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有什么明显的外貌特征吗?为什么当年纳粹可以马上分辨出他们呢?
犹太人还是与欧洲人有一定的区别的,当然这要看混血的程度。犹太人皮肤比欧洲人稍黑,相对比较正宗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区别不大,也是黑眼珠黑发,只是上身显得比较长腿比较短,过去描写马克思、拉萨尔、门德尔松和海涅等人时资料上都提到过这一点,好像已故著名的古德尔也有这个特征。语言谱系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属闪含语系闪含语族,阿拉伯人属含米特语支,犹太人属闪米特语支。事实上犹太教里的耶和华和伊斯兰教里的安拉在这两个民族里都被称做主,神性来源同源。
伊朗人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区别还是蛮大的,首先伊朗人是波斯人,在血缘上比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更接近欧洲人,他们的眼睛的颜色以灰、浅绿为主,也有**的,皮肤相对要白一些,身材上也相对高大一些。语言语系上属印欧语系波斯语族(亦称伊朗语族),从语言上也能看出他们和欧洲人更接近。其实波斯人早先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后来逐渐被伊斯兰教给同化了罢了,不过在今天的伊朗仍有少数人信伊朗的原始的宗教。
参考资料: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聪明,这是为什么呢?犹太人中流传着一句话是说:“不做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犹太人聪明的原因,欢迎阅读。
犹太人聪明的原因1:爱看书
在犹太人家里,宝贝稍微懂事,妈咪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宝贝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宝贝书本是甜的,让宝贝在最初接触书时,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从而一生都喜欢书。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惯,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如果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这些民族习惯都使得他们成为一个爱书的民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之最。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智慧除了来自遗传因素之外,有时更来自于一种好的习惯。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增长人的知识,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习惯呢犹太人抓住了早教的要点。
犹太人聪明的原因2:传统的家庭问答犹太人家庭的宝贝,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宝贝回答的是钱或财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更重要的东西,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宝贝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宝贝,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犹太人世代相传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是很有用意的,既是在引导宝贝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也是在提醒自己,时刻把对宝贝的 教育 重点放在内在素质的培养上。
犹太人聪明的原因3:创新与怀疑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会怀疑得越多,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家庭特别注重与宝贝的思想交流,宝贝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诲和指导。宝贝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并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宝贝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无疑,犹太人出名的口才和智慧测试中的高分同这一点不无关系。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首先是引导宝贝读很多书,其次是避免书呆子式的学习方式,看来智慧=知识+运用知识才是不变的真理。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
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
从小背诵经书的习惯,在犹太人的家庭里,宝贝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经,成了不变的定律。在这里,犹太人的目的不是让宝贝们理解经文的意思,而是让他们机械地背诵。犹太人认为,这样大量的背诵是培养良好 记忆力 的途径。如果不能让宝贝有一个好的记忆力,今后学习其他事情就会增加很大的难度。宝贝在很小的时候会先从诵读祈祷文开始,稍大会接触《摩西五经》、《圣经·旧约》及《塔木德经》,这是每个犹太人一生必修的东西。而且,犹太人有一种特殊的 方法 来诵读经文。除了抑扬顿挫地朗读,还要按一定的节律左右摇摆。他们一边用手按着经书,一边动用所有能想到的身体器官,按照经文的意思,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他们认为,同时使用看﹑读、听、说、动,要比一般的单纯默读式 学习方法 ,效率提高几倍,并这种习惯会保持一生。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看了犹太人这个世代相传的习惯,就想到了日本教育学博士、国际著名 右脑开发 专家田真七。他指出,多运用听觉与背诵,而非我们传统上的视觉与理解,是打通右脑回路的有效方法,并且容易进入深层记忆,大量诵读会增强人的记忆力。同时,也想到我国古代也要诵经背诗,大概也有这个道理在其中。另外,犹太人杰出的智慧,也是与他们动用全部感官来学习的 经验 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聪明的原因4:铭记历史的伤害犹太人的宝贝是听着圣经的 故事 长大的,也是听着自己历史的故事长大的。历史对犹太人来说,决不只是一门学校里的课程,而是深深烙印在每个家庭里,每个人心里的故事,像家谱一样世代流传。历史和他们的成长、体验、家庭、朋友、故乡……都连接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也会用体验式的方式来学习历史,如他们会用讨论的方式,也会用假设的方式等,他们是在铭记历史,也是在思考历史。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屠杀,从而使追求知识、增长智慧成了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看来居安思危,可以产生更多的智慧这种做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犹太人聪明的原因5:注重休息日在古代,只有犹太人在每周都拿出一天时间来休息,这在当时的其他国家看来是非常奇特的事情。而且,犹太人不主张利用休息日大老远的去游山玩水,等到回家已经筋疲力尽。他们觉得休息日要达到休息的目的,松弛紧张的神经和肌肉,净化浮躁的心灵,以更好地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休息日里,他们甚至停止一切商业活动:早上八点就出去做礼拜,一直到中午,他们用希伯来语诵读祈祷文,倾听《圣经》的教诲,拉比们会讲述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深邃的思想,让人们的心智一片光明;回到家后,犹太人一家其乐融融地吃过午饭,很快就午睡了;四点左右,他们会在自家或是犹太教会堂和朋友或是拉比们一起交流,研究《塔木德经》和《圣经》。午睡和研究的顺序颠倒过来也没有关系,但一定要研究,因为这是犹太律法规定的义务。
他们认为,如果休息日里没有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那恐怕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心灵与身体的改善。人的意识都是连续性的,没有休息好就会在潜意识里面依然充斥着以前的“电波”。这就好像是收音机和电视的音量调至静音后,它们的频道还是没有改变。所以,重要的是“切换”频道。因此,一定要在休息日里将自己从世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完全沉浸在另一种世界里面。在这种世界里,犹太人得到了他们思想和灵感的源泉。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党卫队保安处(盖世太保)建有完整详细的人口资料,在德国每个人都受到严密的监视。德军侵入其他欧州国家时,盖世太保随即跟进,利用缴获的人口资料首先进行甄别,对漏网的犹太人,党卫队采用身体检查进行辨别。因为犹太人按照教规生下来不足周岁时要进行割礼,在包皮上上会留下永久的伤痕,很容易识别。
不过德国人也有自作自受的时候,二战后党卫队被宣判集体犯罪,盟军当局四处捕捉党卫队员,因为党卫队入队时要在胳臂上刺上血型字样,所以大批党卫队员被甄别了出来,接受审判。
在1935年通过的《纽伦堡法案》将“犹太人”作出定义。根据纽伦堡法案,凡有一个犹太裔祖父母以上的德国人都会被视为“犹太人”。纽伦堡法案还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国民权利。
其他法案将一个犹太人与一个非犹太人有性关系非法化。到1938年,纳粹德国已经禁止犹太人进入大多数专业。在1938年11月9日,纳粹党策划一个反犹太集会,称为“水晶之夜”。在这个集会中,有很多犹太人的商店和犹太会堂被破坏。
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而在欧洲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单止纳粹党的反犹太政策极端化,而且这些政策亦伸展到德国占领的地方。
大屠杀(纳粹屠犹)
德国在1939年9月尾并吞了波兰以后,纳粹德国将它们国内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集中在波兰的内陆,称为“普通政府”的地区。犹太人现在被放置在“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之内。最大规模的“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是位于华沙。在华沙的犹太人被迫在1940年11月15日前搬迁到被指定为犹太人的地区和将这个地区密封。继低地国家,法国,波罗的海国家和南斯拉夫受到纳粹德国的占领,更多犹太人处在纳粹德国的控制范围内。
由1941年6月22日,德国偷袭苏联开始以后,德国盖世太保跟随德军,对住在苏联乡区的犹太人作出大规模的大屠杀。盖世太保最初的杀人方法是用手枪射杀,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坑里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有“人道”的杀人方法来减低秘密警察的压力。这个方法是用毒气杀人。初时秘密警察只用汽车的废气来杀犹太人。但是在1942年起德国采用了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 Gas)来有效地杀死最多犹太人。
在1941年12月,德国在波兰兴建6个杀人的集中营。当中的地点包括奥斯威辛和特雷布林卡。这些地点被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铁路的交汇点,以及它们都不是军事上重要的地点。所以,纳粹党可以秘密地进行这个杀人计划。
1942年1月20日的万湖会议,落实“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法”以后,纳粹德国开始用这些集中营来杀犹太人。用货车车厢,犹太人被运到这6个杀人的集中营。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运到的犹太人会经过一个挑选过程。可以做苦工的男性会被送到苦工营,而其他的会被送到毒气室。被送死的犹太人以为他们是被送到浴室,但是入到浴室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浴室的莲蓬头只会放出毒气”(此为一般人或**的错误认知,德国人是将一种被称为Zyklon B的氰化氢金属桶从管道掷入毒气室中,桶中的氰化氢在室温中即挥发为毒气)。其他的集中营只有杀人的任务而没有苦工营的。
在1944年,当德国知道它们的气势已尽的时候,它们加快集中营杀人的速度。当中包括被德军占领的匈牙利。
当盟军在1945年初解放波兰时,它们发现到这些杀人的集中营。整个二战中,大约580万欧裔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杀死,是欧洲犹太人人口的三份之二。纳粹德国也有系统的杀死欧洲的吉普赛人、同性恋者、欧洲东线的敌军和其他异见人士,当中只有犹太人及吉普赛人只因种族原因被屠杀。
二战时华沙犹太人的经历在2002年的**《钢琴战曲》(台译《战地琴人》)中描述。
以色列和犹太人有何区别?
以色列是国名,名字的由来:三千多年以前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被上帝改名为以色列。后来使用此名立国,以色列的意思是得胜者。
犹太是族名,雅各生了十二个儿子,即十二个支派,因着大卫王的缘故,犹大支派一直不断有人作王,耶稣也是出生于犹大支派。犹大支派保持了血统的纯正,今天回归的犹太人大多属于犹大支派。公元70年,罗马毁掉首都耶路撒冷以后,将以色列改名为巴勒斯坦,政府不允许提以色列这个名字,因此犹大人就成了以色列民的代名词。犹太人是犹大人中文的翻译。
简而言之,犹太人和以色列在称呼上就好像汉族和中国。
补充:以色列是世界上罕有的由一家人发展下来、并且有家谱记载的国家,即便现在一些外来人口和以前留下来的巴勒斯坦人拥有以色列国籍,但他们不属于犹太人的范畴。
以斯拉记
第 2 章
1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到巴比伦之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2 他们是同着所罗巴伯、耶书亚、尼希米、西莱雅、利来雅、末底改、必珊、米斯拔、比革瓦伊、利宏、巴拿回来的。
尼希米记
第七章
5 我的上帝感动我心,招聚贵胄、官长,和百姓,要照家谱计算。我找着第一次上来之人的家谱,其上写着:
6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7 他们是同着所罗巴伯、耶书亚、尼希米、亚撒利雅、拉米、拿哈玛尼、末底改、必珊、米斯毗列、比革瓦伊、尼宏、巴拿回来的。
所罗巴伯
是犹大王国倒数第二位国王耶哥尼雅的孙子。在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在位的第一年,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批犹太人(数目为42,360人),从巴比伦之囚中返回耶路撒冷(以斯拉记)。次年,所罗巴伯在耶路撒冷为第二圣殿创立了根基。
一次艳遇毁掉了他的海军前程 二十七岁主管党卫队保安处天生的情报人才极其残忍的性格,盖世大保的头子,有犹太血统的他却是灭犹狂
在党卫队的罪恶历史中,希姆莱的助手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是一个仅次于希姆莱的人物。
这个二号人物海德里希,长着蓝蓝的眼睛,鹰钩鼻子,宽宽的肩膀,修长的身材,白暂的皮肤。潇洒的风度,英俊的面容,健壮的体魄,各部分都配合得相得益彩,真可谓上帝的宠儿。可谁又能够想到,在这完善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那么恶毒凶残的勃勃野心。
海德里希是-个体育迷, 他精通击剑、骑马、飞行、滑雪。并已是现代五项全能运动选手。后来,他还担任了党卫队全国领袖的体育运动总监。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生于1904年3月7日。他的父亲布鲁诺·海德里希是萨斯勒河畔哈勒市音乐专科学校的校长。由于家庭生活优裕,海德里希从小就感到万事如意。
海德里希在哈勒市度过了童年初青年时代。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因具有音乐天赋,曾专攻过一段音乐课程,练习拉小提琴相通钢琴,想当个音乐家。但到1922年复活节的时候,十八岁的海德里希突然改变主意,加入了皇家海军。
他服役于停泊在基尔港内的老式巡洋舰“柏林”号上。舰长是海军少校威廉·卡纳里斯。他们两人关系很好。工作之余,海德里希经常到比他大七岁的上司家里做客。与他的夫人和朋友们-起演奏海顿和莫扎特的四重奏。
海德里希在海军里严守纪律,进步很快。1924年他成为见习士官,1926年升为少尉,1928年当上了中尉,可谓乘风顺行,青云直上!
海德里希长期以来就对政治感兴趣。他在1918年和1919年这两年中,参加了哈勒市的德国国家青年团。但他认为这个组织太温和,所以在1920年又加入了德国人民攻守同盟。他一向渴望参加他周围发生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因而,很快就成为哈勒自由团的卢齐师的志愿联络人。 1921年,他与另-个人一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同盟——德国人民青年队。这时候,他的脑子里装的全是极端主义的理论。这些理论受到了所谓的“爱国人士”,特别是具有军团主义思想的人的热烈颂扬。终于,他被自由团的军官们的思想感染了。
在海军里,他同那个由他协助成立的同盟保持着关系。他从海军通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舰队旗舰“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号”上任通讯军官,经常与波罗的海海军驻地各通讯部门联系。1928年,他通过了俄语考试,成绩优秀,可谓天资聪颖的海军军官。
正当他官运亨通时,一次艳遇毁掉了他的前程。事情发生在1930年夏末的一个晚上。海德里希闲得无聊,就拉着朋友莫尔,到基尔附近的海上去划船。
当他们非常惬意地荡漾在退潮后的平睁的海面上时,忽然传来女人的呼救声。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条小船翻了,两个划船的姑娘都落在水里。
海德里希和莫尔急忙将船划到出事地点,跳道水中,把两个姑娘救了上来。其中的一个姑娘金发碧眼,长得十分漂亮。她叫莉娜·玛蒂尔德·冯·莫斯滕,年方一十九岁,是波罗的海费尔马思岛乡村教师的女儿。
海德里希和莉娜一见钟情,很快便堕入情网。他们不顾莉娜父亲的反对,于1930年12月9日订了婚。
可是,莉娜仅仅是色狼般的海德里希猎获物中的一个。他们订婚不久,汉堡军火厂的一个高级军官的女儿找上门来,要跟他结为夫妻。关于此事当时众说纷坛,但大多数人认为:海德里希想把这个姑娘收做情人,一次乘机用酒把她灌醉,然后奸污了她。
海德里希以一位海军军官不能跟一个轻浮的姑娘结婚为由,跟她断绝了关系。可姑娘不服,她的父亲上告到海军领导机关首脑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那里。
雷德尔召见了海德里希,劝说他放弃莉娜,与那个姑娘重归于好。海德里希拒绝了。结果,他被开除了海军。
海德里希失业后,参加了海军冲锋队。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他有志于政治,只不过是混个军官职业而已。他和海军生涯结下了缘,其他兴趣放在了体育运动方面。对政治他根本不懂,只是感兴趣而已。
但是,海德里希的未婚妻莉娜却精于政治之道,她敬慕希特勒。认为自己未来的丈夫也必须向希特勒求其前程。海德里希的姐姐伊丽莎白,帮助莉娜实现了心中的宿愿。她想起海德里希有个教母,其儿子是慕尼黑冲锋队的高级领袖,并且不久即将成为党卫队的要员。
此人是费里德里希·卡尔·冯·埃贝施泰因男爵。
伊丽莎白领着海德里希去找他,他果断地表示乐意帮忙。多亏他分不清无线电军官和情报军官的区别,把这位搞无线电的军官当成情报军官介绍给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
希姆莱正处心积虑地想物色一名谍报人员做他的保安工作。 193l年6月14日,海德里希走进了希姆莱的房间。希姆莱要对海德里希进行测试,拿出纸笔,让他在二十分钟之内,描绘出党卫队未来的谍报工作组织的设想。
海德里希很快就交了卷。希姆莱对海德里希的设想感到满意。 于是在193l年l0月5日,向纳粹党汉堡区领导机关发了一个通知: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同志(汉堡.党员证第544916号)以党卫队全国领导机关总部成员身份于今年l0月1日起,参如全国指导处工作,作为单独活动的党员。
海德里希被授予党卫队突击队中队长衔,并开始工作。
早在1931年年初,希特勒就指示希姆莱组织一个保安处,负责纳粹领袖的保卫工作。希姆莱立即仿效旧德国陆军参谋本部的模式,在党卫队高级指导处建立了一个叫做IC的部门——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侦察敌情的部门。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荣在任命海德里希后,自己仍亲自任IC的领导,但把实际工作全部委托给海德里希了。这一年,海德里希二十七岁。
海德里希带着希姆莱交给他的几本卷宗,搬进了褐色大厦中分配给他的办公室,从此开始了除他以外再没有第二个纳粹分子适合干的事业-谍报头子和秘密警察的生涯。
海德里希作为保安处的头目,试图把从海军情报处那里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他按照军队的模式组织他的工作,并对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他把当时管理得很不完善的索引卡建立起来,但是由于缺乏资料,不能您他所希望的那样迅速地加以充实。
从1933年1月起, 他一直着手弥补这些缺陷。他不满足于只监视党的敌对者。这一行,党和冲锋队的谍报组织也在于。他想超出这一范围:保安处应该出色地工作,以排除党内的竞争者,确保保安处在全党的唯一情报机构的垄断地位。
乘希特勒上台执政之机,海德里希使保安处从隐蔽的状况中走出来,以建立新德国的新警察。
希姆莱对他的工作很满意, 忙不迭地酬以应得的头衔。1931年12月1日,海德里希任一级突击队中队长,1932年7月19日正式当上了保安处长,1932年7月29日任旗队长,1933年3月21日任区队长。
希姆莱把海德里希视为“天生的情报人材”,是“一部活的记录器”,“一个了解所有线路并使它们始终连接畅通的有头脑的人物”。
海德里希不负希姆莱的期望,办事严谨,从不感情用事,不停地搜集情报并监视对纳粹有不满情绪的人。
海德里希对人有着敏锐的嗅觉,有着令人惊异的眼力,能事先看清敌友的动向。他的同事从来不敢跟他说假话。
海德里希仿佛生来就适合做一个极权主义国家情报机关的头子。
海德里希是第一个提醒希姆莱“利用党卫队全国领袖这个地位能干什么事业”的人t;把党卫队进一步发展成为第三帝国的警察权力机构也是他的主意。
海德里希设计了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蓝图,用以监视国民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确保纳粹党的绝对统治。进行监视工作的只有党卫队全国领袖的保安处一家,进行指挥的也只有海德里希一人。
在他的脑海里,还出现了一张政治警察的草图。它与以前的所有警察截然不同之处是:以往的警察对国家政敌只满足于现场抓获,只有当客观危险临头,它才插手干预,而海德里希的警察则要在还没有产生反对思想,更不用说策划敌对行动之前,就侦破对手。
海德里希的警察概念所引申的范围是没有尽头的。它包括国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警察不是国家的一个防范性机构,它应转向主动进攻。换句话说,海德里希所要的警察,将拥有无限权力,只受德国警察的总任务制约,而这个总任务又可归结为:不择手段地保护阿道夫·希特勒的领袖专政。
海德里希认为,保安处必须掌握新的政治警察中的要职,这支特别警察必须摆脱同内政部门的全部关系。把警察和党卫队合并成一支国家保卫团。海德里希的整个计划包含着一个更为深入的、更加革新的方案的胚芽,即建立党卫队自己的行政机构,把警察、党卫队同国家官僚政治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总体。
希姆莱的看法与海德里希一样,两人都希望搞一支由中央领导的全国警察。后来,他们的宿愿终于实现,得以在白骨铺就的阶梯上步步高升。
海德里希最主要的性格就是潜伏的残忍。这个残忍的天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把那些最厉害的杀人流氓都搜罗到自己的部门里来。组成了一个穷凶极恶的魔鬼集团。
海德里希虽然残忍无比,但对他的上级希姆莱却毕恭毕敬,称其为“全国领袖先生”。凡是希姆莱重视的事情,他都全力以赴,尽快地去办。他的口头语是“一切听从长官”。这些表面现象看起来足以称得上循规蹈矩。但在这屈从的背后他的那些鲁莽行为,却令希姆荣既赞赏又惊讶。
那是当纳粹党人上台不久,希特勒的地位还不巩固,而且反对派的阴谋活动层出不穷时,海德里希着手把希特勒内部的敌人用婉转的词句所谈论的希特勒的出身情况及其不光彩的家谱编汇成册,保存起来。
海德里希生性多疑,在工作范围内他时刻防备有人在背后向他捅上一刀。在家庭小圈子里,他非常嫉妒他那冷若冰霜的漂亮妻子。为了证实她的忠诚,他专门派人监视她。
海德里希同样嫉妒他的反对者和朋友的成就。
他所追求的是影响、权势、荣誉和金钱。
他为了控制部下,在主要共事者中间,挑动这一部分人去反对另一部分人。他利用他们,但是当他竭尽全力从他们身上捞到好处后,见他们已无利用价值,便把他们一脚踢开!甚至同他一起工作的,在他看来非常能干或虽然贪图功名、但是不会成为他的竞争者的那些人,也难以幸免。
为了使他们不敢对他轻举妄动,他用纳粹方式建立了一种相互监督制度。他曾毫不隐晦地对人说:“我可以把我的死敌一直逼进坟墓。”
初看起来,这是一句空洞的话,但他确实是这么做了。他反对罗姆,果真把他逼进坟墓。
虽然海德里希曾认为只有英国人的高效率的间谍机构才值得仿效,但事实上,他的手法之高明,足以令英国间谍机构自愧弗如。他曾对人说:“我很羡慕英国,用不给结他们专门规定义务。他们中的每个正直的人都会自觉地为本国情报机关服务,他们把提供情报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从根本上说英国的政权是建立在情报机关的基础上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海德里希以此为信条,步步实施他的计划,在纳粹史上占据了一页。
海谤里希野心勃勃,他想跟希特勒的军事反问谍头子、海军上将卡纳里斯乎起平坐,成为德国秘密管家的主宰。他像希姆莱一样,按典型的德国方式做事,精细认真,颇具组织才能。才能加野心使他在新的工作领域取得很出色的成就。
海德里希急于取得成绩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身世中有个难以抹掉的污点一一犯有“死罪”。有一天,他喝醉了酒,踉踉跄跄地踏进他那灯光照得如同自昼的浴室,对着一面大壁镜里自己的影像走去。突然他像骤遇敌人似的迅速拔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影像‘砰砰”开了两枪,并吼叫道:“我叫你完蛋,流氓
海德里希为什么如此仇恨自己呢?因为他的祖先里有犹太人。
这点海德里希心里当然明白,他在加入纳粹党以前那段时间里,这点事无关紧要。他曾非常坦诚地对希姆莱说:“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我本人也受过天主教的洗礼,定期去教堂做祈祷。当过教堂的副弥撒和童声唱诗班成员。我已经超脱了犹太家庭。”
希姆莱听后立即派人着手调查,事实真相并不复杂,很快就查明,海德里希的祖母萨拉·毛赤同祖父卡尔·尤利乌斯·海德里希结婚时,从犹太教改信天主教。海德里希的祖父因患肺结核早逝,去世前不久萨拉生下厂布鲁诺,即海德里希的父亲。
萨拉后来与古斯塔夫·罗伯特·休斯结婚。
海德里希的犹太血统不是出自继祖父,而是出自祖母。
希姆莱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向希特勒做了汇报。奇怪的是,一向主张反犹的希特勒却表示,让海德里希继续留任保安处头子。
海德里希的上帝就是为取得权力的权力,在他的身上体现了赤裸裸的政治手腕工艺学,体现了海德里希以此获得“怀疑一切”的绰号的那种统治者的怪症,但他并不厌恶犹太人。
国家社会主义统治者们相互间的权力争斗,使海德里希和他的全国领袖希姆莱较快地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速度之快完全出乎两人的预料。弱小的国家改革派威廉·弗立克在同戈林的普鲁士分离主义进行争夺中,普台士的警察领导大权落入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的手中。
戈林所以要把秘密警察交给希姆莱,是想跟党卫队结为同盟,以此换取党卫队支持他对冲锋队头子进行血腥的清算。
1933年4月底, 希姆莱控制了普鲁士的警察大权,担任副头子兼督察员。海德里希作为副头子的代表负责领导秘密警察处。
他们同时还扩大了在党内的权力基础。
海德里希于6月9日规定:即日起,除党卫队全国领袖保安处外,不许再出现任何党的情报和谍报机构,也不许搞名为国外情报组织、实则插手外交的机构。
海德里希清楚地看到,就他的组织的人数而言,还搭不起一支新警察队伍的架子。1933年秋,保安处仅有一百名工作人员,驻外地机构的人数更是少得可怜。他认为,现在我们再也不需要党了,它已经开辟了取得政权的道路,完成了它的历史作用。现在应该是党卫队打入警察,并和警察建立一个新组织。
希姆莱完全赞同海德里希的主张。他委托海德里希着手在秘密警察处的最高层将德国各邦警察合并,贴上党卫队的标志。海德里希计划把那些富有经验的警察干部改造成忠于政权并且只是薄施一层褐色油彩以资点缀的实权人物,供领袖专政的种种任务支配。
对实用主义者海德里希来说,他不在乎信仰是否坚定,而是首先强调业务能力。
海德里希依靠他的新僚属巩固未来的统治机器的核心,也就是那个被人提起就感到毛骨悚然的庞然大物——秘密警察(盖世太保)。
海德里希有意识地扩大秘密警察那种威风凛凛的名声,因为只有无所不知和毫不留情地出击的名声,才能使秘密警察印上领袖专政最强大的威慑性武器的标志,并遏制任何可能存在的反对政权的行动。
海德里希主张绝对完善的监视论,在全国建立起完整的监视网,把八千万德国人民罩在这张无形的大网之中。后来,这张网几乎覆盖整个欧洲。
过去,戈林使他的部属感到,国家敌人主要就是***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海德里希却为秘密警察关于谁是国家的敌人带来了明确的新概念。他说:“今天的国家敌人是一切蓄意反对人民、党和国家及其世界观基础和政治行动的人。”
海德里希和他的同燎们绞尽脑汁,设计出一套表格和卡片索引系统,用来记录每个可能的政权敌人。 柏林秘密警察处及其在外省的分局都建立了所谓的A部卡片索引,分为三类登记着秘密警察心目中所有的政权敌人。
A部一类, 索引卡左上角用红色检字器标出记号。属于这一类的是已经着手采取各种秘密措施,准备进行一次普通动员予以逮捕的政权敌人;
A部二类,印有蓝色检字器标志,是准备采取公开发布通令予以逮捕的敌人,
A部三类, 带有绿色检字器记号,是尚未构成安全威胁的公民。但海德里希认为,这类人物,在严重困难考验的时刻,将是非常危险的,故需要考虑予以逮捕或重点进行监视。
海德里希的秘密警察善于用颜色对它要打击的对象,做出细微区别的标志。卡片右上角另有一个检字器记号,用来表示不同的国家敌人。
深红色记号指***分子;
浅红色指马克思主义者;
褐色指暗杀分子;
紫色指不满分子。
每年4月1日和10月1日,必须由专人审查颜色标志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后来,德国边境也纳入秘密警察的控制范围。他们在德国边境上布下了一道铁幕。
为了确保任何外逃者都无法避开秘密警察的眼睛,海德里希及其同僚们苦心孤诣地设计出一套侦缉系统。
海德里希的侦缉系统,既有地方侦缉这方面,又有国家警察侦缉。在这方面,对敌人也以颜色做标志。
红砖色侦缉卡表明系在逃犯;
红边白卡表明系应予驱逐出境的人。
海德里希和他的同僚们所搞的字母代号侦缉细致人微,确实令人叫绝!
字母代号侦缉分为八类,每一类侦缉字母,代表秘密警察的一个行动指令:
A类侦缉:逮捕;
B类侦缉:无居住户口的予以逮捕;
c类侦缉:查明行踪;
D类侦缉:驱逐出境;
E类侦缉:搜寻失踪者;
F类侦缉:核实遗失的证件;
G类侦缉:暗中监视;
v类侦缉:逮捕职业性犯罪分子。
海德里希为了达到自己权力膨胀的目的,干方百计地了解更多人的情况。为此,他在党内建立了一整套的特务系统,把手下人分成几等,标志为:
v——亲信;
A——普通间谍;
z——密探;
H——偶尔雇佣者;
u——靠不住的提供情报者。
他就是靠这些人的报告,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党员的私生活的情况。
海德里希可以为所欲为地把他认为应该投进监狱的无辜群众投进监狱,进行所谓“保护性”拘留。、
海德里希的秘密警察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他们想置某人于死地,此人就决无活着的可能,对他们来说字典上根本就不存在“道理”二字。他们可以任意向要加害的人提出警告、进行监护或送进集中营,或者采取劫持、谋杀或伪装成不幸事故或自杀等手段进行迫害。
海德里希是夜总会的常客,经常跟那些妓女们鬼混。后来他利用这些妓女,成立了被称为基蒂沙龙的“文明之家”。在每间房屋里都安装上窃听器。
海德里希经常邀请国宾、外交官、商人和高级军官到“文明之家”来,通过他们与妓女的闲聊,窃取一些重要情报。
他曾用假情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勾结敌视苏联政策的某外国政权的军事领导集团反对国家”,借斯大林之手,在1937年6月至1938年6月间,杀害了苏联三万五干多名军官。这几乎是苏联军官团总人数的一半。
尽管在这份假情报之前,斯大林早已决定收拾对其统治过于危险的图哈切夫斯基,但总没找到适当借口,海德里希制造的假情报,配到了催比剂的作用。
血洗冲锋队和杀戮罗姆,海德里希及其秘密警察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海德里希虽然自己有犹太血统,但却成了反犹狂。消灭犹太人的这项任务,本来是由戈林主管的。1938年希姆莱主动要求把这项任务交给他。希特勒考虑到党卫队的工作效率高,因而批准他的要求。希姆莱让他的最得力的助手海德里希主抓这项工作。1941年7月3口,希特勒亲自下令:“这里,我委托你,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欧洲德国势力范围内,全部解决犹太人问题。我还要派你尽快制定出“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具体措施。”根据希特勒的命令,海德里希疯狂地制订出杀人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集体屠杀、毒气室、火化炉、进行拷打、结扎生殖器、饿死或让沉重的劳役累死等惨无人道的法西斯行径。
海德里希象一尊死神,使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海德里希对德国占领区的无辜群众的屠杀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自1941年3月13日, 德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宣布捷克斯洛伐克不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的那天起,海德里希就指使他的嘎喽啰们大肆屠杀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仅194l年12月15日就一次屠杀一百名捷克斯洛伐克无辜群众,其中男女老少俱全,年龄大的七十四岁,最小者才十七岁。
海德里希是希姆莱的得力助手和知己。曾协助希姆莱干了很多他想干而自己又干不出来的事情。
保安警察和党卫队保安处处长、秘密警察的副首领、三十八岁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正值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之际,却掉进了自至的坟墓,遇到了受其残害的人民的报复,结束了他罪恶的人生,结束了“刽子手海德里希”在地球上的事业。
海德里希遇炸身亡后, 希姆莱在他的灵墓旁对他作了-个简短的评价:“你是一个铁石心肠的男子汉。在你正登上权力高峰时,命运有意夺走了你的生命!”
战后很多年,他的妻子还在说,如果莱因哈德当初可以进维也纳音乐学院,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最有天赋,帝国最有前途的小提琴家。
有关海德里希的**
英文名: Operation Daybreak
中文名: 拂晓攻击
导 演: ( 刘易斯·吉尔伯特 Lewis Gilbert )
主 演: (蒂莫西·博顿斯 Timothy Bottoms) ( Martin Shaw) (乔斯·阿克兰 Joss Ackland) ( Nicola Pagett) ( Anthony Andrews) ( Anton Diffring)
上 映: 1976年03月05日 美
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捷克被纳粹德国占领,捷克自由联盟组织联合伦敦当局,派出三名年轻人返回捷克,从事一项危险艰巨任务——暗杀德军首领海德里希。卡尔、约瑟夫,当年离开捷克时留下妻小,如今重返故乡,却身负重任,内心充满予盾与煎熬,为了任务,不得不抛下儿女私情,去执行这项任务,终于不辱使命,刺杀了海德里希,然而此举激怒了德军导致里迪兹全村大屠杀,姜良心不安,又担心妻小安全,遂前往自首,招出同志窝藏之地,德军大批掩至逃亡地道,挡住他们逃生之路……
路加12章1一12节应该怎样解释介绍如下:
路加12章1-12节是斥责法利赛人假冒为善的本性,并警戒门徒不要容让这样的人进入他们的生命和事奉中。
路加12章1-12节中,主耶稣用天父对麻雀的顾念强调神对门徒的保护,所以信徒毋需害怕迫害,在人面前认主的,将来在神使者面前主也必认他,告诉我们生命不只在于物质,更重要的是与神的关系。
耶稣基督被认为是以色列的一个人,根据圣经的记载,他出生在以色列的伯利恒,成长在以色列的拿撒勒,并在以色列的地区开展了他的传道工作。以下是一些佐证:
1 圣经记载:《新约》中的四本福音书详细地描述了耶稣生平、教导和传道的事迹。这些记载强调了他与以色列人民和犹太教的关系。
2 圣经中的家谱:《新约》中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提供了耶稣的家谱,将他的血统追溯到以色列的亚伯拉罕和大卫王。
3 圣地遗址:耶稣在以色列的伯利恒和拿撒勒地区有众多的圣地遗址,例如圣母领报教堂、圣墓教堂和彼得堡等。
4 犹太教传统:耶稣被犹太教视为一位犹太教先知和圣人,并对犹太教法律和传统进行了教导。
5 历史记录:除了圣经,一些独立的历史文献也提到了耶稣。例如,第一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Tacitus)在他的作品《年谱》(Annals)中提到了一位名叫基督的人在尤大亚省(当时的罗马行省)受到了彼拉多的处决。
犹太人有什么明显的外貌特征吗?为什么当年纳粹可以马上分辨出他们呢?
本文2023-10-08 17:36: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