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谱字排辈
在很多李姓都称是李唐后裔,可李姓有上亿,李唐后裔又能有多少,我以前听说江南李姓都是唐宪宗后代李火德的后代,今天又第一次听说大槐树李家也是李唐后裔。大槐树李家后裔现在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几省少说也有几千万人。那么李广后裔真是太多了。
大槐树李氏资料
明永乐年间,李姓立村,名李家寨,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崔姓迁来,在李家寨东侧另立一村,名崔家庄,清乾隆年间,两庄村舍毗连,遂合称崔家小寨子。
李氏家族大槐树
神头镇的吉庄村,有个叫李树安的老汉,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五个人也抱不拢。大树造型奇特,树身向东南倾斜,在离地三米高处分叉,盘旋扭曲,宛如雄鹿头上的角向四方伸展。树梢高15米,宽15米,呈伞状,气势实在不凡。相传,大槐树存活已有六百多个春秋了。说起当初,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还得从明洪武初年说起。
在12世纪后,北方的蒙古族越过万里长城攻击汉民族,最终由忽必烈独霸中原。而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居领先地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不甘受元朝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终于由朱元掉灭了元朝,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皇帝宝座,帝号为太祖,年号为洪武。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于洪武元年(1368)兴起了把蒙古族赶出中原,消除元朝文化影响的热潮。在有关著作上这样说:“明太祖是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孤儿,因为他的出生地附近就是汉高祖的出生地,所以有人说明太祖有很多作风与汉高祖相似。话虽如此,但不同也不少。其一是汉高祖讨厌学问,尤其是儒学,而明太祖却尊重儒学,这是因为他需要士大夫阶层的人来支持他。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把中国本土内的北方民族赶走,并将他们的文化消除。或许这才是明太祖为什么要强调儒教是代表国粹文化的理由。”
明太祖把蒙古族赶出长城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现了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现象。为了补缺,于洪武二年(1369以兴起了汉民族移居热潮。由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移居到人口少耕地多的地方。大批移民由南向北,徒步千里,迁家落户。当时,各地设立许多移民站,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一个移民站。这个移民站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河南。陕西和山西南部。移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集中到大槐树下,又从大槐树下一批接一批迁往北方。
在移民中,有个叫李发根的,年近六旬,妻张氏,下有一子,唤作宝儿,一家三口由河南来到洪洞大槐树下。一日,官家宣布要李发报三口迁到北部的马邑县落户。李发根一听,有些作难,因为他们从河南走到洪洞县已是精疲力尽了。现在又叫他们从洪洞迁到马邑,这么遥远的路途,老俩口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如何走得去呢?于是李发根向官家乞求道:“老爷们,您行行好,让我们到近一点的地方吧,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走不动了。”“不行,走得动也得走,走不动也得走,这是皇家规定,违者斩!”官家严厉斥责道。李发根三口被吓得直哆佩,心想,与其在这里被斩首,还不如死在路上。没有法子,只好起程。上路之前,李发根让宝儿从大槐树上折下一根树枝,当做拐棍使用。他拄着槐枝,领着妻小离开了洪洞县大槐树,向北走去。
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轻轻地刮,暖洋洋的,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却是寒风刺骨。李发报三口儿没有感到春天的温暖,迎着西北风走在大路上,走一会歇一会,歇一会走一会儿。天黑住店,天明赶路,遇水解渴,逢人乞求。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川又一川,山山川川不知走了多远。这日,来到宁武关地界,妻子张氏终因饥饿和劳累染病在身,没几天就命归西天。父子俩痛哭一场,只好挖坑将她埋掉。李发根让宝儿和他一起跪在坟头,对妻说道:“宝儿娘,你就在这里安息吧,我和宝儿走了,等我们有了着落再来接你。”父子俩又痛哭一场,擦干眼泪,李发根拄着槐树枝,领着宝儿摇摇晃晃地又赶路了。
冬去春来,河里的冰凌都融化了,田野与河滩都露出细嫩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大雁在空中排开队伍,长声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可是,李发根的身板却越来越衰弱了。他走几步,歇一歇,歇一歇,再走几步,靠槐树枝的支撑,一天也走不了三十里路。当他来到马邑县境内吉庄村的时候,就觉得全身发软,两腿再也走不动了。李发根把槐树枝往土里一插,终于倒在地上,两眼一合,再也没能站起来。宝儿俯在爹身上,放声大哭。大伙儿非常可怜宝儿,找来一块破席,帮宝儿将他父亲卷起葬掉。李宝儿葬掉父亲,回到原处蹲着,不知如何是好,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此时,他忽然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父亲插在土里的槐树枝,不到三天,竟然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小叶儿来。李宝儿十分惊讶,心想,从洪洞出发,走了一个月,父母双亡,槐树枝却活了。难道说,洪洞大槐树有灵性?它的技儿活了,这是我李家扎下的根。李宝儿终于不走了,就在槐树枝生长的地方住了下来,白天垦荒播种,晚上打坯建窑。
秋天到了,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李宝儿终于建起了三间窑洞,收获了十石粮谷。那槐树枝也长高了许多,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有人见宝儿十分勤快,人又老实,便将女儿许配他为妻。又过了几年,槐树长得越发大了,树身粗壮,枝叶层层。李宝儿家象槐树一样,繁殖出新的一代,他有了儿女,天真活泼,十分可爱。
春上柳枝,秋扫落叶。槐树上的槐荚儿长出来了,落了又长出来……李宝儿家一代接着一代,也象槐树似的越来越旺,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马邑县槐树院的李氏家族”。
洪洞古槐有千年,千年古槐有灵性。这话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民间这样说,也有这样的巧事。李树安老汉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小的时候,有一年,槐树院驻下了官兵,他爷爷在槐树下垒起炉灶做饭。一个月后,官兵走了,大槐树经烟熏火烤,树身裂开一条缝。有一个风水先生走来,绕着槐树转了一圈,又上下看了一遍,对他爷爷说道:“大槐树是你家的根,它已有了灵性,要好好保护,快把树身上的裂缝用泥抹住,让它愈合。否则,你家辈辈下来有个瞎眼人!”后来,那个风水先生的话果然应了验。开始是李树安的姑奶奶有一只眼看不见东西;到了父辈时,李树安的母亲得了眼病,晚年双目失明;李树安这辈时,他的弟媳在打谷场干活,被谷花刺瞎了一只眼;李树安子女辈时,他二女在4岁出麻疹瞎了一只眼。李树安的爷爷当时虽然用泥抹住了槐树上的裂缝,但等到愈合了,他家已过了四代,代代有个瞎眼人。这是巧合,还是大槐树有灵?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李家把大槐树保护起来,不再在槐树下垒灶做饭,不再用刀随便砍槐技,让它自然生长。每当有了干技,就用钩子钩掉。现在大槐树虽然空了心,但它的生命力仍很旺盛。树下生出一片新绿就会跳上槐枝,再过一些日子,大槐树就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接着开出一串串白中透黄的花朵,散着幽香,象是一个天然大帐篷。
大槐树从洪武二年(1369倒现在,由一个细枝枝长得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李氏家族从李发根到李树安,经历了六百多年,人丁旺盛。现在槐树院的李氏家族多达几万人,遍布于朔州大地。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豫东。西汉时,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东汉时,又有李氏族人陆续徙迁西南川、滇一带,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大姓,中原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利贞56世孙唐高祖李渊为开国皇帝,多赐国姓于民,便使李氏宗族庞大。主要分成两支望族,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一支在赵郡(今河北),并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主要有三次南迁:一次是唐初,河南李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又有不少李氏子孙避难南迁。第三次是五代时,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者。明初始,有李氏迁居海外,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时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者,多有李氏。 据近年人口普查统计,李姓人口近亿人,为诸姓之首,世界第一大姓。遍布华夏及世界各地,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今单就我李氏一脉,寻根问祖,悠悠岁月,芸芸众生,又谈何容易,好在有一个故事至今流传大江南北。(二)、大明山西大移民、大槐树下有祖根“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一棵古大槐树,魂牵许多代。至今,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中的故乡。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朝末年,腹里之地,天灾人祸,连年不息。或天旱赤地千里,或水患汪洋无际,或虫蝗逼日,或鼠疫噬虐。义军蜂起,残元用兵,杀伐不休。致使人丁锐减,生民百遗一,千里无人烟,尤以华北一带为甚。史载,明朝大将徐达自河南兵伐山东,一路不见人烟,银两置十字大路,一月余无人动。《张北县志》载: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红巾军将领关先生、破头潘等率义军出塞,经大同攻上都,将沿途所经兴和路、中都及野狐岭(即今之张北城、白城子、狼窝沟)西路诸驿焚毁。然而,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山西,却因山阻河隔,变乱少及,平安富足,人口稠密达四五百万之众(当时全国才六千万)。待大明江山稳定,朝廷为恢复民生,增强国富,决定从山西移民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朝廷规定:四口之家迁其一,五口之家迁其二,六口之家迁其三。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有8次,涉及18个省的490多个县市的882个姓氏。而洪洞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待迁移民点之一。相传,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第一代大槐树距今有800多年,址存树无。第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于第一代槐树东约5米,也有400多年历史,但已干枯。1974年飓风吹倒后,进行了整修和数次防腐处理)。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甚为壮观。官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移民事宜。待各地移民在此聚齐,再分迁外省。移民们临行前,凝眸古槐,鹳哀人啼万难割舍,不忍离去。是时,男女老幼用绳索捆绑成串,兵丁押解,一路风餐露宿,悲惨可分。只有在大小便时,方央求解开绑手的绳索,所以至今人们把大小便称为解手。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大部迁徙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数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后有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等者。这些移民迁居新地之后,或重垦荒田,复苏农桑; 或军垦戌边,抵御外患。经数百年繁衍滋生,不断向周边拓展。由大河上下,到长城内外;由平原到山区;由坝下到口外,遍布下山西移民的子孙后代。相传,中国近代,军阀混战。直隶袁世凯兵伐山西,部队一路西开,兵痞沿途掠抢,揣满私囊。当行至洪洞县大槐树下时,军兵们停足不前,纷纷将掠来之物,倾囊挂满大槐树,长跪叩首,祭奠老祖先人。袁世凯一看,这仗没法打了,收兵东归。如今,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堂,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共800多姓氏。正面供奉着它们的牌位。这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各地,后经搜集整理公诸与榜,以便海内外移民后代到此寻根。今张家口一带人,无论语音习俗,还是文化爱好,均近同与山西人。以此,张家口人为山西移民之后,应该勿庸置疑。而我李氏家族不正是其中一支吗?(三)、几代辗转长城下,西山底村落脚根在蒙古高原南沿,张北与崇礼以东西蜿蜒的秦长城为界,分成坝上坝下。在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汉诺坝玄武岩台地脚下,集沙坝底路口处,有一小山村---西山底。据《崇礼县志》记载,该村始建于明初,我李氏族人便在此落脚、生根、发迹、拓展。但究竟是那一代李氏先人何时迁居于西山底村?是始迁建村者,还是后来迁寓者?是直接从山西迁居于此?还是几经辗转最后落脚于此?今均不得知。本谱中所称李氏始祖第一世,乃指西山底老坟立祖之人。据粗推算,其应为清嘉庆(约1800年前后)年生人。迁此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国家计划移民垦荒,如前述山西大移民为例。二是军屯戍边。明时边关守军,三分守戌,七分屯垦,以屯养戍,平时种田地,战时趋胡寇,世袭更替,便留居于此。三是为了拓展生产、生活空间,自行辗转徙迁于此。原来,从辽、金、宋、元朝,直到明、清、民国,有一条官商驿道,经过集沙坝西山底村。它东南始于大都北京,北出居庸关过张家口大镜门,上集沙坝,坝口处有一蒙古石堆傲包(上矗旗杆,旧年间,每逢阴历六月六日,四周蒙人举家骑马驾车,牵牛赶羊,一家家,一队队,花团锦簇,云涌而至。搭帐篷,挂彩绳,祭脑包,跳鬼神,赛马,射箭,摔跤。羊肉香溢,烈酒醉人,商贾叫买,相当热闹。平日人们路过脑包,都要扔些铜钱于其上,最差也要扔块石头作为祭祀,以求上下坝平安旅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疑其有古物珍宝,十里八乡农民将其翻个底朝天)由此傲包道分两岔:西北一路进张北,过二连、滂江、乌得、叨林,至库仑(原本中华地,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或直抵中俄边城恰克图。东北一路过元山子、什巴尔台、沽源,直抵辽、金、元三朝设都的龙兴之地---正兰旗或巴林左旗。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此道仍络绎不绝。尤其秋冬季,牛、羊、驴、马、骆驼趟子,一群接一群南下,沿途大众热情远迎。到六十年代末,随着当地屠宰、冷藏、冷运能力提高,活畜赶运业消失,此道亦衰落冷僻。考李氏家族前五代,每代均拴赶老倌车,每年一趟来往于张库大道的长途运营之中。由此来看,上述种种迁居原因,均是有可能的。在西山底村,李氏先人凭着智慧辛劳,艰苦创业,生财发家,田产广布于西山底、二道边、黄花坪(该处土地,在日寇占领时,一因靠近日本据点耕种不安全,二则日本人及伪政权,整天派工摊款,地亩多,负担不起。土地白送人都无人敢要,只好丢弃不种)。农作之余,跑老倌车,几年下来,也算小富一方。(四)、旗人放地前坝头,李氏迁垦东元山清末,外侵内乱,朝政衰败,八旗子弟只会吃喝玩乐,不懂经营生计,坐吃山空,开始拍卖老祖宗当年圈占(满清入主龙廷后,各旗强行跑马圈地)来的土地。当时坝上汉人稀少,少作农事,多为满蒙牧场。光绪二十年(1894)张家口理事同知厅派商人到坝上放地,哈拉沟韩家承买了东至马良坡,西至夏营盘,南至花兰井,北至唐贡洼(原属满旗宝公府马厂地)的大片土地,并陆续转买他人。就在此时,李氏部分族人买下了东至马良坡,西至狼窝沟路西,南至南梁、啖羊梁,北至村中大道及东河沟的大片待垦地。另外,在其他地方如老鸦河、西元山等处也有部分土地。至此,东元山子开地立村了。初到东元山子垦居者为第四世李选、李倓、李妙、李玉四兄弟。这是一个三世同堂大家族,坝下西山底等处原有土地仍继续耕种,两头产业共伙经营,长门掌家,各得其所。农作之余,夏跑老倌车,冬开榨油坊。吃饭分大小伙房,干活雇长工短汉,确曾富甲一时。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弟兄们相继过世,小弟兄之中,长门李全忠掌家,但其当家不管事,一切均由其妻张氏主政,里里外外一把手,坝上坝下两不误。由于渐渐家大业大,子孙多长,人众口杂,矛盾渐显,出力不等,苦乐不均,劳酬失衡,人心思分。二十年代末,终于按老四股分家了。长门李选子李全忠一股。二门李倓子李全吉一股。三门李妙、孙李贵一股。四门李玉、三子(李全旺、李全永、李全发)一股。掷骰子,比点子,分股子。好地块门口大地、金沙滩及大后背各分得一份。坡地,长门分得南背,二门分得转山子,三门分得四方克廊,四门分得磨菇圈。每股一顷余(当时亩三百六十步称大亩,以后亩二百四十步称小亩)。居房自东至西,长幼排房,一股一院,宅基院各一处。三套骡马大花车,一股一辆,四门由最幼者李全发掷出黑大门(即三个六点),得了头份好骡马车,余不赘述。到三十年代,四门李全旺、李全永、李全发再次三股分家,股均地二三十亩,降为中下等水平,其中长子李全旺子女多,家道更显贫寒,多给人打长工,渡日艰辛。三十年代末,三门李贵先后连亡二妻,迷信院内开油坊地基硬,携二幼女与长门族弟李有并家。一家二烟枪(李有妻与李贵均吸鸦片)卖地抽大烟,耕田逐年减少。到四十年代初,李贵亦逝,由侄子李振森(李有子),摔盆引幡,一子两门,虽仍富,但大不如前。四十年代末,二门李全吉,三子渐大,除本村地外还租种了东营盘兆丰寺(即蒙古小少爷苏毓秀家庙)脑包洼的庙地。1948年初冬土改前夕,三子四股(父母养老田称一股)分家,每股得地二十亩,上房一间,宅院基地一处。分家后,土地改革开始。按土改政策,长子李维妻儿女四人,应得地四十亩,现有二十亩,还可再分得二十亩。但当时家长专制,外事一切老子主持,说了算。对外按未分家算账,八口人(二老三子一媳二孙),八十亩地,不分进,也不分出。对内则按原分家算账,每股二十亩地。这样,长子李维少得二十亩地,从此贫困压身。其他族人亦相继离开西山底,到坝上发展。李X4(梅丫头)一门除种地和跑老倌车外,又到西元山子(现今学校址)开起了车马大店。初甚火,后因丢失住店旗人东西,失主连讹带诈家底赔尽,携四子回西山底分家务农。从此家道一蹶不振。后来,长子李全福迁居东营盘清洋沟。李全义一门,其子李富、李美、李彦,亦随即定居东元山子村,耕种村东南大地及啖羊梁坡地,亦跑老倌车,生活富足殷实。最晚上坝者为其四子李茂,为1957年高级社时期。言而总之,随子孙繁衍,人丁渐众,人均土地渐减,子女稀少之家尚保殷实,子女多者,则家道逐渐衰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时,大部分成为中农,一部分沦为贫下中农。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生产资料统归集体所有,家无论贫富,口不管众寡,都一样凭劳力吃饭。是时,子女多,口粮分得多; 劳力多,工分亦挣的多,分红亦多,生活倒比人口少合算了。(五)、族旺一根,花开四方止2005年,原籍西山底已无族人,大部分户籍在东元山子村,部分族人先后迁居他处。李全福一门迁居东营盘清洋沟。其孙李长生死后,已无后代。李玉高迁居曼头营义哈德。李智迁居花兰井小西坡,李玉山,李振荣,李成及其子李振枝、李振玉、李振全、李振平、李举,李明及其子李振瑞、李振江等先后迁居张北县城。李振武1987年由张北城迁居张家口市。李振富父逝母嫁,随迁居怀来县二台村。进入二十世纪末,改革开放,不少族人弃农进城或打工,或种菜或经商。有居市,有居京,但其户籍未离原籍,故不作考记。至今,李氏家族传九世历二百年,至少繁一百九十四口,故五十九口。
湖北省:有美循先绪,绍闻广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扩展资料:
李氏相关:
李姓在中国的重庆、四川、云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2010年,据国家统计数据普查显示人口为9200余万;历代名人有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李姓人口众多,在中国有李姓人口约9200多万。加上旅居海外的李姓,就有107亿人。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
-李氏家谱
家谱编号: 876
谱 名 : 李氏世谱
卷 数 : 二卷
地 名 : 河南开封
作 者 : (清)李梦镐创修
版 本 : 民国十五年(1926)钞本
收藏处: 请咨询客服 电 话:0579-2050336
姓 氏 : 李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三个,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字辈: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河南南阳李氏派语:兴广文明云,石川人一家,万代开中华。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征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锦潇堂李氏派语: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湖南沅江李氏派语: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南郭李氏派语: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传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龙船港李氏派语: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腾冲叠水河李氏派语: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甘肃陇西李氏初定派语:经纶道节展奇才,辅佐天家登相台,宪章祖训扬先泽,洪起心传庆方来。重定:经纶承祖泽,光裕振家声,肇建洪模永,宗支裔代荣。通谱班次:享叙传谟典,洪基肇吉安,泰和家政协,鼎甲焕新班。 京江李氏派语:福泽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井岗李氏派语:秀公九族亲,甲第冠千军,石羊发基址,均志李连陛,应尚仕忠臣,国太永安宁,荣华光宗祖,富贵远传名,道德辉先泽,诗书裕哲昆,文章称寿世,学业建经纶。 衍庆堂李氏偶公股前派:万荣道兴恺,明常崇德彰,春应贞元泰,雍熙乐允祥。贤公股前派:才文寿妙广,永玉万森崇,应一启振家,声川长必祥。偶贤两支合汀后派:忠义开鸿绪,龙族着烈光,经纶昭实学,廉敬历官方,根本培深厚,芝兰奕世香。 三桥李氏字辈:远世思明德,昌时衍令谟,彦奇蕃克绍,昭朗盛宏敷。 岩田李氏字辈:仁信兴邦本,忠诚忠具辉,高实从正发,滋赞美明颀,俊秀潜龙跃,簪缨起凤飞,诗书光德业,文采焕珠玑。 高密李氏字辈:元宪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传赞厚。 赣榆白石头李氏字辈:相为至宝,新作良田,忠厚传家远。 四川南充南部李氏字辈:朝元先庭维仕林,文昌定国胜聪明 四川广元苍溪李氏字辈:洪白斯林 春士中青 三元开太 定显之云 光华国启 永世昌明 永年李氏字辈:球璧延前代,簪缨发后昆,克家常德建,经国远谋存。一本亲惟笃,同寅谊尚敦,门威知允茂,不负陇人孙。 霍邱花园李氏字辈:字田临三章,学为继世长,新家传道德,治国定安邦。 四川资阳李氏字辈:应文春先,单廷世云,如恒其德,光宗必成。 河北胜芳李氏字辈:文耀裕光兆,嘉世守中和。 重庆铜梁李氏字辈:文章开泰运,孝弟振家声;积善继先业,隆儒裕后昆;显杨维念典,修齐应敦伦;福祚定远锡,禄位着芳名。
我的现祖籍是浙江东阳,我二叔说上辈沿传祖籍为陇西。字辈分为阳字辈和阴字辈,第一世,李处耘920-966年,而以下第一的"仁"字辈为第15世,按该字辈排行我为第20代,距今该有400-500年吧,以下阴字辈(36字):
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和顺永正祥,福泽咸恒嘉盛泰,丰盈裕大庆安康,堂构肯承延令绪,箕裘克绍行灵长,科甲簪缨齐顕赫,冠裳俎豆祝馨香
阳字辈(36字):
纲常名教敍彝伦,忠孝渊源翼世遵,法则典章经可久,贤亲楽利德维均,勲高业伟孙谋偹,廷献家修祖武绳,後有达人应渐起,鳯麟兆瑞桂兰新
陇西李氏与李家龙宫
历史系2003级甲班 周明明
摘 要:天下李氏,陇西第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积淀,“陇西”已成为大多数学者和李氏族人所共同认知的李氏族源发祥地和郡望所在地,在今以陇西县为中心的这一广大区域内就有大量李氏族人活动的遗址和遗迹,其中陇西北关李家龙宫遗址就是其代表。
关键词:陇西李氏 李氏文化 李家龙宫
Abstrac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urname of Li is the largest in Longxi Through the long years of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on, Longxi has been commonly regarded as the cradle of the original Li Clan and the site of prefecture by most scholars Therefore, in the extensive area whose center is Longxi Town today there leave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sites and remains where Li Clan live Among then the “Legendary palace of Li Clan” in the North area of Longxi Town is the representative
Key words:Li Clan in Longxi Town Culture of Li Clan Legendary palace of Li Clan
姓氏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固定绵延的中国姓氏,是保证五千年文明古国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久盛不衰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之中,李姓人数之多,宗族之众,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之大,是其他家族所无法企及的。所以研究及宏扬李氏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陇西李氏溯源
李姓为中国五大姓氏之一,关于李姓的渊源学术界一直以来有很多种说法。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1)源出嬴姓说;(2)以官为氏说;(3)指李为姓说;(4)李树图腾说;(5)源于老姓说;(6)源出姬姓说。其中影响最广,且为大多数姓氏学家所接受的是源出嬴姓说和以官为氏说。他们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李氏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李氏”。[1]又因理、李同音,所以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故利贞为得姓始祖。李姓自形成时起,长达几百年默默无闻,直到春秋时期李耳(字伯阳,谥聃,号为老子),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流芳百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李耳九世孙李昙生四子:崇、辩、昭、玑。李崇被后世尊为陇西房始祖。崇生二子,长曰平燕,次曰瑶,官南郡守,狄道侯。瑶生信,字有成,大将军,陇西侯。其孙仲翔,为汉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殁,葬陇西狄道东川,此为陇西李氏狄道房始祖。仲翔字伯考,先后为汉河东、陇西二郡太守。伯考生二子,为成纪令。以上世系,基本是依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说法。所以“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详明,然自成纪令之后,信以传信;自成纪令之前,疑以传疑;盖谱牒之家,疑信相半,尚为成纪令,因居之。其后遂为陇西成纪人,故言李者称陇西。”[2]
陇西李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隆盛阶段。到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人修《氏族志》,贬抑山东氏族和其他高门大姓,“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是以皇族为首。”[3] 陇西李氏由此被列为诸姓之冠,这是其地望的又一次大提升。终唐之世,各类氏族著作杂出,等第时有调整,但陇西李氏则始终是第一大姓。这一历史现象也被后世大多数史家所接受,直到近代,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提出了“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4]这一观点之后,关于李唐皇族之渊源问题在史学界又重新出现了较大争论。但陈先生的推测性论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攻之者多,和之者寡。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先生在其《关注姓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一文中严密论证,对陈先生的观点进行了驳难,最后李先生指出“李唐皇族抛弃自己实际的地望,或冒牌赵郡郡望,或将自己的胡姓祖先化身为汉人,这与儒家的伦理孝道无碍吗?若是当时的史臣慑于皇威而不敢言,那么后世的政治家,史学家,也何以不敢纠谬,而任其流传”[5]所以,“李唐先祖出于陇西李氏,唐皇确认,史载分明,是准确无误和不能轻易推翻的。”[6]
笔者认为关于李唐究竟出自赵郡还是陇西,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已经成为涉及到从古到今整个李氏家族对其族源和归属所能趋同认知的心理范畴。如果我们单纯地一味追寻李唐源出赵郡或源出陇西,它所能带来的历史意义已经不太重要,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给有着一亿之众的李氏家族造成一种其族源无法确定、归属不甚明了的影响,势必对整个李氏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造成影响,所以作为姓氏问题之一的李唐渊源问题,我们在关注其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同时,更应该侧重关注其现实意义。李唐源出“陇西”已被历史上大多数史家所承认,更重要的是被李氏家族中的大多数族人所接受,“陇西”二字已深深的根植于每位华夏李氏族人的心中。“我自陇西来,驻马东征,回首难忘桑梓地;家依江北往,飞鸿南向,一联聊表子孙心,”[7]这幅高悬于湖北阳新李祠的楹联,生动地表达了海内外李氏对陇西故土的深情。所以说“陇西李氏之源”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历史现象演化为涉及文化、历史、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更要综合考虑,不能单纯的仅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至于现在在甘肃的临洮、秦安、陇西等地展开的关于李氏祖籍地之争,这只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只注重发展本地经济,在研究和整理文化遗产时只注重狭隘的地域性,而割裂文化现象整体性的不科学做法,其结果只能是给李氏文化的研究造成更多的麻烦和障碍。在研究陇西李氏文化这一问题上“或许研究和弘扬广义上的陇西李氏文化更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8]
以上只是本人对李氏文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至于李唐祖籍究竟源自何处,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甘肃省陇西县境内现存大量李氏族人活动遗迹,如:李家龙宫、陇西堂、李贺墓、李贺南园、太白井、太白故里碑、李翱读书堂(今城关一小内)、五李亭(今陇师附小内)、翠屏山“托塔李天王”李靖之庙。这些文化遗迹,都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李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兹就大量遗迹中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李氏祖庙——李家龙宫做一述考。
二、陇西北关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遗址位于今甘肃省陇西县城北关一心村庙儿巷,因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得名。从此以后“龙宫”成为自唐代以来天下李氏认祖归宗,隆重祭祀先祖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古代“祖庙是祭祀建筑中的一种,是专门用来祭祀祖神——祖先阴灵的场所。”[9]那么李唐统治者为什么不将“龙宫”建于别处而建于“陇西”呢?这里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广东梅县李氏大宗祠所藏李氏族谱载:“五十五世祖,虎公。显妣周氏,公名克权,为魏将军,受封陇西公,李氏陇西之名由此。”[10]李虎被追封为陇西公后,李氏便和陇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乡土亲缘关系,而这一时期(西魏),在以今陇西县为中心的这一区域置渭州,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辖三郡——陇西郡、南安阳郡、广宁郡。陇西郡领县二:襄武、首阳。所以今陇西县在西魏时期不仅是渭州的州治,而且还是陇西郡之郡治。李虎之子李眪袭陇西公爵后,就在郡治所在地今日之陇西县署理政务。李渊七岁袭陇西公爵时,也当在郡治所在地,即今日之陇西县,李唐三代在今日之陇西发迹,“陇西兴唐”之说由此而来。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初唐时期,高祖李渊为何要在“陇西”修建祖庙了。
唐贞观年间,今陇西县已成为丝绸之路的名城重镇之一,商贾云集,使者僧侣往来不绝,物阜民殷,经济文化繁荣,公私仓廪无不丰实。唐皇室奠基于陇西,唐太宗修《氏族志》,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对受封归降的显赫之士广赐国姓——李姓。唐天子在西陲“真龙落脉”的陇西宝地建立祖庙,光显祖宗,威镇远方,并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当地官员营造“龙宫”。遗憾的是这一历史胜迹,几因遭受战火而破坏殆尽,但值得庆幸的是李氏族人为了这一历史胜迹永流于世,绘制了“龙宫”修建图和“龙宫”原貌图(现存于陇西李家龙宫内)。此图成为我们今天考察这一唐朝雄伟建筑群,除考古挖掘外的第一手重要资料。所以今天我们只能依据一些民间传说和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来重现当年李家龙宫修建时和建成后的一些盛况。
相传唐高祖李渊命人在陇西修建祖庙之后不久,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夺权政变,即“玄武门之变”。政变之后高祖被迫交出实权,并让位于李世民,自己被尊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命一高僧云游古陇西郡,查访真龙落脉之地。一日,当西行至襄武县妙娥山村时,暮色苍茫之中突见西方天际金光万道,王气凝聚,巨龙腾跃,从天而降。高僧神情激动遂踏夜幕疾步查访,果见巨龙飞落之处,耸立一参天古柏,昂首曲身,形如真龙。他马上绘图飞报天子,太宗大喜,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陇西郡守继续兴建“龙宫”。经数千能工巧匠三年零三个月的苦心营造,一座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落成。“龙宫”竟占了整个古襄武城的三分之一,高耸的红色宫墙,与日月争辉,巍然屹立的南大门,高悬唐太宗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见示意图1)但遗憾的是这一匾额已毁,今悬于李家龙宫南大门上的匾额我们从书法、落款等几方面综合考证,确系后人伪制。
从“龙宫”原貌图中,可以将唐代建筑的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风格规范但有不失开朗等特点全部展现出来,形成了震憾人心的“盛唐气象”。其主体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层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龙宫”四周城墙环绕,建筑物以南大门主殿的纵轴为中心线,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店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龙宫”的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龙、凤、狮子、天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和引什),在封建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李家龙宫的地位由此可见。现“龙宫”北殿屋脊系当年残存。整个“龙宫”建筑物上镶嵌大大小小1899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主祭堂高悬“陇西堂”巨匾,李姓后人均在此祭祀祖先。“李家龙宫的修建,使昔日‘渭州’陇西城日趋一日的煊赫起来,李氏的达官显贵前来祭祖,文武百官亦频频巡视,陇西一时成为西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11]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唐朝中后期。
至玄宗时“天宝盗起,中国用兵,而河西、陇右不守,陷于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复陇右。”[12]安史之乱后,吐蕃兴起,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又陷秦、渭、洮临、广德元年复陷河、兰、岷廓。贞元三年陷安西、北廷,陇右州县尽矣”。[13]之后,陇西郡地陷没于吐蕃九十年之久。到宣宗时收复,并恢复渭州、陇西、襄武建置。此时陇右一带之吐蕃族虽属于唐,但唐王朝却无力统治,只是笼络而已,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末。自哀帝四年(907年)之后,陇右诸地又陷吐蕃达五十余年。从安史之乱到唐末近150年的时间里李家龙宫所在的陇西郡襄武县社会动荡,屡遭兵火,民不聊生,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而李家龙宫也数度遭毁 ,变成了一片废墟,至今遗址方圆一百多亩地下一片瓦砾,有的地方竟厚达十米,当地人称之为“瓦渣坡”。直到宋元时期才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元代建筑仅保存一座。
明万历五年(1577年),李氏后裔,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筹资重建李家龙宫,由于大唐盛世已衰落,李姓在当时的声望和地位远非昔日可比,所以只是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或“祖师殿”。殿内供奉着李府先祖真人李白,托塔天王李靖,纯阳真人李琼和中坛元帅哪吒太子李罗车等。此时的李家龙宫已完全由一座单纯的皇室祖庙建筑群而降格为兼有臣民祭祀祖先的普通宗祠和道教宫观双重性质的建筑群。由于道教有着非常庞杂的神仙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几乎所有的古代名人将相都被纳入其祭祀谱系中,特别是在历史上名臣将相辈出的李氏家族更是如此。所以,造成此时的李家龙宫内道教供奉的神仙和李氏族人供奉的先祖共处一室的局面。因此“在建筑形态上,经常出现道俗不分的现象。”[14]而李家龙宫整体建筑也呈现这一风格。这一基本形态也成为从万历五年到现在为止李家龙宫建筑群的基本形态。增建后的李家龙宫除主体建筑群外,外围建筑有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北天第二门(已毁)、北天第三门(已毁)等辅助性建筑。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癸亥(二十八日),是月,甘肃回族米喇印、丁国栋起兵反清。”[15]四月,回民抗清义军已攻破李家龙宫所在地今陇西县城之北城。顺治六年(1649年)“陕西总督孟乔芳奏,清军在甘肃巩昌夹攻米喇印,李国肃回民抗清义军,冲杀七十余里,余众悉溃。”[16]米喇印败退时,李家龙宫再次被毁,仅留“北天第一门牌坊 ”。
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部分建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吕高培任知县时,曾于任内在“北天第一门”上悬“仰弥高”竖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陇西城再陷兵灾,全城建筑毁于一火,李家龙宫再遭劫难。
清末及民国初年在“龙宫”原来遗址的基础上,又陆续增建维修一新,规模虽远不如前,却也山水相依,楼殿参天,别有天地。(见示意图2)宫内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及大小殿阁建筑,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谓之“前五楼”。中部建有主祭堂建筑群,主殿及两侧殿均飞檐翘角,群龙盘脊。殿中供奉道家始祖李耳,纯阳真人李琼(吕洞宾)等李氏祖先牌位,香火甚旺。“龙宫”北殿屋脊上的九条雕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主脊上有四条“游龙”意为“龙游四海,四海升平”;两坡屋脊上为四条“飞龙”意为“龙行天下,国泰民安”;正中屋脊上为大型盘龙。北殿后部为后花园,有五座人工堆成的假山,分别名曰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山下的佛龛内分别供奉着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智等菩萨。此时的李家龙宫出现了一种佛、道宗教性偶像和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共处一室的奇特文化景观。我们把其放入整个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考虑,这种奇特现象是由古代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所造成的。据唐晓军等《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研究,清代“佛、道、儒的进一步融合,宗教诸神以及民间神鬼逐渐人格化,人逐渐神灵化,人神不分的趋势在加强。”[17]可见,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清末以来的各种形式的道观、祭坛和民间祠堂之中,李家龙宫即属这种情况。虽然此时的李家龙宫兼有着多种功能,但其作为祠堂的主体地位却仍然没有改变。清末民初陇西名人王海帆曾为当时的李家龙宫撰写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楹联:“家学溯犹龙,早垂道德昭前代;堂谟承射虎,应有勋名启后人”,[18]就是对这一历史胜迹的凭吊。
新中国成立后,李家龙宫被改建为益民麻绳社,1958年改办县第四中学,将全部殿宇简易改修为教室和办公室。1961年四中撤并后,先后改办为城关五小、南安初中。其间,绝大多数殿宇楼阁均遭人为拆除,三座假山夷为平地,李家龙宫已彻底没有了以前的雄姿。李家龙宫现存建筑物有北天第一门、主殿、祖师殿、陇西堂、龙殿、北过殿、九龙殿、李靖殿以及后花园郡公楼、聚贤楼、元朝戍边楼等大小十一座建筑,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主体屋架、屋顶、屋脊、砖雕、两座假山和北天第一门等残存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修复。“龙宫”现存脊兽均为北宋时期砖雕,其形态生动、笔法简练、线条流畅、雕工精细、保存完整,为一组精美的艺术珍品,极具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1981年、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分别宣布北天第一门和李家龙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龙宫成为今陇西县境内仅存的古代建筑群。2002年陇西县委、县政府对李家龙宫遗址建筑群进行了全面恢复原貌的维修,并重塑李耳、李崇、李琼、李世民四尊先祖圣像,在“龙宫”后花园新修了北大门。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2006年6月李家龙宫被列为定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对李氏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陇西李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所以如何深入、系统、客观的研究李氏文化,对探寻李氏家族在“陇西” 地区的源流,丰富甘肃地方文化,加强海内外李氏后裔交流,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李氏文化的研究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姓氏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如何将李氏文化研究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仍然是李氏文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陇西李氏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从单纯的姓氏文化演化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而“陇西”作为李氏宗族所共同认知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也已远远地超出了地域的名称,“陇西”这一名号,已成为一种文化标识而深深根植于每一位李姓后人的心中。所以今天我们在研究李氏文化,关注其历史意义的同时,应更多的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从微观上入手,宏观上把握,要在全面把握李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抓研究成果的推介和开发。选择能够在较大范围产生社会回应和广泛认同的课题去突破,特别是从海内外李姓人士寻根敬祖和光宗耀祖的朴素感情出发确定研究重点和研究计划,进行集中的课题研究,力求把研究和成果推介结合起来,以从有利于推介活动的操作性课题做起,注意社会效益。
2.陇西李氏文化研究初期,在李氏族谱收集、李氏渊源的考证、李氏名人资料的整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为甘肃四大文化的陇西李氏文化和其它三大文化相比,无论在研究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够,对李氏文化的研究中涉及历史、人物、轶事等方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不能形成准确而具有说服力的认识,对陇西李氏文化中具有民俗性的东西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所以我们在以后研究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陇西李氏文化的民间性、群众性和地方性特点。有目的地挖掘与陇西李氏文化相关的轶闻轶事,通过挖掘、征集、整理,使所有与李氏文化相关的景点、遗址、遗物乃至一幅楹联、一尊塑像、一株古树都有一个说法,呈现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另外在对李氏文化进行对外宣传的同时,要重视当地群众性宣传,增强其地域民间文化氛围,给人们以文化的厚重感和鲜活感。
3.要重视文化研究和景点建设相结合。李氏文化在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的同时,也已经成为一项文化经济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李氏后人及无数游人到陇西寻根、参观和旅游,所以如何把“陇西李氏”这块金字招牌做大,是关系到今陇西县乃至与陇西李氏文化有关市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以陇西县为例,境内就有大量的有关于陇西李氏的文化遗存(前文中已述),但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这些遗存的研究、保护、开发还远远不够。如前文中介绍的李家龙宫建筑群遗址,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修缮,但其整个配套设施建设还几乎为零,文化遗存的整体性还没有很好的整合。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坚持文化研究和景点建设相结合,互相映证,相互推动。以李家龙宫古建筑群为中心,全面规划,有计划的搞好景点建设,抓好陇西李氏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尤其是加强对一些年久失修或业已毁坏的文物古迹的原貌恢复,力争形成一批以陇西李氏为主题的古建筑群。
在今天,以李家龙宫为代表的李氏族人活动遗址在见证着陇西李氏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已成为陇西的文化品牌。所以,对李氏文化及其相关遗址的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必将为促进陇西乃至整个甘肃旅游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延寿:《北史》, 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版,第100页。
[2] 李开珠:《略说陇西李氏源流》,《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96页。
[3]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1204页。
[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5] [6] 李清凌:《关注姓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以陇西李氏的地望为例》,《兰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第47页。
[7] 李天昌:《陇西李氏文化专辑》(内部使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4年版,第27页。
[8] 孟永林, 许有平:《李姓渊源及“陇西”李氏考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25页。
[9] 罗哲文, 刘文渊, 刘春英:《中国名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0] 王耀东:《李氏文化缘何落户陇西县》,《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第142页。
[11] 李天昌:《李氏文化研究续》(内部使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8年版,第34页。
[12] [13] 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年版,第960,1040页。
[14] [17] 唐晓军, 师彦灵:《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 古代建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20页。
[15] [16] 章开沅:《清通鉴》,岳麓书社出版社,第167,169页。
[18] 杨天成:《试论李氏族源郡望和祖籍》,《档案》1994年第6期,第35页。
李氏家谱字排辈
本文2023-10-09 02:34: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