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舒的调查报告6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6篇,第1张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中有许多姓张的同学,当我学习了语文书上的研究报告后,我就对自己的姓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名人。

2、上网查询,了解中国张姓的人口。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张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上网

涉及的方面:书籍、教科书

张姓的来源: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历的张姓名人:张良、张九龄、张翰、张问陶、张子祥、张骞、张衡……

张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目前张姓人口总数已近一亿。

四、结论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2、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清代诗人张问陶、现代国画家张大千、清代词画家张子祥、宋代诗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

3、张姓是当代中国人口第三多的姓氏,已过一亿,在百家姓中排第三。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2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与现状,我决定去调查一番。

通过阅读报刊与上网浏览的方式,我找到了许多资料,了解到沈姓的起源。

沈姓是上古时期的国名,称沈子国,在今河南平玉北。公元前506年,沈子国被蔡国所灭。后来,逃亡在外的沈子国子孙便将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流传下来。

目前,沈姓人口共有75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河南、广东与湖北一带。我问过爷爷和爸爸后得知。我的高祖父就已经定居上海了。目前我们的家族分别居住在上海的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等地。

在网上,我找到了许许多多的沈氏名人。比如,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他是我国的改革家,最早的科学家。他不论大事小事都严谨求实。在重文轻理的时代,沈括依然坚持科学研究造福后代子孙。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沈姓还有一位名人。他就是元末明初的一代巨富沈万三。他原本只是一个小伙计,但他不怕干脏活儿,累活儿,也不怕被师傅打打骂。后来,他进入了店铺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做生意,并抓住机会凑钱买下了一块块农田。就这样,沈万三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成为了当时的巨富。据说,当年朱元璋修南京城墙的时候,还找沈万三借钱呢!可见当时他是多么的富有啊!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自己的姓氏无比自豪,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优秀。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3

一、问题的提出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这时我想起了我国最多的三大姓之一--王,便想出要调查王姓的历史。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上网

历史、现代的名人

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

上网、问家长

王姓的历史由来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4出自妫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赐姓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四、结论

1 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

2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 据最新统计,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读了一本百家姓,发现里面的姓氏十分有特色。一次,我们听老师说起,姓氏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好奇心强的同学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向姓氏这个神秘的文化进军,开始了我们的姓氏学习之旅。

二、调查途径

1、阅读书籍。报刊

2、上网浏览

3、询问相关人员

三、整理后的资料

获得方式

信息方面

获得信息的内容

上网浏览

世界上的姓氏

世界上一共有两万三千多个姓氏

上网浏览

中国所占姓氏

中国所占四千一百多个姓氏

上网浏览

最广泛的姓氏

最广泛的姓氏是王。张。李

上网浏览

名人最多的姓氏

名人最多的姓氏是田姓

上网浏览

姓氏的来源

1、以姓为氏

2、以国名为氏。

四、结论

1、经过调查我们知道许多关于姓氏的资料,比如世界上一共有两万三千多个姓,中国共有四千一百多个姓等等信息,让我们对姓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2、经过调查,我们将姓氏归化了三类:“一字姓”“复姓”“多字姓”。姓氏的名称很奇怪,有姓赖的,有姓龙的,更有趣的是,还有姓钱的!

还有竟然姓“阎王爷”的阎的,令人捧腹大笑。历史上,李。王。赵为三大姓,我们为中国姓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姓氏独有的特色,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对姓氏展开一次调查,开始你的姓氏学习之旅。我们小组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有趣的姓氏。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5

前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它们世代相传,而我们是否了解它们的起源呢?假期里,我调查了我的姓氏——柴姓的起源,以次了解自己的姓氏。

调查主题:柴姓的起源。

调查目的: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和自己的姓氏文化。

调查人员:柴春贺

调查方法:上网查询或询问祖辈、父辈的柴姓人士。查阅《通志》《姓考》《千家姓》《元和姓纂》《急就章》《百家姓》等有关书籍。调查资料整理:

柴(chái)姓源流纯正,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文公的儿子公子高之孙以高为氏,其17世孙高柴为孔门弟子。高柴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叫柴举。柴举的后代就以柴为姓,世代相传。

调查结果:柴姓,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高柴,一世祖为姜太公的十八世孙柴举。柴姓因此得来,世代相传。

发祥地:今河南省濮阳市(古卫国都城)。望族居安阳郡(今河南省息西县)。

调查收获:

1了解柴姓的起源。

2.柴氏族系不仅历史悠久,且系名门世家,英杰辈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我么要将自己姓氏的荣誉发扬光大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朱名荻,父母起这个名字意思就是说希望我能向大树一样成长。但是我非常好奇的来历。于是我就展开了一次关于朱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历史书籍或上网查阅,了解朱姓的名人和来源

2、如果有条件走访各个部门,可以了解一下现在朱姓在中国有多少人口。

3、可以再通过其它各种方法,了解一下许多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调查方法

目的

内容

书籍、上网

朱姓的来源

曹挟建立邾国后,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上网查阅

朱姓名人

朱元璋、朱柏庐、

朱温、朱士行、朱敬则、

上网查阅

朱姓的人口

朱姓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21%

四、结论

1、朱姓的历史源流很长,据说玄孙陆五子名安被大禹赐曹姓,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建立邾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虽然朱姓历史远久,但是在明朝是朱姓最鼎盛时期。

2、在历史大河之中,朱姓的名人也很多,例如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朱柏庐:清初居乡教授学生;朱温: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朱士行:三国时第一个去西域求法的僧人;朱亥:战国勇士,魏国人、、、、、、

3、朱姓的人口占全国的人口1、21%数量为1500余万。

这次调查让我收获很大受益无穷!

姓舒的不一定是满族人。

舒姓另有两支,一是出自任姓,相传为黄帝的后代;另一个是出自清代,为满族舒穆鲁氏所改。舒姓望居巨鹿郡(今河北平乡);舒姓最早的来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说舒姓是黄帝的直系后代。

扩展资料:

春秋时,舒国被楚国攻灭,舒国的公族后代子孙就以国名“舒”为姓。由于皋陶姓偃,因此舒姓起源于偃姓。舒姓后来在河北巨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钜鹿望。少数民族满族也有后来改姓“舒”的。我国二十世纪最著名作家舒庆春(老舍)先生就是满族。

舒姓在我国不是一个大姓,人少。舒姓在大陆与台湾都未进入一百大姓行列,在《百家姓》里排名第123位。

-舒姓

舒氏宗谱-湖北省武昌县油坊岭《舒氏宗谱》修谱始末

(据民国丁丑年《舒氏宗谱·序》整理)

第一次清乾隆初年至嘉庆二十三年

清乾隆戊午年(乾隆三年,1738年)豫章(江西)宗族舒山,字松岱者前往

湖北通城修舒氏宗谱一套,并且展示给湖北的舒氏后人。

舒氏三十一世孙湖北江夏舒其昌(舒云缕,本支三十一世祖舒云岑之兄)立

意纂修本支族谱,刻印成册。但谱将成而去世,终未完成其事。

嗣后,舒其昌之子舒宏键(号之键),从堂孙舒国聘,苒从堂曾孙舒文炳共同

初步完成了族谱的修撰。

乾隆八年(1743年),舒宏键、舒国聘、舒文炳请江夏县令陈钧作序,以纪

其事。

乾隆八年李芝兰作序,述及舒其昌在世时“毅然独立,奋然兴起,立祠堂,

修族谱,规制条约,指画详明,将成事而寿终正寝”。

‘乾隆十一年(1746年),舒继芬[世系不详,应为本支十九世祖舒于才后裔],

为舒宏键、舒国聘、舒文炳本作跋文。时年七旬,应生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

乾隆戊申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当年参与修谱的舒国聘(本支

二十九世祖舒尚之二兄舒宣后裔),年方八旬,作序称:当时族谱还未全部完成,

舒宏键、舒文炳竟已先后去世。幸其现今精神尚未衰颓,如果不及时缮写成篇,

恐遗先人之命。于是相约族弟国帅、国连、国远、国漆和侄文秀、文金、文煟(本支三十四世祖),相与鼓舞赞襄。并命舒国聘之子舒文甲及侄舒文煦、舒文烛、舒

文熔执笔记录,补遗增缺,整理成文。乾隆五十三年正月家谱完成。又命舒文甲等

等人撰写序文,但未能吻合其意。于是不辞年耄,灯下走笔,亲自作序。

乾隆戊申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舒文甲、舒文煦、舒文烛、舒

文(火喜)作序。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孟夏月(农历四月)[舒]铜作续序。称“予今急急

续修者,……”,似乎舒铜又续修了一次。

舒铜又称"乾隆己酉科[舒]继芬授翰林时,采派言十六字,故更令从之云:

"文兴于德 经学治邦 位本显达 禄自荣昌"。

据此,则我族的行辈宇派用字(派言、祧字、宗派)应为舒继芬所拟定。但此处所

言之继芬与乾隆十一年作序之舒继芬似乎并不是同一个人。

此次所撰族谱为手写本。

第二次清咸丰七年

咸丰七年(1857年),距乾隆五十三年已近七十年,舒氏三十六世孙舒于意

(字元海)[世系不详]作序称:今已历年六十。偶检箧中,得有舒其昌、舒国聘

等修撰的手写家谱一部。于是命其子舒德森恭请尹书城、杨安溪、彭古峰子其宅

仙茆书簃加以修订,数月而成。

咸丰七年(1857年),舒德森(舒子意之子)作序。时年二十七岁。

咸丰七年(1857年),舒于鏻(本支三十四世祖舒文煟之兄舒文(火喜)后裔)作

序。时年四十一岁。与舒德森共同主持修谱。

咸丰七年(1857年),舒于祥[世系不详]作序。参与修谱。

此次修订的族谱为手写本。

第三次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三十七世孙舒可嘉[世系不详]作序称:乙亥年

(光绪元年,1875年),族长、族正及各分有为之人议决修缮旧祠堂,经数年而

成。前人所修家谱自咸丰七年至今近三十年,始终未能刻印成册,倘不再加编辑

刻印,逝者将湮没无传,生者将纷纭无纪。故亟待续修、联

谱、刻印。族人因此将此任务责成于我和族弟舒德丰。不久即已缮写成篇。

光绪十一年(1885年)舒于钰(舒于鏻之弟)作序称:先兄舒于鏻、族兄舒

于意、舒于祥所编家谱,欲刻印而未成。今与同宗有志之士议论,将墨谱刊刷若

干。我虽已年耄,也必须肩负起此项责任。

光绪十一年(1885年)舒子钫(舒于鏻、舒于钰之弟)作序称:前人已著有

谱牒,如今必须及时续修。先兄舒子鏻、族兄舒于意、舒于祥编修后已经二十馀

年,尚未刊刷,且需增补。经过数月,谱事己成。

光绪十一年(1885年)舒经荣[世系不详]作序称:吾老矣。今年秋,聊乘闲

暇之日,遍商族人,拟将旧谱付之刻印。众人都欣然乐从。

此次修订的族谱为手写本。

第四次 清光绪 三十年

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舒兴旺I世系不详]作序称:前辈舒其昌、舒国

聘、舒于意所修家谱,均为墨迹,未能刻印,也未联合各村同族。光绪乙酉年(光

绪十一年,1885年)族侄舒于钰、族孙舒可嘉等协力续修、刻意联支,并改用

苏式体例。不料墨稿刚成,诸人竟先后去世。今年春,族侄请求于我。我于是邀

集各村父老,商议刻印墨谱,众人都欣然乐从。当刊刻之日,作“续宗派”十六

字:家声振起 宗泽延长 绍传先绪 定作贤良。

此次修订的族谱为手写本。

第五次 民国丁丑年(1937年)

民国丁丑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协修同人作序称:自光绪甲辰年(光

绪三十年,1904年)修谱以来,已有三十

四年。对于一个数千户的堂堂大族来说,现在正是续修家谱之时了。民国丙子(民

国二十五年,1936年)冬,由牌楼村舒治才(字能阶)、·舒治江(字嵩青)、舒

治富(字谷贻)与水妙聚舒经正(字直生)、舒经铨(宇福田)、舒经尧(字舜卿)、

舒学钟(字少竹)、舒学蓥(字玉川)等聚集子油坊岭舒学蓥之荣兴商号,并且

邀请了元伯村舒经灿(字焕阶)、竹林村舒学云(宇龙廷)、中洲嘴村舒学楠(字

槐卿)以及各同宗卑尊长幼,共同筹商续修事宜。经过数月,谱牒告竣,实乃我

舒氏一盛举也! ·

此次修订的族谱经木刻刊印二十三部,以千字文编号,交由给村各分各房分

别保存,不准添注涂改。我水妙聚舒上西分分配得元字号谱一部。

第六次

公元2007年。精装印制30部,按本谱所列本族四十一世、本支三世后裔,

不分男女,每户一部。

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国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在今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史称“群舒”。

2、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寿舒,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寿舒,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黄草坡一带,是春秋时期莒国之地,为战略要冲,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

3、属于改姓: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彝族、傣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舒氏族人分布。

扩展资料

1、舒庆春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舒行

舒行(1913-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舒姓开国将军,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

3、舒绣文

现代戏剧、**女表演艺术家。参加中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歌女红牡丹》的配音工作。抗战后参加拍摄了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她演出的影片还有《民族生存》、《热血忠魂》、《新旧上海》、《野火春风》、《李时珍》等20多部。演出的话剧有《原野》、《雷雨》、《复活》、《虎符》、《红旗瓢瓢》等。

-舒姓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6篇

姓氏舒的调查报告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中有许多姓张的同学,当我学习了语文书上的研究报告后,我就对自己的姓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