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习俗
深圳民俗文化概述
舞草龙
舞草龙是南澳镇极具特色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渔民小伙子用草扎成“巨龙”,一节节加起来后长达二三百米,再在这条“巨龙”身上插满燃烧的香火。随着“巨龙”游动,乐队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声威极为壮阔。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犹似一条火龙在翻腾动宕。草龙所经之处,围观者甚众,秩序井然,燃放烟花炮竹,祈求紫气常临、如意吉祥、兴旺发达,一派节日喜庆景象。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观舞者的热烈,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机勃勃、万众欢腾的画面。舞草龙既是渔民企盼一帆风顺、生活富足的心理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大众乐于参与的健身运动,因而盛行至今且一年比一年热闹。
舞麒麟
舞麒麟一般分2个部分,一是麒麟舞表演,伴着锣鼓钗的强烈节奏,以及唢呐音乐和一阵阵鞭炮声,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弯步前行,全套舞下来有十节,舞出了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旧时村民驱邪趋吉、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二是武术表演,各式拳、腿、棍、刀、叉、剑、戟、耙、三节棍、擂锤等表演武艺高超,身手娴熟。麒麟舞具有岭南民间浓厚喜庆的民俗特征和崇尚礼义谦让的优秀文化传统,对研究当地客家民风民俗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麒麟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表演,对增强传统节俗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事业,发展经济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水上迎亲舞
水上迎亲是龙岗区南澳渔民——疍家人的一种婚礼习俗。自古以来,南澳的渔民娶亲,婚礼都在海上举行。由于明朝时中国的航海业和渔业比较发达,渔民生活也相对富足,渔民们为把婚礼办得隆重,逐渐形成水上迎亲的舞蹈,这种渔家婚娶时的传统舞蹈起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南澳疍家人娶亲时,新郎家的船泊左边,新娘家的船泊右边,船头对船头,而且要求新娘家的船头要高过新郎家的船。船身要挂三角旗、挂长礼炮、挂喜帐,船门头上还要贴上喜字和一帆风顺的大红字,船上锣鼓喧天、炮竹声声、热闹非凡。解放后渔民们陆续在岸上盖房,故此传统迎亲习俗,慢慢地转移到了岸上。迎亲队伍从最初时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划船队员多为渔家闺秀、大嫂姑婶,她们的动作模拟出海摇橹姿态,新娘新郎站在队伍的中间偏后位置,伴郎伴娘手打花伞站其左右。如今,疍家的这一习俗被南澳街道文化站编成了富有艺术特色的水上迎亲舞。这个舞蹈人数众多,场面宏大,将水上人家婚礼的动作、习俗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历年的文艺表演中都受到人们的好评。
福永舞龙狮
福永是个历史悠久的名镇,其风俗活动渊远流长且种类繁多,其中以划龙舟、舞龙狮和唱大戏为主。从清朝嘉庆年间起;这三种主要的风俗一直流传百年年盛行。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只有舞龙狮的传统风俗沿袭至今并成为最主要的庆祝活动,而划龙船和唱大戏已不大流行。每年的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等重大节日和迎亲嫁娶、企业开张等重大活动时,都要大张旗鼓地舞龙狮助兴庆贺。由于福永舞狮活动极为盛行而成为深圳显著名的舞狮之乡。现全镇共有6支舞狮队,每队都有四、五十人,十几个狮头,鼓乐齐全,并且每支舞狮队都有大量的钢叉和狮迷。每逢舞狮比赛,助威声、叫好声震撼天地,场面极为喧闹。1962年塘尾村建成了舞狮馆,设备齐全,专供舞狮队训练和表演。1987年在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上,塘尾村舞狮队以绝对优势耶得总分第一而勇夺桂冠。其舞狮队雄壮的气势,道劲德洒的动作,清新独特的造型和色彩纷呈的场面给全省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乡抢炮
“抢炮”、“领炮”、“还炮”是西乡地区较为流行的风俗活动。这个风俗寄托了广大人民对大吉大利、享受幸福的渴望情怀。所谓“炮”,是一幅双面玻璃镜镶在镜座上,镜面绘有西乡人民顶礼膜拜的北帝爷圣像,并设置有龙凤和骷髅等吉祥物加以点缀,还附有“龙凤呈祥”、“万事谐(如)意”等吉祥话语,设计十分精美,做工相当考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午,西乡附近的八乡村民云集而至,在西乡河的大沙滩上(现西乡戏院处)举行“抢炮”活动。这时沙滩上人海如潮,摩肩接确,旗旗飘展这天蔽日,鼓炮齐鸣,一片欢闹气氛,场面极为壮观。每当箭炮冲天,带有编号的炮花从天降落时,人们如潮水般涌至地花落地处,争抢带有编号的炮花以求大吉大利。幸运的人们抢到带有编号的地花后;可到北帝庙“领炮”,即领到与炮花编号相同的一幅双面玻璃镜抬回家供奉。抬镜的人因为自己的幸运而洋洋自得,供奉时更是谦恭虔诚,以求一年的吉利。到来年二月二十八日,又把“炮”抬回北帝庙,名为“还炮”。再过几天,又将进行新一轮的“抢炮”活动。
下沙大盆菜
下沙人吃“大盆菜”源自宋代,延续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明、清两代,当地人称为“新安盆菜”(新安即今宝安),当时吃盆菜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个木盆,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八人一桌,俗称“吃盆菜”。后来下沙人丁兴旺,生活越来越富裕,闹元宵的人越来越多,就改称为“大盆菜”。“大盆菜”现用不锈钢盆,盆里有十五种菜,包括煎蚝、鸡、鸭、猪肉、炸鱼、油豆腐、支竹、牙茹、鳝干、肉皮、云茸、冬茹、芹菜、萝卜等。十几道菜一层层放入盆中,最上面一道菜是鸡鸭,寓意飞鸟归巢。大盆菜象征“百鸟归巢”,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逢喜庆及红白喜事需要宴请宾客,主人家便请专业厨师制作盆菜供客人享用。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结束。下沙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元宵”节吃“盆菜”的传统,每到正月十五,搭“灯棚”,点花灯,唱粤剧,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很是热闹。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深圳平乐郭氏正骨是这个传统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1985年,被后人尊称为“大医”的郭春园来深创建平乐医院,大力传播平乐正骨医术,并和弟子、学生在20余年间救治了上百万名骨伤科患者。平乐正骨医术已经成为国内业界公认的骨伤科重要流派,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手法。其中,采用“平乐郭氏正骨八法”治疗四肢骨折无切口、损伤小、恢复快;采用平乐郭氏脊柱侧搬手法治疗小关节紊乱,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运用平乐郭氏推拿按摩手法、中药熏蒸、牵引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盘突出、急性腰扭伤等诸多病症疗效显著。2007年1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入选深圳市第一批市级保护名录;2007年5月,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并于该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龙岗舞龙
深圳龙岗以龙得名,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龙乡。在这一带的客家人,一直把龙当做吉祥物,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都有舞龙、舞狮、舞麒麟的传统习惯,为节日增添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舞龙做为民间艺术活动的项目有300年的历史,有较强的地方色彩,由此延伸的"龙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龙为主题的公园、广场和雕塑层出不穷。在龙岗区建起的一座中国目前唯一以龙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总投资1个亿。舞龙队经常出国访问表演,先后到过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曾荣获中国首届"舞龙精英赛"优胜奖等。全镇有舞龙、舞狮、舞麒麟队55支;经常参加的人数为960人;每年活动天数为130天;每年组织舞龙表演100次。
大鹏军语
来到大鹏地区,人们首先接触到的,往往是当地人那种独特的方言。乍一听,“大鹏军话”似乎是广州话(白话)与客家话的简单的混合体,其实不然。“大鹏军话”虽然在语音、语法、词汇诸方面,与广州话比较接近,又有许多成分与客家话几乎完全一致,但这种特征,只不过是近代以来这两种外围方言对原有“大鹏话”所施加的巨大影响的结果而已。“大鹏军话”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独特语调,当地人称之为“千音”,其来源却是十分独特。原来所谓大鹏城,本是明朝初年修筑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城内外居住的军队与家属至少有二千人,而周围数十里范围内人烟稀少,这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附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自天南地北的官兵们突然聚集到一处巨大的军营堡垒中,内部交流必须使用一种当时的“普通话”。久而久之,这种“普通话”逐渐定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军营专用言话系统。在古文献中,这种话被称这“军语”或“军话”,用现代语言学术语讲,就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军语方言岛”。经过几百年的世道沧桑,大鹏“军语方言岛”侥幸地在某种程度上被保存了下来,并经过几番变化,成了今天的“大鹏军话”。
渔灯舞
盐田区的沙头角渔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在沙头角、盐田、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等地。渔灯舞以它独具特色的艺术,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沿袭,流传至今。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渔灯舞始于明末清初,每当新春、元宵等传统佳节,渔民都以“渔灯”为道具,配上音乐、锣鼓,时而盘旋起舞,时而腾挪跳跃,其舞姿粗犷、优美,曲调悠扬悦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风格独特,且形式简单易于表演,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因而世代相传、久盛不哀。每年元宵节前,渔灯舞与麒麟舞交融在一起,组成欢闹非凡的灯会,为传统节目增辉添彩。渔灯舞伴奏以锣鼓为主,配以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在热闹的鼓乐声中,鱼子龟孙、虾兵蟹将款款而行,之后随着紧锣密鼓声进入狂舞。渔民们利用民间武打的弓步、马步和鱼跃虾跳的动作,表演出一套套追鱼、捕鱼、吃鱼的行动场面,情节短小精悍,情趣盎然。
石岩客家山歌
石岩街道的族群以客家人占绝大多数。当地人热爱歌舞,是有名的歌舞之乡,客家山歌更是闻名遐迩。据当地人介绍,客家山歌歌词基本上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往往是即席而唱,脱口而出,唱得情深意切,男女对唱便属典型例子。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富有变化,演唱艺术上,客家山歌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尾驳尾、戏谑歌、虚玄歌、逞歌、猜谜、哀歌等。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叠字山歌和双关山歌等。
凉帽遮羞
大鹏人操客家方言,保持着客家风俗。大鹏妇女素有戴凉帽的习俗,不论冬夏。其凉帽是用竹条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条用火烧烫一下,这样可使竹条更柔韧,然后用劈刀把竹条分成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竹蔑周围用布条缝挂。其他客家妇女的凉帽是用黑布条缝挂,而大鹏妇女的凉帽用蓝士林布条,所以戴起来也显得更秀气、更妩媚。这种戴凉帽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过去妇女要严守“妇德”、“妇容”,不能抛头露面,但客家妇女为环境所迫,南迁之后要跟男人一样出门干活,上山打柴,下田插秧,赶场赶圩,亲戚出入,为了“遮羞”,便戴上这种凉帽。妇女戴上凉帽,自己可以看清别人,而别人却看不清自己,很有点面纱的味道,也给自己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和风韵。同时,戴凉帽既轻便又可防太阳辐射而凉爽,因此世代相传,一直流行至今。
赛龙舟
龙岗有一半处在大鹏半岛,其中葵涌﹑大鹏﹑南澳三镇邻海。当地居民均有赛龙舟的习俗,尤其是处于半岛顶端的南澳镇,常在传统的端午节期间与隔海相望的香港同胞举行龙舟比赛。近年来,大鹏湾的龙舟赛事更是频繁,气氛十分活跃。1998年,由龙岗区委区政府牵头举办的龙舟邀请赛,有来自各地包括香港的二十多支队伍参加。如今,在南澳镇这个风光旖旎的海湾,每年都有一次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每次比赛总有不少隔海相望的香港同胞组队参加。龙舟比赛成为沟通深港两地人民感情,加深两地友谊的载体,在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守正尚德堂的郭主任是郭宗正。根据查询相关资料,郭宗正出生在洛阳平乐郭氏正骨世家。平乐郭氏正骨起源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清代正骨名医郭祥泰创建。平乐郭氏正骨经历了200多个岁月,在这两百多年不断发展壮大,秉承祖制,发扬平乐正骨医术。平乐郭氏正骨以中医传统平乐郭氏正骨法为主,辅以祖传膏药,汤药,小夹板,疗效显著,患者痛苦感低,且愈后复发率低而著称。2009年演绎郭氏奇术传奇历史的电视剧《大国医》在CCTV—8播出。
深圳的习俗
本文2023-09-22 02:59: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