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汝南堂宗祠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殷氏汝南堂宗祠在哪里,第1张

盐城“汝南堂”殷氏 始迁祖盘公,因明初苏州移民,于洪武二年七月上旬自苏州阊门迁至盐邑,居城中。殷家宗祠在盐城泰山庙附近,祖莹七座位于城东门外二墩。源自陈郡长平南渡殷氏移居苏州支系。现存家谱是民国九年十七世裔孙柏森公于沙沟市国民学校续修。谱载:十二世祖承远公在乾隆年间周济贫寒,有乐施山田的文契;柏森父十六世祖殷寿辰(赞枢)是清朝同治年间书法名人,为盐城近三百年最负盛名书法家。主要居住于盐城城区、盐都、亭湖一带。分迁射阳、宝应等地。又据盐城县志记载,殷载丹是清朝道光年间书法名人,是寿辰公之族祖。其支分居亭湖新兴镇三英村;盐城城南新区伍佑镇伍东村等,堂号有“勤俭堂、拥书堂”。谱还记载:族人散居四方,西南之沙沟市,东北之草堰,西北之湖垛市及太平乡;第六世祖分别移居盐城西乡丁马港,北龙港垛田庄,建湖县楼夏庄。通过近年来走访了解,盘公后裔还分居亭湖黄尖、盐东兆丰、尚庄古殿堡、上冈沙汪、青墩龙碾、特庸长胜、兴化沙沟、建湖颜单等城乡各地。至今已传二十多世,人口近万

林坚。得姓始祖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因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身怀六甲,带着四个侍女逃到牧野避难。她们住在树林掩映的石洞里,后来,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坚,字长思。周武王伐纣取胜,比干的夫人携子坚拜见周武王。因为坚是在树林里出世的,所以,周武王以“林”赐姓,拜为大夫,食采西河,后移封博陵公。

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

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

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以上是林姓的起源。

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氏。该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时间。殷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后亦皆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in。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姓氏为汤氏、商氏、戴氏、林氏等。

殷 6720江苏镇江润东殷氏宗谱十六卷 (清)殷文豪等纂 清光绪十三年(1887)排印本 江苏镇江市博(缺卷5-7) 6721江苏扬中殷氏家谱□□卷 民国间木刻本十册 江苏扬中县 6722江苏丹徒殷氏家乘四十卷 清光绪十一年(1885)木活字本 南京大学(存卷2-4) 6723江苏常州晋陵殷氏家乘□□卷 (清)殷绍衣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4)重恩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3、5、7、10、16、19)。 注:殷文济始修於元至正二十三年。 6724江苏常州毘陵殷氏家乘八卷 (民国)殷金海主修 殷产麟主稿 民国三十六年(1947)重恩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殷文济始修於元至正二十三年。 6725江苏常州晋陵殷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殷天夫编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恩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14、16、卷首) 注:谱始修於明宣德元年 6726江苏无锡殷氏宗谱不分卷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6727江苏无锡锡山殷氏家谱八卷 (清)殷雄飞等修 清嘉庐十八年(1813)嘉告堂刊本 八册 美国 6728浙江诸暨暨阳紫岩殷氏宗谱十卷 (民国)殷元吉 殷之各修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十册 河北大学 6729江苏吴江江震殷氏族谱六卷 (清)殷兆镛 殷云鹗重编 清光绪九年(1883)齐庄中正堂刻本 北图 上海图 江苏常熟市图(存卷1-4) 6730江苏吴江江震殷氏族谱七卷 (清)殷文谟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齐庄中正堂刻本 北图 上海师大 日本 美国 注:一名《齐庄中正堂族谱》。 6731江苏吴江江震殷氏族谱九卷 (民国)殷葆深辑修 民国十七年(1928)齐庄中正堂铅印本 北图 历史所 辽宁图 江苏吴江县图 日本 美国 6732浙江鄞县殷隘殷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柴永祺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馀庆堂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6733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六卷 (清)殷士琏等修 清嘉庆十年(1805)世裕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 6734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心田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世裕堂活字刊本 十册 美国 6735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立怀 殷志邦缮稿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初殷朝聘创修。 6736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殷家友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注:该族居住黄荻板。 6737山东滕县古滕殷氏族谱八卷 (清)殷贤程等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春云书房刻本 辽宁图 注:殷应宝始修於清康熙九年。 6738湖北黄冈殷氏宗谱三十四册 (民国)黄明旭等重修 民国四年(1915)楚珍堂木刻本 湖北黄冈县档 注:谱创修於清顺治间。 6739湖南殷氏续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殷心莲纂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长沙、宁乡等地。 6740湖南殷氏四修族谱四十卷 清光绪间清远堂刻本 四十册 中央民院 注:初修於清嘉庆十三年。该族由江西迁湖南, 隶籍长沙,散处附近八县。 6741 后贤殷氏支谱十二卷 (清)殷懿鸢撰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6742 易庄殷氏宗谱二十三卷 (清)殷氏族人重辑 清光绪五年(1879)永思堂活字本 二十二册 北图 注:巷分上、中、下子卷,卷18、20-22分上、下 子卷。 6743 西南殷氏支谱二十卷 (民国)金兴翮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跻敬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注:封面、书口题《殷氏家乘》。

氏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徽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

而“氏”字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宗,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

《左传•隐公八年》有一段著名文字,精要地阐明了“姓”和“氏”之间的关系和区另1J:“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分封诸侯,根据出生而赐姓,又分封土地而称氏,诸侯以字作为谧号,后人便作为族号;担任官职而世代有功者,就以官名为族号;也有以受封采邑作为族号的。这里的族号,就是“氏”。

氏的出现较姓为晚,是姓所衍生的产物,即姓的支族。氏约起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周代的分封制度,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说,先秦时期,氏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徽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最初,氏是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则逐渐演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传说中父系社会英雄人物的称号,均加“氏”以尊称,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即是例证。

最初的氏与最初的姓一样都是不多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后代的长期繁衍,同姓必然越来越多,加之有些家族、部族的分徙或孽变,往往以内含的血统支系分别出一些支系来,这些支系需要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这样便分化产生出一些新的氏。所以,这时候的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这种区分不仅是血缘的亲疏,而且也表示地位与财富的差异。这种分化趋势,伴随着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而日益明显,进人阶级社会又大大加速了。如夏为拟姓,而在拟姓之下又分为夏后氏、有尾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等;商为子姓,而在子姓之下“其登名氏三百六十夫”(《史记•周本纪》)。据甲骨文的材料,亦可考察出商代氏至少在二百个以上。春秋战国时,见于文献的氏则进一步激增至六百余个,很多社会阶层都有了自己的氏。

和姓一样,氏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特殊社会作用。《白虎通义•姓名》说:“所以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清楚地表明区别氏的社会作用是明贵贱、别等级。

关於氏的产生,也涉及我国上古社会的赐姓氏的制度。西周推行分封制后,赐姓仍较严格地遵循古制,而赐氏则大为松动,不仅天子可以赐氏,诸侯也可以赐氏,而且赐氏的因由也扩大了。因而自周代起,氏的发展极为迅速。所以顾炎武《原姓》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又说“(春秋)二百五十五年之间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可见氏的发展变化势头,大大超过了原来的姓。周代的赐氏,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情况:

(1)天子赐氏。如:郑捷(郑文公)、齐环(齐灵公)、蔡甲午(蔡庄公)、宋王臣(宋成公)。

(2)以祖先的字或谥为氏。如: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文种(周文王之后,姬昌諡文)。

(3)以封邑为氏。如:屈完(楚武王子瑕之后,瑕封地在屈)、知蔷(晋苟首之后,首封地在知)、解狐(唐叔虞之后,封地在解)、羊舌赤(晋公族靖侯之后,封地在羊舌)o

(4)以居地为氏。如:东门襄仲(祖居地在东门)、北郭佐(祖居地在北郭)、西门豹(祖居地在西门)、百里奚(曾家居于百里)。

(5)以官名为氏。如:司寇惠子(周司寇苏忿生之后)、内史过(周内史叔兴之后)、史墨(周史官尹逸之后)、祝蛇(周祭主赞辞官之后)。

(6)以职业为氏。如:匠石、庖丁、弈秋、徒人费。社会下层平民,受贵族立氏的影响,遂以自己从事的职业冠于名前为氏。

到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对周代以来命氏的情况作了更详尽的考察,计有:以国、以邑、以乡、以亭、以地、以姓、以字、以名、以序、以族、以官、以爵、以技、以事、以溢、以凶德、以基德、以国系、以族系、以名与氏、以国与爵、以爵与谱系、以邑与谱系、以官与名、以邑与谥、以谥与氏、以爵与谥命氏,以及代北、关西、诸方复姓、代北三字姓、代北四字姓等32类。

这种以“氏”别贵贱的风尚,在从父系氏族社会到先秦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相当盛行,形成“同姓异氏,一姓多氏”社会格局。如炎帝神农氏本来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后裔却有烈山氏、祝融氏,及齐、吕、申、许等氏族分支;黄帝轩辕氏为姬姓部落的始祖,但他的25个儿子,却分为12胞族(氏族);太昊伏羲氏(庖牺氏),少昊金天氏,本是东方凤姓部落的首领,是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凤即凤鸟),其后裔则蕃衍为凤鸟氏、玄鸟氏、丹鸟氏、青鸟氏、鸠氏、爽鸠氏、伯赵氏及“五雉”“九扈”等24个“以鸟名官”的氏族。

这样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和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所有的血缘关系,均由父系来确认。所以母系氏族之解体,父系氏族之兴起,成为姓氏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夏代的姓氏情况,因缺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难以详知,但据《史记•夏本纪》和《世本•氏姓篇》载录,夏禹为拟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的部族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莫氏、斟戈氏及有南氏、有郭氏等十余个姓氏。

商朝是典型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已经形成,“胙土命氏”正式成为姓氏产生的主要途径。商朝帝王嫡子有继承王位的权利,某地庶子则有“胙土命氏”的分封权益。一些有功于王室的功勋大臣,及臣服于商王朝的附庸部落,依据其社会地位,也被封赐相应的侯国、采邑。因而商代的姓氏较夏代大为增多,史称商代有“八百诸侯”。见于《史记•殷本纪》和《世本》等文献记载的姓氏有数十余个。如殷氏、来氏、宋氏、稚氏、时氏、萧氏、黎氏、空相氏、北殷氏、目夷氏、祟氏、周氏、杞氏、耿氏、微氏、箕氏、阮氏等,皆是以国为氏,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仍在沿用。在《尚书•盘庚》中,将殷商贵族大姓总称为“百姓”。此处的“百姓”二字,是氏族社会时期,“禅让”制度流传下的大族旧姓,与万民相对,原意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被王室“胙土命氏”的贵族阶层。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这些贵族阶层失去了原有的封邑和地位,沦为普通庶民,但却保留了原有的姓氏,成为当今姓氏的重要来源,也是后世历代庶民统称为“百姓”的原因。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大封诸侯,胙土命氏。据史书所载,周朝共灭商朝属国99个,降服652个国,从而为周初大分封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这种大分封举措,对于商朝原始小邦林立的格局,含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显然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而大分封的结果,必然导致大批氏的产生。周朝成为“氏”产生最多的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激烈的诸侯兼并,为姓氏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特定的条件。

周朝的封邦建国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紧密相连。周天子自称是上天的长子(天子),上天赐给他土地和臣民,拥有分封赏赐臣民的绝对权威。据史书记载,周初先后分封诸侯国71国,其中同姓(姬姓)诸侯40国,异姓诸侯31国。这些受封的诸侯尊奉周天子为大宗,为天下共主。各诸侯又在自己国土内分封采邑给同姓或异姓的卿大夫,卿大夫尊奉国君为宗主,并在自己的采邑内再次分封给同姓或异姓庶民。这样自上而下一层一层分封,一姓所出的支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新的氏族也就越来越多,形成了一姓多氏,甚至一人多氏的情形。如周天子所封同姓诸侯都是姬姓,但因封国有鲁、郑、卫、晋、吴、虞、霍、虢、管、蔡、巴、随之别,受封诸候以国为氏,形成新的氏族。此外,还有以邑为氏,以爵为氏,以族为氏,以技为氏,以谥为氏等多种形式。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同一贵族一生中因多次受封,出现一人多氏的情形。如鲁孝公后代展禽,因其先人字子展而得展氏;因受封于柳,而得柳氏;死后諡号为惠,而得惠氏。公孙鞅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受封于商而称商鞅,因是卫国公族之孙,也称公孙鞅。再如晋国大夫士会一生中称谓有9个:士会、随季、武子、士季、随会、随武子、范会、范武子,其中随、范为封邑,士为官职,季为排行,武为諡号,会为名字。

“胙土命氏”也有其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则,天子等级最高,所以以其王朝的称号为氏,如周天子即以周为氏;而诸候国则以国为氏,如齐、鲁、郑、吴等;卿大夫以封邑为氏,如原氏、薛氏、杨氏等;效力于王室公族的职业技人等则以技为氏,如车氏、屠氏、陶氏等。由于“命氏”由上而下出自帝王、君侯所赐,能够封土命氏的,都是贵族诸侯,即使以职业技艺命氏的“百工”,也不是一般平民、贱奴,而是管理平民奴隶的工长、管事。因为氏可以表明出身家世和社会地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和尊号,所以氏有强烈的“氏明贵贱”的社会功能。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下,氏族成为周王朝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其存在、发展、演变、衰落的状况,极其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而的状况,氏族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认识和研究先秦史的关键。

这样,由“胙土命氏”的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取代了氏族社会单纯的血缘氏族制度,氏族习俗则被提取、转化、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化、法制化的文化形态和宗法制度。由远古父系氏族社会中的族长制,演变为夏、商、西周的封建宗法制,标志着姓氏文化的日趋成熟和形成。

在既有姓又有氏之后,姓与氏之间的关系及其使用时的特点又怎样呢郑樵《通志•氏族略》也为之作了精辟的概括性阐述,他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为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郑樵的这段话,有三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首先,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是因为当时的妇女无权参加社会活动,她们作为社会成员之一而要与其他女子相区别,就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出嫁。为了“别婚姻”,不至于出现同姓通婚,她们的姓必须明确,所以她们必须称姓。女子未出嫁时,一般都在姓之前加上排行,如盂姬、仲姜、叔媲、季姒之类。这里的盂、仲、叔、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而不是姓,她们的姓分别是姬、姜、媲、姒。例如传说中的盂姜,是姜姓家的大**,而不是姓盂名姜。或者姓前加上自己所自出的国名,如秦赢、齐姜、褒姒之类。这里的秦、齐、褒是国名,而亦非姓,她们的姓分别是赢、姜、拟。女子出嫁以后,则在姓前加上丈夫的国名或氏,如孔姬、裳姜、息奶之类。西周王室曾经长期是姬、姜二姓通婚,周王的王后在世时因而多称王姜,死后则在姜姓前加諡号,如文姜、哀姜、穆姜、齐姜之类。

其次,所谓“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是说先秦时期的氏,一般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因而多数情况下只是有身份的统治阶级成员才有氏,社会下层平民人虽众多,但没有“别贵贱”的必要,也不大讲究宗法,所以一般是没有氏的。前文所提到以职业为氏的社会下层平民,毕竟只是个别情况。

再次,在有姓有氏的情况下,“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说明氏同姓不同的血缘关系较远,是可以相互通婚的;“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说明姓同氏不同的血缘关系较近,是不可以相互通婚的。在通婚的问题上,辨姓最为重要,这不仅是古制,也是传统,而且又符合优生学的原理。先秦时期有很多诸侯、卿大夫都是同姓,如齐国的崔氏与东郭氏都是姜姓,齐庄公时的权臣崔杆要娶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尽管是崔杆的下属,但他还是以“男女辨姓”的通婚古制为由,婉言拒绝了崔抒。

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和大变革之后,严格的等级制度受到不断的冲击,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命运也在发生著较大的变化,传统的贵贱区别已无法维持,“氏”也就逐渐减弱乃至丧失了它的“别贵贱”的社会作用,而演化成社会各阶层以男子为中心的家族的普遍标识。

一、姓氏起源

1黄帝乃戴姓之鼻祖。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二、迁徙分布: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唐初,戴氏开始入闽。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近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清代以后,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氏族人迁往海外。

三、郡望堂号

堂号“独步堂”或曰“避贵堂” 都是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另外还有“谯国”、“广陵”、“清河”等堂号。

郡望

谯郡:东汉建安末分沛郡置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县),三国时相当今安徽、河南两省灵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间地。

广陵郡:西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今扬州)。东汉建武中改为郡。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

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以后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四、历史名人

戴名世:安徽桐城人,清代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有《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震: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戴进:著名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

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他长期浪游江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了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逵: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

戴德、戴圣:被称为今文礼学的“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是戴德之侄,西汉时梁(今河南商丘)人,家族显赫。他们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不是真的,具体区别如下:

殷(依)人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关于殷人最早生活在哪里,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普遍的观点认为是黄河下游(今河南商丘一带)。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朝鲜人(朝鲜文:조선민족,英文:Korean),又称韩民族(韩文:한민족)、朝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朝鲜语/韩语。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均为单一民族国家,共有人口7500万左右。除了朝鲜和韩国,朝鲜民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朝鲜族约有183万人,根据2012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70万。

日本人,一般指拥有日本国籍的人或有和族血统的人。其主要由和族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日本人通用日语,假名和汉字是日本的通行文字。日本人在古代隋唐时期深受我国汉唐文化的熏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礼仪,还是服饰、茶道等各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华夏元素。日本自己亦以“小中华”为荣。

潮汕人(英文名:Teochew people,Hokkien),是近代所指的潮州人,当代民系学里所指的潮州民系、潮汕民系,系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  ,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当代绝大多数潮汕人以潮州话(也称“潮汕话”,简称潮语,近似秦汉魏晋时期的古汉语)为母语,现集聚于海内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殷氏源流如下:

史载契(偰xie)裔之外,殷氏还有其它两个源头。据史料记载,根据汉代史游所著《姓氏急就篇》的姓字注所说,颍川(颍河)的一条支流叫殷水,住在那儿的人以水名为姓氏。又据《元丰九域志》卷一载,宋代建隆元年,改陈州殷水县为商水县(今河南商水县)。

殷水是因“殷(衣)人”而得名还是“殷”以水而得姓?居住在殷水沿岸的居民又是从哪里来呢?殷水是古颍河的一条支流,目前殷水这条河流的名称已经不存在了,但河南商水县的地名应该可以证明,这条河流就在古代陈州境内,而颍河正是从今天紧邻商水县的周口市折向西南,汇入淮河。

从大邑商的祖先王亥、上甲微开始,其迁徙和生活的范围已经到达了今天商水县的境内,商王朝时期,商水县近域是其重要的政治文化基地。大邑商全盛时期的帝王高宗武丁的陵墓就在与商水县比邻的西华县境内。

西华县是殷姓郡望所在,正是古殷水的近域,历史上不仅这里、而且全国也没有一位殷姓人士或殷姓家族自称由殷水得姓的。周灭商后,殷商王朝的遗族被迁到各诸侯国,陈、许、蔡、郑等殷水周围的诸侯也接收了不少的殷遗民。因此,前边殷商名源已经讲清楚了。殷水两岸的居民,也应该是殷商部族的遗民。

殷氏汝南堂宗祠在哪里

盐城“汝南堂”殷氏 始迁祖盘公,因明初苏州移民,于洪武二年七月上旬自苏州阊门迁至盐邑,居城中。殷家宗祠在盐城泰山庙附近,祖莹...
点击下载
上一篇:闫氏家谱下一篇:汤姓的起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