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姓东阳之滕、乐清之滕与北海之滕、南阳之滕是什么关系
?清代东吴滕文昭在其《吴门滕氏世略抄》中曾云:“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一曰北海之滕,……;二曰南阳之滕,……;三曰东阳之滕,……。”目前也有一个较普遍的看法,也认为应有这么三支,如认为当代东阳之滕人数多,资料丰,而北海、南阳之滕资料、人员均缺云云。对此,我认为,上述三支的说法,不能理解为并列关系,而是大体上的先后传承关系,即先有北海之滕,稍晚为南阳之滕,而后历经南北朝北方战乱,北方大批民众南迁,于是有了东阳等南方之滕。东阳之滕,以及稍晚的浙南乐清之滕(乐清之滕跟东阳之滕之间,目前尚查不出其先后传承关系),两部几乎同时出现的滕氏家谱,在其家谱谱序中,均自称为南阳郡滕(至今,两地滕姓族人去世后一些坟上尚刻有“南阳郡”字样),这足以证明,东阳之滕和浙南之滕均是由南阳郡迁徒而来。对此,唯一可行的解释是,他们人虽然南迁了,但仍忘不了故土,所以才会在承袭滕姓的同时自称南阳郡。本人系浙江人,从心底里希望浙江之滕是与北海、南阳之滕并列的三大源流,但是,我更应尊重事实与史实。另外还应指出,南阳之滕的后裔肯定也不会只有东阳、乐清两支,也就是不止滕令琮、滕玄龄二人,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及缺乏确切记载等原因,有的已无从查考而已。 四、唐代以后的滕姓繁衍迁徙历程 唐代的东阳、乐清之滕后裔众多,分布甚广,国内不少地方(包括大部分南方省份和若干北方省份)的聚居地滕姓,均是其后裔(许多谱中都载明了这一点)。 唐代以后,滕姓大体历经以下几次较大规模的迁徙:一是北宋时期,部分南迁的滕姓因在外为官等原因回迁北方;二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因金人南侵,北方相当部分滕姓南迁;三是南宋末年,随着蒙古人南侵,部分滕姓进一步向南迁徙;四是明清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国内滕姓在南北东西间迁徙流动(其间有相当一部分南方滕姓迁回北方),尤其是明初洪武年间,发生过多次迁移,以致目前国内不少地方的宗谱均自洪武年间开始记述;五是清代及以后,部分滕姓迁至关外东北和新疆,还有一些则迁至海外。 现当代,由于工作分配、创业、务工等原因,加上交通通讯发达、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迁徙流动范围达到空前的程度,既有南方到北方的,又有北方到南方的,既有西部到东部的,也有东部到西部的,以及在邻省、邻市、邻县之间及县域之内迁徙流动的。不过,现当代的迁徙流动存在两个局限:一是仅由农村到城市,或由城市到城市,鲜有从城市到农村的;二是往往系单个或几个零星迁移。 然而,虽然唐代以后各支滕姓如何迁徙、发展,各地宗谱中有不少记载,但总的说来,还是很不齐全的,因而,要形成一个精确而统一的体系,难度非常之大,不过,等国内尚保存的资料基本搜集齐全后,绘制一个中华滕姓大致的迁徙、发展和分布图,还是可以做到的,届时,拟再与各位宗亲和其他对滕姓历史文化有兴趣者一起探讨、交流,此也算为《华夏滕氏宗谱》编纂作一些铺垫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吧。 滕姓来源单一,对此,除了有大量官方史书和家谱记载,我觉得,还有两个情况也可以佐证这一点:一、开始时,滕姓作为流落在外的亡国王室后裔,甚且是被追杀的对象,不可能会有其他的人跟着姓。二、天下滕姓虽多,但不同的谱系,若年代形成较早,其辈份排行用字往往有不少是相同的,有些字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而且,许多辈份用字相同的宗亲间的年龄差距并不甚远。对此,可行的解释是,共同的祖先曾定下每一世的辈份用字,只不过在早期战乱和迁徙中大部散失,于是,不同支系的后世族人,就只好将或多或少记忆下来的辈份用字,加上自行增定的辈份用字,构成本支系的辈份用字,这是造成不同谱系辈份用字相异又相近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天下滕姓来源之单一。
我是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的熊姓族人,听祖辈说我们是湖北麻城迁入,我大概记得我们的字辈是:国正天心顺,臣心永向民,传家有道乐,富贵至长明!但我具体不是很清楚,有谁知道的可以告诉我一下具体的字辈排列及家族情况吗?谢谢了
滕姓东阳之滕、乐清之滕与北海之滕、南阳之滕是什么关系
本文2023-10-07 15:07: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