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娄姓字辈。齐国大师敦本寻元加生又启祖德克成邦仁玉美。请告知完整字辈,来源和堂号?
由于历史的原因,即使是本族本姓同宗同祖的字辈也不一定一致。因为过去只有名门望族持有资历续修家谱,即使是同一祖先的家人也有高下之分,下等的同族照样也不能入谱。再加上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瘟疫导致同族迁徙,年久已后,本是同族亦不相识,怎奈字辈相同呢?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 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 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中国各地农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村庄仅为一姓居民。各个族姓开拓一方,繁衍一方,独占一方。西晋、唐初、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原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渐融入汉民族中。各地府、州、县志对这一历史现象记述甚详。如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纪》)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闽部属58姓,定居福建。黄仲昭《八闽通志》引《建安志》载:“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故建州备五方之俗。”
自民国以来,有关姓氏家族的调查材料十分丰富,各地也屡见姓氏溯源的考据。以福安县甘棠堡为例,当地数十姓居民分别来自中原20多个郡县,郑氏来自清河郡、荥阳郡;陈氏来自颖川郡、太邱郡;周氏来自汝南郡;徐氏来自东海郡;邱氏来自河南郡;丁氏来自博陵郡;王氏来自太原郡;范氏来自高平郡;缪氏来自东鲁郡;黄氏来自江夏郡;曾氏来自天水郡。其他如苏、兰、郭、杨、连、江、翁、谢、许、徐、詹、魏诸姓也都分别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们自唐宋以来,“各衿门户,物业转属,而客姓不得杂居其乡。”(明·万历《福安县志》卷1《风俗》)各姓氏都按严格的地域范围,聚族而居。
华东、华南的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由北方迁入,因语言、风俗的差异和利益矛盾,迁徙后常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种“主客之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经常的矛盾和冲突,更造成客家人对血缘姓氏家族关系的依赖和重视,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族组织是最强的。客家土楼(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无巨细均由同宗(同姓)相帮解决。
各家族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荣耀均极重视。除族谱记载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门楼的门额横匾与宗祠长联上。一些世家望族,为显示其祖宗显贵,往往在门匾上刻写“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以及“五代尚书”、“亚魁天下”等字样。一般家族的门匾则刻有“鲁国传芳”(颜姓)、“颖水世泽”(陈姓)、“江夏衍派”(黄姓)、“蚊筑传芳”(丁姓)等字样,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渊源。镶刻于家祠门柱上的楹联,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陈氏宗祠的楹联为:“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同安县五显乡后塘村“桃源”颜氏祠堂的楹联,叙述了该姓入闽的时间和路线:“自唐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簪缨世代;入闽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门)而同(安),瓜瓞云礽”。
在全国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村落者极为普遍。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陈坊、蔡坊、潘屋、肖厝、许厝、王庄、伊家乡等,大抵原本皆是这样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迁入而更今名。谢坊原名绣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谢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时改为谢坊。即便是几姓杂处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为主。
由于历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单一姓氏或各姓氏间往往各有一些避讳和禁忌。如:旧时福建省长汀县高陂张姓不演《薛仁贵征东》剧目,因戏中有奸佞张士贵暗害忠良的情节,被认为有辱同宗。该县李姓元宵节不闹花灯,因为相传唐高宗有个皇太子元宵节观灯时被薛刚踢死,故李姓视闹元宵为不吉利。永定坎市卢姓称风炉为端灶,因“卢”与“炉”谐音。当地人称锅盖为“甑棚”,唯曾姓人独称锅盖,也是因“甑”与“曾”同音避讳。泥鳅别称黄鳅或湖鳅,永定湖坑乡奥杳等地的黄姓人则不称黄鳅而称湖鳅,中川等处的胡姓人却称之为黄鳅。蟑螂即蜚蠊,俗称黄贼,抚市一带的黄姓忌称黄贼,而称蜚蠊。长汀的林、翁两姓忌通婚,相传两姓后裔曾同时携带祖先骨灰还乡,在客栈相遇,双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无法辨别分开,只得各取一半带回故土埋葬。从此,为避免同宗联姻之嫌,两姓遂互不通婚。古竹乡高东人也不与岩背村人通婚,因为高东人认为其上祖江东峰是被岩背人所杀,故有宿怨。这类禁忌,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今多已破除。
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姓氏的神话
姬姓始于黄帝。据《史记》所载,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但因“长居姬水”,改为姬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个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姬姓。据说他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承继了姬姓。关于后稷以姬为姓,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见到了臣人的足迹而心生喜悦,就踩踏这些足迹,而后身动如怀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后稷。后稷长大后出任尧的农官,教民稼穑,被后人尊为“神农”,赐姓姬,成为周族的先祖。
姒姓大禹的国号为夏后,姓姒,其父名鲧,是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儿子。当时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舜派鲧治理洪水,历经9年而未成功。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协助。禹疏通九河,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历经10余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息了水患,获得成功。由于他的丰功伟绩,舜把夏封给他,又把帝位传给他。他的母亲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儿,当初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国后,就以“姒”为姓。另一说,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为姓。大禹死后,帝位传给其子启,历经四百多年,至夏桀时,因为他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国名夏为姓了。
子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简狄的儿子。有一天简狄同两个妇女在河中洗澡,看见一只玄鸟(即燕子)在河边下了一个蛋,就拣起来吞吃下去,不久就怀孕生下了契。契后来是舜的臣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务,并封给他商地。又因为契的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赐姓为“子”。关于子姓来源的传说,见于《史记殷本纪》。《诗经》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姓氏的分布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敛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多数的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又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合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
中国人一般都习惯地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递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样假设,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显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徵的性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性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行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某种程度隔离的群体,这在进代上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与近代人类进化有直接相关的同姓群体。在探讨中华中族的起源和进代等研究中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宋朝、明朝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个重要的现象:
第一,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隐定的。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和行的表现。
第二,中国人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
第三,人群的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动方向。同时,再一次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实了中国汉族一直存在着遗传上异源的南北两大群体,其1000年来的地域分界线应在武夷山和南岭地带。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苏姓的起源
历史来源
一 :「苏」出自「己」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受封於苏国,后迁於温,称为苏忿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 :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苏」氏。
家族名人
苏秦 (前?~前317) 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与张仪同学於鬼谷子。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后客於齐,被杀。
苏武 (前143?~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人(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武帝时出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汉节。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始得还,拜典属国。宣帝立,赐爵关内侯,图形麒麟阁。其著作流传於今者,有诗四首、答李陵诗及别李陵等。
三苏 宋苏洵与二子苏轼、苏辙皆有文名,世称为「三苏」。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诗四首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舌问三苏。」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苏。称他父子,谓之三苏。」
苏轼 (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诗、词、文、书、画均有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於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諡文忠。著有东坡集、东坡词等。
地望分布:河南河内郡,陕西扶风郡,陕西武功郡。
苏姓起源参考之二
苏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一,在台湾排名第二十三。苏姓出自古帝王颛顼高阳氏,是陆终长子昆吾的后代。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长子姓己,名樊,在夏朝时被封在昆吾,因此叫昆吾氏。昆吾有个儿子后来被封在苏,建立了苏国,他的子孙因此而姓苏。后来,昆吾的后代中有个叫苏忿生的,被周武王封在温县,建立了苏国。后来,苏国被灭,苏国的子民就用苏作为自己的姓氏。发展与演变:苏姓世居河内,先秦时有一支徙居湖南,湖北,西汉时期,有苏姓开始迁居陕西,山东,广东等地,晋朝时,更是发展到河北,江苏,浙江。唐代,苏姓开始进入四川,福建,北宋年间,苏姓扩展到了云南,台湾。苏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温县,河内,洛阳,武功,扶风,杜陵,平陵,北海,桂阳,襄阳,邯郸,蓝田,赵郡,漳州,同安,新化,梅州,仙游,兴化,泉州,晋江,南安,永春,龙溪等。
苏姓起源
关于苏氏起源,历代史书有不少记载。
《元和姓纂》:“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
《苏洵族谱》:“苏氏之先,出於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岭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求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华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避开寇苏公是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於河,世世仕周,家於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由上述可知,第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在今河南临漳县。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生被周天子封於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随迁到今甘肃河内,在此繁衍滋长。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播迁,直至遍布全国各地。
根据《汉书》记载,塞外辽东乌桓族中,也有以苏为姓的,进入中原后,千百年来渐渐与当地人融为一体,他们后代也成为苏姓中重要一支。苏姓起源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一、石姓源流
1、起源
石姓有多个源头。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是卫康叔的后代,即康叔六世孙靖伯的孙子石碏。
石碏,叫公孙碏。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他是卫国十一世君庄公的大夫,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深受国人崇敬。卫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州吁,生性暴戾,善于谈兵深受庄公喜爱,任其所为。石碏对此十分不满,就诤言谏庄公说:“臣闻爱子,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少矣!”并以“六逆”、“六顺”陈之。所谓六逆,即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幼的欺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故人,权势小的超越权势大的,*邪破坏道义。“六顺”,即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奉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友爱,弟弟恭敬。(《左传隐公三年》)。但庄公一点也听不进去,却给卫国留下祸根。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的关系甚密。二人时常并肩出猎,骚扰百姓。石碏鞭责教训,锁进空房,不许出入。石厚越墙逃出,住进州吁府中,一饭必同竞不回家。
庄公去世后,其长子完继立,即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便告老辞官,不参加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借桓公赴周吊贺之机,在朝歌西门外设饯弑杀桓公,而自立为卫君。
州吁为胁制国人,立威邻国,在石厚的怂恿下,大力搜刮民脂民膏,征青壮年入伍,去攻打郑国,只胜一阵,便高唱凯歌,班师回国。结果是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到处传唱这样的歌谣:“一雄毙,一雄兴,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
州吁因弑兄而立,又穷兵黩武,所以卫国朝野都不拥戴他,十分担忧,便命石厚去向父亲石碏请教定君位之策。石碏看到好端端的国家被糟蹋的不象样子,十分气愤,早想除掉祸贼,重整社稷。于是就将计就计,让石厚和州吁去陈国请求陈桓公,让他引荐去觐见周天子,君位便可稳固。他们听了石碏的话十分高兴,备了玉帛礼物赴陈国去了。
孰不知他们二人正上了石碏的圈套。石碏早已割破手指写下 送到陈国,请求陈国协助卫国除掉二逆。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是多年故交,接到石碏的书信,奏报陈桓公。州吁石厚到陈之后,遂将二人拘留,卫国使臣右宰把州吁诛于濮。众臣认为,石厚是石碏的亲骨肉,又是从犯,要求从轻发落。石蜡大怒道:“我那不孝儿子助纣为虐,坏事做尽,你们要求从轻发落,难道要我徇私情而不顾大义吗?我如何向朝歌父老交代!”于是他派家宰獳羊肩到陈国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
石碏为国为民,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千古流传美名,左丘明在《左传》中赞叹曰:“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这就是“大义灭亲”的由来。
石碏后人以石碏的字为氏,遂为石氏。
卫国自公元前1042年康叔在朝歌建国,到公元前200年君角在野王(今沁阳)败国,历三十世四十三位国君,计842年,其间四次迁都。公元前1042年--前659年都朝歌383年;公元前659年--前657年都漕邑(今滑县东)2年;公元前657年--前629年都楚丘28年;公元前629年--前239年都帝丘390年;公元前239年--前200年都野王39年。在卫懿公之前,卫国一直以朝歌为都城,石碏大义灭亲发生在公元前715年的朝歌大地上,因此,朝歌应是石姓的发祥地。
关于卫国石姓的渊源,在诸多典籍中皆有记载。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云:“卫之公族,石氏、世叔氏、孙氏、宁氏皆卫姬姓也。”唐代林宝《元和姓纂》“石”姓载:“卫大夫石碏之后。”石碏及其子石厚见于《左传·隐公三年、四年》。晋人杜预《春秋释例·世族谱》解释说:“石碏,靖伯孙”。宋代郑樵《通志·以字为氏》亦云:“石氏,姬姓,靖伯之孙石碏,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得更清楚:“石,出自卫大夫石碏,其先以王父字为氏。”这些古代姓氏书籍的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卫国石氏为卫康叔(姬姓)之后,出自卫大夫石碏。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姬发克商后,封其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称康叔封。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他,在 公元前1042年在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商朝故都朝歌(今淇县)建立卫国,他便是卫国开国之君。
卫国位于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端和山东西部部分地区。卫康叔赴任之时,遵循周公旦的《康诰》、《酒诰》和《梓材》的淳淳告诫,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释放奴隶,分给耕地,鼓励开辟私田,畜牧、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改变同姓通婚,取消了活人殉葬等恶习。卫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大好局面。成为西周最大的候邑之国。成王举拔康叔为周之司冠,并赐给宝贵的祭器,以彰其德。同时也深得卫人敬仰,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707年),邑人在县城阁南街创建康叔祠,春秋祭祀。
康叔生子康伯,康叔死后,继位,成为卫国第二代国君;康伯生子考伯,嗣继康伯之位,为第三代国君;考伯生子嗣伯,继考伯之位,为第四代国君;嗣伯生子疌伯,继嗣伯之位,为第五代国君,疌伯生子靖伯。
靖伯是康叔的六世孙,其父疌伯死后,继位成为卫国六代国君。靖伯有孙名碏。据胡尧《中国姓氏寻根》一书记载,石碏字石,又称石碏,为卫上卿。据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公孙的子孙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王父)的字为氏,而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石碏的孙子石骀仲便以他的字“石”为氏,卫国石氏就如此从姬姓中分离出来。
淇县石氏是地道的石碏后裔,现分居淇县城乡十多个村落之中,虽没有正式家乘记载,辈辈传流都是淇县的老户,其先人是石碏。生齿比较集中的有朝歌镇付庄村、阁南村;高村镇泥河村、思德村;北阳镇卧羊湾村、武庄村;桥盟乡的古烟村、新庄等。
除出自卫国姬姓外,郑国、晋国的姬姓也产生了两支石姓 郑国公孙段,字子石,其后裔就以他的字为氏,是为石氏;晋国杨食我,字伯石,又称杨石,其后裔以其字为氏,亦为石氏。宋国的子姓也出了一支石姓,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后代也都以石为氏。
少数民族中出自河南的石姓较早的是由鲜卑族乌石兰氏所改石姓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往洛阳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姓乌石兰氏改为石姓。鲜卑族改姓后皆以洛阳为家,所以洛阳是石姓在河南的又一个重要起源地。这件事在别的书中也有记载,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韩愈曾为唐代一个名叫石洪的人作墓志,墓志中说:君讳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乌石兰,九代祖是石猛,跟随拓拔氏进入中原,住在河南,于是将姓中的“乌”与“兰”去掉,改为单姓石。《新唐书》中石洪传也记载他的祖先姓乌石兰,后来改为单姓石。
, 另一支出自河南的石姓是宋朝时赐一部分定居中国的犹太人石姓 犹太人从唐朝开始经海路、陆路来中国经商,陆路经波斯、印度沿丝绸之路一直进入中原,海路从浙江、福建逐步进入内地,其人数越来越多,到宋朝时达到顶峰,并向宋王朝进贡,在他们有一次向宋廷进贡西洋布之后,宋朝皇帝说:“归我华夏,遵守祖风,遗留汴梁。”于是,大批犹太人留在了中国,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的犹太人最多。犹太人留在中国后,渐渐地不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开始参加军队、担任官职、行医,漫漫渗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姓都由皇帝所赐,在众多的赐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1498)河南犹太人的碑记中记载宋朝时的犹太人共有17个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统计开封犹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这一支石姓的起源地应是河南的开封。
除源自河南的石姓外,其他一些地域的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许多支石姓 唐朝时,石国人来到中国居住,以石为姓。据《新唐书》记载,隋唐时,在现在的中亚阿姆、锡尔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个政权,九国自康以下的八国都是康姓的支庶,康开始时居住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境内),因此九国均以昭武为氏,史称昭武九姓。石国也叫柘支、柘折、赭时,在今独联体乌滋别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带,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昭武九姓自愿归附唐朝,石国中的一些人就以石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员,他们归附唐帝国以后,将西域的歌舞也带了进来,对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响,这从乐工中有许多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著名的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有一个叫石宝山的,就是石国人进入大唐境内后的石国后裔。据《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汉化后的姓,来源于原居住地嵩山地区的大石(室)、小石(室)两座山;关于彝族中石姓的来源,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考证。他们认为,“罗”在彝语中的意思是石,彝族人名中有“罗”的现象在彝族现实生活中还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将“罗”译成汉语的“石”,如云南玉溪专区峨山县美觉乡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户,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户最多;羯族的石姓,羯族人原来没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于,父亲叫乞翼加,据《晋书》记载,是一个名叫汲桑的人命他以石为姓,以勒为名。对此蒲立本先生曾经指出,“羯”字在古汉语中的发音近似[Kiat],在匈奴语中,Kiat的意思正是“石”,因此石勒的石姓极有可能由此而来; 石姓, 中的石姓人较早见于史书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官员石处温。据说河北泊镇的 石姓是元朝丞相脱脱的后代;女真族的石姓,女真族中有一个姓叫石盏,后来译为汉姓时就取复姓中的石字作汉姓,元代的剧作家石君宝的姓就是由此而来;满族的石姓,有一支由瓜尔佳氏一支改姓而来。明朝时瓜尔佳氏的布哈被明朝 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他的儿子和孙子阿尔松阿和石翰相继继任建州左卫指挥,石翰后来与人结仇,弃官迁居广宁,因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为“石”。满族的“石穆鲁氏”、“石尔佳氏”、“候勒氏”、“扎贺塔氏”、“扎库塔氏”、“石佳氏”改为石姓;台湾原住民中的石姓,邵人是台湾原住民中的一个族群,主要的大姓有七个,其中有石姓,为族中领袖阶层,其来源难考。
此外,历史上有人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如娄姓改为石姓。《北齐书》中记载北齐的一位贤明的皇后——神武明皇后娄氏于太宁二年(562)春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飘了起来,娄皇后(当时已经是太后了)很惊奇,就去问巫婆,并听从了巫婆的建议,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冉姓改为石姓。据史料记载冉闵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原为后赵太祖石虎的养孙,改姓石。晋武帝永和五年(349),废石遵,立石鉴,第二年废杀石鉴,自立为帝,又改姓冉。张姓改为石姓。据《后赵录》记载,曾有一个张姓人改名叫石会。
2、播迁
北方石姓是先在河南境内传播开来的,之后播迁于北方各地。自石碏大义灭亲得姓之后,他的家族世代在卫国作高官,卫国后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先后几次迁都,石姓人随着卫国都城的迁移而播迁。起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来又迁往楚丘(今河南滑县),之后又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沁阳)。随着卫国都城的不断变迁,石姓也不断传播开来。到西汉时,西北地区已有了许多石姓人,西汉的万石君石奋,本来家在河南温县,后来跟随刘邦到了西汉首都长安,石奋一家在西汉时有多人居高官之位,家族声势显赫。此外,《姓氏考略》中称石氏“望出武威、渤海”,“望”指郡望,郡望是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的意思,由此可知石姓家族在武威郡与渤海郡是一个显赫家族。武威郡于西汉元授二年(前121)设置,治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首府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废弃,大业三年(607)重新设置武威郡,唐朝武德初年改为凉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仍改为凉州。渤海郡也是汉代设置的,地域约包括今河北省河间县以东至沧县,北至安次县,南至山东无棣县以内的地方,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境内)。唐朝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河南(河南洛阳)四处。可见,石姓在唐朝时就已经是一个大姓了,而且分布地区很广。根据《台湾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唐朝初年,有石姓族人从河南固始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入福建开辟漳州,到五代的时候已发展成为闽南望族。根据石氏族谱载,后唐天成四年(929),石琚从安徽寿县迁徙到福建同安,他的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其中一部分人迁入广东。
唐朝时,西域石国人归附唐朝,石国人归附后都以石为姓,当时归附唐朝的西域少数民族很多,为安置他们,唐朝在关内道的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庆州(治今甘肃省庆阳)、银州(治今陕西横山东北)、夏州(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境内设置侨州府102个,安置包括昭武九姓(石姓为昭武九姓之一)在内的西域各族。唐开元八年(720)石神奴等率众攻陷六州,第二年被唐军平定,开元十一年(723),唐朝将六州废去,将昭武九姓人迁至河南、江淮一带。开元二十六年(738),唐朝设宥州(治所在今内蒙鄂托克旗南)安置昭武九姓人,贞元二年(786),吐蕃进攻唐朝,唐朝又将昭武九姓人迁往云(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县)二州,昭武九姓人一直从事农业生产,进入中原后很快融入了唐朝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的石姓也在不断的迁徙中发展壮大起来,宋朝编写的《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个名叫神会的僧人就是石国人的后裔。
宋朝和元朝石姓开始大批南迁,之后在南方各地之间迁徙频繁,据石姓家谱载,浙江分水的石姓始祖名叫石智,从新昌迁居金华。南宋末年,他的后裔为躲避战乱展转迁移至分水二管孙岭下,以后渐渐发展成为浙江大族;江苏如臯石氏的始迁祖叫石柱,字季邦,元朝初年从丹徒迁至如臯;江苏金坛的石姓是北宋文学家石延年的后裔,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涿县),家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后来又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做光禄大理寺丞和太子中允等官,晚年居住在丹阳花园里,他的十四世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斌伍的从花园迁至金坛鲁庄,成为鲁庄石氏始迁祖。江苏无锡的石姓始祖名叫石邦彦,始迁叫祖石琏,明代从江阴迁至无锡井亭,这一支石姓的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源清的在近代到上海开办了源昌机器厂,福源、源昌两帽厂及上海市私立进贤小学校;江苏溧水的石氏始迁祖是石思贤,宋高宗南渡后,为避战乱隐居在建康的丹阳湖,传了四世,石良庆从丹阳湖迁至溧水黄鹤山,又传了八世,石允通徙居奉安乡梅庄里。
石姓进入海南的始祖是石秉贵、石秉选,其原籍在福建莆田县坎头村,宋朝时进入海南,石秉贵落籍在琼山,石秉选入籍文昌。
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石玉全的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他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去了台湾,之后又远播海外。因明朝开国初期,中原等地因久经战乱,明朝 从山西等地迁移了大量人口来中原垦荒,一大批石姓人因此又进入中原地区。
客家人一般都有宗祠祠堂,客家人的祠堂内有堂联,客家堂联一般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内的红柱上,与其他民族的姓氏堂联相比较,客家堂联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辞海》对客家的解释是汉族的支系,相传从西晋末年开始,黄河流域的一部分 因为战乱而被迫迁至江南,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在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定居,这部分人被称为客家人,以与当地居民相区别,后来逐渐成为这一部分汉族人的专称,客家人长途迁徙,一路上历尽劳苦,来到南方后由于肥沃的土地早已被人耕种,被迫进入荒山野岭寻求生路,南迁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中原地区的士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教深,因此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人中流传下来,由于这种割不断的文化联系,客家人祖根意识较强,对故土有强烈的思念,这往往反映在他们的堂联中,也有人因此将他们的堂联称做寻根联,如兴宁石氏“万石流衍”家祠堂联的上联是“肇基河南迁基江南建基闽南扩基岭南年近三千历史”;下联是“始祖厝公远祖奋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万石流衍”,从联中不难看出石姓播迁的基本脉络,从河南到江南,再从江南到福建南部,再由福建南部播迁至岭南。
明清以后,大批石姓人迁居海外。到1920年,在美国的许多州已经有石姓人居住,据ancestry网上关于石、师、施和时姓的页面介绍,到1920年美国关于这四姓人的报纸新闻已达23826条。
心民间疾苦外,将大部分精力在了做学问上,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凌波阁,阁中藏书达四万余卷。石韫玉博览群书,治学严谨,他的著述贯通古今,他的诗破除唐宋以来门户,自成一家,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石韫玉的诗文著作有《独学庐诗文集》、《花韵庵诗余》、《读左卮言》和《多识录》等。石韫玉还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他创作的杂剧集《花间九奏》,包括《伏生授经》、《罗敷采桑》、《桃叶渡江》、《桃源渔夫》、《梅妃作赋》、《乐天开阁》、《贾岛祭诗》、《琴操参禅》和《对山救友》九种单折短剧,也深受当时人的喜爱。道光十八年,石韫玉去世,享年82岁。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1831~1863)广西贵县人。早年加入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同谋划准备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后,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不久又被封为翼王。在太平军从广西向南京进军的途中,担任开路先锋,一路打了不少仗,屡建战功。1853年春天,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石达开留在天京处理军政要务。1854年,太平天国派出的西征军在湖南湘潭被曾国藩组织的湘军打败,西征军节节后撤,不久武汉失守,九江告急。在危机关头,石达开奉命率军驰援湖口,并指挥九江等地守军顽强抗击湘军,设计大败湘军水师,一举扭转不利战局。1856年春,石达开奉命率军回援天京,协同燕王秦日纲等部,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围困。同年秋天,太平天国爆发内讧,杨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北王韦昌辉杀杨秀清,洪秀全又率军民诛杀韦昌辉,太平天国实力受到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将石达开诏回天京辅政,但洪秀全经天京之变后,对任何人都起了疑心。1857年夏天,石达开因到受洪秀全的猜疑,一怒之下率领10余万太平军,离开安徽、江西,经浙江、福建,进入湖南,打算在四川立足,但与湘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入广西。之后,他又重振队伍,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转战,但屡战受挫。1863夏天,石达开被阻于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并遭到清军包围,陷于绝境。石达开希望能以自己的牺牲保全部属,就投入清营,但不久他的部属就在大渡河畔惨遭屠杀,不久,石达开也在成都遇害。
祖居地新貌
1、淇县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南距郑州120公里,淇河、卫河、沧河环绕淇县的南、北、东三面,西部是太行山,东部是沃野千里的平原。总面积591平方公里,辖四乡三镇,176个行政村,总人口253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39℃,零度以上积温5100℃,全年无霜期209~233天,年日照时数23483小时,平均降水量621毫米。
早在三千年前,朝歌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沫邑、又称沫乡,因沫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域。
淇县交通便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在县城东西两侧越境南下,即将开挖的南水北调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三山叠翠、两水环绕、气候温润,景色秀丽。古诗赞曰:“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河南通志》记云:“青岩(今云梦山,古称青岩山)表仙境之胜,浮山夹幽涧之奇”。《诗经·淇澳》中“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就是淇园美景的真实写照。清光绪皇帝曾以淇县碧水青山起兴,撰联赞曰:“淇水烟波半含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
淇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幽美的自然环境,引来历代王候竞相争雄,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后于公元前1250年、1143年迁都于沫;帝乙于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沫,其子帝辛(纣王)仍都焉,易名朝歌。周灭商后,西周卫国在这里建都达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项羽封司马昂为殷王、都朝歌。春秋时设朝歌邑;战国时属魏。秦代归三川郡。汉置朝歌县;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朝歌县,北魏时析置临淇县;随代改置卫县;唐初升卫县为州;唐长安三年又复置临淇县;宋熙宁六年降卫县为镇,并入黎阳(今浚县);元佑年间又复置卫县;元代改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为淇县,清代、民国因之。新中国建立时仍为县治。1954年9月撤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8月恢复淇县建制至今。
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儿女就在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他们春种秋收、夏网冬猎、“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铸就了古都朝歌的历史辉煌。
淇县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异常丰富。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如花窝遗址是我国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位于淇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窝村岗地上;朝歌古城曾发现龙山文化、二里岗文化和殷商文化时期的文物;城西北12公里的太行山中有朝歌寨,纣王殿(村)相传是纣王屯兵之地;纣王墓和妲己墓位于城东75公里的淇河西岸;荆轲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葬于淇县城南折胫河畔墓冢保存完好;位于淇县城西前嘴村东的前嘴石窟;是东魏作品,现存佛像1030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淇县城西北20公里淇河之畔的青岩石窟,系宋代开凿,现存佛像600余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淇县城西15公里的云梦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军校——战国军庠,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创建,先后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茅蒙、尉缭、毛遂等名垂青史的纵横家、军事家、外交家和仙道家。现有名胜古迹水帘洞(鬼谷子洞)、洗尘洞(孙膑洞)、庞涓洞、南天门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30余处,使云蒙山成为游览胜地,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6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景区、河南十佳魅力景区。尤其是云梦高山大草原,更是令人向往。乍一到此,一派大漠风光,骏马秋风,突发异域之感,踯躅徜徉,流连忘返。南天门、八卦城气宇恢弘,引人入胜。千年古刹灵山寺,创建于南朝有梁普通年间,是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抟泥造人的圣地。这里有女娲峰、人祖洞,是华夏儿女谒慈母之圣地。卫国古城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长3100米,东西宽2100米,的确体现了当时卫国“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
淇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过许多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被 称为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殷辛王,叱咤风云、勇于改革,巩固了中原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中华文人诗先河的箕子,留下了千古绝唱“麦秀歌”;敢于犯颜直谏为国殉难的比干虽死犹生;谦恭自儆,创建华夏第一园的卫武公为后人折服;大义灭亲的石碏,被誉为纯臣;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篇千古传唱,脍炙人口;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王禅的宏篇巨著,四海流芳;赤胆刺秦王的义士荆轲,其义行令人尊崇;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释门东敞,能扇清风。
淇县经济基础较好,产业支撑有力。200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之后,2004年又被河南省 确定为扩权县,在税权部分扩大、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审批、证照直接发放四个方面赋予淇县69项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淇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优质农副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被誉为淇县“三珍”,冬凌草、四足蛇、双尾蝎等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淇县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安阳、濮阳、新乡、焦作、开封、郑州等豫北重要城市的中心。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以及省道大海线、浚南线穿境而过。全县175个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指沥青路面的公路,当地人称油漆道),村村连国道,城乡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极为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淇县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建设如雨后春笋,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蓬勃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畜牧养殖业,已成为支柱产业,连续十多年肉蛋人均占有量名列全省之冠。
为重振朝歌雄风,再铸朝歌辉煌,早日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淇县人民为实施“经济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发展战略,正扬帆淇河,乘风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创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阳。
2、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它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
起源
姒姓,源出有:
源流一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舜因命禹继承有蟜氏祖姓。
另有今人一说,姒姓为伯鲧之姓,鲧为尧之崇伯,尧赐鲧姓姒。禹为其子。春秋时杞国为姒姓之裔国。
姓是尧赐于大禹的,见于吴越春秋,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源流二相传少昊子台骀封于诸汾川,其后有沈、姒、蓐、黄等国。当以国为姓。周文王之妻为太姒,出自姒国。
迁徙
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姒姓有蟜氏还是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母姓。传说中国上古帝舜时,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后,舜便命大禹仍继承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祖姓。
夏朝灭亡后,有些夏朝后裔改为夏姓。姒姓的后代也有改为禹姓、费姓、辛姓、杞姓、曾姓、谭姓、相氏、鲍姓、邹姓、欧阳姓、司空姓等姓氏的。明清时期,姒氏后裔从浙江陆续迁到台湾定居。在绍兴大禹陵附近的禹陵村,聚居著大量姒姓后裔,自大禹至今已传至146世,辈份最高的为141世,历代都有纪念大禹的活动。
分布陕西城固、浙江绍兴禹陵乡、萧山、温州、杭州、四川峨眉、峨边、云南鲁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县、江苏苏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均有此姓。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辈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代。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据说,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而这2000多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台湾也有姒姓的子孙。
相关姓氏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并繁衍出了5000个姓氏。主要有以下:
佀(似)姓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自东楼公至简公乃为楚惠王所灭,而其所幸存者亦畏避楚祸潜逃隐居,而不敢自付神禹之后,由五十五代孙行遂,把姒改女为イ即佀(似),形虽异而音同,楚祸甚不得安居,于是逃陕西朝邑由帝王之裔流为庶民,秦火忽炽焚书坑儒佀氏大部又失,汉高祖崇儒重道,六十四代孙传好学深思极为搜剔,掇拾残篇断简之余而次复,绪虽云不辉而大禹相传之脉不绝,至唐黄巢之变及朱温兵争战伐,八十三代孙昌,返迁故里大名府清丰县乜庄,据<<迁民姓氏追源>>考,大寨里固先后皆己乜庄所迁,佀氏后裔发 扬了大禹的传统美德,坚苦奋斗拼搏创业亦从政,从教,从耕,从商,从医,从艺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古有佀家楼户部尚书佀钟乜庄的一亩三进士。佀姓现有两大聚集地山东郓城县和河南清丰县。人口20000人左右。山东郓城佀楼村有佀公祠堂 山东省三级文物。
题姓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据史籍《姓觹》的记载:"题,源于姒姓,系夏禹的后代。"据史籍《路史》记载,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王朝后,封夏王朝少康的裔孙东楼公于杞邑(今河南杞县一带),建立了杞国,以承夏禹之祀。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达一千多年,国君为姒姓,是夏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到了西周朝初年,周武王重封少康的裔孙东楼公到杞地,他重新建起杞国。
据史籍《路史·后纪》记载,"杞后析于曹东之娄,故号东楼",因此,"东楼"是称号,而非諡号。根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杞东楼公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纣王之后,寻找古圣帝大禹的后代,结果找到了杞东楼公,遂封东楼公于杞,称杞公,史称杞东楼公。杞东楼公的生卒年月待考,逝世后传位于子杞西楼公。之后有史料可考者传延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周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杞简公姒春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彻底击灭。成语"杞人忧天",说的就是这个杞国中的人物。
杞国灭亡之后,这支古老的姒姓族人中产生了谐音的题氏,姓氏读音作tí(ㄊㄧˊ),其后又分衍出了一支拆字是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姒姓题氏族人皆尊奉杞东楼公为得姓始祖。
题姓族人现主要居住在山东东阿县牛角店镇和山东平阴县地区。
夏姓源出于姒姓。相传禹的母亲女志曾梦见流星陨落变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后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了禹,因此禹得姒姓。禹由于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
江苏如皋娄姓字辈。齐国大师敦本寻元加生又启祖德克成邦仁玉美。请告知完整字辈,来源和堂号?
本文2023-10-08 11:28: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