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晓天川藏线”,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天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安徽舒城:“晓天川藏线”,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天路,第1张

作者:库米先生

晓天,这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很快便会又再来的乡下小镇。不知其哪来的魅力?总能令人对其恋恋不忘,去而复返。

当你来到小镇,由新街左拐,有一牌坊,镌刻有“晓天老街”四字,便是老街了。过牌坊而入,轻轻踱步于条石板上,抬头四顾:入眼之处,青砖小瓦,旧窗高墙;精致的雕刻,光滑的门槛石。堤下河水缓缓流动,老街居民悠然自得。时光倒流似的,使我们犹如置身于数百年前的江南小镇。

沿老街南行,过张恨水儿子张小水、侄女张静君曾读过书的江家大屋 (张恨水,潜山县余井镇黄岭村人,1942年因担心大儿子张小水读书受到影响,将其带到晓天“七临中”),直至二桥东端。不过桥,有一条往南的老路,那是过去进入白桑园、平田、双河、小涧冲林场这些山里面的唯一通道。道路逼仄,路面崎岖,沿双河两岸凿壁成路。路下河谷幽深,两侧山崖崔巍。十四五年前,小涧冲改名万佛山。四五年前,为进一步开发林场中 旅游 资源,进山道路入口东移,新路全面拓宽;双向二车道高等级公路,一律铺油路面。

沿此路入山,约二十里许路,即为平田。县志称其地“众山环抱,中有平畈,地平且广,延袤数千亩,因以为名”。过平田又南行数里,左有一沿山乡道,道窄且险。道左绝壁,下有小溪,鸡笼涧也。溯溪水山行数里,乃见一桥,曰“驼岭大桥”。自此桥仰首回望,但见一峰如柱,耸壑昂霄,抬望眼,几不见其顶。山之雄大,非如椽巨笔,不可尽述。所谓高山仰止者,约莫如是。询于乡人,曰“鸡笼尖山”。

合肥附近,大抵热爱骑行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条山路的存在。这条路因其逼仄狭窄的道路,垂直上下三百多米的落差,驼岭左翼那直插云霄的鸡笼尖的壮丽景色,而令所有骑行者一见倾心。这条道路,即是明清以来潜山官庄至舒城晓天的大驼岭古道,又是今日骑手的挑战圣地。

自晓天、平田而入,翻驼岭,至少有三条路线值得一探:

第一条 ,自驼岭山路而上,到驼岭村后左拐,经牛角尖、大张田、小张田、刮皮岭、林家冲,经八四〇乡道至平田街道。一路古色古香,山下几乎没有了的土坯房子,成片的百年古松……小张田对面层峦叠嶂的高山,山下那一汪人见愁消的清水,看之不尽。这条路适合自行车骑行,刚好骑行一天。

第二条 ,自驼岭山路而上,经潜山县官庄镇,沿〇五二县道向东,经戈元村、栗园村,北转经郑家湾,越舒潜界山麻岩岭,沿黄秧河上游水竹河而下,经舒川村、丁家河、余家河、袁家坳、三担种、寒山 、郭冲至舒岳公路。这条路适合摩托车,部分路段为土路且陡峭,一般轿车爬不上去(四驱应该可以)。

一路跨晓天河两大支流水系。一为源于矗突尖(一名老佛顶,因形似猪头,亦称猪头尖)的双河,一为源于麻岩岭的黄秧河。一路除了领略驼岭风光外,可参观官庄余英时故居,一排排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

舒川村,有一棵二人不可合抱的近四百年的马尾松(当地居民称是四百八十年的罗汉松),枝丫遒劲有力。黄秧河上的大坝气势如虹。

第三条 ,自驼岭山路而上,经潜山官庄镇,沿〇五二县道向南,至平峰村;沿〇〇四乡道,经横河村,过大水河桥(大水河为桐城大沙河上游,注入菜子湖后入大江)、杏花村,至塔畈乡;再沿〇五〇县道西行至彭河、罗河村,翻山至岳西县巍岭乡,西行至石关乡;沿一〇五国道,经主薄、姚河乡,返晓天。

这条路全是硬化路面。跨在机车上,风驰电掣,百愁俱消。一路跨三大水系:巢湖水系杭埠河源头的姚河,菜子湖水系大沙河上游的大水河,皖河水系皖水源头的鹭鸶河。此路最适热爱家乡地理、喜欢溯源的朋友,一路分别有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板仓自然保护区、石关国家 体育 训练基地、枯井园自然保护区。

由于其联通南北的地理位置,曾经吸引着张小水、余英时等翻越驼岭,来舒读书。如今日益完善的道路路况,又吸引着愈来愈多热爱骑行的朋友来到驼岭,挑战自我,渐有“晓天川藏线”之名声。然而,驼岭的神秘远不止于其险要的地势,背后波澜壮阔的 历史 ,更加让人唏嘘。

驼岭左翼有一山,曰“鸡笼尖山”。山侧有土径,阔一尺有奇。循山径曲折而上,但见马蹄骡印,不绝于道;横木条石,置于二旁,大抵备其不时之需也。约半个时辰,山势渐平,越小溪,穿竹林,鸡犬渐闻于耳。复行片刻,眼前豁然开朗,竟为佳境。绝壁千丈,巍然耸立于眼前者,鸡笼尖也。壁下土屋数间,散布左右。行数步,乃至屋前。有母鸡咕咕而鸣,茸茸鸡雏可十数只环奔四周,叽叽相应。左趔右趄,立之未稳,视之不过破壳数日耳。然皆不以新客为异矣。

屋门紧闭,左有灶房,隐隐然有声。趋之窗下,果有翁妪二老,适见来客,欣喜异常。许是山高路阻,昔日少有客至故。邀我入屋,待以佳茗,备以果盘,更留余宿其屋。山中人之好客,素有耳闻。今以身历之,受宠若惊矣。

与翁妪相谈即久,方知此地之来历。地在两山之坳,原名“金家寨”。据两山之形胜,处世外之桃源。某年,有先人偶入此间,乐其幽静。继而延请形家,问以曾杨之学。实乃宝地,曰“叶里藏稻”。由是居家于此,垒土为垄,阻水为沼;接清泉以为饮,播菽稻以为粮。田垄既齐,复木秀石奇。人丁渐旺,始为人慕,渐为人妒,其人请于形家何以破之,曰惟屋后千丈巨石可破。何故曰名此石“鸡笼尖”?鸡食其稻,其势自破,此石遂名鸡笼尖,叶里藏稻亦改名鸡笼寨,而山下之河亦随之名曰鸡笼涧河。

老者祖籍太湖宋氏。明末清初,太湖一带屡遭兵燹。自明崇祯八(1635年)年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 先有张献忠部屡攻太湖(吾邑亦陷),后有南明樊山王朱常(上巛下水)、石城王(朱统锜)据蕲黄潜太等大别山各高山险峰,拥寨自立,反清复明。虽先后平之,然波及之地,生灵涂炭;兼之其地迭遭天灾,畈区颗粒无收,食不果腹。一时太湖大地,赤地千里,为避兵祸,宋氏先祖举家迁徙于吾邑之驼岭,至今已历十四代矣。

自太湖搬到驼岭脚下。一因兵祸,一因太湖当地没多少地。初到驼岭,其时人口不及今日十之一二。那时是个插草为标的时代,看中哪块地,四周插上枝条,别人即知此为有主之地,不复侵占。自此在山下繁衍二百多年,后为躲国民党抓壮丁,再次自驼岭脚迁到鸡笼尖下的鸡笼寨,至老者又五代矣。鸡笼寨自山脚而上,在几乎不能称之为路的小径上,一直不停的爬,要近一个小时,所以老者高曾祖得以逃脱被抓壮大的命运。

然而鸡笼寨居地委实过于偏僻,好奇往年一代代是怎么繁衍下来?忍不住好奇心,还是问起了老者夫妇二人。二人笑道,别看现在道路不便,往年畈区生活不好,吃饭吃不饱,山里面有吃的,什么麻根、葛根、蕨菜根、野菜、苦菜,吃的东西很多;还有花蒿,这个不能吃多,吃多了槽人;至于三月三,粑人魂的蒿子粑粑更是到处都是。还有一种蒿子,八路军经过是多吃这种,故得名。一边说刘阿姨带我出来,就在屋旁,摘了一棵很普通的蒿子。以前从来不知道这个还是可以吃的,刘阿姨径自吃了起来,还递给我一半。我尝了尝,不苦不涩。

回到屋内,宋叔叔接着说,讲人好讲,因为往年只要吃得饱就好讲人。宋叔叔的母亲、奶奶、太太、老太太、刘阿姨,还有她姥姥都是自潜山官庄嫁到鸡笼寨上的。夫妇二人都六十多岁了,没有打针吃药过,刘阿姨说的很自豪。

又问起鸡笼寨上还有几户人家,只有五家十几个人了。都姓宋,基本都五六十岁,还有一个小孩,平时在山下上学,周五晚上回来。宋叔叔语调转而低沉 ,话语里是道不尽的落寞。二十年前,还有四十七八个人,宋家八户、徐家两户。上世纪六七十年,土改时,甯家一户,从鸡涧河搬上来;七八十年代,还有一户黄家,从小涧冲里面搬上来,都好几代人了。

鸡笼寨上的年青人都在城里上学上班,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一辈。道路实在太差了,尤其每逢下雪天,山上人家只能足不出户。下山的路早就被大雪淹没,走路都走不出。买的年货、稻米粮食更是运不上去。问起一户人家屋顶的新琉璃瓦是怎么运上来的?宋叔叔说,去年公家在山上建通信塔,刚好有骡子拉建塔物料,那户人家就让骡子运上来。买瓦才三千多元,运费却远超买瓦的费用。这还是碰巧有骡子,要请人挑就请不起了。

过驼岭大桥,沿道而行,蜿蜒于鸡笼山下,逶迤于驼岭山间。盘旋回环,令人不辨东西。路下绝壁千丈,半山暗生层云。路宽三两米,仅可过一车,偶遇对向来车,一方须后退良久,寻一宽阔之地,方可错开。对于新科司机,此地令人颇为绝望。本地乡民,莫不鸣笛不辍,早为警醒。抵达岭头,回望对山,鸡笼寨中,数户人家隐约可见。而山脚所见之雄峻高耸的鸡笼尖,亦已匍匐脚底。驼岭脚下,路如系带。左拐复右拐,一路缘山而上,可谓驼岭十八拐矣。

相传驼岭山上,昔日有一雄关,曰“驼岭关”。起于清末,然百多年后,已很难再寻昔日景象。约五余十年前,关门倾圮,惟余数段断断壁残垣。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本地乡民久苦于交通之不便,于此开山修路,关门彻底拆除。部分关墙改为道路石摆,渐渐没于荒草间,实难想象,曾有“一关当此,万夫莫开”之势!

修路之时,乡民出工出力,手拉肩扛,以一锤一钎间以炸药。高峰期时,出工二百多人的代价。自九三年至九八年,历时五年之久,硬是在高耸的驼岭山中凿出了一条两三米宽的土路基来。每天中午吃饭时间,也正是攻坚时刻。趁着大家都返家吃饭,将那最难凿开的地方用炸药炸开。多的时候,一次放一百多炮,百炮齐鸣,炮声隆隆,声震数十里。壮哉!

古时,此地为羊肠小径。联通吾邑之晓天与潜山之官庄,多为山之两侧乡民往返其间。山高路险,乡民皆矫健异常,捷如猿猱。有乡民尽其一生,不曾出山中半步,县志形容其“以菽麦为食,终身不知米饮为何物者”。地之偏僻,可见一斑。而如此偏僻之地,明清以来,尤其清朝以来,民间往来日繁。当地豪绅遂募修石路,联通南北。南起安庆府,经青草塥、龙井关、殷家滩、八字门,过官庄,越驼岭,通舒城晓天镇、东西溪,北至霍山、六安。此路渐为舒潜间道。时至晚清,声势浩大的太平军与官军鏖战于此, 驼岭 遂成要隘。

百多年前的清咸丰初年,洪杨大军由桂入湘,沿江而下。一路占领武昌、九江、安庆、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号太平天国。清军和太平军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残酷的战争 。咸丰九年(1859年),曾国藩胡林翼谋皖,鉴于鄂皖边界“路岐贼众,防不胜防,非厚集兵力,难以抵御。”而太平军更是“东击西窜 ,攻我必救,使我蹙前踣后,我军冒大暑苦战,贼使饥民当锋镝,我已日夜疲殆,马队屡多冲锋刃,亦多伤毙,且诸军如九节度无统帅,禀命易失事机”。为阻止太平军由桐舒霍潜太等大别山区各山中小径绕至蕲黄 ,抄清军后路,也为了扭转清军在大别山区无尽小径中疲于应付的不利形势。胡林翼特派员于各险要隘口修建碉卡,以阻贼路。所谓碉卡,即碉房卡伦,本为四川和西北的一类军事设施;碉房即碉楼,卡伦即关卡。于高山大岭间险要部位修建关卡,或随山势,关墙有长近里许者。

咸丰十年(1854)四月,胡林翼遣安徽即补同知孙振铨赴潜山、舒城布置碉卡。孙振铨,时湖南巴陵人(今岳阳人),在其后来所著《潜山守御志》中提到他与胡文忠公的相识过程:“余以书生从戎胡文忠公幕府。咸丰四年秋,文忠公剿办粤逆,驻节湖南省巴陵县凤凰山。振刷团练,搜罗人才,札办岳阳总局者十一人,振铨与同乡王君云湖,皆列其中”。经过六年的出生入死,其才深得胡文忠公所爱。

胡林翼,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谥号文忠,天下一等一的猛人。善调和诸将,其才不在曾国藩之下,左宗棠、 李鸿章皆受其保荐。伟人读了他的《胡文忠公遗集》后将自己的字改为润之,蒋将其与曾国藩的用兵之法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军校教材,曾国藩曾言 “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四十九岁,英年早逝,谥号文忠,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的首领。为官贵州之时,起团练,设数百土堡于高山大岭间,数年即平定贵州叛乱。咸丰七年(1857年)秋 ,因蕲州接壤皖省,山径分歧,贼易出没,特檄唐训方修碉卡于蕲州。唐训方修碉卡时,与孙振铨多有协商,故此次派孙振铨主持潜舒二县碉卡事宜。

孙振铨四月份至潜山、舒城,成立碉卡总局,并委任其两位受业学生——伍学熙和邓士林为委员。“驰马握槊,出入山崖涧谷,穷岩奇巘,糜不登陟,览其攻守之致舆夫径途奇正险夷之交 亲为布置碉房卡伦,以益其守 ”。跑遍几乎舒潜境内所有的高山大洼,确立了几十处险隘后,立即着手建碉卡事宜 。建碉卡即是保护地方,所到之处,上至潜山知县叶兆兰 ,下至各地乡绅,皆积极出钱出力及木石建材等。以舒邑之朱溶、潜邑之朱芦溪柳铜章出力尤多,凡护佑桑梓者,虽百年岁月,又岂会忘于人间。

短短两个月内,即建好三十多个关卡。其中分布于舒邑的有驼岭关、梅岭关、巍岭关、元武关、天平关、茅岭关、健石关、朱砂岭关、鹤鸣关、竹林关、庐镇关,每一关卡除了关门、关卡墙,胡文忠公还要求各关兼修碉楼。“鄙意一卡总须五碉或三碉或六七碉,如品字形心字形梅花形……拒于必由之路,横立数碉,均可制贼之死命,即兵溃勇散,贼即逼卡仍莫可如何,碉卡所建,需高下因其势,左右酌其形,务乞妥酌,兼修坚实”。驼岭因其地势过于险要,只建了一座周围六丈的碉楼,名依山月牙大碉,而道扼潜太英霍的天堂(今岳西县城天堂镇,时属潜山境,乃晥鄂孔道)竟建有二十七碉,众碉散布其间,其势雄矣!

驼岭关关墙长三十八丈,高一丈,厚八尺。有女墙(城垛子)五十一个。关门宽四尺高七尺,并配营房两所六间。咸丰十年五月,仅仅开建一个多月后,驼岭关已巍然如巨龙,逶迤盘旋于驼岭山腰之上。碉卡已立,守备尤须谨慎。碉卡一为阻断贼路,二为节省兵员。碉卡的日常守备,由当地团练护守,并厉戒团练之职责。仅日常巡逻看护,贼来则只可固守,切不可浪战。与太平军战场厮杀,则交由湘楚军等正规军。对于驼岭关,胡文忠公尤为关切:“晓天不能派援,兆介(指潜山县令叶兆兰的兆字营和介字营)亦非能远战者,守兵出碉卡之外而战,必不得力,一败则贼固随之而起,只坚守,卡内毋闻人之战胜而高兴,毋闻他处之战败而气沮,弟意介兆不出关卡,尚可蓄势,尚可藏拙,若出晓天,而与贼战,终必败,则贼从此而入矣”。欲守之久,器必不可少。“需储守器,火礮、鸟枪、火药铅子、短刀长矛、旗帜、镫笼、油烛、米薪、盐菜、水、浆、斧铧、汲器,一有不备,不可守也”。驼岭双峰,雄关当立,任尔来者千或万,我自五十人守此关。随着蕲州、罗田、麻城、霍山、太湖、潜山、舒城、桐城等地关卡的相继建立,有力的阻滞了太平军陈玉成部及捻军龚德树部由皖入鄂的部署。之后数年 太平军、捻军相继为湘军、淮军所平,漫布于群山之中的碉卡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岁月荏苒,时光如水。驼岭关上的关墙、碉楼就那么静静的地矗立于驼岭山上,任那无情的岁月风雨吹打。渐渐的,乡民们习惯了它那庞然大物般的存在。那是他们祖辈守护家园的见证,代代护佑着山下人家。

沉寂了几十年后,寂静的驼岭关喧嚣再起,而山下早已是斗转星移,换了人间,大清已成 历史 ,国民党、***在大别山区又一次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民国二十一年(1932),红二十七军主力徐海东部与国民党梁冠英部及潜山县官庄团防局余祝森率部在驼岭的一次战斗堪称经典。

是年十月,红二十七军被国民党梁冠英部堵在了我县晓天镇。中梅河镇当时是国统区,唯一可以行军的方向是过平田,翻越驼岭,自潜山官庄而去。而国民党余祝森部,已抢先占领制高点驼岭关。徐海东让中共晓天区委储德纯率游击队,潜伏于驼岭关左翼的鸡笼寨上;而徐海东部则提前通过张家冲绕道,逼近驼岭;后以小股队伍引诱梁冠英部沿大道直抵鸡笼寨脚下,直上驼岭。余祝森误以为是红军攻来,给予猛烈袭击,双方激战三个多小时,死伤数百人。激战正酣,潜伏于鸡笼寨上的储德纯游击队,猛扑而下,狠挫梁部。梁部腹背受敌,死伤八百余人,而后储部迅速撤退,与徐部撤往潜山官庄而去。

原我县第一书记史元生,在潜山舒城岳西交界区发动群众打游击。因国民党盘查日严,不得不躲到鸡笼寨上。当时鸡笼寨上已有数户人家,一户宋姓先人将他藏在鸡笼寨边的山洞里。那时条件刻苦,卫生条件很差。据宋氏后人回忆,当时其满身的虱子。某段时间,若是风声太紧,只能成天呆在洞里,由宋家先人送吃送喝,送的最多的是绿谷粑粑、绿谷糊汤、芋头、南瓜、红豆等杂粮。好在山区,别的或许不多,粗粮倒是不虞短缺。史元生当时特别喜欢吃红豆,而这些五谷杂粮伴随着史在鸡笼寨附近一呆就是三年。新政权成立后,史先后担任舒城县委书记、六安地区专员,五八年修建龙河口水库正是其主政时和时任县长李屏一起最早向六安地委和专员公署提出的,或许正是为了报答当年龙舒乡民的庇护吧。退居二线后,更是最多两年就来一次鸡笼寨,来看看当年有救命之恩的宋氏先人杨老太太,也看看这曾经给其以庇护的驼岭山水。来鸡笼寨的除了一度被打倒的史李杜外,原我县县委书记郭宪魁、原县长韦法德、原我省副省长马长炎,以及建国后我县首任县长杨震、省政协金启健主任、原县长韦法德等人都曾多次登上鸡笼寨。他们或是曾经战斗于此,或为缅怀这片红色大地,无不对驼岭难以忘怀。

而让人无以忘怀的,还有当地乡民口口相传着的一个开国大印以及金蜡烛的故事。偶尔从一位当地乡民口中得知,也说不清多少年前,有一帮人被追杀至金鸡寨。其中一位妇女身携一枚皇帝大印,后有追兵,追之甚急。急切间,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将大印包起来,塞入地上一个小石洞里,用土埋了起来。我心里琢磨,难道是南明石城王朱统錡的大印,被一个宫女带到我们这个穷乡僻壤来。因明末清初石城王据天堂(今岳西)飞旗寨抗清,离此不远,还是有可能的。后来当地的一位老者解了我的疑惑,原来所谓的皇帝大印,是一枚苏维埃政府大印(不知是不是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的舒霍潜边区苏维埃政府大印)。当时从金寨县带到鸡笼尖,建国后 ,县里数次派人来此寻找,都未能找到此印。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党史办公室一次派了几十个人,也未有收获。如果能找到这枚大印,我县的红色 历史 必会更放光彩,用本地乡民的话来说,那我们舒城县就走时了。有些东西,刻意去寻它,未必能找得到。也许将来的某天,一位乡人无意间的一锄头就给刨出来了呢。

金鸡尖上的一对金蜡烛的传说,在当地也可谓人人皆知。金鸡尖自底到顶,垂直距离有三百多米。山顶面向驼岭脚一侧,有如刀削,形成一片裸露的的岩壁。每到夜晚,岩壁之上,总有两点光亮,一高一矮,熠熠生辉,犹如一对蜡烛。山下乡民不知何故,久而久之,都说那是一对金蜡烛,藏于崖壁之上。因地处绝壁,无人可抵,得以保存至今。山中藏有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传到了隔壁的桐城县。百多年前,一个桐城人便带了七八个人过来,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才抵达岩壁中部,发现岩壁上有一个山洞。可是金子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的,只能空手而归,虽然他们没得到金子 ,可是陪伴驼岭脚下乡民多少代人的金蜡烛,自此再也没有亮过了。而这帮人,可能还去了我县其他的悬崖峭壁间,搜寻宝物。至少地处深山的我县汤池镇大岭村狮子山崖壁上的猴子洞,也被桐城一帮人搜寻过,至于收获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驼岭、鸡笼尖、鸡笼涧河的传说,何止于此。驼岭上的牛角尖,鸡笼涧河上张果洞,红二十八军于驼岭白果树成立中共皖西特委及二四六团的红色往事……无不令人心向往之。可是地处深山的驼岭,昔年那个峰峦深秀、草木葳蕤的世间桃源终归慢慢地为世人所忘怀。一如曾经高耸于此的驼岭关和依山月牙大碉,渐渐的湮没于驼岭的荒草中。惟余那一块断碑,诉说着曾经这里有座驼岭关!

1、《潜山守御志》

2、《从征图记》

3、《胡文忠公遗集》

4、《舒城文史资料》

5、《巴陵县志》

6、《舒城县志》(嘉庆版)

7、《续修舒城县志》(光绪版)

8、《舒城县志》(1995年版)

9、《舒城县志》(1986—2004)

安徽省舒城县西南张家冲张氏“百忍堂”:元朝末年(公元1343年),始祖盈三公(一世)抱谱率子由江西贵溪县西南乡瓦屑坝迁入安徽舒城西南,后裔人丁兴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舒城县、安徽省六安市、江苏省、台湾等地。

来舒城后,舒城县西南张家冲张氏“百忍堂”族谱于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首创;继修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三修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修于公元1998年完成;五修于公元2018年启动2020年完成。

舒城县西南张家冲张氏“百忍堂”字辈:盈旻时世荣朝,希必开绍凤作,学思孔传道,先德广成家,继起永维立,同宗克应华,文丰礼义智,武奇定安邦。

安徽涡阳县新兴镇张氏(百忍堂)族谱:廷步全玉德,凤兴钦继常。民国初后续家谱为:儒来庆万寿,荣华成吉祥,功业千秋明,精神山河在。

涡阳新兴集及周边张氏族人,源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鸹巷大槐树,于明洪武年间迁址龙庙(新兴集)北张老家,后世子孙延绵昌盛,分枝分叉星罗棋布分至周边,其祖庭在北张老家。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八里张庄,亦闻源于源自山西老鸹巷大槐树,兄弟五人携五家搬迁于此,老村有老井,有护村沟;分出南边两支:勒马张(音),八斗张(音)。先存备份:金玉凤学志春,新谱:瑞等。

安徽阜阳颍泉区大鹿村张姓族谱:维文忠贺庆,宗朝建家邦,万春青红杰,治国臣凤良

安徽阜阳阜南前黄庄张姓族谱:文治武功,喜结贤良

安徽安庆枞阳“连城张氏”字辈:(自11世起)永承宗德,克绍贤良,复起文士,为国之光 [5] 

安徽省金寨县麻河张氏宗祠麻河张氏字辈: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张姓字辈:忠厚传家 德仪辅国 勋慕益稷 道宗伊洛

安徽省桐城姥山张氏(植根堂)派行: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6]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丁峰村张郢张姓字辈:之瑞,时兆成平,家传孝友,永来可久,百世奇昌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岔路镇邢楼村下元组:永远乾坤大传家世业长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周集镇洪台村,祖上是山东枣林庄,家谱是;乾大传家永,甲地丙严昌,志远德良久,仁义寿如春

安徽省叶集区姚李镇太平桥(张百庄),文明华国,良善宇庆

安徽省六安市单王乡张湾村 部分字辈:贤传玉继开文化

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门庄行政村张盘庄村,共六辈人:敬广(玉)国 允朝 志

安徽省亳州市十八里镇、十八里镇和营村、魏岗镇张楼寨:云昌绳祖庆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老张集一带字辈:之(奉)、如(学)、兆(怀)、宗(仁)、文(德)、南(殿、中)、修(廷、念)、九(兴、家、永、克)、心(锡、金)、三(杰、立、汉)、敬(俊、建、子)、治(明)、国(全)、良(多)、相(福)、祝(民)、富(耀)、贵(友)、安(瑞)、邦(昌)、崇(振)、才(宏)、钦(图)、开(道)、广(远)、尚(继)、孝(圣)、礼(祖)、义(庆)、光(祥)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张圩村部分字辈:文传之献孝

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丰屯村、田楼村、卞楼村张氏部分字辈:山 文爱(书)国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张屯村、后于楼村张氏部分字辈:明经遵圣训家法传继坤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宋坝村张氏家谱:选宗炳高厚载权申为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张氏部分字辈:忠良开国,万载光华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栗树庄张氏家谱:祖光宗耀,科甲世传,三文尚可,乾元云国胜,永泰家道隆,昌敦伦崇德,天锡祯祥

安徽安庆潜山、岳西、太湖孝友堂,明初自江西豫章迁入,始迁祖 伟和公子斋德公,衍派:斋礼百永、友文子金、德玉之大、良元会亨、英奇超卓、仕庆同登……现共二十二代

安徽安庆潜山、岳西百忍堂,于宋元之际由江西都昌迁入,始迁祖贵一公三子华卿公,贵四公子均佐。一公房旧派:卿成仕友甫 金玉奕应昌 家文三元启 宗瑞兆联芳;四公房旧派:均和烟宏文 庆有儒学启 应世举玉嘉 传国珍基承。新派:祖泽余福永 一本萃贤良 光荣期远大 继述乐延长。

安徽安庆太湖新仓茶元张姓字辈:荣怀忠孝本,声闻裕道全,世泽发加祥,承先有俊良,诗书开甲弟,继启庆绵长

安徽太湖清河堂字辈:文士光学绪,德行正家邦;有志希先达,敦仁永发祥;明良思喜启,福善定荣昌;国泰兴万世,族盛威名扬

安徽萧县王寨镇张老家(张老家祠堂)张氏辈分:毓(十四世) 克 世 永 本, 吉 梦 庆 祖 长, 学 全 功 名 显 圣 贤, 宏 猷 传 业 远, 政 修 乃 清 平;毅 然 树 勋 念;家 教 尚 乐 善 ;勤 俭 增 贡 献  良 才 效 伟 哲;安 民 作 典 范

安徽泗州张氏字辈:成立永怀、佩玉金香、家传万世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李庄村,山前村,大许村,张字辈:天地文明,绍(志)先启训,甲胜永生。 安徽天长张氏字辈:盛正普世文,治国齐聚恒 尧舜天才广,后来永茂兴

安徽天长市张氏清河堂属于苏州人士:主要居住在天长街道长亭村和万寿镇的张安村、汊河村、忠孝村,杨村镇龙集社区。字辈:宝(保)有定文开元金玉

安徽阜阳阜南县老观乡张大台子村张氏字辈(已知):金全敬广振其开。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张氏字辈(南槐堂):河清海晏 ,家呈祥瑞,贵馥南方,子显孙扬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民族乡、梁园镇张氏字辈(绍忍堂):绍文继武,华国传家,修仁树德,府世贞帮。(合肥市瑶海区、祖籍众兴乡张氏后人张浩丹、又名张灵国、字兰石提供)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黄塘村张户张氏字辈 : 志道家发宏(部分)

安徽宿州萧县赵庄镇汪屯行政村三座楼自然村张氏字辈:守书元继世

安徽肥东县张集张氏(百忍堂)字辈: 正元德孟曾(宗、正)光(广)大,应道友(有)良盛世昌

谦和勤信英才旺,忠孝仁廉国运祥

安徽肥东县大树张

始迁祖良德公传:按高宗巡幸至张公艺家,公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嘉之,赐爵有差,此张氏受姓之始欤。自是延于天下,世系迁移之祥不可得而证也。大明洪武年间编户合肥,公卜居城东乡六图村,旁有榆树一株,枝荫里许,后世遂以大树张名焉。

宗谱字派引:宗族之立字辈,意在别尊卑、序世系、莫使淆乱也。吾氏自始迁祖良德公卜居肥东大树张阅十余世,一修宗谱,杳如黄鹤,无可谋面,未志字派。

至清乾、同间,二修宗谱自十六世始以家、道、日、盛、宏、开、继、成、克、绍、先、德、麟、定、修、仁 等字为世序。一九一二年(民国二年)三修宗谱,改麟、定、仁三字为大、业、明,增经、国、怀、广、正、毓、贤、声等八字,凡二十四字。

家道日盛、宏开继成、克绍先德、大业修明、经国怀广、正毓贤声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张姓宗谱:先声传道广,仁孝治家祥,恩泽承前荫,忠诚锡汝康。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得姓始祖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迁徙传播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

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

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张姓

-张氏族谱

三都张氏发展脉络及大河社会演变

时间:2015525

地点:大河镇

采访人:潘兴文(三都水族自治县民宗局水族研究所)

受访人:岑本国

受访人简介:岑本国,男,布依族,71岁,农民,年轻时在家门口经商及务农,现为岑氏寨老。家住三都大河镇街上。

潘兴文:公,您叫什么名字,什么民族,哪年生的,家住哪里?

岑本国:我叫岑本国,布依族,今年71岁了,我的生肖属鸡,家住在三都县大河街上。

潘兴文:您家在大河街上有多少代人了?

岑本国:我家是来大河街上定居的第一家。

潘兴文:来这里有多少代人了呀?

岑本国:起码有10多代人以上了。我家是明朝年间就来大河街这里定居的。我祖上带很多人来平复贵州,平复不了。张均公那时候已经犯了错误,被定了死罪,被打入天牢,我祖上就去天牢里救他。别人问,为什么救他,我祖上说,我要带他一起去平复贵州。贵州当时是蛮荒之地,如果平复得了他就得救,平复不了张均公也就死于贵州这蛮荒之地了。我家祖上救他,所以张均公把我祖上当作大哥。和张均公一起来平复贵州时,张均公是元帅,我家祖上是将军。传说我们岑家的祖籍是江西省诸事巷白米街。

潘兴文:当时是明朝皇帝安排来平复贵州吗?

岑本国:明朝皇帝是安排其他人来平复贵州的,被贵州的人杀死了之后,同时,张均公是在其他地方犯了死罪。我家祖上来平复贵州没有统领了,因看中了张均公是个能人,才去天牢里救他,让他来当统领元帅,我家祖上当将军,就这样一起来贵州的。结果,这一次来就平复了贵州,张均公家也落户贵州,我家祖上也落户贵州,我家由此搬来大河街这里定居的。

潘兴文:公,您家来贵州之前就是布依族吗?还是来到大河这里之后才变成布依族呢?

岑本国:我也不知道这件事,大家都说是布依族,就是布依族了。那个时候来贵州,有些姓氏的人是被捆绑来贵州的。

潘兴文:到底是哪些姓氏被捆绑来的贵州的呀?您能记得多少讲来听听。

岑本国:这个东西真不好讲的,不好讲……万一讲出来,别人传出去就不好啦。我心里是知道有哪些姓氏的人当时是被捆绑来的。我给您讲一个当年被捆绑来贵州的明显标志,让你去辨别。被捆绑来贵州的那些姓氏的后代,现在他们手臂的上臂都还遗传有明显的被绳子捆绑的痕迹。只要你到河边看看那些洗澡的人,比较比较他们的手臂就会看得清清楚楚的,你自然就知道哪些姓氏的人是被捆绑来的了。有好多人自己也说,当年他们祖上是被绳子捆绑来贵州的,现在都还遗传有绳子捆绑的印印。我家祖祖辈辈都没有印印的。我对他们说,我家祖上是保张均公来平复贵州的;张均公当年来平复贵州时,是捆绑一批来的,我家祖上不但没有被捆绑,而且还当将军为他带军队。有一次,我们在修大河水电站上面的大坝,张均公的后代有一个人叫张加应,以为我不懂那些历史,我跟他理论一番之后,他明白那段历史,从此以后,张加应才信服。张加应当时就说,我们张均公有文化,你们祖上没有文化、只会打仗。我们祖上确实没有文化,在战场非常勇猛,英勇善战。所以,我们这里岑姓的祖上与张均公是八辈之交。

潘兴文:你们岑家来大河街这里定居之后,在这里有哪些业绩呢?

岑本国:大河街周边的山坡,在过去全部是我们岑家的。

潘兴文:你们岑家在大河街上,现在有多少人口呀?

岑本国:可能有几十口人了,大河街所有岑姓都是一家人。

潘兴文:在过去,大河街是否赶场,居住在这里的人多不多呢?

岑本国:听老人们说,早时候,就有人在这里居住了。过去有四个王来大河这里定居,他们居住的地方叫营盘。那时候大河这里就有4个营盘,我们大河营上坡就是其中一个营盘,这个营盘是最大的,全部用大的鹅卵石去砌城墙,后来在大坝里挖都看到很多痕迹。现在到大河营上坡上去看,都还看到当年用的鹅卵石砌成的壕沟,我们这个王是最大的,4个王分别叫唐、王、魏、余这四个姓。拉街有一个营盘,大河对门坡有一个营盘,麻六有一个营盘,这三个营盘都是小营盘。只有我们大河营上坡是最大的营盘,起码有100多户人家在那里居住。

潘兴文:您说的大河营上坡的营盘有100多户人家,那些人家有哪几个姓氏呢?

岑本国:这个我不知道。那里有一口大大的水井,他们搬走时,带不走的金银财宝,有的埋藏在水井里,有的埋藏在山洞里,用12口大锅盖那口水井,那口水井就不冒水上来了,后来那口水井的水浸到河床来了,只有在春天下大雨过后,在那口水井的四周才冒出少量的泉水,那口水井具体在哪个位置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在我们这一代人,有人遇到有凯里的人,拿图纸来找过那口水井,想从水井里挖出他们祖先的金银财宝,可惜,那些人没遇到我,我还知道那口水井的大概范围,在那口水井附近栽有芭蕉、枣子、花红、空桐树,可惜那些人当时没有找到我。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呢?我们家过去在这里也是老落户之一,我们老人家们晓得这些,都是一代代言传下来,我才知道的。

潘兴文:凯里的人,拿图纸来找金银财宝,是在什么时候的事呢?

岑本国:是在分田到户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有凯里的人,拿图纸来找金银财宝的。

潘兴文:既然是凯里人的祖先埋藏的金银财宝,他们祖先又画有图纸,为什么又找不到那口水井的位置在哪里了呢?

岑本国:因为,当时埋藏金银财宝的人只有几个人,埋藏完金银财宝后还要吃夜饭,其中有一个人没吃夜饭就悄悄逃跑了。他们中都怕有人回来挖掘私吞,在去凯里的路上相互残杀,而当时逃跑的那个人,当年也不敢回来,怕别人认为他杀埋藏金银财宝的人,怕给他带来灭顶之灾,到后来他的后代才来找,哪里能找得到嘛。

潘兴文:岑公,您说您家是大河街定居的第一家,到底有多少代人了呢?

岑本国:我岑家居住大河街10多代人以上了,我们家人寿命相当长,每一代都有八九十岁。

潘兴文:那您算的是每一代人都八九十年吗?

岑本国:是啊。到现在已有八九百多年了,从明朝末年到现在也应该是八九百多年了吧。也就是明朝末年,才派人来平复贵州。(讲述者有误——编者)

潘兴文:你们岑家有没有家谱,家谱上有没有记载这些历史呀?

岑本国:我家搬到独山县基场地坝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搬回来,这一去一回,我家的家谱都全部丢失了。家谱,在普安镇的交帮寨子的张家还有家谱,张家那里有两本记载关于家谱历史的书,一本叫《平南传》,一本叫《平黔传》。现在政府只翻印过《平南传》。

潘兴文:《平黔传》在哪里呢?

岑本国:《平黔传》在普安镇的交帮寨子的张绍余(善余)家里。他曾经对我说,《平黔传》里记载有你岑家的历史。过去有好多人都到他家去看看《平南传》和《平黔传》,他家不但给别人看书,而且还做饭给别人吃。可是,只能在他家里看看书,不能带书本出去。张绍余(善余)已经死去了,也不知道他的孩子让不让看那些书了。

潘兴文:张绍余(善余)的孩子叫什么呀?

岑本国:张绍余(善余)的孩子叫张加勇,也不知道你们是否能在张加勇那里看到《平黔传》那本书。我们三都县,我只晓得张绍余(善余)家里有那本书,听说,凯里也可能还有《平黔传》那本书,其他地方我就不知道了。在我们大河里,除了我知道张绍余(善余)家里有《平黔传》,任何人都不知道有这本书。张绍余(善余)家是大河张家冲的人,搬到普安交帮那居住的。

潘兴文:张绍余(善余)家有的《平黔传》及家谱,其中记载有哪几个姓氏的家谱历史呀?

岑本国:那里头记有多种姓氏的历史哩。

潘兴文:大河街,目前有多少个姓氏?

岑本国:大河街全部杂姓,现在的姓氏有:岑、张、洪、朱、刘、莫、韦、陈、王等,很多是后来才搬来的姓氏,我也不清楚。

潘兴文:您岑家是第一家来大河,您家过去有田地多吧?

岑本国:在古时候,(大河街)对门那坝子的田全部是我岑家的,到后来,一代一代人都卖些田地,再说“跑苗”时丢失了“纸契约”,渐渐地那坝农田都没有了。我只是听以前这么说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事了。在民国时期,我家也没有农地了的。

潘兴文:在过去,大河这坝子主要是种植什么作物呢?

岑本国:过去,这坝子主要是种大米,也种有棉花、苞谷、黄豆,种植这些都非常出产。我懂事以来,记得只有一年种过大烟(鸦片),大约有20亩,我刚刚懂事,每个大烟壳上都划有条条,我们还悄悄去刮条条上结的东西去换糍粑糖吃过。过去,我们这条河出产很多鱼。

潘兴文:我们这条河出产哪些鱼呢?

岑本国:鲤鱼、青鱼、红鱼、钩鱼、脚鱼(甲鱼)、鲶鱼、鲑鱼、蛇鱼等等,样样鱼都有。我们到码头去挑水,水桶打水的时候都能打得鱼,老奶们去河边洗菜,拿菜篮子往河舀都能够打得鱼来。在我十来岁的时候,这条河鱼多得不得了。

潘兴文:这条河,过去和现在,哪时候多宽一些?

岑本国:这条河现在宽得多。过去这条河窄一些,可是一年四季,河水清幽幽的。因此,自古以来,都说我们大河是鱼米之乡,现在也一样称呼。

潘兴文:我们大河这个坝子生产出来的粮食,销售到哪些地方去呢?

岑本国:就在当地销售。在过去,国家还没有收粮食的时候,家家户户自己种粮食来解决吃饭问题,没有田地的家庭,就去地主家租田来耕种,向地主家交租。

潘兴文:过去,我们这个坝子的地主有多少家呀?

岑本国:是外面的地主来这个坝子买去很多的田地,就有烂土的王宗朝家,他家在大河街这里也有房子,解放的时候,他家的房子都还在,就在现在供销社这个位置。还有一家地主,是李加昌;还有艾家也成了地主。解放的时候,这里很多家都被划为地主,他们的田地有的也不是很多,但是比我们家这一类才有十来挑田的就多了好多,他们当个地主有点没值。我家上几辈把田卖了,新中国成立之前,只有一架碾米房来维持生活,我是贫农成分。

潘兴文:过去,大河场坝上有哪些东西进行买卖呢?在场坝上卖东西的商家是从哪里来的呀?

岑本国:我们大河没有商家来卖东西。那些布料、油盐都是国家供销社卖的。

潘兴文:在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大河街赶场的时候,没有人摆摊子卖东西吗?

岑本国:有的,那些人都是“佬广”,那些都是广西“佬广”,他们来搞摊子下米粉卖;还有湖南佬那些人来摆摊子卖百货。

潘兴文:新中国成立前,又没有通公路,那些“佬广”是怎么来到大河做买卖呀?

岑本国:我也不清楚那些“佬广”是怎么来的。

潘兴文:新中国成立前,那些“佬广”有没有人定居在我们大河这里呀?

岑本国:只有烂土街上有两家“佬广”在那里落户,后来也没有后代了,就没有延续香火了。韦荣久是“佬广”家的女婿,你可以去问问,韦荣久是湖南佬张太绍的女婿。我们大河街这里也有“佬广”居住过,新中国成立后不知道他们搬到哪里去了。

潘兴文:岑公,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烂土的故事呢?

岑本国:烂土,就有张土司在那里啦,你想了解张土司,你到烂土的磨涛寨、磨翁寨或者拉奇寨找七十岁以上的人,他们可能比较清楚一些。我只晓得,张土司家与莫家曾经打官司。张土司家跟莫家原是朋友,都是有钱有势力的家庭,有一次两家相邀到巴佑亲戚家去吃酒(送礼),两个都骑马前去,过了河沙坝,开始是说路上吟诗消遣,你一首我一首,我一句你一句,后来对对联。张土司家出了上联:“三马过三州,三头三尾三屁股。”莫家那个人在家里排行是老三,听了这个上联,认为张土司家出这个上联是在挖苦或戏弄他,于是就应对了下联:“土司养土崽,土头土脑土鸡巴。”从那时候起,双方心里都在记恨对方,从河沙坝到巴佑两个也不再说话了。回来后,更加记仇恨,再到后来发展到你想杀我,我想杀你的地步,最后,有一家真的把对方家的一个人就杀死了,被杀死的那家人忍气吞声,到了孙辈才去报仇把对方家的人也杀死了。因此,就引起了张土司家与莫家打官司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在过去,不管是过磨涛寨、磨翁寨或者拉奇寨,只要你骑马到那里,就必须下马,否则就当场被马鞭子抽打,张家和莫家在那里名望很高。

驾车路线:全程约808公里

起点:霍山县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淠源路行驶910米,右转

2行驶870米,左转

3行驶49公里,过左侧的张家冲约230米后,直行

4行驶240米,在第1个出口,朝景德镇方向,直行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76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6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62公里,在单龙寺/磨子潭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600米,直行进入G105

8沿G105行驶324公里,右转

9行驶340米,右转

10行驶189公里,右转

11行驶33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万佛山

始迁祖亮公单单文大继。

根据家谱 补充一点家族简史,

本家族的鼻祖是“亮公”,可能名为“张亮”,明朝初年人。

原文如下:

鼻祖亮公,原籍北直顺天通州府山河县牛角湾。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迁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城东张家冲。宣德六年辛亥(1431年)复迁小东乡宝丰冲椆树岭左边山老屋。居址生殁失考。葬老屋对门观音山金星开窝头排寅山申向有碑。

资料如下:

邵阳宝丰冲张氏

始祖亮公,明洪武初年自直隶省顺天府山河县牛角湾宦湘,卜居宝庆府邵阳城东关张家冲,后又迁至邵阳东乡宝丰冲。族人分布在靖合、平六、槎江、保厘等乡以及祁阳、四川秀山、巴县、贵阳市等地。清道光年间建宗祠于靖合乡侯家塘。族谱始修于嘉庆11年(1806),同治2年(1863)、宣统元年(1909)续修。

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

孝义家声远,贤良世泽长

德硕荣华庆,功宏富贵昌

修齐宗仲友,平治颂成康

仁爱惟先哲,尧恩万代扬

英才联众志,忠信永流芳

是这支吧

本人声字辈 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镇巴石村 张声再

安徽舒城:“晓天川藏线”,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天路

作者:库米先生 晓天,这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很快便会又再来的乡下小镇。不知其哪来的魅力?总能令人对其恋恋不忘,去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