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百家姓中"缪"姓溯源或家谱?
缪
开放分类: 百家姓、姓氏
miao 醪(lao)
[缪氏属地]
兰陵郡,今山东峰县一带。
[缪氏来历]
《元和姓纂》记载:“缪,立木,秦缪公之后,以谥为氏,或作穆。”春秋时,秦国的秦穆公原出于嬴姓,是春秋时“五霸之一”。秦穆公的谥号为“缪”,古代“穆”与“缪”二字通音通用,所以秦穆公又作秦缪公。他的子孙后世有以其谥号为姓,称缪氏。望族居兰陵郡(今山东峄县东)。
[缪氏名望]
西汉经学博士缪生,后汉名士缪彤,三国时文学家缪袭,元代经学家缪主一,明代医学家缪雍,清代女画家缪嘉惠等都是留名青史的缪姓杰出人才。
缪,古时,“缪”与“穆”同音通用。春秋时期,秦穆公也称秦缪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缪”为姓,称为缪氏。缪袭,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他撰述很多,其中《魏鼓吹曲》12首大多为歌颂曹操功业的作品。
[缪氏名人]
在我国历史上,青史留名的缪彤和缪斐等人 。后汉的缪彤,是位孝悌之士。据说,他有兄弟4人,一向共有财产,后来三个兄弟分别娶妻,纷纷要求单过,而缪彤知道此事后,就“掩户自责”,检讨有没有对不起兄弟的地方。这种真诚的表现,使得弟弟,弟媳大受感动,马上向长兄谢罪,自此不再提分家的事,而缪氏一家,也越来越兴盛,成为“兄弟一条心”的楷模。缪氏名人,还有三国时的文学家缪袭;元经学家缪主一;明医学家缪雍;清缪嘉惠,女,云南人,著名书画家,据说慈禧太后的书画大多出自其手。
缪氏
172
历史来源
「经」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希荣,谥号为“缪”(同“母”)。读音为“妙”。
家族名人
缪瑜
宋代江西人。官进贤令,擅长写诗,着《崆峒集》。
缪恭
明代天台县人。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孝宗下诏书求吏民直言,恭上书陈六事:保神器、崇正学、绍绝属、怀旧勋、革冗员,皆人所不敢言者。
缪元德
宋代人。知抚州,宽厚爱民,建米仓祟米,活饥民,掩遗骸,皆出己俸。
地望分布
山东省枣庄及藤县(现为滕州市)东南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编辑本段]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核心提示: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众多家谱上,都有个“亮闪闪”的名人是自己的先祖,或为帝王,或为名臣。
比如,有的李氏称李唐皇帝为本族始祖,萧姓则号称自己这一支先祖为萧何,张氏则拉张良、张飞等为自己的祖宗……
其实,“攀附”名人并非简单如阿Q般“我祖上比你阔多了”。这样做,除敬重祖先的思想外,老百姓也有自己迫不得已的原因。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袁义达长期从事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出版过《中华姓氏大辞典》等著作。
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
当然,老百姓们这么做,也是受了刘邦的启发。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前仅仅是个小小的亭长,出身低微。他当了皇帝后,竟然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家谱续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一看,皇帝都这么干,大家当然可以效法。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曾有人要为他续家谱,想把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成他祖先,但最终放弃。有人说,是因为年代太近,朱熹子孙尚在,朱元璋实在不好蒙混;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后来自己没同意,而是把自己讨饭的经历给写上了。
家谱文化是一种信仰
如果家谱是这么来的,那它还可信吗?袁义达说,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实际上,对于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袁义达说,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
袁义达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开始寻根,由此带动了华人寻根。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有家谱,追根溯源,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传承。
姓氏轶事
朱熹的“序”被多个姓冒用
除了认名人当祖先,以前还有人喜欢假托名人作序。史料显示,朱熹作谱序的家谱多达十几个,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
他的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吴、洪等姓氏的家谱同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
明清时期,甚至有了职业“谱师”、“谱匠”,专为一些家族制作假冒伪劣家谱。
如今,随着寻根和民间修谱的兴起,“谱师”这个职业又重出江湖,甚至有了专门的修谱公司。
有学者说,这应了“盛世修谱”这句话,也跟“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修谱传统有关。
在南方一些城市,如今的“谱师”月入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但有些“谱师”修出来的家谱并不靠谱。修家谱需要仔细考证,要把每个人诞生、工作、嫁娶的轨迹都找到,何时迁徙、埋葬在哪里等都要弄清楚。掌握好这全部的要素,并不是一件易事。
刨根问底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事真不一定
常常有两个同姓的人初次遇见,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有人会主动和名人搭关系,比如姓孔的就认为自己是孔子后代,姓关的认为自己是关羽后代。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有学者解释称,一方面,同一姓氏最终追溯到老祖宗,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家族。比如姓孔的,老祖宗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华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头就是炎帝和黄帝,但不可能只有这两人,而是两个家族。
更重要的是,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大量的赐姓、改姓,还有姓氏避讳等,都使得“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难以成立。
“岳”姓是怎么来的?
近日,有岳姓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岳姓的来历。
据袁义达、邱家儒主编的《中国四百大姓》,岳姓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24位,总人口大约149万。
“岳”和“山”有关,来源于先民对大山的崇拜。岳姓源出风姓,伏羲氏后代。相传在尧舜时期,有大臣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擅长观察天象,发明了日历,因此为尧执掌历法。他的后裔建立了羲、和两国,在今天河南登封、荥阳、巩义一带。
岳姓血脉一直纯正,几乎没有混入过外族的血脉。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遇害后,他的后代和族人有北上东北的,在辽宁定居,到明清时,和当地满人融合。
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说过“客家人”这个称呼的,但其实,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并没有客家人,换句话说,客家并非指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客家人其实是一个汉族民系,用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概念并不能概括客家人的概念。而客家人的分布又是非常的广泛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客家人的人数也是众多,很多人也都很好奇,为什么会有客家人这个群体出现客家这个称呼的含义很显然,是说他们原本并不是这里的人,只是后来到这里定居了,因此是“客”,那客家人的祖先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如今遍布世界,他们最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什么有很多客家人的家谱当中记载他们来自江西
1客家人简介
客家(英文:Hakka,客家语白话字:Hak-kâ或Khak-kâ,客家语拼音:Hag1-ga2或Kag1-ga2)。
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客家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发展成了赣州、汀州(今分属龙岩和三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等客家主要聚居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香港、澳门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印尼、大马、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牙买加、荷兰、缅甸、法国、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旺等,其中印尼、沙巴州、英国、牙买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塔希提岛等华人社区以客家人为主。客家语成为苏里南法定语言。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语发音的你、我、他就是尔、吾、其的古音。。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至2017年,设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
2客家人的起源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客家人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客家人是正宗的汉族人,也即客家人自称的“老汉人”。汉民族最早的起源地在黄河流域的渭河平原一带,属于炎黄子孙后裔,黄帝之后有大禹,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夏商两代的人都称自己为“有夏”、“华夏”,华夏族便是最早的汉族主体。
后又历经千余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秦二世而亡。汉朝建立之后,华夏族的称谓被汉族取代,汉族称谓从此流传天下。随着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战争的影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开始南迁。最初的汉人从山西、陕西南下,经过河南南阳,进入湖北襄阳后,沿着汉水进入今天安徽、江苏一带,也有少部分迁移到了江西、湖南等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又开始南迁。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在江南起义,黄巢20多万大军直指长安。唐王朝此时最后一支精锐部队在润州刺史、镇海州节度使高骈的手上,唐僖宗命令高骈率领7万精锐阻截黄巢,高骈非但不听圣旨,反而起兵谋反,割据江淮。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派大将秦彦降服了高骈。高骈虽然被灭,但江淮各地的军阀趁机起兵作乱,杨行密、朱温、孙儒等人长期在江淮之地割据厮杀,来回反复践踏。最后,朱温击败其他势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这一场大混战,史书上称之为“唐末江淮大混战”。
唐末江淮大混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从秦汉以来迁居到江淮等地的汉人继续被迫南迁。从渭河平原迁来的汉人,在江淮之地繁衍生息数百年,人口兴旺。安史之乱时,人口的大量南迁,主要迁在河南、江淮一地。安史之乱后,尤其是唐末江淮大混战之后,迁居在江淮之地的大量汉人继续南迁,进入江西避难。
3为何客家人家谱上记载起源于江西如此一来,作为距离江淮最近的江西省,成为了承接大量人口涌入的地区。当时江西节度使危全讽管理江西,由于防守严密,兵灾和战火很少波及江西。古籍《谭全播传》记载:“危在任七年,人物殷盛。”
唐朝末年,江西的袁州、汀州两地突然之间人口暴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汀州人陈本起兵造反,陈本的兵马大多是江西本地的土人,但是战争打到第三年时,陈本的人马越打越多,而且这些人都是来自两淮之地的汉人。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有“淮汉入汀”、“掳淮汉为前驱”等记载。可见,当时大量汉人的涌入是客观存在的。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人口数来看,唐朝末年,赣南人口增加了一倍多。明嘉靖年间的《赣州府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赣州的户数是120985户,淳熙年间(1174—1189)赣州户数增加到193339户。在汀州,崇宁年间(1102年)汀州的移民户数达到了172432户,庆元年间的汀州户数是达到了218570户。在虔州,崇宁年间人口从172432人,迅速暴增到272400人,短短一年时间之内人口暴增了10万人。
北宋中期之后,赣南之地聚集的人口达到100多万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区。由于赣南之地不产盐,百万人口逐渐向南方的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当时地处蛮荒的两广和福建也渐渐有了汉人迁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嘉枯七年(1062)二月辛巳说:“江西则虔州,地连广南,而福建之汀州亦与虔接。盐既弗善,汀故不产盐,二州民多盗贩广南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既毕,往往数十百为拿,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湖、循、海、惠、广八州之地。所至劫人谷帛,掠人妇女,与巡捕吏卒斗格,至杀伤吏卒,则起为盗,依阻险要,捕不能得,或赦其罪招之,岁月浸霪滋多。”
《资治通鉴》这段话,证明了大量汉人从赣南迁到两广一带掳掠钱财和盐巴,最后甚至结成一个团体对抗官府的事实。南宋之后,随着战火蔓延,汉人继续从赣南迁出。《梅州图经》记载:“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借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是谁当然就是唐末迁移到江西的汉人,因为从南宋时起这些人就被称之为“侨寓者”,所以人们都通俗地称呼他们为“客家人”。
这就是客家人的祖辈为何大多来自江西的缘故,翻开客家人的家谱追溯到唐末时期,大多数客家人的先祖均来自汀州、赣州等地,再往前推则是江淮之地和河南,这符合客家人迁移的路线,也符合历史事实。
经过对南方客家人姓氏及家谱的研究,发现南方的揭、曾、赖、廖、刘、蔡、钟、练、卢、谭、黎、罗为主的客家人姓氏家谱,都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从南方客家姓氏的族谱来看,其迁移路线和祖辈溯源符合客家人迁移路线图,符合唐末江淮大混战和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规律。
由此可见,唐末江淮大混战后,迁居到江淮、河南等地的客家人纷纷进入江西,江西人口在短时间内暴增至百万,从唐末在宋末的数百年之间,客家人在江西繁衍生息,并有人因为盐、土地等不足向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南宋末年之后,大量客家人继续迁移南下,进入到当时还是蛮荒的两广、福建等地。
由于客家人是迁入者,因此被两广和福建一地的人称之为“侨寓者”,也就是后来通俗话说的客家人。当然,客家人从南宋迁移两广和福建等地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历经了近千年的历史。乾隆中期后,大量客家人进入两广。清末时,土客矛盾激化,因为土地、水源、婚姻等爆发大规模土客械斗,最终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一般来说,客家人的迁移历史,历经了西晋、唐末、南宋、清初、清末五次大迁徙。五次大迁徙,客家人一路南下,并经过近千年的繁衍,这才形成了今天客家人的分布格局。
截止目前,客家人总数约为8000万人,海外约有15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两广、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地,海外的客家人在越南、新加坡、美国等地。在历史上,客家人出过很多豪杰英才,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这就是客家人的来源,这就是客家人家谱记载祖辈来自江西的原因。
请问百家姓中"缪"姓溯源或家谱?
本文2023-09-22 03:11: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