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有什么历史事件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2收藏

临武有什么历史事件,第1张

公元前260年,楚考烈王封临武君于临武邑。这是临武作为楚南郡邑之最古者的历史记载。

临武君是何人,他的真实姓名,史书上都没说。《战国策》只记载了秦攻赵,赵使赵嘉求救于平原君,平原君以临武君为将,带兵救赵。《资治通鉴》记载了临武君与荀况在赵孝成王面前谈论用兵之道,他主张“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以及“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可见是一位战将。考烈王把他封在这个邻近百越的地方,又可见临武自古就被看作用兵的要地。

事实也确实如此,两千多年来,在临武这地方就没少打过仗。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进兵取岭南地,征发逃亡者、赘婿、商人等50万人分守五岭(五道),为此,修筑了从郴县经鲁塘,连接临武、连县的驿道,把兵驻在临武边境一带;同时,还将我们现在的人民河命名为溱水。

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死,龙川令赵佗当即移檄湟溪关,令急绝道聚兵。很显然,一旦用兵,临武必然首当其冲。到西汉吕后听政时,赵佗便自称南越武王,首先攻入临武,直下长沙。

汉武帝元鼎四年,派路博德将兵驻守在茅结岭,复又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南下,讨平吕嘉的叛乱,后人称茅结岭的遗址为卫尉屯营。明末,曹志建据龙虎关抗清,也曾在此驻兵,遗址现仍隐约可辨。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刘秀以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取道临武,沿武水下交趾,击败征侧、征贰。班师时,又在马侯岭下驻扎休整。

中平三年(166),郭石等占据临武城,响应长沙区星起义,孙坚亲自率军经桂阳,直取临武。

后来的三国廖式,南北朝兰裕的叛乱,都是首攻临武,然后才能顺利北上。而严容起义,更是以骡溪为大本营引来了梁武帝萧衍的左卫将军的攻打。

唐末黄巢起义,从广东挥师北上时,也是取道临武,并在临武休整一段时间。

五代后晋时,为了加强对临武的军事管制、和在铁砂坪采矿、炼矿,撤去临武县建置,并入桂阳监,临武更成了中原各朝代与南汉国的拉锯战场。

宋庆历三年(1043年),临武西山瑶民及蓝山、连州、贺州瑶民聚集五千余人贩私盐、杀官军,朝廷几次攻讨都没能取胜,到第三年,杨畋等八路兵马攻进桃源坪一带,村寨悉被荡平。到南宋绍兴二年(1132),江西人曹成聚众十余万,占据郴、连、贺、韶等州,大本营就设在北藏岭(现名东山),岳飞率兵讨伐,先后在太平场(即太平圩)、桂岭、北藏岭打了几个恶仗,最后才在蓬头岭击破曹成军,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在临武打的最残酷的一战,当时有人描写北藏岭和蓬头岭下是“尸横遍野,流血漂橹。”淳熙六年(1179)宜章农民陈峒义军攻下临武、蓝山,宋朝庭调发湘、鄂、桂军2万多人攻临武,陈峒败回宜章。宋朝为防止临武宜章一带民变,在麻落、平头岭设寨,派孙国泰为总统将军镇守。

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黄大成率众攻陷衡州、桂阳,占领临武城,从茅结岭逾岭南下韶州、连州、梧州,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廖景知攻占临武县城,临武县人陈均义、陈舜隆率众与红巾军战,历经五年,最后才以红巾军的失败告终。陈均义因而成为判临武知事兼湖南宣慰副元帅,领兵节制郴、桂、连、韶诸州。

明代中叶,湘粤桂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接二连三地举行起义,特别是天顺年间,四年内就五次攻打临武,这时,政府一方面赶筑县城,一方面调兵拒守,起义军最多时达两万多人,最激烈的一战要数顺头岭的伏击战,少数民族军死者达八成多。明英宗为此封肖授为临武伯,领兵镇守。正德四至十二年间,先后又有连州瑶民、郴州瑶民、常宁瑶民攻打过临武县城。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广东飞天王率众攻城七日七夜,当时,刘尧诲正住在家里,便让他的学生艾朝仁率子弟兵迎战,擒斩了飞天王。由此,临武便专设了艾兵营,并专门拨给军饷,称为艾饷。明崇祯八年(1635年)临武人刘新宇带领矿工及农村饥民在乌溪洞起义,攻下了粤北、桂北一些地方,锋芒直指衡阳、湘潭、长沙、浏阳及江西袁州,四省震惊,急调兵围剿,起义军败退禾仓堡、芹寨、猴寨。历时四年多,为此,明朝廷为便于统治,析临武及桂阳各部分领地设嘉禾县。

明朝末年,先是张献忠部朱衣点占领了临武县城先后与明军作战两年,后是李自成旧部郝摇旗占领县城与南明曹志建军相持一年多。再后是南明曹志建军与清军争夺县城四年。

清康熙二年(1663年),因西山瑶民起义,桂阳知州发大兵攻入西山,大肆屠杀。道光十二年(1832年),粤北、桂北瑶民起义,集结临武边境,清政府急调绿营兵驻守茅结岭,起义军未能进入境内。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先是红巾军四次围攻县城,三次进入临武境内,1856年这次,红巾军进入县城杀清参将、把总、民团长各一人。接着是太平军石达开部于1859年由江西进入临武牛头汾、城背岭、燕溪西去;不久转回头攻县城;10月在顺头岭大战清副将李辅国军,击毙把总李锦春、外委李秀文等。次年元月,在车田江打败曾继盛民团;1859年5月,太平军石镇吉部进入临武在土地圩与清军激战,杀死清都司卢秀峰。

清朝对临武的设防是非常重视的,清顺治四年(1647)就专设临武营,置一名正三品衔的参将驻临武,两员千总中,一名驻临武,一名驻桂阳州城;4名把总中,一名驻临武;外委把总3名,也有一名驻临武,其余分守蓝山、嘉禾、桂阳,由此可见其重视程度。

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在临武驻过的各色军队就更多了,1921年滇军沈鸿英在县城设立过“督理广东军行署”,1923年粤军谢炳文部驻牛头汾。桂军陆云高驻县城,1924年王邦吉驻县城。1927年粤军陈士虎占县城,并自称县长。1934年,李云杰部一个营驻临武。后又有第八军第五师驻临武。1945年2月,暂编54师驻临武。最后一次驻军是1949年10月、11月,国民党交警总队王春晖部,在临武建立湘南行署,与王慎敏的保安团占据县城及汾市、小湾一带,企图负隅顽抗,终于在11月30日,被中国人民解决军493团所歼灭。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遣队就是从郴县安源进入临武境,并于24小时左右便占领了县城。次日,主力部队分四路进入临武,一路是从宜章泗溪来,经水东、汾市、斜江向西挺进,一路从宜章太平圩进入临武南强经县城西进,其中一部分还绕道双溪、土桥再出朱禾铺;再一路由郴县安源进入,在土地与第一路会师,还有一路由桂阳小冲、神塘等地进入临武大冲、镇南、三合、麦市一带,后方留守处政治部走的却是西瑶、武源一带,可说是红军足迹印遍了临武各个乡、镇。红军在临武下九江的仁兴岭、蛇天岭与国民党追兵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及湖南军阀王东原师进行了激烈战斗,使追兵后退。

1945年元月,日本侵略军侵入临武,走的就是从朱禾铺、卢市,经斜江、葡萄湾、汾市,从桐子坪东去宜章的。

这就是临武几千年的兵事史,无怪乎当时设邑时,就叫做临武,后虽经两度改名为大武或隆武,但为时都极为为短暂,不久都恢复原名,且大武、隆武的含义也与临武一致。所以,当代有人说,临武是“临文不足,临武有余”,也是有道理的。

截至2018年末,桂阳县辖2个乡、17个镇。

1、2个乡:桥市乡、白水瑶族乡。

2、17个镇:正和、太和、方元、荷叶、樟市、洋市、雷坪、仁义、和平、敖泉、欧阳海、莲塘、流峰、塘市、四里、舂陵江、浩塘。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流。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之间。东临北湖区,西与新田、嘉禾相连,北和祁阳、常宁、耒阳、永兴交界,南隔临武邻近广东,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公里。

扩展资料: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分长沙国南境置桂阳郡,属荆州,郡治郴县(含今桂阳县地),在今桂阳城区依大凑山(宝山)设金官。王莽新始元年(9年),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迁耒阳(今桂阳县),改名南平亭。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复名桂阳郡,郡治还郴。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桂阳郡为郴州,隶潭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复称桂阳郡;十三年(617年),萧铣划郴县西置平阳县,辖区相当于今桂阳县,隶属桂阳郡。 

唐武德七年(624年),郴州改桂阳郡,平阳县并入郴县,次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桂阳郡隶江南道;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封章怀太子李贤第三子李守义为桂阳王;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桂阳郡改为郴州,属江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年),郴州始称郴州桂阳郡;乾元元年(758年),郴州桂阳郡改名为郴州,州治移至平阳县城,隶衡州防御使;大历三年(768年),郴州隶湖南道(湖南观察使);大历十年(775年),代宗封其第五子李逾为郴王。

元和十五年(820年),州治还郴;光化二年(899年),马殷取郴州;天祐元年(904年),郴州复名郴州桂阳郡,撤平阳县并入桂阳监,隶属郴州桂阳郡。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南汉取桂阳监。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桂阳监归宋,隶湖南道;淳化四年(993年),隶江南西道;至道三年(997年),隶湖南路安抚使;元丰六年(1083年),隶荆湖南路;景德二年(1005年),蓝山县划入桂阳监。

天禧三年(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桂阳监改称桂阳军;绍兴十年(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桂阳军领平阳、蓝山、临武3县,隶荆湖南路(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故)。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桂阳军升桂阳路,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宣慰司,领平阳、临武、蓝山3县及耒阳、常宁2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桂阳路更为桂阳府,领平阳、临武2县和常宁、耒阳2州(蓝山县划入郴州府),隶湖广行省。

次年,蓝山县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桂阳府领平阳、临武、蓝山3县;洪武九年(1376年),桂阳府降为桂阳县(平阳县建制自此废),隶湖广布政使司上湖南道衡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升桂阳县为桂阳州,领临武、蓝山2县。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析桂阳本州西南禾仓堡和临武县西北部分置嘉禾县,属桂阳州。清雍正十年(1732年),桂阳州升为直隶州,领临武、蓝山、嘉禾3县,隶衡永郴桂道。

1913年,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隶衡永郴桂道, 1914年,桂阳县隶衡阳道。1922年,撤销道制,桂阳县隶湖南省。1937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驻郴县),1940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治郴县),桂阳县隶之。

1949年10月13日,桂阳县解放,11月,隶湖南省郴县专区。1952年,桂阳县改隶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湘南行政区易为郴县专区,桂阳县隶之。1959年3月,新田县并入桂阳县。1960年8月,郴县专区更名郴州专区,随隶之。

1961年5月,恢复新田县,桂阳县仍隶属郴州专区。1968年2月,桂阳县属郴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隶郴州地区行政公署。1995年,郴州撤地建市,地区行政公署易名为郴州市人民政府,桂阳县隶属郴州市。

-桂阳县

桂阳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方元镇的邮编是:424404

桂阳县方元镇位于县西南13公里。,辖方元、谷田、中和、毛坪、观山、关口、锦里、岭背、横村、堂下、老神背、长汾、林溪、秀里、茅粟、下龙、坪石岭、下廊、燕塘、枫山、大塘、小冲、白沙、上邓、下邓、高桥、六合、青坪、下燕、元里、麻地、周家、花果33个村民委员会,和方元、燕塘2个居民委员会。设2个居民小组,306个村民小组。

临武有什么历史事件

公元前260年,楚考烈王封临武君于临武邑。这是临武作为楚南郡邑之最古者的历史记载。临武君是何人,他的真实姓名,史书上都没说。《战国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