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粘蝉文言文,注释和寓意。谢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老汉粘蝉文言文,注释和寓意。谢谢,第1张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技。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庄子·达生》)

译文

  盛夏时节,孔子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到楚国,走进一片茂密荫郁的树林歇凉。林中蝉声一片。有一位弯腰驼背的老汉站在树下。用顶端涂着树脂的竹竿捉蝉,只见他一粘一只,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大家在一旁都看得入了迷。孔子问老汉:“您捉蝉这般巧妙,其中可有规律吗?”老汉回答:“当然有。蝉这种小虫很精灵,一有风吹草动,它就逃了,因此首先要练得手拿竹竿不晃动,等到放两颗弹丸在竹竿顶端不会掉,捉蝉就有了一定把握,放三颗不会掉,捉十只才会逃走一只;放五颗不掉,捉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可是光这样还不够,还要善于隐蔽自己,我站在树下,就像半截树桩,伸出手臂,就像枯木朽枝。最后,”老汉缓口气继续说,“还要用心专一。我捉蝉时,不管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我只看见蝉的翅膀;不管周围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能够做到这步,还怕蝉捉不到吗?”孔子听罢,回头告诫学生们说:“听见没有,只有锲而不舍。专心一致,才能出神入化,这就是驼背老翁说的意思!”

寓意

  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孔子说,跟我学习而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7人。

德行突出: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擅长政事:冉有、季路。

能说会道:子我、子贡。

博学文章:子游、子夏。

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子路粗鲁,颜回贫穷,子贡善于经商。

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30岁。

颜回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依礼行事,天下人就认为你“仁”了。

孔子说,多么贤德的颜回啊!吃的差,住的破,谁也忍受不了,颜回却依旧快乐。他看起来笨笨的,但只要听他说两句,就知道他不是笨蛋了。

有活就好好干,没活就好好待着,全世界也就你和我是这样的人啊。

颜回才29岁,头发就全白了,他过早的死去,让孔子特别伤心。

鲁哀公问,你哪个学生最好学啊?

孔子说,是颜回吧,他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啊,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字子骞,比孔子小15岁。

孔子说,闵子骞太孝顺了,他侍奉父母,顺从兄弟,从来没人说他闲话。他不做大夫的家臣,不要昏君的俸禄。他说,谁来让我做官,我就一定跑路。

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握住他的手说,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重的病,这是命啊!

字仲弓。孔子认为冉雍有德行,可以管理国家。

冉雍问政,

孔子说,出门要像迎接贵宾一样恭谦,用民要像举行祭祀一样虔诚,这样就不会招人恨。

冉雍的父亲,身份低微。

孔子说,杂种牛生了头纯正的红牛,就算你不用它,难道山川就会舍弃它吗?

字子有,比孔子小29岁。

季康子问,冉求算是仁吗?

孔子说,他管理好诸侯的城,大夫的家,至于仁不仁我就不知道咯。

又问子路算是仁吗?

跟冉求一样。

冉求问孔子,听到应该做的事情就该立即行动吗?

是的。

子路也问这个。

孔子说,你父亲兄长健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

一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子华为此感到奇怪。

孔子说,冉求做事多虑,所以我要激励他;子路胆子太大,所以我抑制他。

字子路,比孔子小9岁。

直来直往,力气挺大,戴个鸡冠帽,配把猪皮剑。曾经还欺负过孔子,但是孔子用礼乐诱导,于是子路甘愿做了学生。

子路学了道理,马上就去做,因为担心听到新的道理后,自己脑子会转不过来。

子路问政,

孔子说,先做榜样,百姓就会跟着。

多说一点呢?

坚持不懈。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说,君子崇尚正义,不正义的勇敢就会造反,就会变成强盗。

孔子说,只听一面之辞就判案的,只有子路了吧。他虽然勇敢,过头就没用了。子路这种性情,怕是不得善终啊。穿着破衣服和一身名牌的人站在一起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的,恐怕也只有子路了吧。

子路做了大夫,孔子对他说,你在的那个地方,勇士多,难治理。但是只要你恭谦清正还是能治理好的。

卫国内乱,卫出公出逃,子路不愿意回避灾难,终究被杀,死之前帽带被斩断。子路说,君子可以死,但是帽子不能掉,于是戴好帽子死去。

孔子听闻卫国内乱就说,子路这是死了呀。果然传来他的死讯。孔子说,自从有了子路,再也听不到别人说我坏话了啊。

字子我,口齿伶俐,擅长辩论。

子我问,守孝三年,太长了吧。君子三年不演习礼和乐,就会败坏。不如改成一年,自然界新旧交替,冬去春来,也正好也是一年啊。

孔子说,只守孝1年,你能安心吗?

能啊。

你既然能心安理得,你就这么做吧。君子守孝,美食吃不下,音乐也听不进,所以君子才不这么做呀。

子我走后,孔子说,子我不仁啊,孩子生下3年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经地义啊。

子我白天睡觉,孔子说,

子我问五帝的德行,孔子说,不是你这种人该问的问题。

子我在齐国做大夫,因伙同作乱,被灭族。孔子为他感到羞耻。

卫国人,字子贡。比孔子小31岁。口齿伶俐,孔子常常反驳他。

孔子问他,你和颜回比谁更出色啊?

子贡说,我哪能和他比!颜回知道一个道理可以推知10个,我至多推知2个而已。

子贡问,我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像个容器。

什么容器?

宗庙里装祭品的礼器。

陈子禽问子贡,孔子的学问从哪学的啊?

子贡说,文王、武王的思想还流传人间,贤人能记住重要部分,不贤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所以先生在哪都能学习,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子贡问孔子,富而不骄,贫而不谄媚的人如何?

孔子说,挺好了,只是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人。

齐伐鲁,孔子说,鲁国是我们的祖国,现在祖国有难,各位何不挺身而出?

子路、子张、子石都想去,孔子不同意,只同意了子贡去。

子贡游说齐国的田常,说,你的忧患在国内。却对小国作战,你要赢了,国君更骄纵,你的处境反而更危险。不如攻打吴国,这样你率兵在外,国君孤立。

田常说,但是我的军队已经至此了,再去打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

您按兵不动,我为您去见吴王。

子贡游说吴王救鲁伐齐,救援鲁国可得名声,攻打齐国可得大利。

吴王同意,但是担心后方越国偷袭。

子贡为吴王游说越王,说,您报仇心切太危险了,不如谦卑,让吴王骄纵,趁他疲惫,才能复仇。

越王高兴的同意了。

子贡又见了晋君,说,齐国和吴国马上就要大战,吴国输了,越国就会偷袭它;吴国赢了,下一步就是攻打晋国。所以您要做好准备啊。

吴国果然和齐国开战,吴军胜利,果然继续攻打晋国。结果被早有准备的晋国打败,越国趁机偷袭吴国,最终灭掉了吴国。

子贡一趟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越国称霸。

子贡善于经商,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不隐瞒别人的过失。曾出任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家产千金,最后死在齐国。

字子游,吴国人。

子游做了小城的长官,孔子路过此地,听到琴声,微笑说,杀鸡焉用牛刀?

子游说,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了礼乐可以爱护人民,小人学了礼乐就会遵守法规。

孔子对学生们说,子游说的好啊,我刚才是开玩笑啊。

字子夏,比孔子小44岁,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洵兮”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先要有干净的白底,才能在上面绘画。

子夏说,所以在仁义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礼乐咯?

孔子说,子夏啊,现在我可以跟你讨论《诗经》了。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谁更优秀呢?

孔子说,子张过头了,子夏还差一点。

所以子张更优秀咯?

都一样。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立志做个读书的君子,不要做个读书的小人啊。

孔子去世后,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师,后来儿子死去,他把眼睛都哭瞎了。

陈国人,字子张,小孔子48岁。

子张问如何求官?

孔子说,多听少说,有把握再做,就能少犯错误,这样求官之道就在其中了。

子张问,如何摆脱困境。

孔子说,说话要诚信,做事要恭敬,那么即使在蛮夷之地也行的通;反之,你就算在老家也行不通啊。

子张就把这几句话写在了腰带上。

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算是通达了呢?

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呢?

驰名中外。

你说的不是通达啊,这是声望啊。通达指,立身正直,察言观色,谦让恭敬,考虑他人;声望指,表面上好像追求仁德,实际行动却违反。

山东人,字子舆,小孔子46岁。

孔子认为他最通孝道,曾子写了部《孝经》,死在鲁国。

山东人,字子羽,小孔子39岁。

长得丑,孔子差点不收他。

他南下游历,跟随他的弟子有300人,名声完美。

孔子说,我以言辞取人,对子路就判断错了;我以貌取人,就对子羽判断错咯。

字子贱,小孔子30岁。

孔子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啊。

子贱在小地方做官,向孔子报告,说这地方比我还优秀的人有5个,他们教我政事。

孔子说,可惜他待的地方太小,大点就好了啊。

字子思。

原宪问耻,

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可以领取俸禄;国家无道,做官领取俸禄,就是耻辱。

原宪问,克制住了不好的欲望,可以算仁了吗?

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但能不能算仁,就不好说咯。

孔子去世后,原宪便隐居起来。子贡看到他穿的破烂,替他羞耻。说,难道你很窘困吗?

原宪说,我听说没钱叫穷,学了道理不能去施行叫做窘困,像我只是穷,但不是窘困啊。

子贡终身为自己说错这句话而惭愧。

齐国人,字子长。

孔子说,子长可以做我女婿哦,他就算坐牢,一定也是清白的。于是孔子把女儿嫁了给他。

字子容。

子容问,后裔擅长射箭却不得善终,夏禹就会种地为什么反而得到天下呢?

孔子没回答。

子容走后,孔子说,

真是个君子啊,真是有大德啊。国家有道,他会被任用。国家无道,他也不会遭受刑罚。于是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字季次。

孔子说,天下读书人没善行啊,大多去做了家臣,只有季次不愿意做官啊。

字皙。

孔子说,谈谈你的志向吧。

曾皙说,咱就想春天里叫几个朋友,带着几个小孩,一起去河里洗个澡,吹吹风,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说,我也想啊。

字路,是颜回的父亲。

颜回死了,颜路穷,他请求孔子把车卖了安葬颜回。

孔子说,不合礼制啊,我身居大夫,必须要有车啊。

鲁国人,字子木。小孔子29岁。

孔子传授《易经》给子木,子木又继续传下去。

字子羔。小孔子30岁。

长得矮,孔子认为他笨。

子高做官,孔子说,这是害人啊。

字子开。孔子让他去做官,子开说,我可没这个信心啊。孔子因此高兴。

字子牛。急躁话多。

问孔子仁,

孔子说,仁人说话会很谨慎。

子牛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

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

子牛又问怎么样才是君子。

孔子说,不忧不惧。

子牛问,不忧不惧就是君子了?

孔子说,自我反省,内心无愧,有什么忧愁,有什么恐惧呢?

字子迟,小孔子36岁。

子迟想学种庄稼。孔子说,那我不如老农民。

又问学种菜,孔子说,那我不如菜农。

子迟走了,孔子说,这个小人啊。统治者好礼、义、诚信,百姓就会敬就会服就会讲实情,这样四方百姓都会来投奔。哪用得着学种庄稼啊。

子迟问仁,孔子说,爱人。

问智,孔子说,知人。

比孔子小43岁,

有若说,礼的应用,恰到好处最重要,只知道和稀泥,可不行。

又说,讲诚信要基于符合道义,恭敬要符合礼,才能远离耻辱。

孔子死了,有若长得最像孔子,学生们想拥戴他继承。

学生们问他,孔子以前为什么能预测。

有若答不上来。学生们就让他下台了。

 

略读《史记》专题

本篇记录的是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的言论。本篇各章安排有序,如果把第十二章与第十三章换个位置,或许会更好点,但不影响大局。本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到第三章,为子张的言论;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十三章,为子夏的言论;第三部分为十四、十五两章,子游的言论;第四部分从第十六章到第十九章,为曾子的言论;第五部分从第二十章到二十五章结束,为子贡的言论。

第一章子张讲为士四要: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见危致命其实值得商榷,死生大事,是为仁义大道,还是为什么,这个需要先考虑清楚的,而不是见危就奋不顾身。如果改为见危思仁。那本章就是为士四思:见危思仁,见得思义,祭而思敬,丧而思礼。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第二章子张说实行仁德要能发扬光大,信仰仁道要坚定不移,否则德与信,怎能说是有?又怎能说是无?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第三章子张谈交友,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夏是说好的可交就交,不好的不可交就不交,其实这样选择朋友也无可厚非,这个说法更接近孔子说的“无友不如己者”。子张说的交友更有包容性。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第四章子夏说君子不为小道。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孔子说,无为小人儒,应为君子儒。

第五章子夏谈什么是好学。日积月累。每天知道原来没有的,每月不忘已经会的。日日新,每天都学新东西。月月积,每月都能更上一层楼。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第六章子夏讲为学修身。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但不知为什么子夏说,仁在其中矣。除非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所学所志所问所思,一直没离开过仁,以仁为本。果如此,不如说得更准确无异议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以为本。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七章子夏讲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需要通过学习以求道,如同百工在作坊里完成工作。学习对人生很重要。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第八章子夏讲小人一定是文过饰非,很虚伪。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第九章子夏讲君子有三变:一望俨然,二近则温,三听也厉。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第十章子夏讲君子重诚信。不信不可以劳其民,不信不可以谏其君。人无信不立。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第十一章子夏讲大原则要一丝不苟,小气节可以有点出入。行大谨而不拘小节。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第十二章子夏与子游论学之争。子游认为子夏门人尽学一些枝微末节,没学到根本。言外之意,也是批评子夏尽教门人一些小道小节,抓不住大道根本。子夏则认为本末都属于整体的道,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并无所谓,本末只是区别而已,可以不分先后。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第十三章子夏讲学与仕的关系: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第十四章子游讲丧礼到哀则止。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第十五章子游讲子张会做难能的事,但未做到仁。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第十六章曾子讲子张很出众,但难与一起为仁。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第十七章曾子讲听孔老师说过,人到亲丧时感情是最为自然的流露。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第十八章曾子讲听孔老师说过,孟庄子之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其他人是难以做到的。

第十九章曾子告诉他的弟子阳肤查到犯罪的实情,要哀矜而不自喜。因为居上位者失去仁道,百姓离心,已经很久了。要分析背后的社会原因。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第二十章子贡谈君子应吸取商纣王的教训,其实商纣王并非万恶不赦。君子痛恨居下流,天下坏事都会归到下流者身上。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第二十一章子贡讲君子之过,其实瞒不住,大家都看得到。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抑之。”

第二十二章子贡讲圣人无常师。圣人孔子善于学习,非常好学,无处不学。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第二十三章子贡为孔子辩护,认为孔子思想学问高深莫测,非一般人容易看得见。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第二十四章子贡为孔子辩护,认为孔子伟大如日月,想毁谤孔子是徒劳的。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第二十五章子贡为孔子辩护,认为孔子是没法比的,不可超越的。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只稍微调整一下。将里仁第四篇最后一章移到本篇中,并到子游言论。

19 子张

一、子张言论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9-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二、子夏言论

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三、子游言论

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第四篇最后一章转移到这里,更为合适)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四、曾子言论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五、子贡言论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抑之。”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9 子张   原文如下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9-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抑之。”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老汉粘蝉文言文,注释和寓意。谢谢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