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族谱的世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曾氏族谱的世系,第1张

69世祖华胥氏

68世祖伏羲(配女娲)

67世祖少典

66世祖黄帝(姬轩辕)

65世祖昌意

64世祖颛顼(又名乾荒)

63世祖鲧曾(鲧的曾祖父)

62世祖鲧祖(鲧的祖父)

61世祖鲧父(鲧的父亲)

60世祖鲧(颛顼的玄孙)

59世祖禹(世称大禹或夏禹,本名姒文命,夏朝开国君主)

58世祖启(史称夏启,本名姒启,禹长子)

57世祖中康(仲康):启子

56世祖相:中康子

55世祖少康:相子

54世祖曲烈(鄫曲烈):少康次子,被少康封于鄫,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鄫国(缯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期的鲁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53世祖鄫炫忠

52世祖鄫坤仁

51世祖鄫录

50世祖鄫浩源

49世祖鄫富材

48世祖鄫焜

47世祖鄫伯基

46世祖鄫锐

45世祖鄫汪

44世祖鄫志梁

43世祖鄫煌

42世祖鄫相奎

41世祖鄫世鉴

40世祖鄫政治

39世祖鄫模

38世祖鄫瑞焕

37世祖鄫垠

36世祖鄫锦容

35世祖鄫洪

34世祖鄫桂茂

33世祖鄫照

32世祖鄫培元

31世祖鄫允

30世祖鄫杞

29世祖鄫熹

28世祖鄫埙和

27世祖鄫成锐

26世祖鄫椿

25世祖鄫炯

24世祖鄫垣

23世祖鄫销

22世祖鄫福波

21世祖鄫时荣

20世祖鄫炳

19世祖鄫均祚

18世祖鄫铃

17世祖鄫仁

16世祖鄫松

15世祖鄫墅

14世祖鄫镇玉

13世祖鄫浥

12世祖鄫祥樽

11世祖鄫炷

10世祖鄫方

9世祖鄫宇銮

8世祖鄫沛恩

7世祖鄫朴

6世祖鄫世美

5世祖鄫时泰

4世祖(高祖)鄫国(缯国)太子巫(曾巫,首改鄫姓为曾姓,自鄫曲烈至曾巫,共历51代)

3世祖(曾祖)太子巫之子:其名失考

2世祖(祖父)太子巫之孙:其名失考

1世祖(父亲)曾点:即曾皙,他是太子巫的曾孙,配上官氏,生曾参

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中国东周时期鲁国人;尊称“宗圣”“曾子”;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卒年71岁,葬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配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华

1世孙曾元:字子元,仕于鲁国,配高阳氏,生长子曾西,二人同葬嘉祥县南武山;侧室侯氏,生次子曾中

2世孙曾西(前444年-前369年):字子照,从曾申学《诗经》,仕于鲁国,周威烈王元年,见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于魏国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长子曾钦;侧室诸葛氏生二子:曾铎、曾锡;后世追封镇江侯

3世孙曾钦:字子敬,官都检大夫(都检吏),配谷梁氏生长子曾旦;继室周氏生二子:曾庄、曾筐;葬嘉祥县富春坪

4世孙曾旦:字若得,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配卜氏生长子曾羡;继室欧阳氏生次子曾美;葬富山

5世孙曾羡:字学余,娶缪氏生曾遐,任抚州都提点、平阳徐州刺史,葬嘉祥县武山

6世孙曾遐:字子盛,官陜邑太守、扬州刺史;娶言氏生二子曾炜、曾盈;葬嘉祥县武山西侧

7世孙曾炜(前274年-前189年):字子美,官至汉尚书,配郯氏生一子:曾乐;葬嘉祥县南武城祖山

8世孙曾乐:字训韶,官至山阴县令,因功封都乡侯,配周氏生长子曾浼,继娶洪氏生次子曾况,葬东山麓

9世孙曾浼:官东阳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生二子:曾旃、曾光(曾光裔子曾枋徙居长沙);葬东山麓

10世孙曾旃:字仲劝(伸勤、仲功),官至中垒校尉、冀州太守、太子东宫使,配鄢氏生一子:曾嘉;葬武山西

11世孙曾嘉:官安县主簿,配郑氏生二子:曾宝、曾顼;继娶欧阳氏;葬武山西

12世孙曾宝: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车骑侍郎,配欧阳氏生长子曾琰,继室王氏生二子:曾璜、曾景;葬武山西

13世孙曾琰:官提举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车骑侍郎,封都乡亭侯;配邬氏生二子:曾据、曾援;葬武山西

14世孙曾据(前42年-公元年):娶陈、刘二氏,刘氏为汉宗室;官冀州御史,汉平帝封他为都乡侯,有功加关内侯;因耻事王莽,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东南下渡长江,避于豫章郡,家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永丰县)吉阳乡,复迁至莺迁乡,卒葬于吉水仁寿乡;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阳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阳郡主,刘氏封吉阳郡一品夫人;他是江右吉阳房祖,为蕉岭曾氏第一迁;有二子:曾阐、曾瑒

15世孙曾阐:配文氏生长子曾植,侧室王氏生三子:曾横、曾茂(懋)、曾楫,葬庐陵县吉阳乡

16世孙曾植:官谏议大夫,配李氏生长子曾耀,继室箫氏生二子:曾炯、曾柄;葬仁寿乡

17世孙曾耀(曜):一作“曾万”,东汉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谏议大夫,配胡氏生长子曾培,继室文氏生次子曾城;葬吉阳乡祖山趾南

18世孙曾培:字本固,配陈氏生长子曾德,同葬庐陵南籔坪;侧室张氏生二子:曾行、曾徵,张氏葬鱼山

19世孙曾德:配董氏生二子:曾珣、曾珍;葬仁寿乡

20世孙曾绚:字贵文,曹魏时任中郎将军,配宋氏生二子:曾焕、曾震;继娶朱氏,生一子:曾忽;葬仁寿乡

21世孙曾焕(涣):西晋景阳侯,配刘氏生二子:曾梓、曾耀;葬仁寿乡

22世孙曾梓:字伯其(埼),配丁氏生一子:曾勰(协);葬仁寿乡

23世孙曾勰(287-364):晋朝镇南将军司马,于广州击破前交州刺史张琏叛军,配文氏生子曾端,葬荆田乡斧形山

24世孙曾端:一名瑞仁,字正亦(冀),配胡氏生二子:曾铉、曾宏(字道始)

25世孙曾铉:字道远,官至大司马,配箫氏生一子:曾海;葬仁寿乡

26世孙曾海:又名曾炅、曾吴,字海道,官黄门侍郎、裘州录事参军,配杨氏生二子:曾横、曾椅

27世孙曾横(堭):配谢氏,生二子:曾兴、曾田;葬仁寿乡

28世孙曾兴:字兆发,配张氏生长子曾隆,罗氏生二子:曾陈、曾陂;葬荆田乡斧形山;唐太宗贞观六年(633年)闰八月十八日,中书令温彦博、太子舍人高士廉奏请命曾氏定谱,曾氏唐谱自曾兴始

29世孙曾隆:字迪惠,配宋氏生一子:曾钧;葬上罗浣

30世孙曾钧(597-650):字洪举,官(唐朝)给事中,配王氏生一子:曾谋;葬荆田乡斧形山

31世孙曾谋:字以中(忠),配高氏生二子:曾丞(卺)、曾巴;葬仁寿乡趾南

32世孙曾丞(卺):官至(唐朝)司徒、司空兼尚书令,自庐陵吉阳乡上黎堡徙螺丝岭凹宅后里小崤凹大中坑,再迁永丰,为永丰房祖,娶何氏,与何氏合葬石狮岭上窑岰蜘蛛形;继娶罗氏,葬庐州吉荻搪;有三子:曾珪、曾旧、曾略,各衍一房,曾圭为庐陵、吉阳房,曾旧为乐安、临江房,曾略为抚州、南丰、临川房

33世孙曾珪:生五子:曾宽、曾绰、曾丰、曾晖、曾隐

33世孙曾旧:生三子:曾德、曾儣、曾宥

33世孙曾略:生一子曾炀

34世孙曾宽:仍居吉阳上黎堡,死后,葬二十都鸡公山;配何氏,生一子:曾庄

35世孙曾庄:字子莅,官吉州都押衙,葬仁寿乡;配萧氏,与其合葬;继娶张氏,葬山湾高坑;生一子:曾庆

36世孙曾庆:仕唐为御史大夫,立朝鲛直,远近惮之,卒葬荆田乡斧形山;配邹氏,生二子:曾伟、曾骈

37世孙曾骈:曾庆次子,官御史大夫,配王氏,合葬荆田乡斧形山,生一子:曾耀

38世孙曾耀:官南唐宫检司旋为真州刺史;配刘氏,合葬上查,生一子:曾崇范

39世孙曾崇范:字则模,官南唐太子洗马,家富与籍有名一时;配刘氏,合葬仁寿乡;生二子:曾延膺、曾延茂

40世孙曾延膺:字膺修,官荫授御使兼资库使陛左班殿,直果州兵马督监;生于同光癸未年四月十一日,于端拱戊子年卒于京,归葬永丰县南源添井湖;配魏氏,葬永丰藏陂蛇呼向,生五子:曾频、曾顼、曾页、曾颜、曾硕

41世孙曾硕:字子沅,号伟夫,淳化壬辰进士,官黄州从事、南雄州军事判官、荣州观察判官,旋任大埋寺丞知、永寿导江县事,累阶朝奉郎;生于显德丁巳年,卒于明道壬申年,葬吉水仁寿乡原栗山院背,后迁厝永丰县泷云乡六都墈下阙家屋背后;配江氏,葬青赛郭家庄;继娶省氏,葬伴前江氏则;有六子:曾淐、曾翰、曾晁、曾顺、曾资、曾淑

42世孙曾淐(曾承淐):讳雍,生于雍熙乙酉年,卒于嘉佑丁酉年,葬六都马蹄州高丘墈下雄鹅挽水形;配张氏,生一子:曾敌

43世孙曾敌(曾万敌):字惟仁,生于祥符己酉年,卒于熙宁乙卯年,葬坳上;配徐氏,生子一名:曾整

44世孙曾整:字容庄,生于景佑甲戌年,卒于元符己卯年;配罗氏,生一子:曾九思

45世孙曾九思:字成义,生于嘉佑癸卯年,没于绍兴壬子年,葬西源;配罗氏,生一子:曾纹杰

46世孙曾纹杰:字卓庵,生于元佑丙寅年,没于绍兴乙亥年,葬西坑;配季氏,生一子:曾浩古

47世孙曾浩古:字徽柔,号信前,生于大观己丑年,于淳熙乙未年没,葬下边屋后;配刘氏,生一子:曾尚忠

48世孙曾尚忠:字省己,好学力行,孝友著于郡邑;生于绍兴甲子年四月十三日,于嘉定壬申年十月十七日没,葬西坑仓库垥;配张氏,生二子:曾敬父、曾教父

49世孙曾敬父:字存诚,号恪恭,邑庠生,最孝,竭力事亲,野鸟来巢,生于淳熙丙申年十月初三日,于淳佑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没,葬山坑飞凤形;配江氏,生三子:曾德、曾益、曾美

50世孙曾德(曾元德):讳旋吉,郡庠生,生于嘉定辛未年六月十九日,于景炎丁丑年三月一日没,葬屋后,配黄氏,葬渚原飞凤形;生二子:曾价翁、曾福翁。其八世孙质粹于明嘉靖年间,复归山东承袭世爵,始为大宗房中兴祖

51世孙曾价翁:讳琢,邑庠生,生于淳佑己酉四月十五,葬本里庵前象形;配姚氏,葬晒网形;生一子:曾霖

52世孙曾汝霖:字雨苍,生于至元辛卯年二月初一日,于至正癸卯年七月十三日没,葬西源;配宋氏,生二子:曾崇文、曾崇学

53世孙曾崇文:字益雅,生于泰定甲子五月初四日,于洪武乙亥闰九月廿七日没,葬马源下店乌鸦抱田形;配罗氏,生一子:曾利宾

54世孙曾利宾:字翼辅,邑庠生,孝有忠厚,旎与乡里,生于申酉年六月廿四,于宣德己酉年十月廿四日没,葬杨叶信坑燕午抱梁形庚山甲向;配钟氏,生三子:曾志、曾世、曾佐

55世孙曾志(曾辅志):字思修,邑庠生,生于永乐丁亥年五月初九日未时,于景泰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午时没,葬本里小南蛇形;配张氏,生于永乐甲午年四月十八日,于成化丁酉年闰二月初四日没;生四子:曾德、曾琠、曾端、曾庄

56世孙曾德(曾德胄):字好懿,邑庠生,配彭氏(籍马源),生四子:曾衡、曾充、曾用、曾治

57世孙曾用(曾奋用):曾德第三子,字志行,号则庵,邑庠生,配金氏,生二子:曾粹、曾青

58世孙曾粹(曾质粹,149221-1560216):字好古,号南武,世居吉安永丰;初以衣巾奉祀,己亥蒙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仍与世袭;配杨氏(籍永丰县温坊),生一子:曾昊

59世孙曾昊:早卒,未袭

60世孙曾继祖:字绳之

61世孙曾承业:字洪福,万历五年袭

62世孙曾弘毅:字泰东,崇祯元年

63世孙曾闻达:字象舆,崇祯十四年袭

64世孙曾贞豫:字麟楚,康熙七年袭

65世孙曾尚溶:字汇伯,康熙二十九年袭

66世孙曾衍肃:字雍若,雍正二年袭

67世孙曾兴烈:字起祚,乾隆四年袭

68世孙曾毓尊: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袭

69世孙曾传镇:字巨山,嘉庆元年袭

70世孙曾纪琏:字仲鲁,袭不久,因事革职,并不准其后承袭

70世孙曾纪瑚:字六华,嘉庆十八年袭,曾传镇之弟曾传锡的长子

71世孙曾广芳:字汝徙,早卒未得承袭

72世孙曾昭嗣:字伯续,系曾纪瑚次子曾广莆长子,过继给曾广芳;早卒未得承袭

73世孙曾宪祏:字奉远,清光绪十二年袭

74世孙曾倩源:字养泉,原名庆源,因“庆”字犯37代祖讳,故改作“倩”

75世孙曾繁山:字静斋,民国廿四年改封宗圣奉祀官

76世孙曾祥符:曾繁山嗣子,其世系为:曾纪瑚-曾广莆-曾昭吉-曾宪祜-曾庆潼-曾繁琪-曾祥符;生于1946年,幼年承袭宗圣奉祀官

77世孙曾令光:曾祥符长子

78世孙曾德宗:曾令光之子

  编辑本段郑 zhèng

  <名>

  1(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2同本义 [Zheng state]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说文》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4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邪之音” [wanton music]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惟皇诫德赋》

  5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6姓

  编辑本段一、寻根溯祖

  姓氏:郑 祖籍:河南

  祖宗:郑桓公 郡望:荥阳郡

  分类:以国为姓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编辑本段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编辑本段四、家乘谱牒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 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编辑本段五、历史名人

  郑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玄:汉代创立郑学。

  郑成功:明末名将。

  郑和:明航海家。

  郑燮: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编辑本段六、宗亲社团

  40年代后期起,组织或恢复、改组成立的宗亲团体有台北郑氏宗亲会、嘉义县郑氏宗亲会、彰化鹿港郑氏宗亲会、台南郑氏宗亲会、全台郑氏宗亲会,台北市郑氏宗亲会、世界郑氏宗亲总会,等多个宗亲会、家族会。这些宗亲会在各地均建有宗祠,多数且设有各类教育、文化基金和经济、慈善、互助等分机构。冠以“世界”两字的宗亲会,除个别无固定会址者外,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宗亲团体没有隶属关系。 1974年4月29日,海内外郑氏宗亲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这次大会制订了《世界郑氏宗亲总会章程》,成立了组织和管理机构,选举出《总会》***。郑彦(台湾)当选为理事长,世界郑氏宗亲总会正式成立。总会的宗旨是:"阐扬祖德,增进宗谊,团结互助,共谋福利,并为宗亲举办各项服务与福利,及致力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

  据宁都蔚背岭状元及第郑獬墓碑及《宁都郑氏三修族谱》载:西晋因“怀帝变”(即永嘉之乱)郑鹰从山东莱州迁江西豫章西山(今南昌),其后迁宜黄候坑、石城南桥岭。郑玉付于唐大中九年由南桥岭迁宁都西关,为宁都始祖。五世郑义郎于五代后汉商居湖北安陆。七世郑獬,字毅夫,宋皇佑五年高中状元及第。八世三郎(郑宣义)宋元间领全家返徙宁都,并扶三代灵梓归葬宁都蔚背岭“美人献花”形,据此,郑獬应定为宁都籍,亦为赣南第一个状元。北宋天圣间郑清之徙竹笮郑屋定居。明景泰后期郑德仁移居会同桃枝。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载:“晋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郑氏)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至“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迁徙南康郡揭阳县(今江西宁都)石鼓逯速……后移居南桥岭。”又据谱牒及史志资料载:南唐时,郑彦华祖先二代为福建刺史,郑彦华荫隶,累升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旋从后主归宋,太祖称其勇,封牛尉在磁针军。郑彦华祈归养,携子孙迁居汀州宁化石壁与长汀,为入汀州的始祖。后裔分迁汀州诸县、闽南与粤东。清初郑氏有迁深圳与香港、台湾等地。一系郑清之从永定迁连城宗溪,后入长汀河田开基。郑居中,居宁化,后裔万九郎郑环迁汀州城定居。郑姓南迁,越千年发展成客家较大的一个姓氏

  编辑本段郑吧

  主要服务:取名,起字,改名,姓名饰物,姓氏(字母)情侣饰品,姓氏钥匙扣,姓氏马克杯,姓氏文化笔,姓氏笔记本,姓氏礼品,文化用品,礼品,姓氏居家饰品,生肖姓氏青铜器纪念文物,饪食器系列、酒器系列、水器系列、兵器系列、乐器系列、古钱币系列、其他铜制艺术品、家族服饰,民族服饰,古典服饰,喜庆择吉,男女合婚,举办婚礼,出生礼,冠礼,笲礼,射礼,投壶礼,宴会礼,生日庆典,春节、元宵、春社、清明、半年节、中元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上巳节(女儿节)、花朝节、等节日,成人仪式,节日庆典,人事咨询,建筑设计,决策顾问,形象策划,修家谱,公祭活动,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少昊颛顼祭典,黄帝祭典,妈祖祭典,泰山石敢当习俗,楹联习俗,灯会,浦江板凳龙、民歌,周礼、周易、文化民俗、故事演绎、古韵、郑风,郑声,郑学,郑码,编辑出版姓氏丛书,图书出版和发行,家谱系列产品的开发,祖先画像及神位,家旗纪念品,族徽纪念章,家族吉祥物,姓氏谱牒研究、姓氏文化电子光盘,资料编辑、信息咨询、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组织文化和艺术活动、电子商务、礼品设计、书画研究。寻根服务团、举办姓氏文化节、开展姓氏寻根,郑王陵旅游等活动。

  为本族及国内外各不同姓氏仿古谱牒的印制;采用雕刻木版、石版、铜版及亚克力版等,用宣纸印制并线装。为本族设计建设仿古祠堂、修建修复古遗迹;设计并雕塑人物等高级雕像;代理本族及国内外各不同姓氏寻亲寻谱寻遗迹等。代理续修、撰写、研究、核准不同姓氏的族谱等。网络综合商务、专项电子商务,服务于家族的往来及稀有物品的远程订购配送;加工制作、技术服务、筹建中华郑氏大宗祠、复原郑国宗庙、编辑出版《郑国史》、《郑姓史》、《中华郑氏宗族大总谱》等项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 63派(“派”与“传”、“代”、“世”同义)起使用圣祖仁帝所赐的3句、15字名派: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后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10个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刚建立时,大总统袁世凯(一说是孙中山,又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令贻所续)又为曾氏赐名派4句、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曾氏家族在统一辈序之前,各地曾氏没统一的辈序,龙山派语为:

奎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苔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

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眙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电子版》

简介:《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电子版历时十余年,版面完全保留“族谱”原有欧阳格式风格,实现互动目录对接、动感性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是符合现代人阅读需要,体现了古老的族谱与时俱进,亦为推广曾子思想与曾氏家族文化为主要目的。

世系

世祖华胥氏

世祖伏羲(配女娲)

世祖少典

世祖黄帝(姬轩辕)

世祖昌意

世祖颛顼(又名乾荒)

世祖鲧曾(鲧的曾祖父)

世祖鲧祖(鲧的祖父)

世祖鲧父(鲧的父亲)

世祖鲧(颛顼的玄孙)

世祖禹(世称大禹或夏禹,本名姒文命,夏朝开国君主)

……(其间世系,待考)

四世祖(高祖)鄫国(缯国)太子巫

三世祖(曾祖)太子巫之子:其名失考

二世祖(祖父)太子巫之孙:其名失考

一世祖(父亲)曾点:即曾皙,他是太子巫的曾孙,配上官氏,生曾参

1世曾参(前505年-前435年):东周时期鲁国人,尊称“宗圣”“曾子”,字子舆,卒年71岁,葬于济宁州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妣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华

2世曾元:字子元,仕于鲁国,配高阳氏生长子曾西,二人同葬嘉祥县南武山;侧室侯氏生次子曾中

3世曾西(前444年-前369年):字子照,从曾申学《诗经》,仕于鲁国,周威烈王元年,见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于魏国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长子曾钦;侧室诸葛氏生二子:曾铎、曾锡;后世追封镇江侯

4世 曾钦:字子敬,官都检大夫(都检吏),配谷梁氏生长子曾旦;继室周氏生二子:曾庄、曾筐;葬嘉祥县富春坪

5世 曾旦:字若得,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配卜氏生长子曾羡;继室欧阳氏生次子曾美;葬富山

6世 曾羡:字学余,娶缪氏生曾遐,任抚州都提点、平阳徐州刺史,葬嘉祥县武山

7世 曾遐:字子盛,官陜邑太守、扬州刺史;娶言氏生二子曾炜、曾盈;葬嘉祥县武山西侧

8世曾炜(前274年-前189年):字子美,官至汉尚书,配郯氏生一子:曾乐;葬嘉祥县南武城祖山

9世曾乐:字训韶,官至山阴县令,因功封都乡侯,配周氏生长子曾浼,继娶洪氏生次子曾况,葬东山麓

10世 曾浼:官东阳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生二子:曾旃、曾光(曾光裔子曾枋徙居长沙);葬东山麓

11世曾旃:字仲劝(伸勤、仲功),官至中垒校尉、冀州太守、太子东宫使,配鄢氏生一子:曾嘉;葬武山西

12世 曾嘉:官安县主簿,配郑氏生二子:曾宝、曾顼;继娶欧阳氏;葬武山西

13世曾宝: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车骑侍郎,配欧阳氏生长子曾琰,继室王氏生二子:曾璜、曾景;葬武山西

14世 曾琰:官提举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车骑侍郎,封都乡亭侯;配邬氏生二子:曾据、曾援;葬武山西

15世曾据(前42年-公元年):娶陈、刘二氏,刘氏为汉宗室;官冀州御史,汉平帝封他为都乡侯,有功加关内侯;因耻事王莽,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东南下渡长江,避于豫章郡,家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永丰县)吉阳乡,复迁至莺迁乡,卒葬于吉水仁寿乡;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阳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阳郡主,刘氏封吉阳郡一品夫人;他是江右吉阳房祖,为蕉岭曾氏第一迁;有二子:曾阐、曾瑒

16世 曾阐:配文氏生长子曾植,侧室王氏生三子:曾横、曾茂(懋)、曾楫,葬庐陵县吉阳乡

17世 曾植:官谏议大夫,配李氏生长子曾耀,继室箫氏生二子:曾炯、曾柄;葬仁寿乡

18世 曾耀(曜):一作“曾万”,东汉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谏议大夫,配胡氏生长子曾培,继室文氏生次子曾城;葬吉阳乡祖山趾南

19世曾培:字本固,配陈氏生长子曾德,同葬庐陵南籔坪;侧室张氏生二子:曾行、曾徵,张氏葬鱼山

20世曾德:配董氏生二子:曾珣、曾珍;葬仁寿乡

21世曾绚:字贵文,曹魏时任中郎将军,配宋氏生二子:曾焕、曾震;继娶朱氏,生一子:曾忽;葬仁寿乡

泰国有哪些适合游玩的景点?

泰国旅游,值得一去的景点:

曼谷唐人街

曼谷唐人街位于泰国首都曼谷市区西部,此地商业区的规模及繁华,在东南亚所有的唐人街中位居榜首。这座历经了两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区极具华夏风采,长度达二公里,由三聘街、耀华力路、石龙军路三条大街以及小巷组合成。唐人街的居民区建筑古旧,但商业却异常繁荣。曼谷唐人街最大的特色是潮汕风情,几乎每个人都会讲上几句潮州话。

唐人街保留中华传统文化,华人的店铺都供奉着福、禄、寿三尊像,大门的对联会有"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祝福词。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会慕名而来。

唐人街最大特点是店铺的招牌众多,金店的招牌无疑是在众多招牌中最显眼的。将近上百家的金店,门口是大大的招牌,柜台里金灿灿的黄金。

大皇宫

曼谷大皇宫,是泰国王室的皇宫。皇宫临近湄南河,是曼谷中心的大规模古建筑群,占地总面积二十多万平方米。始建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其庞大的建筑群是经过了数代国王的投资修建而成。大皇宫是历代皇宫保存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皇宫。

曼谷王室从拉玛一世到八世都居住在大皇宫。大皇宫内收集了绘画、雕刻等众多艺术作品。皇宫的建筑风格是暹罗建筑艺术,有 “泰国艺术大全”之誉。除了用于举行加冕典礼等仪式,大皇宫平时可供游客们游览欣赏。

普吉岛

位于印度洋安达曼海东南部,是泰国一座独一无二的受封为省级的岛屿,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

普吉岛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椰子、腰果和菠萝等,除此之外,养虾业和珍珠养殖业也十分发达,不过旅游业才是普吉岛的主要发展方向。

泰国有哪些著名景点和风俗民情

1 曼谷泰国大王宫。曼谷泰国大王宫又称故宫,是泰国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宫。位于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内最为壮观的古建筑群。

2 普吉岛。泰国最大的岛屿、安达曼海的“珍珠”普吉岛是东南亚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度假胜地。它的魅力首先在于它那美丽的大海,岛屿的西海岸正对安达曼海,那里遍布原始幼白的沙滩,每个沙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魅力,阳光普照之下,大大小小的海滩闪烁着安达曼海拍岸的浪花。

3 芭堤雅。芭堤雅以阳光、沙滩、海鲜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兴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4 玉佛寺。玉佛寺位于曼谷大王宫的东北角,是泰国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国三大国宝之一。玉佛寺是泰国王族供奉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因寺内供奉着玉佛而得名。

5 皮皮岛。皮皮岛位于泰国普吉岛东南约20公里处,是由两个主要岛屿(北部的大皮皮岛和南部的小皮皮岛)组成的姐妹岛。柔软洁白的沙滩,宁静碧蓝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风貌,使得她从普吉岛周围的30余个离岛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炙手可热的度假胜地之一。

扩展资料: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部,是以泰族人为主,生活着华人、缅甸人、马来人、印度人、老挝人等的多民族国家。

首都曼谷被誉为“天使之城”,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有高耸矗立的大型建筑,强调着城市奇情与超越时空的景致,又有古老的庙宇香火鼎盛,青烟缭绕,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既有家一样的温馨暖意,同时又充满异域情调,神秘与探险俯拾即是。 与首都曼谷不同,作为兰纳王国的故都,清迈则无不散发着迷人的古典气质。这里气候凉爽,四季百花争艳,被称为“泰北玫瑰”。

最佳季节:11-2月。一般来说,泰国的季节可以分为:夏季、雨季和凉季

泰国旅游景点有哪些?

泰国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我认识一个在众信当领队的姐姐,每年都会选择去那边度假。那边消费水平还行,普通的工薪阶层过去,也能吃得开的。按摩什么的,基本上都是200-300泰铢,稍微高档次的要到500-600泰铢。名胜古迹的话,比较出名的要当属曼谷泰国大王宫还有玉佛寺了。听姐姐介绍还有一个正在建筑的白龙寺,不同于泰国传统的寺庙,该寺以素白做底,银镜镶边,通身雪白,无一处镶金,就连水里的鱼都是白色的。我对这个特别的感兴趣,也打算过去看看呢。这个姐姐跟我说,要是第一次过去,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旅行团队,这样可以对整个国家整个行程,有清晰的概念,不至于无头苍蝇似的一会儿一个地方,没有规划。也累也不能玩儿什么。泰国寺院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请在进入佛教寺庙时衣着得体端庄, 身着任何的短裙、短裤或袒胸露背装都将不得入内。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泰州旅游必去景点

泰州有凤凰城的美誉,那么泰州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泰州旅游必去景点

1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一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满街悠悠飘香的小吃,加上悠长悠长的叫喊吆喝声,绵延600米,一条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带,这就是 “泰州老街”。从以前到现在,已有300年了。泰州老街,是一条年轻的老街。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在此肆意展现。“老行当”在此延续,“老手艺”在此复活。

地址:泰州市海陵区迎春东路梅兰芳公园对面

开放时间:全天

2溱潼古镇

溱潼古称秦泓,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这里河港交织、气候湿润,境内多处发现麋鹿化石遗骨和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器。溱潼一度临海,夏商时属扬州,春秋时属吴。这里水草丰茂,麋鹿“千百成群”,农民“不耕而作”。镇区四面环水,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溱潼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簖蟹,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地址:江苏省泰州姜堰市鹿鸣西路溱潼镇

开放时间:8:00-17:30

3溱湖

溱湖又名喜鹊湖,因“昔多喜鹊飞集”而得名。溱湖形似玉佩,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九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溱湖湖面开阔,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纯甘洌,是省内外难得一见的未被污染的水体。溱湖终年水平如镜,流清水洁,盛产鱼虾、菱藕、水瓜等无公害绿色食品。湖中岛屿,星罗棋布,蒲草丰茂。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宜人宜游。以“水、湿地、生态”为内涵,泰州园博园孕育了其湖幽水静、林奇兽异、民风浓郁的自然风光

地址: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

开放时间:08:30~17:00

4梅兰芳公园

梅园坐落在市区东郊、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墩上。1984年,梅兰芳90诞辰之际,兴建了梅兰芳公园。梅园中有“四绝”最值得一看。梅亭为园中一绝;二绝为梅兰芳大型半身汉白玉雕像;陈列厅外水池中间的梅兰芳,在《太真外传》中饰演的杨太真大型汉白玉的艺术形象亦称得上第三绝;第四绝则为一座巨型石碑,上书赵朴初先生来泰时所作《踏莎行》词一首。

地址:泰州市区东郊,迎春东路90号

开放时间:8:00-17:30。

5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位于兴化市李中镇,是全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是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的好去处。这片人工生态林面积1500亩,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水杉、池杉参天,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林内一片生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等在此筑巢生息。林中鸟平时有3万多只,最多时有6万多只。黄昏时分,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蔚为壮观。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这里游人如织。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李中镇苏宋村

开放时间:8:00-20:00

6千岛菜花

千岛菜花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东侧,总面积近万亩。千百垛田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煞是壮观。江苏兴化的油菜花,开到荼蘼。在这里,乘木船的优雅不输贡多拉,花垛田的情调不输威尼斯水系的复杂每一处的转角,都是迷途在花田里的自说自话。2011年经过网络评选,兴化花海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油菜花海第一名。与享誉世界的普罗旺斯熏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京都樱花并称,跻身全球四大花海之列。

地址:缸顾乡东旺村东侧

7黄桥古镇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具有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它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黄桥历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334省道、如黄线、姜八线在镇区内交叉穿越,宁靖盐和宁通两条高速公路从黄桥擦境而过,新(沂)长(兴)铁路在黄桥设有客货编组站。

地址:泰州泰兴市黄桥镇米巷10号

8泰州园博园

泰州园博园是第六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题公园(主会场),简称“园博园”,现改称“天德湖公园”。整个景区分为“动”、“静”两区域。“静”区以13个城市的展园为主,分布于天德湖的西北侧,以文化交流和科普教育为特色,突出静态休闲、节能环保理念,突出生命的神秘、生命的绮丽,提升独特的地区吸引力;“动”区以休闲娱乐为主,主要分布在天德湖东侧,突出民众参与,适当进行“留白”,为后续深度开发、提升公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奠定基础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东路8号

9、泰州城隍庙

泰州城隍庙,又称邑庙。江苏省境内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泰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位于泰州海陵区邑庙街二十二号,为该区惟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北宋以来曾经五次翻修。历史上的泰州城隍庙,殿宇巍峨,气势宏伟,其建筑风格和体量均与泰州旧州衙相似。第一进山门殿,设有三个方形的山门,山门殿内东西侧各塑一尊马神像,遥对山门,街南立有旗杆和影壁墙。第二进四值功曹殿,殿内供奉四大功曹的神像。功曹殿前左右各有厢房五间,分别为“赞化厅”、“班房”和“土地祠”等。第三进审事厅,厅内置紫檀木公案,厅前甬道上砌有一座砖牌坊,甬道两侧各建有一排约七八间的执事用房。第四进正殿,天井曾建有一座戏楼,与正殿相对;两边各有厢房十五间,为城隍爷下属的为二十四司。正殿为庙内主殿,殿中供奉泰州城隍爷神像,金脸,五绺胡须,神态儒雅。腰系玉带,脚蹬乌靴,头戴钩金彩冠,身着绣花红袍。城隍爷坐像前,置有一张条形大经桌,上设香炉、烛台,殿内东西两边塑有文、武判官像,东南角置钟鼓,殿前廊外月台正中,置放着一座大铜鼎。

地址:海陵区邑庙街22号

10、凤城望海楼

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灵魂。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凤城河,千亩水域绕城四周,是江苏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泛舟河上,您会充分领略到“州建南唐”的历史厚重。凤城河风景区,依傍凤城河,以水为脉,以文为魂,集中而又完整地体现全国不多见的一种都市水韵,彰显了泰州悠久的历史文脉。 凤城河风景区内核心景观望海楼,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领江淮雄风,人称“江淮第一楼”。楼西文会堂,史载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时在泰为官,而后升迁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树”;立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加之以景区内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史。

景点类型:其他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南园10号

11、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 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纪念馆所辖的郑板桥故居,为南北8间的清代民房建筑。粉壁黛瓦,兰竹萧疏,保持“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

地址:牌楼北路2号

范仲淹在泰州首提“君子不独乐”

范仲淹曾在泰州为官。当时好友滕子京建造的“文会堂”落成,范仲淹以文会友,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诗书对孔周,琴瑟亲羲黄。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世人只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却不知他早在泰州写下‘君子不独乐’时,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已经萌芽。”泰州诗词协会会长周凤泉说。

当时的泰州东临大海,一旦刮起大风,汹涌澎湃的风潮向失修的堤坝直冲过来,沿海村庄常遭受洪灾。范仲淹见状,在多数官员的'反对声中,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海堰。泰州百姓为表敬仰与感谢,将修筑好的百里长堤命名为“范公堤”。

刚正不阿,为民请命。范仲淹心忧天下的情怀,寄托于“君子不独乐”中,凝练在《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里。

虽相隔23年,但这两“乐”之间,却隐约可见范仲淹一生清晰而执著的思想轨迹——为官一方,无一己之乐;君子一生,先天下而忧。

文人墨客在泰州留下不少名篇

“芳姿最喜弄春晴,一笑人前百媚生”康熙初年,50多岁的李渔途经海陵时,被城河边绽放的桃花吸引,在熙熙攘攘的赏花人群中,一首《桃花》在他胸中一气呵成。集戏剧家、文学家、艺术家于一身的李渔因作《闲情偶寄》而著称于世,堪称泰州休闲文化的首倡者。

“泰州文化底蕴深厚,历代诗词,描写泰州或与泰州有关者不胜枚举。”周凤泉告诉记者,泰州历史上没有遭遇大的变故,因而许多名人诗篇得以保存。

在泰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历史文化研究员、博士钱成心目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西晋左思的“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这一句出自曾引起“洛阳纸贵”《吴都赋》,使得“海陵红粟”成为泰州之代名词。

此外,唐代刘商、张祜等,或亲至泰州,或诗咏泰州;宋代徐铉有“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之句。

苏轼、陆游等诗词大家,也均有佳句吟咏泰州;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这里写下《泰州》《发海陵》等名篇;《全宋词》中收入的泰州词人王观的《卜算子》,其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为千古名句。

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明代储_曾写下“北望江乡水国中,帆悬十里满湖风。白苹无数依红蓼,惟有逍遥一钓翁”一诗描绘泰州水乡风情。

在700多首诗词中选出代表作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承办的“致我亲爱的家乡——最美江苏诗词大会”大型全媒体活动启动以来,泰州诗词协会安排专人,寻找能够代表泰州的优秀作品。

“心情复杂、难以取舍。”泰州诗词协会秘书长窦争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协会曾花费两年多时间,通过查找史料文献,民间走访等方式,整理出《历代诗词咏泰州》一书,收录了700多篇与泰州相关的诗词。

“这么多诗词中,既有对优美景色的咏叹,也有对风土人情的描绘,还有朋友间真挚友谊的表达,好诗词太多,要从中选出代表作着实不易。”窦争光说。经过几轮座谈,协会最后为入选诗词定了名人作品、诗词寓意深远以及艺术性高三个基本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泰州诗词协会最终选出范仲淹、陆游、文天祥、孔尚任、吴嘉纪、蒋春霖、赵朴初、徐_、孙枝蔚、郑板桥等10人的作品代表泰州参加最美江苏诗词大会。

泰州简介

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崇儒祠、城隍庙、光孝寺、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人文景观灵动;古银杏森林、溱湖湿地、水上森林、千岛菜花、天德湖公园等生态自然,风光秀丽,景色怡人。

最佳旅行时间

春秋最佳

建议游玩天数

2天

当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语言

江淮官话泰如片、吴语毗陵片

泰州溱湖湿地

景区分类:湿地湖泊

开放时间:8:00—18:30

门票价格:

1、景区门票价格30元/张;湿地生态园门票(含水上游览线、木质游船票)30元/张;

2、景区联票(含景区门票、湿地生态园门票、班船)60元/张;

3、停车费:轿车10元/辆,客车15元/辆(停车30分钟内不收费)

****:0523-88621128;泰州

最佳时间:泰州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冷夏热,雨热同期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水量10274毫米,3月~9月盛行东南风,10月至次年3月盛行西北风,光能资源丰富,严冬短,无霜期长。

交通指南:市内交通:在姜堰客运站乘坐到溱潼的中巴(票价5元),约1小时可以到。自驾交通:走宁通高速,在泰州下,看路标,有向溱潼的指示。

泰国有哪些旅游景点?

1、华欣

泰国中部的华欣一直以小清新著称,与隔壁清迈人头涌涌相比,这里的生活显得格外安逸,而且华欣依山傍水,在当地人中口碑也是相当好。

2、太阳花谷(Saraburi Sunflower Fieldc)

位于夜丰颂府的1263公路附近的太阳花谷,最美的时分在漫山遍野的向日葵争相盛开的日子,而太阳花谷的山路也被泰国人誉为泰国最美丽的几条公路之一。

3、乌隆红莲池(Red Lotus Marine)

泰国东北部有个乌隆红莲池,乌隆红莲池被认为是世界15大奇观之一。乌隆红莲池对大家来说或许比较陌生,但是这里也有不为人知的隐藏的美。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这里的红莲绽放,一朵红莲轻露娇容就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乌隆红莲池面积多达50000亩,称得上震撼。

4、卡农渔村(Khanom Thailand)

卡农渔村就在苏梅岛的对岸,这里保留泰国渔村的原始风貌,值得注意的是,渔船还有粉红海豚出没。卡农渔村也给游人提供多种游乐项目,如划舟探险、潜水等

5、拜县360观景台(Pai View Point 360)

拜县被大家所熟知的是云来观景台,这里是个看日出的好地方,但是今天时代亚洲旅游小编和大家介绍的是拜县360观景台,是个观赏日落的好去处。360观景台周是连绵的草原,观景台附近有一颗参天大树,树上挂着两个长长秋千。

泰国有哪些必看的旅游景点?

泰国是东南亚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有原因的。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东西:水晶般的蓝色海滩,茂密的丛林,美味的食物,便宜的海滨平房和世界上一些最好的豪华酒店。泰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如下。

一、大皇宫。

作为暹罗国王的官邸 - 以及后来的泰国 - 自1782年以来,大皇宫可能是繁华都市曼谷最着名的景点。这座有围墙的建筑坐落在湄南河河畔,拥有引人注目的一系列凉亭,大厅,洞穴和其他建筑物,散布着广阔的草坪,豪华的花园和庄严的庭院。在这里的众多景点中,玉佛寺或玉佛寺可能是最令人难忘的。

二、攀牙湾。

攀牙湾距普吉岛仅95公里,是泰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该国风景最优美的地区之一。它由美丽的洞穴,水生石窟和石灰岩岛屿组成。海湾中最着名的岛屿是一个叫做Ko Ping Kan的海堆,在詹姆斯邦德的**“金枪人”中有特色。

三、莱利。

这个受欢迎的攀岩目的地也被称为Rai Leh,位于安达曼海沿岸的甲米府。Railay酒店仅可乘船抵达,拥有各种令人兴奋的景点。莱雷的住宿范围包括受背包客和登山者欢迎的廉价平房,以及着名的喷射式度假胜地Rayavadee。

四、北山部落。

泰国北部是几个有趣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家园,被称为山地部落。在过去的100年里,大部分山地部落已从亚洲内陆迁移到该地区,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他们的传统方式。您可以去徒步旅行,参观众多村庄中的一个,他们很乐意接待游客。

五、Ko Phi Phi。

皮皮岛是一个美丽的群岛,位于距离普吉岛不远的甲米府。Ko Phi Phi Don是该地区唯一拥有永久居民的岛屿,而较小的Ko Phi Phi Leh则是2000年**“The Beach”的拍摄地。旅行者可以在这里享受海滩并参加各种水上娱乐活动,如浮潜,潜水和皮划艇。

源流-四川郑氏

先秦时期郑国灭亡一支郑姓进入四川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灭掉,郑国遗民以国为姓,散迁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开始进入四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

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支郑姓,是迁居在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郑鲁家族。郑鲁的儿子郑琚,在魏国当上了大夫。郑琚的儿子郑无悔,是魏国的新筑大夫。郑无悔的儿子郑安平,最初为魏国效力,后来带着范雎投奔秦国,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郑安平带着秦军与赵国交战,被困降赵,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的儿子郑徽,没有跟着父亲降赵,回到魏国继续做官。郑徽的大儿子郑昌,最开始是秦国吴县县令,后来跟随项羽起兵讨秦,被封为韩王,驻守荥阳。刘邦建立汉朝后,派韩信攻打荥阳,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留在荥阳的郑宙家族。韩国灭掉郑国后,为安定郑国遗民的民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嚣阳君)。因郑武公的陵墓在嚣山(今河南广武山一带),就把嚣山之阳(南边)的荒僻土地封给郑据,叫他去守祭郑武公的陵墓。

秦汉时期西汉末年广汉郑躬发动起义

这一时期,中国迎来大一统,社会较为稳定,郑姓家族经过多年蓄势后,文功武治大爆发,达到鼎盛阶段,进入名门望族时期,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播迁。

郑昌归顺刘邦后,为刘邦统一江山立下大功。郑昌的孙子郑当时,汉景帝时官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大司农,位列九卿,被人尊称为郑庄。

晚年的郑当时遭受了一次大灾难。在推举贤士时,因听信他人谗言而出现失误,被人弹劾治罪。家人通过关系把他赎买出来,但丢了官职,成为平民。不久后,他又被重新起用,出任汝南太守。在任期间,郑当时病故,家里没钱,办丧事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

进入东汉后,郑当时的后裔郑兴,官任靖南将军,是著名的经学家。郑兴的儿子郑众,官任大司农,出使匈奴,因有效地维护了汉朝尊严,官拜中郎将。不仅如此,郑众还承传父业,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经学,成为著名的经学家。

在经学方面,郑兴、郑众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但郑姓家族在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个在经学研究方面更牛的人,叫郑玄。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如果能一辈子钻研一部经书,就算是很了不起了。郑玄钻研并注释过的经书有《易》《诗》《书》《礼记》《论语》《孝经》《尚书》等,学术贡献令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郑姓有个堂号叫博经堂,就出自郑玄。因郑玄在经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后人把经学称为郑学。

西汉汉成帝鸿嘉3年(公元前18年),四川广汉(今金堂东南)人郑躬,带领60多人发动起义。他们攻打官府,释放囚犯,抢夺武器。郑躬自称山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到上万人,接连攻占了4个县,广汉太守对此毫无办法。

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与官兵对峙了一年时间。汉成帝大为恼怒,罢免了丞相薜宣,任命孙宝为益州刺史,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征调广汉郡、蜀郡官兵3万人前往镇压。官军采用又打又拉、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由孙宝到义军大营,游说郑躬投降;另一面由赵护带兵猛攻。一个月后,义军被镇压,郑躬被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名门富贵满门无比显赫

这一时期,郑姓继续显赫。在秦汉时期郑姓家族文功武治的基础上,郑姓人以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大力发展,使郑姓成为天下著名的族姓之一。

三国时期,跟随孙策起兵的沛郡(今安徽宿州)郑姓大家族中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为孙吴政权的名臣。这支郑姓中的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西晋时,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今江苏江宁)。

郑庠的后代,因为做官,开始南迁。郑庠的二儿子郑昭当上了龙骧将军,被封为开国侯,率兵进入福建,被福建郑姓人奉为入闽始祖。如今,福建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漈系郑姓,都是郑昭的后裔。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是南湖郑氏的后裔。

在郑当时一脉的郑姓人中,每一代几乎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后燕时,郑豁任太子少傅,郑豁有4个孙子:郑涛、郑晔、郑简、郑恬。郑涛跟随北魏武帝西征到甘肃定居,成为西祖;郑晔是北魏的建武将军,被封南洋公,住在古荥阳(今河南郑州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河南荥阳),成为中祖。他们是郑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氏四祖”。

经过10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北祖郑姓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其次是南祖郑姓,中祖郑姓发展到第6代时家道中落,后来又复兴。

495年,北魏孝文帝勘定族姓,确立门阀制度。鲜卑族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姓,为一等士族,汉族一等士族,是四大“最高门”。由于北祖郑晔的孙子郑羲历任翰林侍讲学士、秘书监,在北魏很是显贵,所以,由郑羲代表的荥阳郑氏光荣入选,其他三大名门望族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西昌县令郑回后裔当上国王

这个时期的郑姓,是荥阳郑姓的天下,可谓出尽了风头,羡煞他人。

北周时期,郑羲的后裔郑译,任内史上大夫。他有个关系非常亲密的同事哥们,叫杨坚。北周宣帝病死后,郑译极力推荐杨坚辅政。杨坚建立隋朝,没有忘记郑译这个好伙伴。郑译成了隋朝开国元勋,官至上柱国、岐州刺史,被封为沛国公。

唐太宗时期,门阀观念还比较浓厚。贞观12年(638年),唐太宗叫吏部尚书高士廉撰写《氏族志》,分定姓氏高下尊卑,在原有的崔、卢、郑、王四大名门望族的基础上,把李姓加进去,形成了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大姓坚持族望观念,耻于与他姓为婚。

武则天时,开始推行打压大族政策,五大姓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此路不通,自然还有别的路可走。郑姓一向以文功武治著称,郑姓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优势尽显。

从唐高宗上元2年(675年)郑益考中状元开始,到唐朝灭亡的200年间,郑姓家族一共出了9个宰相、6个状元、8个驸马、22个进士,获得了“郑半朝”的美誉。另有资料显示,唐朝不止9个郑姓宰相,还有4个:郑肃、郑涯、郑綮和郑昌图。

唐玄宗天宝年间,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叫郑回。安史之乱时,南诏王国攻陷巂州(治所在今西昌),郑回被俘虏。南诏国王阁逻凤发现他很有学识,委任他为王室教师。

异牟寻即位后,任命郑回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积极推进南诏汉化,主张仿效唐朝,促使南诏与唐朝恢复双边友好关系。794年,异牟寻对唐朝派来的使臣发誓,南诏全部部落从此“归附汉朝(唐朝)”。

郑回死后,他的儿子及后裔世代成为南诏的清平官。郑回的第七世孙郑买嗣,在897年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902年,郑买嗣干脆灭掉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统治着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郑姓人首次当上了国王。好景不长,大长和国只传了3代人,就因内乱亡国,仅存26年。

唐高宗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奉命进入福建镇守被困,陈敏、陈敷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其幕僚中有个叫郑时中的人,后来留在福建,后世子孙众多。

唐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当时的宰相郑畋的三儿子郑可远,被挟裹其中,举族相随,担任别将。一路上,家族中的老弱病残被遗散,只得就地定居,现在福建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的郑姓,大多是遗散郑姓人的后裔。

后来,郑可远带着族人在武荣州(今福建晋江)屯垦。再后来,郑可远辞官先是隐居在福建吴田,后移到姜莲,改名为凤山。郑可远的曾孙郑懋告老还乡后住在大鹏山之阳,所以这支郑姓又叫鹏翔(阳)郑氏。明朝末年,台湾的郑家军曾两次到福建招兵,不少郑姓人随军去了台湾,后来定居在台湾淡水、漳化、竹堑、罗汉门等地。

在郑姓的宰相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郑畋。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郑畋任凤翔节度使。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后,唐僖宗逃往四川,郑畋招集散兵,抵抗义军。后来,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把郑畋赶走,唐僖宗让郑畋到成都去主持军务。唐僖宗回到长安后,郑畋因被排挤,没有跟着回去,而是到时任彭州刺史的大儿子郑凝绩那里养老,结束仕途生涯。

宋元时期成都人郑少微有文采名气大

宋元时期,郑姓仍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百家姓》,是北宋时编撰而成的,姓氏的排列,不像现在以人口多少为标准,而是按当时姓氏的政治地位高低而成的。从第一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姓在当时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宋朝时,郑姓大约有75万人,人口总数位居第20位,福建是郑姓第一大省,占郑姓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约有1875万人。郑姓人口较多的其他省份有河南、浙江、江苏、广东、江西、湖北,四川人口较少。

在两宋期间,郑姓名人和家族不断冒出来。特别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郑姓人,相继出了郑伯熊、郑伯英、郑伯莫、郑伯海、郑伯谦等而名扬天下。南宋初年,他们的学问曾被称为正统学派,也就是郑氏景望学派,又叫永嘉学派。

在学术贡献上,南宋的郑樵是一个猛人。郑樵是福建莆田人,因长期住在夹漈山,世称夹漈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最爱的事是看书,想尽各种办法看书,立志要读尽古今书籍、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金兵攻进北宋都城后,把图书馆里的书都抢走了。郑樵决定以布衣学者的身份,为南宋朝廷写一部集天下图书为一书的鸿篇巨制《通史》。

他从30岁左右开始写《通史》,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到54岁那年,写出了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郑樵一生的著述多达84种,大部分都不见了,现在只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和一些零散文章留下来。

北宋时,成都人郑少微在元佑3年(1088年)考中进士。郑少微富有文采,由此很有名气。政和年间,曾任德阳知府。他的作品大都遗失,《全宋词》里收录有《鹧鸪天》《朝天子》两首词。

曾氏族谱的世系

69世祖华胥氏68世祖伏羲(配女娲)67世祖少典66世祖黄帝(姬轩辕)65世祖昌意64世祖颛顼(又名乾荒)63世祖鲧曾(鲧的曾祖父)62世祖鲧祖(鲧的祖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