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历史上有过什么将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5收藏

张掖市历史上有过什么将军?,第1张

  高孟,字浩然,甘州城东十三里处高家河湾〔现甘州区上秦镇高升庵村〕人。他“性耿直,精骑术,多力善搏。”自幼父母双亡,少年从军,熟读经书,且孔武有力,懂得兵书韬略,以英勇善战而威名大振。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高孟随军征讨平定了陕西叛清提督王辅臣。王辅臣有一部将名叫李甲,此人骁悍多勇,屡摧清军。一次,高孟与李甲对阵,他一箭射中李甲咽喉,立下大功,被朝廷提升为守备,游击。之后,调至四川平定川东之乱,继而远征滇南,平定了吴三桂叛乱。吴的部将唐四侯是一员猛将,号称“万人敌”。一次攻城中,高孟奋勇攀登进城,与唐四侯扭抱在一起,经过一阵滚爬撕拼,高孟用自己的头盔击碎了唐四侯的脑袋,围观的双方将士惊骇不已,从此高孟名声大振。高孟战功显赫,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康熙皇帝封为延绥总兵。继而接任了川北、宁夏、凉州总兵。这时高孟已经由青春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了。他上书皇帝乞归故里,康熙皇帝念高孟年老功高,准其还乡,并颁诏为他在甘州修建总兵府。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高孟回到故里,大兴土木,在甘州城内〔今民主西街西端〕修建了富丽堂皇的总兵府。总兵府是一座有府门、大堂、二堂、三堂、书斋、厢房和后宅一套庞大的双层楼阁式四合院〔包括主楼、配楼、藏书楼等〕,以及亭台、泉池、园林组成。四合院楼阁歇山屋顶,青砖砌墙,双狮守门,中间是正堂,两边是七十二座虎头街门,飞檐雕柱,气势磅礴,煞是威严。府门内有砖雕磨塑的麒麟照壁。整个府邸设计独特,气势非凡,占据了甘州城里的一条大街。而今,当年那座富丽堂皇的总兵府邸,那种戒备森严的场面早已荡然无存,它的主人高孟也已在数百年前化作了尘埃。现存总兵府除照壁、大门、大堂和泉池园林不存在外,其余建筑均保存完好,已被省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是张掖保护较为完整的古代武宦府署。

  周达武字梦熊,号渭臣,湖南宁乡人。达武年少时,兄弟皆读书,独其好武。他曾在宁乡石家湾一个煤矿当过工人,后投湘军,受知于骆乘章、左宗棠。在军旅中屡立军功,后官至四川建昌镇总兵,再迁四川提督、贵州提督,加尚书衔甘肃提督。

  周达武喜好舞文弄墨,以善写“虎”字著称。现在民间还流传有他写的“虎”字。周达武本姓朱,是明代皇室吉王的后代,明亡后,将吉子加“冂”为周,以图隐匿。民国成立,他的次子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改名朱剑凡。此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周达武于光绪三年至二十年(1877-1894)在张掖任甘肃提督期间,捐资办学,奖掖后进,对张掖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出于对文化的敬重,有感于张掖文化事业的落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周达武认为张掖兴教,应认真办学。他请人选址,在城东长沙门外修建文峰塔以提文气文脉,在一园(清代甘肃提督署之园,后改称甘园,即现在的甘泉公园)之东兴建觻得书院以广育人才。

  周达武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捐资建成甘州觻得书院(今张掖四中),书院后院辟为园林,冠名"又一园",召集同寅幕院中士子修禊其中,属文做诗,筹资助学,并作《觻得书院又一园修禊序》,书于园壁:

  觻得,汉张掖郡故地,萧咸旧治地也。所居有声,至今人思慕之。书院落成,因以为名。院后有园数亩,在一园之东。中多榆、柳、桃、杏、梨、枣之属。循径曲折,自成行列。于树之隙为堂、为亭、为阁。引水入园为池、为沟。莳杂花于其上,盖胜境也。今岁三月三日,余邀同寅、幕僚及院中士子修禊其中,立诗会,并捐廉二百镒,命监董其事,为逐年经久计。于时,杨柳始绿,生意郁茂,而桃子之萼如火齐然。相与藉草而坐,煎水而饮,酬唱乐甚。继而告诸客曰:凡游观之士,贵有心得,流连景物,得其心也。夫草木之华,始于蓓蕾,久或逾月,暂亦兼句,然后分附含萼而华以吐焉。此逾月兼旬之中,濡以夕露,烯以朝阳,不知费化工几许经费矣。其间不幸为虫之所啮,雀之所啄,或疾风烈霜相乘,则发舒不足而零谢随之。若是其成之难也,而败之甚易。人不可及其盛时汲汲玩赏之耶?天地之生人也,因才而笃士者,天之所笃也。礼耕义种,学耨仁聚,君师造士之法,如是其详且备也。乃或未成而遽沮,或将成而自弃,材力识见迄无所适于用,此何异草木之花虽盛而易衰乎?诸君子身列痒序者,宜其材力识见汲汲以计之也。虽然,桃、杏、梨、枣之属,不以花而以实,华萎于春而实出于秋,此其自成也。人才之生,夫岂偶然。其不成,性之善恶欤!教养之得失也。至其卓然树立,一成而不可变,虽千摧百折,不易其素,彼何负于天哉!余触物感怀,故为诸君子告尔。诸客曰:"善!此风诗比性之道,可以喻大者也。"乃记园壁以当序。

  序中,周达武以汉代张掖太守萧咸兴教办学为榜样,策励自己,勉励书院学子努力学习,早日成才,谆谆之情,历历可见。该序是张掖四中建校史乃至张掖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觻得书院落成后,周达武邀约名流撰联书写,制成牌匾悬挂于相宜处,联云:

  窦将军海上销兵喜从今听来园外读书声一片承平雅颂

  赵武孟田余力学愿多士忝列河西人物志千年毋坠风流

  旧令伊夏屋补苴睹楼台近水草木含芳自渐润色未能

  宦迹倥偬虚岁月

  尔多士春华启秀看文海回澜诗坛拔帜从此会心不远

  人材蔚起奋风云。

  其学本泗水而来教育三千人愿今日得稍分余绪

  此地在甘泉之右扶摇九万里望诸生早各奋前程

  探六经中道理说出乃是真学问

  从五伦上工夫做来此为大文章

  觻得书院中,尚题有趣联佳对多则,皆为绘景状物、抒情达意之作:

  数行柳数丛花料当九十春光别绕雅趣

  一局棋一壶酒好与二三良友共畅幽情

  隔墙有弦诵声好助游人兴致

  别院多山水趣都成此地风光

  问何人载酒而来,好山好水仅供咏吟;

  助此地读书之乐,一花一草皆是文章。

  在旁有桥,一水潆洄新雨后;

  其形如笠,四周含翠夕阳中。光绪二十年(1894),周达武卒于甘肃提督之职,《新修张掖县志》中记载的张掖举人李桂荫挽联云:

  去京师五千里而遥治军旅缮甲兵俾河西一路永靖烽燧公盖以裹革抒忠与交趾马伏波并争丰烈

  握提篆十七年之久兴学校构讲堂使关内诸生咸游邹鲁我能不读碑坠泪视岘山羊叔子同著奇勋

  为纪念周达武,在与周达武一起创修了觻得书院、曾于光绪十年担任过张掖县知县的湖南人马寿芝发起之下,张掖士民在今天张掖四中的校址--觻得书院内建起了周公祠(也称报德祠),内祀有功于张掖教育者:正位周公达武,右配龙公锡庆、饶公应祺、李公寿芝,左配王公廷赞、杨公翼武。祠内有献殿、宴会厅等,又一园就在其后。1947年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将军巡视张掖时曾下榻于其中。今天,在觻得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张掖四中,已成为享誉陇源的西北名校。

宁乡四水之一的靳江在流经道林境内25华里,然后过湘潭、进望城最后流入湘江。靳江流经道林时,在道林镇烧汤河村进入湘潭境内,因此该地又有一江隔两县之说。连接两地的是一座长约80米、宽约7米的石桥,全部由麻石砌成,桥面宽阔笔直,气势雄伟,历经百年仍坚固如初,是我县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石桥。站立桥面,晨看莺飞鸟鸣、鱼儿戏水,晚观落日红霞、白鹭翩跹,水天一色,令人心驰神往。

这座石桥的倡建者,就是我县名人周达武。周达武本姓朱,字梦熊,号渭臣,系明朝皇室吉王朱见浚的后裔。相传明亡后,吉王后裔为躲避清廷追杀,遂将吉字加“冂” 改姓周,隐居宁乡道林,在双狮岭下的清溪煤矿(也就是后来的双狮岭煤矿)挖煤为生,后受知于湖南巡抚骆秉章,效力于中兴名臣左宗棠麾下,屡立军功,成为湘军虎将,历任总兵、四川提督、贵州提督、甘肃提督加尚书衔,长期镇守西北边关,82岁而卒,可说一生显赫。

周达武幼时家贫,不曾读书,发达之后故重教兴学。光绪三年至二十年(1877-1894)在张掖任甘肃提督期间,大力倡教,捐资办学,奖掖后进。在一园(清代甘肃提督署之园,后改称甘园,即现在的甘泉公园)之东兴建觻([lù])得(~得,中国汉代县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书院广育人才,对该地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如今,在觻得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张掖四中,已成为了享誉陇源的西北名校。他还请人选址,在城东长沙门外修建文峰塔以提文气文脉,书院落成后,周达武邀约名流撰联,联虽出自他人,但却抒发了周之心路历程和志向——

旧令伊夏屋补苴睹楼台近水草木含芳自渐润色未能宦迹倥偬虚岁月

尔多士春华启秀看文海回澜诗坛拔帜从此会心不远人材蔚起奋风云

虽然出身行伍,但周达武喜与文人雅士打交道,留下过许多风流雅事。据民国《华阳县志》载,任四川提督时,曾以数千金购买“赵云洗马池”址,“仍以一龛奉顺平于池上”,文士名人常聚在一起,赏荷泛舟于此。军旅之余,周达武喜舞文弄墨,善写“虎”字,成为珍奇墨宝,广为流传。周达武间有作品问世,其《登嘉峪关》诗尤其令人称道:“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域剑戟环。”此乃周达武1886年任陕西提督后登嘉峪关时所写,系《登嘉峪关并序》碑文中的一部分,诗写得苍凉、大气,让人难忘,抒发了作者登上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时的感怀之情,此碑文由太原太守黄自元书写。另有挽左宗棠联——

文襄隆帝锡,视宗李韩岳,巩诸夏而独遇元良,懔万古此完名,问中兴有数阿衡,毅然华栋

忠勇自天生,遍南朔东西,扫群凶以复恢一统,瘁潮之重寄,耸悲声长回大海壮我皇枢

挽联全面概括了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从这两件遗作,亦可见周达武的文化功底很不一般。

周达武发迹后,亦在家乡道林广置田地和庄园,其城堡式庄园位于石家湾(即原大屯营乡政府机关),当时规模之大,号称“三排九栋一百间”。与此同时,他还同时买下了长沙城北泰安里的蜕园(即今长沙市周南中学)。

周达武娶妻姚氏,1883年生子周家纯,即后来著名的教育家,宁乡一中的创始人朱剑凡。就在周家纯11岁那年,周达武因参加收复新疆有功升任新疆巡抚,尚未上任,却因大病而辞世,葬宁乡道林镇善山岭人字冲,留有墓地。解放后,朱仲丽曾多次回道林为祖父扫墓,该墓现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达武后代,人才辈出,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其子周家纯,由于受新思想和新式教育熏陶,眼光前瞻,十分重视教育,有毁家兴学的美誉。1908年,周家纯在长沙城北泰安里的蜕园兴办周南女校,1912年又在宁乡创办玉潭中学(即今宁乡一中),成为了一代著名教育家。

周家纯一共孕育出了八个子女,有六个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人。其中又以次女朱仲止(原名朱穆慈)、次女婿肖劲光和满女朱仲丽、满女婿王稼祥最为有名。肖劲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曾任海军司令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稼祥为红军著名领袖,后为外交家,曾任新中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满女朱仲丽,为毛泽东保健医生,曾著有《皇子皇孙》等书,为此,毛泽东还问起过朱仲丽家族渊源。朱仲丽与少奇(花明楼人)夫人王光美,胡耀邦夫人李昭(枫木桥人),谢觉哉(沙田人)夫人王定国被县人贵称为“宁乡四老夫人”。周家纯的学生中也出了不少女杰,著名的就有向警予、蔡畅、杨开慧等。

武昌枪声皇冠落,中华民国诞生,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始改名朱剑凡,剑凡秉承家教,举办教育,成为长沙周南中学,宁乡一中的创始人,夫人魏湘若,乃满清名医魏光焘之女。

张掖市历史上有过什么将军?

  高孟,字浩然,甘州城东十三里处高家河湾〔现甘州区上秦镇高升庵村〕人。他“性耿直,精骑术,多力善搏。”自幼父母双亡,少年从军,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