是有名而无事迹的阙史时代了。由于把神武提前了四世纪,日本的古代史的真伪更难确定。真实可考的史实,要从仁德王开始了。

徐福当初跟秦始皇要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了一个岛上,这个岛是否就是现在的日本?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论语 公冶长第五》)最早记载中国人到海外定居不返的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该书说到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