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帅家谱(三)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三)
励双杰
第四部,小帅邵友濂《 余姚邵氏宗谱 》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清光绪十三年木活字本,邵曰濂、邵友濂主修,二十四册。
名声煊赫号称上海第一家的“斜桥邵家”静安寺路大府第,那可是邵友濂任补江苏省苏松太道兼江海关道时任上所修。小帅邵友濂,光绪元年出使俄罗斯署理俄罗斯钦差大臣,在曾纪泽与俄罗斯重新订约取回伊犁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光绪十七年又接替刘铭传,成为台湾的第二任巡抚。他的长子邵颐元配李氏,就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三女儿,我曾在《合肥李氏宗谱》中提到过。次子邵恒娶的是中国第一个大买办、资本家、后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的第四个女儿。邵恒长子邵洵美是二三十年代闻名国内外文坛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和集邮家。当年,邵洵美在上海文化界人士中有“海上才子”之美誉。而由于他慷慨豪放,交游广阔,他的“洵美沙龙”里几乎汇集了当年南北骚人墨客中的“半朝文武”,因此又被尊上了一个“文坛孟尝君”的徽号。
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个家庭,注定他的家族也是不简单的。
邵氏始迁祖邵忠,为邵雍十世孙。邵雍,字尧夫,行百六,号康节,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著称。谱何不以邵雍为始祖而以忠为始祖?与邵友濂同时代却又相友善的学人俞樾在为《余姚邵氏宗谱》所撰的序言中说:“康节之孙讳溥者,从宋高宗南渡,始家于浙,又七传而迁于余姚。此谱以迁余姚者为始祖,其以前者昭穆难稽,姑从盖阙,自始迁祖以下备载无遗,考订支派,补辑文献,是吾族者必详,非吾族者必摈,有条不紊,体例秩然”。由此可见任主修的邵曰濂、邵友濂兄弟的学识和严谨,毫无世之通行修谱必上溯三皇五帝的陋习。
始迁祖邵忠,行千八,字诚之,一字克诚,号抑庵,官宋扬州路都巡,自会稽宁桑里迁居余姚通德乡清风里。生三子,长元诚,行亚一;次丙,初名元雍,行亚三;三恭,初名元亶,字子泰,号桂轩,行亚六。而析为亚一、亚三、亚六三房,本谱即三大房所修。邵友濂即出自亚三房,为二十一世,世系记载:行三,原名维埏,号小村,配龚氏,续配杨氏,均无出,又继配翁氏,生一子,即后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女婿邵颐。修谱之时,邵友濂尚有台湾布政使的任上。
俞樾在序中又说:“溯有明一代,领乡荐者五十三人,登进士榜二十二人,至本朝而科第蝉联,指不胜屈,蔚然为浙东望族。”据统计,仅清代,余姚邵氏一门中进士的就有二十六人,难怪梁启超在论及明清学术界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家族和邵晋涵家族时,不能不对余姚钦佩不已了。他说:“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以及海东……邵氏自鲁公、念鲁公以迄二云,世间崛起,绵绵不绝。……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如元代官东流县尹勅使琉球加一品衔的邵全、明代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谥庄毅的邵番、福建邵武府知府邵悳久、江南凤阳府知府邵元吉、太仆寺正卿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谥康僖的邵锐、福建盐场大使邵时泰、南京中城兵马司指挥邵时健、山东济南府德州库大使邵时直、广东按察司佥事整饬岭西兵备道邵时敏、四川成都府知府邵经济、巡按江西等处地方监察御史邵基、锦衣卫镇抚邵墀、刑部左侍郎赠太子少保刑部尚书的邵陛、南京淮安府海州知府邵甄、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苏松常镇邵稷、太医院御医邵雷、南京刑部郎中邵程、南京后军都督府经历邵守检、北直天津卫怀远将军邵汝楫、山海关千总邵洪祉、监国时总兵威武将军邵继先、鲁王时鲁将军邵一梓等都出自这个家族。
到了清朝,更是不得了,浙东重要史学家邵廷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邵远平、著名天文历算学家邵昂霄、著名史学家经学家邵晋涵、内阁中书邵存懋、江苏徐州府知府邵大业、贵州都匀府独山州知州邵宏堂、麻哈州知州邵自励、都察院左都御史邵自昌、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武英殿功臣馆纂修邵葆锺、云南鹤庆州知州邵葆槎、翰林院编修攺补内阁中书邵瑛、江苏巡抚邵名甲、漕运总督团练大臣谥文靖的邵灿、河南候补道加盐运使二品项戴邵琦、在任殉难的台湾府嘉义县知县邵用之、同为本谱主修的邵曰濂,同治七年进士,官至太常寺正卿,等等,指不胜屈,正所谓“世间崛起,绵绵不绝”是也。
在浙江余姚,明清二朝,再无第二家可与邵氏相抗衡。
以邵氏之显赫,家谱中收录历代文人墨客为邵氏所撰文篇颇多,如翁大立、黄宗羲、全祖望、钱大昕、卢文弨、张廷玉、陈有年、俞樾等等。本谱之书签即由曾纪泽所署。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沅帅曾国荃的侄子,他们家族的家谱,还得在后面说到。光绪六年清政府委派曾纪泽为驻俄公使,邵友濂襄理曾纪泽与俄方谈判,至光绪七年二月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达成,中国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的大片土地,这是我国近代史上惟一的一次敢与洋人叫板而改订的条约。邵友濂与曾纪泽的友情也于此可见,请他给家谱题个书签,那自是不在话下。
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等目录,光绪三十三年修本《余姚邵氏宗谱》在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历史所、北京大学、上海图书馆(二部)、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二部)、浙江图书馆(二部)、杭州大学、山西社科院、美国等处各有收藏。而递修的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余姚邵氏宗谱》十八卷贻编七卷首一卷二十六册,北京图书馆(三部)、中科院历史所、人民大学、上海图书馆(二部)、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缺贻编卷一)、吉林大学、哈尔滨师大、四川图书馆、余姚梨洲文献馆(三部,其中一部缺卷11,一部缺卷12)、山西社科院(缺一册)等亦均有收藏。
虽说《余姚邵氏宗谱》存世较多,我又是邵友濂的余姚同乡(按:后余姚划出姚北地区归拨于慈溪)但这一部到我手上,却也是不容易的。话说2002年秋,余姚城内一个叫小辉的旧货商找到了我,说有一部《邵氏》家谱,只是现在到他手上的,只有第一册,问我多少钱能要。谱没见过,价自然不好多说,何况我与小辉并不相熟。小辉做事够辣,拿到第一册后,与我谈价未果,又与原物主谈,因为价压的厉害,人家不肯,要他把第一册还出来,他就把这一册拆散,只还了人家半册,本来完完整整好好的一套谱,现在成了残谱,如何卖得出好价?原物主斗不过他,只好把谱低价给了小灰。小辉拿到了谱,又来找我,说人家要把谱以150元一册的价让给杭州人,你如果能加点,让我有点利润,我就帮你把谱拿下来,因为我把第一册扣下了,他不敢不听我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小辉是啥样的人,加上他在前几天确实说过第一册就在他的手上,这么一说,我就信了,因为是本土的家谱,可遇而不可求,高一点也正常,就要他想办法拿过来。当天晚上谱就到了我的手上,第一册的装订线明显不同,是用的棕色细线,应该是裁缝做衣服的那种。事隔月余,在宁波范宅古玩市场,我又用60元的价配到了家谱的原置谱箱,我问那卖谱箱的,里面的谱呢?他就一五、一十的跟我讲来,才明白小辉之果辣,真令人佩服得一塌糊涂,自叹不如。
当然,那时的价不能与现在相比,何况台湾第一、二任巡抚刘铭传、邵友濂的家族家谱共藏一处的,除我之外,别无分店,还是有理由得意一下的。
后来,我还在余姚城郊的一个旧货商家中,看到过一部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余姚邵氏宗谱》,缺了十册,还存十六册,有二片谱夹。人家要价并不高,但这十几册谱实在是蛀得厉害,手还没摸就觉得毛骨悚然,后来就没有要。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62 页: 邵友濂:字筱村,杭州人,尝随曾纪泽使节至英俄,荐擢道员,历官至台湾巡抚。乙未命偕张荫恒行成于日,日人拒之。移湖南,至未任,乞休归,卒。友濂精密,为纪泽所称,而实无才。官台湾日,颇受制武弁,故台防军士之骄为各省所未有。一夕,方演剧晏客,突有人登台,摔一仱下,亟问此何人,左右对曰,省防某领统子也,仱为所喏,而中道事他人,久欲杀之,不可得,今闻在此,特摔之去,不取污抚署地也。友濂默然。越日,是仱死,通衢间身分为五矣。予在台日,闻诸胡缉之,盖所目睹也。
上海图书馆藏有忻氏老二房家谱一本,几经周折,已由上海忻氏联谊会复制完成。但由于这本家谱毕竟是个缺页的抽印本,所以常让人感到不足而遗憾。
最近有机会去了趟宁波,在天一阁领导同志的帮助下,我见到了记载在《中国家谱总录》中的忻氏家谱的另一本老二房家谱。这一本家谱虽然也是个残本,但幸运的是,我补到了上海图书馆本缺页的一些内容,知道了天一阁本是比上海图书馆本更早的版本。
天一阁本封面用蓝色布装,内芯是白纸,比上海图书馆本的黄纸本漂亮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谱中有一些文章是上海图书馆本所没有的,如宁波文人林景绶写的《树德堂记》、忻廷相写的《红树山庄记》。由于天一阁本残破比上海图书馆本还厉害,所以较难比较两本家谱的优劣,只能互作补充。而能够补齐上海图书馆本缺页的是祠规的第六页,在端一公墓道禁例下,还有子西公墓道禁例,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在《中国家谱总录》 中还记载着奉化文管所藏有一本忻氏老二房家谱,如果奉化本还能补足上海图书馆本的不足,那就更好了。当然,我还奢望着有一天能发现一部完整的老二房家谱,因为老二房的人口众多,足本家谱有二十三卷之多,资料性十分可观,对研究忻氏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浙江萧山新坝倪氏宗谱十四卷,(清)倪介眉等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鄞县蛟川倪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倪敬沼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爱日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乐清虹川倪氏宗谱九卷,(民国)倪可栋修,倪逢庚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兰溪龙门倪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金湖乡倪家村。
浙江兰溪西倪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屏山乡倪家村。
浙江浦江浦阳龙池倪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浦江县档案馆。
浙江兰溪金湖倪家村志,(现代)村志编委会纂,199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上虞横山倪氏宗谱,(民国)倪奎修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经锄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上虞贺溪倪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倪启寿等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经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上虞古虞倪氏族谱,(清)倪明等纂,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上虞横山倪氏宗谱,(清)倪启生主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经锄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壶山倪氏宗谱,(清)倪守铨等纂,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壶山倪氏宗谱,(清)倪庆发等纂,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九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壶山倪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五卷、第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壶山倪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嘉、乐清倪氏分迁永乐二邑间合辑宗谱四卷,首一卷,(清)花禁山农幼伢子纂,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修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倪氏宗谱,(清)倪启略等总理,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龙门倪氏七修族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二卷。(民国)倪福华等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龙门倪氏四修族谱,(清)倪清钱等纂,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五卷、第七~十卷、第十四~十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龙门倪氏五修族谱,(清)倪汉潘等纂,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第十七卷、第十九~二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龙门倪氏族谱,(清)倪易书等纂,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龙门倪氏祠堂重定颁胙规例五卷,首一卷,(清)倪正谊等纂,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倪氏禄申堂派下外谱,(清)倪易书等纂,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倪氏家乘,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金坛金沙兆岐倪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经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十三~十四卷、第十六~二十一卷、第二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乐清、永嘉倪氏分迁永乐二邑间合辑宗谱四卷,首一卷,(清)倪天保纂,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承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宁波镇海西管乡后倪倪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陈祖诏德总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倪志乾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敦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潭边倪氏宗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倪敦伦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开化开邑倪氏宗谱二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积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嘉善倪氏家乘,(清)倪荣鼎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谱十卷,(民国)倪德军等主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七~八卷、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谱,(清)倪法鲁等主修,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杭州遂安辰溪倪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浦阳千乘龙池倪氏重修宗谱五十卷,(清)倪宪存总理,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浦阳千乘龙池倪氏重修宗谱,(清)倪允慧总理,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八卷、第十一~二十一卷、第二十四~三十卷、第三十二卷、第三十四~三十五卷、第三十九~四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浦阳千乘龙池倪氏重修宗谱,(清)倪宪章等总理,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十九卷、第二十一~三十一卷、第三十六~三十七卷、第四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浦阳龙池倪氏宗谱,(民国)倪安定等校,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浦阳倪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梁溪倪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世表二十四卷,(清)倪会亭等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带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润东丹徒倪氏重修族谱六卷,(清)倪典慎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怡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镇江丹徒倪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民国)倪思宏纂修,倪文涛编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京口丹徒倪茂堂倪氏重修宗谱六卷,附余庆录,(民国)倪荣钧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带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丹徙倪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民国)倪思宏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宜兴倪氏宗谱六卷,(民国)倪晋芳等主修,倪观森等编,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锄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倪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无锡梁溪倪氏宗谱诵芬录十四卷,首一卷,世表二十六卷,(民国)倪城等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清阁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今仅存诵芬录第一~三卷、第七~八卷、第十三卷,世表第一卷、第五~六卷、第八卷、第十一~十四卷、第十六~十八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二~二十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倪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育备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城南倪杨氏宗谱二十卷,首三卷,(民国)杨鸿鼎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翼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城南倪杨氏宗谱,(清)杨吉庵等总理,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翼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南倪杨氏宗谱,(清)杨吉庵等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翼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祁门倪氏族谱三卷,(清)倪望重等重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另有一部存两卷)。
安徽祁门倪氏族谱二卷,(民国)倪望隆等续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桐城倪氏宗谱三十八卷,首二卷,(民国)倪斗山、倪冶牛等编,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带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卷首两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慈堂湖倪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清)倪宝璜纂修,清同治年间手抄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灵璧杨疃镇倪家村
安徽望江倪氏家谱,(现代)倪文蔚、倪冷峻等著,1997年大雷岸经锄堂铅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祁门倪氏族谱,(民国)倪愚山等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祁门倪氏族谱,(清)倪宗衮等纂,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云湖倪氏五修族谱十三卷,(清)倪远辉纂集,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带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云湖倪氏六修族谱十六卷,(民国)倪芳镜、倪培本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带经堂铅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衡阳倪氏四修族谱二十六卷,首三卷,(民国)倪蓉镜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千乘堂铅印本三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中湘云湖倪氏六修族谱十六卷,(民国)倪芳镜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带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南汇倪氏宗谱,(清)倪金报纂,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锄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崇明倪氏家乘,(清)倪锡爵等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崇明倪氏家乘,(民国)倪锡爵等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海倪王家乘首编三卷,本编六卷,附编一卷,(民国)钱基博等纂,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连江琯头浮岐倪氏族谱五卷,(民国)倪圣富、倪华銮等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稿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连江县档案馆。
倪氏草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倪氏族谱六卷,(清)倪典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怡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倪氏四修族谱二十六卷,首三卷,(民国)倪蓉镜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千乘堂铅印本三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大家好,我是沉淀历史,对于历史上最长的家谱这个问题应该不好判断的,因为某些原因有很多的家族的族谱都被毁掉了,所以很多的家族都断了传承,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字辈都忘记了,这在我看来是非常的可惜的。
从现有的公开的资料来看,
传承最长的家谱我想应该就是孔家了
,因为从孔子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繁衍了80多代了,而且自明朝以来,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可以说人家的家谱保存的比较完好。并且还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05年的时候,孔子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至于到底是不是最长的,我们可不好轻易的下结论。
传承最长的家谱我想应该就是孔家了
就比如,我还查到一个家谱说是
比孔子的家谱还要早上160年,这个家谱就是柳下惠的后代的家谱《展氏族谱》
,是山东莱芜的柳下惠80世孙展光瑞先生和柳下惠后裔柳明瑞先生所提供。据说这个家谱从黄帝时期就开始续家谱了,这个我感觉只要是家谱应该都能从那个时候续起来吧。而这个展氏族谱从柳下惠之后开始就比孔子早160年了,可以说是非常的早了。大家在这里注意一下,柳下惠实际叫展获,柳下惠只是人家的外号而已。对了,坐怀不乱说的就是这个家伙,而且孟子还尊他为“和圣”,所以,想要知道最长的家谱可能有点难,因为并不是谁都想要把自己的家族给显摆出来。
比孔子的家谱还要早上160年,这个家谱就是柳下惠的后代的家谱《展氏族谱》
以上我就是我个人的看法了,对这方面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回答的也不多,各位有知道的可以留言讨论一下。
全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姓氏,关于其起源问题一直有较多的说法。其中一种被大多数全姓人认可的说法是,全姓的来源最早与周朝的官名有关。据一些全姓谱牒记载,在周朝时有一种掌管货币流通和集市贸易的官吏,被称为泉,属〈周礼、地官〉系统。泉,也就是钱币。后来,担任这种官职的人便以官名为姓氏,姓泉。再后来,由于泉字与全字读音近似,一些姓泉人又以全为姓氏,从而有了全姓。 由此看来,全姓是一个由职官而来的姓氏,血统大概与周朝的王室成员有关。由于这种说法在古今全姓人中颇为流行,因此也是全姓人的主要来源。除此而外,与全姓起源有关的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其中如相传全姓起源于古国名或地名,这一古国名或地名大约在今安徽全椒一带,当地早在汉代时就被称为全椒县。又如另外一些说法,全姓是殷王高宗的后代,或是由汉代的王姓改姓而来。他们认为,在西汉末年,与汉元帝王皇后同族的人因不满王莽专政和篡国,耻于与他同姓,于是便改姓为全。因为全字的含义,在写法上包括“王”和“人”两部分,虽改姓为全,仍不忘自己原是姓王的人。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在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君王建把一位名为全宗朗的人改名为王宗朗,应是全姓改为王姓的直接例证。至于关于全姓起源于其他少数民族,或者当代一些少数民族中有全姓,则是更难以考辩了。 无论全姓在起源问题上多么众说纷纭,多都不影响它成为当代中华大姓之一。历史上,全姓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为郡望,并出现不少著名人物。其中主要有东汉尚书丞全柔、三国吴大将军全琮、晋名士全子栖、隋名医全元起、五代文洲刺史全师雄、元学者全谦孙、明大学士全思诚、清学者全祖望等。至于其分布,除具有与其他姓氏一样广泛的特点外,当代全姓又以湖南、河南、浙江三省最为集中。据有关专家研究,三省全姓人口约占全国全姓总人口的3/4。 全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泉,古时候是一种钱币。周朝时候,设有一种官职叫做泉俯官,专门管理钱币,而泉府也就是专门管理货币的机构。泉府官的后代有的以泉作为姓氏,后来演变成全,成为今天全姓的起源。元代是有少数民族的首领叫作万全。后来这支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渐渐接受汉文化。而万全的后代亦改姓氏为全,这是历史上全姓的有一个来源。
我们中国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谱,又名家乘。家谱中记载着祖宗的来源,有许多追溯到周代,因为周代的子孙分封各国,以地方为姓;有的还远溯到轩辕,以证明自己的确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各宗族修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说到字辈,是修家谱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谱,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年。在修谱的时候,就要决定排出新的字辈。以蔡家的字辈为例是“世泰家声启,运隆教泽长”十个字。在1944年修谱的时候,就另外决定了新的十个字,作为后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儿子则名“泰”来,孙子名“家”珍,曾孙名“声”传,玄孙名“启”伟。由名字上一看,就辈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辈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启字辈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启伟、启仕、启优、启侠、妹妹用启侬、启仪、启仙等等。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在家谱中,可以看到祖宗的来源,我是河南人,我们傅姓怎么由平陆一带到南阳来的?然后历代祖先,有谁到那里去了,都有记录。
宗法社会的组织,就有这样严密,对于个人的名、字、号、谥法、事业、行状,等于一篇小传,在家谱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家谱族系表的线都是红的,如果中间看见一条蓝线,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因为红线是代表血统;如果是蓝线,就是表示没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过继来承宗祧的;如果没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过继来延接香烟的,则加双姓,一般是本姓血统最近的过继(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双祧的,如兄弟两人,哥哥无子,弟弟也只有一个孩子,那么这个独子,就同时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给他娶一个太太外,伯父也给他娶一个太太,称为长房媳妇。(当然,弟兄排第几,就是几房)。那么长房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孙子,本房媳妇生的孩子,为生父的孙子。如果没有叔伯兄弟,就从叔伯祖的后代同辈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过继承祧,要经过族长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过继来的第一代要加双姓。如张家由李家外甥过继而来,在家谱中的蓝线下就写张李某某。
在人类学的立场看起来,好像红线或蓝线没有多大关系,“民胞物与”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谁的儿子都是一样;可是站在宗族血统的立场,就绝不敢以开放的思想来做。还有的人声明不是外甥,是“路边妻”生的孩子。所谓“路边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风俗,租一个妇人来,生下孩子以后,将孩子交给男方,各走各的路,没有夫妻关系。可是怎样去证明呢?“路边妻”等于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个妇人同时是张、王、刘、李几家的太太,女权很高。所以“路边妻”的孩子,碰到几家修谱时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无法证明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丈夫的。但无论是红线或蓝线,有一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对于没有后代的,一定想办法把他的宗祧继承下去,香火延续起来,这是中国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谱,依照老规矩,仅有两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长的家里。如果为了法律问题或者宗族上其它什么问题,要查家谱的时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负责人到齐了,才可以打开这个藏家谱的箱子。我当年在家里修家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当时回去修家谱,有所变革,不像以前那样有半张书桌宽大的正副两本,而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四开本,同时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钱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资流传。所捐的钱,绝对超过预订的价格,甚至有的超过十倍以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孝道,为宗族尽力。领家谱时,非常隆重恭敬,视为一种光荣,除了用古典鼓乐,到祠堂中恭领,如迎神一样,而且当天还要设宴,邀请诸亲友,因为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来道贺。领回的家谱放在“谱箱”里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边,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如果是几家合领的家谱,就由合领的几家轮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为期,对这件事是非常严肃庄重的。
家谱不但是为个人,而是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会观念而存在;它更高的价值,在于其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在历史这方面,寻查个人的史料,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传记,就是从他家乡中的家谱里,找出很多真实的资料与记载,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重要。换言之,家谱家乘,就是它这个宗法社会的一个小的历史。我们常说,大家都是黄帝子孙,就是各家循家谱研究,追溯到最后,黄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发展下来,就表现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民族观念。
更新于 2018-04-27
来自作品集姓氏普籍
摘 要:近三十年,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文章先回顾了家谱的历史演变,再分析了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并以家谱的“前言”、“后记”来例证。 关键词:家谱 重修 原因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0-01
家谱,也称宗谱、族谱、世谱、家书等,是记载一个家族迁徙、繁衍、兴衰历史,褒扬家族功德人物的史实资料,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近三十年来,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这股编修新谱的热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可以从新修的家谱的“前言”、“序”、“后记”等中得到印证。
1 家谱的演变
最早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甲骨、青铜器上简单刻有父子兄弟世系,这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形态的家谱。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家谱适应世家豪族的政治需要处于兴盛期,成为了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唐代,谱学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官修谱牒巨大,私修家谱亦十分兴盛。宋代为家谱的转型期,官修谱牒废绝,私修家谱兴盛。家谱作为用来区别门第身份的政治功能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尊祖、敬宗、收族”和“尊尊亲亲之道”的道德教化功能,并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欧式谱例和苏式谱例。进入明代,中国家谱发展趋于成熟,编修家谱的体例、内容更加完善,并基本定型。明代修谱进一步发展以朱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作为修谱的指导思想。清代及民国时期,编修家谱的活动在民间非常普及。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编撰家谱一度停止,大量的旧谱牒遭到了破坏。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率先出现了重修家谱现象,很快遍及全国各地。
2 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例证
21 主观愿望——敬宗睦族,惟有修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增长,即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求学日曾增多。各家族子孙迁居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而家谱,就是家族群体联系感情、亲情的纽带。族中老人希望通过修家谱,达到“敬宗睦族”的目的。浙江海宁《褚氏家谱》的“前言”中写到:“当大部分子孙汇集硖石参加迁葬时,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尤其是少、青、壮年一代对褚氏根从何来、对家史一无所知。所有健在老人都为自己重任深感不安和内疚。后经合计,一致认为,有续修家谱刻不容缓的急切愿望,因此开始筹编。”修谱可以使民族源流清晰,能得到族人相互提携帮助。……吾族之谱,自公元一九二四年第四届续修至今,屈指已八十有六载,由于年代久远,族内后裔或谋生外迁,或经商发迹,子孙繁衍,徙居各地,昭穆既远。当今后裔辈份不清,祖宗支派不明,犹如陌路之人,如何将族内之人团结起来,惟有修谱。”
22 客观基础——盛世修谱,势在必行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盛世也为修谱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冲破了“左”的思想牢笼,思想大解放使人们打破了精神枷锁,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生的政治条件;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百姓日益富裕,为修谱的各项费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上虞管溪徐氏宗谱》序:“盛世修志,盛世修谱。可以说,政通人和,太平盛世赋予编史修志著谱的神圣使命和高度的责任感。”
23 推动因素——“两个通知”的发布
1984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撰《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为使这项涉及全国各图书、档案、文化部门的联合目录编撰顺利,国家档案局会同教育部、文化部联名向大陆地区各文化厅、文管会、档案局等单位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7号)。为了增加大陆以及海外收藏的中国家谱目录,2000年国家决定编撰《中国家谱总目》。为了推动此项工作进展。文化部办公厅于2001年2月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办社图函[2001]29号)。“两个通知”的发布对近三十年来的家谱编修意义十分重大,推动了家谱重修的盛行。
首先,家谱的价值重新得到了确认。在“”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封建糟粕,不要说是修谱,连收藏的旧家谱也遭到了破坏。而在“两个通知”中,明确指出: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钱塘孔氏宗谱》重修宗谱新凡例中说:“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迁徙的历史文献,曾经被作为维系宗法制度和祖先祭祀的工具而被奉为圣物。然而在上世纪中叶的“”中被作为“旧时代”的遗物而惨遭毁灭。浩劫之后,家谱的性质和现实意义重新被人们所认识,被认为与国史和地方史志同为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
第二,为农村修谱提供了契机,成为了修谱宗旨。需要敬宗睦族,修谱有了主观愿望。思想解放、物质丰富,修谱有基础。而家谱目录整理工作的开展,为修谱者重修家谱提供了契机。家谱目录专业工作人员为了对各地家谱资源进行调查、征集和著录工作,深入城乡,宣传家谱的价值、家谱工作的意义,民间私藏家谱被公诸于世。在家谱目录整理工作开展之际,各族人认为有必要对自家的家谱进行重修,并把“两个通知”精神定为修谱的宗旨。广西北流《郑氏族谱》凡例第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编好《中国家谱总目录》等文件精神编好士球公宗支系族谱。并在书前附有“两个通知”的原文。《齐贤镇西徐巷村樊氏家谱》“谱例”第一条:遵循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国档会字[1984]第7号联合通知“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自己的血缘关系……”之精神,作为编修本谱之宗旨。
编修新谱是历史上续修家谱的继续与发展,是适应社会需要、民众需求的一个文化现象。新修的家谱跟旧家谱相比,有继承、有批判、有创新。我们应对其进行引导,使新谱编修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赵小玲家谱征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当代图书馆,2004(4)
晚清十帅家谱(三)
本文2023-10-08 01:17: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