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汶邑何氏来源的吗
第一,说可能起源于东汉,然而解说却说马家后代现有5000多人,梁家祝家后代大约各有2000多人,大家想想
也就是明朝开始繁衍到现在才有可能是几千人的样子,若是从汉算起,有多少后代可想而知了,比如孔子现在的
后代有多少
第二,采访中一位老人拿出几本家谱,上面写的是汶邑马氏族谱,解说却说藏着一个大秘密,接着一位中年人
指着"汶邑"说为什么非得加上这两个字呢为什么不写马坡呢接下来就说为的是掩盖是马文才的后人,而且当
地禁演梁祝,我真晕!然后又采访那位马姓老人,老人指着家谱说已经二三十代了看来还是老人实在啊
从以上两个问题中很明显的得出一个结论:马坡马氏先祖在明初由山西洪洞搬迁到汶上县居住,到汶上后的
一支或在汶上居住几代以后的一支搬迁到微山马坡居住,但是这一小支源出汶上,以汶上作为老家,以汶上马氏
为大,不能自立门户,所以修谱时当然以汶上马氏为正宗,谱名当然是汶邑马氏这样的猜测比较符合后代有5000
多人,本地居住二三十代的事实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汶上县找一本汶邑马氏族谱,马坡的老家谱肯定与汶上老家
谱是一样的
不在汶上居住,家谱却以汶邑命名的,不仅仅有这一例,比如著名编剧何庆魁的老家在汶上,其族谱名为汶邑
何氏族谱,但是东平的何氏谱名也为汶邑何氏族谱,而不是东原何氏族谱,原因就是何氏从山西洪洞搬到汶上何
湾石楼一带,后来何家老二又从汶上石楼搬到了东平何圈,所以其家谱仍然为汶邑何氏族谱,所以我觉着是件非
常普通的事,并不是隐藏了什么秘密,涉及到梁祝却这么说,真晕劝济宁方面找到更充足的证据,这方面显然立
不住脚
当然,马坡原住民可能也有姓马的,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说梁祝起源于济宁是件好事,但是专家不能
瞎着眼找证据,一定要找到没有漏洞的证据才行,这个马文才的后人的说法太牵强了,经不起推敲
那个老人有族谱,你找到他就可以了!他回给你的!
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
这四姓始祖,古往今来,皆以圣人尊之。至圣为孔子,孟子被尊为亚圣,他是孔子之再传弟子,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均是孔子的嫡传高足。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虽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这个看似与国家民族没有多大关系的同族谱之字辈,实际上却折射出一个民族血脉相承的缩影。
一
该四姓后人的现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从孔门第五十六代开始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赐孔氏八个辈字:即“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第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
明末由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崇祯帝赐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至清朝乾隆皇帝又赐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的辈是孔门第八十三代“念”字辈。因此,不少孔孟等四姓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有待指出的是:这并非是孔、孟、颜、曾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颜曾后裔行辈的顺序的。现家谱如下: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肈、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
上述四姓族谱,据说“卜”姓亦遵照之。卜商为卜姓始祖。不过,卜子的影响力远不及上述四圣。
说到四姓该族谱,尤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而耳熟能详。在当代四姓的族人中,许多人都会当做家谱来背诵。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说这是孔孟两大家的家谱,也有些人说这是孔孟颜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谱。
严格的讲,这些表明辈分的名子开头“字”不是家谱,家谱是记载某个家族世系传承情况——即各个支脉的男性家庭成员及其配偶、儿孙年龄职业住址等情况(封建社会中女性长大成人要出嫁,所以不计入家谱)的花名册(类似家族内部的户口登记薄)和家族成员中重要人物重大事迹的记录本。
近来,历年清明节至,来自海内外的三百余名孔子后裔必然在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祭奠了共同的祖先——孔子,子孙们依次向一世主孔子深深鞠躬行礼、敬献花蓝,并诵读祭文。之后又分别来到二世祖墓、三世祖墓、中兴祖孔仁玉墓和远代诸墓望祭之坛前,按照释奠先祖“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的礼仪要求,举行了传统释奠祭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恢复祭孔活动以来,曲阜的祭孔活动都是在孔子诞辰日举办,属于“秋祭”。而在传统上,最隆重、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都是“春”“秋”两大祭。2008年,曲阜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如今的春季祭孔大典定于4月3日在孔子出生地尼山隆重举行。曲阜的孔氏家族墓地,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墓葬最多和最集中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延时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
据悉,目前,孔子后代有三百多万人,至今已繁衍八十多代。其中,曲阜的孔子后裔占曲阜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约有23万!
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主要任务为祭祀孔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台湾已故的孔德成是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
不过,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民国时代的大财阀孔祥熙,并非孔门嫡传后裔。因其母嫁入孔门时已有身孕。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回民,姓孔,这是很特殊的。或许会有人问,孔子是汉族,为什么他的子孙是回族哪。原因是:孔子的第59代子孙孔彦嵘娶了一名回族女子,名叫马甲尕,夫妻两人生育了3个儿子。马甲尕要求一个儿子加入回族,并且信仰伊斯兰教。她缝制了一顶穆斯林戴的白布帽子,三儿子年幼好奇,争着戴这顶帽子,于是顺从母亲的意愿成了穆斯林。在甘肃永靖县,孔氏穆斯林被当地人称为“孔回回”。
孔孟四姓的后裔中除了有回族外,还有土族、东乡族、藏族、满族、保安族、土家族、朝鲜族和撒拉族,他们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基督教等宗教。
三
现在,我们具体谈谈该四姓共同族谱的由来。
先说是否存在“孔孟一家亲”。当前,“天下孔孟是一家,看字排辈论高低”的说法很流行。由于孔子、孟子的后人共用一个家谱,不管姓孔姓孟走到哪里都要当一家人来对待。还说在旧中国孔家孟家子弟外出旅行,即使逃荒讨饭,来到陌生的孔孟人家,只要一提自己姓孔或者姓孟,就会被当一家人来看待。要按照姓名中的“字”表明的辈分论高低,岁数大辈分低的人也要给岁数小辈分高的人磕头行礼,称“叔”喊“爷”。东道主要给讨饭者安排吃住,走时还要送些粮食。这是和外姓人的区别之处。
要搞清孔孟是否真的一家,就需要看是不是两家真的共用一个家谱。经查阅家谱网得知:《孔子世家谱》是专门记录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从孔子时代至今已传承了二千五百多年,跨越了八十多个代次,共登记近200万人。2005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宣布,中国的《孔子世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1937年民国时期。
而《孟子世家谱》也记载了从孟子到第七十五代孙孟祥拹(1990年在台湾继任亚圣奉祀官)的历代孟氏子孙繁衍情况。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现在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刊印本。
由此可见,孔孟两家各有独立的家谱,家谱中都没有两家合并为一家之说。至于曾、颜,亦如是。我们进而可以推断,从宗族的角度讲,孔家就是孔家,孟家就是孟家,曾家事曾家,颜氏仍是颜氏。颜氏之源与孔子母亲无涉。
据说,这四个通天谱的后裔,是不需要说“免贵”的姓氏。
也有此分析出:四姓具备共同族谱,并非是春秋战国时代相约而定的,而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强行以定。
当然,无可否认,四姓之始祖确实亦渊源甚多。众所周知,孔子及其学生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无疑是足以与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柏齐名的思想家。
而孟轲,也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是影响了很多执政者的至理名言。
关于曾参,其实是孟轲的老师的老师,其在孔学中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未被认识,唐宋之后才被高度认可。他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被称为“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
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有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颜回所认同的“天人合一观”所表现的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是那个年代的精神瑰宝。
其实,儒家学派以孝道为先,排序以入道为先,应该是孔、颜、曾、孟才对。原因很简单:颜回和曾参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是曾参的师兄,曾参却是孟轲的师祖!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据了解,广东韶关南雄伯达公是南雄的历史名人,他的后代在南雄地区还是很多的。
南雄伯达公的后代在南雄地区是比较多的,因为南雄伯达公是南雄的历史名人,对南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后代在南雄地区多数是以姓氏“陈”和“黄”为主。这些后代大多数都是在南雄地区生活和工作,有些甚至还拥有南雄伯达公的后代证明。
如果想要了解南雄伯达公的后代,可以在南雄地区的相关机构或者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进行咨询。此外,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家谱或者族谱来查询南雄伯达公的后代,这些家谱或者族谱通常会详细记录南雄伯达公的后代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查询家谱或者族谱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在查询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
总之,如果想要了解南雄伯达公的后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查询,但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南雄伯达公的历史和文化,来更深入地了解南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33位后人重归故里
2010年下半年,西湖镇发现何维键生母任太夫人的墓碑,对于整个何氏家族具备重要意义。为祭祀先祖,33位后人重归故里,昨日在何家祠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据了解,这些后人中有两位来自美国、3位来自中国台湾,其余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苏州等地。
关于何维键生母任太夫人,在族谱中亦有记载。据悉,2003年,包括清代中期曾经分三次修订的《何氏族谱》、明代佚名画家所作的《江汉揽胜图》等一批珍贵的史料。族谱中记载了何氏家族的先贤,以及家规、宗规等情况,并记载了家族的田产等财产分布地点,门类之齐全、内容之详细实为罕见。
新谱涵盖何家六代
瞻仰完毕,何家后人在祠堂供奉新续修的族谱新谱,并向何园、扬州市档案馆、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捐赠新谱。同时,何家后人还捐赠了何维键父亲何俊在清咸丰年间任江苏布政使时使用的两枚印章,这两枚印章由何家后人代代相传,非常珍贵。
在何园主人家谱被发现后,何家后人积极投身到对何园家谱档案的重修工作中。2010年10月,经过何维键支系海内外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新谱问世。这卷新谱衔接了清朝光绪二十二年由何园园主何维键续修的老谱,涵盖了自何维键起始的六代家族成员,包括已故、健在、新生的成员共320余人。
一、姓氏源流
和(Hé)姓源出有三:
1、以官职为姓。源自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唐尧时,重黎原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荣,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通志·氏族略》载:“羲和,尧时掌时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为氏。”
2、起源于卞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有人名卞和,是一个有名的玉工,他曾以在荆山得璞玉闻名,后来,卞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先的名字命姓,成为和姓的一支。
3、由他姓改为和姓。起源于后魏。《通志·氏族略》载:“后魏有素和氏,改为和氏。”素和氏,本为代北复姓,鲜卑族檀石槐的支裔,以其本为白部,故号素和氏。据《魏书·官氏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和”,和姓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
二、迁徙分布
和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和姓起源古老。传说远古时期,帝尧时有掌管天文立法的官吏和仲,和叔。在农业社会里,四季气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一种很重要的官职,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们的后代遂以其官职中的“和”为姓。因此“和姓”是以官名为姓。又有一支和姓的来源是这样的,春秋楚国人卞和发现了和氏璧,于是卞和的后人都以此为荣,于是都以“和” 为姓。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和”。和姓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通志氏族略:羲和,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为氏;晋有和徂父,汉有和武;又后魏有和素氏,改为和氏,五代有和凝。
三、历史名人
和 仲、和叔:上古人物。传说尧有四大诸侯,分别主管东南西北四方,史书称为四岳。东岳名叫羲仲;南岳名叫羲叔;西岳名叫和仲;北岳名叫和叔。四岳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尧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决策,尧都要与四岳一起商量。
和 峤:字长舆,晋朝西平人。少年时就有盛名。晋武帝时为黄门侍郎,迁中书令。
和 岘:字晦仁,北宋浚义(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出生于官宦世家。他自幼博览群书,喜音乐,好依声填词,是宋初著名词人,16岁登朝为著作郎。曾任太常博士、东京转运史、主客郎中、大常丞。他的词作被收录在《全宋词》中的有《开宝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其主题是歌颂开国皇帝宋太祖“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的功德和“九士乐生平”的盛世。
和 洽:字阳士。三国时魏官吏,为官清贫廉洁有操守,最后以售田宅自给,封西陵乡侯。
和 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人。少好学,年19,登进士第。初仕后唐,继为后晋宰相。凝生平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有“曲子相公”之称。有集百卷。其长短名句《红叶稿》,又名《香奁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上蔡县至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代 郡:战国赵武灵王始置。秦汉代郡治代县,在今蔚县西南。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
西陵郡: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治所宜昌(今湖北省宜昌市)
2、堂号(缺)
============================================================
和姓宗祠通用联
〖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唐尧;
望出汝南。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和姓的源流和郡望。
栋梁攸寄;
律吕克谐。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西平人和峤,少有盛名,太傅庾顗见了他曾感叹:“和峤森森(高耸的样子)和千丈松,把他用在大厦上,必为栋梁之才。”武帝时,历官黄门侍郎、中书令。惠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下联典指北宋浚仪人和岘,字晦仁,精通音乐。太祖时任太常博士,曾用王朴律校准洛阳司天台影表(测日影的仪器)的石尺,制作律吕(乐律)。太宗时官主客郎中、兖州知州、太常丞。著有《奉常集》、《秘阁集》。
系承仲叔;
璧重连城。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尧时和仲,为和叔之后。下联典指“和氏璧”价值连城。
磥砢多节;
衣钵相传。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和峤。宋范质登进士,居十三名,与五代后梁·和凝同,时人有诗云:“登庸衣钵亦相传。”
-----------------------------------------------------------------
〖和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岭南无珍货;
汝西有栋梁。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指挥使和斌,字胜之,鄄城人。为德顺军指挥使,从狄青南征。斌老于为将,以忠信得边心。岭南珍货,一无所蓄。边吏欲邀功,谋报启衅,斌破其奸谋,故所至无事,吏民称之。下联典指晋代中书令和峤,字长舆,汝南西人。少有盛名。人称其“森森如千丈松,施之大厦,必有栋梁之用。”武帝时为黄门侍郎,迁中书令。惠帝时拜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
明号真孝廉;
清封果勇侯。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举人和承芳,平定人。历唐山知县,有惠政。以父丧还籍,斩衰竹杖,徙行千里,居丧哀毁。世称为真孝廉。下联典指清代名将和隆武,满洲镶蓝旗人。因功封三等果勇侯,授吉林将军。卒谥壮毅。
-----------------------------------------------------------------
〖和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广记三州大事;
巧描二帝真容。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乾隆进士和映,蒙古镶黄旗人。原名和宁。奉使卫藏及西域,前后凡十二年。著有《读易汇参》、《三州纪略)等书。下联典指元代画家和礼霍孙,蒙古人。至元时,仕为承旨,善 ,尝奉召写太祖御容及太宗御容。见《元史祭祀志》。
-----------------------------------------------------------------
〖和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存斋琴谱十八卷;
香奁华章百余集。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内阁侍读学士和素,字存斋,满洲人。《有琴谱合璧》十八卷,取明代扬抡《太古遗音》,译以清书。明人旧笈,转赖此帙以传。下联典指后周太子太傅和凝,字成绩,须昌人。梁时举进士,历仕晋汉,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尝知贡举,所举皆一时之秀。为文章以多为富,有百余卷,尝作香奁集。
定八音,雅乐律吕;
职二帝,时官秋冬。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太常博士和岘,字晦仁,凌仪人。善音乐,他以补律准较洛阳司天台影表石尺制律吕,于是八音始和畅。下联典指尧时治西、朔方之官和仲、和叔二人。和仲掌秋天之政,和叔掌冬天之政。
-----------------------------------------------------------------
〖和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挺秀干霄,隐具栋梁大用;
开门撤棘,毫无关节潜通。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中书令和峤,字长舆,汝南西人。下联典指后周太子太傅和凝,字成绩,须昌人。
--------------------------------------------------------------------------------
中国人民 和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和志光少将
和志光(1946-——),藏族,云南省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人。1964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 。1966年1月加入中国 。中专文化。
1964年8月至1969年11月,在昆明军区步兵第13团一连当战士。
1969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陆军第11军32师95团一连副排长。
1970年6月至1970年12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第9团一连排长。
1970年12月至1974年4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第9团一连副政治指导员。
1974年4月至1979年1月,任云南省军区独立第9团一连连长。
1979年1月至1982年2月,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7团一营营长。
1982年2月至1983年2月。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5团副团长。
1983年2月至1986年8月,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5团团长。
1986年8月至1993年3月,任云南省军区迪庆军分区参谋长。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任云南省军区迪庆军分区司令员。
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任 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其间: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在合成指挥专业学习)。现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
《韩非子》
和氏第十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陈奇猷曰“绝灭”即“裁减”之形讹)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乱无霸王也。
有知道汶邑何氏来源的吗
本文2023-10-08 16:01: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