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学习佛法
世界著名的净空老法师曾经说过:“解决21世纪问题唯有大乘佛法与儒家学说”,又说:“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那该如何有效系统地学习佛法呢?
工具/原料
《弟子规》
《楞严经》
《无量寿经》
方法/步骤
1
学佛之前应该先学会做人,人都还没有做好怎么能学佛呢?就像读书一样,先从小学学起,然后才中学,大学,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把基础打好,推存从《弟子规》入门,里面有讲许多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兄弟互爱,等等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能将《弟子规》做到,是一个道德很好的人。
2
三皈依
三皈依是踏入佛门第一步。 有了三皈依才是正是成为无量无边的佛弟子之一。
3
学习戒律两年
佛陀快要入灭度时,阿难问佛:“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时,以何为师”佛陀回答阿难说:“以戒为师”。所以戒律很重要,如果人人都守好五戒,这个世界会变得吉祥安宁。
4
学习《楞严经》
《楞严经》是正法眼藏,教人如何分辨正法与邪法,以及五十种阴魔。
5
学习《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是最圆满的一部佛经,这部佛经度过很多人。
以上佛法学习先后次序,是听法师讲经然后做参考,希望能带给佛学界的师兄有帮助。
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
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
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亦感到阡陌纵横,难觅正道。
其实,修行佛法不应当有那么多的神秘色彩,而应当力求简明易行。就是说,既要让人们容易理解,容易操作,又要能确保不偏离佛法之正道。这就需要适当地概括和提炼了。
佛教有“显”、“密”之分。显教以诵读经文、阐释教义为主;密教以诵持咒语为主。至于禅宗,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创的另一种形式,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性”,以参禅悟道为主。
其中,除了密教具有较为浓厚的神秘色彩,其余都不该有什么神秘色彩。因为,就本质而言,所谓佛教,乃是佛的教诲,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宗教。既然是佛的教诲,也就是一种教育,有什么神秘可言呢?
那么,佛法的修行怎样才能既简明易行又不偏离正道呢?这就正如沈善登居士所言:“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就是说,要遵循佛法的原理去正确对待世俗社会的各种事物,同时要在妥善处理各种世俗事务的过程中去印证佛法的原理。
沈居士这两句话,本是专就净土宗而言的,但对于所有佛教修行者同样是适用的。因为任何修行者都不可 能完全脱离世俗社会,哪怕你出家为僧,仍然免不了接触世俗社会的人和事,以及世俗社会所提供的生活资料。这样,就不能不涉及对待世俗社会人和事物的问题。 如何对待呢?只有两种选择:或者遵循佛法;或者违背佛法。显然只有前者才是真修行,而后者则是假修行。因此,能否“不离佛法行世法”便成了检验真假修行的 “试金石”。再说,佛法强调普度众生、破迷开悟,倘若你对众生的疾苦不闻不问,对面临的世俗事务不能妥善处理,又如何去证得佛法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 佛法的的圆融无碍?因此,唯有在“不废世法”的情况下能够“证得佛法”,才是真正的证佛法。不然的话,如果不能在处理世俗事务方面印证佛法,就算把全部佛 经倒背如流,也只是“挂在嘴上的佛法”而已。
以下,就让我们以“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为核心,展开论述佛法的修行观。
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统称“世出世法”。“世间法”主要讲今生今世如何做人的道理。“出世间法”主要讲今生以后如何安排的道理。所以,佛法可谓最广意义的教育学,既不是简单罗列的信条,更不是什么“迷信”。
佛法的根本目标是“超凡入圣”。所谓“圣”,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圣人。所谓“出世间法”,就是“超凡入圣”之道。
佛法的圣界,包括“阿罗汉”(简称“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佛教对于“罗汉”、 “辟支佛”的界定是“自觉”,即自己彻底觉悟;对于“菩萨”的界定是“自觉觉他”,即不仅自己彻底觉悟而且要教导众生彻底觉悟;对于“佛”的界定是“自觉 觉他觉行圆满”,即不仅自己彻底觉悟,教导众生彻底觉悟,而且在觉行方面达到了圆融无碍的最高境界。其中,“罗汉”与“辟支佛”是小乘佛教的最高境界,即 只求自度、不求度人者的最高境界;“菩萨”与“佛”则是大乘佛教的最高境界,即不仅自度而且普度众生者的最高境界。究竟意义的佛教,是指大乘佛教。
佛法认为,每个人乃至所有众生都可以成佛,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只是本具的佛性被染污、被埋没了,所以总是在“六道”之中生生灭灭而未能成佛。只要通过修行,拂去尘垢,不受业染,使本具的佛性重新显现,便能够成佛。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明心见性。”
什么是佛性?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宇宙本原之性,也就是同宇宙本原一样,如如不动又炽然变现,炽然变现又如如不动。
佛法浩如烟海,把握不住其中的精髓,便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一旦弄错了方向,学佛就变成了学魔,是必须慎之又慎的!
佛法的精髓究竟何在?一言以蔽之,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就是不住于相。这就要领悟到,一切表象都只是本质的显化,而并非本质。正如禅宗六祖惠能 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我们不应当为虚假的表象所迷惑,以至贪恋于表象、执着于表象。只要不贪恋于表象,不执着于表象,便能不受染污,这就 叫“无住”,也就是“寂”。
“生心”,就是生发“普度众生”的大愿心。这就要领悟到,尽管一切表象均非本质,但所有表象又都蕴 含着本质,正所谓“其相虽幻,其性皆真。”因此,我们不能抛开表象去寻找本质,而应当透过表象去把握本质。领悟了“众生之相虽妄,众生之性皆真”,就应当 全力以赴地诱导众生破迷开悟,舍妄求真,脱离苦海,超凡入圣。这就叫“生心”,也就是“照”。
有一点值得注意:“愿”与“求”不是一回事。要发大愿,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贪求;一有贪求,便生执 着,也就住相了。这就是说,既要全力以赴地普度众生,又不能贪求任何果报,甚至连自己与众生都不应加以区分,就跟没有作过任何努力一样地淡泊于心、无萦于 怀。《金刚经》有言:“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菩萨作了那么多的福德,仍然不能自满,不能有丝毫贪求之心,我们这些修行人所作的福德 (奉献)少得可怜,就更不值得自满,更不应该怀抱贪心了。
可见,既要“无住”又要“生心”,既要“生心”又要“无住”,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宇宙本原之性,也就是佛性。
佛的境界实在是太高太高了,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不断的“渐修”与“顿悟”过程中逐步达到。
“渐修”,就是持之以恒、不辍不止的修行。“顿悟”,就是豁然开朗、突然而至的觉悟。有的人是通过 “渐修”而得以“顿悟”,有的人是由于“顿悟”而付诸“渐修”。必须注意,所谓“顿悟”,尽管是突然开悟,但绝不等于彻底觉悟,而只是一定程度的觉悟。就 是说,最初的觉悟只是明白了一个躬行正道的方向,而认清方向并不等于达到了目的地。因此,认清方向之后还须沿着正道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一步步地前进,就 是“渐修”。只有在长期不断的修而悟、悟而修的往复过程中,才能最终达到佛的境界。
作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去游览名山,最初只是来到山口,知道了上山的道路(可谓一悟);顺着山道往上 走了一段路之后,可能见到一处风韵别致的山景(又可谓一悟);见到别致的山景之后,仍须继续前行;又走一段路之后,可能又见到一处新奇的山景(又是一 悟);见到新奇的山景之后,还是要继续前行;如此前行而观景(修而悟)、观景又前行(悟而修),直到把山路走尽,才能达到风光无限的绝顶。可见,认错了路 (不悟),不行;认准了路而不向前走(不修),不行;走一段停下了,也不行。尽管每走一段路都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收获,但要想达到绝顶,则必须走完全 程。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仅仅是指领悟了成佛之道而已,绝不是已经成佛。这样的人,由大迷而大悟,可能决心特别大,进步特别快,但同样有个悟而修、修而悟的过程。
正因为佛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佛法有“究竟门”与“方便门”之说。
所谓“究竟门”,就是登堂入室、超凡入圣的究竟彻底之门,主要指“出世间法”。
所谓“方便门”,就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便进入之门,主要指“世间法”。
“出世间法”讲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净无垢,一切平等(所以“究竟门”又称“平等门”)。
“世间法”讲有善有恶,有是有非,有净有垢,严格区别。
“出世间法”与“世间法”、“究竟门”与“方便门”,两者看起来截然相反,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个问题,不仅佛门之外的人无法理解,就连佛门之中的人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全然颠倒了是非。因此,这是一个关系到学佛还是学魔的重大原则问题。
“出世间法”之所以叫“出世间法”,就因为这是超越世俗,从宇宙之宏观来讲的道理,也就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不能用世俗的心胸去包容。
从宇宙的宏观看,连一切天体的成、住、坏、空,都只是整个宇宙演化链的一个个链环。既然都是链环,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就一个个具体的天体而言,有成、住、坏、空的区别;可是就整个宇宙的宏观而言,哪有什么成、住、坏、空的区别?
如果机械地看问题,既然连天体的成毁都没有区别、不必计较,那么,我们在这里做学问、论是非、关注社会、忧虑生态……岂不全都毫无意义了吗?所以,从宇宙的宏观看问题与从世俗的立场看问题,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为什么“无善无恶”?例如太阳,它照得万物生息繁衍,但并非有意行善;它晒得大地七窍生烟,但也非 存心作恶;你赞美它也好,诅咒它也好,它都同样给你阳光。它只是按自然的规律运行演化而已,有什么善恶?既然无所谓善恶,也就无所谓是非。例如太阳的所作 所为,你说它哪件事作得对哪件事作得不对呢?
为什么“无净无垢”?因为一切物体都不过是物质的组合形态,有什么脏不脏呢?人的粪便可谓再脏不过 了吧,狗不是照样拿它当食物吗?庄稼不是照样靠它作营养吗?人类不是也同样以粪便滋长的蔬菜、五谷作食品吗?可见,从究竟的道理看,是无净无垢的,而从日 常的生活看,则是有净有垢的。人类认为很脏的东西,在自然演化中是无所谓脏不脏的。
前面第一章第二个专题谈到佛法“八不”(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之说。从世俗的 常理看,不一则异,不异则一;不断则常,不常则断;不去则来,不来则去;不生则灭,不灭则生;这“八不”之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立的。但从宇宙本原之性来 看,这“八不”之说则是义理圆融的——万事万物各不相同,故谓“不一”,但万事万物本原无二,故谓“不异”;宇宙本原具有波的性质,故谓“不断”,宇宙本 原又具有粒子的性质,故谓“不常”;宇宙的本原与其每一部分全息对应,故谓“不去不来”(无所谓去来);宇宙本原遍宇不虚,亘古不绝,不增不减,故谓“不 生不灭”。
其实,就连我们世俗社会中也是不乏此例的。例如就人的感觉而言,大地是不动的;但实际上,地球既在 自转也在公转,而且随着太阳在银河系中运转,是飞速运行的。又如,在一般人看来,光线是绝对直的直线;但天文学家发现,光线也是会发生弯曲的。再如,在形 式逻辑中,“A是A”(同一律)是最重要的定律;可是在辩证逻辑中,则认为“A既是A又不是A”。还有,在欧基里德几何学中,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 180°;可是在非欧基里德几何学中,三角形三内角和可以大于180°。还有,一般说来,“缘木求鱼”是很荒谬的;但非洲有一种鱼却会爬树,你要捉这种鱼 不是也要上树吗?还有,一般说来,“南辕北辙”是绝对达不到目的地的;但若有人沿着地球经线一直走下去,越过南极和北极,岂不是往南走也能到达北方的目的 地吗……在所有这些例子中,究竟谁是谁非呢?可以说都对,关键在于看你是就哪个领域、何种意义而言的。
所以,“出世间法”讲无善无恶、无净无垢、无乐无苦、无生无灭,是从宇宙之宏观、究竟之意义而言 的。在佛的境界,超越了一切时空,消除了一切差异,故而“是法平等”(一切事物都本原无二,故而平等无异),就连“法”与“非法”都是毫无区别的。四川新 都宝光寺一副对联的上联写道:“世外法,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这就是说,“法”与“非法”本无区别,因而所谓“非法”也同样是“法”。但须注意, 这是就圣界而言的,不是就尘世而言的,绝对不能混为一谈。不然的话,你若去干了非法的事,遭到法律的追究,却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道:“法无定法,非法法 也。”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佛法认为,大千世界若一微尘,一微尘含大千世界;无量劫若一刹那,一刹那等无量劫;自身与他人没有 区别,佛与众生佛性平等……既然一切差异都消除了,哪还有什么善恶、净垢、苦乐、生灭之别?这就是“出世间法”的奥义。但如此深奥之义,世俗之人是难于领 悟的,只有修行到很高的境界才能彻底领悟。
“出世间法”是佛法的根本道理,可谓“绝对真理”,但这么深奥的道理又非初初修行之人所能领悟,那 又如何指导初学者修行呢?基于这个原因,佛法在“出世间法”之外,又有一套“世间法”,即在“究竟门”外又开了“方便门”,让人们从“方便门”进来修行, 然后由“究竟门”升堂入室。这一点,如果弄不清楚,是很容易出大偏差的。
佛教的圣境,有如一座瑰丽的殿堂,“究竟门”只有一个,“方便门”则有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指的就是“方便门”。
为何要开那么多“方便门”?就是为了让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人都容易进入。世俗社会的人是千差万别 的,职业不同,地位不同,贫富不同,品质不同,爱好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知识层次也不同。所谓“方便门”,就是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 育,可以说,从“学前班”到“博士后”都应有尽有,因而是多多益善的。
开设“方便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世人便于进去修行,等修到一定的程度,再由“究竟门”进入圣境之殿堂继续深造。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四点。
第一,“方便门”相当于佛法的基础教育,目的还在于让世人打好基础,日后进“究竟门”深造。
第二,“究竟门”相当于佛法的高等教育,但高等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为前提,要入“究竟门”必先入“方便门”,若是连门都未入,又岂能“升堂入室”?
第三,“世间法”(方便门)如同“凡”、“圣”之间的一座桥梁,虽然终端接近圣界,但始端毕竟搭在 凡间,因而所讲的道理一则尽可能浅显易懂,二则尽可能通于世俗,即所谓“方便善巧”。这就是“出世间法”讲无善无恶、一切平等,而“世间法”讲有善有恶、 是非分明的缘故,这跟高等数学讲“非欧基里德几何”而初等数学讲“欧基里德几何”,是一个道理。
第四,“方便门”虽然数量众多,形式各异,但无一不是通往“究竟门”的,正所谓“万法归宗”。既然“方便门”形式各异而宗旨无殊,因而所有“方便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从上面归纳的四点,可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进了“方便门”固然也有所收获,但毕竟无以领悟佛法之真谛,因而宜继续精进,不宜半途而废。
其二,有人想不经“方便门”而直趋“究竟门”,这是绝无可能的。其结果必然是,或者根本不能入门,或者误入左道旁门。
其三,“出世间法”只能是针对高层次修行者而讲的,有的人还没修好“世间法”,尚未做到善恶分明、彻底弃恶从善,就随便谈论“无善无恶”、“是法平等”,结果往往弃善就恶,甚至纵容作恶,完全背离了佛法的正道。
其四,一切“方便门”本质无异,因而一切门户之见、高下之分、尊卑之别、宗派之争,都是有悖佛道的。对此,佛门中人尤须警醒。可以说,凡是争名争利争地位的,不论何人,都不是真修行人。
总而言之,“方便门”、“究竟门”,既有“门”之名,又无“门”之形,二者既要加以区别,又不能予 以割裂。就像万里长江,分则各段名称有别,合则一江之水无异,既贯通又分段,既分段又贯通。佛法最为殊胜的特点,即在于“圆融无碍”,也就是事事相机而理 理圆融,若行云流水,不粘不滞,无挂无碍。
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方便门”与“究竟门”的问题上,如果不能领悟佛法之圆融无碍,只知 在文字上计较分别而不知在义理上融会贯通,乃至拘泥于文字之相,固执于门户之见,沉迷于派别之争,各持一端,混战一团,把活脱脱的佛法变成了硬邦邦的教 条,形似而神不似,岂不就弄巧反拙、面目全非了吗?
成都文殊院的一副对联说得好: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若将这副对联翻译成世俗的白话,大致如下:佛陀的教育有上万种方法,但根本的精神与宗旨并无区别, 因此不应当固执某种教法,不应当背离某种教法,不应当否定某种教法,也不应当否定那些不同于某种教法的教法;佛教的境界本来就是一个,但修行者的根器与因 缘各不相同,所以针对不同的人分别讲述低层次教理(下乘)、中层次教理(中乘)、高层次教理(上乘)以及最高层次的教理(上上乘)。
这副对联,有助于我们领会佛法的方便门与究竟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间的关系。
修行佛法,怎么个修法?就是要躬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所谓“布施”,就是要为他人为社会尽可能地作出贡献,有钱捐钱,有力出力,有物赠物,能弘扬佛法就 弘扬佛法。佛教的“布施”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施舍财物,乃至施舍自己的身体器官。“法施”就是向别人宣讲佛法,或劝 导别人信奉佛法。“无畏施”就是为别人排除恐惧。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最重要的“无畏施”是向别人讲解“三世因果”,让人们明了今生今 世只是“因果链”中的一环,从而自觉地弃恶从善,净化心念,多积福德与功德,以求跳出三界、超凡入圣,彻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所谓“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起码的,要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 语、不饮酒。最多的,达三百七十多戒。而最高的戒是“不戒而戒”,即在领悟佛法真谛之后,不去刻意守戒也毫不犯戒。但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所以要从严 格持戒做起,不断提高自觉性,逐步达到“不戒而戒”。
所谓“忍辱”,就是要有慈爱之心,不去计较别人的长短,即使受到无端的损害也不生嗔恨。这个问题, 一般人既难做到也难理解。其实,只要有了慈爱之心,将世人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就自然不去计较了。人的心量越大,胸怀越广,连天地都可 以包容,还有什么不能忍让呢?最高的忍是“不忍而忍”,当一个人看空名利的同时也看空侮辱,也就无所不能忍让了。
许多青年都知道一句格言:“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说得不错, 但要知道,如此广阔的胸怀并非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有心量大到能够包容天地的人,才具备如此广阔的胸怀;而心量能否扩大,关键就看能不能宽容。比如说,你只 是一棵小草,那么,别人踩你一下都受不了;你若是一株大树,那么,别人爬上来玩一玩,甚至折断一两根树枝,又有何妨?如果你是一座大山,那么,即使别人来 放上几炮也无所谓了;倘若你是大海,是天空,是宇宙,还有什么能伤害你呢?可见,只有能容,心量才能拓展;如果这也不能容那也不能容,心量也就永远大不起 来了。
在弥勒菩萨像前另有一副对联写道:“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心欢喜?世上诸多难奈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这是菩萨的胸怀,也是修行人应当争取达到的广阔胸怀。
其实,一切磨难都是宝贵的锻炼机会。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 其心智,空乏其身……以增益其所不能。”《菜根谭》有云:“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身心交益;不堪其锻炼者,身心交损。”其所谓 “能受其锻炼”,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强忍,即挺得住,不倒下,可获小益;第二重,是宽忍,即放得下,不怀忿,可获中益;最高一重,是不忍而忍,即能够 将苦变成甜,对一切磨难生起欢喜与感激之情,方可获大益。
关于这三重境界,有个形象而生动的例子。《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扔进“八卦炉”,用“五昧 真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孙悟空起初被烧得毛焦火辣,又叫又骂;后来渐渐觉得不那么烫了,也就不叫不骂了;最后,他不仅不觉得热,反而感到清风徐来了。当 太上老君把炉盖揭开,孙悟空“蹦”的一下跳出来,就成了“钢筋铁骨”、“火眼金睛”。什么是“钢筋铁骨”?就是再大的困难都压不垮的钢铁意志。什么是“火 眼金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高度洞察力。所以,尽管太上老君想把孙悟空置于死地,并且确实把他置于死地了,但孙悟空还是应当感谢太上老君——如果不是 太上老君把他扔进“八卦炉”,他哪来的“钢筋铁骨”、“火眼金睛”?这就是第三重境界——变得甜,生欢喜,以德报怨。在这样的境界,对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 人都能由衷感激,心生欢喜,哪里还有什么怨恨之情?自然也就“不忍而忍”了。事实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后来对太上老君何曾有过报复之举、怨恨之情?这 就是孙悟空的修行,也是我们所有修行人的生动榜样。
所谓“精进”,就是要在修行方面奋力前进,不能疏懒懈怠。佛法不仅仅是佛学,即不仅要懂得道理,还必须努力实践。知而不行,行而不力,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然,这种精进要以自觉为基础,越自觉越精进,越精进越自觉,形成良性循环。
所谓“禅定”,就是精力集中,一心不乱。禅定的关键在于神凝心定,而不在于某种具体的形式。六祖惠 能有言:“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就是说,只要领悟到富贵荣华、声色犬马等一切相的本质皆属虚幻,不受其诱惑,不产生贪恋,内心湛然澄 明,不为所动,便叫做“禅定”。因此,若能一心一意地“度人自度,自度度人”,便能做到行、住、坐、卧皆在定中,达到“不定而定”。
所谓“般若”,就是生发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指世俗的聪明才智,而是指洞彻宇宙和人生真谛的大智大慧。《老子》说“大智若愚”,佛教的般若正是这种若愚的大智。
以上“六度”,是层层深入、步步跟进的。即:能够慷慨布施,才能严格持戒;能够严格持戒,才能切实 忍辱;能够切实忍辱,才能勇猛精进;能够勇猛精进,才能深入禅定;能够深入禅定,才能洞悉般若,大彻大悟。当然,这不是说只有做好一件才能去做另一件,而 是说“六度”在层次上有递进的关系。因此,修行的时候应当广行“六度”,以求相得益彰,只不过随着修行的进步,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侧重点,而起步阶段必 须是布施。若连布施都做不到,其余五度就根本无从谈起,也就全然不配做个修行之人。
心灵提升的路径 说到净化心灵,佛法的修学,那么在这个时代,一个这就涉及到修行的终极目标、短期目标与今生的归趣,涉及到承担与学修的关系等问题。对于其他宗教或者没有信仰,但是想要提升心灵的人,也涉及到这一问题。因为有机农业并不只是佛教徒在做,它需要大量社会善心人士的参与,能在有机事业中找到用心的点,一条很踏实的心灵提升的途径,对大家长期坚持做下去是很重要的。 有人说,2012年之后,人类走入一个更注重灵性的时代。现在各种禅修、灵修、瑜伽、武术、气功也越来越流行,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内心潜能的世界。那么这些是否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心灵提升,或者心灵提升的全部呢?从道次第的观点来讲,这些都是方法,如果修得对路,可以对人的身体健康、内心平和起到一些帮助,但仅仅这些并没有涉及到核心的问题。在修行以至圆满觉悟的历程中,特别是在初期,最关键的是业,也就是我们在每天待人、做事的过程中内心的造作。遇到不同的境界时,一个人的内心的状态,心的不同层面才真实地展现出来,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断坚定自己生命的方向。 禅修可以让人的内心达到一个宁静的状态,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出定之后如何面对现实的人生?能否将禅定中得到的喜悦与智慧保持下去?还是说把禅修的喜悦与现实的烦恼对立起来?“参禅的脾气大”就是说的这种对立的状态,在禅修中的喜悦越强,就越形成鲜明的反差,而不能容忍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境遇。因为禅修的状态很宁静,人沉静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以为自己修得很好,不知不觉还可能产生一种耽著,以禅修为现实生活的逃避,逃避自己内心的问题,也逃避社会责任。而实际上很多内心的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更无法对治,仅仅这样,并不能帮我们走近最终圆满觉悟的目标。当然,这是比较浅的禅定,如果要更深入,内心的烦恼种子就会泛起,遇到种种魔障,如果之前没有扎实的资粮和戒力,很可能会出问题。所以,禅修是要以在现实生活中切实的善行为基础的,佛教讲“戒、定、慧”的次第,又讲“净罪积资”,真正的实修是从戒开始,而戒的前提是广造善业,净罪积资。 业是一个人当下生命的方向,如果开汽车,方向盘把好了,油门没有问题,然后才涉及到要用好的油。这时的禅定才是有意义的,确实能大大地加快修行的速度。当然我们见到一些人,默默无闻一辈子,很单纯地为大众付出,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并没有说自己一定要怎么怎么修行,到老年心态也很平和,也很有智慧。比如一些老法师,一生很普通,到往生的时候现出瑞相;其他宗教的,基督徒、穆斯林,并没有见他们怎么去闭关,就是天天抄经书,祈祷,帮助他人,这样一辈子下来,就有一种人格的感染力,内心的状态非常的平和、安详。 从事有机农业,关爱土地,关怀他人的健康,这就是造了一份殷重的善业,它本身是一种修行,能积到很大的资粮。 实践业果法则 那么怎样更好地来造一份善业呢?要学习业果法则,增长观待各种因缘的智慧。为什么许多看上去的善行并没有好的结果呢?往往是因为执著在某一方面,不能辨析业的轻重、染净,没能很好观待缘起。有的人谨小慎微,执著说一定不能造恶业,实际上是一种怕果报的自私心理,结果阻碍了积极行善的心,又因为智慧不够,在自己比较漠然的对境上屡造恶业。一个熟悉业果法则的人,会整体的、全面的来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环境,因为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我们的对境,对他们造作的业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生命。 下面分几个角度来看。 《广论》上讲到“具力业门”,三宝和父母都是具力业门。对父母而言,要非常恭敬、小心地孝养承侍,进而慢慢引导归信三宝,切不可觉得自己学佛了,父母都不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学习佛法、利益社会这些大事上方向笃定,一些小的地方,生活习惯等方面,应多随顺父母,看到自己学佛后的变化,让父母慢慢对佛法产生好感。如果因为执著于一种佛教外在的形式,而让父母产生排斥,虽造了小善业,同时却造了大的恶业。除父母外,对子女及常见面的其他亲人也应注意这些原则。 对于三宝,应勤修皈依,恒勤供养,落实皈依学处。三宝的事情肯定比自己的事情重要。贤然法师说:“居士修学要从培养信心开始,信心来自对三宝功德的信解力,而对佛菩萨功德产生信解的正因就是长期随念三宝的功德。”法师进一步分析:就像一个小奥拓的发动机,外面装上再好看的奔驰车的壳子仍然跑不远。不在于学习什么高深大法,而是在学佛的前几年,必需尽快建立起一套正确的的修学佛法“动力系统”来,也即是自己的“学佛发动机”。不能老靠法师提意乐,提一提才愿意学,提一提才动一动。建立生命宗旨,皈依三宝,就是最稳定、最强劲的发动机,而参加早晚功课、,就好像是不断给发动机加油。当你干一段,业习气作用越来越大时,有烦恼时,心力低沉时,就是发动机没有油了,赶紧上上殿,拜拜佛,随念三宝功德,串习生命的宗旨,出来就又能跑上一小段,慢慢慢慢我们的发动机就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持久,并且以后也不用一定要去佛堂才能加油了。 不过现今社会和古代不同,回家承侍父母的机会其实是很少的;一般的在家居士不能经常来庙里,即使是常住的居士,所承担的固然都是三宝的事业,但直接面对佛像、经本和出家众也只是一部分的时间。那么居士修学最主要面对的境界,还是自己的职业,以及职业中的领导、同事、客户;对于常住居士来说,则是常住交给自己的承担,和共同承担的同行善友。更广的来讲,只要我们存在这个世间,我们就有事情要做,而要做的事,必须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交涉,所以职业与群体之间,是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存在。在这两个对境上应造一份怎样的业呢?古人说“敬业乐群”,这里的业就是指的职业、事业,群就是指相处的人群。每一份事业都需要一颗诚敬的心去经营,而不是因循苟且敷衍了事,更不是贪婪榨取,不顾后果;人群是我们彼此传递爱和善的团体,从中能感受到快乐与感动,而不是互相指责、漠不关心,更不是充满竞争和欺骗的团体。同事之间亲如兄弟;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感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常住居士来说,敬业乐群就是皈依三宝的一个入手处。认真对待常住的安排,与同行善友和乐地相处,能积到很大的资粮。相反,如果做事马马虎虎、随自意乐,对同行善友观过,就会有很大的损失。《广论》上讲,我们拜佛、念佛,都有非常大的功德,为什么我们体会不到身心的改变?就是因为对同梵行者观过而抵消掉了。“‘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坏。’此复若嗔同梵行者,及嗔菩萨较前尤重。” 在这个时代,发达的网络、通讯技术时人与人彼此相连,社会的业汇聚一个共业,不知不觉地裹挟着每一个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对境。在共业的网中,个人常是很无助的,偶尔的善行善语,成为滚滚洪流中的一小朵水花,力量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当社会上冷漠、互不信任的力量很强,一个勇于帮助别人的人反而受到嘲笑和伤害;当投机取巧形成一股风潮,正直诚信的商家、农人反而挣不到钱,面临淘汰的危险。这更凸显了团队的重要,“敬业乐群”的重要,善良的人必需组成团队才能将善行持续下去,离开了团队,个人的价值是非常微小的。
首先要有正见,正确的知见才能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真正的学佛,是实修实证的,不实证不是学佛。
1、系统学习打坐禅修,全面把握实证的理论原理、怎么入手,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遇到各种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每一步路怎么走,怎么悟道等,清凉月老师用自己的所修、所证,讲得通透,有很多同修的打坐经验参考。建议百度“思维本体学实证网”-参阅文章《打坐修证的新手指引》。或百度“本体佛学新浪博客-开悟的一些特点”,博客分类如下:《科学实证》讲解(初学到高层次、悟道的整套方法和心路历程)、视频教学(打坐各方法、问题的专题汇总)、观心、实证、开悟。
方法和路这样走(供参考):一是从观身体觉受入手:观手或观呼吸,心稳定了,再观心或观慢动作等入定。二是从心入手:直接观心(随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佛教特有法门)。
欲界定前需要经历的过程:放松入静,培养静,让静稳定,让心稳定,提起专注,培养专注,破静入定。
2、坐姿有双盘、单盘、散盘、缅甸坐等等。坐姿以自我感觉舒适、自然为主,不要追求高难度,不能因为坐姿的不适影响了心的突破。因为我们是练心的,不是练习身体。心达到一定的层次,心柔软了,身体自然会柔软,自然能双盘起来,真正标准的坐姿,是在打坐的过程中,随着心力的提高,身体自然而然会调整到标准的坐姿,标准的坐姿都不是从外形上模仿出来的,大道自然。
3、放松入静,打好基础。耐心的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放松,身体是反反复复放松那些容易紧张的肌肉群,心里是放下那些作意、紧张、追求、急躁的念头。高度重视放松,把放松做为一门课程去练习,反反复复从身心两个方面交叉结合去放松。
4、打坐的方法很多。选择一个观察对象来观想,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目的是培养和形成专注力。观察对象非常的多,动态的有慢动作,静态的有观呼吸、观佛像、观莲花、观一些境界等等,声音类的有佛号、咒语等。初学从观呼吸入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对自己的身体觉受比较敏感,容易形成专注力。
5、常用的方法很多,观呼吸、观手、观心、观慢动作、念佛号、念咒、耳通圆根法门、睡功等,每一个方法的理论原理把握通透,这是最关键的。然后是怎么入门,怎么用心,怎么操作,会碰到什么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什么,每一步怎么修,怎么突破,一整套的把握。实证起来,不盲目,能少走弯路,预防走错路,自己能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个也要搞清楚,比丘比\丘尼们是佛法的身体力行者,是世人修行佛法行出离之道的榜样和老师他们要以接受四方供养为食清净而无杂染可是现在的很多的出家者给人的印象可并不是这样这个我也不敢多说其中原故自有明白人知道商业化的时代让我们无处不见金子的美色然而,一些在家人因为某种因缘反到是能清醒一下反思一下学佛的历程,并且可能发现真正的佛法本源所以就有了A种居士们的努力精进的实修研究但是,这些人中不乏有的人沉溺于文字的相法中了变为说教者 B种人,这种人对佛法有一些信心,一开始接触佛法时他们是激进份子,一时的热情让他们心血滚烫,学佛法习禅定一心想着早日得到佛法修为的殊胜可是事与愿违,他们的热情没能带给他多少好处,这些人开始对佛法产生了疑从此在迷惑中度日半信半疑使他们的修行之路变得坚难起来迷信的心态也可能会生了起来 C种人,他们一开始就是接触佛教就是认知的一些迷信思想,就是为了信神佛来求福报!升官啊!发财啊!健康幸福啊!这样一开始就让他们走上了一条迷信之路!佛在他们的心中是一个万能的神他们的目标也很单一就是为了世间的福报多一点!快乐幸福多一点这是大多数信佛人的情况!这种人往往不想去身体力行的修行,戒定慧与他们无缘只能是用一些善法(或加持)罢了 那在家人为了修行佛法,以证悟涅盘到底要如何进行呢怎样才算得上是正确如法那我试着谈一下我的看法一家之言,挂一漏万错误难免,还请观者见谅!首先, 我们要学习佛法三藏,特别是南传的五部经典增长佛学知识的积累;并渐渐地去掉我谩增长正信第二, 找一位信得过的明白师父(这个师父要有戒有定有慧才好),同师父学习戒定慧三学:让心清净下来!力争戒行圆满(为以后有因缘进一步可能是出家修行做好准备)第三, 要用心实修实证,下苦功夫,一法精进有问题及时请教师父!第四, 不要忘了自己是在家人,要履行在家人的责任与义务,协调好修行与生活\工作\事业\爱情的关系:第五, 不要急功近利,修行是个坚苦奋进的过程,不能一口想吃个胖子,天下没那么容易的事修行路千里迢迢,进步却可能是寸步前进的,第六, 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宏法利生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是必须的是每个公民你都要做到的,宏法利生是个难事,随个人因缘方便说法,不要自生烦恼第七, 为人处事善念为先,不固执,不做对人民对社会对他人有害的事,利他利己先做一个平等\正直\慈爱\的人第八, 依佛陀所说的居家八法经中所说的去做:"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第九, 学习<吉祥经>的内容认真去体证佛法的利益: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我想在家人如能按照上述的事项修习佛法的话一定能事半功倍了愿天下所有修习佛法的人都得到佛法的利益!快乐幸福!法喜充满!早得清净!
佛法修行有很多路径
比如念佛往生极乐,在极乐世界修行
但是不管在哪里,修行禅定和观,依四圣谛修行都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
另外一支法门也有密法,密法分为藏密、唐密(现在的唐密是从日本反哺回来的)和东密(日本继承唐密)
学习佛法首先是理解其基本教理,然后去实行,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实行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些可以读一下阿含经,应该是佛法的基础了,然后再去慢慢了解佛法的宗派吧,但是各宗虽然说法不同,但不离本怀,只是在不同的侧面去演说佛法而已,所以需要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如何正确学习佛法
本文2023-10-08 19:04: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