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张掖村奶奶庙供奉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元氏县张掖村奶奶庙供奉的历史,第1张

宋朝建立。奶奶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人们开始祭拜祖先。随着历史的变迁,祖先信仰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唐朝时期,婆婆成为了一种普通人对祖先的称呼,到了宋朝时期,人们开始建立婆婆庙专门祭拜祖先。

1、印制书籍出现前的书籍生产方法

  我国印制书籍大约起于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金、西夏,沿袭于元、明、清。但在唐以前,我国书籍的制作方法大概依书籍的制作材料而定,先后有过刀刻、铸造、笔写等不同的方法。

  初期书籍之一的甲骨文书,从现存的甲骨文片看,其上面的文字都是用刀刻的。为什么非要用刀刻?这大概取决于这种材料的质地。我们知道,骨头是有一定硬度的,而吃墨的能力却不怎么强,如果用笔写,可能不会保存很久,因而只好用刀刻。用刀刻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刀刻的笔道纤细匀称。如果用笔写,那时有没有那么细的笔还是个问题。一块龟甲或一块兽骨,没有多大的平面。除掉占卜时形成的卜兆裂纹,能着字的地方所剩无几,如果笔尖稍粗,根本无法写下。这大概也是采用刀刻的原因之一。刀刻的字迹既能保持久远,又能笔道匀整,又适应甲骨仅有的空余平面,又有一定的硬度,所以我们见到的甲骨文书绝大多数都是用刀刻的。有的刻得十分纤细,像陕西周原地区出土的西周甲骨,其字迹要用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可见那时的微雕技术已经相当精湛了。

  初期书籍之二的青铜器铭文,据现在所知道的,其上面的文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凸出来的阳纹,一种是凹进去的阴纹。两种纹路不同,它们的制作方式也不同。凹进去的阴纹文字比较好理解,那就是在事先设计制作好的青铜器上,如果什么时候想在上面镌刻文件或事件,都可以随时请人操刀镌刻就是了。这种用刀在青铜器上直接镌刻阴纹文字,比在青铜器上铸字要方便得多,自由得多。在青铜器上铸字,事先就要有周密的计划。有的在设计时大概就不想当作器具用,而是想铸字,以文字意义为主的。例如郑国、晋国铸造的刑鼎,目的就是为了公布法律,晓谕全国。这类青铜器物上面的文字,在制造浇铸模子时就要考虑周详。一份文件,一个事件,一共有多少字,如何布局,乃至每个字的锼〔sou搜〕锓〔jian坚〕,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而且模子内壁的阳阴纹字迹必须是凹进去或凸出的反字,浇铸出来的才是凸起或凹进的阳纹或阴纹正字。这就牵涉到模子内壁上阴阳纹反字究竟是怎么弄上去的问题。正写反贴双勾再锼锓,自然是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古人是不是这样做,不敢肯定。考古学界有人根据青铜器铭文中常用虚字的酷似,推测青铜器铸模内壁的阴阳纹反字,可能是一个一个事先做好的阳阴纹正字压挤出来的。这种推想十分大胆,假如这种推想能够成立,那就表明我们的祖先老早就懂得制造活字的原理了。当然这种活字尚不是为了排版印刷,而是为了铸造青铜器铭文。

  初期书籍之三是石质文书。我国自周秦以来,以玉片、石片、石鼓、摩崖、碑、碣、套帖等形式刻、写的石质文书,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归纳起来,往石质材料上着附文字,就现在所知也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书写,一种是刀刻。书写者见于侯马盟书。1965年在山西侯马春秋晚期晋国遗址出土的盟书,都是以朱色或墨色书写在玉片或石片上。其中最大的长32厘米,宽38厘米,上尖下方,形态规整。这种盟书为什么要用笔写而不用刀刻,道理说不清楚。也许因为侯马盟书是社会急剧变化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大凡需要发誓定盟,总是事有急需,发于义愤。并且盟书要一式两份,一份留作证据,藏于盟府,以备查验;一份沉于河底或埋于地下,以示永不背盟。事急,又要两份,刀刻可能不适应,故采用手写。不过这只是推测,不能算是科学结论。除侯马盟书以外,传世的所有石质文书,包括摩崖石刻、碑、碣、历代所刻儒家石经、释家石经、道家石经等,全部都是用刀刻的。这些刀刻的石质文书,不同于侯马盟书的一份要藏于盟府,一份要沉于河底或埋于地下,而是要立在光天化日之下,或本来就是依山刻石,风吹日晒自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用笔在石质上写字而不是用刀在石质上刻字,时间一长,或经过雨水的冲洗,字迹就会模糊不清,甚至是字迹全无。所以古代的石质文书绝大多数都是用刀刻成的。

  随着书籍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正规书籍的出现和发展,以前的甲骨、青铜器、玉、石材料等都不再适应需要,竹木简便广泛地被采用为书籍的制作材料。这种材料不同于以前的甲骨、青铜器和石头,究竟采取什么办法将文字着附在竹木简上,这是书籍生产方法上的重大课题。历来出土的大量竹木简,证明了竹木简书都是用笔写成的。过去有所谓“刀笔吏”的说法,说竹木简书是用刀刻成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刀、笔、墨、砚要预备齐全,才能书字于竹木简上。笔、墨、砚的功能不言而喻,谁都知道。唯有刀的用途,过去说法不一。一种说法,刀就是笔,用刀笔在竹木简上刻字。这早已为事实所推翻。还有一种说法,道破了刀的用途。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甚至包括初中学生,每天上学,他们的书包里所带的铅笔盒中,必带有铅笔、笔刀和橡皮。 目的是当写了错字时,就用橡皮将错字擦掉,而后改成正确的字。竹木简书盛行时期,之所以要把刀、笔、墨、砚同时备齐,同样是各有各的用途。其中的刀的用途就类乎今天中小学生所用的橡皮。当在竹木简上写了错字时,就及时用刀子刮去,然后再写上正确的文字。过去人将“刀笔”连读,解释为刀子笔,进而说竹木简书是用刀子刻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事实上竹木简书都是用笔写成的。

  在竹木简书盛行的同时,丝织品中的缣帛也是书籍的制作材料之一。用这种材料制作书籍,就无法像甲骨、青铜器、玉石那样,其文字可以铸造,可以刀刻,而只能是用笔书写。这道理很简单,用刀在缣帛上刻字,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像后世印制纸书那样,将文字印在缣帛上,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帛书只能是用笔书写而成,不可能用其他的办法将文字着附上去。事实上,历来出土的帛书,也确实都是用笔书写而成的。

  纸张取代竹木简、缣帛而成为书籍的普遍制作材料之后,不但改变了竹木简笨重,缣帛贵重的弊病,而且由于纸张比竹木简、缣帛更易于着墨,所以自东汉至五代上千年的时间里,纸书多是用笔抄写而成。又由于纸张具有特殊的吸墨能力和柔软,所以又承担起自唐代开始的印制书籍的任务。雕版印制书籍中经五代的缓慢发展,至两宋而极盛,标志着书籍的生产方法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人类文明也跨进了新的历史时期。

  (2)印制书籍的出现与发展

  我国用雕版印刷的办法来印制书籍,大概在唐朝已经开始。这无论从文献记载或实物留存都能得到证实。但印书之始,绝不意味着雕版印刷的技术到唐朝才发明,反而表示这种技术在唐以前应该早已出现。到了能够印制整部的书籍,则应该是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了。但长期以来,参与讨论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问题的中外古今学者,却多以印书之始来论证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结果不是提前,就是靠后,始终得不出一致的意见和科学的结论。早的有东汉发明说,东晋咸和(公元326—334年)发明说,六朝(公元222—584年)发明说,隋朝(公元581—617年)发明说,唐朝(公元618—906年)发明说;晚的有五代(公元907—959年)发明说,北宋(公元960—1126年)发明说。时代跨度上千年。这些说法,有的因论据不足固然不能成立,有的以流存的实物为证,但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因而也不能成立。好在我们这里不是讨论印刷术的发明,我们注意的是用这种技术来生产书籍在唐朝则是史不绝书了。

  明朝有位史学家叫邵经邦(公元1491—1565年),他写了一部历史著作叫《弘简录》。在《弘简录》卷四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洛阳人,年仅36岁就不幸夭亡了,唐太宗很是悲痛。当宫女们将皇后生前所编纂的《女则》10篇呈献给皇帝时,唐太宗抚物生情,“览而嘉叹,以后此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这里的“梓行”二字,指的就是雕版印行。这是迄今所知关于印制书籍的最早记载。长孙皇后卒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的六月,印行《女则》应当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或稍后一点。表明在7世纪的上半叶,中国已经懂得用雕版印刷的办法来生产书籍了。而且生产的第一部书就是妇女著作。

  冯贽的《云仙散录》记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我们知道,唐玄奘到印度取经出发的那一年是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取经回国,前后经过了17年。再过19年,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玄奘涅槃圆寂。所以他用回锋纸印刷普贤菩萨像,施于四众,应当在贞观十九年他取经回国,到麟德元年他涅槃圆寂之间。这件事情的发生,距雕印长孙皇后的《女则》仅10多年的时间,说明7世纪的上半叶,中国不仅懂得雕版印制书籍,也懂得雕版印制佛画了。

  此后,关于唐代雕印历书、字书、韵书、文集、道书、阴阳杂记等书的记载,屡见不鲜。流传于世的实物也不只一两件。像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玠〔jie 介〕为父母祈福而雕造普施的《金刚经》、西川成都府樊赏家雕印的历书、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的梵文《陀罗尼经咒本》等,就都是至今还留存在世的雕版印刷品。特别是那件被斯坦因携走,现在庋〔gui 鬼〕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部的《金刚经》,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而又相当成熟的印刷品。它用七张纸粘连而成,全长152尺,完整无损。卷首有释迦牟尼佛坐莲花座上,对长老须菩提等僧众说法的扉画。妙相庄严,栩栩传神。经文字体端庄凝重,刀法稳健。印纸精良,墨色精纯。古朴大方,赏心悦目。说明到9世纪中叶,我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时期了。

  进入五代之后,雕版印制书籍的方法已被政府正式采纳,并且用来印制儒家经典了。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起,到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止,中原地区的四个不同朝代唐、晋、汉、周,在22年的时间里,由国子监连续不断地完成了《九经》的校勘和雕印工程。这是儒家经典第一次用雕版印刷的办法生产出来。或者说儒家经典的第一代版本,就是五代时期国子监出版的,监本之称也就开始于此。与此同时,《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以及解释儒家经典的《经典释文》,也先后被雕版印制出来。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县)人和凝,不顾别人指责,自己主持雕版印制了自己的文集,开创了版本学史上“自刻本”的先河。后蜀宰相毋昭裔,不但主持雕刻了《蜀石经》,还主持雕版印制了《九经》,还让自己的门人句〔gou勾〕中正、孙逢吉主持雕版印制了《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地方政府以及民间雕印的佛经、佛画更多,道家的某些著作也被雕印出来。整个书籍的生产方法,已面临全面改革的前夜。

  进入宋代以后,书籍的生产方法便以雕版印刷为主流了。南北两宋刻书之多,雕镂之广,规模之大,流通之宽,版印之精,都堪称前所未有,后世楷模。上自中央各殿、院、廊、司、局、监,下至地方各府、州、军、县,各路茶盐司、安抚司、提刑司、转运司、公使库,各府学、州学、军学、郡斋、郡庠、学宫、頖〔pan 盼〕宫、学舍,各县县学、县斋,各地书院,私宅、家塾、书棚、书坊、书肆、书籍铺,各地寺院、道观、祠堂等等,都竞相刻书,形成了广泛的刻书网络,使书籍生产出现了空前未有的高潮。两宋以后,迭经元、明、清,旁及辽、金、西夏,书籍的生产方法多是采用这种雕版印刷,为今天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典籍。

  (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雕版印制书籍,比起用手抄写书籍,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只要雕刻一套版,你想印多少,都可以随心所欲。但这种技术必须是每一种书籍雕一套版,每套版只能印一种书籍。它只能在部数上增加,不能在种数上生新。若要生新,就只能再雕一套版。这显然是工本极大,劳师费时。这种固有的弱点,在两宋雕版印制书籍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就充分暴露出来。能否克服这种弱点,使之既省工本,又能随意生新?这是摆在当时书籍生产者面前的新课题。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平民毕升用自己的天才和实践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图5)。

  关于毕升发明泥活字印书法,北宋沈括在他所著《梦溪笔谈》卷十八中有翔实的记载。沈括说: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余群众所得,至今保藏。

  这段记载,从制字、排版、常用字的储备、生辟字的临时制作、不用时的收藏方法,以及不用木料制字的原因等,都说得清清楚楚。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书法,除了稍显原始古朴之外,其余关乎现代排字印刷的基本原理,那时几乎都已具备了。这是书籍生产方法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闪现了现代书籍生产方法的最早火花,比德国人谷腾堡用活字排印书籍大约要早400年。可惜的是,毕升用这种泥活字排印过什么书,不见记载。实物更无流传。但按照毕升泥活字排版印书的原理,仿制泥活字,用它来实践印书,却是代有其人。周必大在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根据沈括《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在潭州(湖南长沙)仿制成了泥活字,用它排印了自己的《玉堂杂记》二十八事。这是现在所知关于用泥活字印书的最早记载。元朝定鼎前夕,忽必烈的谋士姚枢,在河南辉县教弟子杨古根据沈括的记载,也仿制了泥活字,排印《小学》、《近思录》、《经史论说》等书,用来化民成俗,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直到清朝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苏州人李瑶仍仿制出泥活字,并用它排印了《南疆绎史勘本》和《校补金石例四种》等书。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安徽泾县翟金生及其家人,经过30年的努力,仿制了10多万个泥活字,并用它排印了自己的集子《泥版试印初编》、家谱《水东翟氏宗谱》,以及他朋友黄爵滋的集子《仙屏书屋初集》等书。

在泥活字原理启发下,被毕升当年扬弃了的木活字,到元朝初期又由王桢试制成功。与此同时,还创制了转轮拣字法。王桢用自己创制的木活字,排印了自己主持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比王桢晚20年,浙江奉化州官马称德,在任内也主持制作了10多万个木活字,并用它排印了《大学衍义》等书。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的木活字也被制造出来,如回鹘文、西夏文木活字都已出现。至今还有西夏文木活字排印的佛经传世。新疆博物馆、敦煌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还分别收藏有回鹘文木活字的实物。回鹘文不同于汉语,每个词组的字母构成不同,词组的长短也不同,因而形成的木活字长短也就不同。这种长短不一的木活字,排版技术要比一样大小的汉字木活字复杂得多。可当时被忽必烈誉为神逸俊秀的回鹘人,居然能解决这样复杂的排版技术问题,不能不说是开了拼音文字活字排版技术的先声。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为中国书籍史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

  到了明朝,使用木活字印书的地区已普及到苏州、杭州、南京、福州、四川、云南等地。明朝用木活字印的书,有书名可考的,至今仍有百余种。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由于形势的需要,朝廷发布的邸报,也叫作朝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了。这可以说是开了报纸活字排印的先河。清朝,木活字已在全国通行。上至内府,下至各级衙署、书院、书局、书坊等,大都备有木活字。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陕西、甘肃等省,都曾用木活字印过书。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诏求天下遗书,复出内府秘籍,并校辑《永乐大典》所见佚书,开馆编纂《四库全书》。原先打算选择其中传世极罕,又足资考镜者,先行刊印流通。无奈工程太大,于是采纳金简的建议,刻了25万多个大小不等的木活字,用来排印上述的难得之书。乾隆皇帝以为称活字不雅,便赐名“聚珍”。又因为这项工程在武英殿进行,所以将用这批木活字所印的相同规格的书,就称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收录图籍134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工程。

  金属活字,包括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其中铜活字应用较广,现知最早铜活字印书活动是在15世纪末,即明朝的弘治年间。当时江苏的无锡、常州、苏州一带都有用铜活字排印的书籍出现。最有名的是无锡的华家与安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华燧用铜活字摆印了《宋诸臣奏议》50册。因铜字难受水墨,印制出来的书叶,墨色浓淡极不均匀,但它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铜活字排印的书籍,因而显得十分珍贵。现知华燧以会通馆名义用铜活字先后排印过15种书。华燧的叔父华珵〔cheng成〕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用铜活字排印过陆游的《渭南文集》和《剑南诗稿》。华燧的侄子华坚和华坚的儿子华镜,也用铜活字排印过《蔡中郎集》、《白氏文集》、《元氏长庆集》等。无锡除华氏外,尚有安国桂坡馆也用铜活字印书。安国字民泰,是无锡的巨富,有“安百万”之称。他用铜活字排印的书,可以考知者也有10余种。其中的正德《东光县志》,是国内现存最早用铜活字印制的地方史志。此外,福建建阳书商也用铜活字排印过《墨子》。清代,福建人林春祺,从18岁开始刻制铜活字,花了21年的时间,耗去白银20万两,制成大小铜活字40多万个,并用这套铜活字排印了顾炎武的《音论》、《诗本音》及军事丛书《水陆攻守战略秘书》等七种书籍。当然,规模最大的还要算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目录40卷。分六编32典,6109部。内容繁富,区分明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类书之一。这次铜活字印书活动,构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金属活字印刷工程。

  锡活字,元朝人的著作中就有记载,但不见实践。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广东佛山镇有位姓唐的书商,出资一万元铸造锡活字20多万个。并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用这套锡活字排印过马端临的《文献通考》348卷。铅活字,明朝人、清朝人都有记载,但不知印过什么书。

  用活字排版来印制书籍,在我国出现很早,但发展却很缓慢。然而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较之雕板印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代表了书籍生产方法前进的方向,所以到了清朝晚期,随着西方铅字排印技术的传入,中国书籍的制作方法也就走上了世界铅字排印的共同道路。今天,激光照排、电脑打印等新方法不断涌现,书籍生产方法又面临一场伟大的革命,人类文明将要跨入新的历史时期。

按部就班的生活。

在魏永和离世后,他的后代没有去参军,就和普通的人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

魏永和,生于1918年,牺牲于1941年,享年23岁,元氏县方中人,参加抗日,任连长、骑兵营长,魏永和在元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隋文帝杨坚一生共育有五儿五女:“五女”分别是长女乐平公主杨丽华、次女襄国公主、三女广平公主、四女(事迹不祥)和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五子”分别是房陵王杨勇、炀帝杨广、秦孝王杨俊、庶人秀和庶人谅。

虽然贵为“皇子皇女”,但杨坚的这些后代们大多命运悲惨,令人唏嘘。

(由于牵扯人物众多,笔者接下来按照先女后男,先简后杂的顺序给大家捋一捋。)

杨坚的女儿们。

乐平公主杨丽华是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的长女,自小便深受宠爱。杨丽华十三岁时,隋国公杨坚便将其许配给了其时的太子宇文赟。

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宇文赟嗣位登基,是为周宣帝,同时立杨丽华为后,其父“大司马隋公杨坚为大后承”——比较奇葩的是,宇文赟除了立杨丽华为后外,又另立了四位皇后,可能在宇文赟眼里这样才比较“有趣”吧?由于杨坚位高权重,杨丽华属于是“正宫皇太后”,是这五个太后中的“老大”。

杨丽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是个好女人,但宇文赟却不懂珍惜,“暴滋甚,喜怒乖度”,经常责怪她。

有一次,宇文赟竟然大发雷霆要赐死杨丽华。母亲独孤伽罗听说后,不顾体面,跑到皇宫里“叩头流血”请罪,这才获得了宇文赟的赦免。

除对杨丽华不满外,杨坚由于“位望隆重”也受到了宇文赟的“忿忌”,以至于其经常对杨丽华说:“必族灭尔家!”

如果你是杨坚你怎么办?两条路:要么自己外调他处,远离祸患;要么希望宇文赟快点死!

果然,杨坚很快便寻了个扬州总管的差事,可还没等赴任,宇文赟就真的死了(580年),这可真是天爱杨坚啊!

那宇文赟死后,谁来继位呢?

杨丽华嫁给宇文赟以后仅育有一女——宇文娥英。显然,宇文娥英是女儿身,是无法继承北周国祚的。因此,宇文赟和一个名叫“朱满月”的宫女的“私生子”宇文阐竟成为了最佳人选。

正如上边所说,杨丽华就是后宫之主,其他的几个皇后,包括身份卑微的朱满月都得听她的。于是,为了确保自己未来的“位置”,杨丽华早早地将宇文阐收为了“义子”。

北周的勋臣们考虑到杨坚的权势,便让宇文阐继承大统,是为周静帝。他也是北周最后一位皇帝。

宇文阐登基后,杨丽华被立为“皇太后”,身份不可谓不高贵。

然而,此时的杨坚却不再安于做什么“国公”了,对于皇权的渴望充斥着他的内心。

终于,公元581年,杨坚废黜静帝宇文阐,“篡周建隋”——是年(581年)夏,宇文阐被杨坚“潜害……葬于恭陵”,时年不过十岁左右。

杨丽华对此颇为不满,“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

或许是她对宇文赟感情深厚,或许是她迷恋“太后”之位……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她都要面对现实,不接受也得接受。

杨坚也觉得愧对女儿:反正我已经当皇帝了,就封你个公主当当吧,遂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

不仅如此,见女儿依然年轻,杨坚还鼓励她改嫁,但被其拒绝,“誓不许,乃止”。

时光荏苒,女儿宇文娥英也在慢慢长大,到了婚配的年龄。

杨丽华选来选去,将其许配给了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李敏身处的明公李穆家族,亦是隋朝时期的名门望族。

女儿已嫁,心愿已了,杨丽华自然是开开心心的渡过人生里的每一天,于大业五年(609年)跟随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时,病逝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陪葬于定陵。

还没完!

虽然杨丽华得以善终,但她的女儿宇文娥英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

大业十一年(615年),右骁卫大将军郕公李浑因其“门族强盛”而被杨广“忌之”,进而被控“谋反”之罪,连带其“从子”、宇文娥英夫李敏一同被抓。

这个案件跟隋末的谶语“隋氏将亡、李氏将兴”有关。于是,隋炀帝杨广便在朝中寻找“权贵”的李氏宗族下手,这才怀疑到了李浑家族身上。

当然,哪有什么谋反,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残杀大臣”的行为,因为你已经让杨广感受到威胁了,至少他心理上是这么想的。

最终,此案被定性为“谋反”,“(李)浑、(李)敏……及宗族三十人”被杀,宇文娥英也在数月之后被赐死。

至此,杨坚长女杨丽华一脉彻底没落!

接下来,我们再看杨坚次女襄阳公主:

襄国公主亦为独孤伽罗皇后所生,但史书对其生卒年月,何时被立为公主等信息均无记载。

襄国公主下嫁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孙子河阳郡公、河州刺史李长雅——李长雅后来在任上病逝,他是李密的堂叔。

李长雅,李纶子,辽东襄平人也。尚高祖女襄国公主,袭父纶爵,为河阳郡公。开皇初,拜将军、散骑常侍,历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隋书·李长雅传》

关于襄国公主的子嗣情况,亦无史载。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大业九年(613年),李密因参与民部尚书杨玄感叛乱而受到隋庭通缉。理论上讲,他将享受“夷三族”的命运,而这正好轮到堂叔李长雅和襄国公主一脉。至于襄国公主子女是否受此牵连,由于史书并无记载,我们也不好妄自揣测。

若果如是,这襄国公主也是挺倒霉的吧?

说完襄国公主,我们再来看其杨坚三女广平公主:

广平公主下嫁汝南郡公宇文庆之子宇文静礼。

宇文庆是北周大将军,早年在跟随周武帝灭齐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勋”,“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

于时,宇文庆与隋国公杨坚“有旧”,算得上是老朋友了。杨坚建隋后遂拜宇文庆“左武卫将军进位上柱国”。因此,广平公主的这段婚姻即可延续朋友之谊,又可笼络朝臣。

宇文静礼起初为太子杨勇的“千牛备身”,在娶了公主以后被“授仪同,安德县公,邑千五百户,后为雄州刺史”——这待遇都快赶上他爹了。

广平公主和宇文静礼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宇文协和次子宇文皛——也有“三子”一说,笔者难证其真伪——这两个儿子后来均殁于武德元年(618年)的宇文化及之乱,算是给隋炀帝杨广“殉葬”了。

关于这个幼子宇文皛,也是有些趣闻的:

宇文皛自幼养在宫中,“后为千牛左右,炀帝亲昵之”。受宠到什么程度呢?后来发展到其“伺察六宫,往来不限门禁”,甚至于“与宫人*乱,至于妃嫔公主,亦有丑声”。

萧皇后看不下去,就把这事说给杨广听。哥哥宇文协知道弟弟闯祸了,赶紧向杨广求情:

“皛今已壮,不可在宫掖。”

杨广说:“皛安在?”

宇文协说:“在朝堂。”

可最终,杨广也没治宇文皛的罪,反而“因召入,待之如初”,这杨广的心胸也是“够宽广”。

面对舅舅的怜爱,宇文皛这小子还算有“良心”。宇文化及“弑逆之际”,宇文皛正在玄览门,特地跑去给杨广报信,结果却被“守卫”挡在了门口,终未成行,后和哥哥一起被杀于是乱。

至此,杨坚三女广平公主一脉也彻底没落!

由于杨坚四女无史料可查,到底有没有这个人也不得而知,因此,这里我们一笔带过。

最后,我们来看杨坚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

兰陵公主杨阿五“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深得父亲杨坚钟爱。

杨坚最初将其许配给郢国公之子王奉孝,可没过多久,王奉孝竟然病死了,而其时兰陵公主尚不满18岁。于是,公公王谊就自作主张向杨坚上表,“言公主少,请除服”——大概率,王谊觉得把一个“守寡”的公主留在家里,太过麻烦了吧?

隋唐年间,士族皇家家中服丧一般都要“三年”之久,这三年里要始终身着“丧服”。因此,王谊这里说“除服”,实际上是让兰陵公主尽快改嫁,不必再给儿子“服丧”了。

如果杨坚赞成这个意见,兰陵公主立刻就可以改嫁了。

然而,越国公杨素却站出来指责王谊说有违风俗,怎么能够随便改呢?甚至要就此治王谊的罪。杨坚一琢磨,杨素虽然说得有理,但也不必“小题大做”,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很快,王谊便因“谋反”被诛,这下兰陵公主想不改嫁都不行了。

这一次,杨坚将兰陵公主许配给了冀州刺史鲁公柳机之子柳述。兰陵公主之所以“相中”柳述,大约是因为柳述当时正任“太子亲卫”一职,经常出入皇宫,两人或有“私会”,感情甚笃,不然很难解释兰陵公主为什么后来会和柳述的感情至真至诚。

兰陵公主嫁给柳述时刚满18岁,还是个青春少女,却能够“折节尊于妇道,事舅姑甚谨,遇有疾病,必亲奉汤药”。

杨坚听说以后“大悦”,一高兴,就把女婿的官职一升再升直至仁寿年间(600~604)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可惜,天不怜爱,一场大难正向兰陵公主夫妇袭来……

仁寿四年(604年),文帝杨坚病危,诏太子杨广、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侍疾”。

然而,值此期间,太子杨广却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把同样来“恃疾”的杨坚宠妃宣华夫人给“性侵”了,搞到宣华夫人跑到杨坚哪里告状:

“太子无礼!”

杨坚大怒,“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

于是,杨坚赶紧招呼柳述、元岩把太子叫来,怕他们叫错又补充了一句:

“勇也!”

原来杨坚的意思是把“废太子”杨勇请来,具体什么意思一目了然。于是,二人赶紧出去写敕书,准备征召杨勇。

杨素听说后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杨广,并且“矫诏执(柳)述、(元)岩”,柳述就这样被抓了起来。

没几天功夫,杨坚病逝,杨广嗣位登基。

杨广登基以后遂“

赐故太子勇死,缢杀之……追封勇为房陵王。

”,并且将“柳述、元岩“并除名,(柳)述徙龙川,(元)岩徙南海”。

接下来,杨广令妹妹兰陵公主与柳述“离绝”,并且想让她再次改嫁——起初,杨广就曾建议将妹妹改嫁萧后之弟萧砀,只是被文帝否决嫁给了柳述而已。这一次,杨广是不是要将妹妹再嫁萧砀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此时的兰陵公主已经32岁“高龄”了。

兰陵公主“不从”,并且上表“请免主号,与述同徙”,这惹得杨广大怒:

“天下岂无男子,欲与述同徙耶?”

天底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吗?你抱着柳述不放?可兰陵公主仍然坚持:

“先帝以妾适于柳家,今其有罪,妾当从坐,不愿陛下屈法申恩。”

可最终杨广也没同意,兰陵公主竟然因此“忧愤而卒,时年三十二”。

临终之前,兰陵公主曾上表请求与柳述葬在一起,可杨广依然没同意,将其葬于“洪渡川”,“资送甚薄,朝野伤之。”

至于兰陵公主的子嗣情况,史书没有记载,但案兰陵公主的年龄,她应该是育有子女的。考虑到柳述只是流放,且杨广令其改嫁的情况看,兰陵公主的子嗣应该未受太多连累而继续绵延下去吧?

综上所述,大家不难看出,除了四女无史可查以外,杨坚的余下四个女儿及其他们的子孙大多命运多劫,并不圆满,能够绵延子嗣甚至都成了奢望。当然,这跟她们那个荒*无道的兄弟杨广有很大关系,对她们而言,活在大隋朝真心不容易。

以上是杨坚女儿们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杨坚的儿子们。

杨坚的儿子们。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不久,嫡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

杨坚原本对杨勇给予厚望,早早安排他“参决军国政事”,以锻炼自己的才能。即便“时有损益,上(杨坚)皆纳之”。

杨勇这个人“性宽厚,率意任性,无矫饰之行。”

如果一切顺利,杨勇继承大统只是个时间问题。直到杨勇的太子妃元氏去世,事情才慢慢起了变化。

杨勇身为太子,“多内宠”。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太子妃元氏自打嫁给他以后,就不受他的宠爱!

有一天,元妃突然遭遇“心疾,二日而薨”。独孤皇后觉得这个女孩实在是可怜,怎么那么快就离世了呢?难不成是杨勇“下毒毒死的”?是以,独孤皇后对杨勇的“心狠手辣”非常不满!

再加之,杨勇独宠云昭训(妃子等级的一种),“终日酣宴,疏于政事”,也令父亲杨坚极为不满!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恰此时,晋王杨广就比较能“装”,“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后庭有子皆不育,后由是数称广贤。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

杨坚和皇后的使臣到了晋王府上,杨广夫妇不分贵贱,一定会出门迎接;杨坚和独孤皇后到杨广府上,他的侍女也都是一些“老丑者”。这使得杨坚觉得自己的二儿子“不好声色”,“意甚喜”……就这样,杨坚对他这个二儿子喜欢的不行。

杨广和安州总管宇文述交好,为了拉拢这个人,他向皇上进奏章“言其功”,于是,隋文帝将其封为寿州刺史。当时的朝中大臣能“移上意者”只有杨素,而杨素行事前都要与他的弟弟、大理少卿杨约商议,而宇文述又和杨约交好。于是,杨广催促宇文述,“多赍金宝”进京师与杨约“交通”。

很快,在“金钱器玩”面前,杨约败下阵来,他说服了哥哥杨素“共谋大事”!

于是,这些人聚在一起准备把杨勇“拉下马”!

杨勇也不是傻子,杨素一干人的小九九,他还是能看出来!然而,他“计无所出,使新丰人王辅贤造诸厌胜;又于后园作庶人村,室屋卑陋,勇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

杨坚知道杨勇“心不自安”,便派杨素暗地里观察,看看杨勇是不是有“谋反”之相?

由于杨素早就投靠了杨广,于是,他故意造出事端,惹怒杨勇。然后,在杨坚面前说他的坏话:

“杨勇确实是有怨气啊,皇上!害怕他起事的话,我们得早做准备!”

听杨素这么一说,杨坚非常生气,背地里把东宫的宿卫管辖权交到“卫府”,见到“勇健者”就一律撤销,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被任命为淅洲刺史外调。

还不放心!

杨坚又密令在玄武门至至德门之间安插眼线,观察动静……杨勇还没等到“起事”,就已经被完全架空了……

最终,杨坚下定决心,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月,下诏废了杨勇的太子之位!

……废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资治通鉴·隋纪三》

杨勇呢?还行,知道谢恩:

“臣当伏尸都市,为将来鉴戒;幸蒙哀怜,得全性命!”

就这样当了近20年太子的杨勇被彻底废黜!

杨勇被废是文帝年间的大事件!

说起来,杨勇自身确实是有问题,比如隋文帝给他安排的左庶子唐令则,就没有尽到辅助太子的义务,反而“

自比倡优,进*声,秽视听。

”——后来,他受到了太子洗马李纲的严肃批评。除唐令则外,还有一些。但总起来看,并不是特别的严重。

杨坚夫妇对杨勇的态度发生变化,就是在太子妃元氏死后,怀疑他毒死了元氏。

除却以上两项,硬要说杨勇谋反,多少有点牵强。

说实话,整个废立的过程,有点让人看不懂!

杨勇被废以后仍被“囚”于东宫,是月后(600年11月),晋王杨广被正式立为太子,且掌管了东宫的门禁——可想而知,杨广会怎么对付他哥哥,这也是为什么其后的四年里杨勇始终没能见到杨坚的原因所在。

不过,就在杨广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天下地震”!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果然,四年后(604年),杨坚一死,杨广登基便立即“缢杀”了杨勇(具体细节在讲兰陵公主时已有赘述,在此不再多言)。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死的仅仅是杨勇一人,杨广并未往下深究他的子嗣。

据史书记载,隋“隐太子”杨勇至少有10个儿子。除了正妻元氏“无后”以外,其余的妃子都育有子嗣。

自是云昭训专内政,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成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阳王该,建安王韶;成姬生颎川王煚;后宫生孝实、孝范——《资治通鉴·隋纪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杨勇的子嗣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很快,新的祸患便迫近了……

杨勇被废时,其宠妃云昭训的父亲云定兴,也因为“坐媚事太子勇,与妻子皆没官为奴婢”。不过,隋炀帝杨广继位以后,听说云定兴这个人“有巧思”,就“招之,使典其事”。

云定兴得以“复出”。

云定兴是个会“来事”的人。很快,他就巴结上了杨广身边的“红人”、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以明珠络账赂述,并以奇服新声求媚于述”。

宇文述高兴坏了,竟然“兄事之”。不久,杨广准备对“四夷”采取行动,“大作兵器”,遂依从宇文述的建议,令云定兴负责监造。

过了些时日后,宇文述就对云定兴讲:

“兄弟,你做得‘器仗’,皇上都很满意。之所以没有给你加官进爵,是因为长宁兄弟几个还没死的缘故。”

长宁王杨俨是杨勇宠妃云昭训的亲儿子,是嫡长子,更是云定兴的亲外孙。宇文述可能就是随口一说,他可能暂时忘记了云定兴和他们之间的亲人关系。没想到这个云定兴“狼心狗肺”,他竟然对宇文述说:

“这些没用的东西,为什么不劝皇上杀了他们呢?”——看来,这云定兴为了加官进爵是“六亲不认”了啊!

宇文述见他这样讲,就立即向杨广上奏,说与其留着他们,不如杀了以免后患!杨广杀他哥哥都很痛快,更何况这些晚辈呢?于是,杨广欣然应允了!

很快,长宁王杨俨被“鸩杀”,他的七个弟弟被“流放”岭南。可杨广还不放心,“又遣使于路尽杀之”。是年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至此,杨坚长子杨勇一脉彻底没落。

当然,隋炀帝杨广也没得善终,于武德元年(618年)被宇文化及弑于江都,也算是得了报应(由于杨广之死大家比较熟悉,笔者也不再赘述。)

说完了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我们再看三子秦孝王杨俊。

杨俊开皇元年(581年)被立为秦王。

杨俊这个人“仁恕慈爱,崇敬佛教”,曾经请求出家为僧,但被杨坚拒绝。后来,杨俊参与灭陈之战,“以为山南道行军总管”。因为治军有方,“颇有令问”而受到杨坚的嘉奖。

然而,陈国覆灭,战事结束,杨俊竟“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民吏苦之”。这令到以节俭著称的父亲杨坚大为不满。

除此以外,杨俊还好“内”,他的妃子崔氏“性妬,甚不平之,遂于瓜中进毒”。杨俊因为中毒而生病,被“征还京师”养病。杨坚趁此机会将其一撸到底,“免官,以王就第”。

未成想,杨俊这一病就再没有缓过来,终于开皇二十年(600)六月,“薨于秦邸”。杨俊死了,崔妃难辞其咎,“被赐死於其家”。

杨俊死后有两个子嗣健在:长子杨浩(为崔氏所生),以及庶子杨湛。

杨广继位以后,立杨浩为秦王,以嗣爵杨俊;杨湛则被封为济北候。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后,原准备立杨浩为王,但不久便“败于黎阳,北走魏县,自僭伪号,因而害之”。

其时担任荥阳太守的弟弟杨湛,也受哥哥连累而被宇文化及所杀。

至此,杨坚三子杨俊一脉彻底没落。

聊完杨俊,我们再看杨坚四子庶人秀:

杨秀开皇元年被立为越王,后来“徙封于蜀”,是为蜀王。

杨秀这个人“有胆识,容貌环伟,美须髯,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惮”,就连父亲杨坚都讲:

“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

看来,杨坚对于自己儿子的前途命运甚为忧虑。

果然,杨秀被封蜀王后“渐奢侈,违犯制度,车马被服,拟于天子”,这分明就是找死的节奏,跟他三哥杨俊有一拼。

开皇二十年(600年),大哥杨勇被废以后,杨秀对此“意甚不平”,新立太子杨广担心杨秀“终为后变”,便密令杨素“求其罪而僭之”。

仁寿二年(602年),杨秀应诏入京,杨坚见了儿子杨秀以后却一句话都没跟他讲。第二天,杨坚竟然派遣使臣去责备他,杨秀谢罪:

“忝荷国恩,出临藩岳,不能奉法,罪当万死。”

杨秀具体犯了什么罪,史书上没有明讲,可即便杨秀犯有“僭越”之罪,父亲杨坚批评两句不就完了吗?可事情没那么简单!杨坚就批评儿子:

“顷者,秦王(即三子杨俊)糜费财物,我以父道训之。今秀蠹害生民当以君道绳之。”

于是,杨秀就这样被“付执法者”,“令杨素、苏威、牛弘、柳述、赵绰等推治之”。

杨秀被“问罪”,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于是,为了陷害杨秀,太子杨广出了个“妖着”:

太子阴做偶人,书上及汉王(五子杨谅封爵)姓字,缚手钉心,令人埋之华山下,令杨素发之。又作檄文曰:“逆臣好贼子,专弄威柄,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隋书·杨秀传》

其时,五子杨谅正受杨坚宠爱。如果你是杨坚,发现这么个事还不得气死?杨坚果然大怒:“天下宁有是耶!”天底下怎么能有这种事!

于是,蜀王杨秀被“废为庶人,幽内侍府,不得与妻子相见”,被软禁了起来。

可谁成想,杨秀这一次被“软禁”,竟再没能出来。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以后原本准备把杨秀放出来,立为天子,不料“群议不许。于是害之,并其诸子”。

到此,杨坚四子杨秀一脉彻底殒没。

最后,我们来看杨坚五子庶人谅。

杨谅也是在开皇元年被立为汉王。

要说勋功,杨谅应该说是杨坚这五个儿子里最有能力的,无论是南下灭陈,还是北战突厥都立有赫赫战功,以至于其鼎盛时期,“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据黄河,五十二州尽隶焉”。如果没有能力,杨坚也不会把如此大的地方交给他去管理。

而且,杨坚还对其“甚宠爱之”。

太子杨勇被废,对于杨谅的影响也很大,他就琢磨凭什么让二哥杨广“储位”,自己要军功有军功,要宠爱有宠爱,怎么就不是我呢?因此手握陕晋“天下精兵”的杨谅,“居常泱泱,阴有异图”。

说干就干!

仁寿四年(604年),杨广继位登基以后,汉王杨谅随即造反,但最终被杨广的“铁粉”杨素率兵镇压。

最终,杨谅请降被缚,百官上奏杨谅“罪当死”。

当此时,杨广的兄弟里面除了杨秀被软禁以外,就剩下这一个弟弟在世了。因此面对百官的奏请,杨广网开一面:

“朕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

就这样,杨凉被“除名为民,绝其属籍,竟以幽死”——其子杨颢被一并“禁锢”,宇文化及弑隋炀帝时将其杀害。

至此,杨坚五子杨谅一脉陨落。

综上,除了三子杨俊“病死”以外,杨坚的其余四子(包括其子嗣)皆不得善终:杨勇被缢杀;杨广、杨秀被宇文化及杀害;杨凉死于软禁。

参考:《资治通鉴》、《隋书》

(网图、侵删)

一、姓氏源流

赵(Zhào 赵)姓源出有四:

1、出自赢姓,始祖为造父。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

2、以国为姓。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3、为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少数民族亦有赵姓,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唐代有赵曳夫(“南蛮”人),等等。他们的后代都沿袭姓赵。又,蒙古族要术甲氏改姓赵。

4、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及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赐姓赵氏。

得姓始祖: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二、迁徙分布

赵姓的发祥地在今山西省境。秦初,始皇派赵公辅任西戎地区的行政长官,居住在天水。其后代就定居在天水,随后很快就繁衍成当地一大望族。同时,赵王赵迁因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后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推进到今广东、广西。赵氏南迁始于三国之时,由涿郡赵氏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使赵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赵构建立的南宋,使得赵氏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大举繁衍发展。同时,北方的赵姓也在东北三省得到了播迁。自宋代以后,赵姓遍布全国各地。

三、历史名人

赵 胜:战国时赵国贵族,又称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

赵 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因功封马服君。

赵 云:三国时蜀汉名将,河北正定人,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 胆”。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善长歌舞,由于体态轻盈,据说能“掌上舞”,故称“飞燕”。汉嘉鸿三年,成帝微服出巡,见歌女赵飞燕艳丽非常,便召她入宫,宠爱有加。不久成帝又召其妹赵合德入宫,封赵氏姊妹为婕妤,从此赵氏姊妹贵倾后宫。为进一步巩固地位,赵飞燕诬告许皇后,又指班婕妤有邪媚之道,由是成帝遂废许皇后,另立赵飞燕为后,封赵合德为昭仪,二人极得恩宠。至平帝即位后,赵飞燕被贬为庶人,自杀身亡。后人称“燕瘦环肥”的“燕”就是赵飞燕,比喻体态瘦削轻盈的美女。

赵匡胤:后周名将,“陈桥兵变”后,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年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浙江吴兴人。其人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谦: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甘肃省水市)。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 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下邳郡: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颖川郡: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平原郡:汉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西南一带。隋唐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汉唐平原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汉阳郡:①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境内,北周废。隋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②五代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武汉市汉阳。�

2、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此外,赵氏的主要堂号还有:“天水堂”、“孝思堂”、“谷治堂”、“萃涣堂”、“爱日堂”等。

五、宗族特征

1、赵姓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赵姓有君王、宰相 能臣、枭雄武将,均在各自领域广有建树。

2、家乘谱牒繁杂明了。

3、家规家训教诲后人。如楼张村赵姓有《家规纪略》,文载:“男自八岁入塾,以三十为率……农时散而归田,农隙即复入塾。越三十,已成名者或入庠或中式,各营相当之务;各就其才之所近使任一职,或领农工或治圃事,或料厨事或守客厅。暇时习书史、业歧黄,家长俱不之问,惟不得玩好无益事业……事无闲人,人无暇时。有不遵家规者,由家长召集族人共同斥责。若卑幼或有过失,则告于各主,令其约束。”

河北省 赵姓分布

涿郡赵氏。正定赵氏。蔚县赵氏。文安赵氏。威县赵氏。定县赵氏。井陉赵氏。晋县赵氏。蠡县赵氏。保定赵氏。磁县赵氏。元氏赵氏。黄骅赵氏。易县赵氏。饶阳赵氏。安国赵氏。昌黎赵氏。平山赵氏。阜平赵氏。深县赵氏。束鹿赵氏。宁晋赵氏。河间赵氏。赞皇赵氏。大名赵氏。青县赵氏。宛平赵氏。安次赵氏。雄县赵氏。卢龙赵氏。

可惜,没有灵寿县赵氏家谱。对不起啊。

元氏县张掖村奶奶庙供奉的历史

宋朝建立。奶奶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人们开始祭拜祖先。随着历史的变迁,祖先信仰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唐朝时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