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冻鱼节是如何得来?与石大力有何关联?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侗族冻鱼节是如何得来?与石大力有何关联?,第1张

起源

“冻鱼”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石姓祖上曾有一位勇士石大力(清咸同年间六洞农民起义首领之一),他能征善战,英勇无比,倍受族人拥戴。有一年因他率兵出征在外,直至秋收时节仍未归故里,但家族人还是开田捉鱼回来煮好等他,盼他回来共同享用。家族此举感动了天神,天神为了不让煮好的鱼变臭,即下令叫天气变冷,让鱼冻结。十月十二日石大力回来后,吃到的冻鱼味道仍然十分鲜美。后来,石姓侗家为了感谢天神,即决定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二日拿冻鱼祭祀天神,形成了今天的冻鱼节。

一种说法是,庆云石姓原先是居住福建省的九保地区,后来,迁徒到江西龙门县、广西梧州、湖南潭西县,最后到达贵州黎平府潭溪地区(现在石家的社堂还在此地)。迁徒过程中,有一户走到一深山密林处,因没饭吃,孩子饿着,大人就出去讨饭给小孩吃。老人出去后,周围附近有人给他家送来饭和鱼,等老人到家时,天已很晚,孩子已经睡着。为了不吵醒小孩,老人吃了部分别人送来的饭菜,留下部分鱼等孩子醒后食用。第二天(正是农历十月十二),鱼成了冻块。由于没火没炊具热鱼给孩子吃,吃冷的又怕伤孩子的身体,于是,老人就先品尝,觉得味道很鲜美。打那以后,石姓侗家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就专门制作冻鱼食用,过上了冻鱼节。

同一姓氏,同一宗族,但现在吃冻鱼的时间却不同,有的早上吃,有的晚上吃,而有的却不吃,(即不过此节)。据说石姓祖先初到庆云时,都比较穷,不好意思与他姓同过节日。有一年的农历十月十二日那天,刚好摘禾结束,开田捉回许多鱼,于是寨老们商议,确定每年十月十二日为冻鱼节。当时有一家有弟兄三人,十月十二日那天,老大和父母一起在家吃鱼过节;老二是个聋子,听不到父母讲过节的具体时间,也没有吃上鱼;老三出去放牛,父母早上留一份给老三,晚上回来吃,并将留下那一份用米草捆上作标记,称为“吊颈鱼”。

后来,老大的后代居住上皮林(属洛香镇),就早上过节,老二的后代居住圹洞(属洛香镇),由于祖上是聋子,听不到说哪天过节,所以现在就不过这个节;老三的后代住庆云,则在晚上过节。

传说归传说,冻鱼节不管怎样形成,庆云乡的石姓侗家毕竟有这个节日。节日那天,不仅有冻鱼,而且还有烧鱼、腌鱼、鱼生、煎鱼等,主要是以鱼为主,席上不论是鲜鱼还是干鱼,都要用米草捆着。如果有猪肉,也都要称作鱼,不能称作肉,否则会惹怒天神,冒犯祖宗。饭前还须将鱼、酒、糯饭摆到神龛上,举行祭祖仪式,请祖宗回来过节,保佑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富贵荣华。

冻鱼节期间,主人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与,还请来客寨的侗戏班到寨上演出,男女青年也借机行歌坐夜谈情说爱,寻找伴侣

甘谷县石家大山、十里铺、石家窑都有石姓人居住,一直以来各自纷争石作蜀为其祖先,清代雷光甸做知县时曾就此纷争做过分解。录一篇文章于此,权做资料存焉。

有关石夫子的传说

(作者石明远,1985515撰写)

石夫子,名作蜀,字子明,甘谷人。孔子弟子,七十二大贤之一。

据说从前宋老太爷(名廷桢,子材父亲)倡导督修官渠时,在十里铺附近曾发掘出石夫子墓碑一块,这证明石夫子的坟墓就在当地。宋老太爷将这件事报县上,结果就给石家大山的石秀以“铁秀才”的衔头,作为奉祀石夫子的名义,他也就名正言顺的成石夫子的后代了。谁知由此就引起了纠葛。十里铺的石家人陈词具告,认为石夫子是他们的祖先,与石家大山石姓无关。当时的县知事雷光甸分解说:“一个石字掰不破,十里铺石姓与石家大山人都是石夫子的后代。”并又给十里铺石姓一‘铁秀才’的名额。于是一场争先人的风波就此宣告平息。

因此,十里铺石家就给石夫子在十里铺大道北修建了庙,大门额上写“先贤石作子祠”;石家大山人立了“圣门石子故里”和“邑侯雷公德政”两支石碑,分立在祠大门东西两旁。由此可知石作子祠就是石夫子的坟墓所在地。但一般人皆知其为石夫子庙,不知其庙正建在坟地上之事。

究竟石夫子是甘谷哪里人?请看有关石夫子的传说。信不信由你。

听老年人说,现在的艾、梁、黄三姓马务寺人,原先本来是石家大山人,而石家大山人原为马务寺人。据传说当年艾姓等人对石家人说,山地最好务作,一铁锨又掘一大块,又庄西背屲有毛竹子可以编筐变钱,有多好,川里水滩地费力不好务……后来,不知中间又经过了什么曲折变化,就这样哄哄弄弄地居然弄假成真了。果然川里人成了山上人,山中人变成川里人了。这是谁也不能相信的“鬼话”,再傻的人,甚至十岁以内的孩子,他也不会就这样被人哄骗上当的。简直这是决不能成立的事。但是,说来真奇怪,还有谁也不能否认的依据可作证见,只要是六十岁上下的人,谁也都会知道这件铁的事实,还深刻地留在有关人的记忆里。请看事实:

今天马务寺等姓的老祖先坟地,两处在石家大山(坪上湾,庄顶东南立地坟),听说艾家坪正是艾姓的老住地之一,故一处在艾家坪与陈家那面两庄之间,坟地上且有合抱大古柏多株,解放前夕砍伐光了。梁黄两姓的老先人坟地都在石家大山,各有两处。这三姓的先人坟地距所住村庄都在五里以内。至今犹以艾家坟、黄家坟等为地名称谓不弃,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因为坟是解放后平的。石姓的老祖坟在今狄家庄公路南面。每年清明节扫墓时,有“清明会”,按房份轮流收租扫墓。这因在坟地旁边还有土地,由狄家庄石姓租种(这坟地旁地早在1937年由石清泉、石廷栋两老征得合伙同意出卖后,给庄间创建一所小学。当时的学生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那么,当年该地姓石的村庄住地距狄家庄、十里铺也在五里上下。

根据上面马务寺和石家大山两地人的先人坟地与居住地址来说,令人相信无疑。那么,马务寺和石家大山两地人集体交换庄村的真假虚实,好像也是合乎事实情况的。(现在只能当传说存疑,待考)

据此,如今马务寺的艾、梁、黄三姓人为什么再不在石家大山的地界上埋先人,同样,石家大山人也不再在狄家庄、十里铺地区埋葬祖先,更为什么石家窑人不在狄家庄、十里铺埋先人呢?(这因十里铺姓石的说他们是由石家窑搬来的。可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石家窑人曾经在什么年代到马务寺、狄家庄、十里铺等地有过祖先的什么遗迹。如果说十里铺姓石的不是石家窑人,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老户,那么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唯一无二的石夫子的后代了)。退一步想,只要是住在甘谷县内的石姓可能都是石夫子的后代。虽然住地不同,相距较近。这再不会有怀疑的吧。

那么现在要问石夫子究竟是甘谷那里人?十里铺人,马务寺人,石家大山人,抑或是石家窑人?依前面事实的推断,既然原来马务寺姓石的人被人作弄上山了,先人的坟地当然不能跟人走,就只能说石夫子是石家大山人,也不能因石夫子的坟地所在地就说成是十里铺人。这和一株树有根有枝是一样的。

其次,石夫子距现在有多少年代由于年代久远,没人说过,石氏既没家谱,又没纪年表,今天只能是大概估计。好在可根据《文汇报》1985年4月14日《孔门后裔谈孔子》(孔令朋 《读书札记》十七的5页的第5节):“去年九月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三十五周年,孔子第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今年65岁。”可知,石作蜀给孔子当学生,比孔子晚上二十年,距今也有二千五百一十六周年。后代推迟一代,到我这一代算是第七十六代了。 (此文应甘谷地方志编委之邀而写)

满族取石姓的很多,比如:

席克特里氏、斡赫勒氏、萨玛剌氏、舒穆录氏、稀尔佳氏、瓜尔佳氏、石伏察氏、洪罗氏、扎库塔氏等等。

由于目前没可靠线索,你姥爷家这个石姓究竟出自哪个家族,还不好说。

我猜测,舒穆录氏 或 瓜尔佳氏的可能性略大。只是猜测。

建议去你姥爷的老家石家沟,找本家族远亲那里查阅家谱。

  河北大名石家寨宋氏如果不是当地沿袭下来的,就是河北本地就近迁来的。

  根据宋氏起源与分布情况可知,先秦时期,宋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姓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从资料可知,河北的宋氏先秦时期就分布很多了,所以大名石家寨宋氏的起源应该就在河北本地。

侗族冻鱼节是如何得来?与石大力有何关联?

起源“冻鱼”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石姓祖上曾有一位勇士石大力(清咸同年间六洞农民起义首领之一),他能征善战,英勇无比,倍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