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地方有姓狄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中国哪些地方有姓狄的,第1张

解读百家姓狄姓。狄姓迁徙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等地。狄姓,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姓迁徙分布

  狄姓起源之迁徙分布

  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氏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

  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中国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中国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着。

当姓读zhái  

翟姓初读音作“狄”,后又转为“宅”音,其实二者为一姓,同出一源。

翟姓,中国百家姓之一,排名第108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92位。翟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多此姓,上述两省之翟姓约占全国汉族翟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江苏省连云港市宿城乡是翟姓较多的聚集地。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扩展资料

家谱文献

天津静海翟氏世谱,(清)翟馨山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翟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六~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无为濡南翟氏支谱十卷,(清)翟琢之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天津静海翟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六~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宜兴翟氏宗谱十六卷,(民国)翟根盛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承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参考资料——翟姓

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氏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中国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中国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鬼方为殷周部族名),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中国河北邢台)、卫国(中国河南淇县)。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

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后才销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据明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据《溧阳狄氏宗谱》(1925年修)记载: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由临安而来,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甘肃天水郡,山西太原郡。

「狄」源出

1源于有娀氏,出自商王朝始祖契(阏伯)之母狄,属于以先祖母名字为氏。2源于姮姓,出自尚末周初北方民族狄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3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成王封炎帝后裔参卢氏在狄城,属于以国名为氏。4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狄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工匠狄虒弥,属于以先族名字为氏。6源于匈奴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北回鹘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7源于契丹族,出自五代时期辽国大将耶律·赫邈,属于帝王赐姓为氏。8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

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狄氏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

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中国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中国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鬼方为殷周部族名),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中国河北邢台)、卫国(中国河南淇县)。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后才消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据明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据《溧阳狄氏宗谱》(1925年修)记载: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由临安而来,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山西太原狄氏家谱,著者待考,明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浙江温岭光明狄氏七修家谱,明嘉靖甲午年(公元1534年)首修木刻活字印本,清乾隆壬戌年(公元1742年)二修,清乾隆甲寅年(公元1796年)三修,清道光辛丑年(公元1841年)四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五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六修,1999年七修。

江苏镇江江左延令狄氏族谱四卷,(清)狄利宾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溧阳狄氏宗谱,(清)狄凤言等辑,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狄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卷首上册、第一卷下册、第二卷、第七卷下册、第九~十卷、卷末。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江苏溧阳狄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狄庚纂修,狄氏大宗祠汇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江苏溧阳狄氏宗谱三十多卷,(民国)狄庚纂修,狄氏大宗祠汇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由溧阳狄氏后裔狄如才保存至今,现收藏在江苏省溧阳狄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内。

江苏溧阳狄氏宗说八十多卷,1946年左右修,著者不详,解放时由狄君武(膺)先生带到台湾。现可能珍藏于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内。

西崞县阳武、平阳狄氏族谱,(清)狄宗周纂修,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

狄姓是中文姓氏之一,汉族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

狄姓来源有八个说法:一说狄姓来自阏伯的母亲;一说狄姓来自商末 ;一说狄姓来自西周狄城的国名;一说狄姓来自两周时期官职;一说狄姓来自春秋时期狄虒弥后代;一说狄姓来自唐朝回鹘族赐姓;一说狄姓来自五代时期耶律·赫邈赐姓;一说狄姓来自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

折叠得姓始祖

狄(娀峑、简狄)、姜孝伯(姜考伯)、狄虒弥、耶律·赫邈。上古周朝时,有个叫孝伯(亦称考伯)的贵族,被周成王封为狄城的首领,考伯就在那儿建立了狄国,也就是在现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那一带。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而狄姓的始祖孝伯,原来是远古的炎帝的后代,炎帝这一族崇拜牛和凤,黄帝这一族崇拜龙。所以说炎黄子孙也就是凤和龙的子孙。

折叠各支始祖

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梁公,出于太原。是为山西太原狄氏始祖。

狄承烈:字显诒,号东皋(公元1304~1367年),于两广两浙间经商获其赢利,家致巨富。当时闽自陈吊眼作乱,揭竿伏莽之徒尤如猬起,所在攻剽不休,狄承烈不时来太之石圹贸易间就养官署以为常未几方氏兄弟分据台、温、庆元三郡,而陈友定己尽有全闽矣,烽烟满目欲归无路,遂隐于石圹终焉。其子狄务本秉铎东瓯,也因方国珍占领温州,遂卸惠文冠往依父于石圹焉。嗣明太祖皇帝定鼎金陵诏遣沿海居民尽入内地,由是徙太之光明。狄承烈从太原到闽,不是定居福州闽县。而是在两广和闽浙经商期间,曾暂时居住闽县。是太原狄氏之十八世孙,是为福建光明狄氏始祖。[1]​

折叠迁徙分布

狄姓

狄姓

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狄氏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中国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中国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鬼方为殷周部族名),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中国河北邢台)、卫国(中国河南淇县)。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

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后才销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据明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据《溧阳狄氏宗谱》(1925年修)记载: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由临安而来,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折叠编辑本段姓氏文化

中国哪些地方有姓狄的

解读百家姓狄姓。狄姓迁徙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等地。狄姓,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8位。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