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姓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叶姓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何?,第1张

2013年,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叶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芈姓,颛顼为其远祖,尊叶公沈诸梁为始祖。望出南阳、下邳,堂号有下邳堂、梅州堂、辽东堂、南阳堂等。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台湾、海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广西、河南和河北等地。

在宋人编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2010年11月,根据第六次中国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数据,叶姓人口总数全国排名第49位。截至2016年07月,叶姓人口全国排名42位。

据第三届世界叶氏联谊会(2009515——18日,在河南叶县召开)资料:由公安部提供全国叶氏大陆总人口为(2008年):6051651人,台湾人口为:270378人,港澳及海外约70万人。当今全球叶姓约700万人。

叶姓族人中不乏宰相、画家、文学家之名流。主要名人有叶适、叶剑英、叶挺、叶圣陶等。

 姓氏源流

  ①出自芈姓,以封邑为氏

史载,上古时代,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

,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姬诵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

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2-3]  ,史称叶公。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因平定白公之乱,故称叶公。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②出自许姓

漈头《叶氏族谱》:唐宣宗大中乙亥九年秋(855年),许延一、许延二兄弟携家人、童仆七十余口,由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新安村白马渡向福建迁徙,次年四月落脚于福建政和东湖。政和漈头遂成为许裔叶氏祖地,其后裔多分布于政和邻近地区。[

③出自中国古姓

中国古姓中有“叶阳氏”、“叶大夫氏”,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⑤出自其他少数民族

● 出自汉朝时期古叶调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叶调古国故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据《姓氏考略》所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东汉末年时董卓部下都尉叶雄(即华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蒙古族叶古禄特氏,亦称叶鲁特氏、亦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gulut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尹氏。

蒙古族叶赫氏,源出河名,后蒙古达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其于叶赫河岸成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heHala,汉义“盔顶”。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克忠氏,属于蒙古新巴尔虎姓氏,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kejong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满族费仰古氏,亦称佛尼音布氏,满语为Feiyangu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赫叶哷氏,亦称何雅礼氏,荷叶尔氏,满语为HeyereHala,世居沈阳。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赫氏、贺氏、何氏等。

满族尼赫理氏,亦称尼柯特氏,满语为NiheriHala,世居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颜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满语为Yanja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颜盏”,以姓为氏,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等。后来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颜扎氏,是颜扎·布颜之女,生有皇子爱新觉罗·叶布舒,其庶之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叶穆氏,满语为Yemu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业速布部,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赫尔苏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处)、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叶氏、穆氏。

满族叶赫勒氏,亦称叶何里氏,满语为YeheleHala,汉义“磁”,世居呀哈(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叶氏、慈氏等。

满族叶库哩氏,满语为Yekuri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叶墨勒氏,满语为Yemole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满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禄叶哷氏,亦称努叶勒氏、陆如火氏,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松花江流域、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禄叶哷氏多冠汉姓为叶氏、陆氏、芦氏等,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民族名称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献《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云南巍山彝族的八万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个姓氏,其中就有叶氏,据传是叶丹氏的族支,取汉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叶丹氏世为四川凉山彝族沽基家族的头人,历史悠久,但总人口不是很多。叶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记载的小叶丹,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传为佳话。

●源于德昂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德昂族叶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语、汉语、景颇语,没有本民族文字,许多人均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统称为崩龙族,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德昂族人多改采用汉姓,据文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中称,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汉姓为叶氏者。

● 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南郡蛮,世居南郡(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实际上是古代西南蛮夷族,源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汉姓为叶氏者,世代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三国时期孙吴国著名将领叶雄,即是南郡蛮的后裔。

●中国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叶氏族人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 秦国时期。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氏族人多代出河南。

● 东汉时期。叶氏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及《玉岩叶氏宗谱》中都说叶望四世传至琚,仕钱塘令(今浙江杭州),爱民如子,号之曰“叶父”,后安家钱塘,成为当地望族。琚次子叶俭,字亚父,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为括苍太守,授折冲将军,宦居括苍(今浙江丽水)。叶俭之后世居松阳卯山之右。

● 晋朝时期。晋永嘉之乱期间,皇室内讧,由争权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遍及中原。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攻入洛阳,西晋灭亡。晋室遗族仓皇南逃,最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永嘉之乱中,中原士族纷纷南奔,并有大量百姓逃难过江,先后有近百万人之多,在这次南迁浪潮中,中原叶氏族人当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西晋末年,由于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流徙到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了以“南阳叶氏”为代表的望族。

● 唐宋时期。唐宋是叶姓迁徙最频繁时期,有避唐末之乱的,有在宋朝为官随宋室南渡的,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对叶姓以后的流徙有很大的影响。宋末迁往福建的叶昂、叶洙、叶霆成为安柄、佛岭、莲溪叶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也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也是叶姓名人辈出的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

叶氏族人的大举南迁在唐朝有两次,第一次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间,蛮獠啸乱,朝廷派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参,率府兵三千六百名,战将一百二十三名入闽征讨,其中众多叶氏士卒,战后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史称“五十八姓入闽”。第二次在唐朝末期。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举兵南下,中州地区的叶氏兵众跟随二王南下,在福建转战八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闽王国”,叶氏将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

宋朝末期是中原叶氏南迁的又一高潮。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惨重破坏:“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靖康之难后,直至南宋灭亡,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被迫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叶氏族人。

根据《叶氏族谱》记载,唐宋南迁的叶氏族人中,主要来自河南,来自河南的叶氏分别迁居到了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濑叶氏族谱》中说:“始祖叶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濑。”《佛岭叶氏谱序》中称:“吾稽叶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囱始县。”《思实公重修族谱序》中也说:“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谱序》中谓:“吾宗自光州入闽。”

江苏吴县《纪革叶氏支谱》中称:始迁祖叶寿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迁东洞庭纪革。

浙江淳安、遂安、开化《叶氏宗谱》中记载:一世祖为叶翥,先世为河南人,因官迁居歙之黄墩。历五世曰豪,不满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凤,后名叶村。

四川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中记载: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明清时期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明朝过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不少,到清代去台湾的开创基业的更多。可以说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叶姓客家人,没有那个分支不出海发展,居港、澳、台各地的叶氏都是其后裔。叶姓在台湾人口有20余万,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美、加、澳、日等国也出现了叶姓的贤达与精英。旅居马来西亚的叶亚来,其后裔在马来群岛成为大族。

  分布

  ● 广西昭平叶氏。

叶梦蕃,字郁,生于北宋年间,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宋徽宗、钦宗年间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学政,三年政满,业绩显赫,后定居南雄保昌县,为南雄始祖。清乾隆五十三年,叶梦蕃之22世孙振开、振伦和振玉三胞兄偕子侄9人,自广东揭阳(今揭西)河婆约湖田上坝塘肚寨首迁樟木林。

 ● 浙江叶氏。

余姚的叶氏就是南宋大臣叶梦得的后裔由湖州迁入的。但其中有一支是北宋大臣叶祖洽的后裔,是由福建迁入浙江奉化,再入余姚的。松江叶氏是在元朝由杭州迁入的。淳安叶氏为南宋大臣叶义问的后裔,由寿昌迁入。 金华叶氏是在明初由松阳迁入的。 东阳象山叶氏是从松阳迁入的。 东阳龙溪叶氏是淳安县迁入的。 浦江叶氏是在明朝从金华迁入的。 镇海叶氏是在明朝由慈溪迁入的。龙游叶氏,始祖叶玖,南宋时自新安迁龙游八石,清顺治间(公元1644~1661年)始迁祖善贵再迁邑之鏸北湖都山里。

浙江的叶氏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如乌裎的叶氏就迁徙到了无锡、安徽、江苏等地。

● 广东叶氏。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徙。 部分叶氏在唐朝时期逃避战争迁居到湛江廉江一带,湛江廉江东涌村为最大的叶氏村庄。广东叶氏另外一支来自福建,为宋朝宰相叶颐后裔。台山叶氏称叶颐居南海大圃而不归闽,遂为广东叶氏之始祖。广州市永汉北路(今广州北京北路)曾有“清介书院”,就是叶颐后人为纪念叶颐而修建的。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会、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陆丰、海丰等地。

● 安徽叶氏。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叶望五世孙硕,迁新安歙县。休宁陪郭《叶氏世谱》称其始迁祖叶尚或,南唐时自湖州苕溪迁休宁陪郭。太平(今安徽当涂)、歙县叶氏为叶梦得后裔。 桐城叶氏是自婺源(今江西婺源)辗转迁入的。 黟县叶氏迁自祁门(今属安徽)。

● 江苏叶氏。江苏无锡叶氏为叶清臣后裔,自浙江迁入。扬州、镇江叶氏为叶梦得后裔,是由安徽徽州迁扬州,再迁镇江的。

武进、江阴叶氏为叶颐后裔,自福建迁入。宜春叶氏是从江西萍乡迁入的。泰州叶氏由苏州迁入,居于泰兴老叶,后又迁出一支至兴化市张郭镇。宿迁叶姓是江苏苏州迁入。

● 上海叶氏。青浦叶氏是由江苏吴江迁来的。

● 湖南叶氏。叶大经之后,有迁至湖南的长沙、宁化、善化、益阳等地的。浏阳叶氏有的是从江西迁入的。平江叶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鱼)迁入的。宁乡、湘潭、浏阳叶氏多是由长沙迁入的。

● 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凌云叶氏。凌云叶氏发源地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眉山乡高田村。自叶迅迁居南安繁衍至今,后裔辐射海内外有十几个国家,据统计至今已发展约五十多万人。

● 台湾叶氏。明末清初之际渡海入台的叶氏族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湾发展成为庞大的家族。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叶氏为台湾的二十大姓之一,约有30余万人。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五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十一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四县外,全省828804户居民中,有叶氏19013户。占户数的132%,居全省737个姓氏的第二十位。

● 海外叶氏。据《高丽史》、《高丽史节要》等史书记载,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有叶德宠等人前往高丽从事贸易活动,并有叶氏族人在高丽定居下来,如叶盛,生卒年不详,通晓音律,后定居高丽,将宋音乐传至高丽。叶氏族人大批移居海外是在明清之际。如福建南安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社坛叶氏族谱》中就载有族人一百三十八名前往东南亚的吉隆坡、槟榔屿、吕宋等地谋生;福建德化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国宝叶氏族谱》中记载有四十六人移居东南亚;福建晋江民国年间《东石世美叶氏家谱》中记有十六人前往东南亚。

叶氏族人侨居海外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叶氏族人定居。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叶氏族人的足迹。

2013年,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新丰县,广东省韶关市辖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北、韶关市南端,五市交汇处广州、韶关、清远、惠州、河源,历史悠久,区位优越,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是韶关地区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先行区。

新丰县总面积20152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96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2523万亩。全县总人口2622万,辖6个镇、1个街道,141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县 驻丰城街道。

新丰县早在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建置新丰县,取“物产丰富”之意,属广州南海郡。此后,县名曾用休吉、长宁等,先后隶属循州、龙川、惠州、广州等,1988年1月划回韶关市管辖至今。

新丰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韶关市唯一一个与珠三角接壤的县区,距离广州仅150公里、深圳180公里。广东重要出省通道——大广高速已建成通车,经大广高速15小时可直达广州,是广州市的黄金郊区。

新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东部为九连山脉,西部为青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广东省林业重点县。新丰是广东省东江流域重要支流新丰江的源头,新丰江水库万绿湖主要水源地,优质的水直接惠泽广州、深圳、香港等千万民众。境内林木葱郁,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8080%,在全省县级排名第四。空气品质优良率达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国家Ⅱ类水标准。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新丰县 外文名称 :Xinfeng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 下辖地区 :1个街道、6个镇 驻地 :丰城街道 电话区号 :0751 邮政区码 :5111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北部 面积 :20152平方公里 人口 :2622万人(截止2016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云髻山旅游区、樱花峪、新丰江源温泉度假村、秀田古树、云天海 机场 :韶关丹霞机场 火车站 :韶关站、韶关东站 车牌代码 :粤F 行政代码 :440233 GDP :8901亿元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资源,气候,资源物产,动物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人口民族,民俗,方言,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会保障,交通,风景名胜,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新丰县建置前,属南海郡龙川县地。 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析龙川县地置新丰县,取义于“物产丰富”之意,故称“新丰”,属南海郡。 梁天监六年(507),改属东莞郡。 陈祯明二年(588),改东莞郡为东官郡,新丰隶属亦随之变更。

隋开皇十年(590),东官郡废,新丰属循州。开皇十八年(598),改新丰县为休吉县。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循州为龙川郡,废休吉县并入河源县,属龙川郡。

明隆庆三年(1569),析河源县地,兼割英德、翁源两县之东南隅,设定长宁县,取“长久安宁”之意,属州府。初设县时,知县赵钺在长吉都之沐河竹子坝(今属连平县)治事,至隆庆六年(1572)徙治鸿雁洲(今丰城镇城东象岭坪大营一带)始建土城。万历元年(1573)迁治所于君子嶂下(今新丰县城)兴建砖城。

清朝,长宁县属惠州府。

民国初,废府制。民国3年(1914),因避江西、福建两省的长宁县重名而复称南齐旧县名新丰县。民国3-9年,属潮循道;民国10-38年,属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6月13日,新丰解放。1951年1月,广东省东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东江专署)成立,新丰隶属东江专署。

1952年11月9日,新丰改属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3月1日改粤北行政公署为韶关专员公署,新丰隶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成立后,新丰隶属韶关专区。 1975年1月,新丰县划归广州市管辖。 1988年1月,新丰县划回韶关市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新丰县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丰城街道、黄礤镇、马头镇、梅坑镇、沙田镇、遥田镇、回龙镇),141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县 驻丰城街道办事处。地理环境 行政区图 位置境域 新丰县地处粤中偏北,韶关市南端,东江、北江和流溪河三河水系分流之处,新丰江上游。南连从化、龙门,北接翁源,东邻连平,西靠佛冈;县境范围东西界于东经113°42′至114°36′,东西相距984公里,南北界于北纬23°53′至24°17′,南北相距45公里,全县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距广州150公里、深圳180公里、韶关160公里。大广高速公路新丰境段于2015年底全线贯通;武深高速公路新丰段将于2018年底建成通车;韶关至新丰高速正在紧张施工中,计画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完成105国道穿城段和省道S347级横江至梅坑段一级改建;西部出口公路X262线腊坑(从化交界)至沙田段建成通车、X852线遥田半陂至大埔(佛冈交界)段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到2019年底将全面打通西部出口公路;完成一大批县乡道升级改造,超200人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公路硬底化;云髻山等一批旅游公路和重点工业园区、重要经济节点公路正在实施中。105国道纵贯县境,省道S347、S244线连线106国道、惠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干道向县内外、省内外辐射的公路网路。 同时,正在积极谋划南从轨道快线落户新丰建设。 地形地貌 新丰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山高岭峻,地势险要,山峰林立,山脉纵横交错。东部为九连山脉,西部为青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斜贯全境。地势为中北部较高,东西部稍低,形成一条条狭长的山谷地带和一个个小型盆地。境内有大小山峰1109座,其中千米以上的65座。距县城北面8公里的云髻山,又名阿婆髻,海拔14388米,是县内最高峰。境内丘陵、盆地广布,河谷平原狭小,有山地面积1698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7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其他用地面积1002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水资源 新丰县境内水系受山脉走向和断裂构造的影响,形成新丰格子状水系。整个水系以青云山脉为界,以东属东江水系,新丰江干流发源于云髻山麓;以西属北江水系,各条支流大致呈平行状向西北流入翁江,于英德城南汇入北江。全县有大小河流568条,总长2932公里,其中集西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条干流和8条支流。 气候 新丰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3℃,无霜期为286-307天,年均降雨量1923毫米,年均日照1575小时;中部偏北属高寒山区,年均气温比县城低7-8℃,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和高山花卉。 资源物产 动物资源 截至2016年新丰县适宜各种动物繁衍。列入国家一、二类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金猫、穿山甲、鹿、猿、麝、猴、水獭、果狸、猫头鹰、山牛、莽蛇、娃娃鱼、画眉、杜鹃、鹞鹰、喜鹊、长尾凤、白鹤、燕子、啄木鸟、白鹇等。 林业资源 截至2016年新丰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为2523万亩,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示范区,是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森林面积1574107公顷,森林覆盖率8079%,活立木蓄积量10493万立方米。全县建有生态公益林748554公顷,竹子基地19257公顷,水果基地5222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293655公顷。 新丰县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有瓷土、稀土矿等14种,其中铁矿储量8564多万吨,稀土矿储量63496万吨,瓷土储量6583万吨。 水力资源 截至2016年新丰是东江发源地之一,著名新丰江水库214%的水源来自新丰。水能资源充沛,蕴藏量达149万千瓦,电力、供水充足,是中国首批100个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174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5163%,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2676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8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万人;乡村人口1697万人,比上年减少107万人。 2017年末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1392万人,占520%;女性1285万人,占480%。2017年全县出生3663人,其中男孩1906人,占比520%;女孩1757人,占比480%。 新丰县少数民族有壮族、土家族、瑶族、满族、回族、畲族、侗族、仫佬族,主要是因为工作、婚姻等原因迁入当地,现多聚居在丰城、回龙、遥田、梅坑、沙田、马头等镇。 民俗 新丰习俗风俗具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在农业生产方面,依照二十四节令的规律安排生产,成为习惯。有上山立“山神土地神位”,做“牙祭”,冬闲牛放野,打“横塘”,早出工晚收工,早造争日、晚造争时,亲邻帮工等生产习俗;春节期间有送灶神、入年界、吃“团圆饭”、给小孩发“压岁钱”、祭拜神明、年初一“开大门”、年初二“许神”、年初三“送穷”等习俗。还有年宵节“吊灯”;二月二做糍马;清明节做“艾糍”,门前插柳,扫墓祭祖;四月八过“鬼节”;端午节旅游、吃粽子、插艾枝、桃枝以驱邪;六月六过“尝新米节”;七月十四追祭先人;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放“孔明灯”;重阳节登高、扫墓;冬至叶姓人家不过冬等时岁习俗。婚俗方面,农村仍有哭嫁、送嫁、迎亲、闹洞房、“回门”(又叫“三朝”)等古俗遗风。民间重视传宗接代和靠子女养老送终,还有修族谱家谱、春节清明祭祖以及订立族规等传统。 方言 新丰方言,有客家话和水源话两种、后者又称蛇声。据统计,该县使用客家话的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0%,分布在丰城、马头、沙田、遥田、回龙等乡镇。使用水源话的约占全县人口的30%,分布在石角、大席。据查,该县使用客家话有770年的历史。 经济 综述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901亿元,增长78%,比去年同期回升07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2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7%;第二产业增加值4010亿元,增长6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95%;第三产业增加值3579亿元,增长10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8%。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51:40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7、31和4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13元;民营经济增加值6081亿元,同比增长68%。 第一产业 2017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增长44%;林业增长79%;畜牧业增长40%;渔业减少1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61%。 2017年全县耕地162133公顷,园地11597公顷,林地1655708公顷,草地20499公顷,设施农业用地583公顷。 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835万亩,同比增长22%,粮食产量584万吨,同比增长35%。2017年全县甘蔗播种面积034万亩,与去年持平;全县油料播种面积633万亩,同比增长31%;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880万亩,同比增长42%;全县水果播种面积1015万亩,同比增长15%。 201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4%;农村用电量10044万千瓦时,增长2332%;化肥施用量(折纯)4918吨,增长02%。 第二产业 2017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工业增加值对全年经济成长的直接贡献率为357%,拉动经济成长28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本年新增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37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全市排名第4位。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54亿元,同比增加868%;集体企业增加值266亿元,同比下降10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688亿元,同比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097亿元,同比增加15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下降67%。规上工业总产值9455亿元,增长112%,民营工业增加值2016亿元,同比增长33%。 第三产业 2016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8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全市排名第1位,增速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083亿元,增长96%;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272亿元,增长199%;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收入129亿元,增长175%;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039亿元,增长20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45万美元,同比增长34%;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683万美元,同比增长181%。 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3间,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3间,卫生院9间,卫生站156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妇幼保健机构1间,卫生监督所1间,社区服务中心1间,诊所20间,计生服务中心1间。全县共有卫生工作人员1457人,同比减少48%,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16人(医生414人、护士508人、药师(士)75人、技师(士)57人、其他人员162人),占835%;管理人员27人,占19%;工勤人员129人,占89%,其他技术人员85人,占58%。全县共有床位1042张,同比增加27%,床位分布:县级医院754张,卫生院288张。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拥有普通中学10所(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9所),国小16所,幼稚园40所,职业中学1所,县委党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共37396人,其中普通中学10967人,国小16695人,幼稚园8516人,职业中学1218人;全县教师共2494人,其中普通中学888人,国小1000人,幼稚园547人,职业中学59人。 2017年全县国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国小辍学率保持为0;国中入学率达100%,国中阶段的辍学率027%,国中保留率为961%,国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9%;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961%。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新丰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189万册,借阅人数49952人 次,借阅册数9173册次,阅览总席位181个;农家书屋141个,藏书量3047万册;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中心)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文物科研机构1个,省级文物保护1处,县级文物保护1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个。**院1间,放映1692场次,**放映收入3384万元。电视台1间,有线电视用户数25246户,其中:城镇20560户,农村3686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30%。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新丰县有1个体育馆,7个全民健身广场(包括乡镇健身广场),2个标准游泳池,3个室外篮球场、1个室内篮球场、1个网球场、1个田径场、1个射击场和1个举重房。2017年,县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3-2016年度民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人,省级奖项3人,市级奖项20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3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3元,同比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0元,同比增长102%。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含企业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31762人,下降12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336人,增长0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194人,增长0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496人,增长71%;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961人,增长12%。2017年,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全年征缴222亿元、支出232亿元;其中医疗保险全年征缴6034万元,增长41%;医疗保险全年支出4722万元,增长178%。年末全县拥有社会福利机构8所(敬老院7所,社会福利院1所),敬老院收养人数80人,同比下降36%;全县五保户928户,同比下降14%。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758人,同比下降196%;其中:城镇622人,下降241%;农村6136人,下降191%。 交通 大广高速公路新丰境段于2015年底全线贯通;武深高速公路新丰段将于2018年底建成通车;韶关至新丰高速正在紧张施工中,计画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完成105国道穿城段和省道S347级横江至梅坑段一级改建;西部出口公路X262线腊坑(从化交界)至沙田段建成通车、X852线遥田半陂至大埔(佛冈交界)段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到2019年底将全面打通西部出口公路;完成一大批县乡道升级改造,超200人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公路硬底化;云髻山等一批旅游公路和重点工业园区、重要经济节点公路正在实施中。105国道纵贯县境,省道S347、S244线连线106国道、惠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干道向县内外、省内外辐射的公路网路。同时,正在积极谋划南从轨道快线落户新丰建设。 风景名胜 云天海温泉 云天海温泉周围的原始森林拥有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浓度高达1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温泉水是省内稀有的优质氡温泉。30000棵牡丹(国外引进,花期约200天)和30000棵桂花、秋天红叶组成了一年四季千变万化的风景,美丽的花世界,景区地形狭长,山势奇特,层峦叠嶂,林木茂盛,清澈溪水贯穿其中,其中负离子浓度高达1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四季景色优美。 燕子岩景区 燕子岩景区位于新丰县回龙镇,景区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区内景色独特秀丽, 有多处溶洞、古民居、水库、河流、果带等。资源的良好组合,可开发探险、旅游观光、水上娱乐、农家乐、漂流、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 仙人磨石 黄礤镇西面四公里有座山头,名叫岩头山,山下有条岩头河,岩头河上有座岩头桥,俗称“豆腐补桥”。这是一座石拱桥,三丈长,一丈宽,用红色岩石砌在。其独特之处乃桥面中央有块不同色的垫石,呈单一白玉方状。 樱花峪 樱花峪位于黄礤镇偏北5公里处,总面积800多亩。樱花谷已成为广东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樱花观赏地,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以樱花为主题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区。 区内的樱花品种有20多种,其中种植八重樱和寒绯樱居多。八重樱也叫关山,花色白色至深粉红色,开花较迟,由于有八重花瓣,称之为八重樱。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

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后裔叶公之后叶子高,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姬诵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国人民的敬重,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氏者。

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

叶公,即千古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他才能出众,在楚惠王熊章执政时期(公元前488~前432年)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

叶公曾在叶邑大力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在平定白公之乱后,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

因叶公的字号为“子高”,后人多称其为叶子高,其后裔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叶邑由此成为叶氏祖地,叶公则被叶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叶氏正确读音作shè(ㄕㄜˋ)。 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古叶调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源国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古代姓氏演变历史中,曾有以邑为氏的叶阳氏(今湖北荆州)、以官为氏的叶大夫氏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南郡蛮,世居南郡(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实际上是古代西南蛮夷族,源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汉姓为叶氏者,世代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汉朝时期,南郡蛮叶氏族人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如三国时期孙吴国著名将领叶雄(即华雄),即是南郡蛮的后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蒙古族叶古禄特氏,亦称叶鲁特氏、亦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g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尹氏。

蒙古族叶赫氏,源出河名,后蒙古达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其于叶赫河岸成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he Hala,汉义“盔顶”。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克忠氏,属于蒙古新巴尔虎姓氏,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kejo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满族费仰古氏,亦称佛尼音布氏,满语为Feiyangu 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赫叶哷氏,亦称何雅礼氏,荷叶尔氏,满语为Heyere Hala,世居沈阳。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赫氏、贺氏、何氏等。

满族尼赫理氏,亦称尼柯特氏,满语为Niheri Hala,世居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颜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满语为Yanja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颜盏”,以姓为氏,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等。后来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颜扎氏,是颜扎·布颜之女,生有皇子爱新觉罗·叶布舒,其庶之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叶穆氏,满语为Yemu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业速布部,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赫尔苏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处)、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叶氏、穆氏。

满族叶赫勒氏,亦称叶何里氏,满语为Yehele Hala,汉义“磁”,世居呀哈(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叶氏、慈氏等。

满族叶库哩氏,满语为Yekuri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叶墨勒氏,满语为Yemo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满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禄叶哷氏,亦称努叶勒氏、陆如火氏,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松花江流域、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禄叶哷氏多冠汉姓为叶氏、陆氏、芦氏等,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民族名称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献《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云南巍山彝族的八万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个姓氏,其中就有叶氏,据传是叶丹氏的族支,取汉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叶丹氏世为四川凉山彝族沽基家族的头人,历史悠久,但总人口不是很多。叶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记载的小叶丹,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传为佳话。 源于德昂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德昂族叶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

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语、汉语、景颇语,没有本民族文字,许多人均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群居于怒江两岸,是开发云南地区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中所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是德昂族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先后臣服于汉朝、晋朝及南诏国、大理国,元朝以后,德昂族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族、汉族、僳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从古时候起,饮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他们善于种茶,家家都栽有茶树。过去,德昂族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的普遍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平等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统称为崩龙族,后在本民族的要求下,于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

德昂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就以什么为名。男孩是属相前加“阿”字,女孩的属相前加“立”字。例如,牛日生日的男孩叫“阿包”,牛日生日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锁(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等。

德昂族人结婚生子后,便起有讳名。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夫妇,则连同他们的长辈在内,不论何人此后都不能直接呼他们的名字。德昂族人的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逝,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孩子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

德昂族人认为,对已有了子女或虽然子女去世了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德昂族人多改采用汉姓,据文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中称,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汉姓为叶氏者。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叶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叶子高。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叶姓是中国姓氏之一,源自芈姓,颛顼为其远祖,尊叶公沈诸梁为始祖。

它在宋人编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发源于河南叶县,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中国台湾、海南等地。

起源演变

叶(Yè 叶)姓源出有十个:

出自芈姓叶公沈诸梁

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沈诸梁:字子高,为叶县尹,称叶公,问政于孔子得近悦远来之语,年八十九而卒,墓葬于荆州南阳县城东八里楚人立庙而祀之为受姓之始祖。夫人张氏,生子二,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凸,号璧英,生子名盼,后为司马。叶氏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直至终老。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姬诵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国人民的敬重,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氏者。

叶公,即千古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他才能出众,在楚惠王熊章执政时期(公元前488~前432年)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

叶公曾在叶邑大力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在平定白公之乱后,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

因叶公的字号为“子高”,后人多称其为叶子高,其后裔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叶邑由此成为叶氏祖地,叶公则被叶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叶氏正确读音作shè(ㄕㄜˋ)。

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

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

出自许姓

唐宣宗大中乙亥九年秋(公元855年),许延一、许延二兄弟携家人、童仆七十余口,由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新安村白马渡向福建迁徙,次年四月落脚于福建政和东湖。为避害,兄弟决定分姓,由其母亲叶夫人抛叶抉择,兄长延一跟从母亲姓叶,延二仍用许姓。随后兄弟分姓居住,延一择居政和漈头,延二择居政和梧桐(今上洋)。政和漈头遂成为许裔叶氏祖地,其后裔多分布于政和邻近地区。

漈头叶氏修于同治十三年的族谱载有历代关于屋宇、山场、庵、碓、神坛的置建记录,朝代涉及唐、宋、元、清,显示其谱牒传承的可信度较高。

出自叶调国

出自汉朝时期古叶调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出自中国古姓

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出自其他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东汉末年时董卓部下都尉叶雄(即华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蒙古族叶古禄特氏,亦称叶鲁特氏、亦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g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尹氏。

蒙古族叶赫氏,源出河名,后蒙古达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其于叶赫河岸成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he Hala,汉义“盔顶”。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克忠氏,属于蒙古新巴尔虎姓氏,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kejo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满族费仰古氏,亦称佛尼音布氏,满语为Feiyangu 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赫叶哷氏,亦称何雅礼氏,荷叶尔氏,满语为Heyere Hala,世居沈阳。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赫氏、贺氏、何氏等。

满族尼赫理氏,亦称尼柯特氏,满语为Niheri Hala,世居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颜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满语为Yanja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颜盏”,以姓为氏,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等。后来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颜扎氏,是颜扎·布颜之女,生有皇子爱新觉罗·叶布舒,其庶之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叶穆氏,满语为Yemu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业速布部,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赫尔苏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处)、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叶氏、穆氏。

满族叶赫勒氏,亦称叶何里氏,满语为Yehele Hala,汉义“磁”,世居呀哈(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叶氏、慈氏等。

满族叶库哩氏,满语为Yekuri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叶墨勒氏,满语为Yemo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满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赫哲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禄叶哷氏,亦称努叶勒氏、陆如火氏,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松花江流域、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禄叶哷氏多冠汉姓为叶氏、陆氏、芦氏等,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彝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民族名称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献《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云南巍山彝族的八万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个姓氏,其中就有叶氏,据传是叶丹氏的族支,取汉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叶丹氏世为四川凉山彝族沽基家族的头人,历史悠久,但总人口不是很多。叶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记载的小叶丹,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传为佳话。

源于德昂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德昂族叶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

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语、汉语、景颇语,没有本民族文字,许多人均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群居于怒江两岸,是开发云南地区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中所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是德昂族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先后臣服于汉朝、晋朝及南诏国、大理国,元朝以后,德昂族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族、汉族、僳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从古时候起,饮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他们善于种茶,家家都栽有茶树。过去,德昂族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的普遍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平等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统称为崩龙族,后在本民族的要求下,于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

德昂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就以什么为名。男孩是属相前加“阿”字,女孩的属相前加“立”字。例如,牛日生日的男孩叫“阿包”,牛日生日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锁(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等。

德昂族人结婚生子后,便起有讳名。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夫妇,则连同他们的长辈在内,不论何人此后都不能直接呼他们的名字。德昂族人的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逝,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孩子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

德昂族人认为,对已有了子女或虽然子女去世了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德昂族人多改采用汉姓,据文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中称,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汉姓为叶氏者。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叶氏族人分布。

迁徙传播

秦国时期

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这就是叶县虽然是叶姓的祖地,而叶姓族人并不多,河南一带的叶姓,多为后来南迁重返故乡留下来的原因。

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

叶姓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何?

2013年,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