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有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
东营民俗的特色
建国前(当时还没有成立东营市,仅指当地的村落),当地百姓多自己纺线织粗布,以青、蓝、白色为主,做成高领袄、褂、袍、大腰肥裆裤等, 有单、夹、棉之分,腰带亦为布腰带。男子上衣多为对襟,女子为右掩襟。年轻女子多穿红绿印花布衣服和撮花布衣服。冬季有外扎腰、扎裤腿的习惯。农民干活时穿自做的浅布鞋、双脸子鞋、牛鼻子鞋等,鞋底是手工纳的多层底,冬季穿棉鞋,闲居时穿“蒲窝儿”(用蒲草或苇穗编织的鞋)。袜为土布白袜或蓝袜,雨天穿满纳帮底的泥袜。秋季戴帽垫,冬春戴风帽、橹帽。年轻女子婚前多扎长辫子,婚后梳纂套网扎簪子。富有者戴耳环、手镯、戒指等, 老年妇女戴“脑带子”帽,前边饰以帽花,小孩戴挽帽或虎头帽。中年男子多戴毡帽头、三大扇帽。
建国后,女子戴首饰之俗渐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绝迹。人们多穿细布衣服,粗布衣渐少,常用布料有卡其布、条绒布。中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穿球鞋、五眼鞋、圆口鞋、解放鞋。年轻女子穿蓝士林布上衣,女干部、女学生多穿列宁服, 着力士鞋、松紧鞋。冬季部分家境较富裕的男女着黄、黑、蓝色棉大衣。男子留分头、平头,戴八路军帽、八角帽。冬季戴解放帽或三大扇帽,围长围巾。中年妇女多留齐耳短发,青年妇女扎两条辫子,围红、绿、黄等色方头巾。老年人的服饰仍沿袭旧俗。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服饰也出现新变化。石油工人多穿蓝色棉布工作服,分单、棉两类,鞋为牛皮工鞋、橡胶雨鞋,配有雨衣。“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多穿军服、戴军帽、着军鞋,上下一身草绿,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70年代末,时兴涤纶、涤棉、毛织品,流行灰、蓝、黑色,服装款式变化不大。男女皆穿塑料底鞋或翻牛皮鞋、布鞋,穿土布袜或线袜者渐少,穿人造纤维袜者渐多,但许多农村家庭主妇仍在新买的纤维袜上缝上一个厚实的粗布袜底,以使袜子耐磨。
东营风俗祭奠
祭奠去世的人,一年要上五次坟,出嫁的女儿带上祭品回娘家上坟,人去世后 ,还要做五齐,扶三,三十五天 ,九十九天,三年。
清明节 俗称寒食节,前两天添坟(就是给祖坟添土)之后,下午上坟,这个节气学校、机关团体有组织的给烈士扫墓、献花圈意表对故人的怀念
六月六 打下新麦子,蒸馍馍,擀面饼上坟祭祖
七月十五 亦称“鬼节”这天下午上坟祭祖
十月一 家家上坟祭祖
还有祭日 就是老人去世的那一天也要上坟
东营风俗过年
喝腊八粥、泡腊八醋预示了过年的信息。腊八粥源于佛教,相传释迦牟尼得到牧女的奶粥后,于腊八“成道”。后来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纪念。腊八粥用小米、江米、红小豆、黄米等熬制。腊八粥之美,全在粥果,有红枣、栗子、核桃仁、花生、桂圆肉等。夜半淘米煮豆、剥壳剔仁,清晨熬好,合家聚食,馈送近邻。这天还要泡“腊八醋”:将洁白肥大的蒜瓣儿浸在贮醋的小坛里,封固,以备过年蘸饺子用。从腊八到除夕的二十多天,蒜味融进醋里,使酸辣味道适中。用腊八醋蘸热水饺,蒜香喷鼻,诱人食欲。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次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严格讲,过年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但实际上,从农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开始,民间即已充满了浓郁的“年味”,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过完。
腊月二十三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农村各家各户就开始筹备年货了。在东营区、利津、广饶一带,自古以来有腊月二十三祭灶辞灶的风俗。此外,在二十三前后这几天,各家各户还要来一个大扫除,东营区一带都叫“扫(音抄)屋”,扫屋的时候要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把屋里旮旮旯旯全都扫个遍,干干净净迎新年。
东营各个地方都有家家户户备年货,动手做面食的习俗,因为面食的种类比较多,所以花费的时间较长,一般有类似寿桃的馍馍、花卷、绿豆包,还有的做年糕。然后,各家各户便张罗着动手炸鱼、炸肉、炸丸子、炸藕合之类的东西。
腊八过后,家家户户开始洒扫庭院,置办新衣,准备年货,在喜庆气氛中忙碌着,人称“忙年”。至春节前两三天最为繁忙,家家户户添置新碗筷;赶年集(春节前最后一个集市,最为繁华热闹),买肉、买鱼、买鞭炮、买年画;备办食品,蒸年糕、蒸馒头、炸丸子、剁馅子(饺子馅)。期间,民间所有借贷各作归还,旧时穷人多出走躲债,过年如过关,故春节又有“年关”之称。腊月二十九,忙年进入高潮,一边煮肉炸鱼,一边给亲友送年礼,贴年画,贴对联,民间有“腊月二十九,家家贴道酉(对联)的俗语。”
过年期间,东营各地还有些禁规,腊月二十五是不许打扫屋子的,因为一直流传这一天是屋的生日,不能随便打扫,不过,现在这些只是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年不是过去的年,但年仍然是中国年……
腊月三十,即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有时是二十九),人们洒扫庭院,贮满水缸,备足柴草,挂家谱,摆香案,并上香火。
大年三十上午,人们开始在堂屋当门挂起家谱,并摆供祭神,供奉祖先,供品包括鱼肉瓜果之类,如果条件允许,还要亲自上坟烧纸,以求得先人保佑。下午则开始张贴年画和春联,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风雅者如“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腊梅无字诗”、“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扑面不寒”等等,经商之家则大抵会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像“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之类的春联,所反映出的无不是吾乡百姓一年里最为素朴的愿望。这些春联多为家人自娱自乐而写,有时也会请人代笔,所以,在那些喜欢书法者的门前,求字者亦常常因此而络绎不绝。不过,这种情形在近年业已渐趋式微,大概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太快了吧,快到连写春联的功夫也不复有,于是,家家的门边都换上了从市场上买来的、统一的春联。
下午家家户户包饺子。傍晚,饺子出锅后,各家男子到墓地上坟(也有的请老爷老嬷),请祖先回家过年。然后全家人放鞭炮,吃饺子。太阳西下,利津一带人家开始“叫明”。各家在大门口或巷首点燃芝麻秸或谷草,全家围站在火旁。老人一边拨火一边“明啊!明啊!”地叫着。当火着的最旺时,每人引着一把谷草,口中不断念着“大葫芦头,小葫芦头,银子钱往家流”、“黑小子,白小子都上俺家里来穿袄子”等语往家跑,把火把放在灶门后,再上好“拦门棍”,企盼金银财宝不往外流,在新的一年里吃穿有望。入夜即开始守岁,忌说不吉利话,男家长多坐于“家堂”(祖先的灵位)旁上香、供茶、饮酒,以示同逝去的祖先过年;女子多在包饺子、讲故事、说笑话;青年男女也有打纸牌、做小游戏、喝酒吃糖果的;全家团团圆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除夕夜看电视,尤其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人们守岁时的主要内容。
除夕就是人们说的年三十,东营不同的地方,时间上稍有差异,但都是在这一天,年长的长辈领着家里的老老少少,带着蒸好的各式各样的面食、酒以及鞭炮来到祖宗的坟前,通过这种方式向过世的祖辈提前拜年,告祭他们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接下来,一家人开始准备年夜饭守岁,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各户在院子里燃放鞭炮。不过,东营有些县区农村仍沿用旧俗,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意思是说,要想发大财者,鞭炮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所以新年钟声敲响时的鞭炮,前后持续约半个小时。
广饶花官、陈官一带有一习俗,各家吃完年夜饭走出家门,在自家门口燃起火堆,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团聚,祈福,孩子们放爆竹,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一活动大约持续一个小时。
垦利一带的鲁西南移民中至今仍保持着故乡的风俗。从除夕之夜开始,过年逐渐进入高潮,这时,每家门前都会横置一条长长的“拦门棍”,一方面防止鬼怪进院,另一方面要把财源运气拦在家中。锅中要放上两个馒头,用以“压锅”,以求全年都有饭吃。正月初一,邻里之间要攀比谁家起得最早,因为起得越早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过得越好,所以天尚未明,相互拜年的人们就会纷至沓来,主人则会拿出家中最好的糖果和香烟迎接客人的到来。拜年首先要拜老人,但这时要问的却并非平时的客套话,而是要问:“老人家起得早吗?吃了几碗饺子?”老人就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自己起得很早、吃得很多,以示身体很硬朗之意。
鲁西南移民中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紧抱住椿树,同时唱“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俺长长了穿衣裳”。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夜交子时新年到,男家长“发纸马”,民间有“发纸马”越早越吉利、吃饺子越多越健康的说法,有的不到半夜就“发纸马”,叫“抢年过”。女家长煮饺子,儿孙放爆竹,全家在神龛前烧纸进香,叩拜“家堂”,然后共进年夜饭。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 [Page]
黎明前,各家煮饺子,放鞭炮,家庭主妇发钱粮祈祷一年的平安富足。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哪一种,大家都衷心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关羽——最神秘的英雄:关公满脸油彩;关羽,有很多玄机。
三国志年,没有记载关羽的长辈和妻子。事实上,他的父亲、祖父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有关氏家谱的名字;年,关羽之死被写成迷信宿命论。事实上,他的死与刘备的战略失误有关。还有关公第一葬地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内容。
关羽身世之谜
关羽的生平事迹,史书上一直没有搞清楚。说:“关羽,字云龙,神仙,河东桀人。”只有一句话,吝惜你的笔。
这个“解州”指的是“解州”,古代称梁杰。它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南15公里处。现在是一个拥有“解州关帝庙”的镇,占地面积是洛阳关林的5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没有关羽的长辈和妻子的记载。直到清初康熙年间,解州地方官王率人修复古井时,挖出了关甲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及其父、生卒年月等字样。信息更详细。
这位地方官员很细心,相应地写了三国演义。根据墓砖上的文字记载,关家其实是一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受审,字问。汉永元二年,庚寅出生并居住在解州长平村。这个人很会断字,经常教儿子0755到79000。关羽的父亲叫关彝,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性孝顺,经过我父亲的审判,在墓旁建屋悼念了三年,关羽生于颜夕第三年庚子年六月二十四日。待羽儿长大后,娶胡之妻,生一子。”不过关羽到底有几个儿子,现在还不清楚。
年,提到了关羽的儿子关平、关兴,没有提到第三子关索。因此,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与此无关。三国志关羽传年的关平被写成关羽的养子,说关平本来就是关定的儿子。因为关定很欣赏关羽,就把关羽收为义子。
按照这种说法,关羽只有一个亲生儿子,关兴。是这样吗?
学者们争议很大,一直没有定论。几年前,家住许昌的关羽第59代孙关之杰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关公网”。他说:今天襄城县的关氏宗族中,有清同治八年的三国志元,上载为在汉寿亭生三子。
香港关侯祖墓碑记也发布消息称“河南省邓州市沟林镇官刘村发现一份春秋,详细记载了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后裔从山西迁居邓州的历史。
报道称,该家谱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至今已有六十年历史。这家谱上记载得很清楚:“汉寿亭侯钰生三子。”也就是说,关平、关兴、关索都是关羽的儿子。
当然,这个最新的发现还没有得到专家的验证,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关羽的家世和他的身世。
关公战败与死亡之谜
关的死是一个谜。
想象一下关公这样的大英雄:颜良、文丑、温酒华雄,还有他自己的勇气;五关斩六将,独骑千里,七军被淹,令人瞩目。你怎么会输在吴栋无名小卒马忠手里?马忠哲,一个年轻的战士,是潘璋的部将,上面有梦露、张昭等各级领导。他怎么会在麦城之战中伏击关羽?
现在有一种说法:关羽不是死在马忠手里,也不是死在梦露的计谋里,而是死在自己手里,因为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派援军。
我们知道三国蜀国是刘备建立的,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是这个政权的支撑点。蜀汉的建立以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为标志
然而此时刘备却作出了一个可疑的策略:调动关羽镇守荆州的团北上攻打曹操,而不派其他蜀兵协助关羽北上。于是,58岁的关将军只身深入,与于禁、曹仁、在曹军中激战近三个月。虽然打败了于禁,淹了七军,斩了庞德,但还是被曹仁堵在了襄阳城下。粮草被烧,兵士疲惫,他不能破城。
不幸的是,吴栋将军梦露趁机出兵,攻占了关羽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荆州。接着,关埠被曹、吴两军包围,全军覆没,关羽父子被杀。唉!从关羽出兵到北伐战死,用了四个多月。他奋力抗争,却始终没有得到友军的支援。尚勇的刘峰、孟达没来支持他,张飞、赵云、马超等部门也没动。刘备和诸葛亮期间没有发过一次“中央电报”,没有一次对前线战士的奖励和慰问。当我们读到三国志关羽传,从第七十三章的三国演义到第七十七章的关氏家谱,在这么长的篇幅里,我们只看到了关公兵团在那里硬拼,却没有整个蜀汉“国军”的踪影。刘备和孔明不管关羽的老去,让他一个人去幽深,活活累死!
你怎么能这样打架!这是谁的战略规划?而大公报作者一味的“尊刘、贬曹”,对刘备的过错只字不提,却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几次死后出现的无聊之事。人死亡!再出现,再做梦,再眨眼有什么用?
那么,刘备和孔明安排关羽进攻樊城,然后让关羽自己拿主意的意图是什么呢?为什么让关羽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读的是关氏家谱,所以真的不懂!只能这样理解:关羽平日里不听孔明的话。孔明想给关羽一个教训,所以他坐在山上看老虎打架,让他翻来覆去,结果毁了关公的一生。
关是刘备和诸葛亮的牺牲品吗?这是一个谜。
关葬地之谜
1996年6月,偃师学者康、合著了三国演义一书。书中中专有一章: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开篇写道:“官庄,位于店庄乡东北洛河南岸,紧邻207国道,因建在关帝墓旁的村庄而得名。”
但官庄村并没有姓关的人家,只是当地人说:这里曾有过一次大葬,名为关帝陵,还有一座更大的关帝庙。墓前立有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竖立的石碑,高六尺,厚六寸。碑文写道:“关帝墓,王将军,武后安,汉寿亭。"
佃户们认为,官庄村才是关公人头的真正埋葬地。原因:关羽被吴栋杀死后,吴栋害怕刘备报复,把关羽的头送给了曹操。曹操识破了吴栋的诡计,把他的头放在檀香木上,埋在洛阳南门外。
佃户们强调,三国时曹魏的都城洛阳并不是现在的洛阳城,而是在洛阳和偃师市的交界处,也就是被国家定为一级保护单位的汉魏故城。官村位于汉魏故城东南一里处,史书上所说的“洛阳城南门外”,与史实相符。
经过询问,我知道现在的官庄村,本名潘岙村,迁到关帝阜西。村里没有姓,却因为关帝墓改名为关庄。这里的关帝墓由一个墓和一个土石村组成。土石村是关羽的墓地,有30亩大小,圆锥形,高15米,四周堆着沙子,有围墙。
石寨村往南100米,20亩大小,馒头形,为陪葬迷惑盗墓贼。这里原来的墓碑在1955年秋被淹,急需大量的石头防洪。农民不明白这个纪念碑的价值,就把它扔进了洛河里
1979年雨季,关帝墓坍塌,洛阳考古队组织发掘。墓室的石门半掩着,旁边有一具完整的骨架。考古学家说:宝藏被盗后,上面的人把他们的同伴埋在了下面,目的是把它们都据为己有。虽然墓葬被盗,但出土了许多文物:大量的双铢硬币、陶猪和羊等。都是汉代的文物。最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个人类头骨!关大叫,这不是关羽的头。这是什么?
于是有人以“典庄”为笔名在网上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发表文章,呼吁人们关注这里的关帝陵。在文章中,作者声称他见过这个墓,规模非常大,入口朝西,墓道长达30米。两扇石门,每扇重一千磅。他说墓门正面刻着一个巨大的虎头牌,表明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背面雕刻人物、鸟兽,造型精美,水洗后再看,形象逼真。
明代,关羽被封,关帝庙大修,关羽被尊为神。据管庄老人说,原来是管庄村的郝太监,当时人缘很好,嘉靖皇帝让他回老家修关帝庙。但他自私,怕庙建在官庄村,信徒进香拜佛时会成为村里的大负担。于是,以权谋私,移花接木,现在洛阳以南20里的鲍将军陵园,已建成“关林”。历史的错案是郝太监造成的!壮族人很不满意,代代相传,都骂郝太监。
村里有老人说,偃师市洛阳东关附近有个白酒村。关羽头经过此地时,因天气炎热,怕有异味,便用酒将其雾化,故名此村。
林管理处说:学历史是最实证的。在三国演义年,没有关于关公头部埋葬地点的记录。人们说曹操以王子的身份把关公的头埋在了洛阳南门外。这是三国第77章的一句话——。这已经很清楚了:洛阳地名探源作者罗贯中接着,曹操以太子之礼,将关公的人头埋在洛阳南门外。这不就是今天关林的位置吗?
关林管理处表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正统,皇室认可的才是正统,而民间传说和野史,没有得到证实,不足以支撑。自明朝以来,洛阳关林号早已闻名天下,这里就是关公的葬身之地!所以可以搭配“关林”二字。所有的皇帝都派官员到洛阳祭奠关公,他们都在关林开始活动,但他们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任何祭祀。
我的家乡蓬莱位于胶东半岛,黄海和渤海交界处。这里濒临大海,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自古就被成为人间仙境。这里不但有着八仙过海的传说,还有各种有趣的民俗。
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了。过小年又叫“辞灶”要祭灶神。这天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过后就开始除尘,蒸饽饽、做年糕、炸丸子、做“团圆饼”和“圣虫”等面食。据说小年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所以做的饽饽味道很特别,最香最好吃。
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面鱼、寿桃等面食,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年前要蒸许多特大号的“大饽饽”,大的有两三斤重,用红色的颜料来装饰,正月里作为主食招待客人。蒸馒头时,开口的馒头,要说馒头笑了。还有就是用剪子把揉好的面团剪成小刺猬、小燕子、小猪等各种形状,蒸出来之后,用颜料画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塑。通常除了大馒头之外,面鱼和“圣虫”做的最多,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装饰呢。
“圣虫”谐音“剩虫”,又被叫做“神虫”。 “圣虫”的`前身被认为是龙,用面团来做“圣虫”祈求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希望家中能够粮食满仓。先将面团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长条,粗头朝上作头,细的一端绕着头盘成两圈,然后用剪刀剪出“圣虫”的嘴,把一枚硬币放进“圣虫”嘴里,接着剪出神虫身上的鳞片,最后便是用绿豆安“圣虫”的眼睛。做好的“小圣虫”要一对一对地分别放在面缸、米缸、菜盆、冰箱里,意味着来年米缸、面缸不招虫子,寓意天天有菜吃。面鱼通常用木头模子做出来,蒸好后用颜料画好眼睛和鳞片。放置在窗台、柜头,意味着年年有余。
家有女儿的人家要做团圆饼,也叫“太阳饼”,形状像太阳花,层层叠叠做成太阳状,每一层都涂上蜂蜜、芝麻,外围折成盘叠交错的花瓣状,上面用刀刻上棱形花纹,再用红枣镶嵌。大年初三姑娘回娘家时,除了要吃初一早上的饺子之外,临走还要带走一块团圆饼,意味着幸福团圆,生活甜蜜。
腊月三十这天,除了贴春联挂灯笼,主要就是包水饺了。这天要准备两顿饭的水饺。晚上一般是白菜水饺,寓意发财。初一早上的饺子里更热闹了,有些水饺里包有钱(硬币)、红枣、鱼、豆腐、花生仁、糖块等,有各种含义呢: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会发财,有钱花;糖意味着甜甜蜜蜜;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豆腐寓意有福气。。。。。。吃到者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吉利、如意。为了吃到更多的好东西,这天早上,大家吃的比往常都要多。
正月初一凌晨三四点钟要起来拜年,拜年是按照辈分拜,到辈分比自家大的人家里,男的还要对着家谱磕头,然后到桌子上喝几杯。晚辈拜年,收红包,放鞭炮,各家各户灯火通明,路上只听见相互问候的拜年声,这时年味是最浓的了。
初二开始,便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了。正月里,有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各种表演队走村串户进行表演,可热闹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过十五”。正月十二、三,家家户户皆用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根茎做成许多小油灯,中间挖空,里面倒进融化的蜡油,用棉花做灯芯。十五傍晚送到坟前、祠堂点燃,称为“送灯”。傍晚,房间、院内各角落、门两侧、马厩、猪圈、厕所、锅底洞都点上油灯。这天早饭吃糕、元宵,晚饭吃水饺,饭前开始放烟火炮竹。晚上小孩都要放“点门”、小烟花,奶奶说这天放“点门”,以后眼睛不疼,有好兆头。
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辰,也是蓬莱阁庙会,好多景区免费游玩。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有俚俗戏剧和大秧歌。人们给天后娘娘进香后,便与亲朋好友在天后宫前看戏看秧歌,趁兴游览蓬莱阁及其附近名胜,直至尽兴而还。这天过后,年味就渐渐褪去。
闽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海南岛。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台湾话、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而说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的居民,彼此之间完全不能通话。
闽南 - 文化渊源
文化交融形成传统
闽南
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除了外观上的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清水砖或出砖入石的外墙面具有显著的闽南古建筑特色外,这种骑楼建筑正是源自于泉州华人华侨侨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传统地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外,泉州还有“南音”、“南戏”、“南管”,被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引以为“乡音”。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它正是经由泉州流传到厦门、台湾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泉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南音社团组织。
近年来,泉州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海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今年已是第五届。文化节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许多侨胞特意赶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仓官影里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在游行的花灯、彩车中,不少东南亚侨胞献演的节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泉州与东南亚地区在民间信仰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王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宋元时期产生的妈祖信仰通过数次移民在海峡两岸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妈祖信仰圈,泉州天后宫妈祖宫庙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的侨胞前来进香。从福建传播至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就有数百座。
文化交流升华两岸情缘
闽南
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州的约占40%;漳州现有台胞4100多人、台属14万人。漳州自古就与台湾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年来,漳州市以此为基础积极深入开展与台湾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增进两岸民众的认同感。
据介绍,漳州自明清时期至少有98个姓氏迁移到台湾,他们对台湾的开发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开史料,赴台的漳州名人数不胜数:海澄人颜思齐拉开了台湾大规模开发的序幕,被尊称为“开台王”;漳浦人蓝鼎元提出了许多有效治理台湾的策略措施,是历史上涉台文献最多的学者,被称为“筹台宗匠”;角美人林平侯为开发台北平原做出贡献,他热心台湾公益事业,成为台北著名的“板桥林家”;此外还有“台湾美术开山祖”的诏安人谢琯樵,为抗击外来侵略、满门忠烈的平和“雾峰林家”以及文学大师林语堂等。
几百年来,漳州人片帆渡海,筚路蓝缕,不仅为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同时也把闽南文化和民间信仰带到台湾并广为传播。现在台湾与漳州有一样的社会生活实际:一样的民居、一样的饮食、一样的风俗、一样的闽南话。
闽南
陈元光是唐代开发漳州的重要人物,对漳州建府、传播中原文化起到重大影响,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目前台湾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庙已超过300座。中华台商服务总会会长廖正豪先生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把‘开漳圣王’奉为保护神。”
借助丰富的对台资源,近年来漳州市以打造“开漳圣王文化”品牌为龙头,带动云霄和漳浦威惠庙、龙海白礁慈济宫、芗城武庙、孔庙、南山寺、东山关帝庙、平和三平寺等宫庙,着力做大漳州对台民间信仰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加深漳台民众亲情的一条重要精神纽带。2005年11月15日,漳州古武庙关帝神像及镇庙文物——关公大刀在“漳州武庙宗教交流团”一行6人的护送下应邀赴台湾展出。此后,这尊神像进行环岛巡视,备受尊敬,香火旺盛,全岛有100多座宫庙迎请恭奉。当地媒体称,这次帝君巡台盛况空前,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最难割舍的是亲情。漳州加大“开漳圣王”等文化的研究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台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如今每年都有数万台胞回漳寻根谒祖,或续修家谱。
闽南 - 习俗
许多研究华人文化的海外学者,在经过探索和思考之后,往往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最终移向闽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的注目度相当高。在日本学术界,但凡研究中华文化、汉文化、海外华人华侨等诸问题的学者,在从事台湾、香港研究之后,当学术氛围允许他们进入这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闽南文化研究。
普渡
闽南
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在大门口祭普渡公两项内容。现在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渡。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渡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的XP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
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闽南嫁妆
闽南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
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现在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现在,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闽南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
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MAO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闽南 - 闽南话
闽南
但由于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其他受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以下介绍通行闽南语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南语有很多音节是普通话里没有的。所以无法用普通话的字来为闽南话注音,要学习闽南话就要学习闽南话的注音方法。这就像我们学习普通话要先学习汉语拼音一样。下面的网页是台湾的发音,和大陆差别非常小,用鼠标点击该音节就会有发音。
闽南话的声调在不同县市区别很大。目前比较占优势的是厦门话的声调。台湾岛上大部分人的闽南话的声调也与厦门话一致。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我们平时一般按这个顺序,分别叫做第1声、第2声、……、第8声。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漳州语”的基础。
闽南语在台湾的传播与河洛话的形成
闽南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泉州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雍干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可以从现在的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战后国共发生内战,国民党政府战败,带著大批军队和难民“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
闽南
一、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 - 闽南方言
闽南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人。
闽南 - 饮食文化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漳州饮食
闽南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漳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道地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闽南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闽南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
泉州饮食
闽南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
闽南
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闽南 - 旅游
漳州三平寺
闽南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义中大师创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後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义中大师,在闽南一带和海外乡亲中称为“三平祖师公”,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土楼
闽南
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永定、南靖和华安的土楼已闻名遐迩,但闽南一带各式各样的土楼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闽南的土楼民居,是人类建筑文化的宏篇杰作,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南靖土楼,是南靖劳动人民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学者吧为观止;它的建筑风格、民情风俗、文化内涵,使社会学家慨叹。
南靖县共有土楼15000多座,其中较为特色三层以上的圆形古土楼有386座、方型古士楼有1751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曲尺形、交椅形、围裙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马蹄形等,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度不凡。
闽南
一座土楼就是一件神奇的建筑精品;一座土楼就是一方浓缩的民俗文化;一座土楼就是一域民众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土堡式”民居:在安溪县感德镇芦地村有一座200多年前的“土堡式”古民居,其建筑风格与土楼相似。土堡原为吴姓人氏的居家。墙基2米多高,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四周墙壁坚硬无比,易守难攻,这种设计也是用于防御土匪。
巽来庄土楼:巽来庄土楼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村。相传是清朝永春有名的林姓盐官所建,在其周围还建有古厝10幢,分别为其10个儿子所有,是永春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巽来庄土楼,外方内圆,外围是高7米的城墙,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围墙内是较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闽北与闽南的建筑风格在此融合。
小小“枪楼”:现在,闽南乡下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各式小土楼。有的在古厝的一侧,叫“枪楼”,或独立一座,或与下落相连,都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的。人们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竹片)建成单屋,有小窗子作为望口,还有斜的枪孔。
东营市有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
本文2023-09-22 03:08: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