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的春节习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济宁的春节习俗,第1张

  水饺,放鞭炮,春联,拜年,压岁钱。

  烧纸上坟,家里摆去世老人的照片。

  上班的领3倍工资,单位发过节费。。

  傻子!

  济宁是运河民俗最集中的地方。当年慈灯寺门前有热闹的庙会,春天有城隍爷出巡,夏天汛期有迎送小龙王,吕洞宾诞辰时吕公堂烟火兴旺,每年春节,龙灯、旱船、高跷、秧歌、狮子舞,走街串巷,络绎不绝,还有常年的渔鼓、相声、快书、戏法、气功、武术,各展绝技,热闹非凡。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济宁的小土山(现在的人民公园)。小土山位于济宁旧城东南城墙脚下,这是当年疏浚运河时挖土堆成的大土堆,这里是济宁传统的公共游乐园,它在鲁西南远近闻名,其行业之众,喧嚷之盛,毫不亚于北京天桥和南京夫子庙。

  在这60多亩的地面上,建有“逢春”、 “书带草亭”、“长春”、“同乐舞台”四个戏院;十几家茶馆里几乎都设有书场,其中“四海春”、“玉仙亭”两个茶馆,则标榜‘以武会友’,经常组织武术表演,供人观赏。书场除了进入茶馆之外,还有搭棚招租的,也有本钱较强的名家自己立棚的。

  曲种繁多,有大鼓、扬琴、渔鼓、评词、渔鼓坠、山东落子、木板小鼓、岭儿调、平调、山东清音、三弦评调等十余种,至于相声、戏法(魔术)、武老二(现称山东快书)以及对打、劈砖、举重、摔跤、吞铁球、卖大力丸的,只能撂地摊拉场子了。

  三教九流各种下层行业会聚于小土山,唱卖估衣、熬膏药、修表、拔牙、焊锡壶、补锅、算命、指画、摆棋局、点痣、修脚、抽签子、抓彩、押宝、推牌九,吆五喝六人声鼎沸。

  临近春节,小土山就更加拥挤喧闹,各路人马纷纷抢占地盘,拉洋片的、走猴露头(木偶)的、耍猴、玩熊的、套圈的都要争个场子,更有卖玩具的;花枪、木刀、胡子、剑、哗拉棒锤、皮老鼠、狮子狗、泥娃娃、纸花、彩灯、年画、风筝,把个小土山扎裹得五彩缤纷。还有卖琉璃蚌蚌、玻璃号、耍陀螺、仙鹤灯以及烟花爆竹等,把个小土山炒炸得像个水星子油锅。旧时济宁俗语说:“出了南门向东望,除了吃喝不上当”就是指的小土山。

  这里百业汇聚,琳琅满目,但假冒伪劣、使奸行骗也混迹其中,所以最实惠的还是饮食业。小土山的饮食大部分是低档小吃,摊棚拥挤,小贩穿梭,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摊棚里有馓子、麻花、锅贴、菜盒子、火烧、蒸煎包,稀的有酸辣汤、豆腐脑、牛杂肝汤、馄饨、粥、羊肉汤,小酒店里备有卤味、鸡杂、煮花生、五香花生仁、干蚕豆、面蚕豆、糟鱼、豆腐干等,更有挎篮挑担的小贩大声吆喝:有糖球、瓜子、芝麻糕、兰花豆、鲜青果、老莲蓬等,至于瓜果桃梨、甜杆(甘蔗)、凉粉、汽水、炒螺蛳则随处可见了。济宁小土山席棚、布幔摩肩接踵,土台木架参差拥挤,叫卖喝采甚嚣尘上,这里凝聚了济宁数百年风情。

  孔子诞生至今2555年,他的后世子孙遍于海内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现有400多万人,在曲阜定居的有11万人。

  历史上,孔子的嫡孙居住在曲阜孔府。宋朝时宋仁宗下令46代嫡孙孔宗愿的封号由文宣公改为衍圣公,世袭罔替,并正式建造了衍圣公府(孔府)。衍圣公这一封号由46代孔宗愿传到77代孔德成,延续 了31代,历时近千年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父亲,76代衍圣公孔令贻幼年丧父,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5岁袭封爵位,1919年去世,享年48岁。

  孔令贻有二女一子,即77代嫡孙:长女孔德齐(早年去世);次女孔德懋,现在北京;子孔德成,现在台湾,均是一母所生。孔德成是遗腹子,出生百日即袭封爵位。孔德成和其胞姐孔德懋在孔府一起生活,上家学读书,在孔府长大。孔德懋出嫁北京,“七七事变”前夕孔德成远赴重庆。

  从孔子到孔德成,77代嫡孙中,只有三代离开故乡曲阜。一是第8代孔鲋,当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要来曲阜时,他连夜将祖传经书藏于夹皮墙内,只身去嵩山投奔陈胜起义军,被尊为军师。以后因病死在军中。二是第48代孔端友奉命随北宋皇帝南迁,定居浙江衢州。金朝金太宗封仍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为衍圣公,由此分为南北两宗100多年。

  元朝统一中国后,元世祖认为只应有一个衍圣公,南宗的孔洙让爵位给北宗的孔治。以后改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400多年。三是第77代孔德成,国难当头,不被敌人所用,离开了千年祖业和故土辗转到后方,路经武汉时,即在报上发表了《抗日宣言》。抗日胜利后,孔德成随当时的中央政府由重庆迁都南京,接胞姐孔德懋及其子女到南京官邸共同生活,后因时局变迁,又两岸相隔数十年。终于天遂人愿,姐弟得以团聚。

  孔子后世一律都要按照字辈取名,否则不准入家谱。字辈的字先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10字,以后崇祯皇帝又钦定10个字,清朝乾隆皇帝又钦定10个字,民国时期,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定20个字,报经北洋政府批准,由北洋政府下令各省县将这50个字布告周知。即:(从56代至105代的字辈)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朝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绪世昌

  由此,尽管孔子后裔人数众多,相互不认识,但只要根据名字,就可以从大的方面确定辈分。孔子后代繁衍年代久远,支脉繁多,但都和孔府有血缘关系,孔氏家族如一棵参天大树。孔府是孔子后世嫡系长孙即衍圣公居住的地方,他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而历代衍圣公的弟弟长大后,按照孔府规矩是要分出另过的,随着他们子孙的繁衍也就像这棵大树上生出的许多分支。要了解这支的始祖是谁?是在哪一代分出的?以及世系如何发展?这些在《孔子世家谱》上皆有据可查。《孔子世家谱》两千五百年谱系不乱,支脉清楚,实为举世珍宝。

  [观察与思考]孔子标准像正式推出背后的利益之争(全文)

  孔夫子最近备受关注。孔子家谱将进行规模最大的一次修订,“疑似孔裔”希望借助DNA检测验明正身;前不久,北大学者张颐武一句“一个章子怡胜过万本孔子”的说法引起一片哗然……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宣布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再次激起舆论热评:是“传播文化”,还是“商业炒作”

  ?是“肖像垄断”,还是“资源独占”?孔子,覆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庞大身影,在今天到底该以何种面目出现?“标准像”到底有没有意义?中国孔子基金会是否合法拥有“标准像”的版权专利?魅力孔子,虽然时空阻隔千年仍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请看《新民周刊》胡展奋的文章。各界杂说9月曲阜的白天还有些许炎热,孔子标准像的揭幕仪式在下午3点举行,当红绸解开的一刹那,现场的人们不禁发出轻轻的叹息。多数人士表示认同。孔子七十五代孙、著名音乐家孔祥东先生在揭开红绸的一刹那,两眼放出欣喜的光彩,他说:像因心造,我心目中的夫子,应该就是这样的,慈祥、宽厚、睿智,也许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个孔夫子,但是,我的“夫子”就是这样的。对于为什么推出“孔子标准像”,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先生解释说,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片”,国外有些人即使对我们有误解,但是对孔子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却是高度认同的,我们的孔子学院在国外迅速发展就是一个明证。但是既然传播中华文化,就得讲究传播效果,西方的耶稣、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都有一个很稳定的视觉效果,也就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形象,其实,后人有谁亲眼见过他们原貌呢?大体符合传说就行了。我们的孔子也是这样,关于他的外貌,史料记载极少,后人的记载,荀子最早,据《荀子·非相》记载孔子是高个子,大约在1米91到2米之间,面色较黑而头发较蓬松。台湾地区中华孔孟学会在1986年制定了台湾的“统一孔子像”,今年在海峡两岸共同祭孔的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孔子标准像,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不但体现了两岸的文化认同,还对倡导世界范围内的标志性孔子形象,弘扬传播孔子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不必太拘泥于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他说,妈祖究竟长得什么样?关公究竟长得什么样?都没有照片留下来,但是大家都认同了后人设置的形象。记者在现场看到了经过修改的孔子像,这尊孔子像看上去比传统的画像更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脸,眼神比传统的画像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颁行孔子标准像的同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曲阜颁发的第一届“孔子教育奖”奖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这一标准像。据了解,孔子形象最早在汉画石像中出现,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家出于对孔子的不同理解,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孔子形象,其种类难以计数。“皇家孔子、官家孔子、儒家孔子、布衣孔子、仇家孔子(即“打倒孔家店”时,对孔子的丑化)、海外孔子”……山东儒学专家骆承烈,一生收集各种孔子像达2500多种,他把这些孔子像分成了上述六类。他认为,偶像不过是造像者心中的理想罢了。但是,关于孔子标准像正式推出的消息发布后,社会各界反响之强烈,还是超乎想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认为,孔子不可能有“标准像”,“我不太清楚他们所谓‘标准像’的出台过程”。他说:古人又不照相,任何一个版本的“孔子”画像都是后人勾勒出来的,你凭什么就说你的版本是“标准”的呢?作为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最初我听说“孔子热”特别高兴,但我后来发现,许多所谓“孔子学院”,无非就是一个普通的汉语推广班,“孔子学院”这四个字无非一个名头而已。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则认为孔子“标准像”的出现,还是应该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它对增强公众对孔子的认识,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了解不是毫无作用的。但是,应该允许“百家争鸣”。而且,孔子是否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已难以考证。那么,何为“标准像”,原本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事实上,站在学术的角度,任何标准都不是绝对的标准。与此同时,网上的争议尤为激烈,不少网友认为孔子标准像“不像”,和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差较远,有人援引《孔府档案》中的有关记载来反对标准像,更有人干脆把孔子列入“丑男”,言辞十分不敬。

  归纳起来,首先是孔子形象之争。9月28日,记者采访了国内著名雕塑大师严友人,请他就这次颁布的青铜圆雕孔子标准像,谈谈自己的看法。严友人首先肯定了这座引起广泛争议的青铜圆雕,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他把这座雕像的风格定位为“民间艺术”,认为民间雕塑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形象不错”,他说,夫子的五官表情的塑造,还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慈祥、宽厚、睿智,“万世师表”应该是这样的仪容。他认为争议之所以激烈,应该源于审美的切入度不同、审美的水准不同和审美定位不同。他认为,一些网友引用所谓的“历史记录”来否定现行的孔子标准像是不妥的,因为传世的一些文字出于神化孔子的需要而把孔子形容得相当离奇,他说,我查过的孔府档案,是这样记载孔子的:“反首,张面,大角,日准,河目,海口,龙颡,牛唇,白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骈胁……”,而且“胸部矩形,且有文字”,我们如果相信这些文字,照此打造,孔子会是怎样一副尊容呢他说着顺手拿过一张纸,勾出了一张素描:你们看,“海口”乃极言其大,试试看这张嘴画到腮根吧———哦,那就成了腮裂,青蛙王子;骈齿,两排牙齿吧,暂且不论,这“虎掌龟脊”可不是开玩笑的,掌心应该有肉垫凸出,“龟脊”应该像个驼子,胸部又是方的(矩形),这,还成人形吗?“尽信书,不如无书”,他说,另外,审美角度不同,也是争议频起的原因。老百姓看夫子,觉得和以往看到的不同(如吴道子所绘,微露门齿),和历史记录的也不同;美术家看他,觉得比较“民间”(事实上的确有“泥人张”的风格),如同“浅显的宣传画”;历史学家看他,也许对他的布衣状不满,因为他毕竟从政四年,做过鲁国的大司寇(司法部长)……总之,一件本来就想象多于史实的标准像,准备让所有人满意的确是不可能的。当然,不足之处若从专业来看,还是有的,严友人说,雕塑论“位置”,一座雕塑,所有的“点”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位置,这座圆雕,线条是相当流畅的,人物表情也很生动,但是体积感不够,力度不够,张力不够,占有和征服空间的质感不强,原因在哪里呢?“它太写实了,为自己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他说,干这一行,“形似”,总是拘谨的、形而下的。前人说,大象无形,就是要我们追求“骨子里的相似”,更高超的手法是打造朦胧的意象,从而给读者预留下更多的猜想和遐想。话又说回来,我这样的评论也许同样是失之公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用西方的、现代的雕塑理论去议论本土的民间艺术,这两者,是不对等的。圣人后裔有话说从2006年1月以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制定孔子标准像。6月份,标准像的征集意见稿向海内外发布后,备受关注,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在9月23日举行的孔子标准像新闻发布会上,孔子像的主创人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胡希佳说:“我们重点从形象定位和精神气质等方面作了修改完善,更注重体现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内涵,表现他的博大儒雅。”据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介绍,这个标准像的设计以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俗成形象为准则,以唐代吴道子所绘的行教像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吸收历代孔子像作品中的优秀元素,力求形神统一。但是,对于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孔子标准像的举动,长期研究雕塑史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却指出:制定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文化暴力”,缺乏历史依据,过于武断和粗暴。网上更有议论认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出于某种目的,“美化了孔子”,此举没有意义。有鉴于此,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针锋相对地指出:此举很有必要,因为孔子形象不一,对中国人来说也许还不是个大问题,但对外国人来说就是个大问题。你们什么时候见过耶稣有几十幅面孔的?目前的孔子千像千面,外国人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孔子。随着对外友好交往的增多,制作一个统一的孔子像势在必行、大有必要。在孔子标准像颁布现场,记者采访了国际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孔祥东说,作为孔家后裔,我想说的是:现在认识孔子的最大误区就是误信了流传甚广的古人对孔子的记载:反首……龟脊、龙形、虎掌、河口、海目、骈齿……对这种记载,孔子第69代孙孔继汾早就明确地表示这是后人为神化孔子而编撰的附会之说,真要画出来,请问,地球上能找到这样的人吗?按照历史学家顾颉刚的“历史层累说”,离历史事件越近,所述事实越可信,离历史事件越远,谬误附会越离奇,因为神化的需要,越到后来,孔子越被描绘得不可信,简直像个“异形”,问题是离孔子时代不远的荀子,并没有说孔子丑陋,只是说“仲尼长”(身高19米),面黑且头发乱。我相信,“面黑且头发乱”正是夫子凄凄惶惶为了理想而奔走列国14年的写照,否则以他做过4年的鲁国上层官员,而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习惯,断然不会把自己搞得蓬头垢面。夫子当然没有画像遗世,但是有相当稳定的“遗传密码”跨越千年地落到我们身上。众所周知,因为历代政府特殊的“尊孔”政策,孔氏一族是国内罕见的遗传基因呈超稳定结构传承的家族,《孔子世家谱》说“历历相传,秩然不紊”就是这个意思。作为后裔,我有幸看过现存的历代“衍圣公”画像,平心而论,都长得比较端正,断不致于“山魈一样”,更没有发现“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的遗传特征,因为孔府历来被尊为“天下第一家”,孔府人画像,非常讲究诚信,因此,我相信我祖,纵然不是“帅哥”,也高大而端正。

  版权之争大概正因为孔子在中国文化中超级重要的位置,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孔子标准像的过程不可谓不慎重。据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介绍,孔子标准像的制定程序,是严格按照“发起、征集、评选、初稿、定稿”等步骤进行的,从初稿到定稿,他们先后征求了国学大师任继愈、文怀沙、张立文,艺术家钱绍武、“泥人张”第四代传人、雕塑家张�,孔子后裔孔德懋等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委托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博士牵头,由胡希佳教授等组成主创小组,在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俗成形象,以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为基础,参考历史文献,最大限度地吸收历代孔子像作品中的优秀元素,突出体现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风范和气质,定稿后的标准像体现了东方圣哲———孔子的高远、睿智、敦厚、亲和的形象与内涵,体现了这个时代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和认同,基本达到了制定孔子标准像的预期效果。然而关于孔子标准像的版权问题,社会上却有不少不同的声音。浙江省出版界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人士日前致电记者,对中国孔子基金会“保留孔子标准像版权”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着客观报道的原则,应其要求,我们将他的来信节选于此———……为孔子设计一张所谓标准照,其实并无不可。因为,历史上的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已难考证,后世各种各样的孔子像都是基于历史文献和个人想象的演绎。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描绘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孔子基金会重构孔子的影像符号,也反映了现代人对孔子与儒家文化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孔子基金会所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只是作为一个机构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一种阐释,就不应当受到非难。但问题显然并非如此简单。从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操作来看,此举不无借“统一”孔子形象垄断孔子影像话语权(版权)之嫌疑。这样的做法不仅和推广孔子文化、儒家文化的宗旨相悖,更是一种独占全民共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商业行为。虽然基金会有关人士声称制定孔子标准像没有商业目的,但在征集活动的文件中却强调,标准像版权将归中国孔子基金会所有。……版权专有、招商制作以及使用收费,已经清楚地说明基金会正在谋求孔子产业化,孔子标准像的制定,也由此带上了商业色彩。如果这是一般的商业行为,当然不应受到质疑。问题在于,基金会的这种商业行为,却是通过垄断孔子肖像权来达成的。孔子以及儒家文化乃全民共有的文化财富,原本不存在版权一说,基金会制定标准像的行为,实质就是将公众权利部门化。……据此,记者日前将读者来信的主要内容转告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基金会立即委托了副秘书长王大千作出了回应:所谓中国孔子基金会“独占”和“借‘统一’孔子形象垄断孔子影像话语权(版权)”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首先,为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我们制作“标准像”,只是出于向国际社会传播孔子形象需要一个“统一载体”的需求,从来没有宣称在任何场合只准使用一种孔子标准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权限作出这样的强制性规定。其次,我们重申保留我们的标准像版权,因为孔子标准像的制定是中国孔子基金会自己投入人力物力,按照“发起、征集、评选、初稿、定稿”的步骤进行的,程序合法,手续俱全,属于基金会的创意产品,请问凭什么不能拥有它的所有权呢?孔子以及儒家文化的确乃全民共有的文化财富,但是如果您写了一本《孔子大传》,请问您能主张您的著作权吗?强调“孔子标准像”的版权,只是一种主张和权利,并不等于商业行为,因为我们对该版权既可主张有偿,也可以主张无偿,好比自己决定自己的文章是否发表,“垄断”或“独占”的只是自己的作品,请问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对于王大千的说法,著名商标法专家、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柯晓军先生表示认同,他认为,在版权著作权领域,基金会如果只是支配自己设计的“孔子标准像”当无异议,但前提是不能因为有了“标准像”,就制约别人使用孔子的其他画像,同样,若有人将“孔子标准像”用于商业目的而事先又未经“基金会”同意或授权则可视为“侵权”。……夫子仍然备受关注。魅力孔子,虽然时空阻隔千年仍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资料来源:青岛新闻网

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 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生 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五经”指《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的这种古文《尚书》。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假托之作。 《商书》是殷王朝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其中《汤誓》按时代说应为最早的作品,但这篇文章语言流畅,可能经过后人的润色。《盘庚》三篇古奥难读,较多地保留了原貌。 这是殷王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演讲记录,虽然语辞古奥,但盘庚讲话时充沛的感情、尖锐的谈锋,还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说: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炪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盘庚》上) 短短的一段话,用了三个比喻,贴切、生动,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条不紊”作为成语,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盘庚告诫臣下不要煽动民心反对迁都,说那样便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动。 《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纣时的誓师之词,《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训告殷遗民之词; 《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这些作品叙事清晰,而且能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写于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晋失败后的悔过自责之词,表达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这样写道: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他引用古人的话指出,如果自以为是,必将做出许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说明责备别人容易,从谏如流则十分艰难,写得相当传神。比起《商书》和周初的文字,要流畅得多,标志着散文在当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章汇编。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语言同秦汉时的古汉语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远,传写讹误,十分艰涩难读。韩愈谓之“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但抛开文字的障碍不谈,在情感的表达上,其实是朴素而简要的。由于发表那些言辞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语之间,具有居高临下的自信。对于后人来说,古奥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质朴自信,又显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书》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汉代《尚书大传》引子夏语,谓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也是有感于此吧。不过,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把《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六经。孔子收徒讲学时,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不过,孔子所讲授的礼、乐和旧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礼、乐已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乐》教,可以使人“广博易良”;《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 (见《礼记·经解》)。孔子还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论语·泰伯》)。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讲周朝官制的,《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东汉学者郑玄分别给《仪礼》、《礼记》作了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这一名称。“三礼”都与孔子礼的思想有关,但只有《仪礼》(17篇)是由孔子整理编订的。 《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由于我国早在夏、商、周时就进入了奴隶社会,而周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代,所以《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汉时补以《考工记》。 《周礼》为何人所作,何时产物?历来也是有争论的。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它出于战国,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多数人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周礼》成于汉初。 《周礼》一书,东汉郑玄撰有《周礼注》,唐朝贾公彦作《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也撰有《周礼正义》,这些注释对后人研究《周礼》提供了参考资料。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他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 辅助周王的大官,相传有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周公的儿子伯禽,也当过周王的师保。在令尊、令彝铭文中,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三事”是三种官职的总称,即政务官、事务官和地方官。“四方”是指四方诸侯和方国部落。“卿事寮”是指周朝政府中的大小官僚。 在周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周王的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们在朝廷中分立于周王的两侧,协助周王处理政务。 周王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六卿大多和宗教事务有密切的关系。太祝就是最大的祭祀官,周公儿子伯禽也曾任过太祝。太卜是管卜筮的,处于人神之间的媒介地位。 太士也是神职官吏。太史这一职位,就是商代以来的作册,周初毕公高曾任过太史,称为“作册毕公”。太宰可能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是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也是重要的职务。 六卿还有许多僚属,各有专职,所以总称为卿事寮。除六卿之外,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在周朝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写作“司土”,是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司空在铭文中写作“司工”,是管理百工职事的。 司马则是管理军赋的职官。司徒、司马和司空的职权相当,合称“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禄,司寇管刑罚,其地位仅次于以上的三有司,也是十分重要的官职。这五司下面也有很多僚属,如属于司马的有师氏、虎臣和专管马的走马(趣马)等等,构成专门的官僚系统和集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泽的,管理市场货贿的,管理贵族吃、穿、用以及娱乐的,都有“官司之守”,也就是专门的官吏。这些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在周王直接统治区的四面八方,分布着许多封国,所以称为“四方”,具体地指侯、甸、男等诸侯,这些是周朝的地方政权。有的大国诸侯经周王授予特权,可以调动附近的中小诸侯,从事征伐,捍卫周天子,成为方伯,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不是诸侯的封号。有些诸侯兼作王室大官,因而具有公卿的头衔,如周公和召公就是这样。 所谓“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无论是商代或西周,都是不存在的,是后人加工的结果。 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总的说来,它是从商代“内服”和“外服”两套官职发展而来的,不过周朝的机构更加庞大了,体制也越系统化了。同王朝的官吏是贵族,又是宗亲,三位一体,就是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了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体系。直至封建社会,周朝的官僚机构和制度,还有它的影响作用。《周礼》还包含着古代宗教、经济政策、哲学与伦理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资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易经》也叫做《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为五经之一, 计有24070字。分本经和大传两部分 本经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辞, 为易有主体, 故称为经;大传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说卦八, 序卦九, 杂卦十, 此十者合称十翼 十翼为阐明易经而作, 故曰传 它是用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为结构框架,把中华民族在太古时代摸索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下来,进一步以阴阳变化之道来分析,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通过卜卦来启示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规律。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并且,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体会了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当然,刻意求深,也难免造成文意晦涩的弊病。

中国现存的家谱档案,据不完全统计达万种以上,分别保管在中央和地方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历史研究所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手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玉牒总数达2600多册,大档、小档、满文、汉文、横格直格俱全,还有部分稿本。此外所藏清代亲王、郡王家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世袭谱档,内务府庄头册及各种专业户的家谱表册,少数民族上层源流谱系,宋代杨家将的《杨氏家谱》(胶片)和民国时期江浙一带编修的家谱200多种(胶片)都是各具特色的家谱珍品。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清代送往盛京敬典阁保存的玉牒等,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玉牒内容相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民间编修的家谱上千种,多为民国以后修成。山东曲阜文管会收集保管的孔府家谱亦较完整 (见彩图[中华民国时期重修][的《孔子世家谱》])。

1 吴氏家谱字辈

一、全国吴氏统谱统一字派 泰、让、文、传、宗,雍、敦、维、景、崇,开、基、百、世、继,务、本、千、家、从,章、嗣、国、斯、永,寿、承、名、始、雄,季、贤、其、见、博,友、善、观、光、中,至、德、启、公、同,海、东、表、大、风。

1950年,吴氏统谱规定:凡吴氏大统后裔,自泰伯101代起,至150代止,依序题名,一字成行,列上列下,就宜从顺。 二、吴姓人口 吴姓在当代100家大姓中,按人口计算占第10位。

前十位按顺序名次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吴姓在全国总人口中占205%,约2600万人左右。

三、吴姓由来 因为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 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

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

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 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

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

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传承下来。 所以,仲雍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

扩展资料:

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宋朝。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这是人们见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辈。 吴氏制定统一的行辈字比较晚,1950年,吴氏统谱规定:“凡吴氏大统后裔,自泰伯101代起,至150代止,依序题名,一字成行,列上列下,就宜从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至今仍未统一起来,各地仍旧照按自己的家谱字辈进行起名。 字辈应该说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 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将它继承和发扬。

2 求:孔氏族谱

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

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

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

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

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

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置来看,可以发现,随着世代推移,修谱机构的设置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设立鉴定一人,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誉录、督刊、收发等职,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

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衍圣公孔德成主持,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古时称:“纂局”),孔德成任总裁,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谱馆有职员66名,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

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告庙致祭后,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族谱纂修完成,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

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即将旧谱交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一,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二,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三,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

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

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

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

《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来判断内孔与外孔,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淹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8B 9B 10D四、11⑴皇上认为邓肃在敌营中,知道那些人的姓名,就让他详细奏报。

⑵邓肃建议从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中削去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给禁卫,请求让有关部门惩治他们。参考译文: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

少年时,他机警聪敏善于写文章,风度仪态优美,能言善辩。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悲伤过度超出了常礼。

进入太学,与他结交的人多为天下名士。钦宗即位后,任承务郎,授鸿胪寺主簿。

金国入侵,邓肃奉旨前往金营,被金军扣押五十天才放回。张邦昌建立伪政权后,邓肃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奔赴南京,任左正言。

这之前朝廷赏赐金国丝帛一千万,邓肃在其军营偷看到分给将士的不过八万。到这个时候就对高宗说:“金人不值得畏惧,但金军赏罚分明,不弄虚作假,所以军士都肯拼命。

而朝廷却不同,有同时立功而功劳又相等的,有的已多次升官,有的却还是平民百姓。赏赐的轻重、官位的高低,只在官员手上。

功赏不明,谁肯自我勉励呢?希望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功赏的机构。使立功者能够自已陈报。

如果功状明确,而奖赏不合理的,或者立的功相同而奖赏不公,有轻有重,有先有后的,都要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朝廷采纳了邓肃的意见。

朝廷官员中有许多投降过伪政权的,邓肃请求将这些人分三等定罪处理。皇上认为邓肃在敌营中,知道那些人的姓名,就让他详细奏报。

邓肃一一详细奏来,皇上认为他说得对。耿南仲要告老还乡,其子延禧为郡守。

邓肃弹劾耿南仲父子说:“南仲父子都是罪恶之人,阻碍渡河之战,遏止勤王的军队,今日割让三镇,明日割让两河。等到陛下想派兵救援京城,又被南仲父子阻止,他们这样危害国家,乞求处以典刑。”

耿南仲曾向钦宗推荐过邓肃,但邓肃言辞上没有一丝怜悯,钦宗赞叹邓肃忠心耿直,特赐他五品服。范讷留守东京,不出站就逃跑。

邓肃上表弹劾范讷:“范讷曾出兵两河,不战而逃。现在对人说:‘留守的说法有四种,出战、留守、投降、逃跑罢了,如果要出战却没有兵卒,要防守却没有粮草,不愿投降的话只能逃跑。

’况且汉朝得到俊杰才守住关中,这样的不战而逃之将,怎能委以重任。”朝廷于是罢免了范讷的官职。

管理宫室之事的陈良弼乘轿子到横门外,买内女童,邓肃连上奏章责问,当时朝中官吏多推脱离开,邓肃建议从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中削去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给禁卫,请求让有关部门惩治他们。邓肃身为谏官,遇事感愤激昂,不到三个月,总共上书二十多个奏章抗命,所进谏的都切中要害,皇上大多采纳。

恰逢李纲被罢免宰相职务,邓肃上奏

济宁的春节习俗

  水饺,放鞭炮,春联,拜年,压岁钱。  烧纸上坟,家里摆去世老人的照片。  上班的领3倍工资,单位发过节费。。  傻子!  济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