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是颜回,颜永京的家族里还出现过哪些名人?
颜永京的家族出现过很多名人,在历史上有大书法家颜真卿、南宋文学家颜延之等,近代有开国少将颜伏、颜文斌、颜东山等,现代企业家则有华星控股的颜奕、北京颜氏益华商贸的颜益华等。
颜姓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华夏5000年的漫长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名人。他们有的是卓有成就的思想家,有的是威震一方的将军,还有的是著名书法家、大文豪,在现代社会则有许多是港、澳、台的明星和表现出色的企业家。目前全球的颜氏后人总数接近170万,在我国的所有姓氏中排名为112位,颜姓的来源据说是远古时期的曹姓和姬姓改姓而来,在后来的几千年时间里,颜姓出现了不少名噪一时的人物,其中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是颜回和颜真卿。
颜回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当时被称为一代贤人,是著名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从14岁开始就拜孔子为老师,并且自始至终都跟随孔子学习,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在72个主要弟子中,孔子对他的赞誉是最多的,说他好学仁爱,从不发脾气迁怒于人。只可惜天妒英才,颜回在3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后被人们尊称为复圣颜子。
颜真卿则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也是颜氏家族里面最大的官,他在唐朝开元年间就考中了进士,多次升迁之后,最后做到了监察御史的高位。但他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的书法作品,不管是正书还是草书他的笔法都相当出色,笔力沉着雄厚,有很高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被历代文人捧为至宝,封为“颜体”。颜真卿的文学代表作有《颜鲁公文集》,书法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竹山连句》等。
不是。颜良(?-200年),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精卒十万,准备攻许(今河南许昌)。建安五年(200年),兵进黎阳(今河南浚县),遣颜良攻白马(今河南滑县)。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被关羽击斩。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生卒年公元前521-----公元前481年。
颜真卿是唐代的官员及大书法家生卒年公元709————公元784或785。
本人认为他们没有关系,只是都姓颜而已,再说他们相差100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族谱传承有序的就那几个,数都能数的过来,没听说他们有渊源。不好意思知道的只有这些,可能帮不到你。
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颛孙师(字子张)、曾参(字子舆)、澹台灭明(字子羽)、宓不齐(字子贱)、原宪(字子思)、公冶长(字子长)、南宫括(字子容)、公晰哀(字季次)、曾蒧(字晰)、颜无繇(字路)、商瞿(字子木)、高柴(字子羔)、漆雕开(字子开)、公伯僚(字子周)、司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有若、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旗)、梁鳣(字叔鱼)、颜幸(字子柳)、冉孺(字子鲁)、曹恤(字子循)、伯虔(字子析)、公孙龙(字子石)、冉季(字子产)、公祖句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子徒)、商泽、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晰)、公肩定(字子中)、颜祖(字襄)、鄡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旂(字子祈)、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郑国(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乐叔乘(字子车)、原亢籍、乐咳(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晳)、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与如(字子上)、公西蒧(字子上)。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年纪到了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白了,三十一岁就早早地过世。孔子曾称赞他:「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便一天天地亲近起来,大家更加和睦了。」颜回以德行著称于世,孔子赞美他是一位仁德的人。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复圣颜子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圣哲人的行谊虽在几千年前,但精神永存。借着这段文字,笔者有幸查了一些有关颜回的文献资料。
复圣颜子之好学、善思,并毕生力行师教,让人深深感佩。感恩圣哲人为我们的表演,在此就所查文献呈现给各位朋友,祈望大家能够从下面的文字领略中华先圣先哲「仁德」的精神境界。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仅有四姓是「通天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可追溯到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亚圣孟夫子、宗圣曾子、复圣颜子。四圣所传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完全一样,故称「通天谱」。
四圣家谱,说明四圣的家学渊源,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追谥复圣
多种史料记载,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最受推崇。
颜回,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子渊,一作颜渊,是孔子早期弟子颜路之子。出身寒微,却能安贫乐道,聪敏过人,深思善学。对孔子所讲能“闻一知十”,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德行见称。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朝君王加封,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至今,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几千年来,复圣颜回备受尊崇,是有其渊源的。他十三岁从师修学,十八岁乃成德教。东汉郎凯说: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
后随师周游列国,归鲁之后,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颜回是《易经》主要整理人之一,后人记载颜回以弱冠之龄与孔夫子对《易》,其道德学问可见一斑。
有关文献中,复圣颜回生卒年代出入较大。复圣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孔子家语》等书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最理解夫子「仁道」的弟子。
英年早逝
《史记》记载: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三十一岁过早地死去,孔子哭颜回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便一天天地亲近起来,大家更加和睦了。」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由于颜回家境非常困难,以至无力按照当时有关礼仪殡葬,最后经他的父亲颜路四处筹措,并在同门好友及其弟子的帮助下,才完成了葬礼。
敏而好学
复圣颜回的忠厚与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好学」被作为一种精神而得到孔子的提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论语》中,颜回是唯一多次受到孔子赞许的「学」子,原因也正在于他是真正能够做到「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弟子。
颜回注重修养,仁爱诚信,虚心好学,德行出众,无论孔子还是同门弟子,大家对颜回的远大志向、高超德行都是交口称赞的。孔子多次夸奖颜回好学,称其为贤人,曾说:「回之信,贤于丘。」称颜回之诚信超过了自己。陈蔡之厄最艰难的时期,颜回穷而不改其节,夫子说「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还赞叹说,如果实现了「仁政」理想,愿意做弟子颜回的属下:「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复圣在历代文献中被称许的记载比比皆是。
在待人处世上,颜子曾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家语·弟子行》也记载:子贡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
《论语·泰伯》曾参称颂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记载:「吾无夫颜氏之言。」
《说苑·敬慎》记载曾子言:「吾无颜氏之才。」
宋代大儒张载曾评价,颜子一生,志在做圣人。程颐也说:「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颜子敏而好学,「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毕生实行其所学,解行相应,矢志不渝,以成高尚品德之仁人君子,终当「复圣」之称。
如此道德学问,无怪乎孔老夫子说:「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师生父子
颜回十三岁入孔门,虚心好学,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所以,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子。颜回的仁德,也影响了同门中的许多人,使得孔门弟子团结得更加紧密,孔子认为「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孔子喜爱颜回更在于对他仁爱诚信等等方面的信赖,在厄于陈、蔡的最艰难时期,孔子与众弟子谈论颜回,认为颜回穷而不改其节:「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孔子家语·在厄》篇中孔子感叹:「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颜回对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君子仁德在身,博学深达而世不我用,如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谓穷困改节的志向。这番对话记载正是师徒二人心心相印的写照。
两千多年来,复圣颜子一直被世人奉为尊师的楷模。在《论语·先进》中也有颜回事孔子如父亲的记载: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
「子行颜随」,古籍记载颜回从学于孔子后,少有离开。少正卯与孔子同时讲学,当时有弟子离开孔子,颜回未动,有人问他说:汝何不去向少正卯学呢颜回对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且夫子之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足吾之为学也,何去之有哉。」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曾在匡地被围时,和颜回失散。后见颜回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对:「子在,回何敢死」
这种生死相依的师生情义,何等弥足珍贵!读到这样的故事,忍不住为二圣击节,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当然复圣颜子师从孔子,不仅仅是身跟,更是尽短暂一生依教奉行的心随。
师志己志
孔老夫子从政论政,历来是以仁以德。颜回虽然没有做官,但他视师志为己志,终生奉行。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孟子·离娄章句下》亦云:「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关于颜回的政治抱负及理想信念,《孔子家语·致思》篇有孔子与弟子们「农山言志」的记载。颜回说:「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可以看出颜回所向往的是德教风行,君臣同心,上下协调,家给人足的安定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讲仁义,个个言规矩,没有沟防城郭,更无战争之忧。
《韩诗外传》中的「景山言志」、「戎山言志」,也都是孔子和弟子们言志的文字记载。复圣颜子矢志不渝,所表达的情怀和「农山言志」中一样:胸怀世界,心系天下,寄望实现世界大同。
这种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非常难能可贵,夫子曾赞叹:一旦这个理想能够实现,愿给颜回作管家。
而这种思想的实现,复圣颜回和孔子一样主张教化为主,即使一时难以实现,也要难行能行。
《史记·孔子世家》中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颜回在施政上主张:「愿无伐善,无施劳。」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说「不要毁弃善政,不要过分施劳于民」,从个人的修身角度看「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予人劳苦」。
《论语·颜渊》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有了公正合理的交往尺度,社会才能走向和谐。
孔老夫子以及颜子一生的天命在于承继道统,传续千古之文脉,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志业难酬,时或生死困顿,屡遭艰难,然而却能始终不更其守,不遂其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命不该绝而奋斗不止,有如天地厚德,泽被苍生百千余年。圣人的存心,总在斯世斯人各得其所。
我们现代人所期望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就是得益于孔老夫子以及颜子二圣的几千年前理想社会的标尺。
空谷幽兰,无人而芳;圣贤风范,万古永存!
祖先是颜回,颜永京的家族里还出现过哪些名人?
本文2023-10-07 15:21: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