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字在做为姓氏时,到底读mou还是mu?中央台的主持人对此都有两种读法!哪位高人能给出权威答案?
“牟”字在做为姓氏时,读:[ móu ]
一、读音[ móu ]的释义:
1、牟取:~利。
2、姓。
组词:牟利、牟取、牟国、牟撷、牟茂
二、读音[ mù ]的释义:
地名用字:~平(在山东)。中~(在河南)。
组词:架牟、弥牟、牟光、牟衫、牟食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
白话版《说文解字》:牟,牛发出叫声。字形采用“牛”作边旁,像牛叫时声音和气息从口鼻中发出。
三、相关组词:
1、顿牟[dùn mù]
即琥珀。一说指玳瑁。
2、子牟[zǐ mù]
即魏公子牟。
3、牟撷[móu xié]
夺取。
4、牟茂[móu mào]
祖籍南京上元县五枫村,原籍湖北荆州公安,曾任元末柳州城州卫宣慰史,明初追诰为荣禄大夫,正一品衔。
5、来牟[lái móu]
也作来。古时大麦和小麦的统称。
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不断发生摩擦,牟子国夹在大国之间深受其害,被迫不断向东北方向迁徙。
至周灵王姬泄心五年(齐灵公姜环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在东击灭莱国(今山东龙口一带)、今烟台地区皆入齐国势力范围以后,齐国掉头西扩,不断攻击鲁国北鄙(北部边境地区),齐、鲁之间持续爆发了一系列的“城之战”、“防之战”、“崔杼攻鲁”等战争。
为了攻击鲁国并抗击与鲁国联盟的吴国,齐灵公在周灵王十四~二十四年期间(公元前558~前548年),将已经向东北迁至营丘边缘地带(今山东淄博临淄)的牟子国再东迁至今山东省烟台市的牟平区、福山区一带,史籍《路史》中记载为“牟逼近临淄,乃迁于东海。”
然而到春秋末期,牟子国仍然被齐国吞灭,之后称牟子国被灭时的国都为“牟平”。亡国之后的子孙后代,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牟氏,史称牟氏正宗。
扩展资料:
牟(móu ,mū,mú ,mù),是汉语汉字
其意为:取,谋求;牛叫声;姓。牟姓。地名,中牟县读mù。
基本字义:
1、取,谋求:~利。
2、牛叫声:“~然而鸣”。
3、古同“眸”,瞳人。
4、古同“侔”,等同。
5、姓。牟姓。
(1)mù 分布于陕西,重庆,四川,湖北,贵州,湖南,福建,山东等地区。
(2)mú 为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方言发音,同‘’mù‘’
(3)mū 分布于东北三省。
(4)móu 主要集中在浙江和江苏地区。
因为全国不同地区发音标准的差异和历史原因,形成了以上4种不同的发音。
—牟姓
牟作为姓氏有三种读音:mù、móu、mū。
1、mù(世代流传读音,西南方言区也保持了去声的声调,而没有随方言习惯变化) 。
自分封牟子国起即有此读音,分布于山东、重庆、四川、湖北、贵州、湖南、福建、东北三省等地区。
2、móu(汉族部分方言区有此读音)。
主要分布于重庆、四川、福建、贵州。少数民族也有牟姓,发音主要为“móu”。
3、mū(汉族部分方言区有此读音)。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地区。
牟姓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岑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岑牟,就是岑鍪,原指是仪仗队中鼓角士身着的甲胄。鼓角士,就如同今日的军乐队,身着岑牟后,甲胄鲜明,威风凛凛,好不神气,因此也就俗称其为“岑牟”。
这在史籍《通史志》中有记载:“岑牟,鼓角士胄也。鍪,通作牟。”
历史名人:
1、牟长牟纡
东汉乐安临济人,父子两博士。父牟长少习《欧阳尚书》。光武建武二年拜博士,迁河内太守。著《尚书章句》,复征为中散大夫。子牟纡隐居教授,门生千人。后征为博士。
2、牟融
北海安丘人,东汉大臣。明帝时举茂才,任丰地县令三年,县无狱讼。章帝即位后,升太尉(位同宰相),参录尚书事。
3、牟融
唐代诗人。德宗、宪宗间在世。隐居学道,终身不仕。以诗闻名,尤擅七律,诗风清丽雅闲,时有佳句。
4、牟振中
山东栖霞人,栖霞80后爱心助老协会秘书长,鹏安德迪国际集团开发部部长,栖霞诚信农金会副会长。
“牟”字在做为姓氏时,到底读mou还是mu?中央台的主持人对此都有两种读法!哪位高人能给出权威答案?
本文2023-10-07 09:54: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6686.html