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姓 顿氏家谱 顿姓起源 顿姓名人 顿姓的来源 顿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顿姓 顿氏家谱 顿姓起源 顿姓名人 顿姓的来源 顿姓简介,第1张

顿[顿,读音作dùn(ㄉㄨㄣ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族姬弱的封国顿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期,姬姓周族有王裔名弱,受封于顿(今河南商水),建立顿子国,也称弱顿子。到了西周末期,顿国为妫姓的陈国所逼,被迫南迁至今河南项城西南一带,因而又称为南顿国。

南顿国(顿子国)最后的确是被楚国所灭亡的,但时间是在河南省项城市 所说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29年)的一百三十四年后的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顿国从公元前1046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总共存在了五百五十来年。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幻。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顿国故地设置了南顿郡。到了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将其改置为南顿县。

亡国后的南顿国(顿子国)王室子孙和国民们,以原国名为姓氏,称顿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 。

中国西北地区除了有较多的马氏外,还保留了许多 的传统姓氏和稀僻姓氏,如:拉氏、陕氏、摆氏、靠氏、者氏、喜氏、牙氏、乜氏、糟氏、绽氏、扇氏、底氏、朵氏、敏氏、勉氏、把氏、初氏、满,洒氏、撒氏、尕氏、阿氏、讷氏、塔氏、纳氏、哈氏、虎氏、沙氏、喇氏、宝氏、和氏、贴氏、鲜氏、计氏、水,亢氏、仁氏、且氏、腊氏、百氏、花氏、冶氏、妥氏、黑氏、佑氏、拜氏、咸氏、茹氏、顿氏、芥氏、海氏、消氏、铁氏、笪,轿,密氏、查,朝氏、雒,踏氏、剡氏、销氏、终氏、阐氏、锁氏、母氏、明氏、嗽氏、邺氏、乍氏、佘氏、弥氏、元氏、帖氏、弭氏、来,脱氏、禹氏、关氏等姓氏。其中就有顿氏。

在这些姓氏中,有许多是汉族姓氏中所也没有的,这就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姓氏的文化,也为 姓氏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不过, 顿氏起源于何时、何地,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迁徙分布:

目前,天津,河南博野顿家庄,内蒙古,山东平度,山西太原、大同、阳泉,甘肃酒泉,黑龙江嫩江县,河南卢氏,湖北武昌,湖南芷江等地,均有顿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顿 肃:(生卒年待考),魏郡人。为邵阳长。

顿 琦:(生卒年待考),广州人。著名西汉孝子。

据《广州先贤传》记载:顿琦至孝,母丧感慕,哀声不绝,飞凫白鸠庐侧,见人即去,见琦而留。

顿 起:(生卒年待考),蔡州人。宋朝泰州通判。

顿 钦:(生卒年待考),明洪武年间举人

顿 锐:(生卒年待考),字叔养,号鸥汀;涿州人(今河北涿州)。著名明朝学者。

明正德年间进士。著有《鸥汀集》十卷。

顿嵩元:(公元1932~今),河南郾城顿庄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曾执教小学,并任校长。

1953年考入许昌师范,1956年考入河南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曾从国学大师黄侃和词学专家吴海的高足高文先生攻《说文》及宋词。毕业后任教于南阳农专。农专停办,调入桐柏高中。三下放时,回郾城完中、二中。后为驻马店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

兼许慎研究会副会长、省社科院郾城许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许学研究集刊》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驻马店地区方志协会理事。并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终身会员。协助成立许慎研究会、许慎研究所,创办《许学研究集刊》。还协助举办许镇与说文学及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许学做出了贡献。

先后参加八次国际学术会,四次在大会宣读论文,七篇论文被选入论文集。出版《许慎与郾城》、《许慎生平事迹考辨》等论著。发表《浅谈训诂学与古籍整理》、《杨雄方言及对说文的影响》、《中原胡姓与北方胡人考》等论文四十余篇,其中《范缜生平事迹考》等四篇论文转载于台湾《中原文献》。

《许慎故里考辨》获1990年省语言学会论文二等奖,《浅谈训诂学与古籍整理》获1991年省社科院优秀成果奖,《许慎年谱》获1991年河南驻马店地区地方志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许慎生平事迹考辨》获1992年省语言学会优秀论著一等奖。撰有十余万字的《许慎年表》待出版。还协助写出十集《字圣许慎》电视剧。其事迹被收入美国ABI《世界名人录》。

顿铁军:(公元1938~今),河南漯河人。著名石油地质专家。

任西安工程学院教授兼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稠油研究所所长,系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学会、地球物理学会、陕西科技学会会员。

兼任西北地质出版社特邀编委、中国波浪镶嵌构造委员会终身理事、中国地学哲学委员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中国稠油研究,先后在辽河、玉门、新疆、长庆、鄂尔多斯、河南、苏北等油田进行过科学研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局级奖励。

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有《中国稠油油藏》、《地学的哲理》等专著,开创了中国稠油研究之先河。召开了两次全国石油地质新进展学术会,1995年赴加拿大参加国际重油会议,被中外石油界称为石油地质专家。

顿长庚:(公元1955~今),天津人。著名铁路集通正镇白旗工务段职工。

毕业于内蒙古包头铁工校。现任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正镇白旗工务段段长。

主要业绩:白旗工务段成立于1994年,现有正式员一千五百七十人,临聘员工三百十五人,担负着集通线西部三百九十五公里正、站线,四百三十八座桥涵及附属房建的养护维修任务。

集通铁路是全国最长的一条合资铁路。地处内蒙古大漠腹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设备质量差,人员素质低,开通运营时,任务最为艰巨的首届工务系统。为提高设备质量,1995~1997年带上检查锤徒步行走一千四百多公里,先后多次检查了管内线桥设备,发现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组织工区及时进行解决,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全段线路优良率大幅度上升,设备质量显著提高,轨检车动态检查时全部达到优良。

他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起草并制定了白旗工务段的“奖惩制度”及各项“管理办法”共计九个重头文件。严格经济责任制,实行科学的侧重于“险、苦、累”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企业适应改革开放,进入市场,走向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顿耀武:(公元1946~今),湖北江陵人。国家首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农艺师。

196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成功地推广了“敌稗”、磷肥、红兰花草子、水稻高杆改矮杆、“IR”、杂交稻、优质稻、两膜秧、趸秧下水田、温室有土秧、无土秧、两段秧、多效咄育秧、百万亩碳按全层深施、水稻白叶枯病栽培防治、双季稻、麦(油)稻两熟制、麦田盖草、大秧无土地植等新技术。

1989年参加“全省百万亩杂交稻丰收计划”,获农业部一等奖。先后发表论著24篇(本),其中,几种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效应研究被《中国农业文摘》摘用。《荆门县农业区划报告(农作物)》获1983年省一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 特殊津贴。

纳姓

纳[纳,读音作nà(ㄋㄚ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大臣哈散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将领哈散纳,怯烈亦氏。

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期,怯烈亦·哈散纳从征王罕有功,成吉思汗大喜,命与同饮班朱尼河之水,且曰:“与我共饮此水者,世为我用!”

其后,怯烈亦·哈散纳管领阿儿浑军,跟从成吉思汗征西域,下薛迷则干、不花剌等城。至元太宗孛儿只斤·贵由时期,仍命其领阿儿浑军,并征集 工匠三千户驻于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后授予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诸色人匠,后病逝。其后代中有以祖上名字的汉字谐音为姓氏者,单字汉姓为纳氏,亦有为那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纳氏,源于古 族,如今为“ 十三姓”之一,也是 中的大姓。

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这五个子嗣的后裔分衍有赛氏、纳氏、哈氏、速氏、忽氏、马氏、撒氏、沙氏、丁氏、闪氏、穆氏、杨氏、郝氏,即所谓 “十三姓”。 中的其它姓氏,有许多都是从这十三姓中再分衍出来的。

纳氏,主要出自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长子纳速拉丁,其后裔子孙中有取其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纳氏,现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二历史名人:

纳·斯钦巴图:(公元1930~今),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195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蒙古族中学,是中国蒙古语文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研究学会会员。

从事民族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桃李满园。

在教学工作中,潜心钻研开拓进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积累经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取得累累硕果。

1984年撰写的《我爱草原——那里有我的母亲》,获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文学二等奖。1984年散文《乌拉特草原赞》获内蒙古日报社三等奖。

主要著述有《蒙古语文正字法新说》等,中篇小说集《野人》等。

纳·赛西雅拉图:(公元1933~今),蒙古族,原名丹毕宁布;内蒙古巴林右旗人。著名驾御家、诗人。

1948年入内蒙古自治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同年加入中国 。

1955~1957年在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业余研究班学习深造。先后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任教,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系主任等职。1994年被评为享受 津贴专家。

1952年开始发表诗作,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1984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出版了《珍贵的礼物》、《第一个早晨》、《纳·赛西雅拉图诗选》、《儿童文学作品选》(四人集)四部诗集。

此外,还发表了一百五十余篇长短诗作和三十余篇散文作品。出版了学术专著《蒙语诗的节奏研究》,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

主编出版了全国蒙文高校统编教材《蒙古文学史》(古近代部分)。主编出版了论文集《蒙古民俗研究》等。先后四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和最高奖—“索龙嘎”奖。

纳赛登:(公元1935~今),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宗教工作者。

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西马素回村西乌素图召管理组副组长,呼和浩特市郊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1944~1951年在长寿寺当喇嘛,学习经文,参加各项宗教活动,1980~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了党的各项宗教政策,从事管理专院和保护文物古迹工作。

五十年来,他既是农民,又是佛教信徒,多数的时间从事佛寺活动,为了兴旺发达佛教事业,保护蒙古族珍贵文化遗产,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遵照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按照党的宗教政策。本着承认历史,尊重现实的精神,努力为宗教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纳忠伦:(公元1942~今), ;云南个旧人。著名民族工作者。

196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哲学专业,即被分至 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工作。

三十余年来,除当过六年中学教师外,从民族工作队队员做起,较长时期从事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现任云南省人民 宗教事务局局长、第八届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宗教学会副会长。

撰有《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的异同》、《云南 教》、《坚持实事求是做好宗教工作》等文。

纳音太:(公元1947~今),蒙古族;内蒙古上默特左旗人。著名先进工作者。

内蒙古土左旗水泥厂水泥车间工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1976~1998年在土左旗水泥厂工作。他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能够充分发挥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次被评为优秀 员和先进工作者。

他在职工和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公私分明,敢为人先,勇挑重担。

纳承宗:(公元1952~今), ,笔名晨钟;云南昆明人。著名书法家。现在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从事图书管理工作。

受其父影响,自幼学习书画。曾临习过石鼓文、张迁碑、九成宫等历代书家名帖。国画专攻花鸟,以《芥子园画谱》为学习范本,小有所成。青年时期,尤精于篆刻。初学宗秦汉,追溯秦汉玺印及封泥瓦甓,临刻秦、汉、明、清各流派印章百余方。吸取古人之精华,治印师古而不泥古。

在创作的作品中,刀法苍劲、古掘,既有书法之韵味,又有金石之气息。章法疏密有秩,雄健奇崛,险而不怪。艺术创作不墨守陈规,敢于创新,经长期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艺术生涯几十年,辛苦耕耘,不追求名利,注意艺术道德。时刻不忘古训“印人应胸有方正,身无媚骨”。

为提高书法艺术理论,1984年参加了上海青年报举办的篆刻函授学校的学习。1985年在长安书法函授学校继续深造。作品曾多次在省、市一级书画展中展出。1985年被昆明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1994年篆刻作品《天下为公》、《百团大战》获“全国图书馆系统书画摄影展”佳作奖,该作品于同年9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于1995年7月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图书馆系统书画摄影展作品集》一书中发表。

1998年传略和篆刻作品分别在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纪美术家传》(华人卷)和《世界美术集》(华人卷)收录。1999年,篆刻作品《定国安邦》、《国泰民安》被编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一书,并获“传世艺术大奖”。

2000年3月,传略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亚洲艺坛名流》一书。2000年6月,篆刻《龙腾盛世》、《千禧吉祥》、《黄河子孙》、《舞剑得神》、《儒雅将军》等作品入选人民画报社、中国文联举办的“首届世纪华人艺术展”。荣获铜奖,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纳 森:(公元1961~今),蒙古族;内蒙古察右前旗人。著名 党务工作者。

察右前旗政法委书记,察右前旗第十一届人大代表。1982年8月~1985年12月在察右前旗民中任教;1985年12月~1988年12月在察右前旗民委工作;1988年12月~1990年12月任平地泉乡副书记。

1990年12月~1993年12月任呼和乌素乡乡长;1993年12月~1995年12月任三成局乡乡长;1995年12月~1998年11月任黄家村乡书记;1998年12月至今任察右前旗旗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具体如下:

城西回民村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来自北方的回民世代生息繁衍。这里依然生活着96户,320个回民。全村均处于太湖湾旅游度假开发区范围内,锡宜公路、232省道贯村而过,交通便捷。

全村风景优美,处于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范围内。

据《武进县志》记栽,城西回民村陡门塘回民是元代(1264年忽必烈至元年间)随回族人民南迁传来定居的,有韩、董、吕、米、杨、顾等姓氏。

与周边地区,如宜兴周铁桥的杨氏,无锡陆区的沙氏,南宅的赵氏,潘家街上的邹氏等也是同一时期传来定居的回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据韩氏家谱和董氏家谱载述,他们的先人于元代分别从河南南阳郡和甘肃陇西郡迁居此地。七百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汉民族群体中,自古以来就能与汉人和睦共处,且有通婚之习惯,生活习惯上互谅互让,生产活动中互帮互助,相互尊重习俗,相处融洽和谐。

明朝代元而兴,原有的回回人和回回工匠大都归附于明朝。于是原来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工作的工匠,大都成为个体工匠或转入其它行业。随着明代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回回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一些具有回回民族特色的手工业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在回回民族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

1制香业。制香业是和回回传统的香料贸易业相联系的。福建泉州蒲家,自元以来就一直从事制香行业。明初时因受迫害,逃亡永春、德化等地。但在到达永春、德化后,仍然继续经营制香业。如蒲氏14世孙蒲世茂在永春创置的香浦室,一直延续至解放以后。北京的“香儿李家”,其祖传制香业,据说也有数百年的历史。

2制革业。制革也是回回人的传统手工业,最初主要集中于西北河州和张家川两地。此后又逐步发展至河南省周口、朱仙镇、孟县桑坡,山东省济宁,甘肃省平凉等地。从业人数既多,技术力量也极雄厚。据说河南省的制革和皮毛生产,差不多全为回回人所垄断。而河南的制革,又以桑坡最有名。俗有“人知桑坡,而不知孟县”之说。

3制药业。回回医药,元代就已驰名遐迩。

1270年(元至元七年),元政府在大都就设有“广惠司”,专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为诸宿卫士治病。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又设“回回药物院”“掌回回药事”,影响之大,不难窥其一斑。在陕西、山西和江浙一带,从元、明以来,民间还出现过不少靠卖药为生的人。如丁鹤年,一生颠沛流离,为谋生存,就“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又如屯田于钧州的回回人,也有不少经营制药业的。据传云南孙继鲁家族,就是一个医药世家。

 其子创置的“万松草堂”药店,直到近代,还以秘制丸、散、膏丹闻名。北京王回回膏药、金回回膏药、马思远药锭,扬州夏子恒制作的明眼药、止咳饼、神功救急丸等,都名闻遐迩。常州沙氏,还因善泡制中药,在北京开设许多分店。此外,如洗染、制盐、制皂、磨面加工、铜锡、采矿等也有一定发展。

顿姓 顿氏家谱 顿姓起源 顿姓名人 顿姓的来源 顿姓简介

顿[顿,读音作dùn(ㄉㄨㄣ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族姬弱的封国顿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