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仪陇新城胡氏来自于哪里
仪陇县檬垭乡胡氏
据清同治九年 (1870年) 仪陇《胡氏族谱》记载:仪陇县檬垭乡胡氏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庆公里牛头坝,明代中期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时胡继善(1524-1606年)率族人从江西泰和县迁至湖广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流塘岭头、在“湖广填四川”浪潮中,从湖广移民至仪陇县檬垭乡的两支胡姓:一支是胡世俸后裔胡顺珸(1687-1755/康熙26年-乾隆20年)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奉母吕太君,携弟顺瑕公自楚湖广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迁顺庆府仪陇县三蛟乡管家坝,再迁檬垭乡虎跳山〔猫儿山马鞍山〕;另一支是胡世福后裔胡兴鸣(1657 -1728/顺治14年 -雍正6年)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从湖南衡州府衡阳县金兰十一都募化里,先落业于四川顺庆府广安州姚坪里郑家沟佃耕数载后才迁居顺郡仪陇县常家塜。虽然他们的入川始祖、时间及始发地不相同,但都是胡应奎的嫡系后裔(胡应奎生子三:长子胡世福、次子胡世俸、三子胡世禄)。
一、檬垭乡猫儿山胡氏
入川始祖:据仪陇县檬垭乡猫儿山2008年《胡氏支谱续谱》记载:猫儿山胡氏入川始祖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从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迁入四川顺庆府仪陇县虎跳山的胡顺珸。
字派:① 胡公正己(胡铨公四世孙)于江西派衍二十字:家政永映兴、孝友重朝庭、成平能继述、世代庆吉清。② 到“成平能继述”后还有“世代庆吉清”五字未用时,胡述德(1538-1600年)又组织议定派衍二十字:应世国太顺、忠良廷启明、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③胡启超(号海峰)在仪陇虎跳山于清同治九年重修家谱时议将旧谱后十字“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改为“承先昭盛德、正一自崇登”,由此形成启超氏序:应世国太顺,忠良廷启明,承先昭盛德,正一自崇登。并且为了后面的字派统一有序,启超公又增订了六十个字辈,即海峰增订六十字:安邦克建定、光华绍天心、宏开文昌基、必有吉祥祯、理学树维本、道义立大经、志尚希贤远、怀全君子慎、高超秉俊秀、三元长发荣、守其思善传、芳兆万载亨。
二、檬垭乡常家塜胡氏
1、起源历史
檬垭乡常家塜胡氏祖籍江西泰和县庆公里牛头坝,江西时先后居九江、南昌、吉安、在江西繁衍生息达700余年,明代中期洪武年间他们开启了“江西填湖广”的征程,胡公继善率族人从江西泰和县出发迁至湖广永州府零陵县,而后先祖胡世福因遭逢不偶,遂从永州府零陵县迁居于衡州府衡阳县。随着“湖广填四川”的浪潮,胡世福后裔胡兴鸣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从湖南衡州府衡阳县金兰十一都募化里入川,先落业于四川顺郡广安州姚坪里郑家沟佃耕数载后才迁居顺庆府仪陇县常家塜〔檬垭月星村〕而后子孙遍布大包、松林、大水村,常家塜胡氏至今在檬垭已繁衍生活31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0年代末改革开放、常家塜胡氏亦开启了全国到海外的工作择业和定居生活。
本支胡姓出自舜帝(虞朝帝王姚重华、字都君;约前2257~前2208年)后裔陈胡公,《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后来舜帝部分子孙继承妫姓,为虞舜之后裔。舜以上远古祖先世系,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记载,依次是: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从黄帝到舜已传九世。舜是三皇五帝中的一帝,也是胡姓公认的祖先。舜母曰握登氏。舜德行醇正,尧帝(唐尧、陶唐氏、约前2357-~前2258年)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为妻。娥皇无子,女英生子曰商均。之后舜的一家住在妫水旁〔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一带〕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为妫氏。舜继承尧位,治理天下,在他统治期间,天下大治,人民康乐,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时期,舜由此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世代敬仰的明君贤主式的“东方圣人”。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大禹。大禹即位后,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河南虞城县西南〕而后子孙皆宗妫姓。到周朝初年,长期留居虞城的商均五世孙妫虞思,传28 世, 至妫阏父、阏父公生妫满。
妫满公(前1067年-前986年〔商纣王7年-周成王29年〕为舜帝33代嫡孙、黄帝42代嫡孙、系正统炎黄子孙、出生于妫汭之滨〔山西永济南〕胡姓得姓始祖)即为仪陇县檬垭乡常家塜胡氏一世始祖,周初时妫满之父妫阏父,官居“陶正”主管制作陶器,在制陶业较有建树,得周武王赏识、前1043年、灭纣兴周,天下大定,武王为稳定和巩固周王朝的天下、始分封列国,封了齐、鲁、晋,宋、燕、陈等71个诸候国,加后来历次所封,号称“八百诸候”武王将其亲属和功臣分别派往各地为诸候,借此屏护拱卫王室,武王对妫满器重,将长女太姬嫁与上古圣君虞舜后裔妫满、成为武王东床快婿,并赐封为陈侯,封之于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镇)筑胡襄城,奉守虞舜的宗祀,后又封于株野〔河南柘城〕建立陈国,以备三恪,侯爵成为陈国第一代国君,又迁都陈之宛丘〔河南淮阳〕妫满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妫满正直有气节,在位15年活72岁,前1033年(周成王32年、妫满逝后3年)其次子皋羊在位、周成王(武王之子)将妫满追谥为“胡公”。皋羊将父亲灵牌“妫满”改为“胡满” 胡满共六子、犀侯、皋羊、季夷、丹、舟、懿子。犀侯和皋羊为正妃太姬所生,因此袭承王位、其他为次妃所生、未得嗣位,故不以“公”称。
妫满长子妫犀侯(陈申公、前985年—前961年在位)之后,其子孙以国为氏、世姓陈。惟陈敬仲,避御寇之祸,而奔齐国。至五世孙陈恒,遂改姓为“田”后,田午之子,封于储亭,子孙又以“储”为氏。田艾之子,封于艾邑,子孙又以“艾”为氏。及田齐失国,移居元城,子孙又有易“田”姓,而为“王”姓者。惟敬仲之支‘子昭’,不肯忘祖,遂以祖谥为氏,而姓“敬”。因此、凡陈、田、储、艾、王、敬六姓,皆申公犀之后。其间王公卿相,名臣达士,不能悉数,故不详载。
妫满次子妫皋羊(陈相公、前960年—前939年在位),曾继犀为陈公。后犀之子奕嗣立,位不及皋子孙。虽盛不传,六世至陈庄伯辕,有孙涛涂公,因世袭不及,避居商邑,以祖字为氏,改姓“辕”。后世去车为“袁”姓。及田和篡齐,大封同姓。访皋之后,得庄伯辕二十一世孙袁款(前失考),封于母仰。以绍胡公之祀,赐姓胡母氏。其后子孙,分为三姓。一胡母,二母仰,三母氏。凡辕、袁、胡母、母仰、母氏五姓,皆相公皋之后。其间,亦各有伟人,名垂史册,兹不深叙。
独三子季夷(前1045-前978、居河南陈州〔淮阳县〕)不宗于陈,以胡公满之谥为姓,曰胡,季夷为灵妃所生、亦为檬垭常家塜二世始祖、季夷子孙后来先后迁山东枥城〔济南〕、春秋时期迁江西江州〔九江〕、西汉迁安定郡泾州〔甘肃镇原县〕、临州〔成都邛崃〕白鹤山在此居住的先祖西汉时期胡安、前177-前166年、系司马相如的老师)新朝王莽时期迁江西豫章〔南昌〕、东汉时期迁南郡华容(湖北荆州)、东汉末三国时期迁凤阳寿州〔安徽寿县〕、三国末迁湖北夏口〔武汉汉口〕、东晋时迁朔州善阳〔山西朔州朔城区〕、唐代胡登云(86世882-975)迁湖北麻城县马铃道居住三代、五代十国时期胡云程(字贇89世945-1032)迁金陵〔江苏南京〕再迁长沙、为避马殷之乱由长沙避地徙于庐陵吉州、北宋时期胡霸(90世990-1062)迁吉州值夏〔江西吉安青原区值夏镇〕为江西值夏胡(庐陵堂)始祖、南宋时胡家兴(99世1195-1272)迁陕西南郑、洵阳、后元代时胡兴义(102世1263-1331)又迁回祖籍地江西吉安水大洲〔泰和县庆公里牛头坝〕在此居住九代人达300年之久、之后经历了“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明朝洪武年间胡公继善(111世1514-1597)在江西填湖广运动中率族人迁湖广永州府〔湖南永州〕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明末胡世福(期114世1572-1652)从永州迁衡州府〔湖南衡阳〕衡阳县北门外永福十五都咱江夏公湾、其子胡国柳(1543-不详)迁金兰十一都募化里劳桥丁观石凹牛屎塘、国柳公之子胡兴鸣(116世1657 -1728)在湖广填四川运动中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迁往顺郡广安州〔四川南充广安〕郑家沟,后来继迁顺庆府仪陇县常家塜〔檬垭乡月星村〕
至秦二世胡亥摄位时,因禁人书“胡”字,故33世祖胡文钦(前314-前206年、居仁怀)改以祖字满为氏,及秦氏灭,刘汉建业。文钦之子,满公强卫。强卫公之子,满公喜。见楚大夫王孙满之后,有姓满者,乃易满姓为胡姓,其后子孙皆宗之。36世祖胡德臣(前248-前190年、居江西江州石鼓寺、〔九江〕)易满姓为胡姓,一十六传,传至63世祖胡志远(361-428年、自夏口迁江州岳山)时,值晋乱。东晋皇帝晋太宗司马昱(320~372年、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帝)梦有五人,各书古月二字于显德殿,复摧折殿柱五株,挟之而去。在庭之臣,有议将来,必有姓胡者,五人为患。于是,隐诛胡氏七十六家。其余各易他氏。胡公志远从母尉迟德英,避江州猎户尉迟豹家,遂宗尉迟氏。五世至尉迟恭(70世祖、字敬德、585-658年、居山西朔州善阳),有功于唐,太宗欲赐姓李,敬德公因泣,祈复赐姓胡。唐太宗许之,故卒赠谥胡公恢复胡姓。凡唐宋元明历世七十余传,皆宗胡氏,而未尝有所易焉。胡氏之源,有据者如此。
2、本支名人:
胡公满(1世前1067 -前986年、商纣王七年-周成王二九年)河南陈州〔淮阳〕人、妫满为舜帝33代嫡孙、黄帝42代嫡孙、得姓后一世祖、遏父之子、虞阏父之子妫满(其妻是周武王的长女大姬),是陈国首任国君,史称“陈胡公”
胡安(39世前177-前106年、汉文帝三年-汉武帝元封五年)秦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居临州白鹤山〔邛崃临邛镇〕西汉、讲学白鹤山下,司马相如曾从学授经,知名当世,人称为鹤山先生,又名胡友,字仁覆、号永宁,西汉初著名的布衣、教育家、著名儒学家。自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迁居于临邛,聚徒授经于白鹤山,号称“天下第一文才”的司马相如便是其得意门生之一。胡安精研古代哲学,通晓阴阳历算,是巴蜀第一位《易》师
胡广(53世105-182年、汉和帝元兴元年-汉灵帝光和5年)东汉时古华容(今湖北监利)德高望重的学者。胡广历事东汉的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他清廉正直,明辨是非,不畏权势,一心匡扶东汉的时局,主张“选举人才,无拘定制。”在大阴谋家外戚梁冀专权时,他与李固、杜乔一起反对梁冀专权乱纲的伎俩,提出了“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斩著名论断。后来梁冀将李固、杜乔杀害,逼胡广担任太尉,胡广忍辱负重,秉公仗义,不为虎作伥,因此不为梁冀所容,曾被三次罢官。直到梁冀被群臣诛杀,胡广才官复原职。胡广博学多闻,“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他在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被人们赞誉为 “文典甚美”还作诗、赋、铭等22篇,为后人研究汉朝官吏制度留下了宝贵资料。胡广在东汉政权充由外戚和宦官把持的时期,在黑暗腐朽的势力之间游离,能屈能伸,左右逢源,任职多年,而且有所建树,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当他以八十二岁高龄仙逝之际,灵帝亲自为他安排丧事,赐葬原陵。谥封为文恭候。满朝的文武官员都参加他的丧礼。后来,灵旁还将胡广的画像,悬挂于内阁,以表彰这位元老重臣的功绩。在东汉只有极少数的名臣才能享此殊荣。《后汉书》评论胡广时说他“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
胡质(57世199-248年、汉献帝建安4年-汉后主延熙11年曹魏嘉平二年)淮南寿春〔安徽寿县〕人、曹魏三国时期、寿州迁寿春坞乐、字文德,少与蒋济、朱绩知名江淮间。蒋济为别驾时将胡质推荐与曹操,召为顿丘令。胡质在曹操当政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但依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任东莞太守,“在郡九年,吏民皆安”。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形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嘉平二年(250年),胡质病逝,“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四年后,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考虑到胡质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特下诏褒奖其清廉品德,并“赐其家钱谷”。追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贞候。
尉迟敬德/胡恭(70世585-658年、陈后主至德3年-唐高宗显庆3年)隋末唐初名将、朔州善阳人、隋末唐初名将、鄂国忠武公尉迟恭、字敬德,胡恭,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胡霸(90世990-1062年、南唐要煜开宝3年-宋仁宗宗嘉佑7年)金陵人、迁江西庐陵吉州芗城名元武(又名炳),字公霸(又字长善),讳杲,自幼好学熟读经史,诸子百家无不精通,少时受越王之命出使南唐,南唐主李煜爱其姿才,封吉州刺史,南唐归宋后,封赠庐陵郡开国侯,擢升通奉大夫,赠江西行省参政。王考其多年为官,清白之节堪嘉,转升大理事评事,客居金陵。在任吉州刺史时,其弟贞与阳随任所客居,后徙泰和南城与禾溪定居。配郝氏,郡封夫人,生三子。霸公致仕后从金陵回归胡卜故里,与长子、次子经营农桑,耕读自乐,命三子赴庐陵封地芗城〔值夏镇〕定居,为江西值夏始祖。
胡铨(95世1120-1180年、宋徽宗崇宁元年-宋宁宗嘉泰2年)迁吉安芙蓉山、兵部侍郎,字邦卫、号澹庵老人、谥忠简。南宋吉州庐陵芗城〔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道院〕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政治家、爱国词人,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以刚直忠义名昭史册。
3、字派和迁徙入川史
南宋江西:胡公正已于江西衍派二十字:家政永映兴,孝友重朝庭,成平能继述,世代庆吉清。
明代永州:尚有“世代庆吉清”五字未终,胡述德重派二十字:应世国太顺、忠良廷启明、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
满清衡州:谱牒遗失、胡国柳重派“应世国兴宗、祖朝廷永吉”
满清仪陇:胡朝滨又增“文光登启胜、金玉万代荣”十字于吉后。
满清同治九年(1703年)虎跳山:胡启超(号海峰、常家塜永字辈)重修家谱时将旧谱后十字“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改为“承先昭盛德、正一自崇登”
满清同治庚午年(1703年)常家塜:同年胡公永和等在常家塜重修家谱时发现常家塜和虎跳山同为永州胡公应奎之后本为一脉便弃滨公所增(仅用滨公“文”字)、将其合谱从启超公所增改,从“先”字始,为“应世国兴宗、祖朝廷永吉、文先昭盛德、正一自崇登” 此后无衡永之别。
而后启超公又增订了六十个字辈,即海峰增订六十字:“安邦克建定、光华绍天心、宏开文昌基、必有吉祥祯、理学树维本、道义立大经、志尚希贤远、怀全君子慎、高超秉俊秀、三元长发荣、守其思善传、芳兆万载亨”。不过现在从德字辈后,几乎未按照字辈取名!
我檬垭胡氏祖籍系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庆公里牛头坝,时胡正已(南宋1175-1253)于江西吉安衍派二十字:家政永映兴,孝友重朝庭,成平能继述,世代庆吉清。后胡继善(明代1514-1597)率族人从江西泰和县迁湖广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地名流塘,小地名岭头,尚有“世代庆吉清”五字未终,其子胡述德(1538-1601)重派二十字:应世国太顺、忠良廷启明、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方二世孙子胡世福遭逢不偶,从永州迁衡州府衡阳县之北门外永福十五都咱江夏公塆置业居住,其子胡国柳(1543-不详)因先父迁移年少,谱牒未携,字派已忘。恐从后无稽,便派“应世国兴宗、祖朝廷永吉”此后国柳公又迁金兰十一都募化里劳桥丁观,土地大王祠下,地名石凹牛屎塘而家居之。传至国柳之子胡兴鸣(1657 -1728)时,听闻四川停止战乱,弟兄商议后便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迁往四川顺郡广安州之姚坪里郑家沟、佃耕数载后又听闻本郡之仪邑〔仪陇县〕俗美风清,而又置业于常家堟〔檬垭乡〕。后战乱又起旧谱复失,战乱结束后胡朝滨,又增“文光登启胜、金玉万代荣”十字于后。清代同治庚午年(1870年),胡永和(1817-不详)、胡永斗、胡永沛、胡永政等,值虎跳山〔檬垭乡建新村猫儿山〕胡世俸(胡世福兄)子孙胡启超重修谱牒(应世国太顺、忠良廷启明、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胡启超(号海峰)于清同治九年在仪陇虎跳山重修家谱时议将旧谱后十字“承恩希道义、福寿永崇新”改为“承先昭盛德、正一自崇登”,由此形成启超氏序:应世国太顺,忠良廷启明,承先昭盛德,正一自崇登。并且为了后面的字派统一有序,启超公又增订了六十个字辈,即海峰增订六十字:安邦克建定、光华绍天心、宏开文昌基、必有吉祥祯、理学树维本、道义立大经、志尚希贤远、怀全君子慎、高超秉俊秀、三元长发荣、守其思善传、芳兆万载亨。)同年、常家塜派寻找本源,发现和虎跳山胡氏虽有永州、衡州之别,然都为永州胡公应奎后代。常家塜便废弃滨公所增,将其合谱、从启超君所衍之派,因常家塜已至先字,余后代便从启超所增。商议从“先”字派合之,此后不可有永州和衡州之分别。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聚集地:
迁徙分布
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堂号
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历史名人:
胡姓始祖,虽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满文公,可谓渊源久远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够名垂史册的,却并不多见能数得上的,只有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汉,胡氏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著名学者胡适,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小说家胡也频
如下:
1、湖北长阳胡氏字辈:仁德胡继文应廷水秉公启祖玉正绍应宗家懿行光耀友庆祖德昌明世寿国仁传必远新文渊华林吉安水清松滋荆辰长阳融景亮永照民。
2、贵州黔西胡氏字辈: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3、贵州雷山胡氏字辈:朝北国之祯武功佐冶陵开基凡后品应学有贤明诗书宜可读月下海水清忠良光胜典风鉴绍前因。
4、湖南宁乡胡氏字辈:克仕旭四秉九宗懋衷孝锡泽本光培镇湘麓荣增锦清集耀在鉴治业炳均。
5、湖南湘潭胡氏字辈:锡泽由于宋洪基盛在湘孝廉开甲地永世得荣昌作述家声远贻传世系长修明逢泰运继序有余芳。
介绍
《胡氏族谱》,胡传淮纂修,2000年9月出版,已著录于《中国家谱总目》,该族谱主要讲述先祖胡其祥,明末清初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教子村人,生四子。其长子胡大国,清康熙后期迁居四川省蓬溪县文井场三台观,为本支胡氏入川始祖。
今族人聚居于蓬溪县文井镇百恒村、梅垭村、罗戈乡石牛村等地。谱载宗祠、世系图、世传录等。
陕西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7-04-20)
陕西胡氏字辈:鸿光照远昌,贤才广大志,江南那边迁住陕西的 只听祖辈说,那时候有个地名叫苏同县的,不知现在叫什么
河南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7-04-06)
河南信阳胡氏字辈:庆,换,长,方,思
云南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云南地区:始祖原居于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县衙后,约200年前迁云南。字派:寿义德绍 升仕廷光 青龙正显 世运中阳 兴国定泰 洪发绪昌我祖"胡正节"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大桥头
广东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广东地区:广东省信宜市胡姓的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广东省连州鸬鹚嘴大塘湾胡氏家族,祖上是江西九江过来的,始迁祖不明,安定堂.班辈是:道通满朝定,曾贵永世
天津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天津地区:始迁祖泰贞,二世熙寰,三世国宗(王字旁)、国兴(王字旁)。由浙江绍兴山阴县袁家窖村之民籍。清康熙间,三世祖国兴(王字旁)宦游冀北知文安县政,是为徙津第一代。四世祖圣源公(焕若公次子,名承泗)
贵州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贵州地区:贵州省黔西县雨朵镇高田村,原籍贵州省大方县陇公坝。字派(可能有些不对):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贵州遵义某
福建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福建地区:福建永定中川胡氏,堂号是安定堂,《同永胡氏家谱》载我们的字辈排序是: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明朝成化年(公元148
重庆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贵州迁入重庆大足,时间不祥字派:朝大单海运,国正天兴顺,祖贤公德宣,世新明应远,家宽万代传。(该字辈为音译,如有错误请指正)重庆合川钓鱼城胡氏“湖广填四川”时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字派为“派传安定,炼登
四川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四川地区:长汀朱紫胡氏第十七世祖志深字宏似、志渊字容似、志澐字升似三公于清乾隆年间由福建长汀古城迁来四川成都府属郫县。字派从17代始:志家文德昭昌,光先承世泽,佑启有贻谋。四川省资阳县田布沟宗族支脉系
湖南省胡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1)
湖南地区始祖胡刚(公元前50—公元29?),是西汉名臣,清高有志节者。23年王莽败,自襄阳迁居华容,已有近两千年。自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起,使用用以的世系派序。字派:自汉从隆盛,宗芝启兴云。美景淑乙正,纲
湖北省胡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1)
湖北地区湖北枝江市羊角洲(现为百里洲)迁楚时间约在公元1560年(即明嘉靖39年)前后)率概、绅、缘三子迁楚,长子胡概落籍于旧属枝江县羊角洲大是为承接江西祖籍的辈份,实则仅大本一人。胡则指概公,所
江苏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江苏地区始祖胡世道,约400年前安徽徽州地区迁到江苏清江浦,后迁浪石镇,最后迁江苏泗阳(原桃园县)水晶湖落户。字派:世文希涛兆芳心应律书裕德传家克昌其后江苏徐州安定堂字派:大德传后世,纯仁继续长,庆祥
江西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江西地区:江西奉新,《华林大宗谱》(以朱熹赞词为字派):唐宋美名久着,有虞盛德贻芳。文章甲第继显,道义真传蕃昌。诚意正心本学,修齐治平均良。支分任在衍庆,永远以绍书香。始迁祖绵久,立基于江西吉安值夏道
安徽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安徽地区:始迁祖胡淑英,淑英公名鹗,字端人,1200-1288年,南宋端平二年进士,怀宁县令,为北宋名儒瑗公六代孙,(瑗公-志宁公-守恭公-润公-周卿公-鹗公)瑗公生于江苏如皋,字翼之,谥号文昭。因祖
浙江省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6-07-01)
浙江地区:始迁祖希公(福三公),明成化嘉靖年间自江西婺源清华迁入浙江嵊州崇仁镇宋家墩村,历19代,始祖守礼公,鼻祖三国关内侯质公(文德公)本支派讳行字:开国廷元,汝振绍启,大学之道,在明德新,忠义克家 看你是哪个地区的了!求采纳!
元至正六年浙江东阳《胡氏族谱序》云:“今辄效欧阳公族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次,远近亲疏为别,而书有详略焉。呜呼!继自今,凡我族人子不观其谱者,重敬念祖宗之泽,以有此身相与和睦,力行孝悌忠信,贫者安而无蹈,富者逊而无骄,仰事俯育之余,勤学读书,出而应举从仕,庶几君子之归而不至于下流也。诗曰:‘无忝尔祖,可不懋者哉!”’至明、清、近代,胡氏修谱之法多为欧、苏并行,略远详近,略疏详亲,目的均在“敬祖收宗”,并使子孙和睦相处,力行孝悌忠信。清光绪四年麦田胡氏宗支八修谱“但录斌公以下者,亦眉山(即指苏洵,洵为四川眉山人)详近略远之旨。”(邓焯英序)大支六修谱“远者略之,疏者简之,疑者阙之,信者详之,合某裔为某公之云扔,分某公为某支之派祖,则分之而愈见其分者,合之而共知其合也,此敬宗收祖之大较也”。无不贯穿着欧、苏修谱的主旨。麦田胡氏族谱各支世系表就是依照欧阳修的“图谱法”,“欧谱尚直,今之所谓图也,兹编仿其式,而略事变更……上师史法,旁参私牒,在胡氏族谱,固因创者也”。
胡氏修谱讲究实、信,这也是胡氏谱学的重要特征。《麦田胡氏创修族谱引》云:胡氏在宋代名贤辈出,胡安国之后,散居于衡、潭、沩、鼎间,但“顾裔系文献无徵,不敢援附,断自迁沩者为始祖”。
您好!
据《胡氏宗谱》记载,现在聚居在西递的胡氏宗族,始祖不姓胡而姓李,是唐昭宗李晔的小儿子,后由于梁王朱温篡位,逃难到江西婺源,改姓胡,取名昌翼。后来,这一家族的五世祖胡士良途经西递,被这里的山形水势吸引,便将全家从婺源迁居西递,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在西递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九百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后代竟会流落到皖南山区,而且改姓胡。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氏家谱:
胡姓家谱目录
5022北京延庆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崧等续编
清光绪十一年(1885)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023河北霸县胡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胡春煦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油印本 一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光绪间。
5024辽宁本溪胡氏谱书一卷
(民国)胡玉文纂
民国十年(1921)手写本
辽宁本溪市富家楼乡富家楼村
5025上海安定胡民族谱不分卷
(清)胡鹏撰
清康熙六十年(1795)序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5026上海胡氏家乘家传不分卷
(民国)胡祖德纂修
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 二册
上海文管
5027江苏丰县胡氏家谱四卷
(清)胡敬敷撰
清光绪四年(1878)钞本
江苏丰县传
5028江苏泗阳江南淮安府桃源县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锡椿五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泗阳县档
5029江苏兴化泉溪胡氏宗谱
清这光二十九年(1849)木刻本 六册
江苏兴化县昭阳镂南沧办事处
注:谱首修於宋乾道九年胡淡谷。
5030江苏如皋胡氏世谱八卷
(民国)胡宗淦续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5031江苏镇江海陵胡氏支谱不分卷
(清)胡彬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翼经堂恭订写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润城胡氏宗谱》。
5032江苏镇江润南官塘桥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清)蒋茂柚纂修 胡名士倡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 四册
5033江苏丹徒胡氏支谱四卷
(民国)胡煜续辑 胡炘协修。
民国十年(1921)安定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5034江苏常州安定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胡耀 胡荣庭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思贻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卷25)
民国间刻本
上海图
5035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胡英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乐善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嘉庆二十五年,此为三修。
5036江苏常州毘陵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胡焜主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乐善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元佑四年胡宗愈始修。
5037江苏常州毘陵修善里胡氏宗谱五卷
(清)胡伯良修
清光绪五年(1879)敦本堂刊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嘉庆二十年,此为三修。
5038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八卷
(民国)胡绍瑷纂修
民国五年(1916)大雅堂铅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
5039江苏常州东安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玉霖 胡生奎等纂修
民国十年(1921)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5040江苏武进毘陵山东桥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雅堂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序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041江苏武进毘陵胡氏世牒十卷
胡裕清等修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 美国
5042江苏武进毘陵胡氏重修宗谱六卷
(民国)胡福留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羸庆二十年孔昭始修。
5043江苏武进石安胡氏宗谱八卷
(民国)胡纪荣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庆宜堂活字刊本 八册
美国
5044江苏无锡安定胡民宗谱不分卷
民国七年(1928)思贻堂刊本 三十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明嘉靖间,此为五修。
5045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四十二卷首一卷
(清)胡景堂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荣寿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5046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五十卷首一卷
(清)胡本坤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荣寿堂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日本 美国
5047江苏昆山安定胡氏世谱十一卷
(清)胡口时修辑
清嘉庆中刊本 十册
上海图
5048浙江宁波蛟东胡氏重宗谱四卷
(清)胡丹书 王予藩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敬爱堂木活字木 二册
天一阁
5049浙江宁波慈东田湖村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朱宗燮 胡开科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5050浙江宁波)慈溪田湖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胡昌龙 胡方锷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天一阁
5051浙江宁波鉴桥胡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董祖义 陈师蕃等纂修
民国七年(1918)立爱堂木活字本 五册
天一阁
5052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卷
(清)胡启俊撰
清嘉庆十七年(1822)继亭堂刻本
浙江馀姚县文(存卷1、2)
5053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林垣纂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继序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嘉庆十七年胡启俊始修。
5054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乃诚 胡丹耀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念祖堂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5055浙江馀姚柏山胡氏宗谱二卷末一卷
(民国)胡临川等修
民国三年(1914)享裕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5056浙江馀姚南门清风里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杨荫寰 胡聚星纂修
民国九年(1920)豫萃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057浙江鄞县文山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胡禄沧 胡仍霖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宋敕忠义堂木活字本
九册
天一阁(存八册)
5058浙江奉化鲒崎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钞本 一册
天一阁
5059浙江奉化鲒崎胡氏下宅房宗谱二卷
(清)马元度 胡世治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钞本 一册
天一阁
5060浙江奉化鲒崎胡氏宗谱□□卷
清道光钞本
天一阁(存卷2、4)
5061浙江奉化鲒崎胡氏思议公下下宅开四公派
世传不分卷
清同治钞本 一册(残)
天一阁
5062浙江奉化重修胡氏龚原西岙派宗谱不分卷
(清)周南性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5063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严澄卿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周性和。
5064浙江奉化蓬岛胡氏大房谱
(民国)董舒文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手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共二部)
注:谱始修於清道光三十年孙焕堂。
5065浙江奉化蓬岛胡氏西族房谱
(清)胡山隍 胡马元辑
手写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年周南性。
5066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三卷
(清)胡经邦纂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7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日灌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8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六卷
(清)黄和 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9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族谱六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70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谱二卷
(民国)陈寿龄重修
民国二年(1913)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71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谱□□卷
(民国)叶华重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存卷1)
5072浙江象山茅沿胡氏宗谱□□卷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存卷l)
5073浙江平湖胡氏宗支记略不分卷
(清)胡家相等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074浙江德清武康胡氏宗谱□□
木刻本
浙江德清县清退办
注:胡氏明正德间由歙县迁。
5075浙江长兴安定胡氏宗谱□□卷
(民国)胡玉庭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长兴县博(存一博)
5076浙江绍兴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胡以谦 (清)胡光文等修
清嘉庆十七年(1812)刊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5077浙江绍兴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胡光文纂修
清道光十年(1830)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册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五修。
5078浙江绍兴续修山阴张川胡民宗谱三十卷首
一卷
(清)胡广慈辑
清光绪十二年(1886)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六修。
5079浙江绍兴张川胡氏宗谱四十卷
(清)胡钟生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七修。
5080浙江绍兴山阴胡民族谱不分卷
(清)胡焴草辑
清道光九年(1829)铅印本 二册
美国
5081浙江绍兴山阴江塘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启贤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联桂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5082浙江绍兴山阴江塘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胡锦奎等续修
民国十七年(1928)聊桂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
5083浙江绍兴胡氏家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胡裕燕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铅印本 十册
北图 哈尔滨师大(缺二卷)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胡氏省元公宗谱》。明成化八年胡
智创修。
5084浙江诸暨上金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钧纂辑
清乾隆九年(1884)清润堂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一卷)
5085浙江诸暨暨阳上金胡氏宗谱五卷
(清)胡鹏起总理
清咸丰十年(1861)清润堂活字本 五册
历史所
注:胡嘉靖二十八年始修。
5086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忠谅纂(序)
清嘉庆十二年(1808)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此谱初修於宋嘉熙四年。
5087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梦麟 胡知人 胡亮工等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垂裕堂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本书初纂於宋嘉熙四年。
5088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八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4-8)
5089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十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9、10)
5090浙江上虞古虞胡氏长者山支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胡如淇 胡肇彬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思成堂刻本 四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四十四年,此为四修。
5091浙江上虞长者山胡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徽信录
(清)胡舜琴 胡增祥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刻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注:版心作《古虞胡氏长者山支宗谱》,始修於
清康熙四十四年,此为五修。
5092浙江嵊县剡北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元茂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五峰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093浙江嵊县横路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刘中喜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明山乡横路村
注:本谱始纂於元大德十年。
5094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卷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黄公埠老应山(存卷3)
5095浙江兰溪坦峰胡氏宗谱九卷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殿山乡张塔头(不全)
5096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六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岩山乡
5097浙江兰溪胡氏宗谱七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钱村乡后胡
5098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胡继章增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阁乡里胡村
注:明万历十四年初纂。
5099浙江兰溪青阳胡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一册)
5100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镜刚 胡文壬重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盂湖乡(不全)
5101浙江兰溪白山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5102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5103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胡店村
5104浙江武义安定胡氏宗谱三卷
(民国)何元顺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木刻本 二册
浙江金华市文管
5105浙江东阳兰岑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张振坷纂
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虎鹿乡大路(存卷1)
注:谱始修於宋宝佑四年。
5106浙江义乌尚湖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廷桢 胡和学等纂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排印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5107浙江常山胡氏宗谱二卷
(清)吴树筠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阁底螂山头村
5108浙江常山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陈修重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蒙圩村流泉坞
注:始修於清光绪七年。
5109浙江常山田村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胡大龙续修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序)
浙江常山县湖东乡朱家坞田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五年。
四川仪陇新城胡氏来自于哪里
本文2023-10-07 10:19: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