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b-37战斗机的雷的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Saab-37战斗机的雷的家族,第1张

AJ37

用来取代萨伯32“矛”的攻击机型“雷”,是“雷”家族中的第一个型号。由于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所以该型“雷”的型号为AJ。1967年2月,瑞典皇家空军订购第一批108架AJ37,这些AJ37从1971年开始入役。在设计该型攻击“雷”时恰逢各航空大国流行航空武器导弹化,萨伯公司也错误地认为机载武器已经进入了导弹时代,所以不仅没有为AJ37配备内置航炮,甚至连常规的炸弹都没打算使用,在设计人员脑子中“雷”的武器只有导弹。后来,在原型机都已经开工制造时,由于发现“雷”所配备的火控计算机性能不错,即使使用常规炸弹轰炸目标也具有很高的精度,才开始考虑使用航空炸弹作为备用武器。

由于AJ37是攻击型,所以配备的是爱立信公司研制的PS-37对地攻击火控“雷”达,属于第三代多功能机载攻击“雷”达,该火控系统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因为它的核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式计算机,而当时还是模拟计算机的时代。

执行反舰任务时早期使用的主要武器是Rb04空舰导弹(下图为E型),后期先进的RBS15F空-舰导弹是主要反舰武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主要使用博福斯公司的M70型135毫米火箭弹、Rb05无线电制导战术空-地导弹和后来的Rb75(瑞典版的幼畜)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偶尔也挂载120千克炸弹和30毫米航炮吊舱。

Rb05空-地导弹:该弹是瑞典皇家空军装备的第一种近程空-地导弹,于1960年开始研制,公司代号为萨伯305,1970年入役,空军编号为Rb05A。据说该型导弹甚至可以用来打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由于A型是无线电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差,1975年开始研制电视制导的B型。但因为研制费用过高,该发展计划被瑞典政府取消,转而采购美国人的幼畜电视制导战术空-地导弹(该弹的瑞典型号为Rb75)。

Rb05的最大射程9千米,最大速度大于1马赫,使用高度约350米。160千克爆破战斗部,配用近炸引信。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该弹尾部有曳光管,以便飞行员目视跟踪然后用无线电遥控导弹飞向目标-制导方式比较落后。

RBS15:该系列导弹是瑞典装备的第二型国产战术空-舰导弹,也是瑞典军队的主要反舰武器。1978年,萨伯下属的导弹分公司与博福斯公司合并组成萨伯-博福斯导弹公司,专门负责导弹系统的研制和销售。1979年瑞典国防部同该公司签订了为海军开发攻击大型舰艇的新一代远程反舰导弹的合同,于是RBS15应运而生。该系列导弹是在Rb04的基础上研制的,第一个型号是RBS15M舰-舰型,1984年6月进入海军服役。RBS15F空-舰型是在RBS15M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1989年开始配备AJ37攻击型“雷”。RBS15F使用200千克重的半穿甲爆破战斗部,最大射程90km,最大速度09马赫,低空掠海飞行,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即攻击段)主动“雷”达制导,抗干扰能力强,性能先进。后来,RBS15又发展出一系列改进型,如RBS15Mk2和最新型的RBS15Mk3。

该减速炸弹是由瑞典FFV军械公司专门为瑞典皇家空军的攻击机实施低空高速轰炸而研制的,全弹重123千克,使用30千克梯恩梯/黑索金混合炸药。1956年开始研制,1963年入役。该弹头使用电容式近炸引信,使炸弹在目标上空5~20m处爆炸,对轻型防护装甲车辆、火炮以及有生力量具有很强的杀伤效果。为了确保低空投弹后载机的安全,该弹采取如下的安全措施:投弹后尾部减速伞打开,使炸弹远离载机;必须经45秒后同时降落伞产生的负加速度要达到预定值时引信才会解除保险。

Sk37

“雷”家族中的教练型,也是唯一的双座“雷”,共17架,于1973年开始入役。为了容纳飞行教官,拆除了“雷”达和部分油箱,因此航程短不能使用导弹武器。为了弥补航向稳定性下降,加大了垂尾面积。象龙式一样,“雷”在设计时也没有考虑过改装教练型。由于后座前向视野先天不足,只好为后坐的飞行教官安装两只潜望镜来解决问题,对于飞行教官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后来这17架教练机中有10架被改装成Sk37E型电子战机,用来替换年迈的J32E矛式电子战机。该型电子战“雷”可携带电子战吊舱执行电子对抗或电子干扰等任务。

SF37

型号中的SF是瑞典语Spaning Foto(意为侦察照相)两词的打头字母,该型是“雷”家族中的照相侦察机型号,共28架,1973年5月21日首飞,1979年至1990年交付瑞典皇家空军,用来取代龙家族中的侦察型S35E。由于所有的侦察相机都安装在机头整流罩内,只好拆除火控“雷”达及其天线。安装的侦察相机包括:三台SKa24C-120低空照相用侦察相机,一台SKa24-57广角相机和两台SKa31-600高空照相用侦察相机。但这些相机只能在白天使用,要执行夜间侦察任务需要在机腹左右两侧各挂一个侦察专用吊舱,其中一个内装三台使用红外感光胶片的SKa34-75相机,另一个内装红外闪光弹及其投放设备,其作用与相机的闪光灯类似。执行照相侦察任务时最多可以携带六枚Rb24(瑞典版的AIM-9B)或者Rb24J(AIM-9L)用来自卫。

SH37

型号中的SH是瑞典语Spaning Havsovervakning(意为海上侦察)两词的打头字母,是“雷”家族中的海上搜索侦察型,共26架,1973年12月原型机首飞。与SF37不同的是机头内安装了侦察“雷”达,也可挂载内装SKa24D型相机的全天候照相侦察吊舱。在执行海上监视、侦察任务时也可挂最多六枚的Rb24导弹自卫。

JA37截击“雷”(Jaktviggen)

恰如其名,这是一型截击机型“雷”,是“雷”家族中唯一在机体内置了航炮的型号,也是“雷”家族中的最后一型,主要用于执行防空任务。1968年开始初步设计。1973年初用改装的Saab-32“矛”攻击机开始对该型的某些系统(包括雷达)进行飞行试验。1973年底将改装的4架AJ-37用于JA-37的发展计划,其中第一架用于操纵系统的试验,1974年6月首次试飞;第二架用于发动机试验,装RM8B,在1974年9月首次试飞;第三架于1974年11月首次试飞,与第四架分别用于电子试验与武器系统试验。由于当时原苏联一大批新型高性能轰炸机(如图-22眼罩、图-22M逆火)陆续服役,萨伯公司发展该型截击机用以提升瑞典皇家空军的截击能力。在设计这型截击“雷”时萨伯公司终于认识到,将航炮从航空武器的花名册中开除还为时尚早,于是为JA37选择了瑞士的厄利空KCA型30毫米航炮。大概是当时过分强调了航炮的重要性,萨伯公司看中了瑞士厄利空30毫米KCA型航炮-当时战斗机所使用的威力最大的航炮,单管四膛旋转式(原理与左轮手枪类似)结构,射速1350发/分钟,炮弹初速1030米/秒,射程约2千米,炮弹的出炮口动能几乎是同为30毫米口径的阿登航炮(该航炮曾安装在龙式上)的六倍!

由于将航炮安装在后腹部,JA37显得小腹凸起。截击“雷”的一大特色就是航炮与自动驾驶仪相联。只要飞行员将目标锁定并选择“雷”达瞄准模式,就可以让自动驾驶仪接管飞机,由其控制飞机的机动使航炮对准目标,同时将瞄准目标的信息显示在平视显示器(HUD)上,提示飞行员射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使飞行员将精力集中于了解当前的空战局势并制定正确的空战战术,设计思想在当时比较先进。

JA37所携带的空-空导弹型号繁多,包括Rb74近距格斗导弹、Rb71中程空-空导弹和后来的Rb99先进中程空-空导弹,以上几种导弹均属引进型武器。Rb74是瑞典版的AIM-9L;Rb71是瑞典版的英国天空闪光(Skyflash)导弹,而天空闪光是英国在引进自美国的AIM-7E麻雀Ⅲ型导弹基础上改进出的英国麻雀;至于Rb99就是大名鼎鼎的AIM-120。

除了武器方面的进化外,航电系统上用惯性导航系统取代过时的仪表导航设备;发动机升级为单台推力达128吨的RM8B,但也导致机体加长了13厘米,航向稳定性下降,只好像Sk37一样加大垂尾面积。总之,在“雷”家族中JA37是最现代化的一个型号-毕竟它是最后一款“雷”。

得益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新型武器的出现,在JA37服役后瑞典皇家空军为了提升截击“雷”的战斗力对其进行了几次阶段性升级。升级首先考虑的是火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硬件方面将火控“雷”达由原来的只能跟踪两个目标升级成能跟踪多个目标;软件升级使JA37可以发射Rb99中程空-空导弹。Rb99是瑞典版的AIM-120B导弹,当时因为AIM-120B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被瑞典皇家空军选作鹰狮的标准武器,所以“雷”沾了鹰狮的光,升级后也具备了发射该导弹的能力。经过这一系列升级后,截击“雷”所能挂载的武器种类已经接近瑞典装备的最新型战机-JAS39鹰狮。

JA37D中期延寿型截击“雷”

九十年代时,出于执行联合国的国际维和任务的需要,瑞典皇家空军对部分JA37进行延寿改进,改进后的便是JA37D。这时“雷”已经算不上先进了,所以只能用来执行维和等二线任务。

AJS37

1992年时冷战已经结束,瑞典政府认为不需要继续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再加上原打算为鹰狮配备的RBS15F空-舰导弹、雷神之锤(瑞典语Mjolner)子母弹箱等一系列先进武器已经投产,瑞典皇家空军为了用有限的经费最大程度地保持战斗力,只能选择继续升级“雷”家族。1992年,按计划开始将总计115架的AJ37、SF37、SH37型“雷”升级成AJS37。从它的型号可以看得出,它要执行包括对空作战、对地/海攻击、侦察在内的三种任务,从一机多型开始向一机多用转变,就象JAS39多用途战机一样。想法虽然不错,但可怜的是资金仍然不足,结果升级后的SF37侦察“雷”仍不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AJ37和SH37的火控雷达维持原状……

外籍“雷”

在“雷”服役后萨伯几次打算出口,但由于瑞典是中立国,不能向北约所谓的好战国出口武器。七十年代,当“雷”开始服役时,一些如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等北约国家开始寻求新型战机取代已经过时的F-104星战士战机,萨伯公司与其合作伙伴爱立信公司和沃尔沃公司合作推出萨伯37E型战机,字母E代表Eurofighter(欧洲战机)之意。同时竞争该合同的还有达索的幻影F1、诺斯罗普的F/A-18大黄蜂和通用动力的F-16战隼,对于萨伯37来说这些都是新型战机,而其中属F-16的竞争力最强,因为该机当时已被美国空军选为标准战机,所以在价格和技术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萨伯37E来说,它比F-16更适应北欧的作战环境,毕竟F-16是设计主要在温带地区作战的。

萨伯公司很快意识到,如果能拿到这比合同,就会有更多的北约订单接踵而至,因而在竞争该合同时把萨伯37E的价格压到最低,来抢先占领市场。但由于萨伯公司的飞机制造能力本就十分强大,如果再得到这笔合同的话,不久后很可能会对美国的军火出口贸易形成威胁,所以美国动用了政治压力迫使这些国家最终选择其F-16。除了以上这些国家以外,后来还有澳大利亚、日本甚至印度也对“雷”感兴趣,但同样由于美国的干涉这三个国家最终没有采购萨伯37。

最终,“雷”的国外用户只有奥地利一家,其外销成果甚至不如龙式。

幻影”系列凭借高可靠性和极高的性价比畅销世界各地。“幻影”家族从幻影Ⅲ开始,即有“幻影”III、“幻影”5以及“幻影”2000、“幻影”4000等著名的无尾三角翼战斗机,也有“幻影”F1这种常规气动布局的战斗机,甚至还出现了“幻影”IV这种看似“战斗机”的轰炸机。

“幻影”III

“幻影”III是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第一型投入法国空军使用的战斗机,其中“幻影”IIIA于1958年5月12日首飞进行了首飞。而“幻影”III也开创了“幻影”系列主要战机无尾三角翼的这一经典布局。

“幻影”III的正式投产型号是“幻影”IIIC,该机采用了无尾三角翼布局,悬臂式三角形下单翼,机身按照跨音速面积律设计,中段蜂腰机身;起落架为可收放前三点式,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均为单轮;“幻影”III采用了三片式风挡,两侧进气,进气道装有可调半锥形中心体,可以在高速飞行中前移以防止气流出现紊乱。

“幻影”5

“幻影”5是法国达索公司根据以色列需要而在幻影ⅢE基础上研制的出口型战斗轰炸机,主要用于对地攻击,也可执行截击任务。“幻影”5有单座的A型、双座的B型、侦察的R型以及改进的“幻影”50等型号,其对“幻影”5的改进方式与“幻影”III类似。

“幻影”3NG

“幻影”3NG是法国在“幻影”5的基础上研制的战斗机,其与“幻影”III/5的外形区别主要是对三角翼进行了改进,延长了襟翼并在进气道前部加装了两片固定式鸭翼。

“幻影”F1

“幻影”F1是“幻影”家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成员,它是“幻影”家族中唯一一型采用常规气动布局的战斗机,也使它成为“幻影”家族中最容易识别的一个型号。

“幻影”F1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悬臂式后掠上单翼,后机身下两侧有两片腹鳍。其采用了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主起落架均为双轮。“幻影”F1仍采用了三片式风挡,机头右侧可装固定式空中受油探管,其前机身下侧装两门30毫米德发机炮,翼下每侧有两个外挂点,机身下部有一个外挂点,另翼尖挂架上可各带一枚空空导弹。

1、达索系统是电脑的自带系统。

2、达索公司是法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商,亦是世界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具有独立研制军用和民用飞机的能力,公司总共生产了各型飞机650余架。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多年来主要以军用飞机为经营重点,如阵风战斗机,进入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高级政府公务飞机领域发展。公司雇员为家族优秀者,年销售收入超过苏俄势力地区生产总值。1967年法国的两家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商--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与布雷盖飞机制造公司合并成立达索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是达索集团的主要成员。

Saab-37战斗机的雷的家族

AJ37用来取代萨伯32“矛”的攻击机型“雷”,是“雷”家族中的第一个型号。由于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所以该型“雷”的型号为AJ。1967年2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