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霍元甲资料介绍,霍元甲家谱究竟是怎样的?
霍元甲资料
霍元甲是民族武术家,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英雄,在霍元甲的故事大肆搬上大荧幕的时候,霍元甲最真实的经历是什么呢?霍元甲的资料究竟有哪些?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生于清朝同治七年,他的祖籍是河北省东光安乐屯,霍元甲出身于镖师世家。在幼年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名震一时的拳师,但是他的父亲不让他跟着自己学习武术,因为霍元甲的性格是非常凶狠好斗的,所以霍父害怕霍元甲有辱霍家门楣不传授霍家拳与他。霍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过着地地道道农民的生活。在27岁前都过着朴实的生活,在28岁的时候霍元甲在天津卫的码头上当搬运工,渐渐的霍元甲在天津为人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品格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最后让霍元甲出名的就是与洋人打擂台。
在清末的中国,被列强统治者,霍元甲作为一名爱国武术家肩负起了自己的义务。 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被压迫,霍元甲的出头让国人感受到希望,他不愿意碌碌无为,而是选择了站出来跟外国人进行比武,选择用这种方式来为祖国争一口气。那时以霍元甲的名气一时吓走了不少的竞争者,让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终于不是待人宰割的羔羊了。最值得说的还是1910年霍元甲受各界人士的帮助创立了中国精武体操会,但是在精武会成立初期霍元甲遭受奸人所害丢掉了性命。
在精武会成立的时候,霍元甲被称为精武大侠,而且这时的霍元甲威望都很大,刚刚在上海开创了局面的霍元甲正值壮年,却过早去世令人惋惜。他将拳法的境界提高了很多,不局限于门户性而是更多的将拳法相融合,提出拳术天下公有的思想。霍元甲就是这么一位让人怀念的大侠。
霍元甲家谱霍元甲是清末的著名爱国武术家,他的祖籍是河北省东光安乐屯。但是他的居住地在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他的家庭也是镖师世家,父亲也是一名拳师,他的武艺十分高超。霍元甲的家谱在他出名之后也有很多人去探究,霍家的家谱究竟是怎样的呢?
霍氏家谱记载
霍家的祖籍地在河北省沧州境内,所以有人去了霍氏祠堂一探究竟。在东光县油房口村找到了这座祠堂,这座祠堂建于明末时期,这个祠堂的建成全靠那时任命兵部尚书的霍伟华,霍维华的进阶之路就从油房口村开始的,从这里中举人然后到了非常重要额职位,霍氏祠堂的建立也说明了霍氏在那时是非常风光的。油房口靠近大运河的东岸,这座传说中的霍氏祠堂已经建立了300多年了,霍氏祠堂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但是后来被拆除了,只剩下一座遗迹在原地。
在这里还是找到了一块石碑,在这块记载了霍家家族始祖的石碑上,有些字迹依旧清晰可见,东光县的霍氏始祖是一个叫霍潭的人,霍潭也是明初从山西移居到河北的,石碑的一部分也找不到了所以不知还有的祖先是谁。霍氏后人在家乘中写道霍氏祖先为霍叔,霍叔是周武王第八个弟弟,而且这位霍叔就是霍家最高的祖先了。霍叔被封做霍国的国君,但是后来在战乱中霍国被灭,这一国人改名姓霍以此纪念霍叔。霍元甲的祖先是在战乱中逃亡至东南方向,定居高平县的那一支霍氏。
湖北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是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特色古建筑群。它主要是根据阿明王朝君主陵墓和府邸以及清代古建筑定制建造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湖北明清古民居博物馆。
据史书记载,明朝有220多个藩王,湖北是藩王的重要聚集地。朱元璋先封藩王,武昌为楚都。之后一共封了44个藩王,藩王数量仅次于河南。
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挖掘了许多王子的宫殿。湖北省政府计划在木兰湖的山坡上建设明代太子博物馆和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馆内地面部分明清古建筑实地勘察、绘图、拆除、搭建。
展示待建诸侯王宫殿地下诸侯王墓发掘的文物。这真是一个大众化的“政绩工程”。
目前,阳新、铜山、枣阳、崇阳等地首批13处古民居、祠堂等建筑已呈现在木兰湖畔,供游客免费参观。
古馆占地面积较大,这里不仅有半个家族(旁系后裔)的民居,还有培养了众多人才的廖的官厅,还有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的指挥部。
板石家
板石家原址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为清代建筑。据家谱记载,赵原主人是北宋太宗的后裔。蒙古南侵时,部分皇族经湖北南迁,有时留下繁衍至今。
百年前,赵派了几个工匠到武昌等地搜集资料,画成册,这只是原有建筑的一部分。老房子大门上的牌匾上刻着“半个家族”,来源于“0755年至79000年半个家族统治世界”的说法。
赵故居。其平面近方,三间宽大,中间有天,布局对称,院落错落有致。从前到后是前堂,翼(书房)后堂,这是硬山的结构形式。
门厅前有雕花门楼,门厅有网格屏风;天井两侧有厢房(书房),建筑构思十分精巧。
古人云:“不雕不造屋。雕是珍贵的。”板石家老屋的雕刻工艺非常精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朱琳老房子
朱琳旧居(又称阮坂坨旧居)原址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它建于清朝初期。
据家谱记载,阮氏祖阮籍是魏晋七子之一。因经常在竹林中聚会,批评时事,被尊为“竹林七贤”。左“古时候,明月之下,竹林七贤。阮家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江西迁到湖北铜山后,建了一座竹林堂,以敬奉先贤,故称老竹林屋,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老宅分为前厅、天井、厢房、后厅四部分。在前厅,有雕刻精美的门槛石和门槛石。明朝用木头隔断,后堂穿斗梁架,柱不落地,立在大杭州上,扩大了室内使用面积。
外墙绘有各种吉祥物和花草。左边有蝙蝠和一幅象征长寿吉祥的“松鹤常青”图。
舒老五
舒老五原址,位于湖北省通山县杨坊乡,建于清代中叶。
舒老五的大门是倾斜的,避开了山峰,正对着山坳,有利于气流通畅,开阔眼界,从室内观之,令人心旷神怡。中国的“歪门邪道”
庞氏族谱记载: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庞氏家族“弃学督家务,巡山选址,宗族建庙。”数百年来,庞氏家族建立了一套家训:
孝顺,尊老,敬家,祭祀,持家,修性,做个好姑娘,老实,贤惠,闲着,谨慎,小心,惩怒,禁博客,打官司。
廖关石堂
湖北省崇阳县金塘镇廖氏官塘旧址
辽代官厅是明代南京户部尚书的官厅。
山东-山西场馆
陕西会馆原址位于湖北枣阳市路透镇,建于明末。
早年,山陕会馆只是一个小关帝庙。
由于地处古驿道中心的湖北枣阳经济繁荣,陕西、山西商人众多,生意兴隆。
清朝乾隆年间,山西和晋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以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枣阳为根据地,进贡汉朝山西忠臣吴升和关羽财神。经过几年的准备,他们集资建造了会馆。以达到旅游时见面、经商、交友的目的。
陕西会馆内外墙都是青砖砌成,都是清水墙。
中殿两侧山墙呈猫拱背状,曲线优美,寓意吉祥如意。
后殿前檐八如意斗拱,主脊两端鸥吻。主脊上有美丽的菊花,竖脊上有龙,气势磅礴。
2016年6月,重访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进行摄影。
明清园,全称“湖北省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距离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湖游船码头约七八百米。位于木兰湖畔,展览面积8000平方米。
明清园林的内广场。
湖北省文化厅借鉴其他省份和三峡库区文物集中搬迁重建的经验进行保护,将散落在湖北省民间,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但因周边环境破坏而缺乏保护的古民居及其构件文物,移至明清园林进行集中重建。
明清园林蓝图规划集古民居艺术、山水游览、传统技艺于一体,形成了以湖北明清古民居遗产保护为基础,以传承湖北风俗习惯为特色,遗产保护与休闲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明清时期,公园搬迁重建了名人故居、富商宅邸、民居、祠堂、会馆等10余处古建筑。免费向游客开放。
明清园和木兰湖隔着一道木栅栏,栅栏边是一排烟柳抚面,另一边是木兰湖上的标志性建筑。“姐妹红楼”倒映在镜面般的湖水中,涟漪灿烂。
鲁老寨内。位于武昌区陈家巷大街17号的陆老寨原址,是晚清武汉著名的竹木集散地和贸易码头。
鲁老寨内。清末,竹木商人在武昌白沙洲河畔建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一度十分繁荣。
阮和平旧居。原址位于铜山县黄沙铺镇,清代中期建筑。
阮和平旧居内。它占地275平方米,有两层结构。由前厅、天井、厢房、后厅四部分组成。
明清古建筑的路线标识。
阮世保的老房子。
2015年,鄂西民居的吊脚楼是由来自恩施州的18名土家族工匠在乐的带领下建造的
《赵氏家乘》(报本堂)由原山阳县委书记兼山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陕西省政协商洛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嘉真(原名赵家政)于2002年主编,淡蓝色封皮,大32开本,横版,双面印刷,共计62页,出资铅印40册,分由十九世兄弟和外地同辈保存。内容由序、世系与世谱、赵嘉真记、后记及祖宗神位图组成,重点是世系与世谱。
赵氏本族先人明朝从甘肃天水到陕西蓝田定居,清朝乾隆后期第十一代传人赵益作官吏未返蓝田,定居商州南秦川全学底村。全学底村全姓人迁至上秦川(现金陵寺镇全湾村),赵、崔、苏、罗四姓人居住该村,将全学底村更名为四合村。先辈来商后生三子,后人分别称报本堂、思孝堂、追远堂,先辈来商时带一随从也随居同村,亦姓赵。1950年所需家谱记载,世字辈为第十八代传人。此次报本堂家谱从第十三代开始,记到第二十一代,共承继200余年。报本堂后人住在村中后塬;思孝堂后人住在村中药铺周围,十八代有赵绳武、赵信民、赵绳志等,一分支迁居闫村镇,后人有赵永山等,一分支迁居三岔河镇泥峪川;追远堂后人住村中楼门涧,十八代有赵希礼、赵希胜、赵宝来等,一分支迁居杨斜镇松云寺村,后人有赵忠理、赵益善、赵庆善、赵志荣等;同行后人住村中后塬,十六代有赵积春、赵尚学、赵升子等,一分支迁居金陵寺李家村、赵圪崂村,后人有赵天赐、赵立仁、赵立善、赵吉安、赵养林等。
四合村赵氏家族秉承耕读传家、尊老爱幼、克勤克俭、谦和为贵的家风,人才不少。清代赵景铭,增生,承父廷翊之传授,精通医学。凡所诊治,着手成春。知州胡启虞患失血症,其妻症瘕,年久不愈,廷先生诊,药到病除。当时有“功同和缓”之誉。民国赵积德、赵积聚、赵炳彦、赵寿瞻、赵天赐、赵高禀、赵明义、赵尔凯、赵子玺等也较有名气。解放后,当工人,做教师、医生、行政管理人员较多。获工程师、农艺师等专业职称数十人。赵学文在国外工作,副厅级领导有赵嘉真,县团级领导有赵承训、赵希礼、赵亚特、赵升志、赵信民、赵希斌、赵志荣等。
赵氏祠堂位于村东北角老井前,修筑于清朝中后期,有小戏楼一座,占地亩余,庭院呈长方形,可容纳全族人坐席就餐。大殿三间,坐南向北,砖墙瓦顶,五脊六兽、棂门格窗。祠堂内存有满间立挂锦簇一幅,布制家谱一卷,平时存在方圆两根长木盒内,悬放在祖先楼顶上。本族制有花轿两辆,锣鼓一套,存放在祠堂里。清光绪年间受维新变法影响,本村在赵家祠堂办小学,解放后,锦簇家谱损失。1960年祠堂被村委会拆除,用作修建本村水轮泵房。1950年赵蒲善成头将本族在杨斜麻池河会湾村三十亩山林出售,用此款在赵积时场内修公碾房三间,所余资金由赵世英、赵世贤负责续成家谱。1952年土改时,从赵世雄家被迫交出家谱烧毁,可惜可叹 !
恰逢改革开放,盛世重修家谱,既承袭中华民族文化习惯,寻根问祖,记家族繁衍;又体现时代特点,男女均录,写婚育状况,出生年代,文化程度,从业情况,居住地址,书为社会做公益事业的人和事,追述逝者的死亡原因等。有益于团结友爱,化解矛盾,联谊交往,对外开放,反映社情,褒扬仁人,教化后代,启迪成才,反映遗传,促进健康长寿。记叙力求简明扼要,真实可靠,繁简得宜,图表结合,使人一目了然。
城关镇原为五代王彦章驻兵营地。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南乐县治迁此。筑土城,周长6华里又130步。明嘉靖年间易砖城。昔城内有七龙庙,八虎街,十二牌坊,八大槐诸景。
璨 固
在城关西南有赵、丁、李、张四璨固。“璨”在全国城镇乡村名称中未见用此字者,是罕见的稀有字。首先用此字者是元朝隐士张淳。张淳,字梦山,他学问渊博,不作官,著书立说,有《梦山文集》。“梦山三峰”为南乐八景之一。
岳 固
在县城北1公里,该村西南,旧有水潭,深数丈。四时清澈,因属元代处士傅西溪所有,故曰“傅潭”。“傅潭秋月”为南乐八景之一。今傅潭酒、岳固酒皆以此命名。
为元村镇 驻地,距县城西125公里。该村镇形成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故名元村。
留 胄
属元村镇。传说武王灭纣以后,行至此处认为天下太平,令将士解盔卸甲,埋留此地,故名留胄。
操 守
属元村镇,原为操刀营。传说有三:武王伐纣,诸侯会此,严戒操刀;武王伐纣,军驻此处操练刀枪;南北朝时,北周军队在此操练刀枪,故名操刀。清同治年间知县以“操刀”二字不祥,改名操守。
谷 村
出自复姓谷那氏。谷那氏祖居此地 东周元王简介 ,唐初有谷那律,其子孙改复姓为单姓,故名谷村。唐武德六年(623年),昌乐县城由仓陵北迁至东南55公里谷村一带。五代贞明二年(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讳,改名南乐。北宋元丰四年九月,东迁今治,县治于此历358年。
为梁村乡 驻地,距县城西北14公里。唐代已有此村,以姓氏命名。
千 佛
属梁村乡。该村外原有大寺一座,内塑佛像4尊,俗称千佛寺。明初姚张诸姓,从山西迁此寺旁建村,以寺为名,故名千佛。
吴 村
原名史官村、吴家楼,距县城西北18公里,今属梁村乡。村北有仓颉陵庙,仓颉陵,为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相传黄帝之子昌意封于此,建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生于斯,葬于斯,现有仓颉陵庙和造书台。西汉初于此置乐昌县。晋改昌乐,北魏置昌乐郡,东魏郡废,只存昌乐县。唐武德六年迁县治于谷村一带。
邵 庄
距县城西北13公里卫河西岸,今属梁村乡。该村南有一高台,台上旧有三娘子台和九天玄女殿,松柏成荫,每年二月二十五日和九月二十七日有庙会。相传宋时黄河泛滥,守堤官三女儿为救百姓跳水堵口而死,民感其德。筑三娘子台及三娘子庙,以示纪念。
为寺庄乡 驻地。距县城西北75公里。该地旧有安庆寺,村以此寺得名。相传北宋元帅杨延昭与辽兵战于此得病,被西寺庄名医袁代治愈,杨以重金相谢,袁拒而不受,只求传习枪法。杨延昭应诺,并将杨家枪谱相赠。袁代无后,将枪谱送与东寺庄韩家。韩家视为珍宝,世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利 固
在寺庄乡西南,为明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魏允贞故里。后迁于南乐县城内。
张浮丘
在寺庄乡西,濒临黄河故道。辛亥革命爆发后,该村以杨杰为代表的八家大地主与杨俨为代表的中小地主斗争相继近十年,时称“八大家”与“八小家”斗争,其时间之长,耗资之大,波及之广,涉及人之多,都是非常惊人的。
据清咸丰三年(1853年)《大名府志》记载,明初,县人在此设立社学,取名“近德”。意在赞村民和善,近乎道德。“固”坚固之意。愿近乎道德之风永固,故名近德固。
近德固乡在西汉时属乐昌县地,东汉时属阴安县,晋属昌乐,隋朝为繁水县地,唐时复归昌乐县,五代归南乐。乡名无考。明朝时,全县设35乡,近德固乡北部属长泰乡。明中期改乡为里,清朝改里为社。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社建区,近德固乡大部属四区。抗日时期,近德固乡为卫河县地。1946年撤卫河县,该地复归南乐。建国后,全县分6个区,近德固乡为六区,区 机关驻近德固。1956年撤区建乡镇,始有近德固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
近德固乡 原驻李村。1975年迁佛善村南安济公路北侧,即今址。
善缘疃
距县西9公里,今属近德固乡。传说明初燕王朱棣靖难时途经此地石上屯,人已逃亡,井亦堵填。时值盛暑,燕兵口干舌渴,战马嘶鸣,正在焦急时,见二童桃水而来,将士争相饮喝。一担清水,甘洌甜美,想不到千军人马饮之不尽。燕王知是仙童,遂相拜谢,却不见二童。后燕王登极为皇帝,便命饮差在此建二仙堂,改村名为善缘疃。
佛善村
在近德固乡北,有人5000口,为一大村,取拜佛求善之意命村名。该村于1927年4月成立 佛善村党支部,为濮阳市最早的农村党支部。现村南有 直南特委创始人刘大风和烈士吴书升陵墓,现已立碑纪念。
留固店
位于近德固乡 南6公里,现有2000多口人,是个大村。据胡氏家谱载:明初自山西迁来时,该村就名留固店。相传宋代村西有一条官路,路旁有一店,地势高。原有一村,名佛台村,地势低洼,后黄河泛滥,村落冲毁,唯留一店。佛台村人皆依店建房而居,因地高店固,又以留下此店为由,故改村名为留固店。现村东路南有株古槐,传为刘秀系马槐,人称汉槐(据析可能为宋代前古槐)。1937年10月, 人刘大风在此槐下成立“181师抗日游击队”,后改名“四支队”,今为革命纪念地,树碑以志。
吉 七
现有西、东、温三吉七,位近德固乡南,相传为刘秀访吉昌、马五处。三村之间,潴龙河畔有阎王庙、建筑面积之广,在濮阳市尚属少见。现庙院内有株古槐,胸围15米,为大古槐之二代槐。
唐朝时,杨村乡一带为昌乐县礼行乡。当时的村名有乐博村、曹八娘疃等。宋、元时期,仍为乡的建制,而乡名失考。据迁民碑记载:明初,有杨姓自山西洪洞县一带杨村迁此,定居成村,并沿用杨村之名;明中期,李姓从山西迁此;明末仝姓、史姓先后从山东濮洲一带迁此,睢姓从本县睢庄迁此,各分居一方。后杨姓渐衰,仝、史、李、睢等姓渐成旺族。遂在村名前加“仝、史、李、睢”字,称仝杨村、史杨村、李杨村、睢杨村以示区别。1956年乡镇取代区的建制,称吴村乡,驻吴村集。1958年人民公社取代乡的建制,公社驻地由吴村集迁到仝、史、睢、李四杨村之间,称杨村公社。1983年恢复乡的建制,称杨村乡至今。
吉 道
现杨村乡西有杨、郭、齐、聂四吉道和前后两吉楼。传说殷商时此处有一条殷河,其水清澈,鱼跃柳荫,鸟语花香 东周元王简介 ,景色秀丽。纣王及妃妲己东游至此,招民工万余,命一天一夜盖两座花楼,并建花园和梳妆台,赖仙人鲁班相助得以筑成。后人于此建村,以神仙相助,逢凶化吉之意,取村名为吉道、吉楼。因纣王卫队在花楼旁住宿,其地名楼营。
曹八屯
位于杨村乡 东北2公里。该村原名曹八娘瞳。相传曹氏有兄弟八人,皆有勇谋。其父率八子随李渊反隋,几经征战,军功显赫。父及七子相继阵亡,唯余八郎。曹八郎不愿受封居官,与母辞朝。李渊将其母子封于昌乐县地。曹母为人贤慧,和睦乡里,所居之处,人称曹八娘瞳,后演变为曹八屯。
南清店
在杨村乡南,界于清丰、南乐两县之间,取二县各一字命名。有言该村原名清丰店,隋孝子张清丰故里。此说有误。不可讹传。
为西邵乡 驻地,距县城北13公里。相传五花营为一古代营垒,军营四方设哨,该村居西,为西哨,后演变为西邵。此说是否属于附会,现已无法考证。
李西邵
位于西邵乡 以东15公里、西与王西邵和赵西邵相交;村内以李姓为主;有名的手工艺村、小吃芝麻糖更是远近闻名。
王崇疃(町)
在西邵乡 正北5里。清光绪年间因在村东头建有高炉“以冶为业”故又称“铁炉”。
五花营
在西邵乡 西南2公里。明正德《大名府志》载:“五花营在县北十八里,唐河北五镇常会兵于此,故名。后人因其壁垒聚居成镇。”又考,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五月,北京(今大名)留守粱思宝,将十万贯金银珠宝、奇巧缎物,差县尉马安国一行送至京师,赶六月初一为蔡京上寿。途至此,被梁山好汉晁盖、吴加亮(吴用)、刘唐、阮氏兄弟等人所劫。这就是有名的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蔡 村
位于西邵乡 西南黄河故道西岸。清光绪《南乐县志》载:“桑泉在县北迤西二十里蔡村坑,常伏不见,人呼其坑曰桑坑,深数尺。每大旱,村人掘之丈许,辄见古桑根,大如柱础,色类凡桑,隐隐有金星,中嵌一穴,围可四五寸,甘泉溢出,以为雨征,旬月后渐复湮塞。泉涌时有金蛙跃出,昔人以细绳缒铅探之,数十丈不可底。”今经实地考察,其说不谬。
为谷金楼乡 驻地,距县城东北6公里。乡北官庄,清设私立学校,颇有名望。乡东西小集以生产甜瓜闻名。乡西闫李谷金楼有明初古槐一株,明代枣树两株。
平 邑
在县东北4公里,属谷金楼乡。周威烈王八年(前418年),赵成平邑,取意平原之邑。东魏置平邑县,北齐废。隋复置平邑县,大业初省入贵乡县。现有前、后、中、东四平邑,是一古老村落。
方山固
距县城北35公里,属谷金楼乡。现有梁、王、崔诸方固,皆以方山为名。此处原有东西二山,并峙而立,其形方正,故名“方山”。北宋时,黄河屡滥为患,方山几遭涤荡,渐不复存。“方山夕照”为南乐八景之一。
岳 连
现有前后二岳连,在谷金楼乡东南。该村明前称王庄村。明初有一姓岳名连的医生来此定居,行医有方,颇有声望。岳连去世后,人们念其德,改村名为岳连。
为镇 驻地,距县城东125公里。该村为古遗址,三国后为东武阳县,隋唐为武阳县,后改武圣县。唐开元七年(719年),以春秋齐桓公会诸侯于此,赴洛阳朝周王为由,改为朝城县。五代梁将王彦章曾驻兵于此。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黄河泛滥,朝城东迁杜婆镇(即今山东莘县朝城镇)。原址遂成集镇,金称韩家镇。元末明初迁来张姓望族,改名韩张店。1986年,称韩张镇,原镇北有演教寺。“演教钟声”为南乐八景之一。
为张果屯镇 驻地,距县城东南12公里。相传明初,该村有一张姓老翁,膝下无子女,广行善事,家种果树百亩,果熟,多分送乡里,人称张果老人。死后,人们感其德,取村名张果屯。
孙 黑
张果屯镇 西南有前、后孙黑和东、西吉干,其村名来历与王莽赶刘秀故事有关。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从濮阳过畔观县到东武阳县地,行至孙黑村时,太阳已落山.夜幕降临,人困马乏,刘秀与部下想在此休息一会。不料王莽追兵已至,刘秀跃马扬鞭,急急赶路,摆脱了王莽的追兵。后来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村,一名昏黑,一名急赶,后演变为孙黑和吉干。
张果屯北街鸡叫早,南街鸡叫迟。此处还有板倒井、马倒沟、哑驴寺等均与王莽赶刘秀传说有关。
为千口乡 驻地,距县城东175公里。千口为南乐县大村之一,以百姓拥有千口而得名。该村阎现朝院内有株古槐,胸围735米,为濮阳市古木之冠,树龄约1500年,被誉为“活文物”、“千岁槐”。
以张庄集为中心的李家村、阎村、武家村、杜家村和樊村六个自然村,像一朵抗严寒、斗冰霜的梅花,地处南乐、清丰和山东莘县三县交界处。东濒徒骇河,隔河与山东相望,西为广阔的红荆盐碱坡,南为理直沟,北有南乐通山东的大道,水陆交通方便,为战略要地。
1941年秋, 南乐党组织派人来这里活动,把六个村的群众组织起来,用武装保卫家乡,取名“武联防”,共有300余人,90多支步枪和12门**。从1942年至1944年多次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大长了人们抗日救国的势气,成了抗日战争的堡垒。现作为革命纪念地,树碑志之。
东西梁村
该村为明朝御史梁天启故里,其墓在苗郭、北郭两村之间。
为福堪镇 驻地。距县城东北20公里。该村明初为韩家庄,因南街有一古井,水旺质好,堪称福地,故名。
宋耿落
村南有东汉公侯族墓,俗称“赫胥陵”。出土有黄釉陶仓楼、错金银铜带钩、盘龙石砚等国家珍贵文物。
才 丈
今属南乐县福堪镇。据传明初,杨氏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老大居北坟上,老二居今才丈。老二迁居此地后,种植许多杨树,后成材,不忍刨掉,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取村名“材长”,后演变为才丈。
龙 卧
南乐县福堪镇古时有一条龙卧河,河边有一龙卧村。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驻兵卧宿于此,故名龙卧。
该村昔有龙卧寺,占地50多亩,建有前后大殿、厢房、耳房,盛时有僧数百人。1935年寺被拆除,在佛座下发现一大砖,上有“主建人程咬金”字样,故推测该寺建于唐初,可能与李世民居此有关。
是刘永成
刘禹锡的儿子叫刘惠,刘惠生刘永成,刘永成生刘爵,刘爵生了三个儿子,
因躲避战乱渡江南迁,长子刘政来到溧水县城附近居住,其他两个分别迁到武进、宣城,也就是说刘政是刘禹锡的五世孙。因为刘政的祖籍在中山,溧水又有中山的别称,所以刘政慨然曰“是可以避乱,何以桃源”,逐止而家。刘政的孙子刘宰任江宁尉时,搬到了金坛别墅居住,后来刘宰又卜居高淳的茅城,他一共生育了八个儿子,其后八子分居到高淳、宣城等地,形成了八大支,统称为中山刘氏。刘氏宗祠位于阳江镇花北村,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该建筑5间2厢,设有天井。砖木结构,硬山式,长21米,宽133米,高152米。内部木构架为10柱6檩扁作露明造,堂中抬梁式,其上安置5架驼梁。穿枋及雀替部位雕刻牡丹和草花纹图案。正屋大门上方原悬挂清顺治皇帝奖给刘氏族人、浙江遂安知县刘闳儒的龙头匾额,上书“敕命荣封”四字。门前立有高约13米的石狮一对。可惜匾额及石狮均在“文革”中被毁。早年被拆除的戏楼,已于2003年在祠堂西侧复建。
显赫家世
近千年以来,刘氏子孙一直奉刘禹锡为先祖,刘政为一世祖,至今已传三十五世,子孙遍布各地,最远的一支在明朝洪武初年迁到云南卫所。宋代以来,刘禹锡的后裔子孙一直恪守“诗书继世,忠孝传家”的祖训,历朝历代名人辈出,中进士者达中进士者达14人,中举人者30多人。
历史上曾出现父子进士、祖孙进士刘凤,子廷仪号古心,登宋嘉泰壬戌傅行榜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编修经筵侍讲,赐紫金鱼袋,诰封奉直大夫。刘应炎,字景晖号书隐,登咸淳戊辰陈文龙榜三十七名进士,授台谏御史,屡劾贾似道忤旨贬湖广景陵知县,寻贬雷阳驿丞,挂冠作悲笑二歌归。刘应昂,字景文号原隐,至元戊子绍求江南人才,御史程文海学士卢挚荐授国子祭酒兵部尚书,历大司马,诰封次善大夫谥号文襄。刘廷藻,字可荐号石沼,别号华国,由进士任光禄大夫,陛提督军务官太尉太子太保,知枢密院事,封镇远侯,赐祭葬谥武成,墓树翁仲。刘镐,字所昭号谵怡,别号茅冈修士,治易登元延佑张起严榜进士,官拜御史时给匾曰声震台端。刘竦,字敬琮号柳阴行青二,中绍兴十年乡试二十名举人,任宁海州知州,奉上给匾曰廉干有为。刘德,字致名又字致明号心融,中洪武己酉年乡试十七名,授清水县知县上给匾日化洽三州。
三三分县
高淳,秦朝时与溧阳、溧水为一个县,隋朝时溧水分开。那时候,溧水县城离西部圩区相距百里之遥,又隔山隔水,运输工具只有马、驴、轿和手推车,更多是靠肩挑手提;如走水路,还要冒石臼湖风浪之险。由于路途遥远,每逢赋税、诉讼、议事时,人们吃够了交通不便的苦头。为此,高淳一带要求分县而治的呼声越来越高。
吁请单独设县,牵头人是高淳丹湖小花人刘鉴三,字世权,号花溪,他乐善好施,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倡筑永丰圩外滩南荡圩,5年告竣,增加良田2万多亩,应天府丞冀绮赠诗称其为“中山老刘素称贤,创业南荡不爱钱;黎庶于今添世泽,官圩从此奏丰年。”
刘鉴三看到家乡父老每到完粮纳税就叫苦连天,心里很难过,就挺身而出,他联合好友孔份三、夏佑三上书应天府,列举事实,提出理由,请求将溧水县西南七乡一镇划出,另建一县。应天府丞冀绮对溧水西乡百姓要求分县要求的呼声早有耳闻,接到请愿书后,马上派人下来调查。调查结果,证明请愿书所写的情况属实,建议可行。于是,冀绮便以“地旷难制”为由,向朝廷奏本,请求批准划溧水县西南七乡一镇另建一县。明弘治四年(1431年),奏章得到朝廷批准,消息传开,万众欢腾,那三位大胆上书的人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凑巧这三人的名字后边都有一个三,因此高淳民间一直流传着“三三分县”的说法,这其中刘鉴三的作用最大。
棺材埋宝
明正德年间,小花村有个刘长十,族中尊称他为“长十公”。刘长十自小就是孤儿,以捕鱼为生,因为家贫二十多岁还是光棍一条。一天,刘长十捕鱼归来,在路上遇到一位毛二十的“小伙子”,生得眉清目秀,说要借宿一夜,长十一看此人不像是坏人就答应了。回到家,“小伙子”跟长十吐露了真情,原来他不是“小伙子”,是太湖大盗金豹金寨的女儿,痛恨作恶多端的家庭,一心想出来谋生,长十一听十分惊讶。他同情姑娘的遭遇,更钦佩她的正直勇敢,姑娘看长十心地善良,愿意许配终身。他俩就结成了夫妻。
有一天,夫妻双双捕鱼回来,无意中发现在离自己家不远的荒滩上,一伙人批麻带孝在埋棺材,边挖边东张西望,夫妻两觉得这里有花样。夜里,他们带着锄头、铁锹,借着月光挖开土包,打开棺材后,两人眼前一亮,吓得倒退几步,棺材里全是金银财宝,夫妻两齐动手,把一棺材金银财宝全抬回了家。
第二年,长十拆掉了草房,做了十多间新瓦房,还在圩堤上做了高高的更楼。一天下午,当年埋棺材的强盗再来挖棺,只见空棺一口。看看左近的村子上,两年前都是小茅棚。现在,造了一座十几间的瓦房,还造了高高的更楼。强盗们都说“这金银财宝肯定都让他家挖去了,找他算帐去”,强盗们闯到长十家,便说“棺材里的财物是你家搞来了,赶快拿出来,不拿出来,小心我们不客气”。长十妻春风门面很好,客客气气招待来人一伙,大摆酒席,宴请强盗,等强盗们吃得二八五了。长十婆破灭灯,一使劲,腾向正梁,将身横贴梁边说:“众兄弟!摸到了老姑奶奶的小脚,原物归还,摸不到脚,这点财物只好送给我买点胭脂花粉了!”众强盗一听,知道碰上颗硬钉子,为首的说:“敢问大嫂究竟是何人?”。话音刚落,梁上的长十婆就冷冰冰地说“姑奶奶坐不改名,立不改姓,我姓金,是太湖三寨主金豹的女儿”。强盗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忙说“小得有眼不识泰山,这点财物愿送姑娘”。400多年过去了,高耸的更楼已成为古迹,默默地守卫着刘氏家园,刘家的后代子孙仍不厌其烦地叙述着过去祖先流传下来的传说……
建造宝塔
保圣寺塔(又名四方宝塔)是高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该塔相传建于东吴赤乌二年(239年),是孙权为其母延寿祝福而建,但这仅仅是传说,塔由何人、何时而建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清“重修宝塔碑记”及塔基砖铭所载:“宋绍兴三年邑人刘川等倡建设”。在《中山刘氏宗谱》中我们发现了两篇关于保圣寺塔建造的详细文字记载。根据家谱记载,南宋时高淳刘姓中有个叫刘川的,他携两个儿子刘靖、刘竦捐出自家的财务给龙城寺修造宝塔,目的是“上祈皇图巩固,帝道永昌,下祈时和年丰,干戈静谧,嬉乐升平”。塔于建炎二年(1129年)二月十一日开始建造,于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二十二日落成,历时4年。塔高十丈,用金二十镒熔菩萨像一座,银七十镒熔侍者像二座,造金棺银椁供奉佛牙舍利,深埋塔底。
那么刘川是一个什么人呢?宋代时刘氏是高淳的望族,名人辈出,刘川死后被赠知州,他的两个儿子刘靖是县丞、刘竦是进士,晚年刘川解甲归田,皈依了佛教,做了一名居士,他一心想建造一座宝塔,一方面祈祷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为双亲和家庭祈祷平安,于是他把家里所有的财产捐献出来与龙城寺僧人慧通、慧湛、慧彦、道颐一道建造宝塔,可惜塔未造成刘川便于绍兴二年去世了,后来在他的两个儿子的努力下,塔终于在绍兴三年五月修造完工,刘川和他儿子死后都埋葬在保圣寺塔前。保圣寺塔历经过千年风雨,多次修缮,护佑着高淳一方百姓,成为高淳的象征。
武术世家
高淳武术源远流长,宋朝时就颇有名气。明清时期习武练功在民间已有了相当规模,并形成了“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两大派,享有“武术之乡”誉称。“打水浒”是高淳刘姓独创的武术技艺,刘姓发源于河北,他们从祖籍带来传统的武术,在明代时逐步形成了“打水浒”的传路,并有通俗易懂的武术口诀行世,后“打水浒”传播到全县。
“打水浒”并非上演攻打水浒梁山戏剧,真意是表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融杂耍与武术于一体,刚柔并济,粗犷与优美结合,既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尚武精神,又具有欣赏娱乐价值。刘姓人口最多的阳江镇小花村是一个数千户的大村庄,上至八十三,下至手里搀,都会摆弄几下“花架拳”,其中一些佼佼者,成了受人敬慕的“拳师”。当地有民谚:看看“不登样”(瘦小意),能打三个帮;小花人不动不动,都有一手鸟朝凤。五十年代初,小花村的“打水浒”就参加了苏南行署举办的武术表演并获奖。其后又进了镇江、南京等城市表演,得到一致好评。
打水浒一般由3人组成。根据梁山英雄扮演一定角色,使用真刀真枪,十八般武器轮流械斗。打斗起来是刀光剑影,险象环生,叫人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打斗的阵势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连环阵、四门斗底阵、阴阳八卦阵等。打法有单打、对打、明打暗破等。常见的情节有“英雄闹江洲”“ 林冲上梁山”“朱贵开饭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好汉打东昌”等,打斗时18般兵器齐上阵。表演者一式短衫轻装,绣花布底鞋,扎英雄头巾。在锣鼓指令下,滚、打、腾、跃,颇显梁山英豪之气。
渊源流长
日照太平桥李的历史渊源
照太平桥李,是明初洪武年间,始祖士禧从山东临朐柳山寨迁来日照城,住太平桥附近(今日照百货大楼西、人民商场以东附近),由此我李姓就根据地名而被世人称之谓太平桥李。
根据临朐柳山寨李氏家谱记载,我太平桥一世祖为柳山寨李之八世。当时我祖士禧兄弟四人,在元末至正年间,皆为元朝统兵指挥,奉命镇守辽东。因与明将常遇春战,兵败,除老三士祥和长子圯(士祥大元授广宁卫指挥),继续留守辽东,住海东桃园村(今沈阳北镇,士祥死后葬于此)其余人员举家返回老家-----山东临朐柳山寨。不久元灭明立,因皆为元朝官族,又与明作战,畏明如敌。为避免灭门之灾,兄弟几个商量,决定分头逃难,并且有的还改名。这样老大逃到安邱,隐居峰山,改名十一公;老二士禄,逃到寿光,隐居稻田村,改名有能;我祖士禧逃到日照,隐居太平桥附近。这就是我太平桥李的来历。
柳山寨以前,我祖的历史,又是如何呢?根据柳山寨谱和太平桥谱综合分析看,我们的祖先,原是大唐宗室。唐天宝元年(742年),先祖分封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唐末住洪洞大梅坡树。南宋末年,金人南犯。为避金乱,永贵祖即携家东迁。几经周折,最后定居山东临朐柳山寨,故奉永贵祖为柳山李氏鼻祖。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先祖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梅坡村。因村附近有一棵大槐树,所以后人称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来的。
我士禧祖定居日照太平桥后,带领祖人发扬我祖的光荣传统,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开创基业,处事以忠厚为本,持家以勤俭为先,不久即成巨富,极盛时,有良田三百六十倾,第宅占县城一半,所以时人称为“李半城家”。及后,子孙繁衍,科甲连绵,诗书继世,蔚为望族,与丁、牟、秦、安诸姓成为五大姓之一。这里不是说人多,而主要是指这五大姓的社会地位、政治影响和经济势力等在日照是首屈一指的,而名臣宿儒更是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有:七世祖应廌,康熙十四年考取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及之又升为内阁大学士,官至一品,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诰封四代(上封三代加本世一代共四代),并立四世一品牌坊,以示纪念其丰功伟绩(牌坊在今市中医院墙东,文化宫以西的南北的路上,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日照太平桥李氏:自十三世开始规定:为、予、衍、其、绪,宗、业、宜、慎、守… …“宜”是二十世。原籍追溯到山西大梅坡。在明洪武年,日照的始祖,在临朐八世,弟兄四个,有三个分别徙住:安丘峰山李,寿光稻田李,日照太平桥李。
民族英雄霍元甲资料介绍,霍元甲家谱究竟是怎样的?
本文2023-09-22 03:06: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