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家女将的诗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关于杨家女将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杨家将的诗句

杨家将颂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

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

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

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

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

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

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2 描写“杨家女将上战场”的诗有哪些

《杨家女将》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赞杨家将》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杨将军》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杨家四郎》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杨家女将》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杨家将》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3 描写“杨家女将上战场”的诗有哪些

希望有用,望采纳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

令公不屈触碑,化为青山铸脊梁。

儿孙踊跃战场,前仆后继月光。

为保社稷替君亡,坠落马鞍尘飞扬。

看破红尘遁空门,五郎一生伴佛旁。

四郎八郎落番帮,隐姓埋名难还乡。

可恨臣泄私愤,箭穿心陨七郎。

膝下七子皆捐躯,惟留六郎独凄凉。

佘老太君女豪强,葬罢夫儿整戎装。

旌旗招展贯长虹,刀云集耀眼亮。

且教虏休猖狂,扰我黎民犯我疆。

暂已敌寄英烈,待到凯旋万民唱。

杨门辈辈俱忠良,丹心一片永朝!

4 关于穆桂英的诗句

七律 咏穆桂英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

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

为国捐躯第一先。

五律妇女节有感 (今音) 文:月颜~

满园春怒放,今日百花节。

沙场木兰笑,泪崖穆帅决。①

貂蝉美色计,贵妃与君别。

华夏江山定,神州多女杰。

注:① “穆帅”指“穆桂英”,“泪崖”指“滴泪崖”。

穆桂英

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

金銮殿里歌迷舞,滴泪崖前草木丹!

穆桂英颂

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

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

七绝穆桂英

横枪跃马破天门,勇冠三军断敌魂。

五十先锋唯穆氏,征西夺险快仇恩。

临江仙 穆桂英

(新韵)

自古巾帼多显赫,英名垂世惊人

穆柯寨里踏征尘

临风闲把盏,谈笑破天门

奉命剿西擎帅印,春秋见证功勋

悬崖滴泪总伤心

满街弹唱曲,拍案颂忠魂

五律 穆桂英

天门奇阵破,才理女儿头。

弯弓穿辽甲,长缨挽中州。

山河奸佞误,忠臣碧血流。

滴泪崖前死,汴水千载羞。

七绝 秋登太行穆桂英寨遗迹杂吟(诗韵新编)

太行绝顶老城围,

历尽风云不颓摧。

闻说狼烟来海上,

四山霜木似旗飞。

浪淘沙 京剧小令之穆桂英挂帅(新韵)

边塞起争锋,虎恶狼凶。

裙钗换得甲鲜明。

战鼓马蹄声似雨,挂帅出征。

脂粉赴烟程,尽显雄风。

阵前奇计定输赢。

一剑横空何惧尔,百万穷兵。

穆桂英(古诗)

英姿飒爽骋龙媒,

烽火狼烟战事催

北国穷兵吞宋域,

虎媖无惧展奇才

挥刀旌旗猎猎壮,

狂寇闻风胆肝摧。

酣战洪州名远震,

长征万里凯歌飞。

大破西夏十二妇,

兵阻虎狼局势危。

倒取三关出奇计,

喋血险峰命西归。

体抛谷底崖落泪,

首挂高杆草木悲。

娇躯已化三年碧,

忠魂犹作巾帼威。

当年营垒今何在?

几度春秋洗古碑!

注:

1 穆桂英以献降龙木和宗保结缘,大破天门阵。

2 传穆桂英率杨门女将出征西夏,开头大胜,后在虎狼峡(今古浪峡)受阻。

3 倒取三关:穆桂英为打破西夏阻击,派杨满堂率部绕到西夏关隘后进行夹击。该计划虽然最后成功,但穆桂英在亲自攀越险峰,探查敌情时与西夏伏兵遭遇,一时大意,中箭身亡。死后脑袋被西夏兵割去号令。无头尸体则被抛落悬崖。

穆桂英挂帅

巾帼志不衰,

半百仍挂帅。

番帮何足论,

中华有英才。

七绝穆桂英

自古名女多书香,

战场拼杀有几将

桂英本是名门后,

骁勇无比天下扬

祭 穆桂英

英魂巾帼花为媒,

烽台硝起战鼓催。

北疆边迫侵掠域,

虎狼野噬将乏才。

挥戟胆识士心壮,

狂舞御俘抵寒摧。

酣垂鞭挞名威震,

十载争戈归心飞。

玉碎西川成功业,

香销谷底崖泪垂。

当年梳簪妆还在?

几招旌旗竖风碑!

穆桂英

立马横刀神飞扬,

战场拼杀岁月长

为国捐躯巾帼泪。

不为扬眉为杨郎

5 形容杨家将诗句

苏辙--过杨无敌庙 古北口长城北口,有一座纪念杨老令公的杨无敌庙,苏辙曾留诗《过杨无敌庙》祭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杨氏族谱》卷七杨氏族谱诗清 孔广居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

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

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

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

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杨氏族谱》卷七题挂月峰杨公塔墓清 广荫挂月峰前画本开,幽花异草满中台。

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

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杨氏族谱》卷七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清 广荫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

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

楹联题额纷无数,名宦诗人几溯洄。―――《杨氏族谱》卷七 回答者: hxx5644565 | 四级 | 2011-3-30 21:35 六州歌头·杨家将亭燧烟瘴,边塞起杀声。

杨家帜,孤军起,奋出征,陷围旌。血洗金沙地,令公剑,援无应,恨奸佞,绝食毙,愤难平。

后继延昭,万里云骑上,芦叶枪横。布阵羊山下,吹角灭辽兵。

转世天惊,六郎星! 望三关镇,益津路,淤口渡,瓦桥泾。雨歇后,阡陌静,放牛童。

柳笛声。依旧河山在,弦书鼓,世人听。

沧桑去,常遗恨,是何情?三代保国血战,雁门外、故道悲鸣。满门皆忠烈,百姓记浊清。

何断遗风?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6 形容杨家将诗句

苏辙--过杨无敌庙 古北口长城北口,有一座纪念杨老令公的杨无敌庙,苏辙曾留诗《过杨无敌庙》祭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杨氏族谱》卷七杨氏族谱诗清 孔广居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

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

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

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

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杨氏族谱》卷七题挂月峰杨公塔墓清 广荫挂月峰前画本开,幽花异草满中台。

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

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杨氏族谱》卷七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清 广荫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

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

楹联题额纷无数,名宦诗人几溯洄。―――《杨氏族谱》卷七 回答者: hxx5644565 | 四级 | 2011-3-30 21:35 六州歌头·杨家将亭燧烟瘴,边塞起杀声。

杨家帜,孤军起,奋出征,陷围旌。血洗金沙地,令公剑,援无应,恨奸佞,绝食毙,愤难平。

后继延昭,万里云骑上,芦叶枪横。布阵羊山下,吹角灭辽兵。

转世天惊,六郎星! 望三关镇,益津路,淤口渡,瓦桥泾。雨歇后,阡陌静,放牛童。

柳笛声。依旧河山在,弦书鼓,世人听。

沧桑去,常遗恨,是何情?三代保国血战,雁门外、故道悲鸣。满门皆忠烈,百姓记浊清。

何断遗风?杨家将诗词(之三): 杨六郎城怀古清 周人甲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氏族谱》卷七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清 郎若伊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

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

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

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

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

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

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

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

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

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

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7 关于杨家女将的故事最好在200字左右

传统杨家将评书中:杨继业生七子二女,收一义子,分别是:大郎杨延平,取妻张金定;二郎杨延定,取妻李翠萍;三郎杨延光,取妻花谢玉(有书称朱月梅或花似玉);四郎杨延辉,取妻云翠英(有书称林素梅);五郎杨延德,取妻罗赛英(有书称罗氏女或罗刹女);六郎杨延昭,取妻柴美容(即柴郡主)、大刀王兰英(又称王怀女);七郎杨延嗣,取妻杜金娥;八郎杨延顺,取妻肖金蓉(有书称周淑荣);八姐杨延琪;九妹杨延瑛。

金吾自恃为国丈王钦女婿,以为杨家只剩下一群女流,软弱可欺,更是猖狂,欲将无佞牌楼移为平地。佘太君不忍杨家为大宋出生入死,洒血疆场之功绩,毁败于奸臣之手。无奈,八妹再次惹怒真宗。眼见无佞楼将要不保,太君心如刀割,而更让她伤心难过的是杨家上下的不团结,各人为一时意气,愈闹愈僵,愈吵愈烈,犹如一盘散沙。佘太君的暗自伤心,让八妹各人不无感受,最后关头,八妹终解开心结,众人团结起来。

期间杨门女将出征告捷,乘胜追击,直捣“金沙滩”。杨门众媳妇夜祭亡夫,一位美貌姑娘杜金娥不请自到,自认与七郎私订终身,杨家第七个媳妇。佘太君虽被金娥率性真情感动,但不愿误人青春,不肯把她收留,众人更怀疑她是辽国萧太后派来做内应。太后借助奸细王钦里应外合,把杨门女将陷于绝地困局。幸得杜金娥不顾生死,破敌阵解救,助八妹及排风返朝,在八贤王及寇准的帮助下,成功请得六郎出关,里应外合杀退辽兵。太君终为金娥锲而不舍的精神所动,承认金娥为杨家媳妇。

萧后死心不息,派人前往宋朝**军事机密,欲再挑起战火。在杨家众人合力追查之下,夺获名册,六郎仔细研究,终解开名册秘密,欲赶返京城,揭破辽国的阴谋,惜被王钦及王妃暗中陷害,六郎失踪生死未卜。幸得杨家忠将杨安奋勇追查,凭其过人的机智,终于发现六郎藏身之地,联同八妹及排风,救出六郎。杨门揭发王钦和王妃原是辽国奸细,真宗大怒,即下令捉拿二人。杨家再次立下大功,为宋室解除一个极大的威胁。

8 关于穆桂英的诗句

七律 咏穆桂英滴泪崖前翠柏悬,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为国捐躯第一先。五律妇女节有感 (今音) 文:月颜~满园春怒放,今日百花节。

沙场木兰笑,泪崖穆帅决。① 貂蝉美色计,贵妃与君别。

华夏江山定,神州多女杰。注:① “穆帅”指“穆桂英”,“泪崖”指“滴泪崖”。

穆桂英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金銮殿里歌迷舞,滴泪崖前草木丹!穆桂英颂杨门女门群芳谱,血战沙场穆桂英。

碧血青春身百战,风声鹤唳敌威名。挥师鏖战天门破,拉朽摧枯神鬼惊。

智勇双全明大义,英姿巾帼史峥嵘。七绝穆桂英横枪跃马破天门,勇冠三军断敌魂。

五十先锋唯穆氏,征西夺险快仇恩。临江仙 穆桂英(新韵)自古巾帼多显赫,英名垂世惊人穆柯寨里踏征尘临风闲把盏,谈笑破天门奉命剿西擎帅印,春秋见证功勋悬崖滴泪总伤心满街弹唱曲,拍案颂忠魂五律 穆桂英 天门奇阵破,才理女儿头。

弯弓穿辽甲,长缨挽中州。山河奸佞误,忠臣碧血流。

滴泪崖前死,汴水千载羞。七绝 秋登太行穆桂英寨遗迹杂吟(诗韵新编)太行绝顶老城围,历尽风云不颓摧。

闻说狼烟来海上,四山霜木似旗飞。浪淘沙 京剧小令之穆桂英挂帅(新韵)边塞起争锋,虎恶狼凶。

裙钗换得甲鲜明。战鼓马蹄声似雨,挂帅出征。

脂粉赴烟程,尽显雄风。阵前奇计定输赢。

一剑横空何惧尔,百万穷兵。穆桂英(古诗) 英姿飒爽骋龙媒,烽火狼烟战事催 北国穷兵吞宋域, 虎媖无惧展奇才 挥刀旌旗猎猎壮, 狂寇闻风胆肝摧。

酣战洪州名远震, 长征万里凯歌飞。大破西夏十二妇,兵阻虎狼局势危。

倒取三关出奇计,喋血险峰命西归。体抛谷底崖落泪,首挂高杆草木悲。

娇躯已化三年碧,忠魂犹作巾帼威。当年营垒今何在? 几度春秋洗古碑!注:1 穆桂英以献降龙木和宗保结缘,大破天门阵。

2 传穆桂英率杨门女将出征西夏,开头大胜,后在虎狼峡(今古浪峡)受阻。3 倒取三关:穆桂英为打破西夏阻击,派杨满堂率部绕到西夏关隘后进行夹击。

该计划虽然最后成功,但穆桂英在亲自攀越险峰,探查敌情时与西夏伏兵遭遇,一时大意,中箭身亡。死后脑袋被西夏兵割去号令。

无头尸体则被抛落悬崖。穆桂英挂帅巾帼志不衰,半百仍挂帅。

番帮何足论, 中华有英才。七绝穆桂英自古名女多书香, 战场拼杀有几将 桂英本是名门后, 骁勇无比天下扬祭 穆桂英英魂巾帼花为媒,烽台硝起战鼓催。

北疆边迫侵掠域, 虎狼野噬将乏才。 挥戟胆识士心壮,狂舞御俘抵寒摧。

酣垂鞭挞名威震, 十载争戈归心飞。 玉碎西川成功业,香销谷底崖泪垂。

当年梳簪妆还在? 几招旌旗竖风碑!穆桂英立马横刀神飞扬, 战场拼杀岁月长 为国捐躯巾帼泪。不为扬眉为杨郎。

9 赞美“穆桂英”的诗词有哪些

滴泪崖前翠柏悬,

荒冢漠漠记当年。

秀鸾刀破天门阵,

桃花马踏西夏川。

三千巾帼摧敌胆,

十二女杰殁关山。

满门忠烈杨家女,

为国捐躯第一先。

人物介绍: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生平经历:

穆桂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与梁红玉、花木兰、樊梨花齐名,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继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注:北宋由于金朝的侵略而灭亡,杨门女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与南宋,合称"宋朝",也就是大宋)。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许多她的故事都关系到她的战略。佘赛花的战争故事却是寥寥无几。

杨四郎(民间传说人物)有四个儿子。

杨贵,字延辉,即杨四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杨业第四子。武艺高强,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善使一杆菊花点金枪;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娶妻孟金榜。

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公主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人物家谱

父——杨业(金刀老令公)

母——佘太君(老令婆)

兄——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

弟——五郎延德;六郎延昭;七郎延嗣

妹——八妹延琪;九妹延瑛

妻——罗氏女(原配)、辽国公主耶律金娥(或“耶律碧莲”“铁镜公主”“单阳公主”)

子——宗孝(《金枪传》)、宗峰、宗原(《金枪传》中四郎与耶律金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原)

扩展资料:

最初的杨四郎的形象在京剧中就有了,也就是我在评书中听到的,他在金沙滩一战中受伤被银镜公主救了,但是他不说出自己的身份,还被公主招为驸马。直到佘太君挂数帅出征,他知道老母亲和结发妻子到了阵前,半夜探母。

杨四郎成为辽国驸马的传说最早出自于元杂剧。众所周知,元代杂剧虽然以故事形式出现,但都非常讲究“事有源流”,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作是要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不太可能完全凭空虚构。

杨四郎原本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中的一员,但最后却成了敌对国家的金刀驸马。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成为杨家将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传奇人物。在杨四郎身上, 战争与人性的冲突,战场与情场的矛盾,这些很现代的元素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些彼此纠葛的复杂情感使得《四郎探母》在无数京剧中成为了最为独特而动人的剧目——它在无数弘扬儒家价值观、坚持传统大团圆结局的戏剧中独树一帜,它展开了“忠孝仁义”的矛盾,它着眼于人情伦理,着眼于英雄背后和普通人一样的人情人性。

-杨四郎

zhong123113 | 我的消息(0/0) | 百度首页 | 百度空间 | 退出 喀左之窗喀左综合信息大全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蒙古姓氏源流2007-04-26 15:31喀喇沁蒙古族今天大多都采用汉姓,多数人往往并不知道,其实我们这些汉姓都是从蒙古姓氏改过来的,大约一百年前的事情吧。而且,一般都不是乱改的,往往都是取得蒙古姓氏的首音,比如乌梁海氏改为乌氏,博尔只斤氏改为鲍氏,包氏,宝氏等。下摘录部分喀喇沁蒙古姓氏,希望更多的同胞找回自己的蒙古姓氏。

喀喇沁旗:(校注蒙古纪闻)

博罕岱氏-------------------------(今姓杨)

莽努特氏-------------------------(今姓何)

齐默特氏--------------------------(今姓陈)

札哈齐特氏————————————(今姓于)

新楚特氏—————————————(今姓章)

额勒图特氏————————————(今姓白)

博鲁特氏——————————(今姓陈,也有姓李)

哈尔努特氏———————————(今姓韩)

札拉楚特氏———————————(今姓陶姓秦)

兀良哈氏————————————(今姓乌)

博尔吉锦氏———————————(今姓鲍)

高姓蒙古人源流

鲍玺的《蒙古姓氏》中,列出了三个蒙古姓氏改汉姓为高氏,分别为郭尔罗斯(汉姓:高,郭,何);翁牛特(汉姓:高,包,敖);温德日格庆(汉姓:高)。

郭尔罗斯为蒙古科尔沁万户属部之一,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郭尔罗斯前旗)与黑龙江肇源县(郭尔罗斯后旗)为郭尔罗斯部落的主要聚居区,散居各地的郭尔罗斯人以部落名为姓氏,部分改汉姓为高氏,郭氏,何氏。

郭尔罗斯或作豁罗剌思,与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两部落同源,同属蒙古迭尔列勤部落。相传三部始祖与天女相爱结合,并生有三子。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间,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间,此三子即为郭尔罗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 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郭尔罗斯部成为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属民,构成科尔沁万户的一支。

翁牛特部落为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的属民,主要分布于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散居各地的翁牛特人以部落名为姓氏,部分改汉姓为高氏,包氏,敖氏。

翁牛特部落的驻牧地最初在今兴安盟绰尔河流域,临部因其为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的属民,故称之为“王古兀特因亦日根”,译为诸王之部众。王古兀特为翁牛特的异译。翁牛特,兀良哈(乌梁海),兀济叶特组成山阳万户,明人称之为兀良哈三卫,构成了北元蒙古汗国的三大势力之一,兀良哈三卫与东蒙古(鞑靼)和西蒙古(卫拉特)三足鼎立。蒙古达延汗时代,东蒙古复兴。其后,东蒙古各大万户(如察哈尔万户与喀喇沁万户)东迁并吞并了兀良哈三卫。另外,东蒙古内部还曾有过一支强大的翁牛特部落,也为哈赤温的属民。驻牧地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其首领毛里海太师的统治之下曾经相当强大,与当时称霸蒙古的喀喇沁万户博来太师战事不断。毛里海太师最终打败了博来太师,雄居蒙古政坛。但好景不长,科尔沁人刺杀了毛里海太师,其后翁牛特部落也渐渐衰落而不为人知了。

温德日格庆,只知道他为察哈尔的一个分支,具体的源流不详。今辽西地区曾为察哈尔八旗的主要驻牧地,后来察哈尔首领布尔尼反清起义失败,察哈尔八旗被迁往今锡林浩特与乌兰察布一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察哈尔人留在辽西,并成为喀喇沁(喀左),土默特(朝阳)或蒙古贞(阜新)的一支。

海姓蒙古族祖源

(一)海其德氏与海拉图特(海勒图特)氏

鲍玺《蒙古姓氏》在奈曼氏一节中,列出了几个“奈曼氏的友邻部落姓氏”,可以归入奈曼的分支属部,其中包括海其德氏与海拉图特氏,其后裔取蒙古姓氏首音海为汉姓。

奈曼即蒙古草原草原上的昔日大族乃蛮部落,对蒙古民族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察哈尔万户八大部落含乃蛮一部,他们是今通辽奈曼人的远祖;喀喇沁万户的乌梁海先民所属千户也有大量的奈曼属民。乃蛮同时也是今天中亚各突厥系民族的主要祖源之一,如中国的哈萨克族就主要为乃蛮部落的后裔。乃蛮部落的历史资料丰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找更多信息。

海其德氏与海拉图特(海勒图特)氏两个姓氏更具体的源流,鲍玺没作解释

,我暂时也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

(二)海拉苏氏

鲍玺《蒙古姓氏》:“海拉苏氏即榆树,由于榆树茂密成为地名,久居这里的人又根据这一地名形成为海拉苏氏”,具体的发源地与祖源还没有线索。海拉苏氏还有取俞姓的,对应海拉苏氏的汉译榆树。

(三)海那赫氏

鲍玺《蒙古姓氏》仅注明“来自遥远的北方”,其他信息暂无。后裔也有取毕氏的,毕为北的谐音。

(四)海塔德氏(黑丹斯氏,赫塔达氏)

海塔德即Hitad,蒙古语形式的契丹。契丹为古代蒙古草原东部地区最庞大的游牧民族之一,元代契丹民族解体,蒙古草原上的契丹牧民大量汇入蒙古民族。蒙古汗国建国初期有十余个契丹千户。

张姓蒙古族源流

鲍氏《蒙古姓氏》列出了两个张姓蒙古族的祖姓,其一为卫拉特氏(斡亦如德氏,厄鲁特氏,斡亦毛都氏);其二为扎兰努德氏.

(一)

卫拉特为蒙古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部族群,相关资料较多,这里不再重复。喀喇沁的卫拉特氏族为西北迁来的从军落籍户。众所周知,团结在蒙古准格尔汗国的卫拉特人民同满清帝国有过多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卫拉特人民为保卫家园而付出了惨重的牺牲,随着准格尔汗国悲剧性的覆灭,大量卫拉特百姓惨遭屠杀,满清皇帝将其幸存者调往蒙古各地落户以绝卫拉特东山再起之路。这也便是蒙古各地卫拉特家族的来历。卫拉特氏改汉姓为林氏,因卫拉特为林木中百姓之故,也有改汉姓为刘氏和张氏,但原因不详。

(二)

札兰努德氏的来历,请参见《蒙古姓氏》的解释:“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清廷对归顺的诸部蒙古该部为旗。旗内男丁150为一个苏木,五个苏木之上再设一个官员叫札兰。札兰伪满洲语,含层次,关节之意,是旗内中层官员的意思。札兰汉译为参领,是旗扎萨克的派出官员,对各苏木的军事活动由督察指挥权。札兰的地位较为显赫,有的后人取这一官名为姓氏。”

白姓蒙古族源流

(一)塔塔尔氏

塔塔尔(Tatar)之名最早见于突厥石碑,称为三十姓或九姓塔塔尔,与九姓乌古斯一样,是突厥汗国的主要属民之一。一般认为,塔塔尔(Tatar)是支突厥化程度较深的原蒙古部落,该部落的起源不详,但很可能是柔然汗国的遗民或远亲。

成吉思汗之前的塔塔尔(Tatar)是蒙古草原东部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波斯《史集》记载,他们当时共有七万户,人数为东蒙草原之最。“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已经]是大部分[蒙古]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以其]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而出类拔萃]”。塔塔尔(Tatar)曾为外族对东蒙地区所有操蒙古语部落的泛称,甚至直至蒙古崛起,蒙古民族仍被很多外族,如中国、阿拉伯、俄罗斯,泛称为塔塔尔(鞑靼)。

塔塔尔部落曾遍布整个东蒙草原,但最主要的驻牧地在捕鱼儿-那兀儿(Buir-nauur,今呼伦贝尔盟贝尔湖)。“声誉昭著、各有军队和君长的塔塔儿部落,有下列六个:秃秃黑里兀惕(Tutukliut)--塔塔儿、阿勒赤(Alji)-塔塔儿、察罕(Chagan)-塔塔儿、奎因(Kuin)-塔塔儿、帖烈惕(Tarat)-塔塔儿、布鲁灰(Burqui)-塔塔儿。”

成吉思汗建国后,塔塔尔部落在战争中损失较重,但仍分有若干塔塔尔千户。后世察哈尔万户八大部之一的Tsagan Tatar, 即源自于塔塔尔的察罕-塔塔尔部落。北元末期察哈尔万户解体,Tsagan Tatar部落也随之消失,后裔以部落名为姓氏,散居蒙古各部,今有部分后裔取戴、谭、白、王等为汉姓。戴氏与谭氏应取的是塔塔尔的首音;白氏可能是Tsagan Tatar的后裔。王氏的由来目前还不能解释。

(二)巴雅兀特氏

巴雅兀特氏在不同时期还曾译作“伯岳吾”、“摆悦”、“巴雅特”等。

成吉思汗时代的巴雅兀特部落分为两支:一支为者台-巴雅兀特,得名于色楞格河的支流者台河(今西伯利亚吉达河),者台-巴雅兀特为森林中的狩猎者。另一支为客赫邻-巴雅兀特,驻牧地靠近布尔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为迭尔列勤蒙古部落的一支,他们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是者台-巴雅兀特在草原上的分支。

北元蒙古汗国时代,至少两个蒙古万户中含有巴雅兀特部落,其中包括土默特万户和哈拉哈万户(南部五部之一)。后来,巴雅兀特部落的建制逐渐在战争中消失,巴雅兀特后裔以部落名为姓氏,散居蒙古各部落,部分后裔改汉姓为白氏、富氏。白氏应取的是巴雅兀特的首音;富氏可能是因为巴雅兀特为伯颜的变化形式,译为富有。

(三)察哈尔氏

(四)白如德氏(白如大氏)

(五)尼出古德氏

(六)敖汉氏

(七)固兀日氏

(八)俄勒特德氏

(九)巴林氏

付姓蒙古族源流

(一)呼和绍布氏

目前仅查到一个蒙古姓氏对应付姓,即呼和绍布氏,为蒙古语的хєхєє(Hohoo) шувуу(Shuvuu),Hohoo为杜鹃,Shuvuu为鸟。付姓应取的Shuvuu的尾音Vuu

蒙古人中取动物植物名子作为姓氏的相当普遍,可能付姓蒙古族的祖先与杜鹃鸟有着不解的渊源吧,但我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解释。不知付姓蒙古族朋友能不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呼和绍布氏也有改和姓的,应取得是Hohoo的尾音Hoo

(一)毛忽来氏(木华黎氏)

毛忽来氏本为先祖扎剌亦尔部木华黎将军子孙,Mohulai(毛忽来)即木华黎的蒙古语形式。

相传,蒙古右翼万户长、享有太师国王称谓的木华黎将军,领扎剌亦尔等蒙古大军攻大金辽河地区时,伤员众多,在蒙古大军主力班师北返后,伤员便留守于土获真河(老哈河)驻牧。这些留守的蒙古士兵便是今天,牟、何、李三姓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分别取得是毛(牟)忽(何)来(李)的首音、中音、尾音。今老哈河、希拉木伦河、西辽河地区喀喇沁蒙古人之中,李姓蒙古族分布很广。

(二)李莫斯日(Limser)--- 李

(三)嘎查古德(Gachagud)--- 李、甘

后两个李姓蒙古族的祖源不详。

(一)海其德氏与海拉图特(海勒图特)氏

鲍玺《蒙古姓氏》在奈曼氏一节中,列出了几个“奈曼氏的友邻部落姓氏”,可以归入奈曼的分支属部,其中包括海其德氏与海拉图特氏,其后裔取蒙古姓氏首音海为汉姓。

奈曼即蒙古草原草原上的昔日大族乃蛮部落,对蒙古民族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察哈尔万户八大部落含乃蛮一部,他们是今通辽奈曼人的远祖;喀喇沁万户的乌梁海先民所属千户也有大量的奈曼属民。乃蛮同时也是今天中亚各突厥系民族的主要祖源之一,如中国的哈萨克族就主要为乃蛮部落的后裔。乃蛮部落的历史资料丰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找更多信息。

海其德氏与海拉图特(海勒图特)氏两个姓氏更具体的源流,鲍玺没作解释 ,我暂时也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

(二)海拉苏氏

鲍玺《蒙古姓氏》:“海拉苏氏即榆树,由于榆树茂密成为地名,久居这里的人又根据这一地名形成为海拉苏氏”,具体的发源地与祖源还没有线索。海拉苏氏还有取俞姓的,对应海拉苏氏的汉译榆树。

(三)海那赫氏

鲍玺《蒙古姓氏》仅注明“来自遥远的北方”,其他信息暂无。后裔也有取毕氏的,毕为北的谐音。

(四)海塔德氏(黑丹斯氏,赫塔达氏)

海塔德即Hitad,蒙古语形式的契丹。契丹为古代蒙古草原东部地区最庞大的游牧民族之一,元代契丹民族解体,蒙古草原上的契丹牧民大量汇入蒙古民族。蒙古汗国建国初期有十余个契丹千户。

(五)海拉图特氏

海姓蒙古族源流,一些朋友提供的信息,有关海拉图特氏的源流。

关于海拉图特(hailtud)-----蒙古真(mongoljin,今阜新蒙古族)人中这个姓氏的人很多的。

具听说蒙古镇旗"海"姓(海拉图特氏)祖先有一代是哥儿俩,分家时哥哥要了陶镐(锅),弟弟要了海里陶镐(小锅),后哥哥的后裔演变成"陶镐图特"氏家族(现简化成锅姓或郭姓),弟弟后裔演化成"海里陶镐图特"氏(现简化成海姓)。因此现在的蒙古镇旗“郭”姓和“海”姓有可能是一家。

何姓蒙古族源流

(一)克列亦特氏

起源于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的漠北大族,其后裔以克列亦特为姓氏,近代有改为和氏、何氏两类汉姓。另,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落最初的名字也是克列亦特,应主要为克列亦特演化而来。

克列亦特氏有若干分支:只儿斤(克列亦特王族部落)、董和亦特、撒哈亦特、土伯夷(史集作土别兀特)、阿拉伯特(史集作阿勒巴特)、查干克列亦特、巴嘎克列亦特、哈日克列亦特、亦克克列亦特(摘自<<蒙古姓氏>>)。

(二)郭尔罗斯氏

又作豁罗剌思、火鲁剌思、郭尔罗特等。为尼伦-迭尔列勤蒙古部落之一,弘吉剌特部落的属支,其后裔以郭尔罗斯为姓氏,后有改汉姓为郭氏、高氏、何氏。另,科尔沁万户含一郭尔罗斯部落。

(三)夏日高勒氏

《蒙古姓氏》中指提到这个姓氏起源于青海,主要分布于察哈尔。后有改汉姓为夏氏、黄氏、何氏。

(四)克什克腾氏

克什克腾译为护卫军,由蒙古大汗的近卫亲军演化而来,为察哈尔万户的组成部落之一。散居各地的克什克腾后裔以此为姓氏,后有改汉姓为和氏、何氏。另有两个分支:达勒达楚特、乐席日(摘自<<蒙古姓氏>>)。

(五)毛忽来氏(木华黎)

毛忽来氏本为先祖扎剌亦尔部木华黎将军子孙,Mohulai(毛忽来)即木华黎的蒙古语形式。 相传,蒙古右翼万户长、享有太师国王称谓的木华黎将军,领扎剌亦尔等蒙古大军攻大金辽河地区时,伤员众多,在蒙古大军主力班师北返后,伤员便留守于土获真河(老哈河)驻牧。这些留守的蒙古士兵便是今天,牟、何、李三姓蒙古族的祖先,他们分别取得是毛(牟)忽(何)来(李)的首音、中音、尾音。今老哈河、希拉木伦河、西辽河地区喀喇沁蒙古人之中,李姓蒙古族分布很广。

(六)忙忽特

尼伦-迭尔列勤蒙古部落之一,其后裔以忙忽特为姓氏,近代有改汉姓为何氏、贺氏、马氏、鄂氏、乌氏。

季姓蒙古族源流

首贴:我是赤峰的蒙古族,汉族姓氏是季听爷爷说我们老家在巴林旗,爷爷的爷爷是通事,请教一下季氏蒙古族的源流,谢谢

---

回复:你好,目前只查到季姓蒙古族的一支源流,为扎剌亦尔氏(Jalair)。扎剌亦尔为漠北地区的大族,分支众多,著名蒙古将军木华黎国王即出自此部。后世有改汉姓赵氏、季氏。另,科尔沁万户的属部扎赉特(Jalaid);外哈拉哈七部的扎剌亦尔部均为此部后裔;鄂尔多斯万户守卫成吉思汗灵帐的达尔哈特人中,有一部分专门守卫成吉思汗神旄的"苏鲁德达尔哈特",也自称是木华黎的后裔。此外,扎剌亦尔在中亚突厥语系诸民族中也有广泛的分布。

巴林为内哈拉哈五部之一,与外哈拉哈七部(今蒙古国主体民众)同属古代哈拉哈万户,内哈拉哈五部南迁之时可能有不少扎剌亦尔部落的民众加入进来;另一方面,元代木华黎将军统领的扎剌亦尔等五投下部众也驻守在锡剌木仑河流域,也很可能是他们的后裔。具体情况最好对照一下家族其他方面的传说。

关于通事,前段时间与朋友讨论过,佟姓蒙古族祖姓为通事那尔,祖先为翻译。

王姓蒙古族源流

(一)敖勒高努德 --- 王、敖、赵

Olkhonud是成吉思汗母亲所出的部落,为弘吉拉特部落的一个分支,后世有改汉姓王氏、敖氏、赵氏。敖氏取的Olkhonud首音,王、赵则不知从何而来了。

(二)汪古惕 --- 汪、王

Onggud是漠南大部汪古,原为信仰景教的突厥语部落.成吉思汗建国后,分有4个千户.后世是有改汉姓王氏、汪氏,均取的Onggud首音。

(三)塔塔尔 --- 戴、谭、白、王

Tatar是历史悠久的古代部族,突厥汗国时代即活跃于蒙古草原上,后在与成吉思汗的战争中损失较大,但作为蒙古最大的部落之一还是后裔众多,察哈尔万户之一的Tsagan Tatar既是此部演化而来,散居各地的后裔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后世有改汉姓戴、谭、白、王等。戴、谭取的Tatar首音;白取的是Tsagan的译意;王氏不知如何而来。

(四)宁嘎德 --- 王、宁

Ninggud这个部落之名,与大兴安岭地区的某个盛产雉鸡的山脉,当地的一些家族狩猎雉鸡,获得美丽的羽毛作为妇人或武士的装饰,久而久之,形成了Ninggud这个新的氏族。后世因带华丽羽毛装饰的人必是贵族,因此改汉姓为王氏。宁为Ninggud的首音。

(五)囊嘉 --- 王、南

Nanggid是源于汉语“南家”,是蒙古对汉族的称呼,一些汉族改蒙籍后以次为姓氏,后世又改汉姓为南、王。南为Nanggid首音,王据说因为Nanggid与Ninggud读音接近,而随了他们的姓氏。

(六)斡鲁徳 --- 王、单

《蒙古姓氏》上未作解释,读音上类似厄鲁特,但不知是否有联系。

赵姓蒙古族源流

(一)敖勒高努德 --- 王、敖、赵

Olkhonud是成吉思汗母亲所出的部落,为弘吉拉特部落的一个分支。敖氏取的Olkhonud首音,王、赵则不知从何而来了。

(二)赖哈图特 --- 赖、赵

laihatud目前没有起源的线索。

(三)扎剌亦尔 --- 赵、季

Jalair是漠北强部之一,木华黎将军出自此部。

(四)召蒙岱 --- 赵

据说姓氏起源于蒙古国境内的一个地名昭莫多,其他不详。

(五)嘎树努特 --- 赵

起源不详。

韩姓蒙古族源流

(一)哈日努特 --- 韩、哈

Harnud字面上含有黑的意思,起源复杂。弘吉剌特有一支Harnud,因其目黑。克列特也有一支因为肤色黝黑。但Harnud的源流应当不仅此两支。

(二)喀喇沁 --- 韩、乌

Harchin字面上也含有黑的意思,得名因善制黑马奶乳,为钦察之后;也有说法认为起源于乌古斯的Kharacin部。

(三)杭锦 --- 康、韩

Hanggin为中亚大族康里之后。鄂尔多斯有此一部,今有杭锦旗。土默特也有Hanggin一部。

吴姓蒙古族源流

(一)兀良哈(乌梁海) --- 乌 吴 于 魏

Urianghai是古老的蒙古部族, 大将军者勒篾,速布台源于此部历史上有兀良哈万户与朵颜吴良哈等强部

(二)兀济叶特 --- 武 吴

Ujiyed起源于兀者, 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王国被称为兀济叶特乌鲁斯; 吴良哈三卫之一的福余卫为兀济叶特; 内喀尔喀五部含兀济叶特一部

(三)兀亦桑 --- 周 魏 吴

Uisanggud起源于巴林部围剿吴三桂叛乱时自汉地带回的一批人

(四)塔布囊 --- 吴 乌

Tabunang蒙古语驸马之译 历史上有塔布囊称谓的家族很多, 比如兀良哈 吴姓似乎为兀良哈

穆姓蒙古族源流

(一)木斯沁 --- 穆

Musichin为职业姓氏, 祖先为制作弓箭杆的工匠, 后演化为姓氏

(二)篾尔乞特 --- 穆

Merkit为漠北大族, 分支众多 元朝权臣博颜与名相脱脱即源于此部 后世蒙古贞部为篾尔乞特后裔

类别:民族文化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354) | 评论 (1) 上一篇:喀喇沁情歌 下一篇:喀喇沁左旗乌梁海氏家谱 最近读者:

古国后裔

网友评论:1 网友:古国 2007-07-23 14:59 请问

汉姓习,以前有蒙古姓

是什么阁下知道吗?

发表评论:姓 名: zhong123113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内 容:

验证码: 请输入下图中的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2007 Baidu

关于杨家女将的诗句

1 关于杨家将的诗句 杨家将颂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 沙场风云多变幻,忠魂已逝何渺茫。 令公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