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赢驷的儿子是谁?其结局如何呢?
提到秦惠文王嬴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不太熟悉秦国历史的人会露出疑惑的神色,作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十分著名的君主,他为秦朝最终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起贡献,或许能在秦国君主中排在前几位。不过,他刚刚继位不久就将功勋卓著的变法大臣商鞅诛杀,而且是以车裂的方式,这算得上是他所做的一件错事。
商鞅虽然被诛杀,但秦惠文王知道变法维新的好处,于是将其法令全部继承,让秦国保持着稳定繁荣的发展。另一方面,秦惠文王起用了纵横家张仪,并在其帮助下采取连横的策略来与其它六雄争霸,此外,秦惠文王的时代,名将公孙衍、司马错也应时而生,他们共同为秦国的霸业付出了自己的心力。秦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一共生有八个儿子,那么,秦惠文王赢驷的儿子有谁?他们的结局分别如何呢?
周慎靓王十一年(前311),秦惠文王病逝,享年四十六岁,他死后,其第三子赢荡因为是与王后所生,于是按照嫡子继承制,成为了新任国君,史称秦武王。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和父亲的励精图治不同,天生神力的秦武王沉迷于对自己肌肉的锻炼和对力量的追逐,完全不理朝政。
秦武王荒废朝政的一大体现就是,他任命了任鄙、乌获、孟说等当时的大力士为高官,整日和他们举重为乐。不过,最终秦武王也是得到了教训,史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因为举重伤到了膝盖,不久后秦武王便一命呜呼,他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王位被四弟嬴稷所继承,史称秦昭襄王。
在继承王位之前,秦国原本是一片混乱的,因为秦武王的突然离世,几个兄弟都成为了王位的可能继承人,而朝臣们则是各自站队,支持自己看好的人选。其实这种情况下,秦惠文王的长子嬴壮、次子嬴雍是很有可能继位的,而正在燕国当人质的四子嬴稷继位可能性不大,但与秦国同处一源的赵国却全力支持嬴稷。
最终,在赵国国君赵武灵王的支持下,嬴稷回国并成为了新君。这半路杀出的家伙当然令其他继承人纷纷不满,于是嬴稷继位的第二年,长子嬴壮带领着次子嬴雍、宫中的大臣和其他诸侯,很可能还包括惠文王的另外二子秦通、秦恽一同谋反,准备将王位强行夺取,但当时把持朝政的宣太后和魏冉都是狠角色,嬴壮没能翻起什么浪花。史载:“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
此外,秦惠文王的儿子还有宣太后所生的次子秦芾和三子秦悝,他们二人因更受宣太后宠爱而原本应是国君的人选,嬴稷继位后,宣太后还是明显更偏爱这两个小儿子,于是二人和宣太后一同执政,瓜分嬴稷的权力,最终,嬴稷将二人驱赶到了自己的封地。至于昭襄王本人,他在位五十六年,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于七十五岁高龄去世。
秦昭襄王嬴稷
在位五十六年,前半生:在燕为质子、辗转曲折回国继承王位,四十一年未能亲政。后半生:休民生息、励精图治,亲政的十一年数次东出扩大大秦版图。
老秦王威严无上,果决聪慧。从他轻松解决合纵联军就看的出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嬴稷都是一位贤王。
《大秦赋》中,在赵王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激动的手舞足蹈,宛如开心的幼童。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位铁血雄主,是令对手都忌惮的贤王。
少年秦昭襄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老秦王:
嬴稷, 秦昭襄王,秦惠王之子,母宣太后。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武王举鼎,不幸胫骨被砸断而死。武王突然去世,有没有子嗣,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宣太后想立公子芾,与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争秦王,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用计欲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王,便命宰相赵固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
一开始,秦国的群臣大多反对立他为王,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继承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但昭王年少,由母亲宣太后听政,以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为将军。在位初年,不能亲政,处处受限,国土城池屡屡割让。秦昭襄王七年,秦国的华阳君芈戎攻打楚国,斩首了3万人,杀了楚国的大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河南许昌襄城),秦丞相樗里子病死了,楼缓继为丞相。
秦昭襄王八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重庆巫山)、黔中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地给秦国,楚怀王愤怒拒绝,于是昭襄王拘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去,秦国任命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为秦相。秦昭襄王九年,秦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斩首了5万人,攻占了楚国的十六座城。
秦昭襄王十年,楚怀王从秦国的囚拘中逃走,秦军遍布在楚道上搜捕,楚怀王熊槐投奔赵国,赵国不敢收容他,在投奔魏国的时候,秦兵追到魏国抓住了楚怀王。
秦昭襄王十一年,楚怀王死了,秦国归还了他的尸体。
自此之后,秦国在昭襄王的统治下日益强盛。也开始了东出一统天下的宏志。
东出之志到底是什么?
秦国先祖: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为嬴姓赵氏,而秦、赵王室同出一组,秦的先祖为嬴姓,将他分封在秦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秦人始于微末,恶敌相邻。造就了秦国人坚毅、开拓,敢打敢拼的斗志。
非子牧马
而自秦穆公起,秦国开始一步一步强大起来。穆公是一位很有魄力的君王,因为当时秦国的故土与戎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地处贫寒这便塑就了秦之 “虎狼”。先征服戎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部队,更改革装备武器和战斗技法。这无疑奠定了秦国的军队武力基础。后经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开始富庶,使得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军队士兵敢死效命。他们一开始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东出之志。
而秦惠文王迁都咸阳,使得秦国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咸阳城建的四通八达,纵深广阔,极为壮观,可谓是战略眼光长远,经济实力在不断快速增长,为后来秦国的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
在战胜诸侯列国最后一次合纵之后,消灭了东周,真正意义上的向所有诸侯国表明了秦国对一统天下的渴望和决心,彰显了秦国具备随时具有灭掉各国的雄厚实力,给各国带去巨大的压力,意义深远。同时,也对后世子孙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秦国版图对比
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漫漫咸阳道,白帷秀雪幔。一曲《秦风·无衣》是老秦王一生的热血、是大秦的豪情壮志,是所有人的铮铮脊骨。而这东出之志将由一代又一代的秦之子弟继承、实现。
秦武王嬴荡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他很快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秦武王四年,攻取韩国重镇宜阳后,秦武王也追随当年楚庄王的脚步,去东周洛邑向周天子问九鼎之轻重。并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
秦武王死时年仅23岁,并没有留下子嗣。秦国立刻陷入了诸公子争夺王位的混乱局面,秦武王后支持公子壮,芈八子支持自己的儿子公子芾,双方僵持不下。却最终是远在燕国为人质的嬴稷,被燕、赵两国送回秦国,继位为秦王。
旭哥将结合史料,从当时王位的继承制度和秦国内外各种势力的博弈,来分析秦昭襄王嬴稷继承王位的原因。
谁有资格继承王位
从黄帝开始,国家政权的继承制度经历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夏商父子相承的世袭制,到西周时,全面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可以简要的概括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国君的王后生的长子,哪怕有别的儿子才能出众,也没有资格继承;如果王后生的儿子,在年龄上比别的嫔妃生的儿子年龄小,那也要立王后生的儿子为继承人,这就叫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商朝前期王位传承实行兄终弟及制,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最小的兄弟去世后,王位该传给谁呢,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兄弟的儿子,还是堂兄弟?所以引发了商朝中期激烈的王位争夺战,史称“比九世乱”,是商朝迅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史记·殷本纪》
从商朝后期,又开始实行父死子继的王位传承制度,但也有一个问题,国君一般子嗣众多,诸子势必为了王位,展开激烈的争夺,对于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极为不利,这就叫名分未定,人人以为唾手可得!
而嫡长子继承制完美的解决了王位传承的乱象,在宗法制上嫡子称为大宗,继承国君的权力和地位;其它庶子称为小宗,被分封为诸侯,但在他的封国内,他又是大宗,他的嫡子作为大宗继承他的地位,庶子又被分封为大夫……以此类推,构建起一套稳定的宗法制度,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这就叫名分已定,各安天命。
但是如果君王没有儿子呢?实际上,秦武王死后的秦国,就面临这样的情况。这种时候,就会辅之以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所以,秦武王死后,他的弟弟们都享有合法的王位继承权。
秦惠文王生产力比较强悍,儿子众多,但争夺王位不是谁有资格继承就能继承,还必须要看背后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从当时秦国的政局看,获得秦武王后支持的公子壮,芈八子、樗里疾以及魏冉支持的公子芾,最有希望继承秦国王位。
在一些电视剧中,秦武王遗诏立嬴稷为王,这实际上毫无根据,也不符合常理。一方面是秦武王死的十分突然,很难说,立有遗诏。另一方面,嬴稷能被送去苦寒之地燕国做人质,可见秦武王并不待见嬴稷,就算有遗诏,也不太可能传位给嬴稷。
当然,秦武王死后,嬴稷手里也是握有一张入场券的,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秦昭襄王剧照
谁能决定王位的继承一、秦国国内政治形势
太子之位虽说是国之根本,但从来都是皇族内部事务,所以,从当时秦国内部的形势看,下面几位大人物在新君人选上具有决定性作用。
惠文后,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武王的母亲;
秦武王后,秦武王死后,在继位人选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
公子壮,秦惠文王庶长子,担任秦国庶长之职;
樗里疾,秦惠文王异母弟,秦武王王叔,此时担任右丞相之职;
芈八子,秦惠文王宠妃,嬴稷、赢芾、赢悝的母亲;
魏冉,毕八子的弟弟,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两朝重臣,从史书记载来看,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旭哥再来分析一下,这些大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
芈八子剧照
不管是电视剧《芈月传》,还是《大秦帝国》,都编排出了惠文后和芈八子之间激烈的宫斗戏,但这仅仅是为了博取收视率,也许与事实相去甚远。
司马迁也在《史记》中,对惠文后的记载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秦昭襄王二年,惠文后参与公子壮谋反,被诛杀;另一个版本是惠文后早在秦武王死之前就去世了!
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史记-秦本纪》
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史记-穰侯列传》
旭哥是相信第二个版本的,而且认为在惠文后生前,惠文后和毕八子从来不是政治上的对手。
第一,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唯一嫡子的嬴荡是秦惠文王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虽然芈八子受宠于秦惠文王,并生下三个儿子,但秦惠文王还是将嬴荡很早立为太子。所以,芈八子母子只能依附于惠文后母子,而不是对抗。
第二,假如说,芈八子和惠文后是政治上的对手,那就很难解释的通,秦武王即位后,芈八子的弟弟魏冉,还能手握重权,而没有受到打压,芈八子母子还能在秦武王死后有能量争夺王位。
第三,如果按照《史记-秦本纪》中的说法,为何同为政变参与人,也同为魏人,秦武王后在政变失败后被送回魏国,而惠文后反而被诛杀了呢?这显然有悖常理。
所以,惠文后大概率在秦武王死前,就已经去世了,不可能参与王位争夺战。
惠文后剧照
魏冉是芈八子异父同母的弟弟,自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魏冉从秦惠文王开始,就在朝中任职,到秦武王时,得到进一步重用,虽然很难判断具体任何职,但根据史书记载来看,应该处于核心决策层,具有左右局势的能量。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史记-穰侯列传》
樗里疾,秦孝公的庶子,秦武王的王叔,任右丞相之职,有智囊之称,又是秦国王室重要成员,他的态度至关重要。但他为什么支持芈八子母子,史书没有记载,纵观樗里疾一生,极力主张秦国东出,也就是交好齐楚,打击韩魏,而芈八子是楚人,也许这是樗里疾支持芈八子的重要原因。
争夺王位的另一方是秦武王后和公子壮。母以子为贵,秦武王后没有子嗣,如果让赢芾继位,芈八子必定上位,自己势必失去权势,而公子壮母亲已不在人世,拥立公子壮可以继续保住自己的地位。
公子壮是秦惠文王的庶长子,此时又担任秦国庶长,秦国庶长类似于王族的族长,在旧贵族和王室成员间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在秦献公之前,往往能够决定国君的废立,地位举足轻重。
所以公子壮自身势力就非常强大,再加上秦武王后的支持,一时之间,和芈八子一方形成对峙,双方僵持不下。
打破天平两端力量平衡的哪一根稻草来自何方?
樗里疾剧照
二、赵武灵王的抉择
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君继承人的确定虽说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但也深受周边大国战略态势的影响,甚至一些小诸侯国的太子之位,完全由周边大国决定。
例如,魏襄王魏嗣本在秦国做人质,却被秦国送回魏国,并支持夺取了太子之位,更是在魏襄王六年,秦惠文王直接派人到魏国,立魏公子遬为太子!
各国之所以热衷于参与其它国家的王位争夺战,是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伐战频频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各国之间合纵连横,战略形势瞬息万变,一旦自己支持的人选登上王位,必然在外交上对自己的国家十分有利。
在秦武王去世之时,赵国正是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当政时期,推行胡服骑射,国力大增,雄心勃勃。此时,正在推行北进战略,攻灭中山国,所以要全力防范魏国,如果能在秦国建立一个亲赵的政权,就可以利用秦国有效的牵制魏国。
秦国的王位之争,正好给了赵武灵王这样的机会,秦国公子嬴稷正在燕国做人质,燕国也一直对嬴稷照顾有加,嬴稷继位对燕国也极为有利。所以,赵武灵王和燕昭王一拍即合,护送公子嬴稷回秦国争夺王位,并以武力给秦国施加压力。
此时,秦国国内局势本来僵持不下,但芈八子立即倒向了赵武灵王,转而支持立嬴稷为秦王,因为嬴稷也是芈八子的亲生儿子。就这样,力量的平衡被瞬间大破,嬴稷得以继承秦国王位,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
结语:
秦昭襄王本来远离秦国政治中心,与秦国王位毫无瓜葛,然后,却被各方势力鬼使神差的推向了秦王之位,既是嬴稷的幸运,更是秦国的幸运!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在位期间,文用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将,运用远交近攻的战略,不断对韩、魏、楚发动军事打击,秦国版图急剧扩大。正是在秦昭襄王期间,秦国形成了统一六国的态势,只差秦始皇的临门一脚。
然而,历史的诡危之处就在,赵武灵王扶持了秦昭襄王,而正是秦昭襄王用长平之战,敲响了赵国的丧钟。假如,赵武灵王能够看到这一幕,不知心里作何感想?
秦惠文王赢驷的儿子是谁?其结局如何呢?
本文2023-10-08 21:27: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