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英德市的陆氏的族谱和辈分怎么排?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清远英德市的陆氏的族谱和辈分怎么排?,第1张

陆氏的源自虞舜,《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

  提起陆氏最早的这段渊源,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4000多年前虞舜把帝位禅让给夏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夏禹封于虞城(妫水),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永济县南部的地方,并且以“妫”作为整个家族的姓氏。换句话说,现在山西永济县的南部,正是陆姓人的最早发祥之地。

  不过,陆氏也跟其他著名姓氏一样,并非单纯的“一脉相传”,而是由好几支不同的分子共同组成。依照《风俗通》的考证,便可以知道原本源自虞舜的陆氏,很早就已有新血加入,该书是这样说的:“春秋时陆浑国之后”。

  春秋时期所谓的陆浑国,本来是伊川(今河南省境内)之地,由于有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此而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住在伊川,不久就于周景王20年被晋国所灭,并且也仿照汉人的习惯,在国亡后以国为氏而姓了陆,使得陆姓的阵容,很快地庞大起来。

  除了以上两种被普遍采认的考据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上古时期祝融氏的儿子陆终的后裔,也有以陆为姓的,像《广韵》一书就指出:“古天子陆终之后”。

  陆姓的组织情形,的确相当复杂。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又有一批新的人马加入陆氏的阵容,那就是《魏书官氏志》所记载的:“步陆孤氏改陆氏”。这样一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角落的陆姓人家,如果有心要探寻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十分的费事了。

  陆氏很早便称盛于江、浙一带,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就以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左的东吴来说,陆氏便是人材辈出。自孙权麾下那位大将陆逊开始,他的儿子陆抗,两个孙子陆机和陆云,就无一不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

  到了宋氏,说到忠义凛然,陆氏更是当之无愧。宋朝末年保卫宋室,元兵攻破崖山时仗剑驱妻子入海,自己则背负卫王赴海而死的陆秀夫,更是千秋共敬,万世共仰的大忠臣 。

陆广作品1.江苏地区(江阴) 《陆氏世谱》 ,卷数不详,现存17册,陆炜纂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世德堂木活字本。(无锡)《陆氏世谱》,卷数不详,编修者不详,秀野堂木活字本,此外有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783年)本,8卷,首1卷,陆熊祥纂修;民国11年(公元1922年)仰贤堂铅印本,正编90卷首l卷,后编5卷,陆绍云等修;民国37年(公元1948年)仰贤堂铅印本,126卷,首1卷,陆瑞星等修。(无锡)《陆氏宗谱》,卷数不详,l册,陆耀明纂修,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崇本堂木活字本。(无锡)《陆氏世谱》,90卷,首1卷,92册,陆大镌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本。(河北大学)(无锡)《陆氏世谱摘录》不分卷,5册,陆熊祥录,民国20年(公元1931年)抄本。(历史所)(太仓)《平原宗谱》,卷数不详,编修者不详,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刻本。(吴江)《汾湖陆氏族谱》,不分卷,2册,编修者不详,近代传抄本。(吴江)《汾湖陆氏世系》不分卷,l册,陆焯辑,清咸丰间抄写本。(吴江)《陆氏先德录》l卷,陆乃普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羲经堂刻本。(吴江)《先德录续刻》,1卷,陆鼎奎辑,民国8年(公元1919年)刻本。(吴江)《平原松陵陆氏宗谱》12卷,首l卷,陆乃普纂修,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刻本。(历史所)、(吉林大学)(吴江)《松陵陆氏宗谱》12卷,首1卷,末l卷,4册,陆维钰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抄本。陆游作品(吴江)《陆氏世略》l卷,民国8年(公元1919年)柳弃疾钞本。(武进)《陆氏宗谱》,18卷,陆华玉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永言堂木活字本。(武进)《陆庄陆氏世谱》,29卷,末l卷,编修者不详,民国8年(公元1919年)怀忠堂活字本(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8卷,8册,陆南昌纂修,清同治国十一年(公元1872年)怀忠堂活字本。(历史所)(武进)《樟村陆氏宗谱》16卷,陆德秉等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继述堂木活字本。(辽宁图);此外有民国9年(公元1920年)继述堂木活字本,18卷,陆兰亭等修。(江苏常州市图)2浙江地区(平湖)《陆氏家史》,5卷,陆鸣銮纂修,清抄本。(上虞)《上虞雁埠陆氏宗谱》,6卷,陆荣泰纂修,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兄弟印刷所铅印本。(吴兴)《陆氏支谱》,6卷,陆积昌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活字本。(吴兴)《陆氏支谱》,不分卷,2册,陆维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刻本。(历史所)(吴兴)《月河陆氏支谱》,不分卷,陆树堂等修,民国25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人民大学)、(辽宁图)、(南京图)(金华) 《东阳陆氏宗谱》 ,卷数不详,编修者不详,明木活字本;此外有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木活字本,18卷,首1卷,陆应记等纂修;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兆台等修;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文焕等修;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中华等修: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庆培纂修。(金华)《东阳陆氏宗谱续编》,卷数不详,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公元1898—1906年)木活字本。(金华)《东阳陆氏宗谱前编》,卷数不详,民国王8年(公元1929年)木活字本。(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30卷,首2卷,20册,陆振之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刻本。(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30卷,24册,陆鹤翔等修,民国3年(公元1914年)希贤祠刻本。、(浙江嘉兴市图)(绍兴)《陆氏族谱》,不分卷,陆曾纂修,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世德堂刻本。(绍兴)《两溪陆氏家乘》,4卷,4册,陆岳阳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刻本。(人民大学)陆蠡(绍兴)《山阴梅湖陆氏宗谱》,6卷,陆遵修纂修,民国6年(公元1917年)中正堂活字本。(吉林大学)(嘉兴)《吴郡陆氏窦巷支世系图表》,不分卷,陆祖谷纂修,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江苏苏州市图)、(浙江嘉兴市图)3上海地区(上海)《陆氏宗谱》,不分卷,陆位纂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写本。(上海)《云间陆氏家乘》4卷,首1卷,陆昌耀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刊本。(松江抄家物资办公室)(上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不分卷,4册,陆修先等修,民国13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人大),此外有民国15年(公元1926年)石印本。(上海)《陆氏世系表》不分卷,陆咏荃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稿本。(嘉定县博)(崇明)《陆氏世谱》不分卷,陆坤元等修,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行素堂刻本,此外有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行素堂本,不分卷,陆坤元等修;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务本堂刻本,不分卷,陆志铨等修。;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刻本,不分卷,陆菊亭纂修,40册。(崇明)《陆氏大宗世谱》,不分卷,陆运涛等修,清木活字本。此外有民国4年(公元1915年)务本堂刻本,卷数不详,陆志铨等修。(崇明)《陆氏世谱》,清刻本,纂修者不详,一册,残本,书名据版心题,记事至清道光间。4.安徽地区(太湖) 《太湖陆氏宗谱》 ,卷数不详,陆钰山等修,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怀橘堂木活字本,此外有民国7年(公元1918年)怀橘堂木活字本,卷数不详,陆邦彦等修。(历阳)《陆氏宗谱》,2卷,2册,陆天锡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双璧堂木活字本。(潜山)《陆叶氏宗谱》,19卷,首1卷,24册,陆济川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崇本堂活字本。(人民大学)(歙县)《陆氏家谱》,卷数不详,民国26年(公元1937年)许承尧校抄本。(安徽博)陆小曼5.南方其他地区(湘阴)《罗湘陆氏支谱》,陆传薪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河南堂木活字本。(广东)《陆氏世德记》,陆师彦等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95年)木活字本。(广西邕宁)《陆氏族谱》,1卷,陆仰阶纂,1949年抄本。(广西档)、(广西邕宁县档)6.北方地区(通城)《陆氏宗谱》,6卷,首1卷,陆彝典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以文堂木活字本。

人物生平

赵士程 ,生卒年不详,与陆游、梁克家等同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宗室。唐婉改嫁后的丈夫。

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乾道七年,赵士程任宗正司时,陆游年已四十七岁。陆游与唐琬在沈园相遇时,“ 实绍兴乙亥岁公元年也” ,当年陆游才三十一岁, “ 未久唐氏死”。赵士程曾任过武当军承宣使,他在唐婉死去十余年,来到福州任宗正司,两年后离任去了,唐婉死后终身不娶。宋代大诗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故事, 最早见于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 陆务观初娶唐氏阂之女也, 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 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 则为别馆, 时时往焉, 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掣去, 然事不得隐, 竟绝之, 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 尝以春日出游, 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 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 为斌《钗头凤》一词, 题园壁间云 实绍兴乙亥岁也。未久唐氏死 ” 民国九年涵芬楼据元刻明补本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七引况周颐《香东漫笔》说“ 放翁出妻姓唐名碗, 和放翁《钗头凤》词, 见《御选历代诗余》及《林下词选》。”知陆游妻名唐琬, 唐琬后夫赵士程在沈园见陆、唐相遇, 竟“ 遣致肴” , 其豪爽风度令人叫绝。但七八百年来, 赵士程为何许人, 未见人谈及, 诚千古憾事。

我在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二十五《秩官类六· 西外宗正司官》中发现一条记载“ 知宗正司一员,绍兴三年移司福州 赵士程,

武当军承宣使

乾道七年五月任。赵不敌, 左朝奉大夫, 乾道九年十二月任· · ” 据传抄本。梁克家与陆游、赵士程为同时代人, 其记载是准确无误的, 这也说明周密记载唐琬再嫁确是事实。

个人作品

《乌山石志》

乌石山志下 福州地方旧志

建炎庚戌正月二日,侄士,婿廖虞弼侍行,皇叔祖少傅、开府嗣王仲,巨源书。楷书,径四寸,镌蟠桃坞左。

赵氏家谱源流

从宗亲书信中重温赵宋宗族历史

案赵仲(1073—1137),字巨源,初名仲 ,太宗玄孙。太宗生商王元份。元份生允让。允让生宗辅。宗辅生仲。仲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 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建濮王园于绍兴,袭封嗣濮王。卒,追封仪王,谥恭孝。生十一子,子嗣蕃盛

据《国朝三修诸暨县志》记载,赵士b、赵仲之女婿廖虞弼亦葬陶朱山。可知此派赵氏从赵仲迁居绍 兴以来,其子士从、士b又自绍兴来居诸暨县城,女婿廖虞弼一家亦同迁。晚年此派后嗣无着,或已外 迁,或已无嗣,尚待查考。姑以葬地暂名曰陶朱山派。

社交关系

仪王赵仲,字巨源,楚荣王宗辅之子,濮安懿王赵允让孙也,初名仲。熙宁十年,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钦宗嗣位,授靖海节度使,更今名。召知大宗正事,未行,汴京失守。康王即帝位于南京,仲由汉上率众径谒时嗣濮王赵仲理北迁,乃诏仲袭封,加开府仪同三司,历检校少保、少傅。绍兴元年,充明堂亚献。七年,薨,帝为辍朝,赐其家银帛,追封仪王,谥恭孝。

仲事母以孝闻,喜亲图史。性酷嗜珊瑚,每把玩不去手,大者一株至以数百千售之。高宗尝问坠地则何如,仲对曰:“碎矣。”帝曰:“以民膏血易无用之物,朕所不忍。”仲惭不能对。子士从、士街、士]、士街、士歆。(十一子,见前)

      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及其后裔在陕西宝鸡

                                  快乐有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在五千年间,光耀于世,众多的英雄人物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这些英雄人物中,就有在陕西宝鸡作战的南宋名将吴玠、吴璘。2019年初,我与几位朋友去大散关及古战场和尚塬,专门来此凭吊南宋名将吴玠、吴璘。

              吴氏兄弟像前三鞠躬

        地处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的大散关,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雄关。古代大散关位于汉中、巴蜀的官道,也是古代秦蜀间早期开辟的交通要道。它是秦蜀诸栈道中保持驿路地位时间最长的一条交通干道。散关道在唐代辟为驿路。散关道也称故道或陈仓道,古代中国统一王朝,无论定都长安还是开封、北京等地,散关道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等大西南各省份的交通纽带。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著有《书愤》其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散关道上屡次发生战事。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采纳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汉中,经散关,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统率大军出散关,经故道,夺取汉中。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散关,围陈仓20天,终因粮尽而退返。南北朝分裂割据时期,散关成为各路兵家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宋时,金兵南下,进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散关固守,打败金兵多次进攻。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吴氏兄弟与金兵在此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屡立战功,名垂千古。

       大散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关隘之一。 如今大散关已是供人参观游览的名胜风景地。昔日金戈铁马、人嘶马叫的滚滚战火,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消失在历史的风烟里。曾经的秦、蜀往来的咽喉要道——关中西大门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隘,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快捷舒适的现代公路和现代铁路。

       我与几位朋友去大散关。眼前一座五间二层敌楼,横锁关上。敌楼上有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大散关”三个行草大字,古朴凝重,浑厚遒劲。敌楼北墙上是巨幅山水画《大散关图》,为游人展示了古大散关的风采;南墙上是工笔重彩画《抗金图》。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吴玠、吴璘兄弟雕塑在大散关巍然而立。我们围在像前向吴氏兄弟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参观了古大散关的历史遗存。

       “三秦散关雄千古,二吴豪气传万年。”从留在大散关的这副对联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吴氏兄弟的满怀豪情。

        据史料记载 ,吴玠(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墙牖皆格言。少时参加泾原路军,靖康初,曾与西夏军作战,有功。建炎二年(1128),金兵入陕西,吴玠力战屡胜。张浚经营川陕,升吴玠为统制。建炎四年,吴玠进兵收复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受任为权永兴军经略使。同年,富平(今属陕西)之战失败后,他和弟吴璘收散兵,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绍兴元年的时候(1131),金将没立、乌鲁、拆合来攻,败去。完颜宗弼集结重兵,再度来攻,吴玠率部选劲弓强弩,轮流发射,箭密如雨,号为“驻队矢”,大破金兵,以功拜镇西军节度使。绍兴三年,金将完颜杲绕道攻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吴玠等退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阻金军入蜀之路。四年,宗弼、完颜杲攻仙人关。吴玠等在关旁预先整治战场,称杀金平,一战大胜,全军从此不再进窥四川。吴玠以功升任川陕宣抚副使,进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二镇节度使。吴玠官至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死后,谥武安,淳熙年间追赠涪王。

 吴璘 (1102—1167)南宋抗金名将。字唐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绍兴初与兄吴玠守和尚原、仙 人关,击败金兵。金完颜亮部南侵,他领兵督战,收复秦、凤等路所辖十六州军,守蜀有功,官进太傅,封新安郡王。

 建炎三年(1129年),吴璘与兄长吴玠同时被陕西宣抚处置使张浚所赏识。此后兄弟二人并肩作战,同受升赏。兄吴玠去世以后,吴璘接替哥哥的使命,成为陕西抗金的主力部队,被升任龙神4厢都指挥使。绍兴十六(1140年),正当宋高宗和奸相秦桧庆祝“和议”成功的时候,金人撕毁和约,分兵四路在主帅金兀术的指挥下,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兵很快占领河南、陕西的许多州县。接着,金将撒离喝率领西部金兵,强渡黄河,攻占长安,直趋凤翔,情况十分危急。但在吴璘的正确指挥下,此战首战大获全胜,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阻止了敌人的西进,挽救了全陕的危局。朝廷升吴璘为镇西军节度使、并授予侍卫步军都虞侯。吴璘在对金军的作战实践中,也总结创新了一种新战法,名叫“垒阵”,专门打击敌人的骑兵冲锋队,行之有效,屡挫金军,在西北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吴氏兄弟为国为民征战川陕,屡建殊勋,其报国忠良受到南宋朝廷的格外器重和宠信,其民族气节也深得两地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吴玠于淳熙年间被追封为涪王,谥号“思烈”,又谥“武安”,时人在仙都关为他建庙祭祀,今宝鸡市大散关仍然遗存有为他建立的大王庙。吴璘死后享赠太师荣衔,被追封为信王,谥号“武顺”,蜀人建有“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川陕人民至今不忘吴玠吴璘兄弟的不朽功德。《辞海》收有吴玠、吴璘条目。他们保境安民的伟大功绩,永远铭刻在宝鸡人民心间。

              吴氏兄弟鏖战和尚塬写春秋

       和尚塬位于秦岭之巅。秦岭是中国人的始祖炎帝生活居住之地,炎帝也就是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他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尝百草,采药救人,为华夏儿女所敬仰,以致我们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和尚塬在今天嘉陵江源头景区内的一处凹地,整个大散关只有那里才比较平坦,而且距离大散关的前方战场较远,是屯兵的绝佳地段,这也印证了历史所记录的吴氏兄弟的作战方略。只不过当时的战线可能从现在的宝鸡戴家湾一带一直延伸到甘肃天水,大散关一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据宝鸡县志记载:和尚在塬宝鸡县城西南六十里,大散关之东,由上神岔入山,逾大王岭,涉东峪河,至原三十里,其形边仰中凹,广袤约千亩。昔日这里烽烟四起,金戈铁马;如今这里已是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一片祥和景象。

       从和尚所塬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其与大散关同样险要,二者是不相上下。史料记载:和尚最塬为要冲,自原以南,则入川路散;失此塬,是无蜀也。由此可见此塬在当时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建炎四年(1130年),吴玠 被时任川陕宣抚使的张浚用为秦(州)凤(翔)路副总管,兼凤翔知府,始离曲端的泾原军,独当一面。吴璘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康州团练使。这年八月,张浚部署富平会战,全线溃败,泾原、陕西五路纷纷投降金兵,张浚退往阆州(今四川阆中)。忠于职守的吴玠、吴璘兄弟在危亡关头秉承民族大义,率领誓死保卫关陇的血性男儿,歃血为盟,死守大散关东面的和尚塬(今陕西宝鸡西南)。为固守计,吴玠兄弟高举王师旗号,收集残兵散勇,编营列栅,积粟屯草,决心以父老乡亲为后盾,凭隘扼险,与金兵决一死战。

       渡江追袭高宗赵构的金人被岳飞、韩世忠打败后,随即将进攻重点转至陕西,企图打开汉中入蜀通道,先占四川再灭宋,没想到在陕西遭到与东路一样的顽强阻击。绍兴元年(1131年)五月起,金兵两次强攻和尚塬,都被吴氏兄弟率领的数千之众所击退。十一月,敌军统帅金兀术会集诸路将兵十余万,自宝鸡连营百余里,垒石为城,造桥渭水,对和尚塬发起第三次围攻。吴玠居高临下,沉着应战,分兵把隘,轮番排射,并不时调兵遣将,率骑四出突袭,用声东击西战术围追堵截,驱敌于埋伏圈聚而歼之,把金兵打得晕头转向。经过三天浴血激战,宋军生俘将官甲士、缴获铠盔粮草均以万计。厮杀中,金兀术在神坌误中吴璘伏击,身中两箭,吓得脱掉战袍,剃掉胡须,趁着黑夜逃回燕山,吃了入侵中原以来的最大一次败仗。战斗中,凤翔百姓纷纷筹运粮食支援;抗金报捷,又连夜赶往前沿阵地犒军,可谓兵民同仇敌忾。和尚塬一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入侵者的气焰,大长了宋军的威风,也彰显了吴玠的军事才能。有关这场保卫战及英勇之师的许多神奇故事,在当地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和尚塬大捷后的两年内,朝廷相继授予吴玠定西(今甘肃)军节度使、陕西诸路都统制之职,节制兴州(今陕西略阳)、文州(今甘肃文县)、龙州(今广西左江)。吴璘于绍兴二年(1132年)提升为泾原路马步军副都统,专守和尚塬。绍兴四年改守仙人关。其间,又在饶凤关出奇制胜,在仙人关大破金兵。西北屏障一如铜墙铁壁,巍然屹立。金人觊觎川蜀,因有吴玠兄弟首当其冲,屡屡望而却步,始终没能如愿。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扭转了富平战败的局势。其后,金军在进攻饶凤关、仙人关等地时,由于吴玠、吴璘兄弟所率部队顽强抵抗以及当地人民的支持,又遭到惨败,被迫退回凤翔,暂时放弃了攻入四川的企图,使其重点进攻遭到失败。此战对金军的打击是非常重大的,是其灭辽破宋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惨败,所以有的历史记载说:“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兀术之众,自是不振。”和尚原之战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凝聚了当地人民冒死支持宋军的心血。《宋史·吴玠传》上说,“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且令保伍连坐,民冒禁如故。”吴氏兄弟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俩总是身先士卒,团结将士,共固抗金。和尚原大战时,吴玠、吴璘仅靠富平之战后所收集的数千散卒扼守关口,敌军则有十余万,数倍于我。且和尚原远离内地,供给没有保障,有人想劫持吴氏投降金兀术。在此危急关头,吴玠深明大义,召集诸将勉以忠义,以诚感泣诸将,使上下一心,积粟善兵,列栅死守,终于击败了强于自己的金军,遏制了金兵南下破宋之势。和尚塬之役是南宋时期保卫川陕的一次重大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列之一。

            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后裔在陕西宝鸡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吴氏兄弟子侄屏卫川陕近80年,为南宋立下中兴辅佐之功。吴氏根在甘肃庄浪,但在陕西宝鸡也广有分布 。

       据陕西宝鸡市政协文史员、吴氏后裔吴正茂介绍,他们吴氏的家谱现存有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庚子谱一套,分仁、义、礼、智、信 5册共 60卷。 族谱显示,吴玠的子孙起初依附先王,居住在兴州(今略阳)、利州(今广元市)一带,因吴曦叛宋的问题,第七世孙、湖州路儒学教授、吴扶的 孙子吴伋自利州迁至秦凤路凤翔府虢县古虢阙弯居住,这个迁居之地,即今陈仓区虢镇光芒村。至十一世分三支,一支守阙弯先人庐墓,一支迁入 原宝鸡县众安里第二营(今陈仓区周原镇第二村),一支分籍入八鱼里淡村堡(今渭滨区八鱼镇淡家村)。分籍在今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陈仓区 周原镇以及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麟游县酒房镇吴家大庄的吴氏后裔,为涪王吴玠次子吴扶的后裔;而今凤翔县南指挥镇上郭店村、彪角镇冯家村 的吴姓人,则为吴玠三子吴撝的后裔。

       吴正茂是渭滨区八鱼镇淡家村人,目前在八鱼镇和周原镇的吴氏后裔共 5700余人。陈仓区周原镇第二村约 2200人;最早迁入地虢镇光芒村有大约 200人。另外,吴氏后裔因作宦、营商、灾荒等原因,历代都有迁移。今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麟游县酒房镇吴家大庄、四川兴文县九丝城镇、凤县平木镇 吴家庄以及陇县苏家原的吴氏后裔,为吴氏在外较早和较大的分支。吴氏后裔现在宝鸡已传至34代。名将后裔出人才 796人,名将后代,可谓人才辈出。吴玠的次子、第五世祖吴扶就以文采名。吴氏后裔鉴于吴曦事件,不复知兵,而以文史传 家。故后世陕西宝鸡、凤翔县两地吴氏后裔,在宋、元、明、清四朝,勤于科举,出了不少文人,成为西秦望族。其中,取得各类官职的有 400人,取 得学位的有 396人。 例如,经他统计,宝鸡吴氏后裔历朝历代取得功名者达 796人,有进士 10人,举人 23人,贡生 51人,秀才 174人……七品职衔与捐官 61人,刺 史、知州10人,知府 8人,知县、府尹 23人,主簿 21人……“水洛分籍宝鸡吴氏发展到现代,依然出了不少名人,在宝鸡,有负责地方税务工作 的,有知名作家和市政协委员,他们筑梦新时代,正在为陕西宝鸡四城建设做贡献。

人上了年纪之后,常常独坐窗前回忆过去,感叹人生。年迈的陆游在回忆自己的人生时,写下这样的诗句,“念昔少年日,从戎何壮哉”,“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二十岁左右是一个人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时代,而 在陆游看来,属于他的少年时代,是四十八岁那年的从军西征

一个人为什么要在奔五的年龄说自己还是“少年”?四十八岁,今天看来是正值壮年,但是在宋代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平均寿命比较低,这个年纪已经是年老色衰,垂垂老矣。苏轼四十六岁时,写“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感伤地叹息着自己老了。

但是,陆游不是,四十八岁时,他依旧生龙活虎,甚至可以上山打虎,不慌不忙一枪刺死老虎,毫不逊色于小说中的打虎人物武松。他不是只会舞文弄墨的文弱书生,还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

所谓时势造英雄,陆游那个时代,南宋偏安一隅,奸臣主权,朝廷无能,河山破碎,风雨飘摇,但凡有一点爱国之心者,都有同一个理想,保家卫国,收复河山。

陆游出生于北宋末1125年。金国灭辽,随后南下,发生靖康之变,北宋王朝覆灭。在这最坏的时代,他从小跟随家人四处逃难,颠沛流离,看多了战火之下的残垣断瓦,民不聊生,在父辈爱国思想的熏染下, 抗金复国的种子在年幼的陆游心中埋下

天资聪颖的陆游,从小饱读诗书,勤练武艺,逐渐成长为文武双全的人才。他最擅长的武艺是剑术,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是文弱书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怀着报国之志,十六岁的陆游第一次踏进了科举考试的考场,结果是落第。三年后,第二次去临安考试,再次名落孙山。陆游十九岁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没考中是他才学不够吗?当然不是。原因是,他的家族是主战派,是秦桧的反对派。

陆游十七岁那年,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杀害,宋金签订绍兴和议。这件事对陆游的震撼非常大,他痛惜,他愤懑,他写诗反对投降求和。于是,和秦桧结下了梁子。一个的理想是抗金北伐,一个一心一意想着卖国求荣,而朝廷大权就握在秦桧手里,陆游的仕途之路怎可能顺利?

陆游第三次参加科考,是十年后。这十年期间,陆游经历了与唐婉的结婚、离婚,又与王氏再婚,生子,父亲离世,等等。十年之后,陆游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身份是荫补登仕郎,九品芝麻官,虚衔。可偏偏这次锁厅试,他遇到的强敌是秦桧的孙子秦埙,好在这次的主考官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秉公对待,陆游得了第一,后面的礼部考试也是第一。秦桧岂能善罢甘休,在皇帝面前说坏话,说陆游“喜论恢复”,殿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幸亏,秦桧还没来得及进一步迫害陆游,第二年就死了。

经过与秦桧的“交战”,陆游的名气更加响亮了。秦桧死后,秦党的权力受到了制约,主战派取得了一些权力。三败考场之后,陆游选择了毛遂自荐,三十四岁,他成功进入官场,做了个县级主簿。两年后,调任京城临安,又一年后,调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主要负责为皇家编家谱,属于史官。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是他终于有了见皇帝的机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大宋子民,不论身份贵贱如何,忧国忧民始终是他心目中的大事。 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陆游在呈给黄帝的贺启中表达了誓要为国效命的决心,入见高宗时“泪溅龙床请北征”,没有结果,被罢官。十一月,南宋军大败金军于采石矶,冬季,陆游再次入都为史官。

陆游不是专门与高宗作对,他只是把爱国放在第一位,把忠君放在第二位 。高宗禅位后做起了太上皇,孝宗即位。宋孝宗赐陆游进士出身,赞赏他的才华,对他有知遇之恩,陆游也对孝宗表达出赴汤蹈火的忠诚,他逐渐成为朝廷核心权力部门的一员,成为最高权威人物的心腹。

锋芒初露的陆游,一心想为国家出力,因为敢于直言,又得罪了一帮人,被贬出京。后不久,南宋和金的战争再次暴发,由于宋孝宗的举棋不定,加上主和派的唆使,最终南宋朝廷以签订屈辱的隆兴和议结束这次战争。主战派有心杀敌,无力回天,而陆游也因为“力说用兵”这一说辞被罢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年,陆游四十二岁。

陆游起起落落的仕途经历,究其原因,无非是他所坚持的抗金北伐与投降派苟且偏安之间的矛盾。 锋芒太露,不是好事,尽管遭受逐斥,但他依然将主战原则坚持到底。

此次被贬回到故乡,时过境迁,对于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陆游看到别样的山水江南,遂有了闲适诗的代表作《游山西村》。诗中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眼前之景,也是一种人生哲理。看上去,他的人生已经陷入了低谷,可他并没有丧失信心,还在期待着,期待着再次为国出力。 他不可能甘心,他是一个战士,一个心怀家国的人,他不是陶渊明,也不是隐士。

读书、写诗、饮酒、闲逛、看儿童骑竹马放纸鸢,这些都是乡隐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对陆游来说,这只是短暂的休整。

终于等到柳暗花明之时,四年后,四十六岁的陆游接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函,赴夔州上任。此时,王炎着手召集有勇有谋的抗金志士,筹备北伐,陆游接到信,该有多么激动,“衔恩刻骨,流涕交颐”。

两年后,四十八岁的陆游再次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从军南郑,匹马戍梁州。此时的陆游如获新生,快意恩仇,心情一改前些年的感伤哀叹、顾影自怜,充满豪情壮志。这段从军经历,成了他口口声声说的“少年”时代。 异常艰苦、异常凶险的从军,在陆游看来是世上最快乐、最浪漫的事。半生颠沛,半生潦倒,半生不得志,再次出发,他依然是英姿勃发的少年英雄。一切只因为他实现了投笔从戎的梦想,可以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一个人是不是老,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更重要,当一个人为理想奋斗时,心理年龄战胜生理年龄,散发出超强的能量。陆游就是这样,穿上军装,那个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老头子一下不见了,成了威风凛凛的真的猛士。

南郑从军期间,陆游为王炎献计献策,亲身参加对金军的作战,上山打虎为民除害。这一年,他的诗作也迎来了高潮,诗风转变,从模拟前人的端庄雅正,转变到创作性极强的现实主义,成为真正的“陆游第一”。可以说,四十八岁,他的人生攀至了顶峰。

然而,四年后,朝廷再一次摧毁了陆游的抗战思想,他开始变得放诞不羁,用“放翁”号,以此展示他不屈服于当权者的一身傲骨。从这以后,陆游又被几次罢官。1180年,五十六岁,被弹劾,理由是“疏放”,不守规矩,被罢官。1189年,六十五岁,被弹劾,说他行为不检点,被罢官。其实陆游几次担任地方官,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很受老百姓的爱戴。

陆游不是沉迷声色,放浪形骸, 在颓放的表象之下,他的骨子里流淌着执着无悔的爱,对一个民族至死不渝的忠诚和热爱。

六十八岁那年的冬夜,听着屋外雨横风狂,想着现实之中祖国的风雨,想着自己的人生境遇,陆游不禁滑入梦境: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故乡山阴,躬耕田野,过起“草草半盂饭,悠悠一碗茶”的简朴日子,实在比不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军旅生活。英雄暮年,晚年的他生活很穷困,日子过得不好,但是他的爱国热情从未改变过,从未停止过。

1209年十二月,陆游带着未完成祖国统一的英雄梦,带着对失去的爱人的深切思念黯然离世,享年八十五岁。临终前,他满心念想着的依然是这个国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生命绝唱,是一个战士至死不渝的梦想。回顾所来的一生,闯荡南北,爱国无问西东,“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梁启超说,“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可称得上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每个人心中都应怀有一份爱国之情。风雨飘摇的南宋,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维系得尤其紧密。陆游从来不会偏安一隅,他抓住每一次在朝机会,针砭时弊,主张抗金。而现实总是很残酷,那些抗敌主张始终不被采纳,爱国诗篇触怒当权者,换来的是被罢黜,蛰居乡野。

一生曲折沉浮,时仕时隐,山重水复确无路、柳暗花明不见村之后,陆游依然自嘲“老翁其实尚童心”。

清远英德市的陆氏的族谱和辈分怎么排?

陆氏的源自虞舜,《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   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