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颁布的谱禁政策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清朝颁布的谱禁政策是什么?,第1张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避讳皇帝的名字,用其他意思相同的字代替,如果实在找不到就用其它的字代替,那么就要换另外一个词,反正无论怎样,都不能用皇帝的名字,如果出现了,那就是大罪,轻者流放重者抄家。

清朝历史上出现的文字狱,就是因为文字被曲解而造成的冤假错案,但是我们讲的不是文字狱,而是另一个因文字而获罪的,就是族谱修订。原本统治者是提倡民间修族谱的,觉得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弘扬宗族理论。但在乾隆年间,有地方官员发现,很多地方的百姓,同姓不同宗的家族一起建宗祠,而且为了攀附权贵甚至还随意篡改家谱。于是地方官员把这个问题上报给了乾隆皇帝,要求整顿这种现象。因此,就有了后来乾隆皇帝颁发的谱禁政策。

这个政策对全国范围内的很多贵族都实行禁止频繁随意修家谱的要求。若是已经修过族谱的宗族,地方政府要仔细核查,族谱里是否有存在藐视皇权的字眼,如果有,不仅族谱要被销毁掉,而且族内人员还要全部下狱追究责任。政策上写的是禁止随意修改,就是说,如果有正当理由还是可以修正族谱的。如果宗族主动配合官府的审查,然后按照官府的意思来重新修订,还是能够安稳度日,最起码不会惹来官司。

比如徽州的张氏,因为在谱禁政策实施时,主动配合政府,灵活的运用文字修改族谱,坚决不触碰清朝的敏感区,修正之后主动交由官府审阅。所以族谱得以保存至今,族人也幸免遇难。张氏的后人都还能拿出当年的族谱出来。反观福建的胡氏兄弟修族谱,他们觉得把自己的祖先名字给改了,是对祖先的不敬,而且家谱按当时社会的风俗是不能外传的,所以他们觉得应该没什么隐患,就按照自己祖先的原名修订。结果他们家的族人就惨招下狱,族谱也被毁。

只能说他们生不逢时,生在一个君主专政的年代,成为了政令的牺牲者。据史书记载,在清朝的后期,不仅皇帝的本名要避讳,甚至连他的祖父外祖父的名字全都要一起避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说你家族里的爷爷早已作古,但他名字里有一个字和当今的皇帝的名字里某一个字相同,那么你就必须把你爷爷在族谱里的名字给改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后代给祖先改名字,多少是有点不太尊重,违背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礼仪。

虽然清朝的谱禁政策,清政府干预过多,使很多宗族下狱,造成文字狱,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这个政策并不是完全错误,最起码它打击了当时民间的攀附权贵之风,整顿了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用强硬的律法政策规范了民众的道德风向,使他们不跟风,不趋炎附势。

朱元璋下令将临江侯府抄家,但没有杀掉陈子善。

据陈氏族谱记载,陈子善当时年仅8岁,仗着自己的爷爷陈德曾救过朱元璋,当时十分不服,质问朱元璋。

不曾想朱元璋派钦差对陈子善说若不是你爷爷当时救过朕,临江侯府不会仅仅只是抄家,你早就人头落地了,陈子善这才幡然悔悟。朱元璋最终保留了临江侯一脉,还是念及陈德当年的救命之恩。

影视介绍:

陈德后来又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洪武三年,被封为临江侯。朱元璋一直十分感激陈德,所以每次封赏群臣,陈德都是诸位将领中待遇比较优厚的,洪武十一年,陈德因为箭疮复发,病逝于老家凤阳。

朱元璋追封陈德为杞国公,并且让陈德的儿子陈镛继承临江侯的爵位,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临江侯一家没有受到牵连,只是在洪武二十年,年仅31岁的陈镛随冯胜北伐,战死在草原上。

朱元璋非常痛心,封陈镛的儿子陈子善为临江侯,此时陈子善年仅7岁,一年后,正值胡惟庸案爆发10年之际,韩国公李善长被家奴举报,曾在10年前参与胡惟庸谋逆案,朱元璋大惊,下令彻查,竟然查出陈镛已故也参与其中。

1、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3、吴承恩

吴承恩(1500或1506-1583)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4、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扩展资料

“四大名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并没有谁公开提出这个概念,一般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叫做“四大名著”。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

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李渔则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

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

可以看出,李渔并不赞成昔弇州先生(即王世贞)的说法,他认为《史记》、《南华》(即《庄子》)、《水浒传》、《西厢记》并不是同类著作,其中《史记》为历史散文,《庄子》是哲学散文集,《西厢记》则属戏曲剧本,因此不能放在一起并称“奇书”。

而冯梦龙所评“奇书”,则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书,都是长篇通俗小说,同样反映了共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放在一起并称为“四大奇书”。经过李渔的肯定,冯梦龙所提“四大奇书”,则开始广为流传,并被人们所接受。

参考资料:

-四大名著

  《渊深海阔》

  清陈文乾编。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

  十六卷,共三百七十一局。

  整理汇编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局、排局名作。如《七星》、《跨海征东》等。

  收录有下法深奥、变化繁多的大型江湖名局,也有短小精妙、简洁精悍的小型排局,收录了清朝四大残排局谱:《韬略元机》、《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竹香斋》,及明代《适闲雅趣》、《橘中秘》等名局,并加以诠正改良。收录较全,并按双方子力分类介绍,以利于参考查阅。原谱手抄本,现为北京刘国斌所藏有。

  因编作著家贫遂无法印行。西元1933年,天津象棋名家钱梦吾在某富商处意外见到此谱的手抄本,如获至宝,但因拥有者索价过高,只能借见看一夕。钱先生约几好友连夜抄录仅抄得百余局。后登至报纸,使得此谱名声广为人知。

  西元1964年,棋谱收藏家刘国斌在北京琉璃厂寻得此手抄谱,并由当时仍在世的钱先生确认无误。在文化大革命时此谱被疑为密码本而被没收,险遭不测,所幸文革后仍物归原主刘先生手中,之后80年代才加以印行。

  [编辑本段]《渊深海阔》沉浮记

  《渊深海阔》列四大名谱之首

  在中国象棋界,提起《渊深海阔》几乎无人不知。这部棋谱的作者陈文乾,广泛采集古代排局精华、民间佳构和江湖名局,历时17年,于1808年手工抄写完成了这部多达16册的巨著。全书16卷371局,数量为四大名谱之首,但作者苦于家贫,无力刊印,只有孤本流传于世。自从成书后至今近200年里,这部手稿经历了曲折的流传过程,目前这部手稿在我国象棋名家刘国斌先生家里完好地保存着。

  与3500袋洋面粉等价

  《渊深海阔》成书100年以后,在江湖上渐渐归于沉寂,许多棋手梦寐以求。1933年这部书才突然出现。这一年,原在《天津商报》主编象棋专栏的华北棋界****钱梦吾意外得知,天津巨绅李某手中有一部棋谱叫《渊深海阔》。此前他并没有听说过此书,但凭着棋手的敏感和报人的好奇心,他找到了李某,提出在商报披露棋谱的内容,被李某断然拒绝。他又提出刊印此书也被拒绝。于是,他提出购买此书,李某开价8000块“袁大头”(在当时相当于3500袋名牌洋面粉的价钱)。钱梦吾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作罢。事已至此,钱梦吾仍不死心,他找到朋友从中斡旋,李某答应以100块银圆作抵押,借钱梦吾看一夜。钱梦吾借书在手,立即请来两三个棋友,连夜赶抄,由于篇幅太大,他们从当晚7时抄到次日上午11时,只抄完了3篇序文和100多幅棋图。此后,钱梦吾将抄写的棋谱,加上自己的创作和各地棋手的投稿,统统当作《渊深海阔》的棋局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一时间《渊深海阔》名声大噪。后来,有多种手抄本在江湖上流传,难辨真伪。以至于1957年12月,杨官麟、屠景明等象棋大师主编的《中国象棋谱》在序言中也仅仅提及书名,不敢冒然断定是否真有《渊深海阔》这部书存在。

  卖手表只为棋谱

  然而,慕名寻宝者并没有停下他们搜寻的脚步。在隐没31年后,这部奇书再度露出她神秘的面容,而这一次机遇,被刘国斌抓住了。

  1964年7月30号下午,刘国斌像寻常一样去琉璃厂找书,看到位于这里的中国书店正在搞珍善本书籍的展览会,没有证明,不让进门。爱好收藏的他找到熟识的骆竹君先生,问骆先生道:“有没有棋谱啊?”骆回答:“还真有一套。”刘国斌接着问:“是什么书啊?” 骆回答:“平常的棋谱我都知道,但这套书呢,我没见过,叫什么宽什么阔。”刘国斌立刻意识到:“《渊深海阔》吧?”骆先生一点头:“对,就是这名!”他说:“您应该让我进去,我就好这个!”最后总算进去了。在展览室的玻璃柜里,灯光下,一套16册,正是《渊深海阔》,这时候,站在一边的刘国斌的心咚咚咚跳得快了。他赶紧问骆先生:“这个您卖不卖啊?”骆回答:“真是要卖,也得等展览完了之后才卖,但这个书啊,也不能卖了,因为已经被上海图书馆预定了,你只能看看。”刘国斌央求道:“别介,我经常收棋谱,您是知道的,这部书到了上海图书馆就出不来了。”

  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宝物,刘国斌岂能放过?最后刘国斌收藏棋谱的诚意打动了店方,店方同意卖给他。当时的价钱是两块钱一本,16本总共32块钱。不巧的是那天是月底,刘国斌囊中羞涩,拿不出这些钱来,但又不敢撒手,要是等第二天凑够钱再来,没了怎么办!刘国斌转念一想,自己手上戴着一块瑞士菊花手表,当时大概值300块钱左右,给当了吧。

  刘国斌急忙赶到位于西单绒线胡同口的一家信托公司,把手表摘了下来:“您看这个值多少钱?”店员回答:“要是当的话,抵押搁这儿,就是我们代卖,值200多块钱吧。”他说:“不行,我现在需要钱呢。”店员又说:“您要现金的话,那吃亏就大了,120块钱,就卖给我们。”他想了想:那也得要啊。吃亏,那些钱将来可以找回来,这个东西错过了就完了。“行,就120吧。”拿到钱以后,他赶紧回到琉璃厂,终于得到了朝思暮想的宝贝。这套书到手后,刘国斌激动不已,但苦于不能辨别真伪,于是辗转请钱梦吾先生掌眼。钱先生一看,当时就断定:这就是他当年抄写的那一部。

  “特务密码”保全棋谱

  这部书到了刘国斌的手中,京城的棋友非常振奋,佟醒华先生也专程借书抄写,据刘国斌回忆,佟抄写十分认真,字体和纸张都试图与原书保持一致,到1966年3月左右,他已经抄了5册多,可正在这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渊深海阔》也在禁书之列。

  1966年8月下旬,刚被抄过家的刘国斌和夫人汪嫒香心里惦记着这部书。一天刘氏夫妇来到大栅栏炭儿胡同,想探望一下佟醒华。没料到,佟家也被抄了个底朝天,当抄到《渊深海阔》时,佟冒着危险反复说:“这书是我向朋友借的,我答应还他。做人得有信用,我要还人家。”十分幸运的是,红卫兵看他苦苦哀求,放过了这部书。此后,佟醒华被赶出北京,流浪外地。大半年后,他悄悄回到北京,将书交给刘家的保姆,这部书才又回到了刘国斌的手中。

  棋谱回到刘家并不意味着就此得到安宁。1968年6月,刘当时所在单位的造反派到刘家两次抄家,卷走了所有的书籍、三千张珍贵的唱片,连被子、棉衣也都拿走了。书、唱片被放进锅炉烧了,刘国斌被当作特务关进牛棚。

  刘被当作特务的直接证据便是《渊深海阔》。因为曾经有一部**里特务用弹钢琴曲作为联系的密码,于是有人也将这部棋谱联想为特务密码,后来又请来了公安局两位密码专家对他进行盘查。可能经密码专家确认那不是密码,1969年春,刘国斌被放了出来,结论是:“经过反复内查外调,尚未查出刘国斌的历史问题和特务问题”。刘国斌说:“《渊深海阔》得以保存,幸亏被当作特务密码,否则早进了锅炉了。”

  圆前人“刊行公世”梦

  1969年春,刘国斌被放出来后,造反派也将《渊深海阔》还给了他。作为棋谱的收藏者,刘并非将之束之高阁,据为己有。他一直忘不了陈文乾的述意,希望这部书能够造福中国象棋事业。在棋谱收藏界有“北刘南杨”的说法。刘即刘国斌,杨即上海的杨明忠。杨曾参与主编过多部棋谱。1970年,刘国斌托上海籍的围棋国手华以刚把书带给杨明忠看。杨一见《渊深海阔》便爱不释手,马上发动上海的棋友合力抄录,一天抄一本,16本,抄了16天。80年代初,刘又将棋谱借给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象棋领队邬增全看,邬油印了几百册,散发棋友。1984年,刘主持“七星杯”国际中国象棋大赛,其间主办了一次棋谱展览,《渊深海阔》首次被公开展出。

  1984年7月,北京晚报和象棋报相继报道了刘国斌收藏棋谱的消息,《渊深海阔》一下子闻名全国。许多棋迷给他来信,希望这部书能够尽快出版。其实,他也早有这个打算,但古谱里面有些招法尚需修订和完善。从1986年起,刘国斌和安徽棋手朱宝位两位专家,经过三年的整理和诠注,于1988年11月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了2万套棋谱。这部奇书终于在成书180年以后,展现在广大象棋爱好者面前。

清代太医院最后一任御医是任锡庚,关于此人的介绍,史料中较少涉及,根据其家谱和《北京百科词典——科学技术卷》来概括:任锡庚,字修如,北京人,精通医术,曾经担任过太医院掌印御医,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1890年,17岁的他进入太医院,后成为御医,最高时曾经担任御药库掌印御医,1927年去世,享年54岁。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

太医院的简介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御医之一,不算特别重要的人物,但是其特殊之处在于他在太医院的岁月正好处于清王朝山河日下的时期,太医院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的机构,它的发展以及相关描述性记载可以让我们得以窥探晚清些许细微的变化。其传世手稿《太医院志》成书于1916年,刊行于1923年,是任锡庚赋闲在家的时候根据残存的《太医院记事》整理成书的,全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太医院的制度及其相关的职责,从下图可以发现,太医院的发展从开始的分科到最后的各科合并,说明太医院是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的。关于职责方面,任锡庚将其简要地概括为两个方面:固定性职责和临时性职责,固定性职责包括特简供奉、内直供奉、外直供奉、驻署、办公和制药 ,临时性职责包括随扈、随侍、特派差务、奏派差务、咨派差务,并对每一项职责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我们了解御医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太医院旧址

第二,书中对于御医的待遇进行了描述。书中记载太医院的官职主要有院使、院判、御医、实授吏目、预授吏目、医士。在品级之下有着不同的待遇和薪俸,御医不只有各自官品应得的收入,还有一些特别奖励,比如皇帝因为其医治有效或者勤勉给予的特殊奖励,比如物品奖励、加官进爵、恩惠后代子孙之类的。

第二,关于御医的考试、选拔。考试主要针对肄业生,从以往的医学书籍中出题,每年分四季考核,选拔主要有5个方面:额缺、医学、学位、征取、升迁除授,其中征取是御医最特殊的选拔方式,它是指从各地征取名医到太医院任职,由此可见清朝御医的选拔也是多种方式。

第四,书中还详细记载了太医院有祭祀先医的情况,这表明太医院在进行治病救人的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医学教育的职责,也体现了太医院对于医学先贤祭祀的重视。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因为任锡庚在太医院任职的时间处于清朝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所以其中对于太医院的院址变迁的描述,使得我们得知之前太医院是处于后来的东交民巷的所在地,而关于针灸学习工具铜神的记载,也让针灸在清代的发展得以为清军入关后,开始大肆笼络汉人,但是对于汉人一直持有防备的态度。重要的职位和核心权利都是满人在掌握,汉人智能靠边站。不过在清朝中有这么一位汉人,堪称绝无仅有。他不仅仅在清朝中把官做得很大,而且配享太庙,这是极其高的荣誉,是满清200多年中唯一的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

他叫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他父亲张英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曾经做到清朝的相位。当年张廷玉因为参加考试,他的父亲张英当年为考试总裁官,而张廷玉为了回避,退出考试。在康熙在位时,他开始崭露头角,之后雍正即位,张廷玉开始受到重用,被授予礼部尚书,张廷玉开始位及权臣。

可惜雍正在位时间短,在去世时候张廷玉为托孤重臣,并且给他们了配享太庙的名额。在乾隆即位后,张廷玉等老臣权倾天下,乾隆刚开始对他们这些老臣很是尊重,等到乾隆羽翼丰满之后,开始打击他们。当年的托孤重臣鄂尔泰,由于太过于嚣张,被乾隆革职。而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平时为人极其低调,他是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根本找不出毛病,门生故吏遍天下,想找他的事很难。

但是伴君如伴虎,想找你的毛病,还是会有的。毕竟皇帝是一言九鼎。张廷玉看到鄂尔泰被革职,自己也感觉大祸临头,准备告老还乡,但是告老还乡哪有那么容易。乾隆对他说你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才配享太庙。不过最后张廷玉给乾隆帝说自己老眼昏花,是退休的时候了,乾隆也同意了。

关于张廷玉退休后,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关于太庙的问题,他亲自问乾隆让他确定。乾隆念他是老臣,也没有犯过错误,就答应了。这时候乾隆已经不高兴了,第二天本来是该张廷玉前来谢恩的,但是身体不太好,就派儿子去谢恩,乾隆知道后大怒,准备好好批评。更令人忧伤的事情发生了:圣旨还没到张廷玉家里,张廷玉就来谢罪了。这下乾隆更生气了,竟然在朝廷里还有通风报信的人,直接把爵位剥夺了。

之后又因为一件小事,把他的太庙也给取消了。张廷玉已经惨到了人生极点。之后张廷玉的加人犯事,直接又被乾隆抄家。最后在张廷玉死后,太庙还是给了他。伴君如伴虎,世事无常。

清朝颁布的谱禁政策是什么?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避讳皇帝的名字,用其他意思相同的字代替,如果实在找不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