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氏-姓戈的名人-戈姓起名字-戈姓的起源与家谱
临海郡:《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戈氏望出临海郡。三国吴太平二年置郡。相当于今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景州: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及景县一带。明代景州戈氏,人才辈出。
「戈」源出
戈(Gē)姓源出有二:1、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以国名为氏。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2、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迁徙分布
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戈氏是距今4000多年前一个以戈为名的古国的后裔,《姓氏考略》载:“戈氏,禹之后,分封于戈,以国为姓,望出临海。”上古夏朝时候,有个东夷族建立的戈国,是夏王朝的附庸国。后来戈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而戈国这个国名,原来也是取自地名。在夏朝的少康帝使夏朝盛以后,少康的儿子“杼”,就并合了戈国,那里不再称戈国,还是称为戈地。而杼又将王族中的人分封到戈地去。随后,受封戈地的王族又形成一支以地名为姓戈姓。常州戈姓先世源于临海戈氏。目前常州地区约有戈姓人口1300余人,占全市人口的0.064%。历史上常州戈姓也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
堂号
平允堂、平寇堂:明朝时候,饶平县知县戈尚有,执法平允。饶平距海甚近,海盗常登岸骚扰。戈尚有不发兵剿。县内有一种毒草能杀人,百姓常用它做坏事。戈尚有把这些犯罪的集合来,宣布“禁止用毒草。已经犯罪的暂不处理,要你们每天拔毒草缴给衙门赎。”大家不知要干什么,为了赎罪都踊跃去拔,很快把毒草拔光。戈尚有差人把毒草投到沿海各个井里,一村留一井不投,供民饮用。海盗突然登岸,在沿海井里提水解渴,所有海盗全都中毒而死。从此海盗平了,毒草也拔光了,奸民想利用毒草做坏事也没法做到了。皇帝知道了,提升戈尚有为刑部主事。
戈姓宗祠通用对联
〖戈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临海;源自戈国。——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戈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民称召父;画得宋风。——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保山人戈允礼,天启年间进士,官麻城知县,有惠政,百姓把他比作“召父”(参见召氏联)。后官至工部侍郎。下联典指明代常熟人戈汕,字庄乐,善画,钩染细密,得北宋人画风。又能诗,兼善篆籀书。
文风丕变;都监有名。——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戈毅提倡明正文学,文风为之改变。下联典指宋戈颜为池州兵马都监。
〖戈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一门双进士;两朝四画家。——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戈涛、戈源兄弟二人皆举进士。献县人。下联典指明、清两朝,戈姓有四人为著名画家。明代有戈讪,常熟人;清代有戈文,苏州人;戈载、戈宙琦,吴县人。
〖戈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临危不惧称勇者;海量豁达号杰人。——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戈姓望族居住地“临海”二字的嵌字联。
公诸同好增友谊;振笔直书表诚心。——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新闻学家戈公振(1890-1935)“公振”二字的嵌字联。戈公振,名绍发,江苏东台人。著有《中国报学史》等。
都监著千城之绩;提举倡正学之风。——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戈颜为池州兵马都监。下联典指南朝戈毅提倡明正文学,文风为之改变。
〖戈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归附兴朝,武略三建名郡;昌明正学,文风一新太康。——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名人戈预事典。下联典指元代学者戈毅事典。
丁氏家谱大全
1上海云间丁氏 谱一卷
丁佩撰
近代武进陶氏石印本世纪 一册
上园
注:附於《吴县沈氏综谱》
2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
(清)丁大年修
清光绪七年(1881)五果堂本刻本 十八册
河北大学
注:分宗谱始修於明永乐间。
3 江苏溧水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丁存泰纂
民国十年(1921)继善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东屏乡蔴山
注:丁一桢初修于清道光十一年。
4 江苏丰县丁氏谱 序一卷
(民国)丁敬尚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钞本
江苏兴县套楼乡谢集
5 江苏泗阳县丁嘴支老长房丁氏族谱七卷
(民国)丁明绸 丁明森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江苏泗阳县三庄乡尤圩村
6 江苏淮安山阳丁氏族谱不分卷
(清)丁晏重修
清同治七年(1881)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7 江苏江都丁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为汇纂辑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8 江苏南通丁氏宗谱三十卷
(清)丁邦球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裕昌堂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7、30)
9 江苏南通丁氏族谱十三卷
(清)丁若孚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本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10江苏镇江京口丁氏族谱八卷
(清)江为霖辑
清嘉庆十三年(1808)木活字本 八册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封面题《润州丁氏家乘》。
11江苏镇江润州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先珍 丁凝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留馀堂重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口题《丁氏族谱》。丁宏撰创修於清乾隆三十九年.
12 江苏镇江古润开沙丁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陈启阑等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留馀堂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3 江苏镇江京江丁氏族谱八卷
(清)丁绍遵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江苏镇江市图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14 江苏镇江润邘丁氏族谱十卷附新增谱五卷
(清)丁达福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留馀堂木活字本 十一册
美国
15 江苏镇江京江丁氏支谱传略 录不分卷
(清)丁立中 丁立鋆等编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松铭堂活字本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二部)
16.江苏镇江丁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丁治寅主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留馀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丁晔始修于宋景炎元年,此为八修。
17 江苏镇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立中纂修
稿本
浙江杭州市图
18 江苏丹阳东门丁氏十三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丁绳祖 丁允和等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世贤祠活字本 三十二册
北图
注:版心韪《丁氏家乘》。
19 江苏常州丁氏宗谱四十六卷首六卷
(清)丁儒南 丁楚英重修
清光绪十年(1884)双桂堂木刻本 三十六册
河北大学
20 江苏常州毘陵丁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丁金叙 丁振刚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双桂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21 江苏常州丁氏重修宗谱□□卷
双桂堂木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17、19-24)
注:其中记事止清咸丰十年。
22 江苏常州董村丁氏宗谱□□卷
双桂堂木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4下)
注:其中记事止清光绪二十五年。
23.江苏常州丁氏家乘八卷
(清)丁增德 丁应骐等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双桂堂本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雇页作《丁氏宗谱》
24 江苏常州毗陵丁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丁坤朝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双桂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25 江苏无锡南塘丁氏真谱十卷首一卷世系表十卷 一卷
(民国)丁锡镛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八册
北图
26 江苏无锡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丁福联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双桂堂铅印本
历史所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注:丁认始修於于明嘉靖二十九年
27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学羲 丁恩祜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丁氏羲庄刻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28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秀庄辑
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 二册
上海图
29 江苏吴县夫椒丁氏族谱六卷
(丁)丁兴周 丁德容等编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丁氏宗谱》。
30 江苏吴县夫椒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梦熊 丁颜铸等重修
清道光三年(1823)椒荫堂刻本
辽宁图
注:明万历四十一年始修。
31 浙江杭州丁氏谱牒一卷
清丁氏嘉惠堂钞本 一册
浙江图
32 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仕蛟 丁仕彪撰
清道光八年(1828)瑞松堂刻本
辽宁图
33.浙江萧山丁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丁起鹏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活字本,二十册
北图
34 浙江萧山丁氏宗谱不分卷
(清)丁朝栋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敬爱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35 浙江萧山丁氏家谱十二卷
(民国)丁南生主编 丁峙白等编
民国二十一年(1932)敬爱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河北大学 美国
36 浙江奉化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方汝济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于明万历五年。
37 浙江湖州乌镇丁氏族谱一卷
(清)丁寿祺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辽宁图
38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承瑞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本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1)
39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友贞 丁祖宪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2、4、6-8、11、12)
40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丁志贤 丁绍荣编辑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41 浙江新昌南洲丁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丁明盛征修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2)浙江嵊县明山乡许宅村(存卷1、2、5、12)
42 浙江上虞夏湖溪丁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丁达先修 丁耀南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瑞松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43 浙江上虞夏溪丁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丁渭封修
民国十三年(1924)瑞松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浙江图 四川图
44 浙江上虞虞东丁氏宗谱四卷
(民国)丁银北等编纂
民国十四年(1925)承德堂铅印本 四册
北图
注:丁龄始修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45 浙江嵊县剡城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载和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46 浙江嵊县剡西丁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六年(1880)留馀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47 浙江兰县丁家村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童辉 丁懋得重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本刻本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48 浙江常山丁氏宗谱三十六卷
(民国)丁文达 丁只玉续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东岭村
49 浙江常山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本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丁家村(缺卷2、5)
注:谱始修于明万历十四年。
50 安徽徽州丁氏世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绩溪县横坞
注:谱中记事止于清光绪十二年。
51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52 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丁佐廷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松兆堂刻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53 安徽怀宁丁氏族谱一百一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缺卷首1、卷3、14、24、53、60-62、79、87、88、93、96、105)
54 安徽蒙城蒙邑丁氏家谱八卷着二卷
(民国)丁化南 丁企辉等重修
民国九年(1920)毫县福萃石印馆石印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5福建连江齐阳丁氏族谱一卷
(民国)丁美元续修
民国四年(191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56 泉州丁氏族谱
(明)丁仪等修
传钞泉州丁氏钞本 一册
福建图
注:附地契。
57 山东丁氏族谱四卷
(清)丁元爵 丁研书等续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黄县、日照、诸城等地。
58 山东丁氏族谱十二卷
(清)丁麟 丁世佳纂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北图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华东师大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黄县、日照、诸城等地。丁朝斡首修于清乾隆三年,此为五修。
59 山东栖霞丁氏谱书一卷
(民国)丁奎五纂
民国三十年(1941)修 钞本
山东栖霞县官道乡河崖村
60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
山东黄县县志
61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五十四卷
(清)丁懋五重编
清咸丰七年至十年(1857-1860)刻本 十一册
北图
62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八十二卷
(清)丁聊羽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山东日照市图 美国
63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九十三卷
(民国)丁文玞编
民国十五年(1926)上海铅印本 二十八册
上海图
64 河南永城丁氏族谱四卷
(民国)丁卓牵纂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河南永城县马牧乡
65 河南郏县丁氏家谱
钞本
河南郏县吴寨村
66 湖北新洲丁氏宗谱七卷
(清)丁传熙编
清同治末年钞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竹园村
67 湖北宜昌县白菓园丁氏族谱一卷
(清)丁朝品补修
清同治五年(1866)钞本
湖北宜昌市档
68 湖北咸丰丁氏族谱一卷
(民国)丁德善撰
民国三十五年(1946)修钞本
湖北咸丰县档
注:马丁寨丁氏
69 湖南上湘丁氏族谱四卷
(清)丁文斐 丁文仕纂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一册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湘潭、湘乡等地。
70 湖南丁氏五修族谱十五卷
(民国)丁文乐 丁广文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济阳堂刻本 十五册
广东中山图
注:该族散居湘潭、湘乡等地。
71 湖南丁氏六修支谱十一卷首四卷
(民国)丁流琪 丁流峻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应北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注:该族散居宁乡、湘乡、湘潭等地。
72 湖南长沙丁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丁传湜等修
清宣统三年(1911)雍睦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73 湖南宁乡丁氏五修支谱□□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湖南园(存卷首2-4,卷1)
74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五修家谱□□卷首二卷
(清)丁玉齐齐修 丁玼莹等纂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济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一部存卷首1、2,又一部存卷首1)
75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六修家谱二十六卷道三卷
(民国)丁树峰等 丁克让等纂
民国十四年(1925)济阳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76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丁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三卷
(清)丁仙姿修 丁鹤立 丁鹤喧
清光绪十八年(1892)萝松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77 湖南湘乡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丁氏合族修
民国十六年(1927)济阳堂活字本
历史所 湖南图(存卷1、3、4、6、7)
注:丁时通始修于清乾隆十八年。
78 四川合川丁氏族谱
(清)丁树诚纂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 民国二十一年
(1932)丁禹孝增补石印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79 四川仪陇丁氏宗谱一卷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光绪间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残)
80 四川宣汉丁氏族谱一卷
清宣统元年(1909)木刻本
四川宣汉县五宝乡二村
81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
(清)柳鉴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钞本
甘肃庄浪县刘庙乡丁家山
82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
清乾隆刻本三册
北图
注:卷末有钞配页
83.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丁士涵纂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北图
84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丁有铭编
清光绪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10-15、17-24)
85 丁氏家谱七卷
(清)丁午编
稿本 六册
上海图
86 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写本 一册
美国
87 丁氏宗谱一卷
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浙江新昌县档
88 丁氏支谱二卷
(民国)丁传湜纂修
民国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一、姓氏源流
游(Yóu 游)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春秋时期,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
得姓始祖:从《元和姓纂》一书考证,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由于公子偃字子游,所以他的子孙才有“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游。春秋时代的郑国,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后世的游氏家族,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则诚然是圣君周文王姬姓的后裔。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地带,国都设于新郑。故子游就是游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游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三十六位。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有个儿子名为公子偃,字子游。子游的孙子皈为纪念他的祖父,就取祖父的字中一字“游”为姓氏,称为游氏。游皈的二子游吉号子大叔,继著名宰相子产后执掌郑国国政,游氏的声名也随之大张,传播更为广泛了。春秋时候,晋桓庄之族中也有游氏。另据部份族谱记载:由王氏改姓游,明朝永乐年间王先益为游家养子,其后以游为姓。游氏堂号有:冯翊、广平、立雪、东兴。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李唐世乱之时,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等地。到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游氏从唐末五代开始,游姓在今我国南方的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后逐步播迁到南方的。游氏族人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广东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等县市。本县的歧坑、宫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岗等乡村。台湾游姓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在分布较多的县市,有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余略)。
三、历史名人
游 吉:春秋时郑国正卿。据《左传》说,游吉即太叔,美秀而文,熟于典故,继子产为政,“不妨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按,指子产),不及此。’与徙兵以攻萑茌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游 恭:五代时期的吴国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恭的儿子叫游简言,后来在南唐朝中当丞相。
游 复:宋朝学者,他学识极富,言行儒雅,附近人都将青年送到他门下学习。
游 酢:北宋学者、哲学家,建州(福建省)建阳人。他拜理学家程颐为师,刻苦读书,学问渊博,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元封年间中进士,再为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游酢的主要成就,还在学术方面,被后世学者尊称为“若山先生”。他所著的《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书,尤受学者的推崇。
游 芳:明代学者。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正音》。
东晋十六国时赵有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隋代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按察佥事游明。
游 寿: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
游明根:字志远,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
游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骈语雕龙》。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2、堂号
广平堂: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膺三辟于高闾(明根)”的佳句。括号内是历代游氏先贤名,内涵深刻。
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立雪堂:原于“程门立雪”,典出宋代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游氏66世祖),字定夫,号豸山,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此外,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冯翊堂”、“广平堂”、“追思堂”、“东兴堂”、“聚辉堂”、“聚顺堂”等。
============================================================
游姓宗祠通用对联
〖游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声实俱茂;
秀美而文。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魏·游雅,累官雍州刺史,甚有惠政。下联典指春秋郑国大夫游吉,美秀而文,熟于典故。
尚书世第;
鸿胪名高。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游明根,字志远,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
-----------------------------------------------------------------
〖游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郑国家声远;
建阳世泽长。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游姓的起源于春秋时郑国。下联典指北宋游氏名人、哲学家游酢,建州建阳人。
程门新世第;
立雪旧家风。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游氏宗祠“立雪堂”通用堂联。
-----------------------------------------------------------------
〖游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大鸿胪仁和有礼;
贤卿士美秀而文。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游明根,字志远,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即子太叔,美秀而文雅,熟悉典故,继子产执政。
独步六朝之伯始;
并膺三辟于高闾。
上联典指后魏·游肇,字伯始,孝文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外宽内刚,耽好经传。下联典指北魏·游明根。
-----------------------------------------------------------------
〖游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九言教晋卿,郑相声名周代震;
三尺尊程子,豸山著作宋朝芳。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游酢。
基开阔滩,分坝头九大房,星罗棋布;
派衍椷林,自建阳而庐陵,椒盛瓜绵。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游氏宗祠“立雪堂”通用堂联。
绍定夫之徵,读圣贤书,方不愧建阳门第;
继太叔之美,行忠孝事,乃克振郑国家声。
——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游酢。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
============================================================
附录:游姓典故、趣事
〖求字〗
游宗谦去探望书法家王百谷,王百谷当时正在写字,没来得及与游宗谦寒暄。游宗谦不由大怒,便指着王百谷的字大骂道:“你以为你写的字很好吗?哼!在我们莆中一带都把它看得如粪便一般。”
后来游宗谦将离开王家,想求王百谷一幅字,碍于面子,不便索取,便令侍儿范鹿去求。王百谷也不答话,提笔便写。写完,对范鹿说:“把字拿好了。见了你家相公,对他说:又担了几石粪便来家了。”
——明·姚旅《露书》
--------------------------------------------------------------------------------
中国人民 游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游好扬少将
游好扬(1916-1991),江西省赣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军部警卫排副排长,红1军团保卫局警卫排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特务团副连长,120师358旅716团连长、营长、副团长。参加了五台、张家庄、陈庄、宝鸡等战斗,为巩固和发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第358旅716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1军师长。率部参加了包头、沙家店、黄龙山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某师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某军副军长、军长, 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7月30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75岁。
游胜华少将
游胜华(1912-1996),原名游辉贵,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协书记长。1930年参加红军,任红4军11师军医处医兵。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卫生部医生,军团司令部卫生所医生,军团医院医务科科长,后方医院第二所所长,第1师3团卫生所所长,红1军团卫生部医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第19兵团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处长,防疫局局长,负责志愿军反细菌战、云南防疟、舟山防丝虫病工作。在朝鲜因车祸受重伤。一度转业任湖南医学院院长,河北省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后回到军界,任 后勤部副部长。1964年因病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7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关于历史名人,往往有很多人用对联对他们进行歌颂,关于歌颂模范对联有很多,下面 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赞美劳动的对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一起来看看吧。
赞美劳动的`对联1工农生产共同发展;
经济舞台全面繁荣。
当万里长征突击手;
做四化建设实干家。
百业昌隆鱼翔大海;
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自学成才才可济世;
勤劳致富富能兴家。
劳动光荣劳工神圣;
生产发展生活提高。
劳动红旗高高举起;
革命家谱代代相传。
革命事业鹏程万里;
劳动人民力量无边。
革命红旗高高举起;
劳动本色代代相传。
祖国山河飞花点翠;
英雄儿女继往开来。
倒海移山豪情永在;
改天换地乐趣无穷。
向自然索取宝贵财富;
为人类开出幸福源泉。
万象更新,成城集众志;
千帆竞发,破浪乘长风。
齐心攻难关,心红似火;
立志学先进,志坚如钢。
创业想英才,芝兰并茂;
拓荒看异彩,桃李争芳。
挥动双手,开创千秋业;
建设四化,喜迎万代春。
奇迹非奇,劳动可创造;
高山不高,只要肯登攀。
千方百计创造物质财富;
万众一心建设精神文明。
一颗雄心,敢创四化千秋业;
两只巧手,能描九州万代春。
庆祝劳动节,开展生产竞赛;
迎接红五月,提高质量指标。
庆祝劳动节,人人喜笑颜开;
迎接红五月,个个干劲倍增。
有志夺魁,行行业业能拔萃;
忘我工作,勤勤恳恳即风流
世界风雷激;
中华日月新。
江山披锦绣;
人物倍风流。
克勤称美德;
劳动最光荣。
劳动葆本色;
廉洁育高风。
美酒敬模范;
红花献英雄。
建国争强者;
当家做主人。
鲜花献模范;
美酒敬英雄。
勤俭是美德;
劳动最光荣。
争当劳动模范;
勇做改革尖兵。
劳动创造世界;
人力征服自然。
劳动创造世界;
工农主宰沉浮。
劳动创造世界;
春天属于人民。
巩固工农联盟;
增强民族团结。
欢庆五一佳节;
建设两个文明。
掌握经济规律;
发扬改革精神。
一代风流怀大志;
十亿巨手绘宏图。
十亿风流劳动者;
九州艳丽英雄花。
十亿同心鹏展翅;
九州昂首马腾蹄。
万民同乐凯歌里;
四化共喜锦绣中。
中华崛起民幸福;
神州腾飞国光明。
赞美劳动的对联2四化宏图呈曙色;千秋大举布春光。
创业想英才,芝兰并茂;拓荒看异彩,桃李争芳。
革命红旗高高举起;劳动本色代代相传。
庆祝劳动节,开展生产竞赛;迎接红五月,提高质量指标。
四化宏图酬壮志;三番大业树雄心。
创业精神三山路;光荣传统五月歌。
倒海移山豪情永在;改天换地乐趣无穷。
庆祝劳动节,人人喜笑颜开;迎接红五月,个个干劲倍增。
奇迹非奇,劳动可创造;高山不高,只要肯登攀。
自学成才才可济世;勤劳致富富能兴家。
敢想敢为齐奋勇;克勤克俭共腾飞。
千方百计创造物质财富;万众一心建设精神文明。
挥毫大写英雄谱;展卷欣描幸福图。
一颗雄心,敢创四化千秋业;两只巧手,能描九州万代春。
工农生产共同发展;经济舞台全面繁荣。
万象更新,成城集众志;千帆竞发,破浪乘长风。
共树雄心为祖国;同怀壮志建中华。
挥毫共写英雄谱;展卷特书大业章。
策马登程奔四化;闻鸡起舞有群英。
勤俭自古称美德;劳动如今更光荣。
百业昌隆鱼翔大海;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祖国山河飞花点翠;英雄儿女继往开来。
向自然索取宝贵财富;为人类开出幸福源泉。
工农联盟建设祖国;城乡互助夺取丰收。
齐心攻难关,心红似火;立志学先进,志坚如钢。
石榴开花花胜火;劳动造福福无边。
有志夺魁,行行业业能拔萃;忘我工作,勤勤恳恳即风流。
劳动红旗高高举起;革命家谱代代相传。
当万里长征突击手;做四化建设实干家。
敢想敢为齐奋勇;边改边革共腾飞。
革命事业鹏程万里;劳动人民力量无边。
新春美景壮国色;盛世英豪皆风流。
进取途中多志士;拼搏场上尽英雄。
劳动光荣劳工神圣;生产发展生活提高。
锦绣江山留胜迹;风流人物看今朝。
挥动双手,开创千秋业;建设四化,喜迎万代春。
赞美劳动的对联3001
世界风雷激;
中华日月新。
002
江山披锦绣;
人物倍风流。
003
克勤称美德;
劳动最光荣。
004
劳动葆本色;
廉洁育高风。
005
美酒敬模范;
红花献英雄。
006
建国争强者;
当家做主人。
007
鲜花献模范;
美酒敬英雄。
008
勤俭是美德;
劳动最光荣。
009
争当劳动模范;
勇做改革尖兵。
010
劳动创造世界;
人力征服自然。
011
劳动创造世界;
工农主宰沉浮。
012
劳动创造世界;
春天属于人民。
013
巩固工农联盟;
增强民族团结。
014
欢庆五一佳节;
建设两个文明。
015
掌握经济规律;
发扬改革精神。
016
一代风流怀大志;
十亿巨手绘宏图。
017
十亿风流劳动者;
九州艳丽英雄花。
018
十亿同心鹏展翅;
九州昂首马腾蹄。
019
万民同乐凯歌里;
四化共喜锦绣中。
020
中华崛起民幸福;
神州腾飞国光明。
021
火炬光辉红五月;
东风吹遍好河山。
022
同心同德干四化;
群策群力攀高峰。
023 同心续写共运史;
异口高唱国际歌。
024
同心兴国谱新篇;
合力治邦奏凯歌。
025
四化宏图酬壮志;
三番大业树雄心。
026
四化宏图呈曙色;
千秋大举布春光。
027
石榴开花花胜火;
劳动造福福无边。
028
共树雄心为祖国;
同怀壮志建中华。
029
创业精神三山路;
光荣传统五月歌。
030
进取途中多志士;
拼搏场上尽英雄。
赞美劳动的对联4世界风雷激;
中华日月新。
江山披锦绣;
人物倍风流。
克勤称美德;
劳动最光荣。
劳动葆本色;
廉洁育高风。
美酒敬模范;
红花献英雄。
建国争强者;
当家做主人。
鲜花献模范;
美酒敬英雄。
勤俭是美德;
劳动最光荣。
争当劳动模范;
勇做改革尖兵。
劳动创造世界;
人力征服自然。
劳动创造世界;
工农主宰沉浮。
劳动创造世界;
春天属于人民。
巩固工农联盟;
增强民族团结。
欢庆五一佳节;
建设两个文明。
掌握经济规律;
发扬改革精神。
一代风流怀大志;
十亿巨手绘宏图。
十亿风流劳动者;
九州艳丽英雄花。
十亿同心鹏展翅;
九州昂首马腾蹄。
万民同乐凯歌里;
四化共喜锦绣中。
中华崛起民幸福;
神州腾飞国光明。
火炬光辉红五月;
东风吹遍好河山。
同心同德干四化;
群策群力攀高峰。
同心续写共运史;
异口高唱国际歌。
同心兴国谱新篇;
合力治邦奏凯歌。
四化宏图酬壮志;
三番大业树雄心。
四化宏图呈曙色;
千秋大举布春光。
石榴开花花胜火;
劳动造福福无边。
共树雄心为祖国;
同怀壮志建中华。
创业精神三山路;
光荣传统五月歌。
进取途中多志士;
拼搏场上尽英雄。
挥毫大写英雄谱;
展卷欣描幸福图。
挥毫共写英雄谱;
展卷特书大业章。
敢想敢为齐奋勇;
边改边革共腾飞。
敢想敢为齐奋勇;
克勤克俭共腾飞。
锦绣江山留胜迹;
风流人物看今朝。
策马登程奔四化;
闻鸡起舞有群英。
新春美景壮国色;
盛世英豪皆风流。
勤俭自古称美德;
劳动如今更光荣。
工农联盟建设祖国;
城乡互助夺取丰收。
工农生产共同发展;
经济舞台全面繁荣。
当万里长征突击手;
做四化建设实干家。
百业昌隆鱼翔大海;
全民奋发鹰击长空。
自学成才才可济世;
勤劳致富富能兴家。
劳动光荣劳工神圣;
生产发展生活提高。
劳动红旗高高举起;
革命家谱代代相传。
革命事业鹏程万里;
劳动人民力量无边。
革命红旗高高举起;
劳动本色代代相传。
祖国山河飞花点翠;
英雄儿女继往开来。
倒海移山豪情永在;
改天换地乐趣无穷。
向自然索取宝贵财富;
为人类开出幸福源泉。
万象更新,成城集众志;
千帆竞发,破浪乘长风。
齐心攻难关,心红似火;
立志学先进,志坚如钢。
创业想英才,芝兰并茂;
拓荒看异彩,桃李争芳。
挥动双手,开创千秋业;
建设四化,喜迎万代春。
奇迹非奇,劳动可创造;
高山不高,只要肯登攀。
千方百计创造物质财富;
万众一心建设精神文明。
一颗雄心,敢创四化千秋业;
两只巧手,能描九州万代春。
庆祝劳动节,开展生产竞赛;
迎接红五月,提高质量指标。
庆祝劳动节,人人喜笑颜开;
迎接红五月,个个干劲倍增。
有志夺魁,行行业业能拔萃;
忘我工作,勤勤恳恳即风流。
走改革路,要除旧破旧弃旧;
搞现代化,须识才爱才用才。
建设四化,调动豪杰凌云志;
实现三番,激起英雄创业心。
锐意图新,四化大业惊天地;
立志改革,九州生气恃风雷。
起万里雄风,同心同德建四化;
集十亿英才,群策群力兴中华。
五月红花,是前辈英雄热血播种;
九州大厦,望工农兄弟同心筑成。
指点山河,翻新山河,令山河流金溢彩;
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让祖国繁荣富强。
新中国工农兵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持革命斗争。
浙江省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1987年撤县设市,区域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5867万人,浙赣铁路复线和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水泥之乡“、“中国木门之都”、“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首个“中国村歌之乡”、“中国幸福乡村”。
江郎山
江郎山是江山境内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云霄。让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辛弃疾在游览了江郎山后留下这样的诗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乡。古名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据《方舆胜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文思博要》云:“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为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山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区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组成,是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以雄伟奇特著称。山巅有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状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俗称“三爿石”。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
三峰之间有大弄小弄出入,建有百步云梯,迂回盘旋。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题刻“壁立万仞”四字。亚峰、灵峰间壁立如削,曰小弄峡。置身其间,仰观天开一线,俯视地裂一隙,俗称“一线天”。山上另有蛤蟆石、兀鹰石、姐妹石、鸡埘弄、会仙岩等景观,多以形取名。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清漾村
江山的清漾村,是个贵而不富的进士村,据详尽的史料考证,毛泽东韶山家谱中所记 “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便是指这个历史上共出过6个尚书,80个进士的清漾村。
北宋龙图阁待制,清漾廿七世孙毛渐,于宋元丰六年( 1083 )始纂《清漾毛氏族谱》,记录了毛氏的繁衍、迁徙情况。后经历代后裔的不断修续,形成拥有天、春、夏、秋、冬、地、内、外集,共计 67 卷。清同治 8 年续修的《清漾毛氏族谱》,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廿八都
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主要特色:公共建筑——民间工艺——文艺活动——格扇窗——门与门拱——木雕——石雕——彩绘壁画。
戈氏-姓戈的名人-戈姓起名字-戈姓的起源与家谱
本文2023-10-07 14:24: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