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西孔子”说天下杨姓第一望族——陕西弘农杨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从“关西孔子”说天下杨姓第一望族——陕西弘农杨氏,第1张

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吏治腐败一直是个很难根治的问题,然而东汉中期却出了一个 以“四知”典故名垂青史的“清白吏”杨震,人送外号“关西孔子” 。

大家都知道,孔子何许人也?所谓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文章道德、修身齐家为万世师表的大圣人,说杨震是“关西孔子”,那么其学问、操守一定也是出类拔萃的了,的确如此, 杨震就是出自陕西古弘农郡杨氏家族的一个圣人。

在古典籍里经常提到 “弘农”这个地名 ,西汉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四年最早设置弘农郡,管辖区域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由于地处所谓“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的黄河南岸,一直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

以后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弘农郡的管辖范围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核心地区,因为这里是 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发源地 。

弘农杨氏在全中国杨姓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而 弘农杨氏闻名天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关西孔子”杨震为核心的家族世系的崛起。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他早年通晓经籍、博览群书,很早就声名鹊起。但是在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响应州郡礼聘他去做官的邀请,即便亲朋师生屡次劝说,他也不为所动,专心讲学。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他近五十岁的一天,一只冠雀(即鹳雀)衔着三条鳣鱼(鳇鱼,外形近蛇、鳝),飞来停在他讲学的讲堂前面,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 汉代对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合称“三台”,这里泛指高官 ),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终于,杨震在五十岁时 响应东汉汉和帝舅兄、大将军邓骘 的征辟出来做官。在他担任东莱(今山东龙口、烟台一代)太守时,在他赴任途中,路过昌邑(今山东莱州)。他从前举荐的茂才(秀才)荆州人王密正在昌邑当县令,于是门生到馆驿拜见老师杨震。

到了晚上,王密怀揣十斤黄金送给杨震。其用意不言自明,希望以后在官场上得到老上司的关照。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是什么原因呢?”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只得带着黄金羞愧地离开了。杨震廉洁、正直的行为传遍天下,后人因此称之为 “四知”先生 。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太守。他一如既往的公正廉明,不接受任何私人请托。他的子孙蔬食徒步(没有肉食吃,出门靠步行),生活异常俭朴。

有些老朋友或长辈想为他的子孙置办一点产业,杨震婉拒说: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或许是留给他们的更厚重、更有意义的资产啊!” 不久杨震就成为东汉汉安帝刘祜朝的名臣,多次升迁做到了司徒,又过了两年当上太尉(司马)。

遗憾的是,汉安帝并不是一个清明的皇帝。东汉是光武帝刘秀靠豪强势力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所以它集中代表的是豪强集团的利益。东汉王朝中期以后,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掌政权,政治逐步走向腐败昏聩。

杨震的廉洁正直和拒庸任贤与当权派格格不入,再加上一次次的逆颜直谏、尽进忠言触怒了皇帝和权贵阶层。不久在谗言构陷下他被削职为民,遣送原籍。

杨震走到当时国都洛阳城西的几阳亭,慷慨地对儿子、门生们说:“人固有一死,我蒙圣恩位居高位,但是痛恨奸佞小人而不能诛杀,厌恶妇侍干政乱国却不能制止,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我死之后,只用杂木为棺,粗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送归祖坟,不设祭祠。” 士可杀不可辱,作为大儒的杨震不能尽忠就选择尽节,年逾七十饮鸩服毒而死。

事已至此,那些京城里杨震的政敌为了进一步羞辱这位名儒,还示意地方官弘农太守 移良 在陕县就截住杨震丧车,露棺道旁,任由日晒雨淋。

中国人传统上讲究死后尽快入土为安,屡屡迁怒杨震的那些人恨不得老早就杀之而后快,然而考虑到杨震的巨大影响力,皇帝老儿都只能用遣送原籍的办法来惩罚,那些政敌能采取的报复手段也就只有这些下三滥招式了!他们还罚杨震诸子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路见不平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相传杨震安葬前十几天,有只身高一丈多的大鸟,飞到杨震丧前, 俯仰悲鸣,泪流湿地 。直到下葬,鸟才凄沧飞离。所以后人为纪念杨震,在渭河岸边的高桥乡亭东村西北杨震墓前立了一座石鸟像。

杨震本来以 博学、廉洁、忠直、节俭和刚正久负盛名,最后在高龄为国事以“死谏”的方式做到了人臣的极致, 他的道德、学问让天下的读书人莫不感佩,所以儒生们称之为“关西孔子”一点也不夸张,算是实至名归。

特别是他的“四知”成为千古美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两千年的华夏文化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四知”蕴含着数千年的中国廉政文化,传承着儒家文化中亘古千秋的慎独内核。后世的“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等称呼都源于这个典故。

俗话说: 忠厚传家久,诗书礼仪长 。屈死的杨震在汉安帝的儿子汉顺帝刘保当政后得到全面昭雪:当初迫害杨震的首要份子被诛杀,杨震被全面恢复名誉和大加褒扬、高规格礼葬。

皇帝诏书中定性“ 故太尉震,正直是与,俾匡时政” ,并诏命杨震属地的太守用比照汉朝开国天子刘邦在山东祭祀孔子的规格,用中牢的礼节祭祀杨震。从祭品上看,规格仅次于祭祀天子的太牢,应该说是很辉煌庄重了。

尽管杨震的先祖也有星辰闪耀的时候:比如杨震的十世祖 杨喜 因追杀项羽有功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四世祖 杨敞 为西汉汉昭帝刘弗朝的丞相,并娶太史公司马迁之女司马英为妻(别怀疑司马迁没有女儿,他大约46岁左右才受宫刑);但 弘农杨氏家族真正系统性崛起发端于杨震 。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先世的荣耀是有间断的;更重要的是依照儒家传统观念, 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世代只有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全面发展才算所谓比较圆满的成功。 再看看“关西孔子”杨震,学开一代之宗;官至司徒、太尉;德被后世、福泽子孙。

杨震的儿子 杨秉 任东汉桓帝刘志朝的太尉,孙子 杨赐 (杨秉之子)先后当过汉灵帝刘宏时期的司空、司徒、太尉(司马),等于把“三司”都做过一轮;重孙 杨彪 学样父亲杨赐,把汉献帝刘协朝的“三司”也做了个遍。

古代描述某家族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时有一个常用的词叫 “四世三公 ”。所谓“三公”主要是在我国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司徒、司马(太尉)、司空”三种最高级别的官员分别掌管国家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如果一个家族连续四代中的每一代都有人担任国家的这三个顶级高官中的某一种,就说这个家族“四世三公”。

在封建社会,“天意从来高难问”、伴君如伴虎,再加之朝廷内外的明争暗斗、倾轧拆台;一个家族百年内有一人担任过位极人臣的“三公”之一就是莫大荣耀,能够连续三代、四代做这种顶级高官可以说是家族祖坟上烧了高香,绝对是凤毛麟角。

而弘农杨家就跟同时期的汝南袁绍家族一样,都是“四世三公”,权倾一时。其实弘农杨氏相比袁家更辉煌,杨家是中国古代十大传奇家族之一而后者不是,在广度和高度方面袁氏家族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杨震玄孙(杨彪之子)杨修,字祖德,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名门世宦之后而又聪慧过人,他和孔融、祢衡可能是三国时期最有天分的三个名流,可惜先后都被曹操所杀(直接或间接)。

曹操把控汉献帝后,对当时任职太尉的杨彪没有附和自己感到不满。恰好其时杨彪岳父袁术在淮南称帝,曹操短期拿袁术没办法却看到了打击杨彪的机会,就拿杨彪与袁术是姻亲说事,构陷杨彪勾结袁术图谋废汉献帝,将杨彪打入死牢。他侥幸出狱后吓怕了,很见机地诈称脚疾,从此不理世事,直到84岁去世,终得善终。

鉴于老爹杨彪差点被曹操干掉,杨修乖巧多了,充当了曹操的秘书长(丞相主簿)。本来也算心腹,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数次犯了曹操的禁忌,特别是卷入曹丕、曹植的魏王世子嫡位之争,后来被曹操在一次行军中以 擅解“鸡肋”口令为由诛杀 。

杨震一共生有五子,分别为杨牧、杨里、杨秉、杨让、杨奉(不同于三国时期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出身黄巾起义军的将领杨奉),上面重点讲了杨震三子 杨秉 这一支系的传衍。长子杨牧这一支起初不甚起眼,但是 杨牧的第十四世孙(也就是杨震的第十五世孙)就是继秦始皇之后第二次实现中国大一统政权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辅佐杨坚取得政权的 越国公杨素及其儿子杨玄感 也是杨坚近支宗室,后来杨素的女儿成了唐高祖李渊的嫔妃;杨坚的孙女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杨妃是太宗内宫“四妃”之一,为其生下了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

杨震五子杨奉的后裔世系发展也很精彩,据有人考证,北宋时满门忠烈、一心报国的杨家将就是杨奉这一支的后人; 这一支最辉煌的要数“西晋三杨” ,其实“西晋三杨”严格的说应该是 “西晋四杨 ”,他们是杨奉后世子孙杨超的四个儿子的总称:分别是杨炳、杨骏、杨珧、杨济。只是由于老大杨炳早逝,所以主要是后三位作为是西晋的皇家外戚来辅佐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称之为"西晋三杨"。

"三杨"的势力如何了得?先是老大杨炳的女儿 杨艳 是司马炎的结发妻子——武元皇后,当初司马氏还是曹魏官员时,他老子司马昭为了通过联姻来提高门第而主动攀附弘农杨家;后来杨艳的堂妹也就是杨骏的女儿 杨芷 又接替过世的堂姐成了司马炎的的武悼皇后。

一家两皇后(武元皇后、武悼皇后)再加上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瓜分军国大权,不用想就知道有多厉害,直到白痴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炎的第二子)的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宗室夷灭“三杨”。

其实弘农杨震家族的显赫宗室后羿还大有人在,南北朝北魏孝文帝的外戚(论辈分为舅爷爷)杨播及其他五兄弟( 杨椿 、杨颖、杨顺、 杨津 、杨暐)这一支自北魏孝文帝至北魏孝庄帝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出了七位郡守,三十二位州刺史,杨播的二弟杨椿和五帝杨津更是位列三公,荣宠至极。杨播、杨椿、杨津这个三兄弟历经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四朝,“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在北魏王朝末年有着其他家族可以比肩。

弘农杨氏家族自东汉中期杨震崛起,影响力横跨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由于弘农杨氏后人 隋文帝杨坚 开创大隋帝国让家族一跃成为皇族而使影响力达到鼎盛。

到了唐朝,由于 隋唐两朝皇族有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 ,再加上出于血统高贵、政治平衡和接纳豪族等方面的考虑,唐朝大力推行 “李武韦杨”四姓联姻, 使得弘农杨氏在唐朝的势力和影响依然如日中天,不能不算是中国家族史上的一个奇迹。

弘农杨氏家族在传承过程中 以华阴为基础,先后衍生出观王房、越公房、新昌房、扶风房、上谷房、河中房、原武房等房号 。在唐王朝不到300年的立国时期内,出自这个家族的不要说上至皇母帝妃,如则天大帝之母杨氏、唐太宗的杨妃、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下至难以尽述的驸马王嫔;单是整个唐朝21帝任用的所有宰相中的所有12个杨姓宰相都毫无例外的出自弘农杨氏家族。

我们可以列举一下:杨震长子杨牧的第十一世孙杨士雄被隋文帝杨坚封为“观王”,这一支的后世子孙便以“观王房杨氏”自称。“观王房”为唐王朝贡献了三位宰相,他们分别是:观王杨士雄长子 杨恭仁 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两朝的宰相;第七子 杨师道 为唐太宗李世民朝的宰相;杨士雄的重孙 杨执柔 ,为武则天当政时的宰相,这三个宰相中杨恭仁和杨师道是亲兄弟,杨执柔又是前两个宰相的堂侄孙。

武则天的母亲是杨士雄弟弟杨士达的女儿。武则天临朝理政后曾对人说:“ 我要让武家和外家(即弘农杨家)的子侄在武氏王朝常有一人为宰相”。 于是在武则天长寿元年授杨执柔同平章事(宰相职务)。

杨震第十五代孙 杨播 (扶风房杨播与其旁系先祖“西晋三杨”中的杨播同宗同名,应该是由于古代各房分居不同地域沟通不畅导致的)也是杨震长子杨牧传衍下来的一支,世居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一带),其子孙自称 “扶风房” ,杨播子 杨炎 为唐德宗李适朝的宰相。

杨震第五子杨奉传衍的“越公房杨氏”及其分支“新昌房杨氏”为大唐帝国贡献了五个宰相,即 杨弘武(杨武)、杨收、杨涉、杨嗣复、杨弘礼。 杨奉的十三世孙杨钧在后魏时为恒州刺史,封越恭公,后世子孙便以“越公房”自称。

越恭公杨钧 有四个儿子,长子杨暄的长孙就是后来隋朝赫赫有名的 越国公、丞相杨素 。第四子杨岳的第三子为杨弘武,他在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杨氏因同宗原因大力举荐下,当上了唐高宗李治朝的宰相;越恭公杨钧的第十一代孙 杨收 是唐懿宗李漼朝的宰相;杨收的侄子 杨涉 做过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李柷时期的宰相。

“越公房杨氏”始祖杨钧的第八世裔孙 杨於陵 因中进士出道,世居长安朱雀街南新昌坊,就成为”越公房”分支——“新昌房杨氏”始祖,杨於陵次子 杨嗣复 分别为唐文宗李昂朝、 唐武宗李炎朝的两朝宰相;此外杨素的侄子 杨弘礼 为唐太宗李世民朝的宰相。

杨震的第十二代孙 杨珍 (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人)任后魏上谷郡太守,举家迁居上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附近),杨珍就是“ 上谷房杨氏”始祖 ,后来杨珍曾孙杨顺出仕后举家迁往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就分支出 “河中房杨氏” 。河中房的大唐宰相就是众所周知通过巴结同宗族妹杨玉环而发达的奸相 杨国忠 。

杨震的第十三代孙 杨岐( 杨震五子杨奉的后裔)为后魏时吕州刺史,举家迁往郑州原武(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西),其子孙便以 “原武房杨氏”自称 。 原武房在唐代时出过两位宰相,一是辅佐武后及唐中宗李显两朝的 杨再思 ,一是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唐代宗李亨的 杨绾 ,杨绾是杨再思的从孙。

总之,隋唐两代,弘农杨氏从汉朝的“四世三公”时代进人道一个更加显赫无比的时代,他们把弘农华阴杨氏家族的贵盛与荣宠推到了极致,在唐朝立国的近300年间,弘农杨氏在辅佐唐天子安邦治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则集中地体现在十二位杨姓宰相身上。

因此,大唐时期也是杨姓历史上值得荣耀的朝代之一。弘农杨氏历经大唐十二位宰相安邦治国的丰功伟绩之后,北宋时期又传衍出了一个满门忠烈、精忠报国的家族,这就是名垂青史、妇儒皆知的杨家将,他们为弘农杨氏,又添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华彩注脚。杨氏先祖若灵魂有知,当含笑九泉。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如果您还满意,请顺便给我这篇参赛文章点个赞呗:

FTN征文大赛 |史记 FTN通证“横空出世”记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愔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姓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20卷。清代为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姓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姓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家谱保存族谱印好后,谱版安置在小宗祠内,各版片之间用纸搪隔,以免损伤,外用木箱封装,搁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谱的,要经管理小宗祠者问清来历,如果确是嫡派子孙,备办好纸张后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别处,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领出家谱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记,注明领取时间及领谱人,以便稽查。各家领回的家谱要用木匣装载,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于书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让其稍有蛀烂之迹。凡逢岁时祭祀,各家带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验看一次,如发现有鼠啮、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迹等现象,族中长辈,要在祖宗牌位前对持谱人严厉申饬,并当众罚银三两,归人祠内,以充日后修谱之资。拒不从命的,不得参与祭祀。家谱不得誊抄,不能传与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孙瞒众觅利,族众共同驱逐他,从此不许人祠。这类规定,在不少杨姓家谱中,都有或详或略的交代。家谱的内容体例根据现存的杨氏家谱来看,主要包括:1.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2.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3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4.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5.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6.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7.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8.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9.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10.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一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

二 ; 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云 ; 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 甘肃仇池山 )。

三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四 ; 出自「扬」姓。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

家族名人

杨玉环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杨坚:冯翊(今陕西省大荔)人,南北朝时北周丞相。公元581年杀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他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公元589年灭陈,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270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荒*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终激乱败国,为宇文化及弑于江都。谥炀。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 :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死于军前。

杨秀清 (?~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杨振宁 (1922~):安徽合肥人。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九五七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尚昆 前中国国家主席。

杨 炯:华州华阴人,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其诗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有《杨炯集》传世。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杨漪村侍御奏稿》、《虚声堂诗抄》、《闻喜县新志》。其狱中诗为世人所传诵。

地望分布:河南弘农郡,甘肃天水郡,河南河内郡。

起源参考

杨姓起源参考之二

杨姓是当今中国第六大姓,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在台湾排名第十。杨姓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周宣王姬静之子尚父,被周幽王封在一个名叫杨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就以国为姓,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生了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 发展和演变:杨石于晋国六卿之乱时被杀,他的后裔逃到弘农、华阴,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杨姓的最主要的一个支派。此外,杨姓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的姓或由少数民族改姓形成的。杨姓一开始在陕西,河南一带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迁入福建,并于元朝迁入广东。杨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华阴,修武,河内, 扶风,梅县等。其他名人尚有:杨振宁。

杨姓起源参考之三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 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 (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 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 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 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5、以封地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灭唐 (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 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 叔虞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 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 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杨氏的祖先应该是杨喜的爷爷辈,杨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有很多的来源,一种是由姓姬的改来的,有的是其他民族改来的,但在杨喜的后面杨氏的历史就又记载人,所以杨氏没有一个明确的祖先,杨氏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所以杨氏的祖先不明确知道,但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

杨氏字辈分编辑

下面是河南安阳的一支杨氏家族的字辈分:

杨氏家谱图集 (4张)

怀自枝文

作德有金玉

春新绍业立

凤景永世同

良善正豪杰

吉祥修贤明

家兴国昌盛

康瑞兆安宏[1]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杨氏字辈:文仪三景京世永方可德胜国民成良协和万帮天生俊伟人主钢常译开后事用银钱广忠正直尚发祺祥。

重庆江津吴市龙凤桥杨氏友銮祖宗族委员会 会长杨恩荣 顾问杨鸿江 秘书长杨福国 副会长杨军、杨鸿健、杨福昌、杨福树、杨福满、杨福彬、杨敬东、吴宣会、杨福洪、杨昭练 会计杨恩敬 保管杨恩对 书记员杨禹铨、杨福映。

友銮祖名派:

友国章志正

登廷青世鸿

恩福昭先泽

诗礼继家风

续名派:

浩远长存智

永震环宇龙

开来创伟业

关西乃吾宗

安徽杨氏族谱

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1、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2、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3、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

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源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杨氏家谱内容

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

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扩展资料:

海外马来西亚杨姓

这是杨姓人士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

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这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

如今马来西亚杨氏最活跃的要数沙捞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杨宗亲会,他们的总顾问是拿督阿玛杨国斯。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5个地区的杨姓,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杨氏家谱

                        -杨姓家谱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代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 23代后裔家中。

《瓮来、竹林坪、大叉杨氏族谱》清道光五年湖南省凤凰县杨再传等撰修,该谱由清一等果勇侯、太子太傅杨芳创议,由杨再传聚瓮来杨氏族人撰修杨秀袍后裔分住于凤凰县的支系家谱。

《墨杨氏家乘》有清至民国续修刊本及排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工936年)排印本所载杨玠《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有民国年间抄本复印件。该谱卷l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22条,前面数条为先祖遗规,以后为族众同订。谱中所记宗族支派及世系甚详。

《民国黄梅宗谱》该谱托为杨业宗谱,所载祖宗世系多据民间传说故事以编制,世系谬乱,人物真伪不分。

《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清杨裕深重修,刊本。

《杨氏谱书》民国时期杨锡绶等续修。该谱包括序及世系等内容。吉林永吉杨氏为满族,谱序称原为汉人,康熙年间由山东登州莱阳县迁居永吉州地方,后人吉林鸟枪营镶黄旗汉军。谱载始迁祖杨荣,至今传14世。该谱为了解东北杨姓迁人情况提供了线索。

《杨氏族谱》该谱为辽宁岫岩满族易穆查氏族谱,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立谱。参与修谱者有杨伟、杨春静、杨恒荣等。谱中排列族中先人名讳年庚、长幼次序,并注明迁居他方的族人的居住地、支派及子孙繁衍情况。对族中先人事迹略有考实。了解易穆查氏的改从杨姓,该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氏族谱》贵州天柱蓝田镇杨氏族谱。1930年杨正光录,杨恩培藏。封面标明“四知堂第”。谱序谓由南昌府丰城县迁来,至修谱时已历 2l世,至收藏者为23世。谱中载字派三种,略有不同,反映由于分房带来一定变化。

《杨氏族谱》贵州天柱邦洞镇观州村杨氏族谱。祖贤公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祖籍系陕西省弘农杨氏华阴人氏,杨震“四知堂”清白传家嫡系,诚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威远广惠王杨再思第七子政岩公后裔。

《杨氏族谱》贵州独山杨一诚草创,杨祖芳重修,亦托为弘农杨氏支系。该谱包括序文三篇、世系表及重要人物小传等内容。谱载先祖杨春为明末人,由江西来黔贸易,卜居独山,至修谱时传13世。该谱为木刻本。

《杨氏谱系》黔西彝族杨氏谱,杨氏后裔于民国年间据彝文谱纂修。该谱包括源流、世系、彝汉文对照乌蒙世系、各家支世次及夷字释略等内容。谱至始祖迄修谱达73代,唯中间有阙佚。该杨氏世居黔西,明末改土归流,始从汉姓。该谱为研究黔西杨氏源流的重要文献。

《杨氏家谱史》贵州桐梓杨修礼、杨修国等,1990年据旧谱及其他文献编纂。修谱人称为播州杨氏土司始祖杨端第44代孙。谱分三卷,内容较为丰富,重要者有世次记、碑记、姓氏来源、世系源流、谱系、名宦词、人物事迹、仕居分派史、承续总歌及注解、正宗源流等。该谱自杨端往上溯48代,谬悠难信;白杨端始谱至今历47代。该谱为铅印本。

《弘农杨氏宗谱(残)》始修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初年杨月三等续修。据谱可知杨月三之族散居于安徽合肥、庐州等处。该谱为刻本。

《杨氏家谱》民国杨芝田编,该谱始修于明万历年间,至杨芝田已为五修。据谱可知杨芝田之族散居山东临沂、沂州等地。该谱为石印本。

《衡湘杨氏族谱》清杨世准修。谱中称其堂第为“清白堂”,认为弘农支系。据谱可知杨世准之族散居湖南衡阳、湘乡等地。该谱为刻本。

《杨氏列代世系表》民国杨培志编。该谱为铅印本,除世系表外,附坟墓祭祀一览表。杨氏宗谱(残)据残卷可知谱主为重庆开州人,世系不全。

《宁都城东郁公派族谱》

《宁都杨氏族谱》

《宏农杨氏宗谱》

《杨氏铜城族谱》

《郴州杨氏十修族谱》

《蓝山杨氏族谱》

《观州杨氏族谱》

《草塘杨氏七修族谱》

《卧龙杨氏四修宗谱》

《济邑梅川杨氏宗谱》(乾隆三十六年修)

杨玉清、杨兴韶主编的《丰顺杨氏九修族谱》

《靖州杨氏宗谱》

《杨凝式家谱》

《杨氏血脉谱》

《杨氏家谱状并墓记》

《杨氏支分谱》

《杨氏谱》

《杨愔家传》

《杨氏家乘》

《宏(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咸丰平越杨氏小宗祠谱》

江西《宜春北关五甲杨氏支谱》

山东《即墨杨氏家乘》

北京房山杨氏家谱□□卷

清道光十一年(1831)椿荫堂写本 一册

美国

河北卢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胜桂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石印本

河北卢龙县文 河北卢龙县地名办

河北青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文志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钞本

河北青龙县逃军山乡大石门村

河北沧县杨氏家谱四卷

(民国)杨鹏图订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四册

北图

山西武乡杨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山西长治市国营五四三厂

注:书中记事止民国十五年。

山西榆社杨氏族谱不分卷

(清)扬齐三纂修(民国)杨宋卿增补

据钞本复印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明代始修。

北京房山杨氏家谱□□卷

清道光十一年(1831)椿荫堂写本 一册

美国

河北卢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胜桂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石印本

河北卢龙县文 河北卢龙县地名办

河北青龙杨氏家谱一卷

(民国)杨文志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钞本

河北青龙县逃军山乡大石门村

河北沧县杨氏家谱四卷

(民国)杨鹏图订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四册

北图

山西武乡杨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山西长治市国营五四三厂

注:书中记事止民国十五年。

山西榆社杨氏族谱不分卷

(清)扬齐三纂修(民国)杨宋卿增补

据钞本复印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明代始修。

辽宁绥中杨氏家谱一卷

钞本

辽宁绥中县叶家乡狗河村

辽宁辽阳杨氏来室家乘二卷

(民国)杨锺羲撰

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

科图 历博 辽宁大连市图 美国

注:杨锺羲之先曾祖丹崖公名其室日来室。

上海里定练川桓农杨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杨相编次

清道光十一年(1831)铅印本

上海嘉定县博

注:谱首修於明崇祯九年。

江苏铜山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懋卿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清白堂铅印本 二册

北图

江苏淮安山阳杨氏族谱一卷

(清)杨日焘修

清乾隆间写刻本

江苏镇江市博

江苏盐城杨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卷

(民国)杨楫 杨同升等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泰兴杨氏宗谱一卷

(民国)杨福盛等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焦荡杨菊村

江苏镇江润州杨氏族谱四卷

(清)杨承 主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活字本 四册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族谱四卷

(清)杨茂森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宗谱十卷

(清)杨志洪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刊本 十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注:谱首修於明嘉靖六年,是为七修。封面

《京江杨氏家乘》,版心作《杨氏宗谱》。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族谱十卷

(清)杨鸣谦 杨之祥等重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禀庆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杨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

一卷

(清)杨毓瀛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序(1907)世清堂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扬中杨氏家谱□□卷

民国间木刻本 二册

江苏杨中县

江苏句容仁村杨氏家乘附补遗十六卷

(清)杨德益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江苏句容杨氏族谱□□卷

(民国)欧阳莱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本 二册

江苏句容县陈武乡黄冈大队杨家村

注:谱杨正一首修於清乾隆十六年。

江苏常州安阳杨氏重修族谱十卷

(清)扬方达修

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十册

南京大学

江苏常州安阳杨氏宗族谱二十四卷

(清)杨德周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常州杨氏敦睦堂木刻本

北图 上海图 江苏常州市图 美国

江苏常州云山杨氏宗谱六卷

(清)杨喜宝修

清光绪三年(1877)常州杨氏四知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6)

江苏常州罗巷杨氏宗谱十六卷

(清)杨肇基主修 杨肇登主稿

清光绪二十二年(1933)常州杨氏敦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l)

注:谱始修於宋乾道元年。

江苏常州缪贤扬氏宗谱八卷

(清)杨顺成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常州杨氏留耕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常州杨氏接修宗谱四卷

敦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4)

注:记事止清咸丰二年。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

(清)杨德馨主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知堂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江苏武进武邑杨思桥杨氏宗谱八卷

(民国)杨荣茂 杨顺泉纂修

民国九年(1920)四知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吉林大学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杨维荣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四知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哈尔滨师大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杨培昌 杨孟权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四知堂刻本 十六册

北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武进毗陵前黄扬氏族谱二十卷

(清)杨开亨主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铅印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注:明正德十四年杨钲始修。

江苏武进毗陵镇塘桥杨氏宗谱十四卷

(清)杨茂贤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道南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美国

江苏武进毗陵镇塘桥杨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民国)杨祖德编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道南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此为六修。

江苏武进毗陵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杨汉彬 杨文鼎等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毗陵杨氏青白堂木活字本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注:杨兆鲁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江苏武进毗陵邢村杨氏十修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杨秉铨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务本堂活字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注:清康熙七年(1668)杨志学始修。

江苏武进毗陵邢村杨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杨履殿 杨喜培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毗陵杨氏务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5-9,11-14,16-22)

注:此谱杨志学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江苏溧阳沙溪杨氏宗谱二十卷

(清)杨汝舟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光裕堂活字本 二十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间杨公亮始修,此为九修。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六卷

(清)杨际昌 杨宜德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天乐堂活字本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注:首修於元至正间。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春池主修

清光绪二年(1876)活字本 二十八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宋治平五年吕夏卿、杨偕始修。元杨弘始修

鸿山宗谱。

江苏无锡鸿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杨楫纂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四十八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西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杨氏寺头支谱六卷首一卷

(清)杨秀续修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赐书堂杨氏谱传□□卷

(清)杨念祖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赐书堂木活字本 二册

苏州大学 福建师大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锡山杨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杨星灿等纂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道南祠活字本 三十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上海图

江苏无锡锡山杨氏宗谱四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杨邦潘 杨承涑修

民国十七年(1928)道南祠活字本 四十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宋嘉定间杨芝茂始修,此为十修。

江苏无锡江陂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

(清)杨熊飞 杨夙根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孝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云南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杨氏宗谱十二卷

(清)杨德荣主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治平五年吕夏卿、杨偕始修。

江苏宜兴缪墅杨氏宗谱六卷

(民国)杨九成缮稿 杨阿大主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四知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注:宋治平五年杨偕始修。

江苏吴县弘晨杨氏支谱不分卷

(清)杨廷杲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义庄刻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江苏苏州市博

江苏吴县重修湖田杨氏族谱不分卷

(清)杨同人纂修

稿本 一册

江苏苏州中图

江苏沙州杨氏家乘不分卷

(清)杨沂孙 杨希钰等撰

钞本 一册

上海图 江苏常熟市图

注:记事止清咸丰间。

江苏吴江杨氏宗谱□□卷

(民国)杨学沂等修

民国元年(1917)明远堂活字本 一册

北图 科图 历博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江苏太仓杨氏娄城支谱□□卷

(清)杨泰煐等纂

清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 一册

美国

江苏金城杨氏家谱稿□□卷

(清)杨德裕编

清光绪间钞本 一册

北图

浙江宁波西成杨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杨濂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一本堂稿本 六册

天一阁

浙江宁波西成杨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臣序 杨瑞臣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馀姚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杨绍炯修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享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馀姚杨氏宗祠祭薄□□卷

(清)杨绍炯等辑

清乾隆间享伦堂活字本 一册

北图

注:有乾隆五十五年杨绍炯立祠谱序

浙江馀姚姚江杨氏宗谱二卷

(清)叶鸿坤纂修 杨春芳采访

清光绪十三年(1887)绍先堂活字本 二册

历史所 浙江图

注:宋咸淳九年(1273)杨柱始修。

浙江馀姚云楼杨氏宗谱二卷

(清)杨志堂主修 杨福基总理谱事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知堂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馀姚姚江云柯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杨资金修 杨水渠纂

清宣统二年(1910)诒清堂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图

浙江馀姚汇头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振铎 杨鸿绪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端本堂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家隽 杨荫宸 杨琪等编辑

民国九年(1920)绍先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注:该族谱始修於明。

浙江馀姚云楼杨氏宗谱四卷

(民国)杨志睦续修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马清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家茂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四知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浙江鄞县四明栎溪杨氏宗谱不分卷

(明)杨应鹏纂修 杨如纪续修

明钞本

北图

浙江鄞县栎溪杨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杨臣柱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一本堂木活字本 五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栎溪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杨濂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稿本

天一阁(有六册附世系三册)

浙江鄞县栎溪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杨邻和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三卷

(清)杨永赞 扬伟烈等纂修

清乾隆六十年(1795)报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杨学栽 杨伟偆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报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有卷1-6,13-26)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杨习镜 杨存本等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分教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镜川杨氏宗谱二十七卷附润谱

(民国)杨存淇等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分教堂木活字本 十三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光溪杨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杨克藩杨克明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崇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浙江鄞绵杨氏支谱一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木

浙江鄞县大皎乡下严村

浙江宁海亭旁杨氏宗谱十三卷

(民国)杨典徽 杨寿增等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浙江三门县亭旁乡胜和村

浙江慈溪赭山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杨增濂 周毓邢重纂

民国二十年(1931)敦睦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河北大学 天一阁

浙江奉化杨氏支谱八卷

(清)杨占亨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道光十八年。

浙江象山杭头扬氏宗谱一卷

(清)类鸿飞重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钞本 二册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杭头杨氏宗谱六卷

(民国)类凤鸣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

(清)顾云峰撰

清光绪十六年(1890)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李家弄杨氏宗谱一卷

(民国)徐沛禄重修

民国三年(1914)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象山方前杨氏宗谱一卷

(民国)陈炼芳重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湖州归安杨氏家乘四卷附杨氏宗祠义

产事略一卷

(清)杨炳堃辑

清咸丰八年(1858)杨氏宝俭堂刻本

复旦大学 南京图

浙江湖州杨氏宗谱二卷

(民国)杨玉祥 杨嘉贞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德清县清退办

注:谱首修於清光绪间杨永相。

浙江德清杨氏宗谱一卷

浙江德清县城关镇

浙江绍兴山阴柯桥杨氏宗谱六卷

(清)杨大礼等修

清道光十五年(1835)敦伦堂活字本 六册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杭州大学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杨氏宗谱十四卷

(清)杨秩铨 杨广熙等纂

清光绪八年(1882)四知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浙江图

浙江绍兴山阴杨氏宗谱七卷

(清)杨学韩编辑

清光绪十八年(1892)四知堂木活字本 五册

北图 浙江图

浙江绍兴山阴杨桥杨氏宗谱八卷

(清)杨惟椿 杨惟一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敦伦堂刻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道光年间,此为二修。

浙江绍兴山阴杨氏宗谱不分卷

清白堂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注:记事止於清乾隆间。

浙江诸暨暨阳杨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浙江诸暨富春杨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杨凤珠修 杨维莆 杨明斋纂

清同治十一年(1872)四知堂木活字本 八册

浙江图

浙江新昌彩烟杨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杨鼎洛 杨义 杨绷廷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首、1-6,8,12)

浙江新昌杨氏家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上虞古虞岭杨氏续修宗谱六卷首一

卷末一卷

(清)杨大礼 金敞续修

清咸丰九年(1859)四知堂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南京图

浙江上虞沥海杨氏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杨苑 杨启璜修 程鹏纂

民国十四年(1925)孝义堂木活字本 三册

浙江图

浙江上虞新桥杨氏弘公房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杨镇陶 杨乾鍠纂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知堂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河南郑州市图

浙江兰溪杨氏宗谱六卷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岩山乡(存卷1、4)

浙江兰溪杨氏宗谱二卷

(民国)杨樟秋 杨玉佩纂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金家堪头

浙江义乌稠岩杨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杨云峦等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二册

历史所

从“关西孔子”说天下杨姓第一望族——陕西弘农杨氏

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吏治腐败一直是个很难根治的问题,然而东汉中期却出了一个 以“四知”典故名垂青史的“清白吏”杨震,人送外号“关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