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紫禁城的设计者是谁?什么官职?紫禁城的施工头是谁?什么官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请问紫禁城的设计者是谁?什么官职?紫禁城的施工头是谁?什么官职?,第1张

故宫建成至今,已有591年历史。它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直到被辟为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关于故宫的文献与实物异常丰富,可惜的是,独缺建筑设计者的资料。

在那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虽说初建时有几百万人的建筑大军,留下姓名的却屈指可数,至于设计者是谁,就更成了历史之谜。

1406年,明帝朱棣决定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他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这些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故宫雄踞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将北京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内的面积约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明、清两代24位皇帝就居住在这里,几百年来,多少军国大策都由此发出,改变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命运。

关于故宫的文献与实物异常丰富,可惜的是,独缺建筑设计者的资料。

在那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虽说初建时有几百万人的建筑大军,留下姓名的却屈指可数,至于设计者是谁,就更成了历史之谜。

1402年,一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费尽心机,终于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据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都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时,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朱棣从此留下了一块心病,总是担心建文帝会从某个地方冒出来。

朱棣登基不久,一心想为建文帝报仇的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图谋刺,险些要了朱棣的命。这之后,他经常做噩梦,加上又不习惯南京湿热的天气,便强烈怀念起居住多年的根据地北京来。

4年后,以丘福为首的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朱棣非常开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场浩大的工程于是拉开了序幕。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这些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这些各地的材料大部分经由大运河船运而来,因此才有了“先有大运河,再有北京城”这句俗语。

 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皇帝也称他“蒯鲁班”材料准备好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开始从南方调集大量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兴建宫城。

故宫是严格按照封建宗法礼制设计规划的,前面三个大殿为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面的宫殿群则为内廷,住着后宫嫔妃,是皇帝家庭生活之所。 “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和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在故宫建筑中得到运用。依照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说,紫微垣(即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区域)是天帝居住之处,天人对应,所以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

这片宏伟的建筑群,到底是由谁来负责设计的呢?

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音“kuǎi”)名祥。他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是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香山人。

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瓦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蒯祥是香山帮匠人的头领。

民间一直流传着他的一个故事。据说建造皇宫时,缅甸国向明朝廷进贡了一块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门槛,但一个木匠不留神锯错了,短了一尺多。木匠吓得脸色煞白,慌忙报告蒯祥。蒯祥看了,让那个木匠再锯短一尺多,大家都很惊愕。之后,蒯祥就在门槛的两端雕琢了两个龙头,再在边上各镶上一颗珠子,还搞了创新,让门槛可以装卸。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这就是俗称的“金刚腿”(活门槛)。

蒯祥很聪明,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烧光。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

意想不到的是,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烧光。

这里面也有个传说。据说盖好宫殿后朱棣志得意满,找来一位会占卜的官员,让他算了一卦。官员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 ”没想到第二年的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真的被雷火击中了。直到正统(明英宗年号,1436年~1449年)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

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在工部这个富得流油的衙门也是个不小的官职,但是他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也有专家质疑,设计者也许另有其人。传说朱棣听说蔡信设计的方案中,新皇宫被设计为有九重宫阙、9999间半房屋,只比天宫少半间,顿时心花怒放,痛痛快快地批准了

历史浩如烟海,湮没了多少秘密。关于蒯祥是故宫设计者之说,也有很多让人怀疑的地方。

曾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的于倬云先生认为,年纪轻轻的蒯祥进京时,宫殿的修建已是热火朝天的关键时刻,不可能这个时候才开始设计。真正的设计者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研究员李燮平也质疑说,1417年故宫初建时,蒯祥只有不到20岁,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来看,都难以胜任整个设计工程。蒯祥的贡献应主要体现在正统那次的重建工作。

于倬云提到的蔡信是南直隶武进 (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其生辰年月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民间流传着一个他参与故宫设计的故事。

据说,当时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建皇宫得先有图纸。宋礼就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那蔡信也有两下子,很快交出了答卷。宋礼一看设计图,非常满意。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又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宋礼不放心,还亲自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个设计创意十足,且操作不难,于是报呈皇帝。朱棣也不懂设计,只是一听说新皇宫里有九重宫阙、9999间半房屋,顿时心花怒放。传说天宫才有1万间房屋。皇宫比天宫只少半间,既表明了皇权的威严,又显示着人间帝王的谦虚。于是痛痛快快地批准了蔡信的设计1973年,专家们还为此专门做过统计,结果发现故宫实有8707间房。

另有专家提出,故宫的设计人应该是杨青。但他留下的资料更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

还有人综合以上几种说法,认为在故宫初建时,蔡信、杨青都起了很大作用。但当时二人年事已高,所以在蒯祥进京以后,由于他年轻力壮,参与过南京宫殿的设计与建造,又善于计算和绘画,故而主要的设计与建造工作由他来完成,其地位和作用也就由此凸显出来了。

李燮平研究员认为,宫殿的建造归根到底还是由朝廷官员来把关、决策,无论是蒯祥,还是蔡信、杨青,其实只是负责木、石、绘等具体工种而已。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大批工匠、百姓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没无闻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一次“集体汇报演出”,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

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烧光。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

意想不到的是,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烧光。

这里面也有个传说。据说盖好宫殿后朱棣志得意满,找来一位会占卜的官员,让他算了一卦。官员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 ”没想到第二年的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真的被雷火击中了。直到正统(明英宗年号,1436年~1449年)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

方案。

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在工部这个富得流油的衙门也是个不小的官职,但是他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也有专家质疑,设计者也许另有其人。传说朱棣听说蔡信设计的方案中,新皇宫被设计为有九重宫阙、9999间半房屋,只比天宫少半间,顿时心花怒放,痛痛快快地批准了

历史浩如烟海,湮没了多少秘密。关于蒯祥是故宫设计者之说,也有很多让人怀疑的地方。

曾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的于倬云先生认为,年纪轻轻的蒯祥进京时,宫殿的修建已是热火朝天的关键时刻,不可能这个时候才开始设计。真正的设计者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研究员李燮平也质疑说,1417年故宫初建时,蒯祥只有不到20岁,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来看,都难以胜任整个设计工程。蒯祥的贡献应主要体现在正统那次的重建工作。

于倬云提到的蔡信是南直隶武进 (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其生辰年月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民间流传着一个他参与故宫设计的故事。

据说,当时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建皇宫得先有图纸。宋礼就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那蔡信也有两下子,很快交出了答卷。宋礼一看设计图,非常满意。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又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宋礼不放心,还亲自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个设计创意十足,且操作不难,于是报呈皇帝。朱棣也不懂设计,只是一听说新皇宫里有九重宫阙、9999间半房屋,顿时心花怒放。传说天宫才有1万间房屋。皇宫比天宫只少半间,既表明了皇权的威严,又显示着人间帝王的谦虚。于是痛痛快快地批准了蔡信的设计方案。

1973年,专家们还为此专门做过统计,结果发现故宫实有8707间房。

另有专家提出,故宫的设计人应该是杨青。但他留下的资料更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

还有人综合以上几种说法,认为在故宫初建时,蔡信、杨青都起了很大作用。但当时二人年事已高,所以在蒯祥进京以后,由于他年轻力壮,参与过南京宫殿的设计与建造,又善于计算和绘画,故而主要的设计与建造工作由他来完成,其地位和作用也就由此凸显出来了。

李燮平研究员认为,宫殿的建造归根到底还是由朝廷官员来把关、决策,无论是蒯祥,还是蔡信、杨青,其实只是负责木、石、绘等具体工种而已。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大批工匠、百姓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没无闻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一次“集体汇报演出”,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

一、紫禁城是明朝皇帝朱棣年间始建,设计者蒯祥。

二、他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90)等。

三、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负责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1457年被大火烧毁。八年后,明英宗又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还于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 明末,天安门又被焚毁。1651年,重建337米,广9间,深5间的这座天安门,即我们今天所见的天安门。

白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秦有大夫名白乙丙,其后人以其名讳为氏,是为陕西白姓。

2、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炎帝大臣白阜后裔以白为氏,称为白姓。

3、出自芈姓。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芈姓后裔白公胜,被封于白邑(今河南息县包信东南),其子孙以封邑为氏,是为河南白姓。

4、以地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州博白),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

5、赐姓而来。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

6、改姓或其他。据《台北县氏族略》所载,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来;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之后裔中有白姓;裕固族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鄂伦春白依尔氏,土族白彦氏,汉姓为白;台湾土著、佤、东乡、苗等族均有白姓。

得姓始祖  

白乙丙。名丙,字白乙,孟明视子,一说为蹇叔子,春秋时秦国著名将领,前六二七年,在孟明视率领下,白乙丙与兄西乞术将兵袭郑,灭滑,归途过崤山,遭晋军伏击,被歼,三将均被俘。后释放回国,白乙丙等知耻而  后勇,三年后,又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白乙丙后积攻升为大夫,其后人以此为荣,遂有以其名讳为氏者,称白姓,并尊白乙丙为白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白姓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姓(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时,始皇一统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如“寻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趋繁茂庞大。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圭阝(今陕西渭南东北);白钅皇居郑州(今属河南);白钅皇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湾,进而移于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为多,这四省白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郡望堂号    

白姓郡望主要有两个:1、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2、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堂号:

“南阳”、“香山”、“治生”等。

宗族特征    

1、“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姓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

2、白姓名人古以有之,文坛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时事,长庆集中载功德”为其写照;

3、白姓虽历经迁徙,但仍为一典型北方姓氏。

4、白姓字行辈份亦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如白方坚所撰《白氏家谱》中河北沧州白姓一支字行为:“玉寿克显,云亭松平,品宏茂令。”

名人精粹    

白丹:字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水利家、经济思想家。其主张减轻税敛、“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秦国大将,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屡战屡胜,长平一役,坑杀赵军四十多万,后遭妒自杀。白建:南北朝时北齐人,历官进侍中、中书令等,并赐田韩城。白瑜娑:宁夏灵武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其出身奴隶,一呼四方皆应,聚众数万人,给隋政权以沉重打击。白居易:山西太原人,晚年居洛阳香山,为“香山九尧之一”。唐代大诗人,文学家,新乐府理论的创建者。其著作多讽谕时政,反映人民疾苦,如《卖炭翁》、《重赋》等。白行简:白居易之弟,唐代文学家。长于辞赋,著有《李娃传》、《三梦记》等。白敏中:下圭阝人,白居易从弟,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仕武宗,懿宗二朝,两度为相,政绩卓著。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宋代名士,诏封紫清真人。博览群书,善书,工画,著有《海琼集》等。白朴:山西河曲人,元代戏曲家。其作品多歌颂自由恋爱,有《梧桐雨》、《东墙记》等,《墙头马上》为其代表作,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  “元曲四大家”。白景亮:元朝南阳人,知明法律,善于书算,官至衢州路总管。白朗:河南宝丰人,清代宝丰农民起义领袖,反清反袁,打击残害中国人民的传教士。后在虎狼爬岭战斗中受伤牺牲。白毓昆: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早年创刊《地学杂志》。武昌起义爆发后,宣传革命,策动滦州新军起义,参与组织“北方革命协会”。

一、孔子、孟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继往圣”、“开来学”的又一位

儒家代表人物。后人将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联在一起,称作“孔孟之道”。

它作为封建统治阶段的正统思想,其影响之大,是古代其他任何思想体系

所无法比拟的。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

于曲阜东南25公里的尼山。祖先是宋国的贵族,父亲叔梁纥在他幼年时

死去,母亲颜征在艰苦的条件下把他抚养成人。孔子早年便奋发学习,

办事勤恳。认真负责。年长后在中都(今汶上南)做地方官,还曾在鲁国

任管理建筑的司空及管法律刑狱的司寇。在任时忠于职守,政绩卓著。

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今莱芜)会盟时,孔子跟随鲁定公,机智勇敢地给

鲁国争了光。后因政治活动不得意,离开鲁国,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十四

年。他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古代文化遗产,

培养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献,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大影响。

在政治上孔子主张用“仁”来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放宽对劳动者的

剥削,以稳定统治。一次他周游列国,走到泰山脚下,见一个老妇人在坟

前痛哭。问起原因,得知她的公公、丈夫、儿子都为了躲避官府的苛政来

到这里,结果都被老虎吃了。孔子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

主张“为政以德”,当政者要任用贤才,远离恶人。要“节财”,要“利

民”、“富民”、“使民以时”。他要通过施行“仁政”、“德治”实现

自己的理想社会。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风。他的学生来自当时许多国家,出身、年龄各不相

同,品行、性格多有差异,但他都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多

次对学生们说:“我有什么教什么,对你们从来没有隐瞒。”他提倡实事

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懂就向别人求教。他主张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和

做配合起来。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曾说:“不到学生想

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不去启

发他。”

孔子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教的内容有“礼、乐、射、

御、书、数”,即“六艺”。包括从政治国的大事(礼、乐)、军事体育

(射)、对外交际(御)、写字的能力(书)和计算的本领(数)。他反对死读

书,希望学生学了要用。他把学生分作“德行、言语、文学、政事”四科,

学习各有侧重,有的放矢。孔子晚年除教学外,还着手整理了许多古代文

化。他删诗书,订礼乐、修周易,还把鲁国的国家档案加以整理,编成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珍贵的古代典籍,经过孔子整理,得以保存下来,这

是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

由于孔子的许多主张对稳定统治秩序有利,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把他奉为“文

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以他的思想

为基础改造成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统治了二、三千年,其中糟粕部分当

然不少,但也包含着许多民主性的精华。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邹县)人。孟子

为鲁公族孟孙氏的后代,父亲早丧,自幼由母亲倪氏教养。孟母“三迁”、

“断机”一直传为教子的佳话。后来孟子跟孔子的孙子思子学习,对孔子的思

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与孔子

并称的儒学大师。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曾先后到齐、魏、宋、鲁等

国进行游说。在政治上,他主张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施行“仁政”。

在经济上,他提出“井田制”,“薄赋敛”。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这样做了,在

军事上就可以“得道多助”、“仁者无敌”。他主张对人们进行教化,主张

“修其孝悌忠信”,要人们“求放心”,发现、恢复和培养自己的“良知良

能”。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

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他宣称只有他的这一套“仁政”学说,才是上应

天理、下合人性的“爱民”之道,才是符合历史传统的“先王之道”。

孟子四处游说,虽得到一些人士的赞同,但由于各国诸侯互相兼并、侵吞,各国

的统治阶级不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义”说。这就注定了他在游说中

不断碰壁。晚年,他归隐故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叙诗书礼义,作《孟

子》七篇。这既是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在我国哲学史

和文学史上都占有较高的地位。

孟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4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就是效法孔子,广收门

徒,办私学,宣传他的思想学说。孟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他

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先后也有几百人。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

人生的乐趣之一。他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

方法上他主张用启发式教学。他说的“心之官则思”,就是要学生动脑筋,思

考问题。他强调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能做出成就。

孟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出现的儒学大师,被尊奉为“亚圣”。在漫长

的封建社会里,《孟子》一书被视为儒学圣教的入门。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

会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孟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二、颜子、曾子、子思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但有成就者就只有77人。而时常跟随孔子左右的不过几人。

在这几个高徒中,颜子、曾子是最突出的代表,还有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加上孟

子,历史上合称为五大圣人,足见颜子、曾子、子思子的成就和地位。

颜子 颜子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人。他父亲颜路(颜无

繇),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比孔子小30岁,29岁时头发白尽,31岁去世。一生

虽然没有做过官,却贤名远扬,其言行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元朝文宗时被追

封为“复圣”。曲阜建有“复圣庙”,称为颜庙。

颜回一生好学生进,终生勤奋读书,为人廉洁谦逊,虽然出身贫寒,但从不羡慕

富贵,而以贫为安,以贫为乐,又有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人前多次称赞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开

始跟孔子学习时,孔子恐怕他因穷而做出其他不好的事情来,便常常拿“节

俭”勉励他,不料颜回气节高尚,远出于一班富贵子弟之上。

颜回尊敬师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德行出众。他对孔子孝敬非常。由于他潜心

好学,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孔子非常喜欢他。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恢复周礼,周游列国,到处讲学,颜回自始至终陪伴侍奉。

颜回虽然自视清高,不愿当官为吏,但他却有宏大政治抱负。他追随孔子,周游

列国,不被重用。他自己也曾游历过一些诸侯小国,无奈他时运不佳。孔子曾

感叹地对颜回说,你我志同道合,但你的命运比我更遭。可颜回并没有放弃自

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说:“愿做一个辅佐明君的国相,用德来教化官吏百姓,不

伤财,不害民,使天下无战事,百姓无兵害,牛马牧原野,人人耕其田。使子路无

所用其勇,子贡无所用其辩。”孔子听后击掌叹道:“这是多么高尚的宏大志

向啊!”

颜回一生虽然没有什么辉煌的政绩和著述,但其思想言行,却对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过很大影响,并为后世儒家所推崇。曲阜城里现存的颜庙,为元代所建。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加封颜子为兖国复圣公。明代景泰三年(公元

1452元),以64世孙的颜仪为翰林院壬博士,奉祀颜子。

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生于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嘉祥)人。曾参与

其父曾点同为孔子的学生,他比孔子小46岁,是孔子弟子中年纪较轻、水平甚

高的一人。

曾子年幼时,家境贫寒,连件象样的衣服也没有,家中经常断炊。但他仍然刻苦

学习,咏诗唱歌,自得其乐。

曾参16岁时,拜师孔子,做了孔子的弟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曾说过:

“参也鲁。”是说他质朴实在,踏实认真。他刻苦学习孔子的学说,能透彻地

理解孔子学说的真谛,并把孔子的学说用“忠恕”二字概括起来。曾子一生小

心谨慎,待人谨逊,治学严谨,注意修身。《论语》中记他说:“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的话,成为后世人们

加强修养,虚心检查,回顾自己的作为,以继续进步的著名格言。

《韩非子》中记载了曾子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他们的

小儿子哭着要跟母亲同往。为了为叫儿子去,其妻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回

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便回家了。等他妻子从市场回来时,曾参便去杀猪。妻

子说:“我刚才是和儿子说着玩着呢。”曾参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应言而

有信,对小孩更不要欺骗,当父母的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样子来。如果不杀,就是

你欺骗了儿子,儿子以后便不服你管教。”妻子见他说得有理,便同意他把猪

杀了。这个故事告诉后人,一个人应言而有信,只有取信于人,才能施教于人。

曾子一生主要以教授弟子为业。他的著作除《孝经》外,还有《大学》传世。

曾参是儒家的主要传道者之一。明朝皇帝封他为威宗圣公。在孔庙中,是随孔

子爱祭的“四配”之一。后世还在他的故乡修庙、建村,其直系后裔被历代封

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当今曾子庙(宗圣庙)位于嘉祥城南18里的南武山之阳,是

明朝正统年间在“曾子书院”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历经明、清各代多次修

缮,拥有5进院落,内分3路,占地46亩。庙内除宗圣殿外,还有记其孝道的涌泉

井和纪念其“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堂等。

子思子 子思子姓孔名及,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大约生

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子思子早年父死母改嫁,孤苦伶仃, 依祖

父孔子生活。受祖先熏陶,从小好学且养成了刚毅孤傲的性格。孔子死后,子

思子拜曾子为师,曾子将孔子的思想真谛全部传授于子思子。子思子受业后

“诚明道德”、“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潜心研究多年,终于著成了

《中庸》一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子思子居鲁,曾周游齐国、卫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君主与大臣们都

要按照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办事,兴公室之利,杜绝私家专断朝政,对老百姓多

施恩惠,邻国之间礼尚往来。他不随俗应时,不贪图“公侯之尊”和荣华富贵,

鄙视谄媚奉迎,坚持贫贱自守。他多次拒绝诸侯聘请,闭门授徒著书。子思子

曾说:要成大志,必须去掉欲望,穿得再好,绫罗绸缎不过是为了温暖身体;吃得

再好,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为了充饥。以身取节者,必须知足。只有知足,才不至

于因贪利而损志。

子思子卒年62岁,葬孔子墓之南。他一生除了著有《中庸》一书外,还有《子

思子》七卷,早年亡佚。汉唐以来,子思子的著作附于孔子《礼记》中,所以其

说不显。宋朝才从《礼记》中抽出,自成一书。宋徽宗崇宁元年封其为沂水

侯,端平二年才经子思开祀,列十哲之间。宋咸淳三年加封子思为沂国公,配享

孔子,为孔庙四配之一。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其为述圣公。

三、孔融、王灿、仲长统、王弼

继孔孟之后,汉朝和三国时代,在济宁大地上,又涌现出了许多很有成就的文学

家、思想家。孔融、王灿、仲长统、王弼等,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孔融(135-208) 孔融字文举。生于东汉末年,是孔子的十二世

孙。其父孔宙,曾任泰山都尉。兄弟七人,他是第六。小时聪明过人,四岁

时家中每次吃梨,他总是取最小的吃,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孔融四岁让梨的故

事。孔融在文学上成就很大,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10岁时,跟父亲到了京师洛阳。听说名士河南尹李膺从不接见一般客

人,孔融有意试试他的为人,就对李府的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家世代故

交,请你通报一下。”李膺一看来者是十岁学童,非常奇怪地问道:“是公

子的祖父和我相识吧?”孔融说:“是我和先生相识的。我的先人孔子与大

人的先人老子并称于世,有师友之谊,我与大人自然是累世故交了。”在座

的客人听了无不称奇,只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笑道:“从小聪明过

人,长大未必是奇才!”孔融立即接口说:“听大人如此高见,很可能您年

少时不太聪明吧?”李膺大笑说:“这小公子必有奇才。”

孔融13岁时,因父亲去世,回到故乡鲁国(今曲阜),一边守节,一边读

书。当时孔融的哥哥孔襄旧友张俭很有才名,但遭到宦官侯览的妒嫉与怨

恨。侯览制造借口捉拿张俭,张逃到孔融家,孔襄不在,孔融自己作主张收

藏在家中。后来事情泄露,孔融又与哥哥一起想方设法,掩护张俭逃走。官

府把孔融兄弟抓去问罪。孔融与哥哥争着担罪。由于这件事,孔融的名声更

大了。

孔融好贤喜才,敢为知己者死。他任太中大夫时,常常宾客盈门。但孔融也

嫉恶如仇,不与流俗为伍。他在司徒杨赐府中做幕僚时,曾参与议论官吏中的

贪污受贿行为。他列举了有权势的宦官的种种罪行。司徒害怕得罪宦官,派

人责问孔融,孔融据理力争,振振有词。外戚何进当了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送

贺表。孔融不得已到了何府,但越想越不情愿,等到何进派人来迎,他突然

夺过贺表就跑,终于弃官而去。何进大怒,私派刺客去追杀孔融。在谋士劝

说下,何进改变态度,反而以礼相待,推举他做侍御史。孔融则托病回到曲

阜家中,坚辞不仕。后来由于孔融在议论朝政时多次顶撞曹操,为曹操所忌

恨,于是制造罪名,将孔融全家老小满门抄斩,遇害时,孔融年56岁。

孔融口齿伶俐,文辞华美,有《孔北海集》传世。魏文帝曹丕非常爱读孔融

的文章,称赞他可与杨雄、班固媲美。并下令重金征集孔融文章,编辑成

册。

王灿(177-217) 王灿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济宁市东南)

人。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六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终年41岁。

王灿出身显贵,少年聪明好学,记忆力超人,14岁时已显示出他的才华。

一次友人和他同路外出,见路旁有一石碑,王灿就细读起来。同行的朋友等

他读完后问:“你能背诵下来吗?”王灿笑答:“这有何难。”说完背向石

碑,琅琅上口,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又一次王灿看人下棋,不知怎的棋子

乱了,王灿照原样把棋子摆好。大家不信,于是又摆开阵势下起来,棋到半

局,用手帕盖住,让王灿用另一副棋子摆出来。王灿摆完,打开手帕一对

照,竟一子不差,大家惊奇不已。

东汉初平元年(公年190年)夏季的一天,都城长安左中郎将蔡邕家宾客

满座,年近花甲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正忙得不可开交,忽然管家走来低

声耳语。蔡邕慌忙出前去迎客,匆忙中竟把鞋穿倒了,宾客见了,十分惊

讶。蔡邕便对宾客说:“这位是故司空王大人之孙,乃当世奇才,我远不如

也。”17时,由于他强闻博记,能文善算,博学多才而远近闻名,汉献帝

召他做官,封他为黄门侍郎。他因董卓当权,不肯就任。为远避战乱,寻求

知遇,南下荆州投靠他的同乡刘表。因王灿身体瘦小,相貌丑陋,刘表未予

重用,后归曹操,任职丞相椽,赐爵关内侯。曹操每次巡游外出或率军征

伐,总喜欢邀王灿同行。曹丕、曹植也非常尊重王灿。曹丕曾拜为侍中,人

俗称其“五侍中”。建安二十二年,王灿随军出征途中病逝。曹操父子非常

痛苦,曹丕亲率当时的知名文士哭拜尽礼,因为知道王灿生前爱听驴叫,曹

丕与众文士在墓前一起学驴叫,以示怀念。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灿为“建安七子”之一,并且是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一个,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他的诗赋极其锤炼,风格清丽,读后令

人回味无穷。有诗、赋、论、议等60篇传世。他16岁创作的《七哀诗》

,发语悲切,情致凄惋,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的作品收录

在《王侍中集》一书中,流传至今。

仲长统(180-220)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济宁市东

南)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死于献帝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20年),终年41岁。是一个主张社会进步的现实主义思想家。

仲长统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文辞。20岁时,他游学青州、徐州、并

州、冀州之间(今山东、江苏、山西、河北一带),熟知各地风土人情。凡

是与他交往者,都非常羡慕他的才华。他性格豪爽洒脱,不拘小节,直言不

讳,当时就有人称他为“狂生”。由于他声名卓著,州郡几次要征召他去任

职,他都借故推辞不去。他认为人生易逝,名不常存,做官不如安居乐业。

仲长统生活在朝政腐败、战乱纷争、农民起义的浪潮此伏彼起的东汉末年建

安时期。官僚知识分子中间,也有一部分人对当权的统治者发出抗议,形成

一种社会舆论,叫做“清议”。仲长统则是“清议”运动的领袖之一。仲长

统等著书立说,反对地主豪强的放纵奢侈和官吏的贪婪残暴,这种“刑名法

术之学”虽然难以挽救东汉末年衰败的总趋势,但在打击腐败势力,抑制苛

暴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仲长统反对宗教神学的“天道”,他认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他否认

天命,认为天下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所致。主张统治者应

该“因时施治”,“宽猛相济”。教化与刑罚交互使用。在政治上主张废除

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主张用限田的办法来制止土

地兼并,确定合理的税收,保持农业的稳定;在吏制上主张唯贤是举,选用

善士,人尽其才。仲长统提出的这些主张,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

性,但确实有其进步意义。

仲长统著书立说十余万言,收录在《昌言》一书。昌言,即“当言”的意

思。他的这些主张,一直为后世不少政治家所推崇。

王弼(226-249)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金乡)人。生于三

国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正始十年,享年24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

家和哲学家。

王弼出身为汉魏名门,从小天资过人,成熟较早。他不愿为官,潜心于学术

研究,致力于著述。主要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

子指略》、《论语释疑》等。在这些著作中,他阐发了老了的思想,试图用

老子思想来解释社会,维护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王弼认为天下万物皆表现

为“有”,但“有”的开始就是“无”,“无”是万物之本源。他认为,把

某一事物的属性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不能反映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

王弼主张“崇本抑末”,并对本末范畴加以探讨,这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第

一次,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把万物本源归结为“无”,显然陷入了唯心主

义。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大师之一。王弼之后,魏晋玄学的许多争论都是

在王弼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和加以发挥的。所以说,王弼在中国哲学

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哲学家。

四、白英

白英,字节之。汶上颜珠村人,后迁居汶上彩山。白英自幼聪明好学,

早年以耕田为业,十分了解汶上的地理水势。他豪爽耿直,学识渊博,

不慕名利,老百姓敬仰他,称他隐逸君子。

著名的大运河于隋朝开挖后,至元朝重修,成为连接黄淮、长江等五大水系

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时候,济宁至临清的一段运河上,以汶上南旺镇为中心

形成一个水背,因地势高,水源不足,这段运河未通航。工部尚书宋礼受命

前来治河,虽想尽千方百计,却仍没有解决问题。宋礼很是为难,便乔装出

访,来到汶上城北,适遇白英。两人坐在彩山之下的场圃上,讨论起治水通

航之事。宋礼见白英性格豪爽,治水学识渊博,于是虚心请教,并请白英任

主要技师,开始了治理运河的水利工程。

白英对运河的治理,早已思虑10年之久,对运河进行过勘察,掌握了山东

境内(临清到济宁)运河一带地势水情,及运河无水不能通航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治理运河的6条办法。

宋礼采纳了白英的建议,按白英的设计规划重新施工,亲赴现场指挥。经过

民工们艰苦奋战,历时9年,完成了开汶济宁段运河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

程,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泉泉相映,汇成一条完整的人工

水系。

白英治水,独具匠心,功绩卓著,利国惠民,为历代百姓和墨客文人所颂

扬。汶上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他点泉治水的动人故事。为纪念南旺分水工程

的胜利竣工,为长期发挥这一设施的巨大成效,明永乐年间,在南旺分水口

建一龙庙,取名为“南旺分水龙王庙”。庙内有白公祠和白英塑像,以供后

世瞻仰。明正德七年(1512年),追封白英为“功曹神”。清雍正年

间,又追封白英为“永济神”。光绪年间还加封为“大王”。民国初年,美

国水利专家方维观此工程后赞叹道:“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

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令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五、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

塘、岸塘,自称之亭山人,孔子64代孙。他出身世代书香门

第,祖居曲阜城南小湖上村。其父孔贞潘是明崇祯年间的举

人,博学多才,崇尚气节。清兵入关,曾组织过百姓保卫乡

里。孔尚任为贞潘第三子,自幼随父住在曲阜西南二里许的苗孔别墅

中。长大后曾在孔、颜、曾、孟“四氏学堂”就读。屡试不中,隐居城北石

门中读书。曾被67代衍圣公孔毓圻请出来撰修家谱。康熙二十三年

(1684)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到曲阜祭奠孔子。孔尚任被推荐为皇

帝游览林庙古迹的向导,并在孔庙诗礼堂设案为皇帝讲解经书,受到皇帝赏识,

下诏不拘定例,额外授予国子监博士。第二年孔尚任赴京就任国子监博士位,

向满汉八旗子弟讲授儒家经籍。

两年后,孔尚任便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去淮杨治理黄河决口,康熙二十九年回

到北京,仍任国子监博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升任户部福建清吏司

主事,两年后进阶为承德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升任户部广东清吏

司员外郎。不久被免官闲居。

孔尚任曾编过《孔氏家谱》,修过《阙里志》,写过几百首诗。他一生还有

许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典戏剧《桃花扇》。

《桃花扇》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悲

愤地反映了风云突变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无限情思。剧中以侯方

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为线索,铺陈剧情,塑造了一个才貌超群,又具有忧国

忧民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一代名妓李香君。《桃花扇》主题深刻,情节动人,

人物形象鲜明,为我国戏剧史上的名剧之一

黄河和京杭大运河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极为深远的两条河流。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但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黄河的决口和泛滥更是给下游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害,以至于人们“谈**变”。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千米,自隋炀帝开凿之后,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和交通命脉,在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沿岸城镇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宋初年,黄河夺泗入淮,以河南开封为中心,北至山东聊城,南到江苏淮安的黄运交汇地区,成为明清时期河患最为严重、漕运和河工最为频繁的地区。

黄河严重的水患、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使得明清时期黄运地区出现了众多水神,其中就包括名目繁多的“大王”和“将军”。清人周馥所著《河防杂著》“水府诸神礼典记”中列有80多位水神,其中既有黄河河神,也有运河水神。清人朱寿镛《敕封大王将军纪略》记载了与黄河和运河有关的6位大王、64位将军。其中“大王”主要有金龙四大王(名谢绪)、宋大王(明工部尚书宋礼)、白大王(汶上老人白英)、黄大王(河南偃师人黄守才)、朱大王(东河河道总督朱之锡)、栗大王(河道总督栗毓美),“将军”则主要有陈九龙将军、杨四将军、王将军、党将军等。

在众多的水神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黄河河神和漕运保护神金龙四大王。金龙四大王,名谢绪,浙江钱塘县北孝女里(今浙江杭州良渚镇安溪)人,隐居在安溪下溪湾。因其排行第四,就读于金龙山,故称金龙四大王。南宋亡,赴水死。据说明太祖征战于吕梁洪时,谢绪的英灵曾骑白马率潮水助阵,遂被封为水神。他多显灵于漕运和河工危难之时,故不断得到官方加封。景泰七年(1456年),明朝政府采纳左都御史徐有贞的建议,建金龙四大王祠于沙湾。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派兵部侍郎万恭前往鱼台致祭,正式敕封河神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天启六年(1626年),册封为“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清朝建立后,继承明朝的传统,将官方和民间对金龙四大王的崇祀推至顶峰。从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清朝历代皇帝不断给金龙四大王敕加封号。至光绪五年(1879年),金龙四大王最后的封号为“显佑通济昭灵效顺广利安民惠孚普运护国孚泽绥疆敷仁保康赞翊宣诚灵感辅化襄猷溥靖德庇锡佑国济金龙四大王”。

“宋大王”指的是明初治理会通河的工部尚书宋礼。宋礼(1361-1422),字大本,河南省洛宁县人,敕封“宁漕公”“显应大王”。宋礼的主要事迹是治理会通河。他采纳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建汶上戴村坝,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及山泉水济运,建南旺运河分水枢纽等项工程。宋礼治运成功,保证了明代漕运的畅通。正德七年(1512年),宋礼被尊为河神。为纪念宋礼治水有功,百姓在汶上、南旺建祠和庙并塑神像,以供祭祀。万历元年(1573年),被封为“开河元勋太子太保”。宋礼的治运功绩也受到后人的赞颂。清代康熙、乾隆两朝皇帝对宋礼进行追封,对其后代特别抚恤,清朝雍正时,敕封为“宁漕公”,光绪五年(1879年),敕封为“显应宋大王”。

“白大王”指的是明初帮助宋礼治理会通河的汶上老人白英。白英根据会通河的地势水情,提出以汶水作水源,筑堤引水,西注运河地势最高的南旺,然后向南北分流。其中六分北流到临清,接通卫河,中间设水闸十七座;四分南流至济宁,下达淮泗,解决了会通河水源不足的难题。宋礼采纳了他的建议,历时九年完成了开掘汶上南旺分水坝这一水利工程。工程告竣后,白英随宋礼进京复命,因劳累过度,行至德州桑园时不幸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白英死后,明清历代为他建庙立祠,广颂业绩。明正德七年(1512年),追封其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清雍正、光绪皇帝追封他为“永济神”和“白大王”。

黄大王”,原名黄守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出生于河南偃师岳滩镇王庄村,自幼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后潜心研读历代治水方略,著有《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治河方略》等书。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是治水济民。古时,由于伊河、洛河和黄河中下游经常泛滥成灾,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志》《河南府志》《大清会典》《黄运两河纪略》以及洛阳、偃师的地方志均记载了他治水的功绩。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历代清帝都给他追加封号,竟达十二字之多。康熙年间,封其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加封其为“灵佑襄济显惠昭应王”。光绪五年,加封为“灵佑襄济显惠赞顺护国普利昭应孚泽绥靖普华宣仁保民诚感黄大王”。

“朱大王”指的是清顺治年间的东河河道总督朱之锡。朱之锡(1622-1666年),字孟九,浙江义乌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历任弘文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河道总督。朱之锡治河近十年,驰驱大河上下,不辞劳瘁,筑堤疏渠,积劳成疾,但仍抱病不息,北往临清,南至邳、宿进行视察,以致一病不起,于康熙五年(1666年)病逝。时人评价:“之锡治河十载,绸缪旱溢,则尽瘁昕宵;疏浚堤渠,则驰驱南北。受事之初,河库贮银十余万;频年撙节,现今贮库四十六万有奇。核其官守,可谓公忠。”当时,徐、兖、扬、淮一带群众称颂他的惠政,死后把他视为“河神”。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南巡河工时,追封他为助顺永宁侯,春秋祀祭,民间称之为“朱大王”。

“栗大王”指的是清道光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又号箕山,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知县,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栗毓美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病逝,任河督虽仅五年,但治绩卓著,他创立的抛砖筑坝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清史稿》评价:“毓美治河,风雨危险必躬亲,河道曲折高下向背,皆所隐度……在任五年,河不为患。殁后吏民思慕,庙祀以为神,数著灵应,加封号,列入祀典。”光绪五年,加封其为“诚孚普济灵惠显佑威显栗大王”。endprint

如果说“大王”基本上是由工部尚书、河道总督等治河理漕名臣和已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某些天才人物转化而来,那么“将军”们生前则大半是下层官吏、河兵和平民。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治河的下层官吏转化而来。这些人生前忠于职守,死后被人们怀念,逐渐赋予其水神功能。《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所记的两位“王将军”属于这一类。其中的一位名王仁福:“江苏太湖厅人,监生,以同知分发东河。同治六年署理祥河同知。是年八月,黄河陡涨,工程危险,抢埽落水身故,大溜登时外移。七年伏秋汛,化身登埽,工程平稳,绅民咸钦神异。”另一位名王漠:“字涔皆,浙江归安人。少孤,读书不屑为词章之学,从兄治习河务,尽得要领。嘉庆二十五年投效东河,补祥符南岸主簿。积功累迁祥符县丞、德州州同、中河通判,先后署郑州州判、睢州洲同、睢宁通判,咸尽力修守,民多颂之。道光二十一年夏六月,河决开封下南厅,前任以疏防被谴檄,公调是缺。会河势日追汴城,昼夜守御,卒得无患。秋九月,蒲城相国奉命治河,使掌祥工东坝。凡进占镶埽诸要工皆责成之。于是,陈机宜,除积弊,冒风雪,任劳怨,犯危难者三阅月。次年春正月壬子,金门仅存数丈,克期合龙,掌坝者益并力。甲寅夜半,门占甫下,水势尤烈,公率兵役挑灯登其上,指挥未竟,倏大风暴起,溜急埽蛰,一时并没。事闻,特诏轸恤入祀昭忠祠,予云骑尉世职。厥后河工凡遇险要,往往见双灯前导。幻身御患,灵迹昭著,绅民咸钦。”

第二类是生前有异常表现的人,杨四将军可为典型。《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关于这位将军的记载是:“将军,河南温县人……明永乐间,时年十二,邑水暴涨……忽失足落水,父大哭,俄见乘板嬉笑,欲呼之,复入水,伸手作龙蛇状,顺流东下。是夜乡人同梦,言受封为将军。康熙年间敕封为将军。”

第三类将军的形成与治河工程中的人殉大有关系。中国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人殉的陋习,河神祭祀过程中献祭牲畜等物品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虽然以人祭河始于何时何地现在已无从考究,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确有这种迷信倒是不容抹杀的事实。《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所记的党将军就是一例:“将军讳住,河南封邱县人,为河夫。顺治二年,荆隆决口,钦使敦请黄大王求策,王至,令点河夫内有将军,王留之,日是人将为神,命送百金于其家,卷将军入埽中,入水少顷,见一蓝手如箕出水面,官民恐怖,请王视之,叱日封汝将军之职,随班侍直,手即隐。堤工告成。”

由于河患的严重性以及漕运和河工的重要性,至清代,人们对“大王”“将军”的迷信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上到皇帝、治河理漕官员,下至地方官员、普通百姓,无不趋之若鹜,争相崇祀。其形式千种百样,在众多文人笔记小说中有着大量记载。

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记载:“物英灵于龙,时而天矫云中,时而盘旋海曲,大小变幻,其用糜穷,因所宜尔。乃有所谓大王将军,皆河工官员,殁以成神,幻化若小龙,长不盈尺,细裁如指,身类蛇而头则方,隐隐露双角。有满身金色者,有具金砂斑者。位尊者王,其身小;位卑者将军,其身略大,名号不一,最著者为金龙四大王……此外又有栗大王、朱大王等号,将军亦甚多。老于河务者能一一辨之。大江以北,素奉金龙四大王。清浦为河工总汇所,大王来者愈伙。有一岁而至十数位者,或当春夏之交,潮汛泛涨,或于漕船北上,河水缩小,大王皆先期而至。其来也,先后次第不相谋;其去也,一朝而空之,漫无形迹。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者欤?大王观剧,当出见时,河宪赴河干,以朱盘引之入,覆以黄纸,舁送大王庙,日使伶人演剧,去而后止。每点一剧,以头点为准。大率琶簧诸曲,昆腔则未有演者。演时昂首观看,盘旋自得,毫无所怖。一日中,颜色不一,名日换袍。其他灵异概难枚指。”

清人薛福成《庸庵笔记》卷四《述异》记载:“鬼神为造化之迹,而迹之最显者莫如水神,黄河工次每至水长之时,大王、将军往往纷集,河工、吏卒、居民皆能识之日某大王、某将军,历历不爽。”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决贾庄,山东巡抚丁宝桢亲往堵塞。“以是年冬十二月开工,颇见顺手,而大王将军绝不到工。至光绪乙亥二月间,险工叠出……十七日,栗大王至;越日,党将军至;又明日,金龙四大王至……闻河工凡见五毒,皆可谓之大王、将军,如蛇、蝎虎、蟾蜍皆是也。然托于蛇体者为最多,但其首方,其鳞细稍与常鳞不同,位愈尊,灵愈显,则形愈短。金龙四大王长不满尺,降至将军有长三尺余者,又如金龙四大王金色,朱大王朱色,黄大王**,栗大王栗色,皆偶示迹象,以著灵异。”

清末大臣陈夔龙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任河南巡抚。在其《梦蕉亭杂记》中谈到了他在河南巡抚任上所见诸“大王”的情形:“余于光绪癸卯秋,抵豫抚任。省中有大王庙四,将军庙一,巡抚莅新,例应虔诚入庙行礼。越日,黄大王到。河员迎入殿座,余初次瞻视,法身长寸许,遍体着浅金色,酷嗜听戏,尤爱本地高腔,越三日始去。后巡视南北各要工,金龙四大王、朱大王均到。余回省后,时值乡试届期,入闱监临,夜中不寐,偶思栗大王尚未见过,不识有一面之缘否,讵至诚竟感神,翌日,内帘值役之老兵禀报:栗大王已在闱中第几房之窗下。当即率同提调、监试两道,齐集至公堂,派员入内帘,用彩盘资出,安坐堂上,焚香行礼。并用余所乘大轿全副彩仗,启门舁往大王庙中,供祀如礼。”

黄芝岗先生在其《中国的水神》一书中说:“大王、将军都是蛇,正确一点说,法身都是蛇形。蛇也是像平常的蛇;但蛇身是金色的,蛇头是方形的。这些蛇被堤工和船户们发现了,他们说,这是什么大王,什么将军。官便虔备一只盘子,由庙祝按大王、将军的名号祝这些蛇登盘子了。祝的是黄大王,蛇不登盘,那便是栗大王;祝的是栗大王,蛇不登盘,那便是王将军。”

而黄河一带的民众,如果在河边某个地方遇到了“大王”或是“将军”,必须报告地方长官,地方官员便带着巫师亲自前去迎接。接大王的时候唱着祝辞把蛇先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放进轿子里抬入庙中供奉。或者是蛇登盘子后,“它便蟠在盘里,将蛇头从盘心昂起来,官用头顶着盘子,将蛇送到大王庙里,香花供养”。而且每年祭祀河神的时候,都必须演戏酬神,因为大王和将军是喜欢看戏的,“蛇也能点戏的;那便是用一支红纸裹的牙筷,由庙祝从盘里挑起蛇身,供桌上铺一张黄纸写的戏单,庙祝用筷举起蛇来,从左边到右边,蛇便垂头吐舌,在它爱看的戏名下着一点(小口水涎)。这当然靠庙祝的手法;但便算点了戏了。在这些蛇里面,黄大王最爱点戏,因为他最爱听戏”。

由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明清文人笔记小说中对“大王”和“将军”的描述普遍带有强烈的迷信和传说色彩。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当时看来却很正常。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官员和民众在面临河患和险阻束手无策、人力难施之际,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助于神灵,希望“大王”和“将军”显灵,以求水患平息,运道畅通。当愿望实现后,又把所有的功劳归为神明,敕加封号、颁发匾额、修建庙宇、隆重祭祀、演戏酬神,种种酬神举措不胜枚举。明清时期黄运地区“大王”和“将军”信仰的盛行,无疑是当时水患严重、治河技术落后的重要表现。当然,我们在批判其落后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endprint

请问紫禁城的设计者是谁?什么官职?紫禁城的施工头是谁?什么官职?

故宫建成至今,已有591年历史。它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