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中的“江南淮安府桃源县吴城乡”在现在的哪?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5收藏

族谱中的“江南淮安府桃源县吴城乡”在现在的哪?,第1张

(1)淮安府桃源县:元为桃园县。洪武元年(1368)更名桃源县。西北有古城巡司;东南有三义镇巡司,崇祯末年迁县西北白洋河镇。

1912年民国政府废府设道,驻淮城的淮安府裁撤,设淮扬道驻清江。1914年1月民国政府内务部改定各重名县。山阳县改称淮安县、清河县改名淮阴县、安东县改称涟水县、桃源县改称泗阳县。

1996年,江苏省新设宿迁市(地级),原淮安市所辖之泗阳县划归宿迁市。

故淮安府桃源县现为江苏省宿迁市所辖之泗阳县。

(2)据查,吴城乡即为今吴城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西南部,距城区约35公里,东与南陈集、码头镇相连,南与韩桥乡接壤,距洪水泽 湖约10公里,西与宿迁市泗阳县交界,北傍京杭大运河,与凌桥乡隔河相望。全镇共辖10个行政村,72 个村民小组,社会总人口33000余人,8000余户。全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0000余亩。

公元569年,南朝陈国大将军吴明彻与北齐对抗筑吴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析淮阴县置吴城县,3年后撤销。旧址在今吴城镇。后城毁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黄河决口。数年后,县内大兴庄吴姓绅士应官诏来此开荒,此后,逃荒百姓纷纷来附而渐成集市。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建吴城镇,时隶属于清河县。民国时期,为淮阴县第二区所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在此建立吴集区公所,属淮泗县。建国初,淮泗县撤销,吴集归淮阴县所属。是时,吴集区下辖联泗、五合、美龙、五联、河头、陈集、梨园、旧县、玉坝、兴庄共10个小乡。1950年下半年,陈集、梨园二乡划入陈集区,旧县、玉坝二乡和兴庄部分村划入城南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称吴集乡,下辖头庄、联泗、河滩、吴集、五合、美龙、河头、沙河、五联、洼东共10个高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吴集公社。不久,因县内有个北吴集公社,为区分起见,将位于运河南的吴集公社冠以“南”字,遂成南吴集名。1983年社改乡制时,称南吴集乡。1987年,全乡辖南吴集、南圩、更生、淮泗、集西、堡工、黄河、河滩、头庄、二庄、运河、联泗、陶庄、小河北、头堡、果林场、农科队共17个村,128个组,6120户,30440人,其中回民34人。2001年5月区划调整和并村联组,南吴集乡更名为吴城镇,17个村合并为现在的10个村。

(3)综上所述,可确定“江南淮安府桃源县吴城乡”为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吴城镇。

我是湖北阳新县石角村(宗谱称兴国州阳辛里石角山)我祖上有杨氏太公迁往 陕西山阳县黄柏楼

杨世英 公 派系(辈分排行:文宗仲 德希良 宪胜儒子 继善成性 一以贯之 光前裕道 守先传后 周晋封采 辅汉佐)

杨以坋 公 生子五(贯-荣 华 富 贵 进)。其中/杨贯进 公 生一子(杨之朋)。杨之朋 公 生二子(光-琥 珀,  “女”兰姐 )。[之朋 公 於乾隆癸丑年四月初三清晨时殁葬陕西山阳县黄柏楼下右边向东有碑] 。(光琥 公於乾隆己酉年九月初四未时生 殁葬未详)(光珀 公 於乾隆年壬子年六月十七子时生 殁葬未详) 。

杨以杰 公 生四子(贯-显 达 槐 逢,女儿-淮 凤 满)。其中/杨贯显取李氏整姐 公 生四子(之-攀 榜 龙 凤,‘女’金莲)。公 於嘉庆辛酉年三月廿四巳时殁葬山阳县老山坡王家沟坐东向西 妣 於嘉庆年壬戍年十一月廿八酉时殁葬老山坡老沟口坐东向西。

本人 (杨以恩 公 后人,杨恩华 电话 微信 YEH13968710714,请帮忙寻找,或者去一趟此村打听 有消息联系我。在此先谢谢了)

四川南部马鞍山敬氏族簿,(现代)敬国询等修订,2000年计算机排版胶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南部县马鞍山。该谱记载:敬氏原系出皇帝之裔,春秋时卫通授业于述圣,子思子得闻圣学,西汉间敬参以忠直著阅数十传。

四川省蓬溪县姜家湾惊现三百年敬氏家谱,清楚地记录了敬家的繁衍变化,能看出敬氏家族来历,是在元末明初“湖广填川”落户蓬溪,原藉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在家谱图上清楚地记载了取名须“皆名正言顺,昭穆有秩序”,记载了戒规五条。敬氏家族修家谱都是依据这张家谱图,现在正在完善第三版永春宗谱。据悉,敬氏家谱是该县资料比较齐全,历史比较久远的家谱,可与文井的岳氏家谱相媲美,极具文化价值。

苟氏合族家谱现身陕西省商洛市,详细记载了从明末到民国三十二年间的苟氏家族繁衍情况。该家谱也为“苟”姓改“敬”姓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该家谱共有五卷,分别是卷首、卷一到卷四。卷首是记载苟氏家族分支表,苟氏家族家谱排行字解,排行字解根据“四书”、“五经”上的典故文章解释中的褒义进行排行取名,共编了四十辈,详细记载了各分支分户繁衍情况。目前,商洛苟氏家族沿用该排行已经到了第十六~十八辈。该家谱是在民国三十二年,由十位苟氏家族人员经过多方走访,参与校正,花费七八个月时间一次性编辑而成。记载了从明末清初到民国三十二年间,苟氏家族从山西迁往商洛以后,家族的繁衍情况。商洛的“苟”姓居民大多居住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石门沟村和山阳县户垣镇竹洼等村。从2005年开始,苟氏家族后人根据“苟氏家谱”和《商州史志》的记载,经过考证,认定目前商州的苟氏家族和明代从山西移民至商州苟氏家族同出一脉。以此推断,苟氏家庭祖上原本姓“敬”,由于历史等原因改姓。目前,在公安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商洛“苟”姓成功改“敬”姓的居民已经达到六百多个。苟氏家谱修撰者说,他们也将把这一体现“以人为本”的史实载入其家谱。

辈份: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 辈份: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山东) 辈份:天时名先扬,光前学问长,起家自有道,富贵万年长。(有点俗啊,湖北十堰的) 春发国家盛 文仁凳德远 中孝振乾坤 (江西九江) 始祖从江南寿州上陕西,落户镇安县。现已发展为十二辈人。 辈份:汉国书锦崇,隆万明显宗,光华恒美茂,昌大永盈丰。 辈份:建顺乾坤体(四川宜宾)。 辈分:大智鸿远定,毕自永奎方,久乃争治国。(陕西山阳县,字可能有错,听父亲讲的,没见过族谱) 辈份:春华常茂盛,锦绣发强光。(安徽巢湖,家谱说原籍广东河源) 辈分:仁义礼智信 忠孝安家国 文才大经寺 学业永继先 (湖北公安)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明年全国换发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参考,让千千万万族人能认祖归宗!!这也希望众多族人也珍惜这个机会!!

嗨喽!

辈份: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 辈份: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山东) 辈份:天时名先扬,光前学问长,起家自有道,富贵万年长。(有点俗啊,湖北十堰的) 春发国家盛 文仁凳德远 中孝振乾坤 (江西九江) 始祖从江南寿州上陕西,落户镇安县。现已发展为十二辈人。 辈份:汉国书锦崇,隆万明显宗,光华恒美茂,昌大永盈丰。 辈份:建顺乾坤体(四川宜宾)。 辈分:大智鸿远定,毕自永奎方,久乃争治国。(陕西山阳县,字可能有错,听父亲讲的,没见过族谱) 辈份:春华常茂盛,锦绣发强光。(安徽巢湖,家谱说原籍广东河源) 辈分:仁义礼智信 忠孝安家国 文才大经寺 学业永继先 (湖北公安)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

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通志

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乐!

这个我知道!

辈份: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 辈份: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山东) 辈份:天时名先扬,光前学问长,起家自有道,富贵万年长。(有点俗啊,湖北十堰的) 春发国家盛 文仁凳德远 中孝振乾坤 (江西九江) 始祖从江南寿州上陕西,落户镇安县。现已发展为十二辈人。 辈份:汉国书锦崇,隆万明显宗,光华恒美茂,昌大永盈丰。 辈份:建顺乾坤体(四川宜宾)。 辈分:大智鸿远定,毕自永奎方,久乃争治国。(陕西山阳县,字可能有错,听父亲讲的,没见过族谱) 辈份:春华常茂盛,锦绣发强光。(安徽巢湖,家谱说原籍广东河源) 辈分:仁义礼智信 忠孝安家国 文才大经寺 学业永继先 (湖北公安)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

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通志

有帮助的话希望你支持我一下!

族谱中的“江南淮安府桃源县吴城乡”在现在的哪?

(1)淮安府桃源县:元为桃园县。洪武元年(1368)更名桃源县。西北有古城巡司;东南有三义镇巡司,崇祯末年迁县西北白洋河镇。1912年民国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