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周戈庄村,洪武初年(1368),周大山由四川迁来居住,以姓取名
村庄史是村庄的一部完整的历史回顾和写照,其中溶入村民各自独特的经验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丰台沟村土族村民居多,村庄史的历史笔墨对其偏多。关于当地土族村民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演绎版本。
祁姓是本村的大族,是村里最早的住户。
李姓土族是外来户,迁来的时间约三代人左右。李家是在清末从临近的互助五峰乡迁来,据说是家境贫困,投靠在丰台沟的阿舅家,后来素性定居下来。
王姓土族现有四户,也是外来投靠亲友,后来定居下来,至今已有三代人。
姜家是从互助沙棠川迁移而来,根子上是汉族,从叙述者(姜二爷, 70多岁)记事起曾听老人说过此事。姜氏还在三代之前确属汉族,后因家境贫困,兄弟二人流徙之此地,其父娶土族妇女为妻,生有四子,解放后改为土族。后代通婚都与土族结亲,精通土语。据说,丰台沟村的姜家还有家谱,与沙棠川姜家基本能衔接上。
比较有意思的是,同样根子上是汉族外来户的叶姓,虽与土族杂居,可是始终没有改变民族身份叶家在丰台沟上、下庄分布居住,有十几户,是村里的大族,仅次于祁姓。关于叶姓的来源,民间有如下传说:
据叶家老爷爷(八十多岁)讲,很久以前,有叶家兄弟二人从双树儿(今互助县双树乡)迁到班家湾。后来因为生计的缘故,兄弟之一到山后(今互助北山)谋生,娶妻藏族女子,家境从此逐渐好转,后在班家湾繁衍发展。
在青海地区的土族中有很大比例的汉族融入的现象。在他们的家族谱中记载着从哪里迁移而来的一些史事,很多是从南京、山西等地迁来。南京迁来的这些汉族大部分均为发配或流放、屯田驻戍;从山西迁来的部分移民是明清两代官方移民实边政策的后果,也有部分山西的客商来西北地区甘、青一带经商,后来与当地妇女通婚结亲而定居,其嗣后逐渐转为土族。因为汉族历来有修纂家谱的习惯,他们迁移到一个全新的区域后,也会续修家族谱以绵延家族历史,抑或凭着家族老人口述史的传承,由后人们重构本家族的渊源或记述族人迁徙的历史。
青海汉族来源传说中,较为普遍的是“南京珠玑巷”说。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年的元宵节灯会,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骑着马的大脚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让路人猜测灯谜的意思。朱元璋一看不禁大为恼火,认为灯谜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气之下拟了一道圣旨,将全巷子的居民发配到了地处边塞的青海。
元宵玩社火,因涉嫌讥讽马皇后而迁民到河湟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人们认识不一。据查,《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条》有注说:“帝(太祖,即朱元璋)以元宵节谜,画一夫人,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妇马后脚大也。乃大杀京民之不守本分者。”又据余继登《典故纪闻》载,镇南卫造官船,擅伐民间树木,被控。朱元祖命斩为首者,其余被杖,“谪戍甘肃”云云。[3]据芈一之先生考证,朱元璋正妻马皇后,乃宿州人氏,非淮西妇女也。而且据史记载,马皇后未闻貌丑脚大,而且在传说发生之前的洪武十五年即已去世。鉴此,此说属无稽之谈。关于河湟地区一部汉族的先祖源自南京结论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
明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变乱,特别是在西北地区人的比较多,可谓十室九空,反映在经济上则较为萧条,于是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屯垦或实边。当时的主要移民就是驻军,其来源之一就是珠玑巷。珠玑巷这一地点与明初的移民现象有关,当时在各地设有移民点,珠玑巷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出去历经几代后不记得当初的祖源地,只记得当初派遣出发时的移民点,所以便有青海汉族祖源“南京珠玑巷”之说,此与许多山东人都记得祖源来自“山西洪桐县大槐树”的版本一样。
实际上,青海汉族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早。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由中原向西北大规模的移民开始。汉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有大量汉人徙居河湟流域。自西汉大臣赵充国湟中屯田以来,大量汉人进入河湟地区屯垦戍边。及至明王朝,从南方大量汉人移民到青海,到清代仍有汉人源源不断从中原、南方迁徙而来。青海、甘肃地区汉人徙居的历史和年代久远,他们在这一地区长期与当地的世居民族和频繁变动、流徙的各族体间不断接触、融合,使民族总体分布格局形成了杂糅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这种格局极有利于族际交流和有效接触,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互渗和文化影响得以发生。各民族文化间发生文化因子的相互采借、吸纳的过程,也是文化认同逐渐发生转向的过程,族群融合和文化融合也不断得以发生。
重视民间家族历史记忆的口述史传承,可以从某一个侧面说明或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详或不足,再辅之家族谱牒等为佐证,不失为考察群体迁徙史口述文本的方法之一。前述青海汉族家族来自南京的传说文本,虽具有一定的史事背景,但是,青海汉族中的多数应是明初“从征”屯戍西北诸卫所的将士,他们大多来自江淮一带,如洪武三年及其后,邓愈克河州,降西番;耿炳文经略青海湟中;冯胜经略河西等,他们起自淮泗,而且所统率的军士,尤以乡党为多, 10余万军户驻留河湟、洮岷、河西、安多、河州、乌思藏等地诸卫所,故有相沿传承的祖源“南京人”的传说和历史记忆。
如上所述,丰台沟村叶家与姜家原本同属汉族,但是姜家因与当地土族通婚,后代演变为地地道道的土族。叶家祖上曾与藏族结亲,但是后代却只与汉人通婚,所以其民族身份始终没有改变。当然,近年来上庄叶家也娶有下庄姜家的土族女子,其子代的身份也发生变化,成为土族。然而,这种因族际通婚而发生的民族身份改变的情况并没有普遍性。
此外,杂糅相处的居住格局也便利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其结果,一部分汉人变为少数民族,而一部分少数民族变为汉人汉人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不断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华夏族本身,又是由各个少数民族互相同化、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包括民族成分的变化或族属身份的选择性改变都有可能,所以少数民族可以变为汉族,汉族也可以变为少数民族。类似的案例不仅在北方有,在中国的南方也时有发生。《隋书·地理志后叙》记载:
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乐、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
这一番描述,不但使人看到了一幅民族分布图,而且呈现出一张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的进程表。[4]汉人向四周发展,一方面促使少数民族汉化,另一方面也为汉人的少数民族化提供了便利。鉴此,地处偏乡僻壤的河湟地区大量的汉人融入当地少数民族 (如土族、藏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东乡族等),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也有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个案。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之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彼此交融、杂糅的民族迁徙史和民族融合史,使得古代很多民族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消失,却又使得很多新的民族慢慢形成和逐渐壮大所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间的相互涵化、文化认同的现实充分说明了族际接触与选择性交流、交往的史事
就东祁土司而言,本是蒙古族,在元朝时,始祖朵儿只失结为甘肃行省右丞,明洪武四年(1371年)授指挥佥事职;子端竹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袭职,赐姓祁;至十世孙祁秉忠以功提督蓟辽;至清代,秉忠之子祁国屏于顺治二年(1645年)归附,九年 (1652年)袭指挥同知职,以后住在乐都县北四里胜番沟,曾有土舍、土民一千多户,男女三千多人。其他如西祁土司、东祁土司、纳土司、汪土司等也与蒙古族有密切相关,只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逐渐与蒙古族分化而转为土族,其风俗、习惯、语言等一切习俗皆同土族,这种民族族属身份转变的历史,就是族际融合、民族同化的现实例证。
西祁土司,本是蒙古族,元朝时,其始祖祁贡哥星吉为甘肃省理问所官,明洪武元年(1368年)归附,封为副千户,世袭。
据考,汪土司(始祖南木哥,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11庄,家传19人;纳土司(始祖沙密,西番人)世袭指挥使,辖5庄,传19人。吉土司(始祖吉保,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6庄,传20人。冶土司 (始祖薛都尔丁,畏吾尔人)元时甘肃行省佥事,世袭指挥佥事,辖1庄,传18人。甘土司(始祖帖木录,土人)元时百户,世袭指挥佥事,辖2庄,传19人。朱土司(始祖虬铁木,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2庄,传17人。辛土司(始祖朵力虬,土人)世袭百户,辖3庄,传18人。喇土司(始祖哈喇反,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2庄,传15人。鲁土司(始祖巩卜失加,蒙古人)世袭指挥使,辖甘肃庄浪数十庄,传19人。[5]
一般而言,那些不同族群或民族的人群一旦有了接触,便会发生互相学习、互相通婚、互相融合、互相同化的现象,而在社会动荡时期或改朝换代期间,人们随意迁徙、流浪或移动,使得这种杂居糅合的局面更加易于发生。汉人向四方扩张,动乱时期流民蜂拥外迁的结果,彻底打破了原先的四夷、中原的纯地理概念,南蛮、北狄、西戎、东胡等族体概念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即形成所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融入,使得一种生理学的种族概念解体,生理上、体质上的特点反而变得不很重要了。文化认同竟然一跃而成为区分彼此的标志和界限,地域认同观的改变,使得民族或族群的边界外延,也使得文化多元成为可能。语言借用和语言兼用的现象日益普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区域的族际文化互渗和文化融合,进一步使得文化相互影响,文化传播、传布成为趋势,具体表现在宗教认同的多元、多源性特点进一步加强,如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引入,原始宗教如苯教、萨满教的遗俗及汉传佛教、民间道教信仰等的共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四、结 语
根据族群认同(ethnic group identity)理论,民族身份的选择性改变与工具理性不无关系,即所谓的族群认同的工具论。地域认同的因素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更加关键的是身份选择的一种利益博弈,即这种民族身份的选择性转换能否给选择者带来实惠或既得利益。所以,当村民面临身份认同的博弈时,譬如族际通婚等情境、国家的相关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提拔民族干部、学生升学适当照顾等)会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此种民族身份认同还会涉及其它的因素,诸如地缘认同、民族间的居住格局、交往交流的程度等一些情感性元素。
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其地理位置走向呈丁字形,自古以来,这一区域就是中外交通、民族混杂的地区,汉人以外,更多的是少数民族。青海、甘肃地区历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存、生息的地方,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多民族不断迁徙、分离、汇聚、融合的民族走廊,许许多多的古代民族或族体在不断的迁徙、分化、融合、同化中渐渐消失,但也有新的民族或族体不断产生和形成、壮大。有些学者在研究土族的族源、来源时,过分强调一元论观点,认为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一个族体成分占据主体位置,非此即彼,要么是以吐谷浑为主体,要么是以蒙古族为主。这种研究模式势必使我们的研究易于陷入困境,很难获得突破。其实,如果考察甘、青地区历史发展轨迹和历史地理演变史,从中可知,这一区域历来存在着多民族不断迁徙、分离、汇聚、再分化、融合、分裂、同化等一系列的演进过程,许许多多的民族或族体相互交融、杂糅相处,每一个民族当中都羼杂有别的民族或族体或多或少的成分,在完全意义上说,已经没有了纯粹的土族或其他民族,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是在不断吸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或族体的成分和文化的精华,才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再者,举凡中华民族本身的形成,就是一个在族体上多民族相互吸收、接纳的演进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生活在不同区域内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族体上的相互吸纳和融合过程是一个由局部的区域演变史逐步走向整个区域的族群或族体演变史,抑或群体的认同变异史。这一过程不仅仅表现为中原汉族滚雪球式的发展扩张史,也表现为所处四夷的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吸纳和融入史。
追问:
你能帮我找到一些有关珠玑巷移民的史料吗?
尚姓字辈排行如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尚寨村字辈:正大光明富丰先思善书。
湖北襄阳市南漳县东巩、肖堰一带尚姓字辈:正世开德盛,万仕广明经,有志仁贤义,才柏之秀云。
湖北十堰郧县五峰乡尚家河尚氏字辈:应化克广,文志从选;继立学政,大启荣显;勋建天朝,恩垂邦典;世德振兴,全修万善;永发承祥,尊祖业传;远影康乐,道宏瑞满;维敬群雄,英明佑贤;谦益俭良,代忠存延。
湖北襄阳歇马河尚家壪尚氏字辈:川(廷春),乾(遇友)应(金锡),建其士瑞,玉麟发祥,宗功永秀,世代荣昌,承奉圣贤,书礼弘扬,文武全才,治国安邦,顺之道正,仁义昭彰,祖德遗辉,明久兴旺。
湖北襄阳谷城县城关镇尚家埠口尚氏排行:正大光明,安邦治世。
山东郓城尚氏字辈:盛德伯作昭诗书可景习理成大宗兴志先文怀继余传恩树良善秀万春效仰方俊耀乃延庆嘉隆昌。
山东德州尚氏字辈:文其明玉祥。
山东淄博尚氏字辈:曰大维宏家声振宗善敬启广丕作保方良承佩贻肇锡庆长。
山东淄博王村尚氏字辈:仁义力志慎修克贞(zheng)可。
山东龙口尚氏字辈:大德玉福振(宗)作书香世守乃祖。
山东泰安尚氏字辈:其思永继元希荣绪廷先大德传宗广延庆佰世芳。
山东莱芜故事村尚氏字辈:宪绪念传永,蕙兰胜馨香,祖佑师叔第,富庶诏华堂。
山东滨州大尚村尚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俊哲文明贵,忠厚传家远。
山东利津尚氏字辈:育蕃应攸叙宪祖自熙淳世传忠孝德尊训久茂祥。
辽宁大连尚氏字辈:文云思德肇志忠厚传家远诗。
辽宁沈阳尚氏字辈:世德尔祖。
辽宁海城尚氏字辈:继学可之崇玉维政宗昌其久世德尔祖承效克适伟佩绍宪本大乃永纪惠汝述。
辽宁铁岭花耳山尚氏字辈:云起邦国永成明君发洪贵殿志文俊兴。
辽宁铁岭李千户尚氏字辈:宏玉新成庆尊崇国运昌德荣思守法宝善致发祥。
辽宁新宾尚氏字辈:传绪振恒衍庆修阳培源思茂承宗宜凝。
辽宁新宾这一支应来自江苏赣榆或山东日照,字辈:传绪永德,衍庆修明,积善之家,济世运昌,培源思茂,承宗贻荣。
吉林市郊尚氏字辈:崇登士永国廷有中希文起瑞云殿昌荣名芳德峻才大声鸿百祥连汉万载丰恒。
河南孟津尚氏字辈:汝师恒弘景全修德乃成廷怀连去际芳远照永清从玉金作宝如宗广来明道长世法有守存本建兴。
河南淅川尚氏字辈:德光宗士宏兴良善花荣胜店家占坤明。
河南南召尚氏字辈:从春兴广泰久士相恒昌吉照迎增水仁义和友邦。
河南新乡东曲里村尚氏字辈: 文、彦、春、家、祥、福、德、广。
河南叶县常村乡尚氏字辈:应进宗明,克清凤永。学书耀祖,振德家生。文行忠信,延年增荣。正新诚意,太和春景。尧邦舜国,浩志可兴。平安久远,同望盛隆。智丰惠沛,均建奇功。润珍贵宝,泽善顺祯。
湖南桑植县一支:大启正龙世、文华遗泽长。
二支:光大开文运、昌明启后良、英贤先自立、家道永垂芳。
三支:本立道生、源远流长、昭穆顺序、孝友滋彰、名高三楚、声振一堂。
河北磁县尚氏字辈:西古祖而显勤春林有清福禄禛祥庆大中正常生阳照苗盛旺万物广多兴。
河北保定、辽宁辽阳尚氏字辈:增(昌)明(其)永(久)德(世)利(德)富(尔)贵(祖)。
河北省宁津县,现居辽宁黑山:云顺文鸿志,百世永吉昌。
河北廊坊尚氏字辈:国、存、近、在、德、景、文、俊、振、海、宏。
现居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半壁街村:如、德、志、红。
黑龙江肇源尚氏字辈:之国登永崇守泄廷万书广大教育群英圣为人瑞德乃家声。
山东泰安夏家庄、肥城安家庄、大尚庄、小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绪、乾、节、立、太、玉、随、林、富、生。
山东泰安肥城老城镇辛屯村(胡庄组)亦尚存一支。其中字辈有:成、永(金)、仁、义、礼。
安徽太和赵集乡尚寨,马营村一带。其中字辈有:孔,学,凤,守(照),成。
安徽怀远后尚,前尚,西尚,尚庙,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成,登,守(佩),林(殿),元,国登。
安徽当涂县黄池镇,其中字辈有:师、玉、文、世、定、启、贤、坤。
安徽霍邱县花园镇迎龙村尚大台子,其中字辈有:习、显、伟、德、发、传、应、由、申、嘉。
山西运城永济平壕村尚家字辈:修善积德广前玉后。
四川成都尚氏字辈:作开宏俊。
尚氏一支字辈:正金大光明富丰先永祥。
扩展资料:
尚氏家谱文献现状
辽宁海城尚氏续修宗谱六卷,(清)尚玉德、尚维慎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尚渊涛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飞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民国)尚其宪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海城市档案馆。
尚茂公三房草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世德堂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六修宗谱不分卷,(现代)尚久蕴、尚世海编修,1994年计算机排印本。
辽宁、吉林尚氏六修宗谱补遗一卷,(现代),尚久蕴等修,1997年铅印本。
河南许昌尚集尚氏族谱三卷,(现代),尚德河等编,1999年计算机排印本。
参考资料:
应该不是洛阳迁去的,我们山东即墨古阡金氏和平度麻兰金氏的始祖是亲兄弟,家谱记载始祖是大明永乐二年自云南乌沙卫罗锅屯迁徙而来,当初是兄弟四人,走到洛阳留下两个,其余的一个去了平度麻兰,一个去了即墨古阡。
是山东省莱州府潍县,现在是潍坊市市区所在地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地级)市区解放前的旧称。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光绪年间,就有两名状元出在潍县。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潍县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曾任职潍县的郑板桥更是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成为当时潍县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
迟
1
迟(Chí 迟)源出有三:
1、出自商代贤人迟任的后代,以迟为氏。
2、出自尉迟氏所改。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有尉迟氏,入中原后学习汉俗,有一部分去尉简为单姓迟氏,称迟姓。
3、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此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迟佳氏、持嘉氏等。迟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迟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个小姓,后世繁衍分布于我国的南方福建、广东以及云南、江苏等地。望族居于太原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六十二位,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25%左右。 迟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山东省的济南市、青岛市莱阳、胶州市、平度市、烟台市海阳县、茌平县、日照市东港区、蓬莱市长山岛、聊城地区临清市、栖霞市、招远市、诸城市、高密市、龙口市黄县、文登县、德州市宁津县、陵县、荣成市、东阿县、济宁市鱼台县、即墨市、临清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新平县、昭通市彝良县、昆明市昆阳县、寻甸县,贵州省的贵阳市花溪区,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营口市、瓦房店市、海城市、鞍山市、丹东市东港区、开原县、朝阳市、台安县、铁岭市昌图县、盘锦市,吉林省的四平市、长春市农安县、蛟河市、德惠市、榆树县、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市,北京市,海南省,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尚志县、大庆市安达县、望奎县、铁力市、哈尔滨市、呼玛县、牡丹江市、绥化市、双鸭山市、肇东市、绥陵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自治旗,河南省的西华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河北省的沧州市南皮县、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安徽省的合肥市、马鞍山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永泰县、永春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惠洲市,台湾省的台北市,日本等地,均有迟氏族人分布。
蔺姓,出自姬姓周王族,是韩国王室的宗族支系,蔺国君室后裔,以地名命姓。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 百家讲坛 百家姓蔺姓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讲坛百家姓蔺姓
蔺姓,出自姬姓周王族,是韩国王室的宗族支系,蔺国君室后裔,以地名命姓。春秋时,曲沃成师之子万因功被封于韩(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厥的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因功得封蔺国(今陕西渭南西北),蔺国是赵的属国,韩康是开国之君,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国名为姓,称蔺姓。
百家姓蔺姓姓氏起源
蔺( lìn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献公后裔
韩春秋时期,晋献公姬佹诸将自己的的小儿子姬成师封于曲沃,又号曲沃恒叔,恒叔子姬万因功被曲沃武公封于韩地(今陕西韩城 ),由于姬万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他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韩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康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传到韩厥(韩献子),使为晋国上卿,担任大司马之职,以执法无私著称。
韩厥在春秋晚期晋国内部的一系列争斗之中,一直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周简王姬夷三年(晋景公姬孺十七年,公元前583年),栾氏、邯氏两大家族协助晋景公攻灭了赵氏家族。韩厥虽然与赵氏家族渊源甚深,但没有起兵发难,但在事后在保全赵氏后裔上起了关键作用。
周简王十二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公元前574年),栾书与荀偃迫于情势,骤起发难,杀胥童、废晋厉公,当时也曾请韩厥参与其事,但是韩厥断然予以拒绝了。这两次晋国大家族之间的斗争都与国君有牵连,所以韩厥说:“弑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实际上,他是不愿意参与家族之间的争权夺利。正是由于他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后来韩氏家族得以保全、壮大,最终成为后来“政在私门”时的六卿之一。
周简王二十年(晋悼公姬周七年,公元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其子韩起(韩宣子)继位为晋国上卿。此后韩氏家族在晋国的显赫地位始终没有衰落。到了“三家分晋”之后,韩氏家族赫然成为诸侯,在战国时期的 历史 上显赫一时。
韩起的重孙子名叫韩康(韩厥之元孙),后来在赵国为官,因功被赵襄子赵毋恤封赐到蔺地(即今陕西渭南)。
在韩康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蔺氏,世代相传至今,最著名的人物就是使“完璧归赵”、并使赵国强大一时的赵国丞相蔺相如。
百家姓蔺姓迁徙分布
蔺氏是一个典型的单源汉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百位,人口约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左右。
蔺氏出自韩姓。春秋时候的韩国,其先祖名叫作韩阙,谥号献,历史上称为韩献子。韩献子有一个元孙叫作韩康,后到了赵国,被封到蔺地。韩康的后代有的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为蔺氏,是今天蔺氏的起源。
根据史籍《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卿韩厥的玄孙名字叫康,在赵国做官,食采于蔺这个地方,就以邑命氏,称为蔺氏。康的裔孙蔺相如为赵国上卿,他的子孙在秦国做官,跟随司马错伐蜀,因而家族就迁居在成都。望族出于冯翊、中山、华阳。而根据史籍《广韵》记载,东周时晋穆公的儿子成师被封于韩,韩献子(韩厥)的玄孙康,食采于蔺地,从此世有蔺氏。因此,蔺氏是韩氏分支出来,以邑为氏的,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蔺氏家族发源于冯翊郡(陕西)、中山郡(河北)、华阳郡(四川)一带,后来以这三个地方为中心,逐步向全国各地扩迁和繁衍,现在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陕西洛川有林台(蔺台)村,蔺家川,崾睍等村,大都为蔺姓封地。人口约为800(其中林台人口约400)。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镇蔺家村,全村人皆姓蔺。
陕西省吴起县有沙洼子村,蔺砭子村、蔺台、蔺新庄、蔺涧、曹阳台等地约5000多姓蔺人家,其中沙洼子村中人皆姓蔺。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和丰原乡阿干村蔺家巷,全村皆为蔺姓,此二村为隋朝蔺刚、蔺久二兄弟的后人。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运溪乡华洲村一组(原来住在蔺家坡上)此村为张氏、王氏、李氏、何氏姓氏为主,蔺氏只有蔺金奎以及他的兄弟四人的后代,目前人数约80人。
甘肃武威有蔺家寨子,村中人皆姓蔺。所生之子皆称蔺子。会宁县有蔺家湾,村中人皆姓蔺。
山东省沾化县流钟乡以蔺姓人巨多,有蔺家湾、流钟村蔺姓巨多,蔺姓约有人口1000多人。根据家谱记载均 为“蔺芳”后人。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蔺家庄村以蔺姓居多占全村90%。
山东省菏泽牡丹区有蔺庄村几百口人皆姓蔺。族谱显示为蔺相如之后。
尖足布
山东省莱芜市多有姓蔺者,有多处村庄名曰蔺家庄、蔺家楼等。其中高庄街道办事处有一个蔺家庄,于明朝天启年间建村,有族谱说是山西洪洞蔺姓后人,后因重名改称为东蔺家庄(另有一村称为西蔺家庄),该村大部分人姓蔺,据了解也是莱芜市内最大的蔺姓村庄,达千余口。
河南省镇平县贾宋镇育茂张村有蔺姓,几百口人。
河南省洛阳市的偃师市山化乡蔺窑村,就有一千五百余人。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梁庄乡蔺庄村 全村500余口人,全是蔺姓。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峰头镇 南蔺村,北蔺村,两村约1200余人口全村皆姓蔺。
山东省郯城县南蔺村
山东省聊城市蔺皋村百分之八十姓蔺1000余口人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
河南省鹤壁市 浚县蔺庄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蔺姓
河集乡蔺庄村,600余人口,大都为蔺姓。
河南省安阳县许家沟乡北庄村(原名蔺家湾)、五里庙、道德沟、王家窑、太平岗村等都是蔺氏集中地区,这里世代相传为蔺氏守墓人的后代,有蔺氏祠堂。
云南省腾冲县蔺家寨及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一带,目前共有万余户,近5万人,明朝洪武年间,始祖蔺宗贤随沐英征云南,任腾冲守御千户所正钱户、有蔺氏祠堂。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寨里村中村民有50%是蔺姓,约有上千口人。
山东省平度市白埠镇有蔺姓数百人。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镇前海西村有50%姓蔺,3000左右吧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上港乡梁营村蔺湾,基本都是蔺姓后人,有1000多人。
禚[禚,读音作zhuó(ㄓㄨㄛˊ),亦可读作zhǎo(ㄓㄠˇ)]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考》记载,“禚,齐大夫采邑,因氏。”
禚,就是春秋时期齐国之邑,姜太公将该地封赏给自己的次子,后称禚君,或齐禚君。禚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境,当年以盛产肥羊而著名。
禚君之子民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禚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zhuó(ㄓㄨㄛˊ)。
另有一支禚氏族人由山东诸城迁至禹城大程乡前禚庄,但姓氏读音作zhǎo(ㄓㄠˇ),是何原因而读音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迁徙分布:
禚氏族人现在主要集居地在山东省,如诸城、费县、临沭、郯城等,在郯城县新村至今还有“禚氏家庙”。
在禹城县有两族:一族为伦镇禚屯,该村禚氏大概在明朝时自诸城迁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很大的家族;另一族为大程乡前禚庄。
在平度市白埠镇禚家村有一族。在高密市东注沟乡曹疃村有一族。
另外,在山东省兖州市有一族,传说八代以前从黄河北出来了三兄弟,兖州留下哥俩,另一人去了戏健A粼谫鹬莸母缌┖笠嵋孕幸轿鸪纱蠹遥幸幌茸嬖谇宄逼谧隽颂健O衷谫鹬蒽鲜歉霾恍〉募易澹加惺偃恕
再有,在台湾省亦有族人分布,如据报道:2002年,台湾一位禚姓电视制作人,将他在1993年以三十四万港币拍得的清朝康熙大帝的坐椅拿到拍卖场,结果被香港赌王何鸿燊以一千三百七十六万港元标走。
现在沈阳新民大喇嘛也有禚姓家族
三郡望: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隋、唐两朝改为青州北海郡。
四历史名人:
禚家环:(公元1947~今),女;山东兖州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曲阜师大成教学院。现任曲阜师大附属小学校长。
1986年被任命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1994年被任命为曲师大附小校长。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从事领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
个人曾多次被评为曲师大校级及曲阜市级优秀教师及先进工作者,1994~1996年度被评为曲师大优秀 员。
撰写论文二十二篇,分别发表在多种刊物及论文集上。
平度市周戈庄村,洪武初年(1368),周大山由四川迁来居住,以姓取名
本文2023-10-07 23:34: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