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一步一步教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扭秧歌一步一步教程,第1张

一)前踢步

前踢步两拍完成,2/4拍(中速)以右脚为动力腿。Da:右脚蹭地快速向前踢出15度,同时左腿快屈膝。

第1拍:慢收回右脚,左腿同时直膝,成双腿直立。Da:左脚蹭地快速向前踢出15度,同时右腿快屈膝。第2拍:慢收回左脚,右腿同时直膝,成双腿直立。动作时注意踢步要快踢慢收,慢移重心。

(二)后踢步

后踢步两拍完成。2/4拍(中速)以右脚为动力腿。Da:左腿微屈,右腿勾脚向后踢出。第1拍:右腿慢收回,落地成正步。左腿同时直膝、直立。重心移至右腿。Da:右腿微屈,左腿勾脚向后踢出。第2拍:左腿慢收回,落地成正步。右腿同时直膝,直立。重心移至左腿。

(三)走场步

走场步两拍完成。2/4拍(稍快)两脚交替向前或向后走,1拍1步,膝关节微屈,一步一顿,小腿放松,脚腕有控制地勾后脚。动作时,保持基本体态。

(四)跑场步

跑场步两拍完成。2/4拍(快板)做法与走场步基本相同,动作时一脚掌蹭地走,落地时沉稳有力,另一脚稍后踢。

临县人秧歌很多,摘录三首如下:

一、下柳林

1:各位众乡亲,着耳仔细听,听我给伢唱一段,下呀么下柳林

2:家住山西省,西山离石城,离城十里有一村,出了个李改英

3:提起李盖英,生的好人品,今年二九十八春,还没啦知心人

4:那一年开了春,来了八路军,宣传抗战打日本,发动众乡亲

5:队长张有生,本是河北人,十七岁上参了军,还没结了婚

6:开会和学习,减租又减息,除奸反霸在一起,二人有了意。

7:队伍要出征,改英送出村,有两句知心话,你要记心中

8:作战要英勇,遇事动脑筋,服从命令听指挥,杀敌多立功

9:有空看我来,没空稍个信,千万不要变了心,忘了我李盖英

10:有生把誓盟,只爱你一人,如果谁要变了心,天打五雷轰

11:忽然听的歌风,气坏李改英,都说有生下柳林,投了鬼子兵

12:借的个良民证,提了个小包袱,拿定主意下柳林,是非要搞清

13:翻了七座山,过了七道岭,鸡叫走着点着灯,进来口子门

14:见了张有生,黄皮穿一身,鬼不鬼来人不人,越看越恶心

15:改英把口开,翻脸骂起来,谁叫你下柳林,当了警备队

16:有生笑颜开,叫声好妹妹,这里当兵很痛快,你也不用回

17:改英回家中,气的头发昏,直到咱队伍上来了人,才把是非明

18:来人叹口气,改英你听仔细,投敌不是他愿意,派他去卧底

19:前天送情报,叛徒把密告,鬼子汉奸下毒手,把他杀害了

20:改英泪淋淋,越哭越伤心,揷干眼泪爬起身,二次下柳林

21:下了柳林镇,四处来打听,石崖崖底见尸首,两眼怒目睁

22:白洋买棺材,金票雇人抬,改英守住墓咯堆,哭的起不来

23:哭一声张有生,死的好苦情,革命还没成了功,你就归了阴

24:骂声日本鬼,汉奸卖国贼,有朝一日逮住你,剥了你鬼子的皮

25:七七上吧坟,参战就起身,千军万马下柳林,消灭鬼子兵

二、拜风神

风神爷爷显一显灵,

行雨离不开你铺云,

你老家掩住半扇扇门,

千万不要叫起黄尘。

三、拜观音庙

锣鼓打得将军令,

观音老母在上听,

你老给咱多显灵,

保佑全村都安宁。

扩展内容:

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秧歌,又称“阳歌”,在当地俗称“闹会子”“闹红火”“闹阳歌”,2008年伞头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特征

1、原始性

伞头秧歌是古代腊日帷祭活动、春社活动、以及汉代兴盛起来的元宵节活动的复合,是原始宗教仪式在民间的遗存。

2、全民性

伞头秧歌的最初功能是向神灵祈福和驱鬼逐邪,歌舞的目的是娱神祈丰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秧歌的娱神功能愈来愈淡化,借娱神以娱人的目的愈来愈明显,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歌舞活动。秧歌队少则一二百人,多则四五百人,充分体现出伞头秧歌的全民性。

3、狂欢性

闹秧歌是狂欢情绪的酣畅淋漓的宣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显露和释放,是对平常日子按部就班的规范性生活的临时突破,是黄土高原上盛大的狂欢节日。

4、艺术性

伞头秧歌是一种大型的民间歌舞活动,小则百八十人,多则数百人在伞头的带领指挥下,各自施展自己歌、舞、吹、奏才能且井然有序,是群众性歌舞活动的艺术大展示。这种艺术性,一是指组织工作的艺术性,二是指表演的艺术性,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集体艺术性。

表演形式

伞头秧歌的表演主要是扭和唱两个方面,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扭秧歌主要集中在“过街”、“掏场子”和“小会子”在场内的表演三个方面。

唱秧歌主要是伞头的事。伞头肩负着指挥全局,调动情绪,编派节目,评论演出以及秧歌队与外界交往、答谢、祝贺等一系列职责,而这一切都得通过唱秧歌来进行。

参考资料:

-伞头秧歌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听辨乐曲的三段体结构,感受A段的节奏平稳,体验B段的节奏跳跃,欣赏C段的优美流畅。

 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啄木鸟的特征。

 物质材料准备:PPT,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引起猜测。

 "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请谁来给苹果树治病呢?"

 2"啄木鸟到果园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让我们到音乐里听一听,找一找。"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内容

 1初次欣赏,感知乐曲内容。

 "你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用动作表现乐曲。

 "这首音乐一共可以分成几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给大树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捉虫,哪一段是大树长出了茂盛的树叶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

 1学习用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平稳(为树作检查)。

 "啄木鸟医生是怎样帮大树做检查的?我们一起学一学。检查了几棵大树啊?""如果你是啄木鸟医生,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动作给大树做检查?""啄木鸟帮大树做完检查,接着要干什么了?"

 2学习用动作表现B段的跳跃(啄木鸟为大树捉虫)。

 "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看病的呢?它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捉虫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每颗大树的蛀洞一样多吗?谁来说一说。"

 3学习用动作表现C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

 "大树们在干什么啦?我们一起也来跳一跳舞!""你还能用什么样的优美动作来跳舞?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动作一起听音乐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体验合作快乐

 1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大树,其它幼儿扮演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

 3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了《啄木鸟》这首乐曲,啄木鸟真能干,让我们变成能干的啄木鸟飞出教室去给外面的大树做检查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现绸带舞欢乐、热烈的气氛,基本做到舞蹈动作协调、合拍。

 2、借助儿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动作。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人手两根绸带,录音机、磁带, 巧虎布偶一个,巧虎笑脸小贴纸若干、老师扮巧虎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巧虎手偶,与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巧虎。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一、复习唱游《巧虎之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今天巧虎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磁带:这里面会是什么呢?竖起小耳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2、欣赏《拥军秧歌》音乐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很热闹、高兴)

 我还会听着这段音乐跳舞呢!你们想看吗?(想)

 三、学习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向前交叉,左脚再向后分开踏一步,右脚向后收回。

 (2)这种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想)

 四、幼儿学跳秧歌十字步

 (1)组织幼儿站在凳子前面跟着老师的儿歌进行练习(向前交叉,向后分开)

 (2)教师提出舞步姿态要求:脚跨出时要轻,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

 (3)组织幼儿分组反复练习。(熟练后听着巧虎哼的音乐有节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乐,幼儿拿着绸带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5)听录音机里的音乐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儿表演

 请舞步动作优美的小朋友到台前来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评选出姿态最优美的幼儿进行奖励。

 小百科:《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表达了对对八路军以及朱德总司令发起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在活动中,当幼儿合作造桥时,配班老师代替主班老师,主班老师去做八仙中的“张果老”引导幼儿一边造桥,一边观看神仙做了那些动作,可以模仿最后到幼儿去检验桥。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小放牛》音乐剪辑版。

 2、八仙的图。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

 2、通过两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

 3、锻炼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尽力保持造型不动。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出示八仙的,问:他们是谁呀?幼儿回答。

 2、完整音乐尝试游戏

 3、合作造桥

 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动作。

 (老师当张果老倒走检验桥,边走边说: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

 刚才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他做了什么动作?是张果老,(倒走、看、推)

 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

 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

 选出一名幼儿老师带领做神仙

 小鲁班们开始造桥吧!(两个张果老检验桥)

 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为什么呢?

 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行游戏,巩固游戏规则。

 请你选出刚才最坚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三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神仙检验桥)。你想当哪位神仙呢?(吕洞宾、铁拐李……)

 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坚固的桥好吗?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老师当张果老检验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复习《赶花会》乐曲的旋律及ABA结构,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

 2.创编各种姿势和百花开放的不同造型,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在与同伴共同表演时,会寻找空地方,学会协调表演、合作表演。

  二、活动准备

 1.音乐《赶花会》并分段进行录音;

 2.花卉PPT、魔法棒。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赏花会1教师出示PPT,幼儿欣赏。

 (1)请幼儿欣赏花卉盛开的造型。

 (2)幼儿用肢体模仿上的花卉造型。

 2引导幼儿可以个人、小组、集体的方式来表现花朵的盛开,教师扮演摄影师给鲜花拍照。

 (二)创编律动《赶花会》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回忆乐曲ABA的结构。

 2请幼儿创编A段音乐。

 (1)幼儿创编小鸭子出门系列动作

 (2)幼儿讨论出门路线与回去路线。

 (3)播放A段音乐,幼儿表演出门和回去动作与队形。

 3.重点复习B段音乐。

 讨论(1)在音乐中1朵花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表演)

 (2)在音乐中几朵花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个别小组幼儿表演)

 (3)在音乐中所有花都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集体表演)

 (4)播放B段音乐根据幼儿刚才的讨论表演一遍。(表演前要求幼儿2-4人自由分组,找空位面朝观众(家长)自由站位。)

 (三)表演律动《赶花会》

 (1)完整播放乐曲,幼儿完整表演律动《赶花会》

 (2)邀请爸爸妈妈也加入到赏花的队伍中,与幼儿组合在一起,表演B段音乐开花的盛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中小花猫和灰老鼠不同的声音。

 2、表现出小花猫合灰老鼠的动作和形态,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游戏的方法。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游戏的方法,掌握游戏规则。

 2、难点:能配上节奏唱出休止符的停顿,能表演出小花猫和会老鼠的形态动作。

  游戏准备

 音乐、事先丰富歌曲、场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小花猫和灰老鼠”进一步熟悉歌曲,并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全体幼儿拉成圆圈而坐。

 2、师:可爱的小花猫和灰老鼠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1)第一遍,教师用体态暗示幼儿唱歌坐姿要正确。

 (2)第二遍,教师分析歌曲,帮助幼儿了解小花猫和灰老鼠幽默诙谐的情趣,重点在唱出小花猫和灰老鼠的情绪,唱出休止符的停顿。

 二、学习游戏的动作,进一步熟悉音乐乐句

 1、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

 (1)个别幼儿表现小花猫和灰老鼠的走路

 (2)集体听音乐模仿学习

 要求:在边听音乐边模仿,动作夸张有趣(小花猫是怎么走的灰老鼠是怎么走的)

 1、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声音

 (1)教师示范,提问: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声音是一样吗那我们怎么样去唱呢(灰老鼠声音低,小花猫的声音响)

 (2)幼儿学习

 第一遍:教师示范小花猫和灰老鼠唱法。

 第二遍:幼儿唱小花猫,教师唱灰老鼠。

 第三遍:跟伴奏分成两部分幼儿进行练习

 第四遍:跟伴奏个别幼儿带领练习

 2、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和体态

 (1)个别幼儿模仿灰老鼠的动作(贼头贼脑的神态),个别幼儿模仿小花猫的动作。

 (2)集体听音乐,配合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形态

 要求:能夸张的表现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形态及动作

 三、学习游戏,掌握规则

 1、游戏方法

 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圆圈,然后有二个幼儿扮演灰老鼠手相互搭肩做抬米缸,请一个幼儿做小花猫在圈外,七八个幼儿做小灰鼠在圈内。

 放二遍音乐,扮演猫和老鼠的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当抓住一二只老鼠时,停止游戏,说明被吃掉,不能游戏。重新开始,请其他幼儿进行游戏。

 2、规则

 (1)做米缸的幼儿可以边做边喊“嘿嘿嘿”拉成一个圈。

 (2)做猫和老鼠的幼儿,一定要在喊完“嘿嘿嘿”后才开始追逐。

 (3)追逐时不能逃跑到圈外。

 四、教师小结

 表扬积极游戏的幼儿,对下回游戏提出创意。

  活动反思

 小孩子生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只有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有兴趣,并保持着适中的轻松愉快情绪时,才能确保其认知效果最佳。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而游戏又是幼儿感兴趣的事,幼儿时期是游戏期,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按音乐的内容、性质、节奏、乐曲的结构等进行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要求,这些动作常常是律动,歌表演或舞蹈,它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他们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以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来进行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育的关键。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使幼儿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胡说歌》,感受歌曲中滑稽、可笑的意蕴。

 2、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违反常情的滑稽事情,仿编歌词。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小丑画一幅、小丑帽子一顶、红圆片若干、袜子一双、手套一副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韵律,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出示小丑画:这是谁?他哪最滑稽?为什么?

 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幼儿感受歌词的韵律及歌词的滑稽、可笑。

 二、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示范唱一遍。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你把袜子套在耳朵上,哎呀、哎!)老师在什么地方说"哎呀"?在哪里说"哎"的?(幼儿可能说的不完整)--听老师再唱一遍:让幼儿认真倾听,知道衬词"哎呀"、"哎"在歌曲中的位置,让幼儿能注意老师的手势,手一出是"哎呀",手一指是"你"。

 看老师手势学唱歌曲,引导并唱出滑稽、好笑的意蕴。

 三、仿编歌词,并演唱。

 学习仿编衬词:老师扮演小丑,仿编出不同的滑稽的声音演唱。

 在学习仿编衬词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滑稽的样子学习仿编歌词。

 (1)老师把袜子套在手上让幼儿根据滑稽的样子怎么唱?

 (2)请幼儿表演袜子还套在哪里也滑稽?

 (3)除了袜子以外的东西表演:老师可向小朋友借身上东西做滑稽动作,让幼儿仿编。

 让幼儿学习同时仿编歌词和衬词。

 (1)请几位老师用不同的东西做滑稽的事并发出不同的滑稽的声音,幼儿分别仿编。

 (2)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上的东西分别做滑稽的样子,幼儿之间分别根据对方滑稽的样子仿编歌词。

  活动反思:

 《胡说歌》是一堂轻松有趣的音乐活动课,不但孩子们学的喜欢,老师也教的很开心。歌曲曲调轻松活泼,歌词幽默诙谐,很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歌曲将幼儿身边常见的穿戴方式颠倒,使其违反常理,让人听了就觉得好笑。歌曲最大的特点是能让幼儿随意的胡编,从而激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唱歌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确实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了胡说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一、活动意图: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表面的。“下雨”的生成活动作为来源于幼儿自身生活。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二、活动目标:

 1、感知复合节奏,用不同的两种节奏合唱。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经验、钢琴。

  四、活动过程:

 1、律动《木瓜恰恰恰》:音乐城里面藏了许多好听的音乐,一起看看。

 2、发声练习:

 ××× —× × × —

 下 雨 了 下 雨 了

 3、节奏练习:

 (1)大雨的节奏:

 ①你们看过下雨吗它会发出什么声音音乐城的雨会唱歌。播放《下大雨》课件一起听一听。

 × × × × × × × × × × × × × × × × × × ×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答答 滴滴滴 答答

 ②学习节奏,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大雨的歌唱声,即兴动作表演节奏型。

 (2)小雨的节奏:

 ①音乐城的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下小雨了》课件。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滴 答

 ②学习小雨的节奏,并小声、慢慢的唱出小雨的歌唱声,最后用身体动作感知节奏型。

 (3)节奏游戏:大雨和小雨

 把大雨和小雨的节奏连起拍,唱歌词。

 ①先唱大雨。②再唱小雨。

 ×× × × × × × × × × × × × × × ×× × ×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滴答

 (4):复合演唱:

 音乐城里有一个藏宝库,里面藏了许多的宝贝,但是去藏宝库要进三道大门,每扇门上都有一串密码,小朋友要用歌声把密码唱出来,唱对了,门就会打开。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的起源,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

古代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奋力抗洪,最后,取得胜利,大家高兴地拿起抗洪的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第三种说法根据《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阁可见秧歌可能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

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北方以及南方各地。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

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

扭秧歌一步一步教程

一)前踢步前踢步两拍完成,2/4拍(中速)以右脚为动力腿。Da:右脚蹭地快速向前踢出15度,同时左腿快屈膝。第1拍:慢收回右脚,左腿同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