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宗族追溯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愔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姓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20卷。清代为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姓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姓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家谱保存族谱印好后,谱版安置在小宗祠内,各版片之间用纸搪隔,以免损伤,外用木箱封装,搁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谱的,要经管理小宗祠者问清来历,如果确是嫡派子孙,备办好纸张后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别处,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领出家谱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记,注明领取时间及领谱人,以便稽查。各家领回的家谱要用木匣装载,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于书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让其稍有蛀烂之迹。凡逢岁时祭祀,各家带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验看一次,如发现有鼠啮、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迹等现象,族中长辈,要在祖宗牌位前对持谱人严厉申饬,并当众罚银三两,归人祠内,以充日后修谱之资。拒不从命的,不得参与祭祀。家谱不得誊抄,不能传与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孙瞒众觅利,族众共同驱逐他,从此不许人祠。这类规定,在不少杨姓家谱中,都有或详或略的交代。家谱的内容体例根据现存的杨氏家谱来看,主要包括:1.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2.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3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4.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5.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6.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7.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8.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9.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10.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一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
二 ; 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云 ; 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 甘肃仇池山 )。
三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四 ; 出自「扬」姓。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
家族名人
杨玉环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杨坚:冯翊(今陕西省大荔)人,南北朝时北周丞相。公元581年杀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他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公元589年灭陈,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270余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荒*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终激乱败国,为宇文化及弑于江都。谥炀。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 :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死于军前。
杨秀清 (?~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杨振宁 (1922~):安徽合肥人。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九五七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尚昆 前中国国家主席。
杨 炯:华州华阴人,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其诗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有《杨炯集》传世。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杨漪村侍御奏稿》、《虚声堂诗抄》、《闻喜县新志》。其狱中诗为世人所传诵。
地望分布:河南弘农郡,甘肃天水郡,河南河内郡。
起源参考
杨姓起源参考之二
杨姓是当今中国第六大姓,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在台湾排名第十。杨姓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周宣王姬静之子尚父,被周幽王封在一个名叫杨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就以国为姓,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生了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 发展和演变:杨石于晋国六卿之乱时被杀,他的后裔逃到弘农、华阴,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杨姓的最主要的一个支派。此外,杨姓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的姓或由少数民族改姓形成的。杨姓一开始在陕西,河南一带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迁入福建,并于元朝迁入广东。杨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华阴,修武,河内, 扶风,梅县等。其他名人尚有:杨振宁。
杨姓起源参考之三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 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 (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 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 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 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5、以封地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灭唐 (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 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 叔虞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 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 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河南是杨姓密集的省份,也是杨姓的主要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郡,本是古代行政区划名,辖境历代不同。秦以前郡辖于县,至秦则县辖于郡,汉因袭之。而作为姓氏的"郡望"来说,是指世代居住某地的显贵家族,为当地所仰望。杨姓中的弘农郡望在两汉时开始著名,有杨震一家"四世三公",到北魏有"三杨"和杨播一家,到唐代则成为宰相世家,尤称极盛。《太平寰宇记》载唐末诸郡世族郡望日:"虢州弘农郡五姓,杨姓居其首"。弘农郡,为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治所在弘农县,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唐以前的弘农杨氏就散居在这片土地上。除此,河南还有如下主要杨氏支系:
(1)陈留杨氏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县,即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陈留人杨匡,字叔康,又名章,东汉顺帝和桓帝(126-167年)时人。好学善文,及长,在乡里教授门徒,后补官为靳县令,任内有治绩,升为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令。时中常侍徐璜之兄,曾为平原相国,匡耻与其共事,故托病在家,无意赴任。汉桓帝时,匡曾为当时太尉杜乔之部属,乔营私被处死后,重义护尸,择穴埋葬。事毕,从此杜绝仕途,隐居不出。
(2)宜阳杨氏战国韩置宜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宜阳人杨仆,东汉武帝时人,自少勤习武艺,曾为军部曲从军,后以千夫为吏。河南太守以仆有贤能荐举于朝,授为御史。后以剿贼有功,迁主爵都尉(主掌封爵事务),位列九卿之内,值南越反,武帝以仆有能,授为楼船将军(海军司令),得胜后封将梁侯。在征朝鲜之役中,与左将军荀彘意见相反而遭诬陷,废为庶人,卒于家。
(3)获嘉杨氏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获嘉县,治所在今河南新乡西南。获嘉人杨俊,字秀才,东汉末年时人,自少好书,颇有文才,但无意仕途。东汉末年扶持老幼,去京密山间避乱,同行者百余家,俊将私财赈济贫乏,有财共通。有宗族乡亲之中,被人所掠去作奴隶者6家,皆倾赎回。乱平后仕魏,官至南阳太守。魏文帝曹丕因俊常赞美曹植不高兴,因而恨俊,借故把俊关了起来,竟使其在狱中自杀,众皆为之冤枉,痛惜流涕。
(4)汴州杨氏北周宣帝改梁州置汴州,治所在浚仪县,即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汴州人杨彦询,字成章,好书善文,富有才华,后晋高祖镇兵太原时,授为太原节度使,任内颇有政绩,吏民都很爱戴他,因之境内大治。后因病乞归,但高祖不肯放,于是改授金吾卫大将军,病逝于任内。
(5)郑州杨氏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郑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唐贞观七年(633年),移治管城县,即今河南郑州市。郑州人杨朴,字契元。勤敏好学,曾与毕士安游,由士安荐与宋太宗,以有召见之。朴因爱诗赋,不想当官,因之辞归。朴性怪僻,常骑驴往来都城,每次想作诗,即伏草埔间冥想,得佳句即跃出,常使过路相遇者受惊。著有《东里集》。
(6)洛阳杨氏秦代置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大业元年(605年)移治今洛阳市。洛阳人杨守一,字象先,生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卒于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享年64岁。为人好学善书,精通《周易》及《左氏春秋》。曾事宋太宗于晋邸,官至宣徽北院使,佥署枢密院事。又因性直勤谨,久事王公,因之历任要职而至显要。还有洛阳人杨畏,字子安,北宋时人,进士出身,幼年失父,事母至孝,勤勉好学不远游,刻意经术。后携所著之书晋谒王安石、吕惠卿,为王、吕所荐,授郓州教授,自此尊安石之学,累官至提刑狱。
(7)开封杨氏秦代时置开封县,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升汴州置开封府,东魏天平元年(534年)置开封郡,其治所都居今河南开封市。这里杨姓人较多,显耀者亦不少。宋代杨燧,曾从征贝州,记功第一,又从征侬智高,建立奇功。英宗时(1064-1067年),以累功授宁远军节度使,旋授殿前指挥使,任内病逝;又有杨由义,字宜之,初任僻地盐官,因与漕运相处不洽,隆兴间(1163-1164年),以阁门祗侯使金,不为所屈而还,南宋孝宗嘉奖之,后累迁至太府卿兼刑部侍郎,朱熹曾受业其门下。
(8)中牟杨氏西汉始置中牟县,治所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中牟人杨本,初为太学生,明建文年间(1399一1402年)应募,授锦衣镇抚。从李景隆讨燕立功,景隆忌之,不以功上报。不多久,以孤军出战,景隆不派军援救,遂被擒,系于北平监狱被害。
(9)商丘杨氏商丘为夏后相所都,一说应作帝丘,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明末清初,有杨镐,世居于此。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倭将行长加藤清正,屯军蔚山,镐进兵攻之,不能下。行长救兵亦至,镐竟大惧先奔,丧兵二万有余,被罢官。后清兵击破抚顺,复启用,为兵部右侍郎,驰往经略,但兵不能前,师期又泄,遂被下狱伏诛。
(10)商城杨氏北宋建隆初改殷城县置商城县,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商城人杨所修,字启修(1548-1694年),明万历进士出身。初属魏忠贤党,历任左副都御史,后因人逆案,撤职为民,回归商城。时张献忠隐商城,被捉不降,遇害。
请问你是什麼字辈的,我是勤字辈的,是杨家十四世后裔,我们花厅枫岭的杨氏目前已有五十派行了,分别是:赞士元进文 永朝世以遵 祖志思勤继 先传克敬承 家庭宏树德 昌大启孙曾 庆泽原垂久 辉煌炳曰升 代有俊杰起 安邦济民兴
七甲杨氏家族族谱辈分
广东珠海市北山(始祖杨明)杨氏字辈:“威耀福德,杰才俊满世天”。广东韶关杨氏字辈:“红品端达玉”。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杨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官清明自安,隆廷芳百世,盛德映芝兰”。
广东佛山市杨氏字辈:“文字系光大,家元世泽龙”。
广东韶关市乐昌市梅花镇鉴泉村(现大塘边村)杨氏字辈:“宗浩永廷仕,文春茂世有,清任和时谟,烈盛聪明润”。
广东韶关市乐昌市梅花镇大坪笔山村(始祖杨德华,祖籍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杨氏字辈:“德单宗单万,孟单奇泰成,上应定朝会,学高献帝(大)邦,元登作国相,光祖永隆昌”。
广东汕尾市杨氏字辈:“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广东汕尾市(弘农堂,祖籍福建莆田市猪仔街)杨氏字辈:“庆俊标振,相仕生钦,兰桂腾芳”。
广东汕尾市陆丰县碣石镇虎富村(始祖杨崇德)杨氏字辈:“崇廷旭吉文,维允尔振伦”。
广东汕尾市陆丰市(筑承堂,远祖杨云岫,始祖杨南溪)杨氏字辈:“亿清宜乐若,仰明位岳,焕彩文龙,绍基伟烈,亿世恩荣”。
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始祖杨珠辅,祖籍广东茂名市电白县爵山村)杨氏字辈:“文元际仕高廷特,正运登朝大有伟”。
广东湛江市吴川市杨氏字辈:“万宗有福,端兴和睦”。
广东清远市杨氏字辈:“全庆家荣景”。
广东清远市英德市杨氏字辈:“世学长家训”。
广东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蒙坑村/肇庆市怀集县三坑林源村(始祖杨文安)杨氏字辈:“文鹤乔标林凤展,长发琪祥大永昌”。
广东阳江市阳春市杨氏字辈:“茂文学道中先酬(筹)”。
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庵埠镇文里村(始祖杨时之孙杨岚,祖籍福建莆田涵头乡石咬卵巷三厅)杨氏字辈:“茂天之世,必其永昌,元文秀启,应时英贤,华光尚彩,奕开泰祥,弘农嘉庆,传芳万年”。
广东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康贝/台湾/福建漳州市平和县下坪乡(始祖杨裕昌)杨氏辈份排行:“派始平溪衍,宗缘关西分,玉环贻令绪,金凤焕奇文,清声著相国,积学高程门,芳徽时可绍,大启我玄云”。
广东揭阳市普宁市麒麟镇樟岗杨氏字辈:“德传启邦基,报宗永接齐”。
广东揭阳市普宁市梅塘镇高埔村杨氏字辈:“尚维长良锦,远谋作书香,勇忠为道义,乃可立祯祥”。
广东揭阳市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始祖杨庸道)杨氏字辈:“启国应开,天上大和,宜形欣伟,世志登科,克振伦常,仁义忠廉,诗书礼乐,毓秀培贤,承先臻美,四知弥彰”。
广东揭阳市普宁市南阳乡杨氏字辈:“汝一国之学士,允为万世兵师,天子庆其有方,元伯喜兹次序,望乃叔季继述,冀期孟仲守绪,如若可能就正,贤智再生奇思”。
广东善庆公祠杨氏字辈:“祖德能超,奕(世)继(瓒)其昌,秀(茂)植鸿远,育裔桢祥,功恩锡爵,万福传芳,显荣宗祧,永远朝邦”。
广东一支杨氏字辈:“元亨利贞,福贤善庆”。
广东一支杨氏字辈:“浩然世天宏福,庭峰俊赐明德”。
广东珠三角一带(始祖杨万里)杨氏字辈:“芳作赐元汉,荣兴肇国典”。
广西杨氏字辈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杨来坡/河池金城江杨氏字辈:“朝手发尚,愈德宗辉,文超品正,家人大有,志一为方,培茂敬收,纯亦乃可,学求达岸,科上高峰”。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杨氏字辈:“春明世上芳,万代祖德光,骏起经伦茂,宏开福禄昌,文清昭国宪,忠敬显朝纲,恒才贤富有,运势肇帧祥”。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祖籍湖南湘潭)杨氏字辈:“友谊谋贻佳,为士光中华,万枝朝廷采,大启宏东家”。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杨氏字派:“再正通光昌胜秀”。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祖籍重庆酉阳双石铺)杨氏字派:“再正通光昌胜秀”。
广西河池市宜州市( 郡望弘农)字辈:“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添长,…… ”。
广西贺州市杨氏字派:“坤埔朝云汉,学芳定尚兴,其家维善永,应必…… ”。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杨氏字辈:“先进忠家,声名远布”。
广西贵港市杨氏字辈:“德翠宗家立,世贤耀祖先,贻谋联燕奕,经营策万安,水源宜自有,木本胜华元,
祥云游日月,瑞气集天年”。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沙镇杨氏字辈:“世业大开承祖德,家基远启绍宗功”。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杨氏字辈:“文启仲英雄、天开德业龙”。
广西柳州市杨氏字派:“喜文加忠国,学翰春江河,枝芳秀盛世,政旺荣登科”。
广西柳州市三江县良口乡南寨村杨氏老字辈:“代正通光昌盛秀,任大光明万家春”。新字辈:“国有文开盛,家传永世昌,兴延先再德,仕绪华廷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杨氏字辈:“帐林居再正,通光昌盛进,秀宝友庆彦,汝安世”。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乡东阳村、大岩村(祖籍湖南)杨氏字辈:“永应宗之振大千,天元绿锡灌朝鲜,玉宇连云须文秀,万载荣光日焕然”。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杨家庄(四知堂,祖籍湖南杨氏字辈:“……振启文明世其才……”。
广西来宾市尧村杨氏字辈:“逢宗法志廷锦,开学德福天升”。
广西钦州市(祖籍广东廉江)杨氏字辈:“振传远志祥兴”。
广西钦州市(祖籍南宁)杨氏字辈:“喜成世凤,学耀明朝,国大宗基,士新永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枫木冲(弘农四知堂,始祖杨斌余,祖籍福建福州府诸姬巷瓦子街)杨氏字辈:“明任积奇春子枝,日显荣华光祖泽,时登发达耀宗基,英贤蔚起通方略,杰士肇兴裕广居,如得鸿猷辉上国,安邦作业兆雍熙”。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祖籍湖南宝庆府新宁县)杨氏排辈:“文时大明广,圣日有然敬,春家发开旺,光宗耀祖兴”。同支排辈:“文时春大广,灿开然树生,元本枝茂恒其翠,培新永应钟,庆怀潘锡瑞,顺美世初逢”。
广西桂林市(祖籍湖南长沙市宁乡县)杨氏字辈:“正通家国显,文章方上帮”。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油麻园村(祖籍江西吉安市泰和县,始祖杨智通,迁桂始祖杨启泰)杨氏字辈:“时启君元正,文光运斗星,怀迪福训教”。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黄甲塘(祖籍江西吉安市泰和县,始祖杨智通,迁桂始祖杨武先)杨氏字辈:“荣昌和定世开成,景运光华锦秀春,道德文章宏士业,贻谋燕异振家勋”。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徐源村(始祖杨智通,十二世祖杨魁潘,十六世祖杨元昌,祖籍湖南永州)杨氏字辈:“金成宏景象化龙,克照之笔易变同,自书千刻传祖册,全家富贵要忠功”。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杨氏字辈:“善国文章,立朝春刚,德全才梓”。
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始祖杨智通,祖籍湖南永州市)杨氏字辈:“智世彦永兴,万岳廷大春,三启君元正,文光灿高星,怀迪福永世,家裕定长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祖籍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始祖杨宗器)杨氏字辈:“宗雁月廷进,福思满业清,枝仁日广国,振启尉文明”。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杨氏字辈:“杨大正昌明,特绍降忠良,华汉焕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杨氏字辈:“文时大明广,圣日有然敬,春家发开旺,光宗耀祖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杨氏排辈:“一启文武朝明君,定有永世忠良臣”。
广西百色市杨氏字辈:“国弘文正天星顺,掌印保朝廷”。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四知堂,祖籍广东)杨氏字辈:“福文郁成,恒丛大有”。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逻楼镇陇朗村新洞子(迁桂始祖杨芝义,祖籍四川东道直隶酉阳州彭水县茅田堡头党坝大槽)/重庆市彭水县新田乡新田村杨氏字派:“维宏兴芝华,宗俊永朝廷,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杨氏字辈:“再正天光昌胜秀,守思有道芝本源,德意茂绍维先泽,永承世帝继家传”。
广西百色市靖西县、那坡县杨氏字辈:“喜文加忠国,学翰春江河,枝芳秀盛世,政旺荣登科”。
广西玉林市杨氏字辈:“先德达朝廷,占国家恩锡”。
广西玉林市(祖籍广东汕尾市海丰县)杨氏字辈:“世传杰显英雄,为国有明振家声”。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河村(祖籍广东南海螯益山)杨家字辈:“仕贵汉儒国其,开文维显甫世,树德传家诗书,继远科第曾华”。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横山镇(祖籍广东高州,始祖杨蔡盛)杨氏字辈:“蔡国廷秀元太景显清球珍璀琪世殿生绍福宗天祖朝家春”。
广西梧州府容县(今玉林市辖)捕狗村、贵港市中里乡、桂林市永福县矮岭圩白岩村(祖籍湖南)杨氏辈排:“应霭富文廷世彰”。
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杨氏字辈:“国世树德绍家庆,永远春秋传铭芳”。
广西一支(祖籍湖南)杨氏字辈:“枝庭仁广国,振启尉文明”。
广西一支(弘农堂,祖籍湖南怀化市芷江县岩龙头)一支字辈:“宗上大人,再正通光昌胜秀”。
广西一支字辈:“金成红景象化龙,克照之笔一变通,自殊千刻传祖策,全家富贵要忠功”。
1、重庆合川:永秉必朝廷兴仁可以德世代有贤良忠正刚常泽源本至圭锡涵良佑成均汉校宣台伯海堂照笔明
2、重庆开县:永正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德根基长丕振百年春世代起流芳文运才学亨堂前攀丹桂林中玉树荫:
3、重庆巫山:志道世荣怀锡德永发祥敬守国庭献登崇孝友良进修全大美敏学焕文章立念思先泽继承正启芳
4、重庆大足:再政通光国恩卿中良相传登大顺
5、湖北沔阳:元伯光天日月星辰宗之源远世代克成
6、湖南龙山: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
7、湖南湘乡: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8、四川达州: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9、四川广安:文元朝显达人承先绪善述绍嘉声曾荣昭督庆百代著芳明
10、四川巴中:林朝怀秀贤体忠大友维正其时长发祥世永昌修德泽征宗帮卫祖宗显民洋
11、安徽安庆: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12、江苏六合: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13、辽宁抚顺: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14、陕西安康: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15、广东汕尾: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16、贵州毕节: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17、山东临沂: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扩展资料:
主要来源:
1、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
2、女吉姓杨国说。此说不见于传世文献,而见诸出土文物(据李学勤《中华姓氏谱》),女吉姓杨据说要早于姬姓杨。
3、羊舌后嗣说。姬姓杨国灭于晋,杨地成为晋大夫羊舌氏的食邑,这样杨也成为羊舌氏的姓;另说羊舌氏为杨侯伯侨之子,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杨孙孑遗说。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有大夫名杨孙,因失职而奔于宋,其后裔孙姓杨。
5、出自赐姓或他族他姓改杨姓而来。如三国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部分人姓杨;鲜卑莫胡卢氏被北魏孝文帝改杨姓,福建宁化有林姓迁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另据《北史》记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
-杨氏家谱
1 杨天祥
李氏
河北迁安永平府大杨庄
2 杨克举
张氏
3 杨起发 杨起枝 杨起亮 杨起富
朱氏 张氏 邵氏 王氏
4 杨文玉 杨文印 杨文德 杨文喜 杨文城 杨文魁 杨文卿
蓝氏 王氏 马氏
5 杨风山 杨风林 杨风春 杨风鸣 杨风起 杨风刚 杨风蔺 杨风悦
白氏 张氏 朱氏
6 杨永祥 杨永坡 杨永震 杨永发 杨永财
宋氏 林氏 林氏 王氏 王氏
7 杨万寿 杨万玉 杨万升 杨万福 杨万清 杨万禄 杨万荣 杨万全
袁氏 陈氏 于氏 王氏 商氏
部分在黑龙江阿城
8 杨洪山
苏氏
黑龙江省依安\北安
9 杨秀文
梁玉兰 田淑琴
杨姓宗族追溯
本文2023-10-07 20:35: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0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