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 第一季 The Great Shokunin Season 1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了不起的匠人 第一季 The Great Shokunin Season 1,第1张

● 简介

亚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将镜头对准极具匠心的20位亚洲匠人的手艺生活,用微纪录的形式展现精妙的20件器物及各地的人文风情。

明星林志玲首次跨界担任分享人及解说词配音,脱离既往类似题材的惯性讲述手法,不为博眼球刻意的导演夸张的矛盾剧情,改变说教、敬畏和仰视,以平行视角,重在讲述温暖的匠人执着的匠心,其实你只要坚持执着地做一件事你也可以成为他们。每一集节目都有匠人制作器物从0到1的完整工艺流程,网友可了解每一件器物凝结的传统文化背景,同时获取知识。

第1集  直通巴黎的高原女神

西藏纺织匠人 益西德成 :一位美国女孩用她十年的青春在高原深居简出,带领藏民用古法编织牦牛绒围巾。她从美国到中国,从纽约到青藏高原上的村庄,十年坚守,把村民手作的围巾带到了巴黎,让牦牛绒围巾成为奢侈品。她就是纺织匠人——益西德成。

织布机上的十年,守望纯粹的高原。

在青春的路上,无畏崎岖,专注向前,编织奢华之巅。

不枉费时光,不辜负青春。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匠人。

第2集 唐卡世家新势力

西藏唐卡匠人 旦增平措: 唐卡也叫唐嘎(Thangka),唐卡是藏文音译,它是绘画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撞脸金城武的旦增平措是网红也是唐卡大师,他利用网络直播来传授唐卡画法、普及唐卡知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唐卡!

传承是一种使命。

叛逆的青年,也会回归单纯的世界。

专注于眼前,任时光流逝。

心有多净,画面就有多美。

第3集 浪人大叔的漆器魂

轮岛漆器匠人 坂本雅彦: 有着叛逆青春经历的浪人大叔坂本雅彦选择成为了一名漆器匠人,他用四十年的时间将轮岛漆器的涂刷工艺做到了极致。从最日常的味噌汤到隆重的怀石料理,漆器的温润光泽和质感无不将食物之美一再放大。工作以外的浪人却又展现着“暴走族”的动感一面。

不慢待每一分钟,是为不辜负时间。

只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是为不辜负生活。

所谓匠心,就是不惧枯燥和漫长。

为接近极致,倾注一生。

第4集 团扇狂人的碎碎念

苏州团扇匠人 李晶: 唯有不辜负,方能归初心。都说过去回不去,但有一位痴迷古文化的年轻人却花了3年的时间,遍访了苏州仅剩的传统手艺人,并带着这些人还原了老祖先的“工”,传承了旧时文化的“艺”,让沉寂千年的缂丝团扇从过去穿越到了现代社会。

没有无价值的艺术,只有被压抑的付出。

用固守己见回应世俗偏见。

不为自己挣名,只为传承正名。

最终让心中执爱,被任何一个时代所善待。

第5集 修复残缺的戏法

金缮匠人 邓彬: 生活中,总有一些破碎让人猝不及防。面对残缺,你会选择将就还是选择丢掉?好羡慕有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不做这样的选择,就靠一双手修复残缺的美。本期《了不起的匠人》带您认识金缮匠人——邓彬。

在古老中,回归惊艳。

从不拒绝遗憾,只对美的事物低头。

一路荆棘,一路好奇。

坚持着,只为不辜负初心。

第6集 锡伯古弓的铁血柔情

锡伯族角弓匠人 伊春光: 在新疆,有一位锡伯族的老人,在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情况下,他再现了祖辈的传统弓箭手艺。他将劳作视为信仰,能做最硬朗的冷兵器,却也是最柔情的身边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位锡伯族的角弓匠人——伊春光。

匠心是守护信仰,守护爱人。

是影响家人,向上的德行。

用最冷的兵器,迸发最火的热情。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第7集 北京遇上景德镇

陶瓷匠人 董全斌: 他曾经是一个从没接触过手艺的人,在北京做着爆款工业设计师,而他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变身为制作瓷器的手艺人。他的作品提前两年预定还不一定抢得到,这四年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是陶瓷匠人——董全斌。

一开一合,一枯一荣,一切都源于自然。

生活也应如此,顺应本心,自然而然。

心安处,即是家。

第8集 富士山下的人形师

静冈人偶匠人 竹扇春泉夫妇: 有一种人偶是用来护佑而不是玩耍的。被寄予祝福的东西,一定要用经年练习的经验、虔诚和温柔的心去制作。在富士山脚下的小城静冈,有一对制作守护人偶的夫妻,他们制作的人偶,伴随了很多孩子平安长大。我们来认识人偶匠人:竹扇、春泉夫妇。

匠心,不代表墨守陈规。

传承旧有,也开创新篇。

以爱之名,制作更好的东西。

第9集 与火对赌的柴烧赌徒

台湾柴烧匠人 田承泰: 在台湾苗栗南庄的深山里,有一位烧陶人。30年前,他是一个柴烧门外汉,现在他是台湾柴烧第一人。几十年无数个不眠不休的烧窑中,他用泥巴与火博弈,用火的热度赋予陶生命,用不平整的触感让人与土第一次连接起来。他是“柴烧狂徒”——田承泰。

黑暗中的蛰伏,不怕满盘皆输的勇气。

是忠于自我的真性情。

是死磕到底的韧劲。

第10集 京城铁匠斯文硬汉

铁器匠人 蔡德全: 他伴着小镇里铁匠铺子的捶打声长大,北漂成为一名画家后却发现,记忆中的铁匠铺子已经再无可寻。不甘心看到手作铁器,在工业化的碾压下悄无声息,他拿起铁锤,成为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铁匠。他是否找到了答案?他是,铁器匠人蔡德全。

敲打中回到原始和根本的生活。

对时光与季节顺服,重获日常灵韵。

铁匠对专注,不孤独。

第11集 被微缩的时光

香港微缩模型匠人 黎炽明: 有一双手,它能重现逝去的场景,香港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临街小吃摊油腻腻的碗筷,隔壁理发店太空舱似的椅子等等,他重现着那些被现代化淹没的古旧,一毫不差,做出记忆中的样子。他是微缩模型匠人——黎炽明。

用自己的双手,重塑留恋的回忆。

所谓匠心,就是确立自己的目标。

一直做下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12集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东源木活字匠人 王超辉: “家谱”是一个距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词,但仍然有人在坚守着“谱师”的职业。捡字块、排印版、修家谱,这是王超辉大半辈子的生活状态,也是他们王家祖祖辈辈的生活。在电子排版和铅字印刷的时代,他却仍然执着于木刻刀和捡字诀,亲手在书页里留下墨香。

成为宗师,路上没有捷径。

最笨拙的努力,也能收获缓慢的前行。

愚公虽愚,亦见匠心。

第13集 南部铁器的十一代传人

盛冈铁壶匠人 小泉任左卫门: 在日本的茶道里,用来煮水的铁壶有着特别的地位。南部藩的小泉家族有着特殊的技法,为冰冷的铁器赋予陶土般的温润。历经三百余年的兴衰,小泉仁左卫门这个称号已经流传到第十一代。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家族一代代坚守一件事?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自信,不在意浮云过眼的浮沉。

不负,家族名号。不负,手作之心。

第14集 烟斗老炮儿雷州陈

雷州烟斗匠人 陈灿聪: 烟斗是舶来品,在中国,真正严格按照西方传统制作工艺方式来制作烟斗的“斗师”不超过20个。从一个对烟斗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中国第一代手工烟斗制作师,他让烟斗形成了部落。

成就匠人的,不会单纯是技艺。

匠心,就是将自己的个性,放入器物之中。

认清自己,才能成就好的器物。

第15集 天目孤人江有庭

天目盏匠人 江有庭: 天目盏是一种茶器,古时候,一只顶级天目盏可换一座城池,可见它的珍贵。是什么样的才华可以把五元钱的陶土烧制成价值超过一万倍的茶碗?是什么样的功夫,可以让他穿越唐宋,突破天目盏千年黑褐单一色,烧制出璀璨的碗底星空?

直面孤独,才能平静独行。

放任孤独,是另一种天赋。

没苦无乐,世间最美的生活方式。

第16集 一个人的木勺世界

深圳木勺匠人 黄强: 人们说“物似主人形”,简单也是丰盛。有一双粗糙的手,通过一把把小小的勺子,让木头变幻出了不同的姿态和质感。木亦有灵,需要静下心倾听自然的声音。

胆子大一些,舍弃一些,其实会得到更多。

有趣的,欢欣的,原来是最简单的。

以手抵心,落手无悔。

第17集 京城斫琴师

京城斫琴师 梵戈: 古琴,是魏晋文人的避世闲情,也是今日都市里的桃花源曲。曾游历四方,曾商海浮沉,却能放下一切,潜心二十年于古琴制作,为求索,也为知音。

时间,也是器物制作的参与者。

声音,也需要成长和成熟。

做好可以做到的,剩余的,交给时间。

第18集 高考状元的皮影梦

沈阳皮影匠人 陈雪月: 旧时的匠人,都会有行当的祖师爷,做的好就是“祖师爷赏口饭吃”。匠人对行业的归属感到了认祖归宗的地步,就是所谓的天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就是把手艺当天职的人,不光安身立命,简直融入骨血。

欲以一己之力,守千年手艺。

汇人生所感,聚于一把小刀。

集匠心之力,刻守艺人生。

第19集 木下生花的潮州郎

潮州木雕匠人 卢进文: 器物是有魂魄的,可以穿越时光与人相遇,匠人和器物的关系,也有点生死相随的味道。这种古老神秘的关系贯穿了整个手工业史,本期带您认识的是一个重建人与器物关系的匠人,他让一切变得轻松自在、美妙有趣。

把枯燥当乐趣,以重复当生活。

心无旁骛,借木穿梭于时空之间。

一刀一刻,皆匠心。

第20集 上海滩的百年老裁缝

上海旗袍匠人 褚宏生: 从民国美人的衣香鬓影,到纽约大都会的T台。褚宏生,上海滩最后的旗袍裁缝。见过了悲欢,见过了繁华,风尚去又回,不变的是对手艺的历练。

悲欢糜华,过眼烟云。

风尚来来去去,不变的是,对手艺的历练。

● 影评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手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匠人内心的执守。

这里,有四十年如一日的轮岛漆器匠人坂本雅彦,有半路出家的陶瓷匠人董全斌,有与泥土对话的台湾柴烧匠人田承泰,也有赋予陶土珍贵价值的天目盏匠人江有庭。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陶土制作工艺,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执着。执着,意味着耐心。匠人们打磨手艺的每一秒,都是用岁月的积淀来换取更为珍贵的价值所在。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匠人大多数是沉默的。我们虽然在银幕上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但殊不知背后付诸过多少汗水。所谓匠心,不过是为一件简单平凡的事着迷,执着到老。

东源村木活字印刷宗谱方法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传统工艺,原汁原味,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明证。

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在历经千年沧桑后,终于在印刷家谱这一极其狭小的市场空间中获得宝贵的生存机会,而它能够在东源村保存得如此完好,并得以延续,除了这里的乡间村落依然保持着修订族谱的习俗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其工艺上采用不易开裂、质地细腻、附着墨汁性能好的上等棠梨树木材做字模,而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木材不易干燥变形,非常适合木活字印刷的生存。

2009年,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术以“中国活字印刷术”为名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5日,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提升温州的文化地位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源村村口有个小公园。该村的木活字印刷是一张金名片,被联合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村口到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约10分钟路程,见到“中国木活字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传承人王超辉。王超辉正在做排版印刷,只见他在印板上刷上墨汁,再覆盖宣纸,然后用棕刷均匀刷拭,揭起宣纸便成册页,古朴而生动。最后用棉线装订成册,拿在手里会很有分量:宣纸、老宋体、线装。

在展示馆左侧,几位工人正在建设扩建工程的地基。展示馆正在扩建,今年,瑞安启动的20大重点项目中,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扩建工程就在其中。工程征地2亩,拆迁民房12间,总投入800多万元。

展示馆扩建工程建成后,将不断扩大东源木活字文化印刷的影响力,实现在传承上有新发展,在建设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带动东源村旅游业的发展。

3D打印技术如日中天的当下,温州大学2020年录取通知书以木活字印刷而成,在各式高校录取通知书中脱颖而出,创意十足、诚意满满。制作者吴魁兆(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非遗传承人)坦言,从业48年,第一次把木活字“搬上”录取通知书,是为了“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木活字印刷技术还在瑞安‘活’着”。

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得以存续,是因为当地印刷宗谱的强烈需要。中国家谱起源颇早,记家族的曰“族谱”、宗室系族的曰“宗谱”,还有记载宗族外系和宗族旁系的各式谱等,是家族认祖归宗的重要依据。比起口耳相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故事”,将其书写下来乃至印成书加固族群记忆,平添几分庄重。

由于家谱印数不多又时常变动,古代很多家谱多以活字排印,后者又促进了家谱的盛行,乃至出现专门印谱的匠人(即谱匠),他们肩挑木活字,在各地流动做谱。据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国家级传承人王超辉家族的宗谱记载,早在14世纪初,王祯改良木活字二十多年后,其先祖王法懋就在福建安溪替人编印宗谱,当时正值木活字印刷兴起和民间普及修谱。

明正德年间,王法懋一支后裔王思勋五兄弟从福建安溪迁徙到浙江平阳翔源,清乾隆元年(1736),王思勋第四代孙王应忠率子孙由平阳翔源迁入瑞安东源,祖传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便在东源“安家落户”,他们在瑞安一带开办了“王氏印铺”,印了不少书籍、族谱和官方、老百姓用的各式各样的票证、信纸等,生意红火。王氏赖以谋生的“梓辑”技艺通过家族纽带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只是随着电脑印刷的普及,活字印刷从业人员急剧减少,传承人寥寥无几。

2010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九百多年后,以瑞安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为申报主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wooden movable-type printing of China)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唏嘘,排印家谱外,中国活字印刷还应用于哪些场景?它在古代中国印刷史上到底扮演何种角色?

了不起的匠人 第一季 The Great Shokunin Season 1

● 简介 亚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将镜头对准极具匠心的20位亚洲匠人的手艺生活,用微纪录的形式展现精妙的20...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